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淨界法師  2022/04/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一講)

《瑜伽菩薩戒本》,紹安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一頁,己二、障持戒度。

我們修學菩薩戒法基本上有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戒體,第二個是戒行。整個菩薩戒的戒體就是安住菩薩種性,也就是說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必須以菩薩種性來做為我們的出發點,所以這樣子叫做安住菩薩種性,也就是說我們安住在菩薩的戒體,依止這樣的戒體而生起菩薩的戒行。

菩薩的戒行是廣大的三聚淨戒,所謂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跟攝眾生戒,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攝善法戒。菩薩在生命當中不但是要斷惡,還要修習善根,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六種善根,這一科是講到持戒,我們要生起持戒的善根。對於持戒的體性跟相貌我們看《補充講表》第三頁:

附表二─持戒度

(一)持戒自性

持戒度我們分成兩科來說明,先看第一科的持戒自性。什麼是持戒的體性?以下我們根據《菩提道次第略論》來說明:

遮止損他事,令意起厭離之思者,謂之戒。是以律儀戒為主,增上而作也。以彼思之串習,而成上上圓滿戒波羅蜜多,非謂於外能令有情胥離損害之門。《入行論》:從得遠離思,說戒到彼岸。

─《菩提道次第略論》─

首先我們把什麼叫做持戒、這個持戒的體性作一個扼要的說明。說是「遮止損他事,令意起厭離之思者,謂之戒。」所謂的持戒,就是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應該先遮止損害一切眾生的事情,使令我們對損害眾生這件事情內心生起厭離之思,這個思就是造作,這就是所謂的持戒。

在菩薩戒戒的定義就是:我們剛開始先遮止去損惱有情。諸位我們應該知道,菩薩戒的自體在菩提心,就是說你菩提心失掉以後,你其它的善法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因為這個善法已經不能再趣向無上菩提了。菩提心的根本在大悲,就是你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大悲心的基礎在不損惱有情,所以我們學菩提心的第一步,你先跨出的第一步就是不損惱有情。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當然有情眾生每一個生命體都承受他個人的業力,換句話說,他可能也會有一些痛苦,每一個眾生都有他苦惱的果報,但是這個苦惱不是我們引起的,不是我們引起的。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對於損惱有情的事情能夠產生厭離,這個地方的厭離是關鍵點,就是我們能夠產生一種調伏對治的能力,對損惱有情這樣的一種情緒我們能夠克制自己。「是以律儀戒為主,增上而作也」,這個就是關鍵點,重點在這個地方。

就是說菩薩的行持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但是你一定是以攝律儀戒做基礎,我們有志於行菩薩道一定要注意這個觀念。就是說你剛開始學習菩薩道,你不要急著去度化眾生,當然我們對眾生有一種希望他離苦得樂的意樂,這個是要趕快栽培起來,但是你不要馬上付諸行動。

我一開始出家、剛開始發菩提心,我做什麼事呢?你要做一些調伏自己的工作,也要把你內心的情緒稍微整理一下,因為菩薩道最忌諱的是瞋、慢、嫉,瞋心、慢心、嫉妒心,如果我們在開始度眾生之前沒有先把自己的瞋心、高慢心、對眾生的嫉妒心調伏,而直接去度眾生,就會引生很多很多的過失,甚至於對整個佛法的住世、對度化眾生會產生更加負面的影響。就是你這個負面的情緒會隨順你善法生起的時候表現出來,就染污了你的菩薩道。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所謂的持戒就是你剛開始要調伏你內心的瞋心、慢心、嫉妒心這種負面的情緒,你對於這種負面的煩惱要生起厭離,厭離的功能,這是持戒最基本的一個基礎。「以彼思之串習,而成上上圓滿戒波羅蜜多,非謂於外能令有情胥離損害之門。」剛開始我們必須要去串習,就是去修止觀,來思惟瞋心、慢心、嫉妒心的過失。

