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淨界法師  2022/04/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五講)

《瑜伽菩薩戒本》,紹安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頁,己三、障佈施攝。

我們這次所學習的課程叫做《瑜伽菩薩戒本》,瑜伽的意思就是相應的意思,就是相應於大般涅槃,換句話說,我們如果能夠如法的修持菩薩戒法,這樣的功德不只是成就人天的果報,也不只是成就二乘的偏空涅槃,它能夠引導我們的生命從痛苦的生死此岸而到達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它有這種力量。

到底我們要怎麼樣的來修持才叫做如法的修持菩薩戒呢?所謂的如法的修學菩薩戒,我們一路學習過來,我們可以會歸成三個重點:第一個是你要有誓願力,就是說在修行當中,你一定要確立一個修行的目標。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基本上生命的目標就是離苦得樂,而離苦得樂的關鍵就是要解脫三界的生死,這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鍵。

佛法告訴我們生命的相貌是「恆轉如瀑流」,生命就像一個不斷流動變化的水流,從這個水流的變化,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質是無常變化的,這個無常道理的觀察,從經論的說明,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

第一個是粗分的無常,又叫做敗壞無常,敗壞無常就是就著我們一期的生命來觀察,就是我們今生是人,我們死掉以後會隨著業力的因緣,來生變成一隻螞蟻、或者是一隻狗,這個狗做完以後又變成另外一個果報,所以我們的生命就是在這個流轉當中不斷的變來變去,這是第一個粗分的敗壞無常;

第二個是微細的細分的一種剎那無常,就是其實所謂無常的敗壞,就是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生起,也同時被無常所破壞,所以我們從無常的觀察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在我們生命當中,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遲早都要被無常所破壞,所以我們這樣子的觀察,就會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不安穩,就是你根本就沒辦法去掌握什麼,因為我們必須受無常力量所主宰。

所以從無常的觀察,我們確定生命的本質是痛苦的,雖然我們能夠在無常的生命當中積集一點佈施、持戒的善業,但是從善業所招感的安樂果報,還是被無常的力量所破壞。就好像在一個火燒的房子,雖然火燒的房子當中有一些美好的資具,但是這個本質是一個火燒的房子,這是不能改變的,唯一能夠改變的就是趕快離開這個房子。所以在我們修行當中,透過無常而觀察到生命的痛苦,而建立了在我們修行當中最為重要的出離心,內心當中培養一種出世的情操,從這樣自身生命無常的觀察而體會到苦諦、而培養出離心。

我們還應該再進一步的觀察,其實從一個同樣的道理,每一個有情眾生的身心也正受著無常大火的折磨跟燃燒,這些有情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所以我們也應該有一分的責任引導他們解脫這種生命的痛苦,這個時候我們從出離心擴大變成一種大悲心,由大悲心生起的意樂,我們就會下定決心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們為了要解決一切有情生死流轉的痛苦,我們應該要去追求無上菩提,這個時候在我們生命當中,就許下了一個崇高的目標,所謂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是我們整個盡未來際的生命追求的目標。

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拜佛?我們為什麼要持戒?我們為什麼要誦經?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我們受持菩薩戒法,第一個就是許下你生命的目標,就是所謂的誓願力。

第二個就是觀照力,觀照這個生命的因緣,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受無常生命的折磨、為什麼三乘的聖人能夠解脫這種三界流轉得到涅槃的安樂,這個苦樂的因緣並不是上帝所創造的、也不是自然產生,它是由業力所招感的,這個業力的本質事實上是由心來主宰,所以在觀照的因緣當中,主要的就是迴光返照我們現前一念心性,觀心法門。

觀照我們這一念心性,在大乘經典上說我們這一念心的相貌是真妄和合,它有兩個相貌:第一個真如的相貌,真如的相貌是我空、法空相應的一種無私的心理,所發動一切的作用都是安樂的;另外一個相貌是無明,就是以自我為意識的一種私心,我們隨順自我意識的慾望所發動的一切業力,都會招感三界的痛苦。

所以所謂的生死是由無明所招感,所謂的涅槃是由真如所變現。所以從這樣的觀照,我們知道改造我們的內心就變成是我們修行主要的目標,如何把我們依止自我意識的這種自私的心理、保護自我意識的心理消滅,而改成一種平等無私的大悲心,這就是我們整個努力的目標。

