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淨界法師  2022/04/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七講)

《瑜伽菩薩戒本》,紹安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四頁,己三、障忍辱度。

在《法華經》上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法華經》上說:我們生命的差別因緣有十法界的因緣果報,說是諸法,這個十法界的因果它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呢?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把每一個人的生命,把這些因緣所生法的力量都去掉,把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回歸到原點,我們會觀察到:原來每一個人生命最初的原點是常自寂滅相,就是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清淨本然、都是無有少法可得。

在整個清淨本然的心中,我們怎麼樣能夠成就佛道呢?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也就是說成佛並不是那麼的神秘,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如何做到呢?就是你內心當中必須要累積聖道的功能,你就能夠成就佛道。什麼是聖道的功能呢?按照菩薩的戒法來說,這當中主要有三種功能:第一個、我們必須要具足觀照力,就是你能夠根據大乘的正見,對內心產生如實的觀照,觀照當然主要是觀照我們一念的心性。

我們的內心的相貌,在大乘經論當中講到主要有兩個相貌:第一個是虛妄相,第二個是真實相。虛妄的心就是我們依止個人的私慾,我們隨順我們內心的無明,以自我意識為中心所發動的業力,這樣一種無明的心,會帶給我們生命種種痛苦的果報;第二個、我們依止一個真實的心性,真實的心性就是所謂的真如,以一種無私的大悲心所發動的業力,就會招感種種安樂的果報。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經常的觀照我們的內心是安住在虛妄心、或者真實心,這是我們要成就聖道的第一個功能,所謂的觀照力。有了觀照力以後,我們應該進一步發起所謂的誓願力,內心當中要發一個願,就是所謂的「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生起一個希望,建立你生命努力的目標,這個聖道當中的修學第二個就是誓願力。

由前面觀照跟誓願力的成就,你這個時候就是安住在菩薩的戒體,在戒法當中就是安住在菩薩種性。有了這個觀照跟誓願的根本,第三個、我們應該發起所謂的行動力,把你內心觀照跟誓願的心情,以身口意三業如實的表達出來,這個就是行動力。到底是創造什麼樣的行動呢?也就是所謂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三大行動,就是在本戒法當中提到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三件事情是菩薩生生世世所必須修行的三大行動,所謂的斷惡、修善、度眾生。

換句話說,當我們內心當中已經具足了觀照力、誓願力、行動力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開始隨順於清淨的佛道,這個就是整個菩薩戒的修學內涵。

在整個行動當中:所謂的攝律儀戒主要是指斷惡,斷除我們身口意的惡法,這一部分是共聲聞來修學的;第二個是所謂的攝善法戒,修習一切波羅蜜的善法,這個是不共聲聞修學,是菩薩獨有的;第三個是攝眾生戒,就是欲拔一切眾生的痛苦,這一部分也是不共聲聞修學。

我們這一科主要是講到攝善法戒,要修學六度的善法,這當中講到第三科「忍辱度」,如何來修習忍辱波羅蜜的善法,首先我們看忍辱的體性,看《補充講表》第六頁:

附表三─忍辱度

(一)忍辱自性

什麼叫忍辱的自性呢?我們把《略論》的文念一遍:

耐他損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心正直住,於法善思勝解。彼相違品,謂瞋恚怯弱,不解不樂也。此中忍度圓滿者,但是滅自忿等,心串習圓滿,非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也。

─《菩提道次第略論》─

我們先把忍辱的體性作一個簡單的說明,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什麼是忍辱的體性呢?就是於諸境緣,內心不動 。就是一個菩薩遇到種種順逆的境緣,他內心當中有一種功力,使令我們內心能夠安忍不動,他有這種力量,這種力量我們安立做忍辱。內心不動,這樣子跟禪定就有點類似了。

跟禪定有什麼差別呢?龍樹菩薩說:禪定跟忍辱是一種粗細的不同,忍辱的不動是比較粗淺的,它的不動是比較粗的;禪定的不動是比較精緻的,比較精細,有這樣的差別。

這個地方說忍辱的體性是「於諸境緣,內心不動」,到底是什麼境緣呢?在《略論》當中講到三個境緣:

