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淨界法師  2022/04/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六講)

我們看《講義》第五十三頁:

庚四、不如法攝眾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這一條戒是屬於攝眾生戒裡面所謂的障佈施攝,障佈施攝裡面這一條「不如法攝眾戒」的大意是說:我們身為一個師長,沒有如法的來教導、攝受我們的弟子或者學生,就犯到這條戒了。這條戒分兩科,先看辛一、有違犯,這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攝受 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 ;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戒體的菩薩,他有這樣的能力、也有這個因緣來攝受徒眾,換句話說他開始做師長。攝受徒眾在律中有兩個法來攝受:第一個是財物,身為師長他有責任跟義務以財物的資具來攝受徒眾,使令徒眾的色身安穩無缺,第一個是財物的攝受,使令他的色身能夠安穩無缺;第二個是佛法的攝受,身為師長也應該要用佛法的智慧來開導攝受眾生,使令眾生能夠遠離煩惱,得到寂靜安樂:一個法、一個食,佛法跟財物的攝受。身為一個師長,他沒有用法食的攝受,反而懷有嫌棄怨恨之心,懷著嫌恨心的關係,第一個就沒有做到佛法的攝受。

先看第一段,「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無倒教授是約著佛法的生善,就是說這個徒弟他依止你出家,他依止你出家只是他一時善根的啟發,他內心當中還是有無量無邊的顛倒妄想,所以身為師長你應該要經常開導佛法的修學次第,你應該要告訴他:修學第一個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先發出離心,觀三界的無常、苦而發出離心;再觀一切有情在無常苦當中,生大悲心;有大悲心以後,你應該要生起使命感,為了要完成你利益有情眾生的使命,應該要希求無上菩提,建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一個修行使命。

也就是說你要告訴你的徒弟,你為什麼要那麼早起拜佛、誦經,乃至於持戒,只有一個目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是建立他一種菩薩種性。第二個、你應該要開導他佛法的正見,正確的因緣觀、十法界的因緣觀,每一個果報的出現都有它相應的因緣。

這樣子就是由於菩提心跟正知見,慢慢的在他內心的顛倒妄想當中,建立一個非常珍貴的菩薩種性,這叫無倒教授,生起他的善根。第二個、你要「無倒教誡」,這個是約著滅惡,蘊藏他內心深處還有很多的煩惱,他的思想行為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偏差跟過失,身為師長,你應該要種種的方便訶責斥罰來導正他的過失,這個是無倒教誡。

也就是說既然你今天來攝受他做他的歸依的師父、或者出家的師父,你就有責任給他無倒教授跟無倒教誡,使令他在佛法當中滅惡生善。第二個「知眾匱乏」,這個徒弟在生活當中財物有所匱乏,身為師長,你沒有從具足清淨信心的長者、居士、或者是婆羅門等,如法的去追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等。這個地方的如法追求我們要解釋一下。

在古德的批註當中對如法追求有一些開示,就是說雖然我們今天是為常住、為弟子們來乞求這種四事的供養,但是應該以正語來加以勸導,以正確的因緣觀,就是佈施能夠得到來生安樂的果報,就是我們今天勸你佈施,事實上對你來說是為你積集一種善業的資糧、積集來生的善業資糧,我們應該要勸導眾生佈施的功德、慳貪的過失,這當中要避免種種的邪命,不要用不正當的方法,比如說是算命、看風水等等不正當的方法來追求四事供養,應該以正語來開導。如果身為一個師長,對於弟子沒有佛法的教授、教誡,或者財物的供給,這個師長就有失他的責任,也就傷害他的菩提心,是染違犯。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誠、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

如果是一時的懶惰懈怠而沒有作佛法的教授,或者是追求如法的眾具,這個是輕的突吉羅罪。

當然佛法講傳承,佛法的延續來自於師生所謂的師資相攝,就是師長如法的教誡弟子、弟子如法的來奉侍師長,這樣子使令佛法的光明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這就是佛法興盛的相貌。

反過來如果今天師長對徒弟是嫌棄怨恨之心,你剃度他以後攝受他做出家弟子,你完全不對他教授,他有過錯你也不開導他,這個就會有覆滅佛法的過失。

所以戒律上說身為師長不如法教授徒弟,過失超過破四根本重戒:因為你破四根本重戒只害及一人,這個罪業的影響是傷害你自己的身心世界;我們不如法教授弟子是害及眾生,使令佛法的光明提早的入滅,眾生提前出現黑暗時代,所以這個地方的過失就非常重。