假設我們今天在剛出家修行的時候,對內心的瞋、慢、嫉不加以調伏,以後我們做再大的功德,這些功德都會變成一種過失相,我們對於這樣的過失要一次一次的思惟來厭離它,慢慢的就成就一種究竟圓滿的戒波羅蜜多,從一種對於瞋、慢、嫉的調伏,慢慢生起清淨的大悲心,然後再付諸行動,這樣子你所有的善法都跟無上菩提相應,都不夾帶個人的私慾,這樣子的戒法就是所謂的到彼岸,就是成就大般涅槃彼岸。所以持戒的定義不是約著外境,能夠使令有情都遠離損害,是約著你內心當中對眾生的損惱,這一部分的過失消滅,安立做持戒。

以下宗大師引《入行論》作引證:「從得遠離思,說戒到彼岸。」就是說從我們內心當中能夠產生對損害眾生的遠離,以這樣的內心的造作來安立你這個戒是圓滿到彼岸。

在這一段裡面宗大師也提出一個例子,說為什麼戒是安立在內心這種遠離損惱眾生的功能,他說:佛陀戒波羅蜜圓滿,但是無量無邊的有情還是在苦惱當中,換句話說眾生是不是離苦得樂,跟佛陀的戒波羅蜜是沒有關係的,因為戒波羅蜜一開始的定義是約著菩薩本身內心當中一種不損惱有情的功能生起,眾生自有他的業力。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講一段公案說:有一個居士,這個居士以前是一個政府官員,退休以後來親近印光大師學習淨土法門。有一次他去關房見老人家,請老人家開示,印光大師請他喝茶,要走之前這個居士就把剩下的半杯茶隨地倒掉了,印光大師就訶責他說:你有多大福報,你這樣子的折損這些水!這個老居士他也是學佛的,學佛人明白道理,他就慚愧自我反省,回來以後就把這件事情寫在報紙上公佈出來,讚揚老人家的德行。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去思惟這個因緣,就是說其實半杯水的浪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看這個世間上,我們住在山上,你看下雨的時候流到河裡面的水有多少!這個問題不是在外境的本身,就是說你今天把這個水倒掉,你是依止什麼心情?你是一種浪費資源的心,而你這個心情生起的時候,你正是折損你的福報,不是那半杯水會折損你的福報。

諸位都知道,我們出家人吃完飯在洗缽的時候,會先倒一點熱水,然後咒願「以此洗缽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當我們這個咒念完的時候就把水倒出去?這樣子不折損福報,因為這是生起大悲心,我把這些剩餘的殘渣「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那我們是在修善。

所以說同樣是一杯水:你今天是一種浪費的心情潑出去,你內心生起的是一種負面的功能;我們今天生起一種善意施捨給眾生,這一杯水同樣也是潑出去,但是他生起的是一種功德相。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注意了,就是說所謂的持戒,就是你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產生一種防非止惡的調伏功能,以這樣子來安立戒律。

比如說我們今天生長在一個很清淨的環境,今天當中也沒有人去干擾你、也沒有不如意的境界出現,你今天心平氣和,這樣子不一定安立做持戒,這個是緣缺不生,就是沒有境界,但並不表示你那種功能已經栽培起來,不表示,當然也可能會有、也可能沒有。

所以說你這個人出家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怎麼知道你內心當中有沒有戒體呢?就是要有境界刺激才看得出來,你內心那個功能那個善根,那種心境接觸的時候對惡法排除調伏的力量,在你內心當中,你這幾年的修習是不是生起那種功能,而這種功能就安立做持戒,而這種功能也是我們能夠離苦得樂的一個關鍵點。

所以我們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一個觀念、很重要的一個生命觀念,就是說其實生命的本質是在過程不在結果。就是說我們從結果來看,每一個人難免一死,生命是無常的,這樣子講的話,每一個人都要死亡,那這生命的意義何在呢?生命的意義就是你在整個生命的過程當中,你每一個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每一個剎那的造作,你留下什麼樣的功能?就是你在人生走這麼一回,你留下一個什麼樣的痕跡?

唯識學說你留下一個什麼樣的種子,這個種子就是功能。有些人今生來這一世,他增加很多負面的功能,他今生的生命對他整個永恆生命來說是一個負面的、減分的;有些人今生來這一生滿載而歸,內心成就很多善根的功能,佈施的功能、持戒的功能,乃至於智能的功能。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事實上整個六度在菩薩大乘佛法的定義,六度都是依止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一種善根而安立這個六度的體性,不約外境的。

所以持戒也是這樣,就是說你的內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是不是能生起能憶、能持、能防,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是不是生起了?而這個功能生起的時候,就是安立你已經成就這個戒的善根,你把這種功能修習圓滿了,我們說你是戒波羅蜜多圓滿,即使外境不管怎麼樣的過失,那跟你是沒有關係。這個地方我們簡要的把持戒的定義作一個說明。

(二)持戒差別

前面是約著持戒的體性,這以下把它表現在身口的差別相作一個說明:

問: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持戒種性的相貌?