第一個「耐他損害」,這個是遇到一個人,一個有明瞭性有情眾生的損害,我們在整個菩薩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過程當中,會遇到一些非理的眾生來損害我們,這種事情我們應該要忍耐,不能起瞋心,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前面的忍受是針對有情眾生,這個地方的苦是針對外在的事緣,比如說我們在修行佛道的時候,寒冷、炎熱、飢餓,乃至於身體種種的病痛,我們對於這樣一種障道的因緣,內心沒有怯懦退縮的心情,這樣就是忍辱,對於事情因緣的障道而能夠安忍;

第三個「心正直住,於法善思勝解」,內心當中能夠如實的安住在佛法的義理當中,對佛法的義理能夠產生所謂的善思勝解,善思勝解就是一種隨順好樂。這個地方忍的所緣境是一種大乘佛法的道理,大乘佛法的道理對諸法實相描述是「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這樣子一種不可思議的中道實相,菩薩對於這樣一種甚深法義能夠隨順好樂,安忍不動。

這個就是所謂的「於諸境緣」,等於是有三種境緣:第一個是人,第二個是事情,第三個是佛法。「彼相違品,謂瞋恚怯弱,不解不樂也。」跟忍辱相違背的就是對眾生的瞋恚、對事情承當的怯弱,對大乘法義的不解不好樂。此中忍辱的圓滿,是就著我們在遇到種種境緣刺激的時候,能夠消滅自己的瞋心,對於這樣一種消滅瞋心的觀照跟調伏的力量,我們內心當中數數的修習,使令這種觀照力跟調伏力一次一次的增長廣大乃至圓滿,而安立做忍辱的;不是說要等待一切惡劣的有情都離開暴惡、一切障道因緣都不來干擾菩薩內心才安忍,不是這個意思的。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能去改變外在的人事的因緣,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加強自己的觀照跟調伏。在《入菩薩行論》上說:「惡有情如空,非能盡降伏,唯摧此忿心,如破一切敵。」就是說我們今天所生長的環境不是一個淨土,是一個穢土,在這個穢土當中惡有情如空,性情暴惡的有情就像虛空一樣的充滿人世間,依我們的力量不可能一一的去降伏,不能盡降伏。

菩薩在這樣一種惡劣的環境當中如何自處呢?這當中講出一個方法,「唯摧此恚心,如破一切敵」,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加強自己的觀照力跟調伏力,來調伏我們這一個擾動的心識,這樣子就能夠消滅一切敵人。就是你內心能夠忍辱,你就沒有敵人,不是外在的敵人消失了才沒有敵人。這個地方是簡要的把忍辱的體性先作一個說明。

(二)忍辱差別

先看問:

問曰: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成就忍辱的一種相貌呢?看回答:

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瑜伽師地論》─

一個菩薩在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有時候遭遇到順境,有時候遭遇到逆境,就是不隨順我們心意的境界,我們內心是這樣的希望,但是這個境界跟我們的希望相違背,當這個不饒益的境界去刺激我們內心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這當中有兩個相貌:第一個「無恚害心,亦不反報。」如果今天是一個深位菩薩,就是加行位的菩薩,加行位的菩薩他長時間的修學,內心當中有堅固的觀照力跟調伏力,所以不饒益的境界刺激這個菩薩的時候,他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一個般若波羅蜜的觀照,能夠在這些人事的障道因緣當中觀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是在整個人事的障道因緣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其實我們一個人會起瞋恨心就是有對立,我相、人相的對立,就是在各式各樣因緣當中,你自己捏造一個、假想一個自我,你也假想別人是一個他,你認為我跟他之間對立起來。

當然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所以般若波羅蜜其實就是把相貌還原,其實我們自己捏造的自我意識是不存在的,其實這個生命就是一個因緣法,這件事情是過去的因緣業力出現了,如此而已。

所以深位菩薩他對於般若智慧觀照特別的深厚,所以他對這種不饒益的境界,不會產生我相、人相的對立,也就沒有瞋心可得,他也不會對這個事情產生報復,這個是深位菩薩的可貴。

對一個資糧位淺位的菩薩,「若他諫謝,速能納受」,資糧位的菩薩他的特色就是觀照力、調伏力薄弱,他主要仰仗信心積集一點善業,對三寶有一點真實的信心,這個信心的支持使令他發起了菩提心,他對自我意識的執著非常堅固,人世間一接觸的時候,他就會造成種種假想的對立,我相、人相的對立,他自然就會生起瞋心了。

