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淨界法師  2022/04/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六頁,子二、奪盜賊物。

這一科是說明盜戒的不共學。「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菩薩見到盜賊,這個盜賊做什麼事呢?奪他財物,他去奪取他人的財物。奪誰的財物呢?這以下講出兩個:若僧伽物、或者是窣堵波物。僧伽物等於是十方僧眾之物;或者他盜取的是窣堵波物,窣堵波物是佛塔物:他盜取僧伽物跟佛塔物。而且不是盜取一點點,盜取很多,取多物已。盜取以後幹什麼呢?執為己有,縱情受用。

諸位都知道,十方僧物跟十方常住物,因為它的體性是通於十方,所以他廣泛的跟十方僧眾結罪,這個罪也特別的重。這個盜賊當然是不深信因果,把十方僧物跟十方常住物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菩薩見到這個眾生造了這麼大的罪業,他自己又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而這個罪業天天的增長廣大,已經不可能用其它的方法使令他懺悔改過了,所以菩薩起憐愍心,希望他這個罪業趕快停止,不要再相續下去。

所以「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對這個盜賊有情生起了要利益他的動機。他採取什麼行動呢?「隨力所能,逼而奪取」,菩薩就用他的善巧方便,在他的能力範圍之下,以種種的方便來奪取這個盜賊的財物。為什麼要奪取呢?因為「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因為他所受用的是三寶物,所以他每一天受用都增長很多很多的罪業,因為這個罪業會到三惡道去受一些無義無利。無義就是不見三寶故,沒辦法遇到三寶,不能增長智慧的善根,所以叫無義;而且三惡道的果報會使令身心苦惱,所以無利。菩薩因為這樣的奪取,所奪財寶,當然菩薩不能佔為己有,如果是僧伽物還復僧伽,如果是佛塔物還復佛塔,如果是其它有情物還復有情。這段戒文省略了一段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這一條戒是奪盜賊物。

諸位,我們研究過聲聞戒都應該知道,就是在聲聞戒裡面,佛陀是禁止比丘、比丘尼去奪盜賊物的。比如說在律上講一個公案:佛世的時候有一個大阿羅漢叫畢陵伽婆磋,畢陵伽婆磋去托缽的時候,他經常去一個鄉士的家去托缽,這個家庭夫婦出來供養的時候,他的小兒子也會跟出來,很可愛活潑,就抱著畢陵伽婆磋的腿,畢陵伽婆磋會跟他說一些佛法。

這一天他來托缽的時候,這個居士憂愁苦惱、小孩子也沒有出現,尊者就問這個居士說:你今天為什麼心情憂愁苦惱?這個居士說:我小兒子被盜賊抱走了,所以我憂愁苦惱。畢陵伽婆磋起憐愍心,當下就入定觀察這個小兒子的因緣,哦,這個小兒子被帶到碼頭上,準備要運到船上去賣掉了。當然阿羅漢有大神通,一剎那間屈伸臂頃,就在禪定當中用這個手就把他捉回來。捉回來以後這個盜賊就生氣譭謗說:這個比丘猶如賊奪賊物。我是賊,你也是賊。為什麼呢?我去偷別人的東西,你又偷我的東西,賊奪賊物。如此的譏嫌當然對整個三寶的形像就有所損傷了,所以佛陀就製定比丘、比丘尼不能去管閑事,也就是這個意思,你不能去奪盜賊物。當然這個在菩薩戒是開緣的,因為菩薩本身是安住在菩提心,他不能安住在少事少業少方便住,所以這一條戒是不共聲聞修學。

子三、奪執事物

執事指的是執掌三寶事物的人叫執事,我們看戒文:

又見眾主、或園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

菩薩又見眾主,眾主指的是執掌僧眾事物的執事,是眾僧的執事叫主;園林主,園林主是執掌佛塔的執事,執掌佛塔物的執事。執掌僧眾事物跟執掌佛塔事物的執事,他利用這個職權取僧伽物以及窣堵波物,利用這個職權非法奪取十方的僧物乃至佛法物,奪取以後當然是無慚無愧,言是己有,縱情受用,把它當做是自己的東西縱情的來享用,當然每一次剎那的享用都累積了很多很多的罪業。