答曰: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不極暴惡:於諸有情不極損惱;雖作惡業,速疾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

菩薩持戒的相貌就是「謂諸菩薩本性」,他內心的習性經過多生的修行,他的內心「成就軟品」的「不善身語意業」。菩薩有聖位的菩薩、有凡位的菩薩:聖位菩薩的內心是完全清淨的,他滅惡的功能已經做得非常圓滿;但是凡位菩薩他還是會有一些負面的情緒,可能會發脾氣,或者偶爾起高慢心,乃至於嫉妒。

但是他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軟品,軟品就是下品,他這種煩惱的勢力是比較薄弱的,換句話說,他已經產生一種對治調伏的功能生起,這個是持戒種性的相貌。所以他內心當中不極暴惡,他內心是一種調柔清淨的相貌。什麼叫調柔清淨?這以下從兩方面來說:

先看他從自利方面,「雖作惡業,速疾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我們一般人的內心是心隨境轉,遇到如意的境界我們就起歡喜心,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自然就生起負面的情緒,所以當我們生起煩惱去造罪業的時候,我們一般人是沒辦法踩煞車的,做不到的,煩惱一活動的時候,我們不能讓煩惱停下來,不可以,作不了主,所以一天一天的造作下去。但是持戒種性的菩薩不是這樣,「雖作惡業,速疾能悔」,他遇到惡逆因緣刺激的時候,他也可能會起煩惱、也可能會產生一些罪業,但是他跟其它人不同的地方是「雖作惡業,速疾能悔」,他內心戒體的功能會表現出來,他會產生一種增上慚愧,增上慚愧的力量就會產生一種反省跟對治,就把這個煩惱的勢力慢慢的調伏下來,他內心有這種功能,所以「常行恥愧,不生歡喜」,他內心當中經常晝夜六時保持一種慚愧心,對於罪業的事情不生歡喜,就算有罪業出現的時候,他內心會產生一種對治的力量,這個是講自利。

利他方面,「於諸有情不極損惱」,這個是講菩薩的大悲心。為什麼說「不極損惱」呢,在韓清淨的批註上解釋說就是他不故意去損惱有情。什麼叫不故意呢?菩薩的方便是畏愛兼抱,有情眾生有時候造一個過失相,菩薩為了使令有情產生警惕,菩薩會現出一種威嚴、乃至於訶責的事情,但這個是要使令眾生得到究竟的安樂,所以給他一些暫時的痛苦,這個是菩薩的方便,所以叫做不極損惱,他不故意損惱有情,但是在一種特殊的因緣之下,他會去做一些損惱相,這個是菩薩的大悲方便。

總而言之,我們看菩薩種性的相貌,簡單的說就是菩薩內心產生增上慚愧,這個是最重要的關鍵點。慚愧這句話我們簡單的說一下。慚愧心的栽培是我們有志於持戒的人最重要的觀念,一個人沒有慚愧心,你怎麼說你能夠持戒呢?慚愧心的生起在唯識學上有三種力量,三種方法可以生起慚愧:

第一個是自增上,自增上慚愧,就是說你內心當中,你自己有一種想要離苦得樂、想要希聖希賢的一種願望,你自己有一種想要讓你的生命進步、要離苦得樂、要增上的一種願望。一個人自甘墮落,誰也沒辦法的。所以自己要有一種想要增上的願望,這個叫自增上。

第二個是法增上,你有這種願望,你對佛法的真理要了解,當然佛法真理基本的觀念就是業果,你要思惟「這個世間上快樂跟痛苦都是由業力所決定的」,所以你不希望你的生命有痛苦出現,你就必須要避免造作罪業;你希望你的生命有安樂的果報出現,你就應該去修善。所以這個法增上就是你徹底的了解到這個罪業的過失、善業的功德,所以你對這個罪業特別的厭惡、對善業特別的好樂,法增上。當然這個是透過佛法的學習、思惟,而產生一種堅定的理解所發動出來的一種慚愧。

