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六

沙門法寶撰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分別智品者。惠於曾見決斷名智。或求見境意樂止息。加行奢緩說名為智。智類不同不過十種。此品廣明故名分別。智即是道。道是滅因。前賢聖明道所成人。此品明智述人所因道。先果後因。故此明智。

論。前品初說至為有智非見耶。結前起後。頌答可知。自下准此皆不述也 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智差別。二明智成德 就前門中複分為七。一明忍.智.見別。二明十智相異三明建立十智。四明法.智斷別。五明十智行相。第六義門分別。第七廣明修智。此一頌第一明忍.智.見別。

論曰至推度性故。此明聖忍非智攝也。立以聖名簡有漏忍 自所斷疑者。簡異部疑也。與疑得俱故不名智。正理論雲。或求見境意樂止息。加行奢緩說名為智。諸忍正起推度意樂加行勐利故非智攝(已上論文)。

論盡與無生至不推度故。明盡.無生非見性也。

論。所餘皆通至推度性故。明所餘智皆通智.見。已斷自疑故是智攝。推度性故故名為見。非初見故不名為忍。

論。諸有漏惠至世正見為六。明有漏惠皆得名智。所見境中非初見故。婆沙四十四雲。無一有情於一切境。無始時來非有漏惠數數觀之。故有漏惠皆是智攝(已上論文) 即是通染不染一切有漏諸惠。皆名為智。雖五識緣念念不同。緣同類故亦名為智。又所取境無始時來。用有漏惠數數觀故。除五識身相應諸惠。所餘善惠皆名為見。即是世間正見攝也。諸染惠中唯五名見。一切無記皆非見也。

論。如是所說至竝惠性攝。此明有漏及無漏惠。於一切處皆得名惠。以此皆能簡擇法故。

論。智有幾種相別云何。此下第二明十智相別 於此文中複分為四。一明十智名.體別。二明三智成九智。三明九智成十智。四明盡.無生相別。此兩行頌明十智名體別。

論曰至性差別故。此列智名。先束為二 論。如是二智至分法.類別。此開二智為三智也。

論。三中世俗至四諦為境。此明三智境各別也。正理釋雲。前有漏智總名世俗。瓶.衣等物性可毀壞。顯在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順世間俗事轉故。從多建立世俗智名。非無取勝義順勝義事轉。然是愛境無勝功能息內眾惑。故非無漏 又云。有漏.無漏二智何別。無漏於境行相明利。彼有漏惠與此相違。如竭地羅.餘木二炭於所燒練勢用不同及勝劣香能熏用別。炎鐵草火熱勢有殊。二智相望差別亦爾。

論即於如是三種智中。下一頌。第二開成九智也。

論曰至滅.道四智。此明法.類就境成四。兼前法.類復成六智。若兼世俗總有七智。

論。如是六智至名盡無生。此明六智至無學位。成盡.無生總成九智。

論。此二初生至為境界故。明盡.無生初生之者。唯緣有頂四蘊為境。唯此二智通其多念。初念唯緣有頂苦.集。餘異緣也。若不爾者。何故以初簡後生也。

論。金剛喻定境同此耶。問也。

論。緣苦.集同緣滅.道異。答也。准此論文。金剛喻定。唯緣非想四蘊為境。同初盡故。

論。於前所說九種智中。下兩頌。第三開成十智。

論曰至餘即不然。明於法.類.道.世俗中離出他心非苦.集.滅.及盡.無生。

論。此智於境至及去來心。此明他心三決定相。

論。勝心有三至勝位者心。明不能知三緣心也。唯知等.劣故。正理雲。然他心智.及所知境.根.地既殊。知亦有異。所智有漏心.心所法。曾.未曾得。各有十五。謂欲.四靜慮各下.中.上根。能知但除欲界三品。曾.未曾得各有十二。所知無漏及彼能知。皆除欲三。各有十二。且諸有漏曾.未曾得下根所攝他心智生。隨其所應。能知下地三根心品。自地下根中品亦知自地中品。上品總了自.下地三。無漏下根他心智起。唯知自地.下地下根。中亦知中。上兼知上。何緣有漏.無漏智生。知下地心多少有異。有漏三品可一身成。無漏隨根立聖者別。尚無有一成二品根。況有成三。故有差別。如何說一補特伽羅。成九品道斷九品惑。此道差別非根有異。由因漸長後道轉增。如次能令多品惑斷。或諸種性各有九品。成一九品必不成餘。故前後言無相違失。故依上地起下根心。有上根心依下地起地.根互勝必不相知。地位.位根相對亦爾 婆沙論雲。問初靜慮他心智。於欲界四靜慮通果心.心所法能知幾種。有作是說。能知四種。所以者何。一切皆是欲界攝故。復有說者。唯能知初靜慮通果不知餘三。所以者何。如不知因。果亦爾故 又婆沙雲問靜慮中間心.心所法。何地智能知耶。有作是說。初靜慮上品智能知。復有說者。第二靜慮下品智能知。評曰應作是說。初靜慮三品智皆能知。所以者何。一地攝故(已上論文)。