「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菩薩的大悲心跟智慧,那一念心性觀察到眾生在造罪業顛倒的相貌,他思惟彼惡,思惟這個眾生實在是愚癡,為了暫時的安樂去奪取三寶物,三寶物是體通十方的,每一念的受用當中都累積很多很多的罪業。

而且這個眾生在顛倒堅固的心中,已經沒有什麼方便能夠去改變他。這個時候「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希望這個眾生不要因為這種不正當受用三寶物的罪業,來生招感三惡道無義無利身心的苦惱。所以菩薩隨順他能力所做的範圍廢其所主,就把這個主執事人員給罷免。

「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菩薩雖然這樣子做,但是對菩薩的戒法是沒有過失,而且是有功德。

從不與取的因緣我們應該要知道兩件事:第一個、事前的思惟很重要,菩薩的每一個慈悲心都不應該跟衝動相應的,你看整個戒文都是菩薩見已,深入思惟。

就是說這個人他是在幹什麼?他做這件事情是在創造一個什麼樣的罪業,菩薩很清楚,而且菩薩也知道這當中是別無選擇,沒有其它的方法能夠使令他改過。就是說你在採取行動之前,一定是安住在智慧跟慈悲。

第二個、你事後在奪取盜賊物、或者是十方僧物以後,一定要歸還原主,這個很重要,你不能佔為己有。如果是僧伽物還復僧伽,如果是佛塔物還復佛塔,如果是有情物還復有情,事後一定要歸還原主。

這個地方講到性罪的少分現行,我們也可以再跟遮罪的地方作一個比較。在遮罪的開緣當中,我們可以作一個回顧,看二十三頁癸三、廣顯不同之法。菩薩的遮戒開緣是「如是菩薩為利他故,乃至於求衣、求缽、求臥具、求珍寶等等」,所以遮戒的開緣,它的條件是比較簡單,只要你有成辦利他的事業就可以開緣,只要是慈悲心,你剛好要成辦某一個道場、或者念佛會、或者共修團體等等,就有開緣的情況,能夠積集衣缽財寶。

但是性罪的開緣比較嚴格,我們看《講義》二十四頁,我們再作一個回顧,它的條件是:「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你不但是有利他的因緣,你還要依止智慧的觀察,如果你有其它的方法,你就不能採取這種斷然的方法,這種情況是在你別無選擇的情況之下偶一為之的,少分現行,這個地方不能當常法的,也就是說這種性罪的開緣是少分現行,特殊的情況偶一為之的。好,我們回到《講義》第二十七頁:

癸三、欲邪行

子一、明在家菩薩有門

丑一、欲境現前

這當中分成兩科,先看子一、明在家菩薩有門,就是這一條戒在家居士是有開緣的情況,這當中開緣的情況有三種條件,先看第一個條件丑一、欲境現前。什麼的情況現前才能夠少分現行?我們看戒文:

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女色 現無系屬 ,習淫慾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

這個菩薩的身份是處在居家,他並沒有出家,他是現在家居士的相貌,他認識了一個女眾,見有女色,女色就是年輕的女子。

這當中必需要具足三種條件:第一個、這個女子現無系屬。現無系屬有兩個情況:第一個、她沒有父母的攝受保護,也就是說她已經是年滿二十歲了,已經是成人一個獨立的情況,她沒有在父母保護攝受的一種情況;第二個、尚未嫁人,她是屬於單身未婚的狀態:她沒有系屬於父母、也沒有系屬於夫主,這是第一種境緣,現無系屬 。第二個「習淫慾法」,這個女子多生多劫的習氣愛樂淫慾之法,也就是說她的淫慾心很重,一時半刻也改不過來。第三個「繼心菩薩求非梵行」,這個女子跟這個菩薩宿世有緣,所以她看到菩薩以後愛戀菩薩,希望能夠跟這個菩薩行非梵行的事情,愛戀菩薩。這當中淫慾的境界是說明:你必需是一個居士,而且這個女眾未婚、年滿二十歲,且習淫慾法,愛戀菩薩,具足這三種條件。