這一條戒我們可以跟「染心御眾戒」作一個對比。我們看一下第三十七頁,「染心御眾戒」它被判在障精進度,我們把它念一遍:「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一條戒對佛法的影響也是相同,都是覆滅佛法,對弟子沒有如法的管教教誡,不過這一條戒所對治的是愛染心,就是師父對徒弟是一味的寵愛,徒弟有過失也就不講了,徒弟不學習佛法,師父也就不廣設方便來教導他,所以這一條戒的根本是愛染心,愛染心就在佛法當中的結黨營私了。

我們再看到這一條戒,回到五十三頁「不如法攝眾戒」,他這個師長的過失是嫌恨心,這個地方的心態不同。同樣的是沒有對眾生的教授,但是前面是愛染心而結黨營私,這個地方是嫌恨心,就把這個徒弟給放棄了,使令佛法傳承的因緣破壞了,是這個意思。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有疹疾;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轉請餘有勢力者;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若隨所應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若知眾內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皆無違犯。

這條戒的開緣有八種因緣,第一個「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就是說這個師長跟徒弟可能是太熟了,太熟了,他一犯錯,你經常講他他也厭煩,他產生輕慢心,所以這個師長有時候適當的保持默然,有時候對他會有一種對治的功能,使他自我反省,滅惡生善,這保持默然也是一種教授。

「若護僧制」,這種教授可能在僧團當中違背制度,為了尊重僧制。「若有疹疾」,就是這個師長本身有病,這個實在作不主了,身體有病。

「若無氣力不任加行」,就是這個師長身體虛弱,實在是不能堪任師長的教授還有追求資具。「若轉請餘有勢力者」,這個師長沒有教授能力,他請其它的法師來教授。「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這一條戒是針對於資具提供的開緣,說你的徒弟世所共知,他有大福報、名聲普聞,他自己有能力來追求他所需要的修行及種種衣服資具,當然我們就不用為他準備了。

「若隨所應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這個師長已經盡心盡力了,但是這個眾生他就是聽不進去,但是你盡力了,這種是開緣。

「若知眾內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這個徒眾根本就是邪見外道,他來佛法的目的不是來如法的修學佛法,是來偷竊佛法、來充實外道的知見,所以他的內心當中對佛法是無所堪能,就是他對佛法的真實道理是不能信受奉行的,他只是把佛法的道理來充實他外道的教法、來增長他的邪見而已,這種人當然根本就沒辦法去教授他,邪知邪見太堅固了。

這以上的八種因緣都無違犯。這個地方是講到攝受徒眾的一個方法。

天台宗有一個長老叫倓虛老和尚,倓虛老和尚在東北蓋了很多道場,他對蓋道場很有經驗,他對道場也作出他的一個規劃,他說:佛教的道場有四種。

第一個道場是無法無食:這個道場沒有佛法的教授,沒有人講佛法,飲食設備非常簡陋,「無法無食謂之外道法,無義的苦行」,這種道場倓虛老和尚說「應該及時捨棄,一天都不能住」,道場也沒有好的設備,也沒有好的佛法教授,及時捨棄。

第二種是有食無法:誒,這個道場還不錯,設備很好,有中央空調冷氣(哈),伙食也辦得很好;但是你在這個地方住,你沒有得到佛法的學習,沒有人講佛法。這個時候倓虛老和尚說:「這種道場,有食無法,暫住三天。」(呵)為什麼暫住三天呢?因為古時候的道場跟一個道場距離很遠,你好不容易走那麼久的路,在這個地方住三天,吃飽了、睡足了再繼續往前走,暫時住三天,還亂不了。

第三種是有法無食:這道場有佛法的教授,你在這個地方住,每天內心的智慧慢慢的增上;但是可惜的是設備非常簡陋,這種叫做勉強安住,「有法無食,謂之苦住」,還是可以住,但是色身會有一種苦的感受出現,為了佛法的緣故勉強安住。

第四個是最好的有法有食,歡喜安住:這個道場設備非常完善,而且有佛法的教授,我們在這個地方住,設備完善,又能夠在佛法當中不斷的進步,這種是有法有食。

這一條戒的意思就是,身為一個師長,應該要朝有法有食的方向去努力,來攝受徒眾。

己四、障利行攝

庚一、不順眾生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這個是整個「攝眾生戒」的第四科,首先我們把利行作一個說明。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什麼叫利行呢?「謂諸菩薩依於正理,隨其所應,法隨法行,調伏安住。」 就是這個菩薩依於正理,依於佛法因緣的道理,這個等於是契理,經常用十法界的因緣道理來開導眾生;第二個「隨其所應」(應該的應),就是契機,你要觀察眾生的根機。在契理契機的條件之下開導什麼佛法呢?