論。此智不知至為境界故。明此不知去.來因也。

論。又法.類品至為所緣故。明法.類智不相緣也。以類分智非欲道故。法智不緣。以法分智非上道故。類智不緣。雖滅.道法智亦治上修惑非全分故。類智不緣。

論。此他心智至此智所緣。明見道中無他心智。見道亦容為他心境。

論。若諸有情至見道位心。此即總標聲聞.獨覺預修加行知見道心。

論。彼諸有情至初二念心。此別明聲聞知法分心。

論。若為更知至非知見道。此明聲聞加行劣故。經多剎那加行方成。雖亦能知第十六心。其第十六心非見道攝。

論。麟喻法分至下加行故。此別明獨覺知法.類心。

論。有說知初二及第十五心。述異師說獨覺心知。正理論雲。有說麟喻知四剎那。謂初二心.第八.十四。此言應理。所以者何。許從知初二念心已。唯隔五念知第八心。若復更修法分加行經五念頃加行應成。何不許知第十四念。有餘亦說。知四剎那。謂初二念心.第十一.二(已上論文)。

論。世尊欲知至一切能知。明佛無加行能知一切 問何故無漏他心智體。唯是道智非餘智耶 答正理雲。以無漏智決定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故(述曰。此即苦.集智而不能知) 他身無漏心.心所法。細故。勝故。非已有漏他心智境。其理可然。何緣己身無漏他心智。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於有漏境無漏智生行相.所緣異此智故。謂無漏智緣有漏時。必是總緣厭背行相。是故決定不能別緣他心.心所成他心智。以諸聖智緣有漏時。必於所緣深生厭背。樂總棄捨不樂別觀。緣無漏時生欣樂故。既總觀已亦樂別觀。如有見聞非所愛事。總緣便捨不樂別緣。於所愛中即不如是。總見聞已亦樂別緣。是故於他有漏心等。必無聖智一一別觀成緣有漏心。無漏他心智以他心智決定。於他心.心所法別別知故。豈不亦有三念住攝苦.集忍智(述曰。若無漏智不能別緣。因何苦.集智是三念住攝者別緣心受心所耶)雖有。而非但緣一法。緣多體故(述曰。他心智起緣一法而不能緣二三心等。三念住攝緣多心等由此緣多非別緣攝也)。

論。盡無生智二智何別。已下一行頌。第四明二智相別。

論曰至是名盡智。明盡智相也 智見明覺解惠光觀。此即總列智之異名 決斷名智。推求名見。離闇名明。悟理名覺。了達名解。擇法名惠。光謂現照。觀謂觀察。此即名雖異。其體一也。故正理雲。豈不二智非見性攝。如何乃言智.見.明等。有作是釋。乘言便故。然實二智是於後時所起見因故亦名見。謂離盡智後出觀時。必不現行審察見故。先不動性及後練根得不動時。離無生智後審察見亦不現行。故此見名從果而立。或如見故假立見名。如立光名現照轉故。光是色處智體非光。照用如光名光無失。如是二智實非見體。現照如見立以見名(已上論文) 論。云何無生智至是名無生智。明無生智行。盡智知已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若無生智知不退也。故云已知等。不應更知等。故正理雲。何緣論說無生智中復作是言。我已知苦等。理但應說不復更知等。二行不應俱時轉故。若次第轉。前與盡智無差別故不應重說。應知此說意為遣疑。恐有生疑。如時解脫先起盡智後得無生。如是應許不時解脫先起無生後得盡智。為顯一切盡智先起故。復先說已知等言。或先但言我已知等。顯時解脫唯有盡智。後復重言我已知等。顯不時解脫盡後起無生。故雖重言。而無有失。無生智者。何謂無生。正理師言。謂非擇滅有無生故。此智得生智託無生名無生智。滅雖常有。而得非常。得彼滅時此智方轉。要由得起方名有滅。於有滅位此智方生。或無生言目彼滅得。如涅槃得亦名涅槃(已上論文)。

論。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問也。諸無漏智不過十六行相。我已知苦等非十六行。如何能作如是知也。

論。迦濕彌羅至二智差別。論主引婆沙釋。本論意謂從盡智出後得智中。能知我已知苦等。若從無生智後出。後得智中。即能知我不復更知苦等由此證知。二無漏智力用有別。

論。有說無漏至智亦是見。述異釋也。

論。如是十智至六少分。明十智相攝 俗智一全。謂俗智。一少分。謂他心智 法.類智各攝一全。謂法.類智 七少分。謂四諦盡無生他心智 苦集滅智各攝一全。謂各自智 四少分。謂法.類.盡.無生智 道智攝一全。謂自智 五少分。加他心智 他心智一全。謂自智 四少分。謂俗.道.法.類智 盡無生智各一全。謂自智 六少分。謂四諦.法.類智。

論。何緣二智建立為十。下一頌。第四建立十智。

論曰至為自性故。第一建立世俗智。以世俗智性可破壞多知世諦故。就自性名世俗智。

論。二對治故至欲.上界故。第二對治故立法.類智。對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對治上界非法亦應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類。以是對治非法.類故。

論。三行相故至體無別故。第三建立苦.集智也。此由苦.集體一用分。不由境別。但以行相不同。分其二智。

論。四行相境故至俱有別故。第四建立滅.道智也。滅.道二諦體行俱別。由此所緣.行相不同。分其二智。

論。五加行故至立他心智名。第五建立他心智也。正理論更引脇尊者釋。引此智生。要先知心後方知所。從初但立他心智名。引此智時修何加行。先應觀察色之顯.形。所樂言音表心差別。謂彼行者初修業時。為欲審知他心差別。先審觀察自身顯.形。所樂言音因何有別。遂知顯等差別由心。次覆審觀他身顯等。亦由心異有差別生。由此後時離欲身念。調柔清淨引勝定生。依定發生有威德智。此智真實照見他心。如明珠中。種種色縷差別之相。瞭然可得。是名修世俗他心智加行。若修無漏他心智時。以觀非常等苦智為加行。此加行位通緣色.心。至成滿時緣心非色(已上論文)。