要改造我們的心性必須要假借事相的修行,所謂的借事修心,所以就是第三個行動力,佛陀的慈悲就製定了三聚淨戒,所謂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我們透過斷惡、修善、度眾生數數的造作、數數的修行,就能夠把我們內心的無明慢慢的消滅,把內心的真如慢慢的開敞出來,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正確的走上無上菩提的道路,也就慢慢的離苦得樂。這就是我們整個菩薩戒的修行有三種力量──誓願力、觀照力跟行動力。

己三、障佈施攝

庚一、不知報恩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這一科「障佈施攝」是屬於行動力的攝眾生戒,這當中有四科:同事、愛語、佈施、利行,這是攝眾生戒的第三個方便。

首先我們解釋佈施的體性,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什麼叫佈施呢?「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以所有無貪之施,及其所化身語二業。」所謂的佈施就是一個菩薩能夠不顧自身的資具,他對於自己所受用的財物、或者種種生活的資具不會珍惜愛著,他會以一種無貪之施,就是依止這種施捨的心情來發動他身業跟口業的行為。

換句話說,所謂佈施的體性不是依止外在的環境而安立的,就是說今天你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你不喜歡,你把它送給別人,這個不能構成佈施;佈施的目的要依止你的施捨,它的本身是對治貪慾的一種施捨心發動出來,才能夠安立做佈施。

佈施攝這一科有四條戒,我們看庚一、不知報恩戒,施捨心的第一個所緣境是面對有恩的眾生,這當中分兩科,第一科是有違犯,這當中我們先看第一科的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先有恩諸有情所 ,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安住在菩薩種性的一個菩薩,他安住在菩薩的戒法當中,他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他對於在過去的生命當中曾經有恩於我們的有情所。

有恩於我們的眾生有兩種的情況:第一種是一種財物的資助,比如說我們的父母、或者兄弟姊妹,乃至於我們的同參道友等等,他曾經以財物的資助來使令我們的色身得到了安樂,這是第一種財物的恩惠;第二種是屬於佛法的教化,比如說我們的師長、阿闍梨等等,師長以佛法的教化使令我們內心得到調柔、得到寂靜安樂,這個是一種佛法的恩惠。

我們對於曾經資我們財物、或者佛法恩惠這種所緣境的眾生,我們內心當中出現了兩個相貌就構成犯罪了:第一個「不知恩惠」,不知就是我們不能如實了知眾生對我們的恩惠,不能如實了知就是說我們總覺得「別人對我們的財物、或者是佛法的恩惠,這些都是應該的、是自然的,他本來就應該對我這樣做的」,這樣子我們就不能知道他這樣對我們是一種恩惠的力量,你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或者第二個「不了恩惠」,了就是銘記不忘,雖然你知道這件事情,他這樣對你的財物跟佛法的施捨是恩惠,但是你不把它當做一件事情,你內心當中這種感恩心非常薄弱,一下子就把它忘掉了。

我們對於有恩的眾生,「不知恩惠、不了恩惠」,內心反而懷有嫌恨之心,懷有嫌棄怨恨之心,這個有恩惠的眾生可能有一些過失出現,我們對他產生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我們對於這樣一個有恩眾生這種現前的因緣,不能夠隨順自己的能力來加以報答,身為一個菩薩,這樣子就犯到菩薩戒,違背我們的菩提心,對菩提心就產生了一種傷害的力量,所以這個是結罪。

壬二、非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現酬報,非染違犯。

我們對有恩的眾生,內心實在是有感恩心,而且我們也一直的把他對我們的恩惠記在心中,但是我們的事務太繁忙,或是有一些特殊的境緣出現,因為懶惰懈怠的關係暫時不加以酬報,這樣子是犯到輕的突吉羅罪,這個是因為有事緣的障礙,一方面加上個人的懶惰懈怠所造成,不是懷著嫌恨心,所以是輕的突吉羅罪。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違犯。