「法隨法行」,法隨法行事實上就是整個法,我們講歸依法。歸依法有兩個:第一個是法,就是涅槃,這是目標,這種究竟安樂的涅槃;但是只有歸依涅槃的話是不夠的,應該還有一個隨法行,就是引導我們趨向涅槃的種種戒定慧的方便,叫做隨法行,它本身不是涅槃,但是它有隨順涅槃的力量,這個也是開導的。

對於這種涅槃跟隨順涅槃種種的法門,能夠給眾生適當的開導,使令眾生調伏煩惱、安住真理,這個就是利行。在四攝法當中,前面的同事、愛語、佈施都是方便,其實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給眾生得到利益,如果在整個四攝當中沒有利行,前面三個都沒有方向、都沒有方向,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好,看庚一、不隨順眾生戒,就是眾生內心當中有希望,我們不加以隨順,這個菩薩就犯戒了。這條戒有二科,先看辛一、有違犯,這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於他有情不隨心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淨戒律儀的菩薩,他內心當中懷有嫌棄怨恨之心,於他有情,這個他指的是菩薩的眷屬,可能是在家眷屬、或者是出家的弟子等等,菩薩在教化弟子的時候犯了一個毛病,不隨心轉。

不隨心轉古德的解釋有兩個內涵:第一個、從方便的角度,菩薩不隨順眾生的心願、不滿足他的心願,就是他內心當中有這樣的希求,而這樣的希望不影響佛法修學的,雖然這個希望不圓滿,但是他內心當中有這個堅固的希望,菩薩不加以隨順,不能讓他感到歡喜,這第一個;第二個、菩薩不能夠在滿足他的希望以後,來轉眾生的心而趨向於涅槃,得到究竟的安樂。

簡單的說,菩薩教化眾生要先開方便門,給他暫時的安樂,滿足他現前的希望,他歡喜以後,再開導他佛法究竟的道理,給他究竟的安樂,如果這個菩薩不能施設方便、也不能夠開導真實的道理,這樣子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度化眾生要考慮眾生的根機,所以在《法華經》的意思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他內心有這個希望,他有這個希望,這個希望雖然不好、不圓滿,但是可也是無可厚非,菩薩你就不滿足他的希望,這個時候他入道無門,看到佛法這麼的高超、這麼的高峻,門坎太高,他就不學佛法了、學基督教。就是說雖然他這個希望很狹劣,但是也不妨給他當做踏出佛法的第一步。

就是說一個人學習佛法,他不是一開始就生天了,他也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哪一個人不是唱爐香讚起歡喜心剛開始,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走到這個時候,我們忘掉自己的過程,我們就用比較高的標準要求眾生,你要怎麼樣、他要怎麼樣,結果眾生受不了,因為你跟他的希望差太多了,他就放棄修學佛法,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沒有恆順眾生的根機。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應該要有給眾生一個次第的階梯,先滿足他暫時的需要,然後再引導他慢慢達到究竟的安樂。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隨其轉,非染違犯。

菩薩不隨其轉,實在不是嫌恨心,而是懶惰懈怠放逸,事情忙碌,沒有多餘的空閑。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彼所愛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護僧制;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於眾多非宜非愛;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皆無違犯。

開緣有七種因緣:第一個他所希望的「非彼所宜」,就是對他不適當,換句話說他心中所希望的東西,對他的色身跟內心有很大的傷害,對他的色身會增加他的病痛、對他的內心會增長他的罪業,菩薩在恆順眾生一定要通過智慧的抉擇,這應該要拒絕。

「若有疾病」,菩薩有疾病。或者是身體虛弱,「若無氣力」就是心有餘力不足。「若護僧制」,為尊重僧團的制度。「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於眾多非宜非愛」:就是這個弟子他所期待的事情實在對他很適合,不管對他的色身、內心都很適合;但是在大眾當中畢竟要考慮大眾的感受,其它人不適合、其它人也不喜愛。就是我們不能滿足一個人的喜歡而讓大眾起煩惱,這必須要考慮大局。

「若為降伏諸惡外道」,對方是一個邪見外道,他提出的希望根本就是邪知邪見,這個我們不應該滿足。「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我們今天拒絕他的需要,是對他的一種懲罰、一時的對治,希望他自我反省。以上的七種因緣,不隨心轉,皆無違犯。

這一條戒在蕅益大師的批註當中說:前面的同事攝有一個不為助伴戒,這一個是不隨順眾生戒,這兩個有一點差別。不為助伴戒是說眾生有一些固定的事要做,他有一些事情要做,你必須陪著他去做這件事,助伴;這個地方是眾生他對你提出希望,講他內心的希望,你要想辦法滿足他的希望,有所不同。

這個是說,我們講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每一個人在佛前受菩薩戒都發願「無一眾生而不度化,誓度一切眾生」,度化眾生這件事情跟自己修行不同,度眾生你要觀察眾生的根機。