丑二、住慈愍心

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舍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

這個在家菩薩見到前面的三種情況現前以後,他就作意思惟。

什麼思惟呢?說這個眾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如果我今天不隨順她的心意,她是決定要起瞋心,起瞋心以後她還會付諸行動,造很多很多罪業的事情出現──殺盜淫妄,可能她就是自甘墮落,甚至於做出一些自殺、種種偏激的事情出現。

這個菩薩在寂靜的心中思惟這個眾生的因緣,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我如果能夠隨順他內心的希望,這個女眾就能夠身心自在安樂。所以這個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的緣故,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舍不善業。

方便安處古德解釋為納為妻妾,善巧教化,就是說淫戒的開緣,佛陀只開緣菩薩正淫,不開邪淫,所以他必須是納為妻妾。納為妻妾,然後以種種的佛法來教化他,使令她內心當中雖然有煩惱,但是她能夠在煩惱的心中成就信進念定慧的善根。

善根的力量不可思議,光明能夠破除黑暗,一個人有善根以後,他內心當中對這種罪業的事情就慢慢的排斥,所以她就能夠對於淫慾的不善業慢慢的遠離。菩薩以依止慈愍心,採取善巧方便來行非梵行。這個是講到菩薩內心的智慧跟慈悲的觀察。

丑三、無過有德

這一段等於是佛陀對在家菩薩做這件事情作了一個總結:

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生多功德。

在家菩薩為了要攝受眾生,暫時滿足她的心意,雖然表面上行穢染之法,但是在菩薩戒,因為內心當中是依止清淨的意樂,所以他沒有過失,因為他念念之間增長菩提心,所以生多功德。這個地方古德也再三強調:在家居士雖然有這種淫戒的開緣,但是是要先納為妻妾,如果是邪淫的話也是犯戒。

子二、明出家菩薩不許

這一條戒出家菩薩不管是任何理由都不開許,看戒文:

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

身為一個出家菩薩,我們有責任護持聲聞法,因為這是大聖佛陀的教誡,大聖佛陀為了使令正法久住,必須要維持僧眾的清淨幢相,所以為了使令僧寶乃至於三寶的正法不壞滅,在任何的情況之下,出家菩薩都不應該開許行非梵行。

這個地方是說,正法的住世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取代,我們不能為了滿足一個人的需要,而使令整個僧團的形象因此而破滅,讓眾生對三寶產生譏嫌、乃至退失信心,不能夠因小失大。

所以這個地方身為一個僧眾,這種情況是完全不能開緣的,不管在任何理由之下都不能開緣。所以這條戒很特別,在整個身口七支當中基本上都是通於在家、出家,只有淫戒出家眾是不允許的,因為要維持僧團的形象。乃至於你看密宗的雙修法,他也必須要捨戒還俗的。

不管你是上求佛道、不管下化眾生,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就是「一切不應行非梵行」,所以你只要看到出家眾行非梵行,這個一定是過失相、一定是違背佛陀的教誡,這一點是說明出家眾不允許。

癸四、妄語

妄語的定義就是說不真實的語言、說一些心口相違的話,內心所想的跟嘴巴所說的相違背了,所以叫妄語。我們看戒文:

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刵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

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為了有情眾生要解脫命難,妄語的境界就是有情眾生他的生命出現了災難。什麼樣的災難呢?以下提出了五種:第一個囹圄,他有牢獄的災難,或者是縛難,他會被綁住的災難,囹圄縛難他有牢獄或者被綁住的災難;第二個刖手足難,他可能會被斬斷手足,這個也是非常苦惱的,刖就是斬斷,斬斷手足的災難;第三個是劓鼻,劓就是割除,他可能會被割除鼻子;或是刵耳,刵跟劓都是割除的意思;剜眼,剜就是挖除,他眼睛要被挖掉:總之,這個菩薩是看到有情眾生他有這種生命的重大災難即將現前。