這一條戒的開緣有三種情況:第一個「勤加功用」,就是說你現在在佛法的解行二門做一些加功用行,比如說你在研究佛法的聞思修、或者你在做一個拜懺、或者打佛七的加行,你這樣子的一種一心行道,雖然是有恩的有情眾生現前,但是你在用功一心行道,實在沒有空閑的時間,不加以酬報這是開緣的情況,因為尊重法的緣故;

「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我們不加以酬報是一種對治,希望這樣子的因緣能夠讓對方產生反省,產生滅惡生善對治的功能;

「若欲報恩而彼不受」,就是說對方是一個少欲知足的眾生,如果我們加以回報反而使令他身心不自在,對方不會接受的,這樣子反而造成對方的困擾,所以這樣子的情況皆無違犯。

以上三種因緣出現的時候,我們對有恩的眾生能夠暫時不加以回報。這條戒的重點就是要培養我們對眾生的感恩之心。

我們在行菩薩道,最為根本的當然是菩提心,菩提心最大的傷害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私心,自私的心理,這種自私的心理是最嚴重傷害菩提心的。

菩提心的成就當然有一定的次第,我們要生起菩提心有兩個方便:第一個就是要修寬恕跟包容,寬恕跟包容是面對有過失的眾生,就是說眾生在身口意有一些過失出現的時候,我們自己見聞覺知以後要寬恕包容,你不能生嫌恨心、或者是生起棄捨的心理,嫌棄或者是怨恨之心,這種心生起的時候你要生起菩提心就有困難,如果你對眾生的缺點都不可能包容,你不可能生菩提心,不可能,你最多的生命只是到二乘的涅槃,你就通不過去了,這一個障礙你通不過去,所以在修菩提心的第一個方便是修寬恕跟包容;

而第二個方便就是修感恩心,因為你有感恩心,你才會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這個感恩心基本上是修菩提心的一個前方便。當然感恩的生起,第一個先對有恩的眾生,再對中庸的眾生,再對怨家的眾生,如果我們對有恩的眾生都不能生感恩心,那你不可能對於中庸乃至於怨家生感恩心,那你的大悲心就不能生起。

我個人的修行經驗,我們講觀照力,有時候我們自己用功的時候、或迴光返照,靜坐常思己過,就是說我自己的經驗,我們這一念心去跟眾生的境界接觸的時候,有時候我自己也會生起刻薄寡恩之心,只看到眾生的缺點,眾生對我們的恩惠我們都看不到,有時候我的內心也會看到眾生對我的恩惠生感恩心。但是我自己在檢查我的內心的時候,我發覺這兩個心的相貌是不同、不同,有所不同,這個因緣會有不同。

就是說當我的心生起刻薄寡恩的心的時候,我發覺我的心是躁動不安、躁動不安,躁動不安就是從無明發動出來的,就知道它的根源是無明,它的根本是無明發動出來的,換句話說這樣的造作對我的生命是傷害的。

反過來說當我生起感恩心的時候,我也會去觀照我這個心的相貌是寂靜安樂的,所以它的根源是從真如發動出來的,對我生命是增上的。所以我們其實很多的觀心,你的心態出現的時候,你很容易知道它是功德相、或過失相,就是你看它的相貌是擾動不安的,或者是寂靜安穩的。

這一條戒當然所對治的就是我們一種刻薄寡恩的心情,因為你刻薄寡恩,你不能生起廣大平等慈悲的胸量,你就不能去成就所謂的攝眾生戒,攝受眾生的大悲心生不起來,當然你的菩提心也就生不起來,這個就是佛陀制戒的目的。

庚二、不慰憂惱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前面的所緣境是有恩的眾生;這個地方是內心有憂惱的眾生,這當中分兩科,先看辛一、有違犯,這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愁惱,懷嫌恨心,不往開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薩,他見諸有情,見包括見聞覺知,這個有情眾生內心當中墮落到三種難處:第一個是財寶,當然財物的獲得是不容易,你要很多的辛勞積聚,但是積聚了以後,在惡因緣出現的時候這個財物失掉了;或者是眷屬,有恩愛的眷屬失掉了;第三個是祿位,就是你有尊貴的地位,後來惡因緣出現,這個尊貴的地位也失掉了。