如果你所度化的眾生是上根利器的,有些人善根強,他內心沒什麼煩惱,根利遮輕,他能夠一心行道,他修學佛法不必任何方便,正直捨方便,但修無上道,他不會對你乞求這種的希望,都不用,他直接趣入無上菩提,當然這種上根利器的人,你要教授他就很容易了;但是中下根人,他有善根可也有煩惱,只是兩個都存在的,他就會有一些希望出現,對你一些設備的乞求、各式各樣的希望,中下根人如果我們今天不開方便門,他就沒辦法悟入真實相了,他這個修行有障礙。

如果我們今天讀《法華經》,我們就看出佛陀的教化眾生是這樣子的,其實佛陀出世以後,以佛陀的心情,佛陀要使令一切眾生成佛道,但是你看佛陀他所作所為,他是開方便門,他施設了五乘的教法。有些人,你說「成佛」,他根本就不想成佛,他來生只想做大國王(呵──),你怎麼辦?

只好教五戒十善。有些人他成佛之前,一定要先到偏空的涅槃住一段時間,讓自己靜一靜再回小向大。我們今天假設這樣子,如果佛陀一出來的時候,完全不施設五乘的教法,只講一佛乘的佛道,我看現在佛弟子會少掉很多(呵),是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你說成佛,他來生根本就不想成佛,他一定要先做幾生的國王,他才心甘情願的成佛,你怎麼辦呢?你只好開方便門的示真實相,也好,受了三歸五戒保住人天。

就是說我們今天教化眾生,是他要學佛不是我們要學佛,所以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對方,這個成佛之道是他要走,他有這個希望,那你就是要施設方便,否則他入道無門。

你去讀讀《阿彌陀經》,淨土法門也有這個意思,你看佛陀在講極樂世界,佛陀很善巧(呵),你看,他在後面才勸我們往生,「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但是他是後面才講聖道的因緣,他一開始是講什麼?「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宮殿樓閣。」

蓮池大師在《阿彌陀經疏鈔》上說:極樂世界是為聖道而安排,把極樂世界創造這麼漂亮幹什麼?蓮池大師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又自己回答說:因為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不完全是聖人,有很多很多都是凡夫,凡夫的心情內心有所住,喜歡向外攀緣,所以阿彌陀佛隨順眾生的因緣,把極樂世界蓋得宮殿樓閣漂亮一點,這有攝受眾生的因緣,就是在那種宮殿樓閣「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樣身心世界情況之下,然後再用鳥類為你說法、用寶樹為你說法,乃至阿彌陀佛的說法,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地方恆順眾生就是,我們在教化眾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眾生的根機,要注意他內心深處的希望,先滿足他暫時的希望,然後在他得到休息安住以後,再引導他趨向於究竟的安樂,把這個成佛之道要分幾個次第來完成。

庚二、不隨喜功德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前面一條戒是眾生有希望我們應該隨順,這個地方是說眾生的身口意有功德我們應該讚歎。這當中分兩科,先看辛一、有違犯,這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讚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淨戒律儀的菩薩,懷著嫌恨嫉妒之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這個指的是意業,就是這個眾生他真實有戒定慧的功德。有些人他一出生就歡喜持戒,戒波羅蜜的善根強;有些人他就歡喜禪定,內心容易寂靜;有些人他廣學多聞,他有智慧、有戒定慧的功德。

我們不欲顯揚,不把他讚歎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譽是指身業,這個眾生他的威儀特別莊嚴、舉止也持別安詳,我們也不稱美。在口業方面,「他實妙說不讚善哉」,他能夠善巧說法,身為一個菩薩也不去讚歎善哉,這樣子菩薩沒有隨喜功德,就犯到菩薩戒法。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非染違犯。

只是一時的懶惰懈怠不加以顯揚是非染違犯。

這條戒隨喜功德的意思是說,我們在攝眾生的時候,一個初心菩薩他的信心薄弱,他身口意有功德,如果我們不加以讚歎隨喜,他很可能就會因為這樣而退失道心,他的功德不能增長廣大,所以隨喜功德會給眾生一種信心的加持。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皆無違犯。

開緣有九個因緣:第一個「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對方是少欲知足,我們只要表達自己的心意就好,就不要去顯揚他,因為他本身不喜歡被顯揚。

「若有疾病」,菩薩有疾病。或者身體虛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我們今天不顯揚是對眾生的一種對治。「若護僧制」,為了遵守僧團或者常住的制度。

「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對他種種的讚歎隨喜,可能會引起一些雜染的過失。什麼過失呢憍舉,產生憍慢高舉。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古德的開示:如果一個初學者,我們盡量不要在大眾當中顯揚他的功德、或者顯揚他的過失,這對他不好,所以隨喜功德可私下,因為你在大眾當中把他的功德說出來,一個初心的學者很容易產生高慢,一個人高慢心生起的時候,他的功德就會退失掉,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要遮止憍慢高舉的過失,可以不隨喜讚歎。

