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瑜伽菩薩戒本》,紹安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頁,庚三、不敬同法戒。
我們這次所修學的戒法叫做《瑜伽菩薩戒》,「瑜伽」就是所謂的相應,就是相應於大般涅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真實的如法修學《瑜伽菩薩戒》法,它的確能夠引導我們徹底的離開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那麼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如法的奉持菩薩戒法?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奉持菩薩戒法有兩個主要的法門:第一個就是所謂的根本法門,我們首先要安住在菩薩種性。安住菩薩種性主要有兩個內涵:第一個就是發起堅固的菩提心,就是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應該觀察「我們只要在三界裡面得一個果報,而每一個三界的受生,整個生老病死的過程都累積很多的痛苦」,所以我們透過對生命的無常跟苦諦的觀察,我們內心當中生起一個出離心,我們願意離開這三界的火宅,我們願意去追求一個沒有生老病死的涅槃境界,就是我們要受持菩薩戒,你一定要能夠發起出離的心。
由這個出離心,我們進一步應該觀察在整個三界的流轉當中,不但是我在流轉,還有無量無邊的有情也在三界流轉,他的生命也在承受著老病死的折磨,跟我們的痛苦是一樣,而每一個有情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對我們有很大的恩惠,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但是自己求出離,我們也生起了一個要救拔眾生的願力,就是所謂的大悲心。
當我們依止出離心生起救拔一切有情的願力,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發起堅固的菩提心,我們內心當中真實的希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當做自己生命努力的目標。有了這個目標以後,你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能夠具足大乘正見,就是你對生命的真相應該有一個正確的了解。也就是說生命的本質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產生的,生命的果報不管快樂痛苦,它有它的因緣,有它因緣的力量。
這個生命是什麼因緣創造的呢?為什麼有些人如此的富貴、有些人如此的卑賤等等?
我們透過佛法的學習,我們知道其實生命的果報主要是由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由於善業的因緣而創造了安樂的果報,也由於罪業的因緣創造了痛苦的果報,所以生命是我們每一個人業力的累積所創造出來的。當我們再進一步觀察業的本性,什麼叫做業?其實業是由心所創造的,所以它的背後還有一個主宰者,就是心為業主,每一個的業都是由心識的引導,否則這個業是不能成就的。
所以當我們從業的觀察再深刻以後,我們會發覺其實生命是由心識所創造,因為心引導你的業力,所以我們能夠如法的修學,了解到其實生命是由我們的心念剎那剎那的變現出來,古德說是「生命恆轉如瀑流」,生命就像一個相續的水流,這個生命的水流我們從每一點的觀察,會發現每一個生命的自體都有兩件事情:第一個是它有所繼承,就是我們每一個生命體都是在繼承過去的業力,也就是所謂的受用果報。
如果你現在感到快樂滿意,那是因為你的善業起現行;如果你現在對你的生命非常不滿意,那表示你過去的罪業起現行。所以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是在繼承你過去的業力,有所繼承。
第二個更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有所開創,你的心面對快樂痛苦果報的時候,你用什麼心情去面對?這件事情會影響你未來的果報,你可以選擇用善良的心識面對、你也可以用比較邪惡負面的情緒面對,那你在受用果報的時候所產生的心念,又會累積一個新的業力來引導你未來的果報。
