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淨界法師  2022/04/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五頁。

我們剛剛講到的這條戒是庚二、不行悔謝戒,這一條戒的大意是說:菩薩可能去侵犯到眾生;或者是菩薩並沒有侵犯眾生,但是眾生懷疑菩薩侵犯到他。總之就是這個眾生對菩薩已經生起了嫌恨的心情,菩薩如此了知以後,假設沒有如理的去懺悔、去化解彼此的惡因緣,使令這個惡因緣一直這樣子相續下去,這個菩薩就犯了菩薩戒,這是「不行悔謝戒」的大意。

辛二、無違犯相

看戒文:

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若彼有情性好斗諍,因悔謝時倍增憤怒;若復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開緣當中有六個情況:第一個「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個菩薩的善巧方便,知道這樣的因緣,假設菩薩不去懺悔,反而能夠使令對方產生反省對治的力量,而出離過失、安立功德,這是以不懺悔的方便給眾生產生一種滅惡生善的方便;

第二個「若是外道」,對方根本就是一個邪見外道,邪見外道當然內心當中有很粗重對立的心情,特別是對於有志於弘揚正法的菩薩,所以菩薩再怎麼樣的去懺悔,基本上都沒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對邪見外道就可以不加以懺悔;

第三個「若彼希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就是對方待人處事很有原則,他希望你要懺悔一定是要有真實非法的事情出現,「現行非法」,你一定要有非法的現行才能夠懺悔,而這個時候菩薩是被冤枉的,所以在對方是這麼一個有做事原則的情況之下,菩薩就不必去懺悔了,只要直接解釋就好了,因為對方的要求是「你既然沒有錯,那就不要懺悔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隨順眾生的心意,就直接解釋不必懺悔;

第四個「若彼有情性好斗諍,因悔謝時倍增憤怒」,對方的眾生體性特別好斗諍,就是這個人瞋心很重,現在這個時候正在氣頭之上,菩薩觀待因緣,就是等待他的瞋心稍微平息了以後再行懺悔,就是在瞋心的熾盛之下暫時的迴避而不懺悔,這個是無犯的;

第五個「若復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菩薩雖然觸惱他,但是菩薩知道這個人的個性,他的習性特別的堪忍,忍力很強、胸量廣大,怎麼說呢?因為他是體無嫌恨,這個人過去生什麼事情發生他也不往心上放,他的內心就像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種人胸量廣大,事情過了不當一回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就不要懺悔了;

第六個「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有些人他有深重的慚愧心,你向他懺悔,反而加深他的慚愧心,他更加的過意不去、更加痛苦,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不懺悔:我們在這六種的境緣之下,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諸位要知道,「不行悔謝戒」這一條戒,佛陀的慈悲,一方面是要增長菩薩的慈悲心,我們不要讓眾生產生損惱;一方面這條戒還有一個很深的意思,就是廣結善緣,不要樹立敵人。

諸位我們看看,現在這個眾生的世界,人跟人之間是互相影響,人跟人之間總有一天要相遇的。你看有些人他修行很精進,但是他個性太剛,太剛的時候,人跟人之間接觸就會造成一些問題,他的問題「個性太剛,不跟人家懺悔、也不去化解,不管別人,我修我的」,他認為問心無愧就好,這種人以後在道場住就有困難,很難安住。

很難安住就到其它地方去,性格使然,沒多久又撞到惡因緣,他又不能安住,就會對他修學聖道造成一種障礙。你看有些人還很奇怪,有些人你看他懈怠,但是他很能住(呵呵),他這個道場一住住幾十年,這也是一種功德。他為什麼呢!

所以你看世間上的事情一定是因緣所生法,他有這個相貌出現、他有這個果報,一定有他的因緣,可能是個性調柔,他在人群當中姿勢站得很低,所以他就很能住下去(呵──)。

所以蕅益大師說:「律己宜帶秋氣,處事宜帶春風。」對自己你不能太縱容、太調柔,對自己的確是要剛,煩惱不能斷要他斷,對自己要嚴苛;但是待人處事你要調柔一點,調柔一點的時候人際關係好,你在道場住就會受歡迎,就算有一點事情別人也會幫助你,你經常對眾生散發一種和氣,別人也就回報你和氣,這個時候你道場就能夠住得久。