「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他內心好像有戒定慧的功德,事實上是表面的,他沒有真實的功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這是身業,身業好像是威儀很好,事實上是不真實的;「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這是口業,他講得很好,但是佛法的內容是似是而非。

「若為降伏諸惡外道」,就是說邪見外道,雖然他也有一些善良的功德,以人天的角度來看,外道也做一些種種的善業,但是我們不加以讚歎,因為讚歎的結果會讓外道更增長他的邪見,讓眾生對外道的認識更加模糊,所以對於外道的功德,佛弟子不加以讚歎,因為避免產生邪見。

「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他正在說法,為了尊重說法儀軌,我們等到說完法再讚歎。以上的十一種因緣皆無違犯。

這一條戒的重點在對治嫉妒心,嫉妒心就是「徇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憂戚為業」,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心,安住在一種無明,我愛執,我們總是認為在剎那剎那生滅的心識當中,有一個常一不變的我,所以在跟眾生接觸的時候就愛著這個自我意識、我,就是所有的眾生都是以你為主。

所以我們就會認為,所有的榮耀都應該歸於我的,如果這個榮耀不幸出現在別人的身上,我們就嫉妒破壞。佛陀告訴我們:應該以隨喜功德來對治這個嫉妒。

在《譬喻經》當中佛陀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大商主,這個大商主帶了很多商人要去遠方做買賣,要經過一個廣大的草原,在草原走了幾天以後因為天色昏暗不幸迷了路,迷了路以後三天三夜見不到草水飢渴將死,這個大商主這個領隊是一個有智慧的領隊,他就作如是思惟:這個時候在草原當中,我再這樣走下去,所有的人都要死掉。

他就思惟「樹一定有樹神」,他向樹神祈禱、祈求,他就領著所有的商隊來到一棵大樹,把這棵大樹圍繞起來,就向大樹頂禮:樹神,偉大的樹神!請你慈悲,我們現在迷了路,我們三天三夜都沒有東西吃,飢渴將死,請你慈悲加持我們。

禱告以後,這個樹神被他們感動就現身,現身以後樹神說:你需要什麼呢?我們現在需要飲食的資助。樹神說:飲食是很簡單的事情。樹神左手食指一指(呵),就出現很多飲食出來,眾商主很高興的把這個飲食吃完。

當然一切法因緣生,任何的過失、任何的功德背後有它的因緣,這些商主就問說:尊神,你這個手指頭怎麼會出這麼多飲食,這個手指頭這麼好用呢?這個樹神就說:我前生是一個磨鏡子的工匠(以前鏡子是用銅做要磨),我磨鏡子不是在家裡面磨,我是在城門外面磨鏡子,磨鏡子的時候有比丘托缽問我說:今天哪裡有齋會、有法會得到飲食?我右手繼續磨鏡子,左手就往那個方向一指:那個地方有飲食。比丘靠我手指的方向去,就得到飲食了。

因為我這個手指頭經常指出飲食的方向(哈),所以我今天這個指頭就特別好用,就出現美好的飲食。這個因緣所生法是說,其實這個比丘吃到飲食都不是這個工匠準備的,他根本沒有準備飲食,他沒有準備飲食,但是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對於別人的功德產生隨喜。

在經典上講一個譬喻說:有人出現了火把,我沒有火把,但是我對這個火把內心釋放一種隨喜的心,誒,這個火把就跑到我身心世界上,世界上的因緣是這樣。就是說他出現一個功德,我對他釋放隨喜,這個功德有一部分會跑到我的身心世界。我們講「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化」,這個地方是講修善。

誓修一切善,當然這是一句話,但是諸位要去實踐的時候,你發覺這件事情不容易,所有的善法要完全修學、所有的波羅蜜都要成就,絕對不是一生能夠成就的。我們今生可能有些人偏重持戒,有些人他持戒很容易,但是你要他修定、要他研究經教有困難;有些人智慧高,但是你要他修定有困難:所以我們在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每一個人在修習功德各有偏重,「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所以我們能夠成就一部分的功德,但是有的功德沒辦法成就。

怎麼辦呢?我們就隨喜,我們看到別人的身心世界有功德,我們隨喜,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得到這個功德的加持。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在恆順眾生以後要隨喜功德。

所以你看《華嚴經》上的隨喜上:「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它這個隨喜是隨喜五乘的功德,你看十方一切諸眾生:慈濟是修人天善法,我們身為出家人當然不方便去蓋醫院,但是我們能夠隨喜;南傳佛教修無常、苦、無我,修我空觀,誒,我們也隨喜,我空觀能夠解脫三界的生死;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到十方世界用種種的波羅蜜廣度眾生,我們現在只能夠在佛堂拜佛,但是我們也可以隨喜。