所以我們一個有正見的人,我們內心去接觸果報的時候,對於快樂痛苦不會太在乎,因為往者已矣,更重要的是說我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因為你每一個不同的心態,都會決定你未來的果報。
所以從這樣的觀察,我們開始認真的去調伏自己、改造自己負面的情緒,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痛苦,所以我們用種種的方便來改造我們的心念。當我們能夠如實觀察到生命就像一個永遠不停止的水流,它每一個念頭都是有所繼承、有所開創,這樣子一個所謂「萬法唯心」的觀念,我們就說你發堅固的菩提心、具足大乘正見,你這兩個條件具足,你就是安住菩薩種性,你也就安住在菩薩的戒體。有這樣的一個根本的戒體,我們就可以生起一種廣大的行門,就是菩薩的三聚淨戒,所謂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前面的四重戒法偏重在攝律儀戒,就是從四條戒法當中引導我們破除內心貪瞋癡的煩惱;這一科事實上是攝善法戒,我們要生起六種的善根,我們不但是滅惡還要生善。這一科是屬於攝善法戒裡面的佈施度,要生起一種施捨的心,佈施度裡面有七條戒,這是佈施度裡面的第三條戒「不敬同法戒」:
庚三、不敬同法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違犯
首先我們解釋這個戒的標題。「同法」就是同受菩薩戒法,同受菩薩戒法這個戒文裡面的意思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我們的長輩,就是戒臘比我們高很多的長輩;第二種是我們的同輩,戒臘跟我們差不多的同輩,或者說是同參道友。我們對於這種「同受」菩薩戒法的長輩或者同輩,不加以身業跟口業的恭敬,就正式犯到這一條戒,也就會障礙我們佈施善根的生起。這一條戒分成兩科,我們先看第一科辛一、明犯相,說明犯戒的相貌。「犯相」當中分兩科,先說壬一、明染違犯,依止煩惱所違犯的相貌,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髮言酬對 :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淨戒律儀的菩薩,換句話說這條戒所對治的眾生是已經發起了菩提心、安住菩薩種性。這個菩薩「見諸耆長有德可敬」,他親眼看到的長輩,年齡、或者戒臘比自己高很多,而且他內心當中有德可敬,他不但是外表的年齡比你大,他內心當中是有功德的,有戒定慧的功德值得我們尊敬,這是一種情況,所謂的長輩的境界現前;第二個是「同法者來」,或者我們看到我們的同輩,戒臘跟我們差不多的同輩:總之你看到的是你同受菩薩戒法的菩薩現前。菩薩看到長輩的菩薩、或者同輩的菩薩現前,他內心當中依止憍心跟慢心,就是他的菩提心被他的憍慢心所調伏、所遮蔽。憍慢心的相貌我們簡單的說一下。
憍在唯識學上說是「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 。於自盛事,就是說一個人會憍,他可能內心有一些功德,可能他是福報廣大、或者廣學多聞、或者持戒清淨等等,他對於這樣一種內心的功德「深生染著,醉傲為性」,他感到自我陶醉,所以就產生了憍,對別人看不起了。
慢,憍跟慢是不完全一樣,慢是「恃己於他,高舉為性」。憍,一個人會產生憍,他不一定跟別人比較,他可以孤芳自賞,他自己覺得自己不得了,所以他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生起憍的、人多的時候也可以生起憍,當然會生起憍的人他一定有功德;但是慢就不同,慢是恃己於他,慢心的生起就是一種對比的,你一定是跟眾生接觸了,然後你把自己高舉了,你覺得你與眾不同,所以這個慢是要跟別人比較以後才生起。
總之,憍慢就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你自己特別尊貴,別人都是卑賤的,當然這個是傷害你的菩提心。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看到長輩、同輩的菩薩,所謂「同法」的人現前,我們依止憍慢心,依止憍慢心而懷著嫌恨,嫌恨就是嫌棄之心,就是看不起對方;或者懷著恚惱心,恚惱心就是說對方的菩薩可能曾經觸惱過你,所以你看到他不歡喜。