道場住得久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修學善道不是短時間,你要長時間在一種穩定性的一個寂靜處、衣食具足的道場,長時間的修習,你的生命才會慢慢的變化、慢慢的滅惡生善,這個修行不是短時間的。那麼在大眾當中你要受歡迎,你就是心性要調柔一點,不要太剛,這一點很重要。這一條戒就有這個意思。

庚三、不受悔謝戒

辛一、有違犯

這當中分成兩科,先看辛一、有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雖復於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亦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這當中他所侵犯,他人來侵犯菩薩,前面那一條戒是菩薩去侵犯眾生,現在剛好相反,就是有眾生來侵犯菩薩,對方已經知道過失了,還如法的平等來向菩薩懺悔。

如法指的是懺悔的身口二業,就是在懺悔的時候,對方具足了懺悔的儀軌,也就是態度謙卑、口氣柔順,這叫如法;他的意業也是保持平等,也就是說對方已經把這種對立的心調伏下來。

對方以這種平等的心情如法的來跟菩薩懺悔,但是菩薩卻採取以下兩個行動,這是屬於犯戒的:先看第一個「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菩薩為了要嫌棄對方,就是看不起對方,或者是要使令對方產生怨恨,他對對方有怨恨心,希望能夠因為不接受他的懺悔,來對眾生產生折損,使令他產生損惱,所以故意的不接受對方的懺悔,這樣子是犯到菩薩戒,這是第一種情況,就是因為這個嫌恨心」想要去損惱對方,所以不接受懺悔,希望能夠因為不接受懺悔,使令他能夠增加身心的痛苦,這個是第一個犯菩薩戒的理由。

第二個「雖復於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說你不接受懺悔實在是沒有嫌棄怨恨之心,你也不是要使令對方因為這樣而損惱,但是你為什麼不接受懺悔呢?

因為「稟性不能堪忍」,就是有些人的個性,在多生多劫的習性當中,他的個性情執特別重,就是這件事情發生以後,發生很久很久,他的內心把這個事情抓在心裡不放,這件事情總是揮之不去,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你並沒有意思要使令眾生因為這樣而增加痛苦,但是你一直不能原諒對方,把這件事情一直執著在心中,這樣也是傷害你的菩提心,所以你這樣也是「染違犯」,就是情執太重,就是沒辦法把發生的事情放下,一定要把它抓住。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開緣的情況是說,你希望能夠不接受懺悔,來使令對方產生反省對治,出不善處,安立善處,乃至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如前應知就是說就像前面庚二那一條戒有六種的開緣,前面六條戒的開緣都是適合於庚三的「不受悔謝戒」,這就是所謂的「廣說一切如前應知」,前面的六條開緣都跟這一條戒完全一樣。

這以下講出另外一個開緣,就是如果對方的懺悔是不如法、或者不平等,他的態度傲慢、口氣粗重,內心當中也是充滿了對立、不平等,這就是所謂的不如法、不平等的懺悔,菩薩可以不接受。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希望能夠「方便調彼伏彼」,因為他這個懺悔根本就不是真實的懺悔,菩薩不接受也不是一種損惱心,是希望能夠依止這樣的方便使令對方反省,這種情況就是無違犯的情況。

前面一條戒主要是在培養一個菩薩調柔的個性,這一條戒是要培養菩薩一種寬恕包容的個性。菩提心的根本在大悲心,一個對眾生沒有大悲心的人,他永遠不可能生起菩提心,他頂多能夠修小乘法而已,大悲心的根本在於不損惱有情。不損惱有情怎麼說呢?當然有情眾生一定會去刺激菩薩、去損惱菩薩,菩薩為什麼不損惱有情呢?主要就是修習寬恕跟包容。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夠修習寬恕跟包容:在果報方面,在當來世能夠無多怨敵、無多憂惱,就是說我們在未來的生命當中,經常的寬恕包容眾生,不要去傷害眾生,這樣子能夠無多怨敵,避免很多的怨敵,內心當中也不會太多的憂惱,而且是身相莊嚴,這個是講到這個果報。