「雖諸菩薩為自命難 ,亦不正知說於妄語」,這個地方是先強調菩薩本身的德行,說身為一個菩薩,他如果今天是為了自己的命難,他絕對不說謊。意思是說,菩薩對於功德的好樂強過對於自己的生命。當然身為一個眾生,生命是我們所好樂,但是內心的功德也是我們所好樂,如果說要逼我們去選擇的話,兩個不能兼備,我們只好說是「我不愛生命,但惜無上道」,就是我們寧可放棄暫時的生命,去追求內心永恆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是先強調菩薩的妄語不是為自己,就是說如果這件事情是出現在菩薩本身,菩薩絕對不說妄語。

但問題是這件事情是出現在有情眾生的身上,有情眾生他內心不一定有這樣的見地,所以菩薩為了救脫有情眾生的命難,「知而思擇,故說妄語」。比如說你看到一個獵人、或者很多的惡人,拿刀拿槍去追殺一個人,你明明看到這個人往東邊跑過去了,他們問你說「你看到這個人嗎」?你說「有看到,他往西邊跑過去了」。這個就是說,「知而思擇,故說妄語」,就是說菩薩知道他必須要善巧妄語,才能夠解脫有情眾生的災難,是這樣的因緣。

「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菩薩的內心是觀察對眾生的生命有沒有義利而作出妄語的行動。自己沒有這種欺誑的染心,完全是為了饒益解脫有情的命難,所以暫時的覆想正知而說出不真實的語言。「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菩薩這樣的方便妄語,因為內心當中是依止清淨的慈悲心,所以無所違犯,因為增長菩提心,所以生多功德。

這一條戒,諸多的古德都強調「其實我們很容易犯打妄語」,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知道「說真實語對我們的重要性」。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 上說:說真實語的人內心端正,內心端正的人容易解脫煩惱罪業,譬如叢林之中拖曳樹木,直者易出。

說在叢林的樹木當中,我們要把樹木拉出來,彎彎曲曲的樹木不容易拉出來,但是端直的樹木就容易從叢林當中拉出來。就是說我們在無量的生命當中,我們內心都累積很多的煩惱罪業,我們同時親近了佛法:有些人對佛法的接受速度很快,他很快就能從煩惱罪業中解脫出來;但是有些人,他親近佛法的時間很久,但是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經常講真實語,內心端正,他容易解脫煩惱罪業。你妄語講多了以後,內心就容易邪曲不正,你要解脫煩惱罪業就有困難。所以龍樹菩薩講完這個觀念以後,講一個小故事給大家作參考: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叫因儒童 ,這個居士準備要結婚,根據婆羅門的規矩,在結婚的時候要先禮拜太陽,他們所歸依的是大梵天王 ,所以就在大富長者的門口建了一個禮拜太陽的檯子,一個高高的檯子。

這個時候大智慧的佛陀知道這個事情,就帶阿難尊者來到因儒童家的門前,佛陀請阿難尊者去跟裡面的人說:今天因儒童的善根成熟了,我佛陀要來度化他。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如是的宣說,婆羅門就大笑說:因儒童今天明明要結婚了,沙門為了飲食說此妄語。在他哈哈大笑的時候,婆羅門群中有一個叫五頂婆羅門 ,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有智慧,而且非常冷靜的婆羅門,他說:諸位!我們不要如此輕視佛陀,從過去的觀察,佛陀每一次講的話都靈驗的,我們一定要早作準備。因儒童是我們的大護法居士,絕對不能被佛陀度化。

怎麼辦呢?大家就想出一個辦法,於是大家就手拉著手,把禮拜的檯子繞成七圈。就是說只要因儒童結婚的典禮結束,佛陀要度化他就有困難,大家就把因儒童保護住,不讓佛陀靠近因儒童。慢慢的太陽升到天空去了,在日正當中的時候,因儒童開始禮拜的儀式,禮拜以後,從太陽當中出現一個人影,白髮蒼蒼、滿面慈祥,穿著一件羊皮的衣服,拿著一隻金的手杖,就從太陽當中慢慢的飄下來。

婆羅門就合掌鼓掌說:因儒童是大福德,因為至誠禮拜,招感大梵天的現前。這個時候大梵天就問因儒童說:你在幹什麼?因儒童就很害羞的說:我是隨順世間法在做婚嫁的事。大梵天說:你今天辦婚嫁準備多少錢呢?他說:我今天準備三千金。