因此你產生了下面的兩種情況:第一個是「不起承迎,不推勝座」,這就是身業不敬,你不起來承迎,不來接迎他,而且不讓,不推就是不讓,不讓給他殊勝的座位,這個是身業的不敬;第二個是口業的不敬,「若有他來語言談論」,他來跟你作種種的談論。什麼樣的談論呢?慶慰、請問,他或者是跟你作一些語言的問候、或者對你有所請問,你依止憍心慢心,產生嫌恨跟恚惱,不以合理的發言來加以酬對來面對他,只是以冷漠的態度來面對他,這種情況「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你這樣子的行為就會傷害到你好不容易所栽培的菩提心,也會傷害到你的菩薩種性,所以這樣子是染違犯,是依止染污心所犯的,這個地方的染污心指的是憍心跟慢心。
壬二、明不違犯相
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假設我們今天對於同法者沒有生起讓座、或者口業的慰問,我們不是依止憍慢心,也沒有嫌棄恚惱之心。只是一時的懶惰、懈怠,懶得站起來、懶得跟他打招呼,或者是一時的忘失正念,或者是無記之心,這樣子也是犯到菩薩戒的,但是因為是非憍慢所引生的,所以是非染違犯,是輕的突吉羅罪,責心懺就可以了。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佈施度」前面幾條戒的所緣境是面對三寶的境界,常住十方三寶、佛法僧的三寶,佛陀要我們對三寶不斷的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意業的歸依來跟三寶結緣;但是這個地方是指善知識或同參道友。在整個成佛的過程當中,當然三寶很重要,但是三寶畢竟不是跟我們生長在同一時空的一個補特伽羅,他不是一個有情;所以從我們今生能夠及時改過修善的一個因緣來說,同參道友或善知識就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因為他跟你活生生的生長在一起,你受的法門跟他受的法門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同法者有什麼意思?同法者就是說你犯錯他知道,這個很重要。他知道他就有能力來糾正你,你就有改過修善的機會。我們對於同參道友不理不睬,你對他不理不睬,他也只好對你不理不睬,我們做錯事情變成沒有人糾正,我們也就隨順這個等流性一天一天的做下去,直到這個罪業圓滿去受果報為止。
所以佛陀的慈悲,要我們對於同法者,他有能力勸諫我們、糾正我們這些同輩們,乃至於善知識們,我們對他恭敬,這樣子我們就能夠承蒙善知識、同參道友的攝受,乃至於改過修善。我們從現實的生命來觀察,也的確有這些差別的因緣:有些人他的生命的成長過程,特別幸運,他就有很多人攝受他,他一犯錯,馬上有人會糾正他、開導他,使令他從錯誤的障礙當中解脫出來;有些人就不那麼幸運,他有善根來到僧團,他做錯了沒有人管他,沒人管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就錯下去,錯到他那個業力太強大的時候,他只好退轉。
但是這件事情是怎麼造成的呢?不是上帝安排的,就是我們自己沒有生起恭敬同參道友的這樣的一種善根,沒有去造這個業,這個因緣就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佛陀要制戒的本意,就是你要跟你的同法者結善緣,以便於創造一個有人來勸諫你的因緣,你不會繼續的犯過失,這條戒的制意是這個意思。我們再看下一科:
辛二、明無違犯相
這個地方是說明開緣的情況,有十條,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無違犯者:謂遭重病;或心狂亂;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來親附、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義抉擇;或復與餘談論慶慰;或他說法論義抉擇屬耳而聽;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護僧制;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
以下開緣有十條,是不傷害你的菩提心的:
第一、「謂遭重病」,就是你有重大的疾病,身體虛弱,當然不能起來身業的恭敬、口業的慰問;
第二、「或心狂亂」,你精神錯亂了,自己作不了主了;
第三、「或自睡眠」,你是在睡眠當中,但是對方這個同法者以為你在覺醒當中,所以來親近你,來跟你作語言談論、種種的問候,乃至種種的請問,你事實上是在睡覺當中,你沒有知覺,所以這個地方是不違犯的,就是你在睡眠當中;