就是說我們自己在成佛之道不要給自己造成障礙,為以後的修學佛法要鋪一個通暢的道路。在佛法上說:假設有人誦《法華經》,你內心生嫉妒誦《法華經》沒什麼了不起,好了,你以後誦《法華經》就有障礙,就是障礙重重,「誒,奇怪,我今天要誦的時候事情特別多,這個經文誦了半天,看了批註還是不懂」,就是因為你有障礙,嫉妒,你嫉妒的結果,你跟這個法就結上惡緣,因為他今天是修行一個功德法,你今天的所緣境是一個法的所緣境,你不是針對這個人。

所以我們對於別人的功德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要依止你的無明來嫉妒,那你自己給自己障礙,對他來說別人沒有什麼傷害;第二個、我們採取隨喜,我們跟這個佛法結下善緣,而且眾生也得到鼓勵。所以這一條戒就是在利行的時候,我們在恆順眾生以後要隨喜功德。前面是依止人的攝受,這個是對所有功德的一個隨喜讚歎。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視頻、音頻都只是講到這個地方。)

我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恆順眾生」會混亂自己的是非判斷能力嗎?

【師父答疑】:「恆順眾生」是觀察他的根機,就是你自己有判斷能力,你就不會為眾生所轉,最怕就是你自己沒有觀照力,你也不知道這個眾生他所提出的希望要不要隨順。做一個菩薩要廣學多聞,你不攝受弟子,那你什麼都不要學習了,你自己在佛堂把門關起來用功,那你的目的只想斷惡。如果你想要攝受眾生,那你非得廣學多聞、成就種種的方便不可。

【學員提問】:如果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惡嗎?

【師父答疑】:提出這個問題是有一個很嚴重的障礙。「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有須要去分辨是非善惡嗎?」這對佛法講「空」的意思可能有些誤會,佛法講「空」是講「一切法無自性」,是說「一切因緣」。因緣的意思就是說「一切法不決定」:比如說你今天是一個人,這個「人」不決定,你來生不決定做人,會有變化;說你現在福報很大、你很有錢,這個福報的法也不決定。諸位想想看,除了涅槃的法以外,諸位所想到的有為法,哪一個是決定的?我看你想不到。所以佛法的空是安立在自性空,自性空的時候你看到一切法因緣生,同時看到。

所以如果你看到空以後,你覺得沒有所謂的是非善非,善法沒有招感安樂果報的功能、惡法沒有招感痛苦果報的功能,那你這個就是偏空了、惡取空了。佛法看到空的意思是一切法無自性、不決定,你現在很苦惱,不決定,你可以改變,苦惱的本質是因緣生,你也可以創造一種安樂的因緣來調整它,你有苦惱一定也有罪業。佛法講空的意思,就是我們看到我們的生命是無常、苦、無我,沒有一個自主的我,沒有「我」,我們看到生命是流動剎那剎那生滅、看到空,其實你看到空以後,以就知道佛法會給你無量的希望,你看到空不是消極,看到「空」就是說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這個就是空。

說是我們對空的體驗一言以蔽之,就是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所以你來生想要做什麼你都可以做到,你想想看,你來生想要做什麼都可以。你說「我要做大國王」,可以,你把做大國王的因緣具足了,你把那個因緣具足了,這個果報就會出現;你說「我來生要做大阿羅漢」,也可以做到,你把阿羅漢的因緣具足了;你說「我來生要到極樂世界」,你把信願行三資糧具足了就可以。所以我們看到空的本質,也看到了因果絲毫不爽,其實如果一切法不是空,反而不能建立因果,是不是!你一切法不是空,你永遠是人,你造善也是人、造惡也是人,那因果不能建立。其實因為空,所以才能夠建立因果,諸位要知道。

如果一切法不空,那這個人是有自性的,你今生是人,你被殺了以後,很多人就說「怕啥,二十年以後還是一條好漢」(呵──),你二十年後可能是一條豬,是一條好豬不是一條好漢(眾笑)。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空的意思,是看到了「因緣所生法是可以建立的」,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所以一切法因緣有。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因為空,所以才有所謂善惡的招感性,這兩個是同時存在的。

【學員提問】: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難到因果的法不是空嗎?

【師父答疑】:因果的法它是無自性,就是你今天是善也不決定是善,不過那個法不能說空,這個不能說空,它是宇宙間存在的真理,叫依他起性,這不能空。所以佛法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要觀因緣生,這個因果的軌則不能空掉。這個軌則為什麼不能空掉?說是造善招感可樂果報、造惡招感不可樂果報,這個軌則為什麼不能空掉?因為它不是因緣所生法所創造出來的,是宇宙間法爾如是,這是一個真理,這個真理不能空掉。

【學員提問】:中道第一義諦的諸法實相,有是非、善惡、對錯嗎?