寬恕跟包容當然不容易,就是對方觸惱你,有時候觸惱得非常的深,你要你自己去原諒對方,這個你要先正確的觀照,這不是說勉強,我勉強的寬恕你這不算,就是你一定要有方便力化解之間的對立。有一個很好的觀想方法,我自己也覺得這個方法非常好,提供給大家作參考。一個人的瞋心是來自於人跟人之間的對立,化解對立之道就是你要觀察人性的本質。說是每一個人在因緣所生法當中有很多的差別相,有些人貧窮、有些人富貴、有些人邪惡、有些人善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當我們把這些因緣所生法都去掉以後,你要觀察,其實每一個眾生的本性,他那個明瞭的心性都是想離苦得樂,靈靈覺覺的心性,他想要離苦得樂的心跟我們一樣。

就是把這些因緣所生的差別相都撥掉、都撥開來,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想離苦得樂、我也想離苦得樂。

換句話說,他損惱我,其實他是不得已,因為他想離苦得樂,他為了保護自己;我們站在他的因緣,我們可能也會這樣做。所以當我們想:其實每一個人在生命當中,他不是真的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他就是想要追求快樂如此而已,我們也想追求快樂;只是說在因緣所生法當中錯綜複雜,而創造這個因緣。所以當我們經常想:其實每一個有情都想離苦得樂,這個本質是沒有改變的。就是說你不要在因緣所生法這個枝末上去思惟,把因緣所生法撥開來,看到眾生的本性是相同點,每一個人其實都想離苦得樂,如此而已。

這個時候,你就沒有所謂的對立,你跟誰對立呢?他也想離苦得樂、我也想離苦得樂,這是一種平等的心。雖然這個法門還不是空觀,但是這個法門比空觀好修,空觀是甚深甚深,當然空觀是更為徹底的。人跟人之間的仇恨,哪一個國家跟哪一個國家宿敵經年打仗,這個都是依止對立心;其實每一個國家人民都想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不這樣思惟!每一個人都思惟「每一個有情都想離苦得樂」,這個時候把眾生的因緣拉得更近。所以這個地方是化解仇恨非常好的一個方法。

庚四、懷忿不捨戒

辛一、有違犯

這條戒有兩科,先看第一科「有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於他懷忿,就是他人對我們做出不饒益的事情,所以我們對他產生了懷恨,眾生來觸惱菩薩,菩薩對這個眾生內心產生了懷恨,懷恨了以後相續堅持,內心當中念念的相續,並沒有把這個懷恨的心加以化解,所以生已不捨,沒有把這個瞋恨心棄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這一條戒的意思是說,在我們人群接觸的因緣當中有人來觸惱菩薩,菩薩當然遇到不如意的境界會生氣、發發脾氣,這件事情身為一個凡位的菩薩是可以理解的,這個地方還沒有結罪;但是你這個瞋心「相續堅持,生已不捨」,你對這個瞋心的態度是縱容、不加以對治,我們的心識是剎那變化的,也就是說它可以保持在原狀,它不是變得更大就是變得更小,你加以縱容,你一定是一次一次重複的去打這個妄想,妄想愈打愈大,這個瞋心就會相續的擴大,總有一天會把菩提心給傷害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當我們瞋心生起的時候,我們不以觀照調伏的力量來加以化解,就犯到菩薩這條戒。

我們可以從這條戒的意思去體會佛陀的心情,佛陀的意思是要我們菩薩對瞋心「皎若冰霜、塵點不染」。我們看看前面依止貪煩惱所造的罪,你看貪求名利、貪求各式各樣的資具;但是我們縱觀整個菩薩戒法四重四十三輕,每一條戒都要付諸行動才結罪的,就是有欲樂、有加行;但是這一條戒,菩薩起了瞋心,他可也沒表達出來就結罪,你就知道這件事有多嚴重。為什麼佛陀對這件事那麼認真呢?因為,諸位我們要知道一點,菩薩的可貴在他內心的菩提心,如果我們今天沒有菩提心,我們所修的佈施、持戒的善業,跟一貫道、天主教的善業其實差不多,就是人天果報,也不可能產生所謂大乘那個乘、那個有運載到成佛之道的功能,那個乘的功能就消失掉了。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失去了菩提心,我們幾乎是沒有價值了,可以這樣講,我們生命沒有什麼歸依處、沒有什麼目標。而菩提心的根本諸位要知道是在大悲心,你對於世間的五欲生起貪求不會傷害大悲心。說這個人貪求名利,我們應該說這個人是一個有瑕疵、有過失的菩薩;他貪求名利,但是並沒有放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目標,我們應該說這個菩薩還可以再進步,因為他內心當中還有菩提心,他安住在菩薩種性,這個誰也不能否定他的價值,頂多我們說這個菩薩是一個有點過失、有瑕疵的菩薩,貪煩惱本身是不障礙菩提心的。