大梵天說:你這三千金是怎麼利用?他說:我一千金供養這些婆羅門、親屬飯菜的錢;另外一千金是給婆羅門當紅包襯金,吃完飯以後給他們帶回去;第三個一千金是給女方當聘金。大梵天就說:你前面兩件事都會招感可樂果報,但是你第三件事做得不恰當。

為什麼不恰當呢?你用一千金來做聘金值得嗎?你要算一算,女眾的頭髮值多少錢?她的眼睛值多少錢?她的鼻子值多少錢?她內臟的心肝脾肺腎、膿血屎尿汗、肪膏腦膜種種的不淨物值多少錢?

佛陀這樣子講以後,因儒童就隨順佛陀的言詞思惟,內心寂靜離諸染愛,這個時候佛陀為他說四聖諦法,就證得初果。證得初果以後,當然初果就是有正見,這個時候佛陀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還原本來面目,帶著因儒童從虛空飛出去了,回到僧團出家,後來也證得阿羅漢果。

龍樹菩薩對這樣的公案作出評論說:一般人在結婚的時候煩惱非常堅固,因儒童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能轉得過來呢?有些人內心,佛法進去的時候他沒辦法吸收;有些人的內心,你跟他講佛法,他有辦法吸收,轉成一種功能、善的功能。就是因儒童過去的個性,內心端正、講真實語,所以他跟佛法接觸的時候,佛法能夠馬上產生很大救拔的力量。

所以這個地方雖然在利益有情的因緣之下是開許方便妄語,但是不能養成習慣,所以古德在這個地方再三的教誡,就是說菩薩的方便妄語是為了解脫有情的命難,如果就著菩薩本身,菩薩即使面對了生命的災難,也不會為了挽救暫時的生命而犧牲自己永恆的功德,所以這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

癸五、離間語

離間語就是兩舌,向此說彼,向彼說此,乖離親厚,說一些挑撥離間的話,看戒文: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友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菩薩見諸有情,有情眾生為惡友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有情眾生一時的迷糊,被邪知邪見的惡知識所攝受,有些人邪知邪見,但是他有廣大的福報,他有他的攝受力,眾生被惡知識所攝受的緣故,彼此的感情親愛不捨,感情非常的深厚,你不可能有其它的方法來勸諫他離開這個惡知識,不可能。

菩薩見已,起憐愍心,菩薩見到這個眾生因為親近惡知識的緣故,不管是他的道心、或者正見,都一天一天的在墮落當中,所以這個菩薩內心當中非常著急,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生起要利益有情眾生的意樂、一個希望。

他採取什麼行動呢?「隨能隨力說離間語」,菩薩就依止自己的智慧能力,就講出了離間語。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什麼叫離間語呢?在這個情況之下,你把對方的過失如實的說出來、如實的說出來,也不要去加油添醋,把惡知識種種的過失如實的說出來,使令眾生知道惡知識的真實相貌。

當然這個目的並不是要去傷害惡知識,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這個眾生離開惡友,捨相親愛,不要再去親近這些邪知邪見的惡知識,造成內心的邪見。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不要有情眾生因為親近惡知識的攝受教化,產生顛倒邪見,長時間墮落到三惡道受苦。「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這個地方是說離間語的對像就是他親近的惡知識,親近惡知識比一個人造罪還可怕。

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偶爾也會有罪業出現,我們並不是一個身心清淨圓滿的眾生,我們很努力的來調伏自己,但是有時候會失控,但是因為我們有正見,我們內心當中經常有觀照力來調整自己。但是你親近惡知識,這樣就不同了,你完全產生邪見了,你不可能有改變的情況。所以《華嚴經》上說:親近惡知識的過失,比你親近老虎跟獅子還可怕。老虎跟獅子的傷害傷害你一生,來生就沒事;惡知識傷害你是生生世世的顛倒。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菩薩為了令眾生離開惡知識,所以只好說離間語,使令他能夠了解惡知識的真實相。