【師父答疑】:在第一義諦裡面沒有所謂的對錯,因為我們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智者大師說「那是入到一種無相行」,這個時候是離一切的對錯、你我的對立,無有少法可得,所以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是安住在空性。但是你有時候修無相行、有相行,你從空性出來的時候、跟因緣法一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知道有善惡,這對立法,有善有惡、有痛苦有快樂。但是在第一義諦的時候是無有少法可得,那是勝義諦的境界,離諸對待的。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每天早課都有誦「普賢十大願王」,「第一禮敬諸佛,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敬諸佛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窮盡,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請問法師,當維那師誦到此文的時候,弟子要如何的修行才能夠達到「虛空界盡」又「念念相續無有窮盡」的境界?

【師父答疑】: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是時空無盡的。我想我們今天要達到時空無盡,我們不要說是馬上即空、即假、即中,我們先修空觀,先空掉自我意識。我們一個人會活得那麼狹礙,我們眾生有一個非常嚴重的毛病,就是在一種剎那剎那無常變化的生命當中捏造一個自我意識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總認為內心當中有一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是一樣的,其實這個我是我們捏造出來的、打妄想打出來的。

從因緣所生法,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色身、一個心識,這個心識就是一個受想行識,一種感受、一種思想,這個感受思想是隨著業力的招感有所變化。就是說你今生是一個人,你用人的思想去思考;來生如果做一隻螞蟻,你是一隻螞蟻的思考:所以這個生命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你把這個我空掉以後,你再去念這個經文,你就會有一種不同的感受,你會覺得你的心量比較大,你會從無明業力所招感的一種短暫的時空裡面跳出來,看到更開闊的、無窮盡的時空、看到無量的生命。所以我覺得剛開始先修我空觀,先破障。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大乘佛法對菩薩的定義,六度都是約著內心當中能夠生起善根而安立,非約外境。弟子以前曾經聽到有人談到放生的問題,他的經驗是「碰到佛誕日去買放生的動物,很多商販前一日就刻意去捉眾生隔日來賣,而且放生後的動物很快又被人捉走,如是的重複,後來他就不再放生了,因為他認為放生變成在放死」。不知這樣的看法是否正確?請法師慈悲開示。

【師父答疑】:我們今天放生主要有兩個目的:從自利的角度,我們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從利他的角度,我們解救刀下的眾生。不過這個地方,所有的善法都要有智慧的觀照,理論上來說,你要放生,你不要刻意去買。就是說你去菜市場,看到一整臉盆的眾生,你看到刀下的眾生,臨時把它買下來。因為眾生的世界各式各樣,有些人歡喜造善業、有些人歡喜造惡業,你今天刻意去買,他的數量不夠,他很可能就去捉,這些眾生本來不應該被捉的,結果因為你要放生而被捉起來(呵),就有這個問題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我在為自己栽培善根」,當然這樣講也是對,我們知道菩薩道有三種力量,誓願力、觀照力、行動力,這三種力量最重要的是觀照力,沒有智慧的觀照,你所有的善法都會變成有漏。所以放生本身是一個善法,但是你要考慮到時節因緣,如果你的數量很多,最好不要刻意的跟某一位特定人員去定,你想想看「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眾生」?你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他為什麼會有?這個地方你要想想看。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為了達到我空、法空,有人會想「既然一切法皆空,何須有所做為!而不積極的去廣行菩薩道」,為了避免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要修慈悲觀來發起度眾生的心來對治?

【師父答疑】:如果我們剛開始修空觀修得很長很長,都一直安住在空性,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所有有相的境界都消失掉了,苦惱相、安樂相都消失掉。如果你一路的修空觀,可能你對於修習善法、度眾生就會不生好樂,就墮入二乘種性,所以這個地方你就是要多讀大乘經典,你偶爾也要從空性裡面從空出假,你看看眾生在苦惱當中,啊,生起悲憫;你偶爾也要從空出假,看看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生起好樂。所以智者大師說「你不能一天到晚安住在無相行」,菩薩修了太多的無相行會傷害菩提心。所以有時候我們安住在無相行、安住在空,但是有時候從空性出來,接觸眾生的苦惱起大悲心、接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生起修善的心。

【學員提問】:修大乘法是否有兩個修法:一、自外而內,由修習六度萬行而悟入中道實相;二、自內而外,由體悟中道實相而任運度眾生?