但是瞋恨心不同,瞋恨心這個火一燒的時候,它直接燒到你的菩提心、燒到大悲心,使令你退失菩薩種性,所以你對這個瞋恨心的相續可不能開玩笑。也就是說佛陀要我們一個菩薩,在你的生命當中不管遇到多大的逆境,想辦法寬恕對方,對你絕對有好處。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對眾生寬恕包容,不一定會得到對方的諒解,但是起碼對你自己有絕大的好處,你內心當中保持心平氣和,對你自己只有好處,而這件事情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不要把瞋心凝結在心中障礙自己,一定要讓自己用觀照力、調伏力化解它,因為你別無選擇。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一個初心菩薩,他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瞋心熾盛、忍力薄弱,剛剛受了菩薩戒、發了菩提心還是經常的發脾氣;但是很難能可貴的是他已經知道瞋心的過失,而且也生起要去對治的意樂,也採取了精進的行動來修因緣觀、修空觀;這個時候他的「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這個是暫時的開緣,因為他已經在努力了,只要他努力他就有希望。

瞋心從遠處來說是傷害你的菩薩道,會使令你退失菩薩種性;從近處來說,對臨命終會產生障礙。我看蕅益大師的《年譜》裡面講到一件事情,蕅益大師說:他一生當中從南到北、從北到南,看到很多人往生的情形。他說:往往一個個性剛強的人,臨命終的時候總是躁動不安,不管他修行多好;一個個性調柔善順的人,他到臨命終的時候寂靜安詳,屢試不爽。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淨土法門本身是一個他力法門、佛力加被的法門,也就是說你成就淨土的淨業不是你自己的力量,是你要跟佛菩薩感應道交;而我們在臨命終的時候在加護病房,不是在一種順暢的境界。其實臨命終,諸位讀《瑜伽師地論》就知道什麼叫做四大的分解,地水火風四大的分解。其實臨命終是我們一生當中最大的障礙,你地水火風的敗壞、你內心當中妄想的紛飛散亂,內憂外患。

換句話說,你臨命終的時候彌陀不可能馬上感應道交、不可能馬上現前,你的內心當中要度過一個非常惡逆的環境,這個時候就要靠你的本事了。那在加護病房的時候,插滿了管子、旁邊的親屬在那個地方吵鬧,你內心能夠安忍不動,把佛號提起來,等待跟彌陀感應道交,這個就是靠你平常的栽培。

一個個性太剛強的人,在這個惡因緣當中,你習慣性是遇到惡因緣就發脾氣,這個時候饒你的佛號念得再好都會被破壞。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平常養成一個對逆境的寬恕包容,到臨命終惡因緣現前的時候,你才有這個力量去熬過這個臨命終的障礙點,熬過了以後,你才能夠去跟彌陀感應道交。這個地方是講「忍辱度」。

我們看己四、障精進度,首先我們看精進的體性,看《補充講表》第七頁:

附表四─精進度

(一)精進自性

首先我們看精進的自性:

於攝善法,及作有情義別之故,心生勇悍,及由彼心所起三門之動業。

─《菩提道次第略論》─

對於修習善法,對於佈施、持戒、忍辱種種的善法,或者是作有情義別之故,對於做一些利益有情的事物,這個從義理上判斷應該也包括斷惡,就是包括斷除惡法,這個地方省略,就是對於斷惡法、修善法跟度眾生菩薩的三大事業當中,菩薩心生勇悍,勇猛強悍,沒有怯弱退縮的心情,依止這個勇猛強悍的心所發動的身口意三業叫做精進。所以精進的體性等於是斷惡、修善、度眾生,你內心當中保持勇悍,那這個就是精進。

(二)精進差別

問曰: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菩薩成就精進的相貌呢?這是提出一個問。這以下回答,回答當中分成兩科,第一科當中又分成兩段,先講內在的習性,再講外在的相貌。先看內在的習性:

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於所作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竟。