但是身為一個菩薩起碼的條件,這個地方講出一個最低的標準,說一個凡位菩薩發起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他諫謝,速能納受」,就是說當對方已經如法懺悔的時候,你就要使令自己的瞋心調伏下來,也就是說你這個瞋心不能太粗猛,要淡薄,你內心當中要多少有一些觀照跟調伏的力量,所以這個地方就講出一個菩薩忍辱最低的限度,如果他已經向你諫謝了,不管他做了再大的錯事,你要馬上能夠接受、馬上調伏你的瞋心。

這以下作一個總結,總之菩薩對於這種不饒益的境界,內心「終不結恨,不久懷怨」。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在面對不饒益境界有兩種相貌:一個是埋怨,一個是怨恨。不久懷怨,就是說一個淺位菩薩內心是有所得的,對自我意識的執著也是非常堅固,所以遇到不饒益的境界內心埋怨幾句,這個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不能夠把這個埋怨的力量轉成一種怨恨,不能結成一種怨恨。

就是說我們無量劫在生命中打滾那麼久了,跟很多人結了善緣、也跟很多人結了惡因緣:惡因緣一接觸的時候,內心當中自然會產生怨、埋怨;但是你身為一個菩薩,你到了佛堂做定課的時候,經過你在佛堂裡面的修止修觀以後,你一定要產生一種觀照跟調伏的力量,把你剛剛不平等的心情調伏下來,不能夠讓埋怨在你心中不斷的累積、增長廣大而結成一種恨,不可以這樣子,這樣子你就傷害你的菩提心。

所以這個地方《瑜伽師地論》說不久懷怨,你這個怨的時間不能太久,絕對不能讓這個怨結成恨。當然不能結成恨,那就是自己要有修行的道力。「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前面所說的就是一個菩薩忍辱的一個相貌。

在《智度論》 上龍樹菩薩說:佛陀講六度修學,為什麼講完佈施跟持戒以後要講忍辱?龍樹菩薩先作一個譬喻說:譬如一個貧窮的人家,他剛開始要先追求珍寶,有了珍寶以後,他必須建立一個倉庫來保存珍寶,使令珍寶不會被賊所偷去、不會流失掉。

我們修學六波羅蜜亦復如是,我們透過前面佈施、持戒善業的造作,內心積集很多福德的資糧,這樣善業的福德資糧如果沒有忍辱的保護,佈施、持戒的善業就很容易退失。

如果我們今天把佈施持戒形容做珍寶,忍辱就扮演一個倉庫的角色,它能夠使令你已經成就佈施、持戒的善業不會退失掉,它就扮演這個角色,你就知道忍辱的重要性,它能夠使令你在逆境現前的時候「於諸境緣,安忍不動」,能使令你不動。好,我們看《講義》,第三十四頁:

己三、障忍辱度

庚一、瞋打報復戒

前面是把忍辱的體性跟相貌作一個扼要的說明;這以下有四條戒,這四條戒主要是在對治瞋心,佛陀這樣一種對治瞋心是安排四條戒,等於是由粗而細,瞋心的相貌是由粗到細,要我們次第的對治。先看第一條戒「瞋打報復戒」,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眾生以粗惡的言詞來罵這個菩薩,等於是口業,他罵就是眾生以粗惡的言詞來罵菩薩,菩薩也以粗惡的言詞回報回去、回罵回去,這是第一個犯戒的相貌。

第二個「他瞋報瞋」,這個眾生對菩薩釋放一種瞋心,當然人跟人之間兩個心接觸的時候,你對他釋放瞋心,他一定會感覺得到,菩薩就以瞋心回報,好,你不跟我講話,我也不跟你講話,彼此以瞋心來回報對方,這個是意業。

身業,「他打報打,他弄報弄」:眾生以種種的方便來打菩薩,菩薩也是以打來回報;或者是戲弄,眾生以種種的方法來戲弄菩薩,菩薩也戲弄回去。總之這個意思就是以瞋心所表現的身口意三業,這樣子這三個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這條戒沒有開緣的情況,沒有開緣的意思就是說,在我們的菩薩道當中,佛陀不允許我們給瞋心安立任何理由,就是說瞋心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的。當然這一條戒講得很簡要,諸位如果對照《梵網菩薩戒》,它講得詳細。

什麼叫瞋心沒有理由?它說:乃至於對方殺死你的國王,乃至於對方殺死你的父母親,這種不共戴天之仇,菩薩都沒有理由對眾生起瞋心。

也就是說菩薩在整個生命的流轉當中,遇到惡因緣,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調伏自己,佛陀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你要用種種的觀照跟調伏的力量來調伏你的瞋心。當然瞋心的意思不是強忍,強忍也不會持久。應該怎麼觀照呢?