珍寶、眷屬跟祿位這三個都是我們凡夫所好樂的境界,失掉以後,我們內心當中就多生愁惱,我們內心就走不過去了、走不出來了,從這個障礙境界裡面,又一直活在過去的回憶,心不甘、情不願,就在這個境界裡面不斷在那個地方思惟、攀緣、纏繞,就走不過去了,這樣就對我們產生障礙了。

菩薩這個時候知道有情眾生內心出現了這種憂愁苦惱的障礙,菩薩懷著嫌棄怨恨之心,而不以佛法的智慧加以開導,使令他解脫憂惱,這樣子菩薩是犯到菩薩戒法,因為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現在有苦惱出現了,而我們卻不加以開解。

我們講感恩心,感恩心的目的就是希望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其實離開痛苦又更重要了,他暫時沒有什麼安樂的功德還不是很重要、不是那麼急迫,但是離開痛苦就非常急迫了。

這個痛苦的生起,在經論上的說明有兩個因緣:第一個是業力,就是有這個罪業,這種業力是屬於外在環境的逼迫,比如說他沒有飯吃,這個是痛苦,冬天他沒有衣服穿,這也是痛苦,這個是屬於身苦,這種感官的痛苦,感官的痛苦是比較短暫的,因為外在環境的因緣消失以後,這個痛苦就消失了,所以這個感官的色身痛苦是短暫的;

第二種痛苦是內心的痛苦叫憂愁,內心的痛苦來自於內心的煩惱引生的,我們從自己的觀照知道「其實內心的痛苦對我們的影響殺傷力是很大的」,它可以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三年在內心不斷的折磨你,你總是揮之不去,如果你不能用佛法的智慧來觀照它,這個障礙會相續下去,而且會增長廣大,那麼佛法的對治就是要破除他的愛取。

就是說其實他所執著東西本身是一個無常的東西,但是他產生常見,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以無常的觀、以無常的道理來開示他。在《無常經》上說:「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就是說「假使妙高山」,即使是一個很堅固的高山,它時間到的時候也是被無常的力量所破壞;大海那麼的深廣無涯,但是因緣一到也是有枯竭的一天;乃至於大地跟日月,總有一天都會消失掉;所以我們覺悟「未曾有一法,不被無常吞」。也就是說其實財寶、眷屬、祿位的本質是無常敗壞,而我們一定要執著它!就是說這個問題不是外境有問題,就是你的心產生了顛倒、你認為它是常的,所以這個地方就產生了憂愁。

無常觀能夠破執,不過如果從大乘的角度,我們只是無常的開導還是不夠,就是說人總是有一個歸依處,你把他執著的東西用無常觀破壞了,你應該再給他另外一個所緣境,你應該告訴他「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就是你應該要把心思安住在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這才是你的歸依處。

好像一個小孩子,他沒有智慧觀照這個差別因緣,他拿到一個有毒的蛋糕,你說:「這個蛋糕不能吃,這個蛋糕你吃下去,雖有暫時的甜美,但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這個蛋糕不能吃,你給我另外一個沒有毒的蛋糕啊!」我們應該給他另外一個清淨安樂的蛋糕。這就是說我們應該要以無常的智慧乃至於三寶的功德來開導他,使令他從這個世俗的執取跳脫出來。

壬二、非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開解,非染違犯。

我們今天沒有去開導他,實在是事情太過忙碌,你有種種的事緣,你懶惰懈怠來遮蔽你的菩提心,暫時遮蔽你的菩提心,這種情況不是依止嫌恨心,所以過失比較輕。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應知如前於他事業不為助伴。

「於他事業,不為助伴」,這個我們看第四十七頁倒數第二行,不為助伴戒有十二個開緣,為了增加我們的印象,我把它念一遍,就是我們不慰憂惱戒的開緣跟不為助伴戒是一樣的:

若有疹疾;若無氣力;若了知彼自能成辦;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義、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先許餘為作助伴;若轉請他有力者助;若於善品正勤修習不欲暫廢;若性愚鈍,於所聞法難受難持,如前廣說;若為將護多有情意;若護僧制:不為助伴,皆無違犯。