這一條戒在身口七支當中是唯一共聲聞修學,其實聲聞戒法也有這一條戒的意思,就是「破惡伴黨」,就是說有這個惡伴黨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把惡伴黨的過失如實的表達出來,使令這些僧眾離開惡伴黨,所以這一條戒是唯一共聲聞學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的過失太重了,如果不說離間語,所產生的過失非常廣大。

癸六、粗惡語

說粗暴責罵的言詞,看戒文: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菩薩看到有情眾生為行越路,他的行為超越了正常的軌範,內心當中非理而行,內心隨順煩惱而轉,而且是不知慚愧。你說一些柔和的言詞、講出一些道理,他已經沒辦法接受,就是他的煩惱特別的堅固熾盛。菩薩這個時候只好採取比較猛烈的手段,就是出粗惡語,猛利訶擯,面對眾生的顛倒熾盛,就說一些粗暴責罵的言詞,來的猛利訶責、來罵詈對方。他的目的就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使令他遠離過失成就善法。

「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就是說有些人出現過失,我們的確能夠婉轉的勸諫;但是有時候你看他的樣子,你看他的樣子就知道這個人煩惱堅固,這個時候講道理就沒有用。

我們中國的禪宗最喜歡用這種方法,臨濟棒、德山喝,你要去問臨濟禪師說:什麼是佛法的真實義?他先給你一棒,先打你一棒。為什麼呢?我曾經問過我的恩師上達下理老和尚,他說:有些人妄想很重,你跟他講道理,佛法沒辦法進入他的心所。就是說他的內心跟佛法中間有一道牆壁,打妄想,你這個棒子打下去他痛(呵),有能夠截斷妄想的作用。把他妄想截斷,突然間他內心寂靜下來,這個時候你佛法講進去他就有感應。禪宗這種特殊的教育有他的效果,就是以一種罵詈的方式、粗暴的方式來給你一些刺激,你會從這種顛倒妄想當中醒過來,這個就是一時的方便。

癸七、綺語

綺語就是講出戲論的言詞,我們看戒文: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伎、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淫蕩、街衢 無義之論。菩薩於中皆悉善巧,於彼有情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現前為作綺語 相應種種倡伎、吟詠、歌諷、王、賊、飲食、淫、衢等論,令彼有情歡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導,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行綺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菩薩見到有情眾生內心喜歡兩件事。第一個是遊樂的言詞:遊樂言詞包括信樂倡伎,倡伎就是舞蹈;吟詠,吟詠就是吟詩作曲;或者是歌諷就是唱歌,這個是屬於遊樂的言詞。第二個是有情眾生他喜歡閑雜的言詞:他歡喜國王論,歡喜跟你談談國家跟國家之間的政治;或者盜賊論;或者飲食,要怎麼去煮菜;或者是男女的事情;或者是街衢,街衢就是馬路消息。總之就是對內心滅惡生善完全沒有幫助功能的這種論調。

菩薩內心當中為了攝受有情眾生,他也應該要善巧的學習這些遊戲言詞、閑雜言詞。為什麼呢?要對他起憐愍心,來利益他的緣故。所以有時候菩薩會隨順現前的因緣,作出一些綺語,或者是遊樂的言詞、或者是閑雜的言詞,種種的倡伎、吟詠、歌諷、王、賊、飲食、淫、衢等論。菩薩為什麼要做這些戲論的言詞呢?因為要「令彼有情歡喜引攝」,就是說眾生佛法的善根沒有成熟,以這樣的戲論言詞來投其所好,對眾生能夠產生一種引攝去攝受。

攝受以後,這個眾生就會自在隨屬,他會主動的親近菩薩,做為菩薩的眷屬。這個時候菩薩在這樣的一個好的關係之下,就能夠以種種的方便來鼓勵他、開導他佛法,使令他能夠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內心當中產生滅惡生善佛法的功德。所以菩薩暫時的現行綺語,是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面對有一類的有情眾生,佛法善根沒有具足,他好樂講一些戲論,就是說你跟他講佛法他還不一定接受,你要跟他算算命、看看風水地理,他就很崇拜你,崇拜你的時候,你跟他開導佛法,他就能夠信受奉行。所以在菩薩戒的後面講到「障智慧度」提到這個觀念,如果你是一個初心菩薩,你應該要一心的修學佛法,一心行道;如果你是老參,對大乘佛法已經通達,你可以撥出三分之一的時間來學習外道的典籍,但是你還是要撥三分之二、多分的時間來學習佛法。