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當中講出三個方法觀照,引導我們去觀照來調伏瞋心:

第一個、隨緣消舊業想。我們今天遇到不如意的境界現前,我們要思惟:這件事情是在我們內心當中原本就有的罪業,有這種殺盜淫妄的罪業,有這個罪業,我現在修習種種的善法,就把這個罪業逼出來,使令重報輕受。換句話說,今天如果沒有遇到不饒益的境界,這個罪業隱藏在我們的心中,它成熟的時候會使令我們到三惡道受種種的痛苦。所以我們修習善法本來應該被別人尊重,結果反而被別人輕視譭謗,表示這個是一種重報輕受的相貌,我們應該感到歡喜。也就是說,如果今天沒有這種惡逆的因緣,那你還要因為這個罪業受更多的痛苦,乃至於你要到佛堂當中拜更多的《八十八佛》,因為有這個惡因緣的出現,它一次把這個罪業消滅。所以這第一個觀照點是從業果上觀照,這個是在消我的業障。

第二個、當善知識想。在我們的修行過程當中,會有一些順境、會有一些逆境,當然我們凡夫的心情是喜歡順境、不喜歡逆境,但是如果我們心平氣和的去觀察這個因緣:其實順境對我們幫助不大,順境時我們就是悠悠泛泛,不思進取;但是反而逆境對我們往往有一些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就是說我們平常所修的空觀道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當然我們在順境的時候、在佛堂當中也會修空觀,但是逆境刺激的時候,你修那個空觀的力量會更大。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句話我們再講一講。我們平常人事間沒有對立的時候,你心平氣和在佛堂當中,把冷氣打開來,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你修這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沒有什麼多大感覺,因為你沒有實際的因緣來跟你假想。但是逆境現前,什麼叫逆境?一定是有兩個東西,兩個法相碰撞才有逆境,一個碗敲不響,這個時候你一定有一個假想的敵人,可能是一件事情,但是多分來說都是人,事情的障緣少。

我們在遇到境緣的時候,我們凡夫的心很容易在因緣所生法當中捏造一個自我,然後捏造一個我相、一個法相,人跟人之間對立,然後你開始打妄想,愈打愈嚴重。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這個時候佛陀告訴我們:你把那個自我意識拿掉,把我們自己捏造的那個自我意識拿掉。其實生命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什麼叫做把自我意識拿掉?他講出一個意境,諸位可以參考一下,他說:「狂花亂舞,空體依然。」狂花當然就是講虛空中的花,虛空中本來沒有花的,那是一種虛妄相,當然這個虛妄相會出現一定有它的因緣,就是我們的罪業,現在惡逆的因緣當中,在我們內心當中出現像「狂花亂舞」,但是我們保持「空體依然」,你不要在這個因緣當中捏造一個自我在裡面活動,它就是一個「狂花亂舞」。

就是說我們過去的罪業現在該讓它出現就讓它出現,你就安安靜靜的走過去、通過去就好,不要在那個地方自己又捏造一個自我意識出來,這樣子你又會產生對立,很可能又會造作另一層的業力,你這個生命的業障什麼時候結束?由過去的罪業創造現在惡逆的果報,你依止這個惡逆的果報又創造一個罪業,業障什麼時候可以了呢?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在惡逆的因緣當中,往往會刺激我們去觀照我空、法空的智慧,而這樣我空、法空的智慧跟我們在順境時候的觀照相比,力量又特別大,這樣子講這個惡逆的因緣剛好扮演一種善知識的角色,它是我們進步的一個動力,所以第二個觀照是對空性的觀照。