第三個慚愧是世間增上,世間增上也是很有力量,就是你要避免眾生的譏嫌,比如說我現在出家了,我現在是一個受了戒的佛弟子,如果我再去造罪業,眾生會譏嫌我、訶責我,因為大眾威德的這種攝受譏嫌,使令你能夠避免造罪業。

總之慚愧的體性就是使令你能夠崇重賢善、輕拒暴惡,你內心當中對於善業是歡喜讚歎,對於罪業是訶責排斥。

為什麼在慚愧當中加一個增上呢?就是你這種力量是晝夜六時恆常存在,他跟一般人不同,一般人偶爾會有慚愧心,但是持戒的人他的慚愧心是特別的強而有力,它是經常存在的,所以叫做增上慚愧。這個就是菩薩持戒種性的相貌,簡單的說就是他內心當中產生增上慚愧:對自己來說,他防非止惡;對眾生來說,他能夠以種種的方便使令眾生也防非止惡:這個是持戒種性的一個總相。

接著我們看第二科別相,各別的說明,這當中分兩科:第一科是作持,第二科是止持。作持指的是攝善法戒跟攝眾生戒,作持當中分成兩科:第一科是講攝眾生戒,什麼叫攝眾生戒?就是我們的增上慚愧面對眾生的時候是一個什麼相貌,所緣境是眾生;第二科是攝善法戒,就是增上慚愧所面對的是善法是什麼相貌。我們先看第一科攝眾生戒,我們持戒的內心面對眾生是一個什麼相貌:

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於諸眾生,性常慈愛。

這一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怨家的眾生,怨家,就是我們過去生可能跟他有一些惡因緣、或者今生有惡因緣,他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傷害。但是菩薩面對這種怨家的眾生,乃至殺害父母都不加報,所以我們對於怨家眾生,絕對不以刀杖手塊這種事情來惱害有情,對於怨家「於諸眾生性常慈愛」。

這個世間上有很多人,各式各樣的人,所謂的因緣所生法,每一個人在生命當中的因緣不同,就創造不同的眾生生命。有些人的生命內心是有道理,他有道理的人,他有善惡道理的攝持,他做什麼事有一定的原則、有一定的章法;有些人的生命,他不知道東西南北是什麼意思,他沒有道理,他內心的生命是完全隨順他的情緒去做事情,他想做什麼他就去做什麼。菩薩遇到內心當中不講道理的人、那種沒有章法的人,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是,別人有沒有章法是一回事,我們要求自己有章法。

所以說菩薩乃至於對惱害的眾生都是性常慈愛,雖然你不遵守章法,但是我們也一定要遵守聖賢之道,這是第一個。第二個:

於所應敬,時起奉迎,合掌問訊,現前禮拜;修和敬業,所作機捷,非為愚鈍,善順他心。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

這個地方所面對的是一個中庸的眾生,跟我們沒有什麼善緣、也沒有惡因緣的眾生,中庸當中,我們對於所應該恭敬的長輩,應該要時起奉迎,要有一種迎接,乃至於問訊、禮拜的恭敬,這個是講身業,身業要有一些恭敬的態度表現出來。意業,「修和敬業,所作機捷,非為愚鈍,善順他心。」內心當中要有一種和敬,上敬下和的恭敬心,經常能夠隨順眾生,所以菩薩戒很強調孝順。

清和尚他老人家的開示也說:菩薩戒的根本,一言以蔽之就是孝順,孝順心。其實孝順心的關鍵點在順,百孝不如一順,就是能夠順從眾生的心意,這是關鍵。口業,「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就是我們在口業方面經常保持這種歡喜心,「遠離顰蹙」,顰蹙就是不歡喜的相貌,能夠經常對眾生言談乃至問訊。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持戒的相貌,他是一種調柔清淨,他不是剛強、或者冷漠,他是調柔清淨的一種相貌。第三個、對於有恩的眾生:

於恩有情,知恩知報;於來求者常行質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

對於有恩的眾生能知恩報恩,有恩的眾生對我們有所請求,能夠常行質直,就是我們能夠盡量的盡心盡力去做,不以諂誑來推謝之,經常要知恩報恩。我們一個人會享受福報,基本上有兩個主要的因緣:第一個因緣就是你要有善業,修福;第二個就是你知道要惜福,要有感恩心。

我發覺一個人要能夠修福容易,但是惜福難。比如說你看有些人,他同樣是善業所感,有些人他在好的地方、好的道場,他就能夠住得很快樂,因為他對道場這一切的設施能夠心存感恩,所以這些道場的設施制度,他受用起來特別快樂。我們會有快樂,我們知道世間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因緣,不是自然,他為什麼會有快樂的感受?第一點、他有善業;第二點、他有感恩心。有些人善業很強,他福報很大,你外面的人看他,他其實已經事事如意了,但是他還是不快樂,他就是沒有感恩心。

為什麼會沒有感恩心呢?就是這個人個性刻薄,他容易去找別人的過失。所以一個人快樂不快樂,感恩心扮演重要的角色,饒你福報再大,你不心存感恩,你也不快樂。你總覺得這件事情都是應該的,別人都是應該為你做的,你就處處找別人的過失,結果你不知道痛苦的是你自己。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要我們菩薩對於有恩眾生要知恩報恩,念德不念失,經常憶念眾生的恩德。憶念眾生的恩德,對菩薩本身來說,他容易生起快樂的心情,他經常保持快樂,菩薩首先得到利益。

這個是講增上慚愧,我們表現在眾生的境界,對於怨家、對於中庸、對於有恩眾生的差別相。以下看第二段攝善法戒,我們增上慚愧表現在修善的時候是一個什麼相貌:

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

當然這個菩薩也是要依止財富來過活,就是所謂的如法求財,如法就是正命過活,不依止非法來求財。非法就是你這個財物獲得,要由殺盜淫妄的因緣,這就是非法。菩薩不但是不能夠非法,而且不能以卒暴的方式。卒暴就是一種投機事業,就是你這個菩薩不能去從事賭博、玩股票、買樂透,都不可以。在佛法的意思,不管你今天積集財富是有多麼正當的理由,你不能從事這種投機的事業。為什麼呢?因為你用投機事業,投機事業本身是有風險的起起伏伏,不管你在家出家,你的內心就會受外境干擾而起起伏伏,即使你因為這樣得到財富,你也會破壞你的心性,因小失大、因小失大。

如果我們今天通達因緣觀,你今天買樂透彩得到獎金,表示你不去買樂透也一樣會得到這個獎金,因為你買樂透不是得到財富的因緣,那是一個增上緣。我看美國的雜誌上說,他們作一些統計,一個人得到樂透彩以後,他的生命能夠繼續活十年的不多,而且死亡的時候幾乎都是一貧如洗,就是這個樂透彩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

諸位想想知道為什麼嗎?我們學過佛法,可以把這個道理看得通看得過去。你想想看,我們平常人生活很正常,我們的善業是點點滴滴慢慢的釋放出來。你得樂透彩是怎麼回事?你把你多生多劫的善業一次表現出來,暴髮型。你想想看,從唯識學的觀念裡面,強者先牽,你這個善業馬上表現出來,暴髮型的,這件事情是好事嗎?那你剩下的就是罪業,罪業變成強大勢力,你的生命怎麼會快樂呢。除非你得到樂透以後,你知道這是你過去的善業起現行,要趕快收斂一點,再趕快去修善,把這個錢再去做慈善事業。但是能夠看得通的人不多!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菩薩要從事慈善事業,就是要有正命來過活。第二個:

性常喜樂修諸福業,於他修福尚能獎助,況不自為!

菩薩的內心歡喜修諸福業,這個地方的福業,古德解釋說是佈施、持戒、忍辱,施、戒、忍三種福業;他不但是自己修福,還隨喜別人修福,對別人修福經常保持隨喜功德,這一點是菩薩不同聲聞人的地方。聲聞人歡喜修空觀,對於修福報他沒有多大的興趣;菩薩也修空觀來調伏自己的自性執,但是他好樂修福。第三:

若見若聞他所受苦,所謂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於是等苦過於自受,重於法受及重後世。於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多罪!