論。六事辦故至最初生故。第六建立盡智。於見苦。斷集。證滅。修道事辦身中。最初生故名為盡智。

論。七因圓故至為因生故。明無生智。自身一切聖道。與此為因名因圓滿。因滿故別立無生智。

論。如上所言法智類智。已下一行頌。第四明法.類治不同也。

論曰至無能治欲。釋頌文也。正理論雲。何緣唯有滅.道法智兼治上界。非苦.集耶。所緣寂靜出離同故。謂欲.上滅。及能治道。展轉相望相無別故。以諸擇滅皆善.皆常。一切聖道皆能出離。所緣苦.集。欲.上不同。少.多細.麁上.下別故。又苦.集智緣所厭境。無容厭彼於此離貪 乃至滅.道二智不緣厭境。緣下治上亦無過失。又如不淨觀。及欣涅槃欲。謂不淨觀緣欲界境。唯能令心厭背欲界。欣涅槃欲現在前時。普能令心厭背三界。如是緣欲苦.集智生。唯能令心離欲界染。緣欲界法滅.道智生。普令心離三界染。故許滅.道法智品增。乃至得成金剛喻定。由此大聖妙善了知。依全治門立法.類智。

論。於此十智中誰有何行相。已下第五明十智行相 文中有三。一明十智行相。二明無漏行相。三明行相體緣。此兩行半頌第一門也。

論曰至後當廣釋。此明法.類智具十六行相。以有四法.四類智故。

論。世智有此至自共相等故。明世智行相 有此者。謂此十六行相。即燸.頂.忍具十六行相。世第一唯苦下行相 及更有餘能緣一切法自共相等者。謂五停心觀。總別念。十二緣。緣十八界無我觀等。總別之相。

論。苦等四智至四種行相。明四諦智各有自諦四種行相。

論。他心智中至十六所攝。明他心智行相。無漏他心如道智說。有漏他心。如心.心所法自相境。故行相亦爾。非十六行相所攝。

論。如是二種至不緣想等。此明取別境也。若無漏。若有漏。二種他心。皆唯但緣一法為境。

論。若爾何故至有貪心等。難也。若唯取心不取心所。何為經說了有貪心。貪是心所。心是心王。豈非取二。

論。非俱時取至取衣及垢。通也。心之與貪別念心取。如取衣時不即取垢。

論。有貪心者至唯貪所繫。汎明有貪心二也。有貪相應名有貪心。斷與不斷俱名有貪心。餘有漏心為貪所繫。名有貪心。若斷貪已不名有貪。此總釋也。

論。有說經言至應得離貪名。述婆沙一師釋也。此師唯說貪相應心名有貪心。對治貪善心名離貪心。若不取治貪名離貪心。取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瞋等相應心不與貪相應。故應名離貪心。

論。若爾有心至離癡亦爾。論主破此師說也。若謂治貪名離貪心。不治貪不染污心。不與貪相應故。非有貪心。不治貪故。非離貪心。此二心攝心不盡。餘師所說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不系者名離貪心。此即攝心盡。有癡等亦爾。論主取此師為正。此即類釋瞋.癡心也。

論。毘婆沙師至相應起故。述婆沙釋聚.散心。

論。西方諸師至說名為散。述健馱羅國師釋。

論。此不應理至道智有部。破西方師釋。一以理破。二違本論破。諸染污心與眠相應故名聚心。染污故應名散心。此則一心有二心過。此違理也。若謂聚心是眠相應。是即唯是欲界有漏心。即違本論類智.道智二智知也。類智知上界。道智知無漏道故(已上第四對)。

論。沉心者至相應起故(第五對也)。

論少心者至所好習故。第一釋也。

論。或由根價至故名少大。第二釋也(已上第六對)。

論。染心根少至得少大名。已下重釋諸句 極二相應者。或癡相應謂忿等或二相應。謂貪.瞋.癡。無三相應者。餘句可解。乃至 由此染善得少大名。總結第六對也。

論。掉心者至能治彼故。第七對也。

論。不靜靜心應知亦爾。此類釋也(第八對也)。

論。不定心者至能治彼故(第九對也)。

論。不修心者至容有二修故(第十對也)。

論。不解脫心者至容解脫故(第十一對也) 婆沙一百九十廣釋十一對心。略心即是此聚心也。一百八十九雲。問何故此中不說他心智。答他心智知他相續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知自相續心.心所法。是故不說 廣如彼釋。婆沙評家義當此中所破。