第四、「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義抉擇」,你正在為他人宣說佛法的「論義」,你在論說義理的內涵、或者在抉擇是非的差別,你等於是為別人說法,遇到善知識、同參道友現前,你因為尊重法故,所以沒有起來迎接、或者是種種的問候,這個是為了尊重法的緣故所以開緣;
第五、「或復與餘談論慶慰」,你正在跟別人討論事情、或者正在跟別人互相的問候,如果說你跟別人討論事情到一半,突然間去迎請同法者,這是有失禮節的,所以為了尊重禮節的緣故,我們也就開緣;
第六、「或他說法論義抉擇屬耳而聽」,有人正在為你說法、或者是為你論義、或者是為你抉擇是非,你在專心的聽法,也是為了尊重法故,所以你就不起來承迎、乃至於問候;
第七、「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就是說你可能是在法堂當中聽法,如果你起來去迎接善知識、或者問候善知識,可能會干擾到說法者的心,所以你為了保護說法者的心,你暫時不起來,這個是不違犯的;
第八、「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個同法者來,他有身口意的過失,你暫時不理睬他,菩薩觀察這樣的因緣,他會產生慚愧跟反省的心,對他有一種「出不善處,安立善處」的功能,他會因為你暫時的不理睬他,會產生慚愧心來自我反省,使令他出離過失、「安立善處」,菩薩等於是以不理睬來當做對治眾生的方便,這種情況是開緣的;
第九、「或護僧制」,在僧團當中,每一個道場各有它的制度,比如說你現在是止語的時間,所以人跟人碰面的時候就暫時不打招呼,為什麼呢?因為尊重制度,或者打佛七,打佛七當中我們也是見到長老不起來承迎問候,這都為了要護持僧團的制度;
第十、「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就是說這個人他在這個地方不受歡迎,你過去跟他打招呼會引起多數人的不高興,當然我們不能夠隨順一個人的心情,而引起多數人的不高興,所以為了將護多有情的心情,我們就不加以應對:
以上十種情況皆無違犯,你完全不是依止憍慢心,這種情況是開緣的情況。
這個地方的內涵就是恭敬同法者,對於同見同行同法者應該加以恭敬。站在自利的角度,同見同法者有教誡我們改過懺悔的功能;從利他的角度,這個地方還有一層比較深的內涵,就是如果我們今天擔任僧團的執事,這條戒也要注意。從利他的角度,一個出家眾來到僧團,他本身有障礙,在我們的成佛之道當中,凡夫跟聖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差別:聖人的內心當中依止菩提心、依止正知見,他那個船是一帆風順,沒有波浪的障礙,因為他內心沒有煩惱、沒有業力、沒有老病死。
但是生死凡夫在修行的時候是障礙重重,他內心有煩惱三天兩天的干擾他;不但是有煩惱,他還夾帶了無始的業力,他過去世當中有殺盜淫妄的業力,這個業力也饒不了他;他本身的果報體有這個報障、老病死的折磨:所以凡夫是帶著業障等在修行。他發了好心、發了菩提心,也具足正見,在這個時候他障礙重重,所以他來到僧團當中,可能更需要一些僧團知識的關懷、慰問,所以這一條戒對利他來說,對攝受眾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緣。
我過去參加男齋齋戒會的時候,有一次懺公師父在齋堂開示,他說:我們有志於菩薩道,有三件事情很重要:第一個解門,第二個行門,第三個性格。第一個是解門,你要有見地、有高超的見地,你要判定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判定是非這個解門、這個正見很重要;第二個是行門,你要有行力,能夠拜佛、念佛,乃至作務等等;第三個是性格,你是不是養成一個謙卑恭敬的性格。
懺公師父說「這三個最重要的是性格」,他說:「你有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性格不好,這個人還是不行」。
我體會老人家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是修小乘法,小乘法觀察世間是無常、苦、無我的,他也不管眾生得度不得度,他一心一意的趨向於空性的涅槃,所以這個性格好壞其實是幫助不大。但是你有志於行菩薩道、你有志於正法的住持、對眾生善根得度與否你有一分的期待跟關懷,那你的性格就非常重要了。
眾生第一個接觸的是你的性格,你的性格好眾生就願意親近你,進一步眾生才看到你內心當中美好的德行,所以眾生第一個跟你接觸的是看到你那個親切謙卑的性格,所以這個地方對攝受眾生來說又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所以佛陀的智慧跟慈悲就安立這條戒,以便菩薩在自利方面能夠上求佛道,在利他方面能夠下化眾生,所以我們應該恭敬同法者。