為什麼要學外道典籍呢?因為要攝受眾生,說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你沒有方便門,眾生沒辦法進來佛法的真實相。所以這個地方是說對一類的有情眾生,他的佛法善根沒有成熟,我們可以隨順一些世間的綺語來暫時攝受,使他對你產生好感、歡喜,然後再開顯真實的佛法。

以上的七條戒都是菩薩不共學的地方。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性罪中的不共。在遮罪當中,我們為了利益有情眾生,若不攝受衣缽財寶是犯戒,所以在遮罪當中你不做是犯戒;但是在性戒當中,你有做有功勞,沒做沒有過失,也就是你可以選擇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所以在性罪當中,佛陀只有鼓勵讚歎,但是並沒有說你不做就染違犯、就傷害菩提心,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做的話,如果在這樣的條件具足之下,善巧方便,為利他故,而且是在特殊的境緣,少分現行,這樣子增長菩提心;如果你沒有把握,你不做也不損害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有這樣的差別。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視頻、音頻都只是講到這個地方。)

我回答一些問題: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受菩薩戒的人要學普賢行嗎?

【師父答疑】:我們應該說你受了菩薩戒「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有的善法都要修學,何況是普賢行呢!

【學員提問】:普賢十大願王對修行有什麼重要?對淨土的往生有什麼幫助?

【師父答疑】:普賢十大願王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說:先講普賢十大願,再講王。普賢的願有十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這三個是修歸依,主要是修對三寶的信心。就是說我們要對三寶有信心要怎麼做呢?禮拜、讚歎、供養。當然三寶不須要你供養,但是我們假借禮拜、讚歎、供養成就一個未來得度的因緣,所以剛開始偏重在禮拜、讚歎、供養。慢慢開始修智慧,請佛住世、請轉法輪,學習佛法。所以前面是偏重在修歸依,懺悔業障、隨喜功德、滅罪生善,其實這些都是前方便,普賢十大願王的前面幾個都是前方便;真正的正修是在請佛住世、請轉法輪,這個時候正式修學佛法,成就內心的戒定慧;最後一個普皆迴向修大悲心,把前面的歸依、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的功德,乃至成就智慧的功德,普皆迴向一切眾生。

普賢十大願王的殊勝點在哪裡呢?為什麼稱為王?因為它是時空無盡的,你看他每一個願都是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拜乃至普皆迴向無有窮盡,這空間無盡,他沒有簡別任何有情;而且他時間上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是菩薩道不共聲聞的地方。聲聞人在生命當中的修學,他僅限於他生命在的時候,所以聲聞人入涅槃以後,什麼事都不做了,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事都不做了;但是菩薩道不是這樣,菩薩道是時空無盡的,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不管時間、空間都是遍滿時空的。

所以為什麼這個地方也提到「《無量壽經》皆遵普賢之德」。什麼叫普賢之德?《華嚴經》上說:「十方諸佛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說十方諸佛的長子,任何一個人要成佛之前(長子是繼承佛位的),你一定要遵循普賢之德,普賢之德就是時空無盡的行願,沒有休息的;那當然對淨土有幫助的,因為你往生淨土,你為什麼往生淨土?你不是去享受,是為了菩提道求生淨土,所以求生淨土也是追求無量時空的行願,只是說我們選擇先到淨土去成就聖道。有些人願意以凡夫的階位來行菩薩道、他願意求增上生;有些人認為以凡夫的階位行普賢願容易退轉,所以他先到淨土去:都可以的,根本上都是時空無盡的行願。諸位你們拜《八十八佛》的時候,後面那個七支供養就是普賢行願。我每一次在上課之前的打坐,我聽到你們在迴向內心很感動(哈──),你們唱誦非常莊嚴。

【學員提問】:儒家的思想可不可以做菩薩修學的基礎?