【師父答疑】:你這樣講也是對。我們這樣講好了,就是說有鈍根菩薩跟利根菩薩。在智者大師的藏通別圓四教:鈍根菩薩一開始觀照力薄弱,他對諸法實相的現前一念心性,這種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聽得少,所以他這個事相上的修行多,他偏重在修福德資糧,事修多理觀少;利根菩薩是先成就內心的觀照,先成就理觀,然後依止他的智慧,推動他的行為,理觀多事修少。鈍根菩薩在成佛之道當中,會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他會做很多生很多生的國王,然後再成就聖道,但是鈍根菩薩理觀少,有可能會退轉;利根菩薩會先成就聖道以後,然後再修習福德資糧、然後在去廣度眾生:那這個就是大家的選擇。

【學員提問】:對於初學者,除了常住安排的課程外,應如何安排自修的內容,讀誦大乘經典其比例為何?初學者與修行較久者應如何規劃?

【師父答疑】:我想我們今天,初學者應該比較偏重在斷惡、改過,初學者我認為先淨化自己很重要,先把自己身口意比較粗重的過失先消滅,不要急著修善、度眾生,所以我認為剛出家修行「先打得念頭死」,偏重在自我反省、對治自己的煩惱。如果你是老參,煩惱淡薄了,你可以去修習一些善法,或者試著去度化眾生,從修善度眾生當中,然後再去迴光返照自己。所以三聚淨戒應該有所偏重。

【學員提問】:愛不重不生娑婆,女眾尤其情執重,請問法師,對於這種習氣其生起的行相為何?如何對治?使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將俗情轉成道誼,不造成修道的障礙,反成助緣?

【師父答疑】:這個情執,情執重的人悲心也重,真的!情執能夠轉過來,這個人的大悲心不可思議,所以女眾的情執重,女眾的行力也強,這個是事實,男眾平均是比較懈怠,說世間上的事情很難十全十美。如果說你要保守一點,情執的根源在攀緣心,就是你剛開始先攝用歸體,就是你要把你的慈悲心先收攝一下,因為情執跟慈悲心這兩個東西剛開始很難分清楚,你一動慈悲心就情執,就是這樣,這兩個真妄和合嘛。

世間上的凡夫沒有經過修煉的過程,我們生起慈悲心就夾帶著愛取煩惱,剛開始寧可保守一點,我的慈悲心也稍微的收攝一點,情感也會淡薄一點,那這個時候你要多修無常觀跟苦諦觀,思惟苦諦,愛是苦本。修行人剛開始有時候會讓人家感覺比較不通人情,有很多居士對我們修行人這樣批評,但是我告訴他說:你應該給大乘菩薩一些包容。

他想行菩薩道,他是這樣想,但是你是不是應該給他一些次第呢?剛開始拒絕一些人情的因緣、拒絕一些對眾生的關懷,你說他是不是需要這一些過程呢?你有須要對他要求那麼高嗎?他一出家就去幹什麼幹什麼,你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是!(呵──)你又要他清淨,你又不讓他去修行,那他不是成佛才出家,他是凡夫出家的呢!所以情感重,剛開始就是攝用歸體,自己先思惟無常苦諦,把自己的慈悲心稍微的收攝一下會好一點。一個人如果剛出家就做別人的師長,你的情感很難對治,你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對治。

【學員提問】:請問法師學習教典的次序是大乘、小乘、外道,蕅益大師的閱藏次第,他在《寒笳集》上說:「學問之道,貴下學上達,所以如來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圖圓頓之名,無力飲河,詎能吞海!必先閱律藏,(蕅益大師說閱藏的時候,第一個先閱律藏,為什麼?)稔知佛世芳規,深煉為僧要務,次閱四阿含,了正因緣境,為圓妙三觀之本」?

【師父答疑】:這個蕅益大師的開示,這個地方是這樣子講,不過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是說閱藏次第,一個人會閱藏,你應該對大乘的菩提心跟正知見都具足,你才有資格閱藏。不過你只看蕅益大師這一本是不夠的(呵),你要多讀讀《靈峰宗論》你就知道蕅益大師怎麼說,你要讀讀《教觀綱宗》《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楞嚴文句》這一些,你就知道他怎麼說,他很強調成就大乘種性。你沒有成就大乘種性,你馬上修證,你可能會走上偏邪之路。《寒笳集》是弘一大師把《靈峰宗論》讀完以後一個摘要的東西,弘一大師摘要當然是選他適合的東西。但是你要研究一個祖師的思想,你要全面的看他的書,會比較公平一點。

【學員提問】:請問法師您所開示的《瑜伽菩薩戒》內容,是不是能錄製成整套的錄音帶,以方便請購?

【師父答疑】:現在已經有做成錄音帶了,不過你有這個歡喜心也是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靈的殘缺

古時有一個裁縫,出門訪友幾天,歸來後夥計呈上一份訂...

百歲老中醫的養生觀

羅明山是四川省綿竹縣有名的老中醫,他在114歲時仍然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佛教詞典】臥佛寺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627~6...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