這個開緣的情況完全一樣。

我們回到《講義》第五十二頁。不慰憂惱這當然很重要,我們的障礙,說是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我們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障礙,這個障礙的本身是從內心的妄想變現,換句話說,這個障礙是從內心生起,而最先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我讀佛學院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學他閉關,他閉關請我幫他護關、幫他送飯,剛開始什麼事幫他招呼一下,他那個時候是專心拜佛,一天拜三千拜阿彌陀佛,他是準備拜三年。拜到第二年的時候,他內心起了一個很大的煩惱,他那個時候把我叫過去說:淨界法師,我現在內心當中有很大的障礙衝不過去了,我不管持咒、念佛、修止觀,就是完全過不去,我一定要出來,非出來不可。

我說「你再想想看」,這個時候我就給他開導一些佛法的因緣觀,差不多講了三十分鐘左右,三十分鐘也不是很久,講完以後他心開意解。

他告訴我說:奇怪,你跟我講這個道理我都知道(呵),我都知道,但是你跟我講的時候這種感覺就不一樣。後來我就知道當局者迷,你自己跟妄想打成一片的時候,你自己容易顛倒,這個時候旁邊的善知識很重要,所以說修行為什麼要同見、同行的善知識,因為我們的內心當中有善根,但是我們的內心也有煩惱,諸位要知道我們是有煩惱的眾生,這個煩惱是潛伏在內心的深處,既然有煩惱,有因緣的刺激它就會出來活動。

誰沒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誰沒有障礙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善知識不加以適當的幫助、開導、安慰,他可能就會因一時的顛倒而退轉,前功盡棄。

所以在修行的時候,《天台小止觀》警告修行者:初學者你不要一個人住,你一定近善知識,依止大眾僧團,依止同見同行同梵行的善知識。為什麼呢?因為你不修行,整天唱歌跳舞心外求法,你都感覺不出你的煩惱;但是你真實要修行的時候、真妄交攻的時候,就很容易把你內心深處的煩惱逼出來,逼出來的時候,你自己會顛倒,你自己不知道你在幹什麼,你自己就覺得不對勁,修行不得利;這個時候旁邊的善知識用清淨的法語開導你就變成非常重要,旁觀者清,他這個時候,在你正念跟煩惱打成平手的時候,他適當的拉你一把,這個就扮演重要的角色。

這條戒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大家要互相幫助,我有障礙,你拉我一把,你有障礙,我開導你、我拉你一把,這樣子大家依眾靠眾,大家都得到增上,這條戒是這樣的意思。

庚三、不施財物戒

辛一、有違犯

壬一、染違犯

前面一條戒是屬於內心的憂惱、內心的障礙;這個地方是色身的障礙,就是物質的匱乏,這當中分兩科,壬一是有違犯,這當中先看第一科的染違犯,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正來希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就是這個菩薩他有足夠的物質,換句話說他有佈施的能力,「有飲食等資生眾具」,有飲食或者日常用品多餘的資具,你除了自己用以外,你還有一些多餘的飲食資具。這個時候「見有求者」,這個地方的見跟前面的見聞覺知有所不同,諸位要知道,這個地方的見是只有眼睛親自所見,就是一個現量的境界,不包括聽聞。

就是有一個眾生他現前,可能是乞丐、或者是貧窮的眾生,他希「求飲食等事」,他正式開口,用口業來向你乞求、或者用身體的動作來向你乞求,他很明顯的表達希望向你乞求飲食資具等事。

這個菩薩懷著嫌棄,或者是看不起對方、或者怨恨對方的心情,「而不給施」,不把這個飲食資生多餘的資具佈施給他,這樣子就犯到我們的菩薩戒。這地方當然包括我們出外的時候,只要看到乞丐,乞丐的現前,我們有多餘的零錢也應該作一些施捨,是這個意思。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能施與,非染違犯。

就是一時的懶惰懈怠,這樣子不是懷著瞋恨心,非染違犯。

這個地方的「障佈施攝」跟前面的「障佈施度」有所不同。

前面的「障佈施度」,古德把它排在攝善法戒,生善,所以他偏重在內心的功德,既然偏重在內心一種施捨心的栽培,他的所緣境就比較廣大而無所簡別,主要的目的是在假借佈施的因緣生起內心施捨的心;

