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聖嚴法師  2015/04/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只知道用佛法來調心,可以平衡我們的情緒。好的情緒其實就是一種慈悲心、同情心,一種關懷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歡喜的心,這都是情緒透過觀念的調整和練習所成。

如果情緒不能調整的話,一般人就只是稱心而為,或是任性放縱。無法管理、了解自己性格或情緒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憤怒,很容易失望悲觀,很容易妒嫉懷疑,類似這種心理現象,應該就稱為EQ不高吧!

佛法說,每個人的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稱它「心念」,也就是「情緒」,有的人善於應用,有的人不善於應用,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智者、有智能的人,不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愚者。

在工作場所,一定有跟自己相關的人,包括同事、老闆、客戶,這些人都有可能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於是就產生情緒上的反彈,也就是抗拒。抗拒後接著就是抗爭,抗爭後就變成鬥爭,鬥爭後就變成戰爭了,這都是源自於情緒的問題。因此,佛法要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不好的情緒,叫做「煩惱心」。煩惱心需要透過方法的練習、觀念的疏導,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煩惱平息。

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觀念來煉心呢?首先要認識人的差異性,認定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摩擦;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個別性、獨立性,想法不一樣、立場不一樣、觀點也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而且我們對自己都無法十分了解了,更何況是去了解另外一個人的想法和看法。對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委,更不可能絕對清楚,我們常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猜想,並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對方下結論,這是不公平的。

如果能認清這一點,那麼在觀念上就一定能轉得過來,就能心平氣和了。要是心還是不能平、氣還是不能和時,該怎麼辦呢?那就要用方法了。可以念「阿彌陀佛」聖號,這是最簡單的,當你曉得自己在念阿彌陀佛,不要把念頭老是繫著對方,不要把對方當成對像,要轉移自己的念頭,把它放在念佛上,念佛的時候心向內看,不要老是對著外境放不下,這樣練習下來,情緒也會跟著平靜下來。

另外,還有個很好的方法,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

因為生氣沒有用,就試著心平氣和地來處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氣很快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有處理問題的智慧,因此根本不必生氣。所以,佛法所講的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和歡喜心就是高EQ,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上無往不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人該有的心態和觀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吃穿等樣...

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

我們今天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關於皈依的意義與方法。在...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則正遇邪則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餘有情,遇聖入聖遇邪入邪,名不...

我們可以活得很快樂,只是我們不肯

佛的法身從哪裡來?要修慈悲;慈就是予樂,【悲】就是...

打佛七是否最能夠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問: 打佛七,剋期取證是否是最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大安法師:轉業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

如何「境隨心轉」

問: 佛經說一切法由心想生,這是不是與我們平日所說...

對治惡性比丘的方法

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應該該如何看待「情」

問: 中國人常常會用血濃於水來表示親情的重要性,親...

聖嚴法師:不知不覺布施了一千萬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時,便偷偷在心...

聖嚴法師《從火坑裡跑出來》

有人在禪七中不斷地哭泣而無法打坐,他說:我不能打坐...

聖嚴法師:不要讓「重話」變成「惡口」

「惡口」是用惡劣的、惡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語侮辱人、...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

識心不斷,六道輪迴就不斷

復次大慧,三和合緣,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緣六境,然後識...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

佛陀被謗的因緣

佛陀遭外道奢彌跋譭謗,弟子們不解,為何至尊至貴的佛...

博士買驢

有位滿腹學問的博士買了一隻驢子,付了錢之後,突然想...

省庵大師的八苦詩

生 苦 業風吹識入胞胎,獄戶深藏實可哀。 每遇饑虛倒懸...

「勤勞」出窮人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而現在我們很多人整個的行為變...

「諸法因緣生」與「諸法本​自無生」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

獼猴入海喻

過去,在一海岸邊有樹林,方圓數十里中住了五百多隻獼...

貪小失大

人類不論富貴貧賤,上至一國的領袖,富有四海。下至販...

佛教的皈依儀軌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譯,也譯為歸依,是說佛法廣大...

臨終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門

有一次,我到一間道場,那間道場一向是打禪七的。咦!...

【佛教詞典】欲清淨

亦名:與欲清淨 子題:欲應僧體清淨通假用、時集、非時...

【佛教詞典】十因十果

(名數)一淫習因。淫習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於中...

【視頻】《梁皇寶懺》木魚唱誦

《梁皇寶懺》木魚唱誦

【視頻】大安法師《自力與他力》

大安法師《自力與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