第三個、代眾生受苦想,這個是對大悲心的觀照。我們一般的生死凡夫遇到惡逆的因緣,因為我們個人有私慾,我們可能為了追求名追求利,別人也追求名追求利,人跟人之間利益產生衝突你就起瞋心,這件事我就不提了,這件事情是他自己要追求的。但是菩薩的逆境往往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為了利益眾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眾生的共業,他就有惡因緣出現,這個時候菩薩應該要思惟:我今天這樣子的作法是為了要利益有情的緣故,我應該去承當這個惡因緣。

這樣子的觀想,念念之間就增長自己的大悲心,這個時候菩薩憶念自己的菩提本願,你自己心甘情願,你當初就發願願代眾生受無量苦,現在你在度化眾生的時候造成了這樣的業障,這個時候你應該要心甘情願的忍受,當然這個忍受因為內心當中有慈悲的觀照,所以這個力量就加持在你的大悲心身上。所以說面對惡逆的因緣,如果我們能夠適當的觀照疏導,它在我們生命當中剛好扮演一種使令我們對業果、對空性、對大悲心的一個增上力量,這就是所謂觀照的力量。

我們說「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們經常這樣想:在三界流轉當中到底什麼是我們要去追求的?講一句白話就是,三界當中什麼是虛妄的、什麼是真實的?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你要能不顛倒。你一個人,你既然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你一定會知道金錢不是你的歸依處,那是無常敗壞的,你有錢你不一定快樂;眷屬也不是歸依處、你的聲名地位都不是歸依處。在三界當中我們求什麼呢?無非就是求得增長內心的觀照跟調伏,而這個觀照跟調伏,惡逆的因緣對我們有幫助的作用,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事情本身沒有好壞,好壞就是我們如何去面對。

庚二、不行悔謝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染違犯

這當中分兩科,先看辛一、明犯相,說明犯戒的相貌,犯相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淨戒律儀的菩薩,這以下有兩種情況出現,使令眾生對菩薩產生了嫌恨心。什麼情況呢?

第一個「於他有情有所侵犯」,就是菩薩對其他的有情眾生有所侵犯,可能是故意的侵犯、也可能不是故意的侵犯,所以眾生對菩薩有嫌恨心,這是第一個,菩薩真實去侵犯有情;

第二個「或自不為彼疑侵犯」,菩薩本身沒有去侵犯他,但是對方懷疑是菩薩去侵犯他,被懷疑了,總之眾生已經對菩薩產生嫌恨心。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對於這件事情是怎麼處理呢?「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捨」,一個菩薩他內心當中懷著嫌恨心,他根本就瞧不起對方,你對我有所嫌恨,那是你家的事情,不管你。

或者是「由慢所執」,這個菩薩仗勢自己的種性高貴、福報廣大,對於對方這樣的嫌恨,不加以如理的去懺謝,而生起一種輕視棄捨之心。這樣子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樣子就犯到菩薩的戒法。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謝輕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對於眾生對我們嫌恨心的生起,菩薩雖然沒有以如理的處理方式去懺謝、去化解,但是他內心當中不是因為嫌恨心或者是高慢心,是一時的懶惰懈怠,懶得去懺謝、去化解這個惡因緣,這樣子也是犯到菩薩戒,但是因為不是依止煩惱,是一時的懶惰懈怠,所以是輕的突吉羅罪。

這意思就是說菩薩的根本精神在不損惱有情,就是說我們希望有情眾生的苦惱不能因為菩薩而引起,現在這個眾生對菩薩有所嫌恨,菩薩就應該要主動的去化解這個惡因緣。

比如說我們今天坐高速巴士,高速巴士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候突然間緊急煞車,有一個行李包從上面掉下來打到隔壁的鄰座,隔壁鄰座就對我們起瞋心,他以為這個行李箱是我們的。

這怎麼辦呢?當然我們不理不睬,他就會繼續生氣下去了。但是菩薩不能這樣做,你應該先向他道歉解釋:對不起,打到你,這不是我的東西。

就是說你明明知道他起瞋心,而且這個瞋心的因緣是對著你來的,菩薩應該先懺謝,然後再加以解釋,使令眾生因為菩薩引生的瞋恨心,一定要使令他化解下去,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靈的殘缺

古時有一個裁縫,出門訪友幾天,歸來後夥計呈上一份訂...

百歲老中醫的養生觀

羅明山是四川省綿竹縣有名的老中醫,他在114歲時仍然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佛教詞典】臥佛寺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627~6...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