這一條戒的「障佈施攝」,祖師是把它判在攝眾生戒,它是偏重在攝受眾生、廣結善緣,所以這一條戒你一看就知道它施捨的所緣境都是有特定的對像,剛開始是有恩的眾生,然後是憂惱的眾生、財物匱乏的眾生,所以這個地方的施捨是偏重在廣結善緣,所以它有特定的對像。

諸位可以把這一科的「障佈施攝」跟前面「障佈施度」的戒文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得出來。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現無有可施財物;若彼希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來求者王所不宜,將護王意;若護僧制:而不惠施,皆無違犯。

開緣有五種因緣:第一個「若現無有可施財物」,就是菩薩本身實在是非常的貧乏,沒有多餘的東西來佈施。

「若彼希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不如法物就是這是一種非法之物,它會引生我們內心的罪業,比如說他向你乞求刀杖、弓箭、毒藥等等,他向你乞求的東西,很可能會引生對方殺盜淫妄的罪業的,這種不如法物都不應該給與的,因為它會引生內心的罪業;或者說他所乞求的是「所不宜物」,這個地方指的是會引生他色身的病痛,比如說他有糖尿病,他向你乞求糖果,你就不應該給他了,這個會對他色身產生傷害的。

對他的身心有傷害的東西,菩薩在佈施的時候一定要依止智慧的判斷,來判斷給不給。

「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這是一種對治。比如假設我們今天出外看到乞丐,但是你知道這個乞丐根本就不是真的乞丐,他有錢得很,他是一個職業乞丐,他只是為了增長他的貪慾、好逸惡勞而來做乞丐,這個時候我們不給他,為了對治,不要增長他的貪慾,這樣子菩薩是依止希望他進步的心情,調彼伏彼,這種情況可以不給。

「若來求者王所不宜,將護王意」,這個可能是國家法律不允許的,這樣佈施的行為是法律所不許的。「若護僧制」,這樣佈施的行為是僧團制度、在戒律當中所不允許的。而不惠施,皆無違犯。

這一條戒是財物的佈施,我們也可以作一個對比,我們看第十九頁「不施其法戒」,我們把它念一遍:「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一條的「不施其法戒」,祖師把它放在「障佈施攝」,屬於生善,攝善法戒;這一科「不施財物戒」,祖師是把它放在攝眾生戒。

這個地方大家可以想一想它的差別,佈施佛法屬於攝善法戒,佈施財物屬於攝眾生戒,這個地方諸位可以想一想。這個地方應該是這樣講,就是說我們攝受眾生有方便跟真實,財物的佈施屬於方便,其實財物的佈施不能夠給眾生究竟的安樂,但是佛陀也鼓勵我們對眾生及財物的佈施。

為什麼呢?因為你把財物佈施給他,你能夠跟他廣結善緣,廣結善緣,這個財物的佈施扮演著重要角色,你有這樣財物的佈施以後,你跟他廣結善緣,你後面再為他說法,這個時候就容易得多。

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站在一個菩薩的角度,真正給眾生得到利益的是弘揚佛法,開啟他的智慧,但是你必需有前方便、必需有前方便,否則你度化眾生有困難。我發覺我的師父這個地方做得很厲害,你看他老人家就做一些小書籤,書籤要做得非常漂亮,像是銅做的、像是鍍金的那些有蓮花的書籤,有信徒來,他就送給他一個,他就起歡喜心,有歡喜心,他對你的印象好,你跟他開示佛法他能夠接受。

你說一個眾生來,比如我們說兩個眾生,你給他一個書籤跟沒有給他書籤,你跟他講佛法感覺不同(呵──),因為佛法的功德,他可能來世、或者是來生才看到,你給他一個書籤,他現在馬上感覺得到。我發覺眾生是習慣偏重在現世的安樂,一般人是這樣,一般人都是比較沒有遠見。所以我們就必須恆順眾生,就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所以財物的佈施雖然不是菩薩道的重點,但是它能夠在菩薩道當中扮演一個方便法門,諸位如果有志於有一天要攝受眾生,那你就是要注意這個問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靈的殘缺

古時有一個裁縫,出門訪友幾天,歸來後夥計呈上一份訂...

百歲老中醫的養生觀

羅明山是四川省綿竹縣有名的老中醫,他在114歲時仍然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佛教詞典】臥佛寺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627~6...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