菩薩親自見到、或者親耳聞到眾生受苦,受什麼苦呢?就是殺縛,有眾生被殺;或者是看見眾生髮生車禍,有這種割截身體的傷害;或者是眾生被捶打;或者眾生被譭謗訶毀;或者是迫脅。這種種身心的痛苦,菩薩能夠感同身受,感同身受,菩薩不會幸災樂禍,會感同身受。

第二點「重於法受,及重後世」,這個地方很重要,這等於是修智慧了。前面一科是講到菩薩的修善是重修福報,這個地方是修智慧。菩薩的感受是偏重在法受。我們一個人的感受有兩種:一種是色身的感受,一種是內心的感受。我們在沒有學佛法之前,我們想離苦得樂,其實我們對快樂的本質了解不多,其實都是追求那些色身感官的感受,就是眼睛、鼻子、嘴巴,乃至於身體,依止眼耳鼻舌身五根去追求快樂。

但這個感官的快樂基本上有一些問題:第一個、它非常的短暫,剎那剎那生滅不能持久。就是你有境界現前的時候它刺激一下,但是這個境界消失的時候,這個快樂就消失掉,這是一種無常敗壞。第二個、這個感官的感受會產生過失,這種快樂會產生煩惱跟罪業,「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所以我們在追求感官快樂的時候,也在累積一種罪業、也在為未來的生命累積一種痛苦。

你說我們希望離苦得樂,佛陀不要我們追求感官的快樂,那我們的快樂從哪裡來呢?就是從法受、從內心的快樂生起。我們內心的快樂是能夠持久存在,不需要外境,我們內心當中跟佛法相應的時候,那個法喜的快樂不需要外境的刺激,它能夠從白天到晚上、從晚上到白天綿延不斷的生起,讓我們產生快樂。

第二點的這種快樂是沒有過失相、沒有過失相,它不夾帶煩惱罪業。所以這個地方菩薩重視內心的快樂,而不重視外在的快樂,因為外在的快樂是無常敗壞的。另外一點菩薩的智慧表現出來是重視後世的快樂,這個地方也跟眾生不同,我們一般人太重視現前的快樂,把今生的因緣看得很重要,乃至於為了追求今生的快樂,他不惜去造罪,犧牲來生的快樂。但是菩薩不會,他會重視他的因地,他不會重視現前的果報,他會思考「我造作這個業對來生是快樂是不快樂」,他思考的是一種來世的快樂。在這種智慧的觀察之下,乃至於微少的罪業,都能夠生起怖畏之心,何況是多罪!當然這個就是菩薩智慧的表現,他對生命的因緣觀能夠作比較透徹的觀察,他會知道什麼是你必須追求的真實功德、什麼是一種暫時存在的虛妄相,菩薩在生命當中能夠把它簡別出來,知道取捨,這個就是在修善的時候一個菩薩種性。第三點、我們把攝眾生跟攝善法作一個總結:

於他種種所應作事,所謂商、農、放牧、事王、書印、算數、善和諍訟、追求財寶、守護儲積、方便出息、及以捨施、婚姻集會,於是一切如法事中,悉與同事。

總之不管是待人、不管是修善的處事,一切的商、農、放牧、事王,「事王」就是在政府做事,「書印」就是讀書刻印,乃至於種種的方便出息,「出息」就是出納會計,總之只要是如法的事情,菩薩都隨喜讚歎、隨喜幫助,就是看如不如法。第二點:

於他種種斗訟諍競、或餘所有互相惱害,能令自他無義無利受諸苦惱, 於是一切非法事中,不與同事。

只要是會引起口業的斗諍、身業的諍競,會使令眾生互相傷害的,令眾生產生無義無利,「無義」就是增長邪見,對他的智慧有障礙,「無利」是增長煩惱,增長邪見增長煩惱的這些事情,這種非法事情菩薩不與同事。所以菩薩的恆順眾生,他要先以智慧來判斷,這個事情是利益眾生、或者是損惱眾生,然後再加以隨順、不隨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靈的殘缺

古時有一個裁縫,出門訪友幾天,歸來後夥計呈上一份訂...

百歲老中醫的養生觀

羅明山是四川省綿竹縣有名的老中醫,他在114歲時仍然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佛教詞典】臥佛寺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627~6...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