論。如是所釋至諸句別義。論主總非前師釋也。

論。如何此釋不順契經。有部問也。

論。經言此心至有觀無止。答違經也。經說聚心惛.眠俱行故。

論。豈不前說至通聚散過。有部引前違理破也。

論。雖說非理至是散心故。西方師通前難也。雖說眠相應染心。亦聚.亦散過。我西方師不說眠相應染心為散心。但名聚心。復有何過。

論。豈不又說本論相違。有部引前違教破也。謂本論說法.類.世俗.道智.知故。

論。寧違論文不違經說。西方師通本論不得故。雲寧違論文不違經說。

論。如何不辨諸句別義。有部問也。

論。謂依此釋至八異相故。西方師答也。

論。依我所釋至八句別義。有部總不許是不辨經中八句別也。

論。謂雖散等至別立八名。有部重廣釋也。

論。既不能通至理亦不成。西方師難。既不能通我前引經云。云何內聚謂心若與昏眠俱行等文。所釋八句義別不成。

論。又若沉心至名非時修。西方師重引破有部八句也。若沉心即掉心者。經不應說沉.掉非時修覺支別。說所為沉.掉修覺支別。明知沉.掉心異。

論。豈修覺支有散別理。有部難也。豈修覺支有散別修引經為難。若有別修。可有修三不修三別。既無別修之理。如何有修.不修者。

論。此據作意至故無有失。西方師答。經言修者是欲修名修。非正修也。欲修名修故散別無有失也。

論。豈不我說至我說體一。有部通經說。懈怠增者經說沉心。掉舉增者經說掉心。沉.掉舉常相應故我說體一。

論。隨自意語至意不如是。西方師總非不得經意。正理論曰。此彼二經意各別故。此經中說有貪等心。為令知心染.淨品別。謂為如實了知諸心黑品.白品差別理趣。說有貪心.離貪心心。彼經中說聚心.散心。為令了知修神足障。由彼經說自審己心勿太沉。勿太舉勿內聚勿外散。謂彼行者修神足時。應自審察修神足障。此心懈怠。此心掉舉。此心惛眠。此於色等非理作意所引流散。此.彼經意所為既殊。不可引彼經遮釋此經相。彼經但說修神足時。心於內外太聚.散失。不欲分別心染.淨相。此經所說與彼相違。雖諸染心皆有怠等。為顯諸染過失差別。隨其增位立沉等心。立策等心。應知翻此。故我宗釋符順契經。亦善分別諸心異相(述曰。此經者。謂明十一對心。彼經者是西方師引難有部經也)。

論。前說一切至貪系是何義。論主述西方部徵有部前釋。貪系故名為有貪心。貪系是何義 論主前依婆沙正義。正存貪所繫。後依經部破貪繫心。

論。若貪得隨故至貪所緣故。已下進退徵。如文可解。

論。若不許彼至可成有漏。遮轉計也。

論。若謂由為至癡所緣故。又遮轉計。

論。然他心智至名有貪心。又重破有部釋也。

論。若爾云何。有部反問也。

論。今詳經意至名離貪等。論主破有部存西方師釋。

論。若爾何故至不還墮三有。有部難也。若與貪相應名有貪心。此心即無有離貪義。恆相應故。如何經說有離貪.瞋.癡心。不還墮三有。

論。依離得說故無有過。論主通也。

論。豈不於前至不相應故。有部破論主也。

論。若依此意至有癡等故。論主通也。

論。且止傍論應述本宗。已下述其本宗義也。

論。此所明他心至能緣行相不。問也。

論。俱不能取至能緣行相。答也。不取所緣.能緣行相。

論。不爾他心智至能自緣失。反難釋也。若不如上所釋不知所緣及能緣行相。即有二失。若知他心所緣。即有他心智緣色等境。及自知過。若知他心能緣行相者。即自知失。自心是彼他心能緣行相故。故婆沙九十九雲。又他心智但緣他心不緣他心所緣.行相。若緣他心所緣行相。應緣自心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緣。及能緣行相故。

論。諸他心智至如應容有。已下明決定相也 謂唯能取欲.色界系。不知上故在四禪故 及非所繫。知無漏心故 他相續中。不自緣故 唯知。現在。簡過.未也。唯緣有情現起心故 同類。法分知法分等 心.心所法。簡知色等 一實自相為所緣境。一簡緣二.三等。實簡緣假不緣假故。自相簡共相不緣共相故。無漏他心雖作四行。唯緣一法 或可。唯說有漏 空無相不相應。不與苦下滅下心相應故 盡無生不相應。彼息求故。為知他心非知盡故 不在見道。無異心故 不在無間道。以斷障故。他心智不斷障故 餘所不遮者。除上決定餘不遮也 如應容有者。顯非一切 已上明他心智行相 自下明盡.無生智行相。

論。盡無生智至離空非我。明盡.無生智各有十四行相。

論。謂由彼力至不受後有。釋盡.無生智知俗所以。婆沙二十九雲。我生已盡者。是緣集四行相。梵行已立者。是緣道四行相。所作已辦者。是緣滅四行相。不受後有者。是緣苦二行相謂苦.非常 又婆沙一百二雲。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如實。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中我生已盡者。然諸生名顯多種義。謂或有生名顯入母胎。或有生名顯出母胎。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 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者。如此中說我生已盡。問此盡何生。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盡過去生。過去生已滅何須盡。若盡未來生。未來生未至何所盡。若盡現在生。現在生不住何須盡 答應作是說。盡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諸瑜伽師。總觀非想非非想處三世四蘊。離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 廣如彼釋 梵行已立。謂無漏行已立。問為學梵行已立。為無學梵行已立耶。答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所以者何。無學梵行今始立故 言所作已辦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 廣如彼釋 言不受後有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廣如彼釋 又云。問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耶。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 廣如彼釋。

論。為有無漏越此十六。已下一行頌。第二明無漏行唯十六也。

論曰至越於十六。論主先述二宗別也。

論。云何知然。有部問外國師也。

論。由本論故至如理所引了別。外國師引本論文證。以不繫心了欲界法。苦.集八行相外。更有有是處有是事行相。故知十六行相外更有行相。

論。若謂彼文至餘不說故。遮有部通本論文。謂有是處。有是事。但為顯示前八行相義決定。故作如是等言。於餘處文亦應如此說。正理論雲。此不成證。違論意故。論顯不系行相眾多。於中有緣欲界系者。依容有說。有是處言。有是事言。顯無顛倒。即由此故餘無此言(已上論文)。