庚四、不往應供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違犯
前面的三條戒,佈施的所緣境是三寶、或者是同參道友,是偏重在敬田,我們所恭敬的眾生;這以下的四、五、六、七,有四條戒是偏重在我們的下輩,一般的眾生,屬於悲田,悲田,我們應該生起一個施捨憐愍的心。「不往應供戒」就是說有居士真誠的來請我們去應供,而我們拒絕,這個就犯到這條戒。這當中分兩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戒當中又分成兩科,先看壬一、明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延請,或往居家、或往餘寺,奉施飲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淨戒律儀的菩薩,他來延請,這個他主要是指在家的居士,就是對佛法有信心的在家居士,居士他以恭敬、或者感恩的心情來邀請我們。邀請我們到哪裡去呢?或往居家,或者是往居士家去;或往餘寺,或者是到其它的寺廟去。去幹什麼呢?奉施飲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來供養我們飲食、衣服,還有滋養生命的種種器具。
菩薩依止憍心慢心,對這個居士或者是懷嫌恨,就是你看不起對方;或者是懷著恚惱,這個居士可能曾經對菩薩有所侵犯,所以菩薩對他有瞋惱之心。依止憍慢所引生的嫌棄跟瞋惱,就不到這個居士的地方、或者餘寺的地方接受供養,這樣子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就犯到菩薩的戒法。
壬二、明不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如果我們今天不到居士家應供,只是因為一時的懶惰懈怠,就是你懶得出門;或者是忘念無記,你本來答應他的,後來一時忘掉了;所以「不至其所,不受所請」,這樣子是非染違犯,雖然也犯到了菩薩戒,但是這個是輕的突吉羅罪,責心懺就可以了。
這條戒佛陀的制意,在古德開示當中說:我們不往應供,這當中有棄捨眾生的意思,就是你乖違了菩薩攝受眾生的心情、乖違了菩薩攝受眾生的心情。菩薩的修行法門跟聲聞法門有很大的地方不同,後面會講到。
就是說聲聞法是以出離為體,所以他的內心是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聲聞人對於眾生沒有期待,你是不是得度、你是不是進步,他內心當中沒有任何的期待,所以他對你沒有希望,他也就拒絕一切人事的往來;菩薩以大悲心為自體,他安住在多事、多業、多希望住,他對眾生有所期待,希望他能夠進步。你要能夠攝受眾生,當然就會有一些必要的人事往來,而這樣的人事往來現前的時候,你依止憍慢心斷然的拒絕,這樣子就有棄捨眾生的意思,你當初在三寶面前曾經很認真的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這樣的行為剛好違背了你當初的誓願,所以就佛陀制立這條戒,就是你棄捨了眾生。
辛二、明無違犯相
看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或有疾病;或無氣力;或心狂亂;或處懸遠;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餘先請;或為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廢;或為引攝未曾有義;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義抉擇,當知亦爾;或復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或為護他多嫌恨心;或護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請,皆無違犯。
以下有十四條是開緣的:
(1)「或有疾病」,你身體有病,所以不適合外出;
(2)「或無氣力」,就是你身體很虛弱,雖然沒有病,但是身體虛弱也不適合外出;
(3)「或心狂亂」,你精神錯亂;
(4)「或處懸遠」,這個居士請你去的處所太遙遠了,來回會耗損太多時間,或者這個懸遠也不一定說處所遙遠,也可能是交通不方便耗時太多;
(5)「或道有怖」,這個道路當中有種種恐怖的情況,或者是有盜賊的出入、或者剛好有某種傳染病的流行。