這個「菩薩性自翹勤」,他內心當中非常的勤勉,怎麼個勤勉法呢?「夙興晚寐」,他一天當中時間都沒有空過,晚睡早起,對於睡眠不深愛樂。睡眠跟倚樂不同:睡眠是全躺,整個身體躺下去了;倚樂就是斜躺,把床鋪弄得斜斜的樣子躺著。也就是說這個菩薩內心當中對生命是有一些期許的目標,不是一天到晚睡覺,是非常的勤勉,這第一個,成就精進的第一個體性。第二個「於所作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他對於自己所承辦的事情,他有一種性格就是勇敢果決,不會產生懈怠之心,遇到了這種障道的因緣,他不會因此退縮,經常思惟以種種的方便,要把這件事情做究竟圓滿。

我過去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們的教務主任是上慧下天老和尚,在我印象裡面,他經常告訴我們一個觀念:你做什麼事情就是要有始有終,不要三心二意。你今天發願要拜《八十八佛》,你就徹底的拜三年五年;你要研究《楞嚴經》,你就把這部經從頭到尾研究個徹底,再換另外一部。修行最怕的就是三心二意,你今天拜《八十八佛》,明天看人家拜《萬佛》你就拜《萬佛》去了,你今天念觀世音菩薩,明天念地藏王菩薩,你所有的法門一事無成。

就是說精進的意思:「精」,專一不夾雜;「進」,你對這個法門相續不斷。我們可以這樣子講,「任何一個法門,法法都是妙法」,但這個法門要對你產生強大的力量,你就是要熟,沒有二話,熟能生巧。所以慧老師以前經常告訴我們:你拿到一本書,你就是從序分的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我剛開始也不太習慣,我們總是一本書翻來翻去,後來我強迫我自己「任何一本書都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我發覺這個方法不可思議,就是會養成你做什麼事情都做徹底的習慣,而做徹底的習慣就是精進。做什麼事情,「思擇方便,要令究竟」,一件事情在你的手中,你一定把它做到圓滿為止,絕對不會中途放棄。這個是講到一個菩薩的種性。再看他外在的相貌,這當中分兩段,先看第一段:

凡所施為,一切事業,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於諸廣大第一義中,心無怯弱,不自輕蔑,發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於彼。

對於所作所為,一切自利利他的事業,內心堅固決定,就是這句話勇悍為性,勇悍其實講白話一點就是堅固決定。什麼叫堅固決定呢?這以下從兩方面來說:從待人處事來說,「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對於還沒有做圓滿的事情,絕對不會從中間起懈廢退屈,這個是約待人處事而說;從佛法的修學上說,於諸廣大第一義諦這種諸法實相的道理,「心無怯弱,不自輕蔑,發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於彼」,對於大乘的甚深法義,能夠直下承當。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退休以後,有一天應邀到一個大學為年輕人開示成功的秘訣,他把他一生的經驗講完以後,他作一個總結:一個人的成功,就是你對於你認為你應該做的事情絕不放棄,絕不放棄,絕不放棄。講三句絕不放棄。也就是說你認為斷惡、修善、度眾生是你應該做的,做你認為對的事情,然後絕不放棄。如果我們今天反省一下我們過去一些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我們往往會把失敗歸咎於因緣如此(呵),這樣就很省事了。其實因緣是可以改變的,佛法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失敗有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我們提前放棄,如果我們願意再堅持五分鐘,事情就會有轉機,這個是事實。所以說一個精進的個性,就是你不到最後關頭,你不要輕言放棄。有些人做什麼事情遇到障礙就放棄、遇到障礙就放棄,這個人肯定是一個失敗種性(呵),容易失敗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成功的關鍵就是要做什麼?「堅固決定」,不管做得怎麼樣,我就是有始有終把它做完。再看別相:

或入大眾,或與他人共相擊論,或餘種種難行事業,皆無畏憚。能引義利大事務中,尚無深倦,何況小事!