論。謂若彼論至故釋非理。舉餘見所斷文不說有是處。有是事文。證前不繫心文。有是處。有是事。為別行相 我故我所故。是有身見 斷故常故。是邊執見 無因故無作故損滅故。是邪見。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是見取。非勝計勝故 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是戒取。非因計因故 惑故疑故猶預故。是疑 貪故瞋故慢故癡故。可解 此上諸心皆是不如理所引。既於見所斷了欲界中。即但有不如理所引。無有是處。有是事。於不繫心了欲界中。即有有是處。有是事。如理所引。故知不繫心了欲界法。八行相外別有行相 正理論雲。除此無容有餘行相。由此不說有是處言。由皆顛倒轉不言有是事。故淨行相無越十六。理教無違。不可傾動(已上論文)。

論。十六行相實事有幾。此一行頌。第三答三問也。

論曰至名四實一。述不正義也。婆沙七十九雲。問何故緣苦有四行相。名有四種實體亦四。緣餘三諦而不爾耶。答緣苦諦行相。是四顛倒近對治故。如四顛倒名.體各四。緣餘三諦所起行相。非四顛倒近對治故。名雖有四實體唯一(已上論文)。

論。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述正義也。

論。謂苦聖諦至能永超故出。下有四番釋。十六行相。此第一番釋。如文可了。

論。又非究竟故非常至捨一切有故出。此第二釋。文顯可知。

論。如是古釋至更為別釋。已下論主更別釋也。

論。生滅故非常至自非我故非我。此釋苦諦。如文可知。

論。因集生緣至與論為異。已下引經釋集諦也。文有三別。一明四欲不同。二明四欲位別。三結四欲行名。此第一也 言以欲為根者。根者是因義 言以欲為類者。類是緣義。此經意以愛為集諦。所言欲者。即是貪也。

論。此四體相差別云何。此問四欲體相別也。

論。由隨位別至起造業時欲。此第二明四欲位別 凡諸有情先於總自體起總我貪 次於當總自體起當總我貪 次後復起若天.若人等當別我貪。

然復為別我故。造業貪結當生起續生我貪。或執造當業時我起造業我貪。當果取蘊是其苦體。前之四因是其集諦。此四位欲即前四欲。

論。第一於苦至如花蘂於果。此第三結四欲行名配前四位。如文可解。

論。或如契經至亦當變異有。更引經釋四欲別 決定有者。決定有我體故 如是有者。執我如是由婆羅門等有 變異有者。謂從小至大等有 執我現有者。計我現在有 執我現無者。執於現在歸斷滅故 餘文可解。雖有當別不同。竝准此釋。

論。流轉斷故至永離有故出。釋滅.道下八行相也。已上即是第三番釋。

論。又為治常樂至行出行相。此即論主第四番釋。

論。如是行相以惠為體。述有部釋 正理釋雲。謂唯諸惠於境相中。簡擇而轉名為行相。

論。若爾惠應至不相應故。論主破也。

論。由此應言至皆名行相。論主述自釋 言行相者。境相品類差別不同故言行相 或是能取境差別相故名行相。

論。惠及諸餘至唯是所行。就有部宗釋能所行。及辨寬狹。如文可知。

論。已辨十智行相差別。已下第六義門分別於中有六。一明性.地.身別。二明念處分別。三明智相互為境。四明十智緣境。五明非我行相。六明成智多少。此兩行頌第一門也。

論曰至唯是善。明三性也。

論。依地別者至及下三無色。明依.地別 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靜慮者。正理意雲。此又通性故餘地非依。五通所依止.觀等故。上七近分非法智依者。以彼唯是有漏法故。亦不依無色。以不緣欲故。所餘七智總說雖同。然於此中非無差別。類智決定九地為依。餘之六智若法智攝。六地為依。若類智攝。通依九地。

論。依身別者至通依三界身。明依身也。

論。已辨性地身當辨念住攝。已下一行頌。第二念處分別。

論曰至皆通四。釋也。滅智無三境故唯法。他心智不緣色故唯三。所餘八智境。通色.心.心所等故。通四念住。

論。如是十智展轉相望。已下一行頌。第三明智相互為境。

論曰至除法智。明法.類智。

論。道智能緣至皆緣十智。明道等五智。

論。滅智不緣至為所緣故。明滅智也。

論。十智所緣總有幾法。已下兩行頌。第四明十智緣境。

論曰至善無記別故。明十智所緣十法。先分十法。後明緣有廣狹 言十法者。有為有八。謂有漏六。即三界相應.不相應。無漏二。謂相應.不相應 無為為二。謂善即擇滅。無記謂虛空.非擇滅。

論。俗智總緣十法為境。以有一切法無我觀等故。

論。法智緣五者。不緣上二界及虛空.非擇滅。

論。類智緣七。緣上二界及善無為故。

論。苦集智各緣三界所繫六。不緣無漏故。

論。滅智緣一。謂唯緣擇滅故。

論。道智緣二。唯緣無漏有為故。

論。他心智三。唯緣三界及無漏相應法故。

論。盡無生智緣九。不緣非諦法故。

論。頗有一念智緣一切法不。已下一行頌。第五明非我行相。

論曰至猶除自品。明無一念知一切法。雖以世俗智觀一切法為非我。由除自品。

論。自品謂自體至非此智所緣。釋自品也。境.有境別故不自緣也。同一所緣故不緣相應。若緣相應即自緣失。極相隣近故不緣俱有法。如眼不見扶根色等。故正理雲。何緣不以自體為境。諸對法者立此因言。諸法必無行自體。故此言意。顯諸法生時隨其所應待四緣性。隨有所闕。法則不生。不闕便生。立為緣性。諸法無有闕自體時。故畢竟無闕不生義。