(6)「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個地方古德的解釋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對方的身口意有過失,你拒絕參加,對他產生一種反省、檢討的力量;第二個是施主的發心不正,他表面上邀請你去應供,但是他內心當中可能另有企圖,可能因為你的應供而增長他的名聞利養,這樣子菩薩如是的觀察可以拒絕,因為他不是真實要供養,所以這樣子也可以說是「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就是他的發心不正。
(7)「或餘先請」,你事先已經答應其它人去應供,時間相衝突了;
(8)「或為無間修諸善法 ,欲護善品令無暫廢」,你正在做一種行門的加行,你可能在做一種定課、或者團體的共修,你希望這個善品的加行不想要停止,比如說你正在閉關、或者打佛七等等之類的,這種行門加行你不想暫時的停止;
(9)「或為引攝未曾有義」,前面是行門,這個是解門,就是你正在「引攝」,就是你正在學習,你心中「未曾」生起的甚深法義,就是你可能正在學習一個新的法義、或者正在聽聞一個新的法義;
(10)「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可能你正在修止觀,在寂靜當中深入的思惟觀察「法義」的內涵,你不想因為應供的因緣而打斷你這樣的一種修行;
(11)「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義抉擇當知亦爾」,正如你在聞法思惟法義不想讓他退轉的因緣,就是說你正在為他人演說論義,乃至於抉擇事相的差別,有這種情況也是開緣;
(12)「或復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你內心當中知道對方不是發好心來供養你的,他是懷損惱之心假裝來供養你,事實上是沒有供養的事情;
(13)「或為護他多嫌恨心」,就是說如果你去參加這個應供,可能會引起眾多人的嫌恨,因為你的參加,有很多人會嫌恨你、譏嫌你,你為了護持多人的心,就可以不去;
(14)「或護僧制」,就是說對方這個居士是邪知邪見、譭謗三寶,他曾經公開的發表文章、或者發言論來譭謗三寶,這個居士是邪見纏心,所以在戒律裡面我們是做覆缽羯磨,我們暫時不跟這個居士往來,這樣子是可以的。「不至其所,不受所請,皆無違犯」。
這一條戒我們說明一下。菩薩的戒法,諸位我們往後的學習,你會發覺它有的戒法是偏重在上求佛道,就是你的所觀境是三寶的境界、師長的境界、同參道友的境界,這些境界對你自己戒定慧的增上是有幫助的,這個是屬於偏重在上求佛道;
另外一種戒法是偏重在下化眾生,就是你接觸的境界是苦惱的眾生,比你還差的,你跟他在一起,你自己幫助不大,但是對對方有幫助的,這個是屬於偏重在下化眾生。
如果我們稍微很細心的去觀察這個開緣的情況,你會發覺:佛陀對於上求佛道的開緣少,比較嚴格,對於下化眾生的開緣比較多。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整個菩薩的戒法是廣大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但是在整個菩薩的修持當中,以攝律儀戒做基礎,也就是說雖然你的生命當中有三大目標──斷惡、修善、度眾生,但是斷惡是修善跟度眾生的基礎,所以你只要是正在做一種斷惡的加行,可能在持戒、或者修定修慧,你都可以暫時不去關懷眾生、暫時不去跟眾生接觸,這個佛陀都是允許的。
但這個地方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你暫時不去關懷眾生,你內心當中不能依止瞋心、慢心、嫉妒心。
在菩薩戒當中諸位要知道,我們內心的煩惱活動:有的煩惱對菩提心的傷害並不是很大;有的煩惱活動對菩提心的傷害非常的嚴重,就是這三個煩惱──瞋、慢、嫉。
第一個、你動不動就發脾氣,動不動就發脾氣你的菩提心容易失掉;
第二個、你這個人很喜歡姿勢站得很高,什麼都把你自己看得很重要,你的菩提心一定也很容易失掉;
第三個、你看到別人有功德,你嫉妒他,你的菩提心也容易失掉。
所以我們即使在自己用功,我們可能一生當中不去度化眾生,但是內心當中所生起的是對眾生釋放善意,我不去度化你們、不關心你們,是因為我要先完成我自己的道業,他內心不能跟瞋、慢、嫉相應,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你要善用其心來保護你的菩提心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