一個精進種性的菩薩,進入到大眾當中跟人家討論法義,或者去做一些種種難行的事業,內心當中無所畏懼。難行事業指的是菩薩六度的法門,菩薩的六度不是小乘學者所能做的,這叫難行事業。「能引義利大事務中,尚無深倦」,對於能夠引生眾生義利的大事務中,這個地方的大事務指的是弘揚佛法、續佛慧命的大事務,都沒有厭倦之心,何況一般的人群小事。總之: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菩提道次第略論》─

以上的相貌,不管是內在的相貌、外在的相貌,都是菩薩精進的相貌。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因緣當中、在諸佛的因緣當中,他有一個特色,諸位應該知道就是精進。當然諸佛所證得的法身、諸法實相的真理是沒有差別;但是在整個證得真理的過程當中,因地的相貌是有差別的,每一尊佛的因地各有各的功德,釋迦牟尼佛的特色就是精進。精進我們可以從《大智度論》當中提出兩點來跟大家作一個勉勵,互相勉勵。第一點、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做一個王子,那個時候國家貧窮,王子就決心帶著五百個大臣去取寶,到大海的時候遇到了暴風雨,暴風雨就把這個船破壞,珍寶就掉到大海去了。

我們一般人遇到這種因緣就放棄了,但是王子(釋迦牟尼佛)這個時候就拿著一個舀水的勺子去舀大海水,發願說:我如果不把這個大海水舀幹,我絕對不放棄。發願以後,不得了,行力不可思議,龍王很緊張。龍王說:你要把大海水舀幹,我龍子龍孫怎麼辦?這個時候就乖乖把珍寶還給王子。這是釋迦牟尼佛以前做在家居士的一個行力。

第二點、釋迦牟尼佛因地的時候出家做一個出家菩薩 ,他有一次去山中修行,結果在山中看到定光如來,定光如來在山洞當中入火光三昧,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合掌,用一隻腳站著合掌讚歎佛陀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以這個偈頌讚嘆定光如來七天七夜,用一隻腳站著。在經典上說:彌勒菩薩是生生世世做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但是釋迦牟尼佛因為精進的緣故,超越九劫的時間先彌勒菩薩成佛。所以這個精進也是很重要的,做什麼事絕不放棄,堅固決定,絕不放棄。釋迦牟尼佛的個性,不做事則已,一做事堅固決定,絕不放棄。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個祖師大德的修行功德不同,有些人修天台宗、有些人修唯識宗、有些人參禪,但是諸位如果看高僧傳看多了你會發覺:每一個祖師都有兩種特色,一個忍力,一個行力。遇到逆境的時候,他們都安忍不動;遇到修行的時候,他們就有行力。諸位讀《印光大師文鈔》,你會感覺到印光大師的行力。印光大師說:念佛法門別無其它,就是一個行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煩惱不能斷要他斷,就是這樣子。

所以一個內心優柔寡斷、個性怯弱的人,說實在學佛是很慢,覺得你修行修了很久但是沒什麼進步,就是你沒有培養一種精進的個性。淨土宗強調隨念往生,諸位要知道,不是隨業往生,就是說他不在乎你內心當中栽培多少業力,他不在乎這件事情,但是他很在乎臨命終的時候正念分明。所以印光大師說:什麼叫正念分明?就是生起一個決定的信願,你內心當中乃至於臨命終讓你做大國王、做大富長者、做大法師轉大法輪,你都不生起一念的受生之心。就是說你到臨命終的時候,沒有錯,我們沒有資糧,我們也可能今生才修學佛法、也可能善根薄弱,但是我們對彌陀那一分堅固決定歸依的心,這是關鍵點,因為他是他力法門。

也就是說你一心一意的堅持憶念彌陀的聖號,沒有生起一個三心二意的妄想,這個是往生的關鍵。印光大師說:臨命終的時候是「臘月三十算總帳」,是一個何等混亂的局面,有無始業力、無始煩惱的干擾,如果你這個念頭是退縮的、是三心二意的,你怎麼能夠抵抗無始的業力呢?所以臨命終的時候是隨念往生,而這個念不是普通的念頭,你要在無始的業力當中衝過去,那是一個堅固決定的念頭。這個念頭哪裡來呢?就是你平常的栽培。

所以印光大師在平常的開示經常講:修學佛法,第一個、要有忍力,忍人所不能忍,就是你要有忍力,遇到惡因緣的時候要忍得過去;第二個、要有行力,在修行的時候行人所不能行:一個忍力,一個行力,這個是修行成功的關鍵點。修行法門這兩個都有需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靈的殘缺

古時有一個裁縫,出門訪友幾天,歸來後夥計呈上一份訂...

百歲老中醫的養生觀

羅明山是四川省綿竹縣有名的老中醫,他在114歲時仍然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佛教詞典】臥佛寺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627~6...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