論。此智唯是至聞思所成。明依地及惠。一切法.非我觀通上地有。然緣一切法盡。唯除自體.相應.俱有法者。唯是欲.色界攝聞思所成。

論。非修所成至應頓離染。此非有部宗。所以得知。正理論雲。然經主說非修所成。以修所成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此不應理。言修所成唯地別緣。非極成故。謂我宗許靜慮地攝修所成惠。有能總緣隨所依身自.上境故。厭下欣上方能離染。此既總緣。唯欣行相。故於離染無有功能。故彼所言甚為非理 兩說不同由宗別也 又正理論雲。此智唯是欲.色界攝。無色界中雖有此顯。而緣法少非此所明。此通聞.思.修所成惠。皆能除自品。緣一切法故 今依婆沙第十。更以六門分別。一依地別。二最初起。三得差別。四得人別。五緣境通局。六問答分別。一依地別者。評家正義雲。一切法無我行相在七地。若別說者。聞所成惠唯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思所成惠唯在欲界。修所成惠唯在六地。四無色地亦有此行相。而不能緣一切法。謂空無邊處非我行相緣四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四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並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識無邊處緣上三無色。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唯緣一切。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此非擇滅。並一切虛空 二初起者。此非我行相依欲.色界身初起 三得別者。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通三種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可言加行得。可言生得。云何可言加行得。謂若此間於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若不爾者生彼不得。云何可言生得。謂雖此間善修習已。若不得生彼修不能得。生彼方得彼聞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色界修所成非我行相。是加行得及離染得。亦可言是生得。問若欲界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至。生第四靜慮亦爾。問若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有說不得以極遠故。如是說者。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至。生第四靜慮亦爾。問若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生餘地亦爾 四得人別者。如是說者。異生亦得。乃至。如是說者。外法異生亦得此行相。然與內別。謂內法者亦加行得.亦生得.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外法異生唯生得。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以著我故 五緣境通局者。問云何起非我行相耶。答若生欲界起欲.色界非我行相。俱能緣一切法。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亦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爾。生第二靜慮等義準可知。問欲.色二界非我行相何者緣法多耶。答色界非我行相若不定者。緣法與欲界等。若定者則所緣法少於欲界。謂不能緣自隨轉色故 今詳。欲界.及初定等散非我行相。緣法少二定已上。以不能緣自相應尋.伺。及彼生等故 六問答分別。問此非我行相。若欣作意俱。云何緣可厭法。若厭作意俱。云何緣可欣法。答應作是說。欣作意俱。問若爾云何緣可厭法。答彼瑜伽師於此可欣法生欣尚故。設於無量可厭聚中。有一可欣則生欣樂。何況多耶。如銅錢聚上置一金錢。便於此聚總生欣樂。此亦如是。故無有失。問亦有喜.憂根能緣一切行法何故此行相非彼相應。答互相違故。謂此歡行相轉。彼慼行相轉。故不相應。

論。已辨所緣。已下第六明成智多少。

論曰至亦定成七。明成就有三節一漸增位。二離欲位。三無學位。此即第一 一切凡.聖皆成俗智。未離欲凡唯成俗智。及未離欲聖人在苦忍位。與異生同。雖成無漏惠不名智故。至第二剎那加苦法智。即加法智.苦智。故成三智。第四剎那又加類智。第六剎那又加集智。第十剎那又加滅智。第十四剎那又加道智。至修道位未離欲前。皆悉同前成就七智。

論。如是諸位至生無色者。第二離欲位也。至此位中於諸位各加他心智。謂在凡時。及聖初。先一今二。乃至修位。先七今八。然異生生無色者。雖離欲染不成他心。有漏他心生上捨故。聖生上界成他心者。無漏他心智者生上不捨故。然成二種他心諸位不同。謂異生位及十五心。唯成有漏他心智。超越那含道類智時。具成二種。得根本地無漏道諦為果體故。離欲界染餘修位中。皆具成二。聖生無色便捨世俗。

論。時解脫者至謂增無生。明第三無學位也。無學位中鈍九利十。同如常釋。

論。於何位中頓修幾智。已下大文第七明修智也。於中有六。一明見道。二明修道。三明無學道。四明練根等。五明地通局。六明四種修。此下兩行頌第一明見道。將欲釋修。須知修義。正理論雲。且應思擇何謂為修。謂習善有為令圓滿自在(此是修義) 非染無記者。無勝愛果故。非善無為者。不在相續故。又無為無果故 今助一解。無為無增減故。

論曰至諸行念住。明見道。八忍七智現起之時。唯修自諦念住及四行相。若緣三諦修四念住。若緣滅諦唯修法念自分修故。

論。何緣見道唯同類修。問也。何緣見道唯同類修非修道等。

論。先未曾得至俱決定故。答也 有二義。一先未得此無漏智故 二對治.所緣俱決定故。見道八忍定緣八諦斷八諦惑。不相交雜修道不爾。斷修惑時。或緣苦諦乃至道諦。及緣非諦交參不定。

論。唯苦.集滅至未能兼修。明修俗智。於一一諦後邊修故。名現觀邊俗智。於彼後邊觀此諦智得圓滿故。故後邊修。法智位時未圓滿故。故於此位不能修也。

論。道類智時何不修此。問也。是道邊何故不修。

論。俗智曾於道至可能遍修。答也。有二釋。一據曾.不曾釋。無始已來曾知苦。斷集。證滅。以世俗智知.斷.證故。由此三邊修彼俗智。無始已來不曾修無漏道。由此不能修彼俗智 二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事現觀者。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容一有情遍知苦盡。遍斷集盡。遍證滅盡。而道必無有遍修者。由此於道諦邊。不能修彼世俗智。

