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  2021/01/05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可能是我們念佛心比較清淨的產物,另一方面也許是佛慈悲加憫。我們開始念佛時信心不夠,加持一下,讓我們見到佛有放光的情況,增固我們的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都得要有一個平常心,「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楞嚴經》講的面對境界要以這個方式。你不要認為自己證到什麼聖果了,你這樣一講,可能邪魔就要進來了。「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保持平常心,還是注意自己的佛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這樣就比較好。同時心裡明白這樁事情,生感恩心就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地藏菩薩亦弘揚念佛法門

問: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師兄眼裡,好像對一句佛號念到底...

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問: 末法時代眾生,以障深慧淺為主要特徵,不知一門...

念佛不僅僅是「持名」這麼簡單

這句名號是要用信願來莊嚴的,念佛不僅僅是持名這麼簡...

行香子懷淨土詞

幾經劫難,暫得人身,因循自誤又半生。荒唐過日,前路...

發五種心決定往生

厭離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會聚故。 欣慕心:西方萬...

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的家鄉

那這個專攝念佛人歸於淨土。這個歸就是歸還。這個歸給...

往生極樂世界九品蓮位圖文詳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

五點計數念佛法的實際操作

有一個老和尚說,他講一個譬喻很好,他說,出聲念就是...

蕅益大師的六信

如果說善導二種深信簡潔明快、直溯根源的話,那麼蕅益...

三界虛偽,唯此真實

大哉二句,讚辭。大者當體得名,具遍常二義。以橫滿十...

求戒容易持戒難

唯佛才能制戒。為什麼唯佛才能製定戒呢? 因為人性當中...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何還要三萬五萬

問: 一念、十念可決定往生,為何要一日三萬、五萬? ...

學禪行者須注意的五法

略說發心學禪行者,應須注意五法:一、聞。二、厭。三...

不需回報的愛

一位喜歡旅遊攝影的朋友,給我講了一件他遇到的故事。...

有人障礙我們念佛,還應該順從嗎

問: 請問法師,如果有人障礙我們念佛,還應該順從嗎...

讓這四種觀念常存你心

佛經有指示我們應該怎麼修,叫做四念處,四念處,四念...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永嘉玄覺禪師在《奢摩他頌》開頭就說:恰恰用心時,恰...

妙蓮老和尚《出家現僧相就是良福田》

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還不是一樣!你...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鎌倉中期最著...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

億萬人心中的菩薩--證嚴法師

數月前我就聽說,只要是世界上稍微有點影響的災難,發...

嘴裡不談錢,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這個廉就是廉潔了。我們這個文化裡,標榜人...

【佛教詞典】阿閦如來之印

(印相)右手舒五指指地,左手以五指執衣角,是曰破魔...

【佛教詞典】榜排手

千手觀音四十手之一。榜排,又作傍牌、彭排、彭旁。榜...

【視頻】妙境法師《常飲般若茶》

妙境法師《常飲般若茶》

【視頻】《佛說八大人覺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八大人覺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