【師父答疑】:儒家思想當然是可以啦,儒家思想跟大乘佛法很接近,它在自利方面是克己復禮,也是講調伏力,說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可以的。其實你看中國的古德,蕅益大師、蓮池大師、印光大師都是通達儒學以後才學習佛法的,所以它是可以做基礎的。

【學員提問】:對大乘經論的理解、培養菩薩種性信心的方法,有無閱讀的次第?

【師父答疑】:培養菩薩種性,當然因人而異啦。菩薩種性的修學,我個人認為《法華經》最殊勝,它比較全面,當然你也可以參考其它的經論。

【學員提問】:策發菩提心除了藏系佛法當中《廣論》所言的七重因果跟自他交換,漢地的方法是否就是修持菩薩戒,做為策發菩提心的方法?

【師父答疑】:當然菩薩戒是一個策發菩提心的方法,不過比較偏重在實踐。諸位如果看藏系跟漢系的經論不同。中國的祖師在開顯佛法非常圓融,你讀蕅益大師《靈峰宗論》的開示、你讀印光大師的開示,你讀完一遍,你達不到效果,你感覺不出他在講什麼。不像藏系,藏系的佛法是次第分明,它告訴你,「第一個、你思惟你今生決定要死,修無常觀;思惟死時的時間是不決定的,隨時會死;第三個是你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除了佛法的功德,一切都帶不走」,從無常告訴自己什麼該放棄、什麼該去追求,所以藏系的佛法是次第的。

但是中國的祖師講出一句話:「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他這個話你看不出他在講什麼,但是你多讀幾遍、把味道讀出來以後,你會覺得祖師大德的話不可思議,他是圓融性的、整體性的。那藏系的佛法是條理性的。但是從現在的思考,我看藏傳佛教會興盛,因為它跟現在知識分子的思考接近;但是中國漢系的佛教有不共的地方,如果我們只看藏系的、不讀漢系的,你總是會覺得在整個次第當中少一個會歸處:就是漢系的佛教是圓融性的,藏系的佛教是次第性的。所以有些人批評中國佛教沒有次第,這是不應該的,因為它的特色就是圓融,就好像你批評藏傳佛教沒有圓融性一樣,它每一個教法都它的特色,所以這兩個教法都應該要去參考的。

【學員提問】:《瑜伽菩薩戒》「棄捨惡人戒」當中講到不可棄捨暴惡眾生,請問法師:有無一闡提跟定性聲聞的存在?定性聲聞會成佛嗎?

【師父答疑】:當然都會成佛,每一個眾生遲早都會成佛的。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本性如此。我最近在研究《大乘起信論》,我感覺到說是「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說是我們違背本性,說我現在去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違背本性。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本來具足很多功德,但是表達不出來。為什麼?因為違背本性。就好像廚房買一台機器,這一台機器有很多功能,但是功能都表達不出來,因為你沒有遵守它的操作軌則,我們沒有遵循它原來的操作軌則。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性、本性是不適合作殺盜淫妄,不適合,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原來的設計不是讓你用來造罪的,這個諸位體會得到嗎?它不適合造罪,你用來造罪,你就違背本性。就是為什麼你造罪以後你內心會不安?就是它不適合造罪,你一定要用它來造罪,那你違背它的本性嘛。那為什麼我們隨順善業的時候我們內心很坦蕩安樂呢?因為隨順本性嘛。

從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知道,哦,原來我們今天去造善法是正常的,因為心的本來面目本來就應該要造善嘛。你把它拿來造罪,你違背它的操作原則,它本來的設計不是用來造罪業的。這是我最近研究《大乘起信論》的一些觀念、一些心得。所以一闡提、所謂的邪惡眾生,他們只是暫時的迷失本性,不是說他失去本性,所以他還是可以恢復的,因為本性如此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靈的殘缺

古時有一個裁縫,出門訪友幾天,歸來後夥計呈上一份訂...

百歲老中醫的養生觀

羅明山是四川省綿竹縣有名的老中醫,他在114歲時仍然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佛教詞典】臥佛寺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627~6...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