論。雖集滅邊至種性多故。釋違妨也。謂一有情於見道位知一切苦。未斷一切集。未證一切滅。而於無學必斷.證故。道即不爾。非唯見道不修一切道。至無學位亦不能修。以三乘六種姓其道各別。不平修故。

論。有言此是至故不能修。述異釋也。以道類智是修道故不修見邊。

論理非極成不應為證。論主破也。雖道類智有部云是修道。餘部不許是修道故。非是極成。不應為證。正理論雲。道類智時何不修此。此智唯是見道眷屬。彼修道攝故不能修。此意說言修七處善為種子故見道得生。故見道生時。說彼為眷屬。乃至。由此於三諦世尊說邊聲。如契經說。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曾無經說有身道邊。無能修道至道邊際故 問三位所修何勝何劣。答正理雲。若據相續後勝於前。因增長身起彼得故。若就界說上皆勝下。故前所修色界系者。界勝身劣。後位所修欲界系者。界劣身勝。此有四句。如理應思。

論。此世俗智至無容起故。明不起也。婆沙三十六雲。問若爾何故不現在前。答此智與見道現行相違故。過見道位無容起故。設見道位中。見道須臾不現前者。此智便起。以見道無剎那斷義。是故此智無容現前。問若不現前。云何可說此依隨信.隨法行身。答彼身有二種。一是見道所依。二是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見道於見道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現觀邊世俗智。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現觀邊世俗智。於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見道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設見道位。此世俗智所依身現在前者。即此智成就。亦現在前。見道唯於未來成就。然見道位。必起見道所依身故。見道成就。亦現在前。此智唯於未來成就。若見道位。不起見道所依身者。則無見道見聖諦義。便非聖者。是故必起見道所依。由此彼身得非擇滅。是故此智畢竟不起 又正理雲。此智依身定不生故。謂隨信行.隨法行身。容有為依引此智起。在見道位此無容生。故此依身住不生法。依不生故此必不生(已上論文)。

論。若爾何故說名為修。難也。

論。先未曾得今方得故。通也。據得說修。闕緣不生。正理論雲。謂於爾時起得自在。餘緣障故體不現前。即由此因說名為得。以證彼得起自在故。以有諸法得即現前。如盡智等。或有諸法先得後現前。如無生智等(利根人無生智與盡智同時得也)或有諸法得永不現前。如此智等。或有諸法不得而現前。如外色等。故雖不生而有修義。

論。既不能起得義何依難也。

論。但由得故說名為得。答也。

論。由得故得至理不成立。結破也。

論。如古師說至不樂此義。述經部釋。正理破雲。如何此智不現在前。言得起依說名為得。非得此依故可名此現前。勿此所依即此體故。乃至廣破(已上論文)。

論。隨依何地至七地俗智。述修地通局。准此上地。亦修下有漏。婆沙三十六雲。問頗有二聖者同生一地。於現觀邊世俗智。一成就。一不成就耶。答有。謂一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一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彼命終俱生第二靜慮。依初靜慮者不成就此智。以越地捨故。依第二靜慮者成就此智。生自地不捨故。頗有二阿羅漢同在一地。於現觀邊俗智。一成就。一不成就耶。答有。謂彼先時一依初定入見道。一依第二定入見道。彼命終俱生第二靜慮。住中有中得阿羅果。依初定者不成就。此越地捨故。依第二定者成就此智。生自地不捨故(已上論文)。

論。苦.集邊修至緣此諦為境。明念住行相緣境別也。正理雲。謂若苦諦現觀邊修。即以緣苦四種行相。若欲界系緣欲界苦。色界系者緣上苦諦。集諦.滅諦邊修者皆准此 苦諦謂若欲界系緣欲界集.滅。若色界系緣上二界集.滅。

論。見道力得故唯加行所得。明二得中唯加行得。即以見道加行得故。欲界攝者是思所成。色界攝者是修所成。非聞所成彼微劣故。婆沙三十六雲。問何故現觀邊世俗智非聞所成。盡智時所修善根有聞所成耶。答彼見道眷屬一向勐利。是速疾道之所修故。非聞所成盡智眷屬。盡智息求是容預道故能通修(已上論文)。

論。智增故至為其自性。辨體也。古德釋。俗智是同觀修。以苦見道同觀諦故。見道觀諦令彼觀諦智增。遂起於得故名同觀修。准此。於見道中有同類智見道為觀諦理。而不為斷惑。又有漏智無別斷見惑。以是義故故非同治。

論。次於修道雖染位中。已下兩行頌。第二明修道也。

論曰至現修二智。明第十六修道初念也。修有二種。謂行.得二修。行謂現行。得謂未來修。修道初念行修二智。謂道及類。此體是一名有二也。次第.超越皆同此二 若未來修。二位不同。

論。未離欲者至不修世俗。明未來修。他心智通四根本故 若未離欲不修他心。唯修法.類.又四諦智 若已離欲加他心智。不修盡無生。是無學故。不修俗智非想治故。正理論雲。先已離欲入聖道者。何緣見道中不修他心智。以他心智遊觀德攝。依容預道方有修義。見道位中為觀諦理。加行極速故不能修。無間道中義亦同此。今第十六道類智時容預道收故。修此智(已上論文) 已上明住果修。後向之中斷有三例。一斷欲界惑。二斷上七地。三斷非想。就三例中。斷一一惑復有四道。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此等諸位行得二修。有同有異。然同類者於一處明。由此前後故有差別。

論。斷欲修斷至隨應現修。明三例行修別也 斷欲修斷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此斷欲界惑故不用四類智。及他心盡無生智。斷通漏無漏道故。所以有俗智。即是總有六智。謂四諦智.法智.俗智 第九解脫道行修。亦同六智。以未來修別故不於此明 斷上七地。用類智故四類智也。滅.道法智能斷上故兼二法智。非有頂故兼俗智也 問何故欲界無間解脫道同處以明。斷上七地別處明也 答斷欲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未來修。同俱不修他心故。所以同處以明。斷上七地無間解脫。同行修四.類.二法.及世俗智總七智。以未來修別所以別明。無間道中不修他心。諸解脫道修他心故。所以如前。

論。斷欲加行至隨應現修。斷欲界惑無間解脫不用類智。加行勝進義即無違。故於此中加四類也。

論。此上未來至加他心智。明上三例未來修也。未離欲故無間道故不修他心。盡無生未得故。法.類互修者。由因力相資故修。下准此釋 斷有頂地加他心智。明有頂也。所以前八解脫與無間行修是同。不同明者。以未來修別。八解脫道修他心智無間不修。第九解脫或九或十。所以別明。除世俗者。有頂治故。加他心者。解脫道故。

論。斷有頂地至苦.集滅.道六。無間道故不修他心。有頂治故不修世俗。

論。斷欲修斷至隨應現修。明欲等行修。文中有四 斷欲修斷第九解脫。第一例也 斷上七地諸解脫道。第二例也 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第三例也。此亦行修是同故同明也 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第四例也。先修他心容現前故加他心智 此上四例行修不同。如應可解。

論。此上未來至四諦他心。明得修同此上四例未來皆修八智。除盡.無生。是有學故 正理論雲。四類不能斷欲界染。苦.集二法非上對治。何緣起彼治。此智未來修。若許兼彼非對治者。離有頂染等。應兼修世俗 此難非理。唯同對治於未來修非所許故。謂亦許有相屬故修。如見道中修世俗智。或由因力相資故修。如斷欲時兼修四類斷上染位修苦.集法。若斷欲染不修類智。斷上不修苦.集二法。則漸次得不還果者。應無容起類智現前。阿羅漢應無起苦.集法智。先所得者皆已捨故。先未得者非所修故。由約種類。若先已得為同類因力。引等流智生。此智由先彼智引故。於彼智類彼能為因。故此智生因力資彼。雖非同治亦未來修 准上論文。修見道邊俗智名相屬修。然名同觀亦不違理。斷九地染加行.勝進。皆修俗智未見辨處。且即詳此相望雖非是同類因。亦有力用互相引故。由此與無漏智互相修也。

論。次辨離染得無學位。已下一行頌。第三明無學也。

論曰至無生智故。釋無生智等。盡智初心唯緣有頂四蘊。所以行修唯苦.集.類.及盡智。名雖有四。定三同體。苦.集不定。類.盡決定同一念故。

論。次辨餘位修智多少。已下三行頌。第四明練根等餘位修也。

論曰至不修他心。明有學練根。無間道五性非一故言諸也。是有學故無盡.無生。似見道故無世俗智。無間道故不修他心。所以唯六。

論。諸解脫道至謂加他心。明解脫道。四法.類智修同前。解脫道中非是斷障。已離欲者修他心智。亦同前說。

論。有餘師言至亦修世俗。述異說也。

論。諸加行道至謂加他心。明加行道。行修與無間同。未離.離欲兩位。未來加世俗智。見道加行有世俗故。故修七.八。

論。諸勝進道至未來亦八。明勝進道。未離.離欲行修。未來同修七.八。

論。無學練根至如治有頂故。明無學也。無間道故不修他心。行修故不修盡也。

論。五前八至他心及盡 五前者。時解脫中五種性也 前八解脫者。除第九以前八。行修與第九。不同故別明也 未來修八。除俗.無生。

論。四第九解脫至未來修九 四第九者。謂前四種性。第九解脫。同盡智初唯緣非想故。所以苦.集.類.盡隨應現修 隨應現修者。謂苦.集智隨一起不定。類.盡決定非隨應也 未來修九者。加世俗智。同得應果故。

論。最後解脫至未來修十 後解脫者。謂第五種姓練根第九解脫。行修同前。已利根故未來修十。

論。諸加行道至未來亦十。明加行.勝進行得修異。如文可知。

論。學位雜修至未來皆八。明學位雜修也。無間道無漏.有漏二念心故。行修兼俗。解脫道中唯無漏一念心故。行修唯四.法.類 加行增俗者。加行心中多無漏心。相間雜故 諸勝進道又加他心者。先得他心容現起故 未來唯八是有學故。依根本故。

論。無學雜修至與練根同。明無學雜修也 無間道未來鈍八利九者。不修他心智故 解脫道中鈍九利十者。修他心故。

論。學位修通至皆修八智。明學修通也 五無間道非理觀故。現修俗智。互相引故未來修七。除他心.盡.無生也。五解脫道二是無記不名修也 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皆非理觀故唯世俗 他心解脫道無漏故。法.類.道.俗。及他心智。隨應現起 一切勝進如他心智。更加苦.集.滅隨應現修故言並也 學修通中除五無間。自餘未來皆修八智。除盡無生以未得故。

論。無學修通至與練根同。明無學修通也 無間現修如學者。同緣事故。未來修異。鈍加盡智。利兼無生故 解脫加行現修如學者。若有學。若無學。皆不以盡.無生為解脫.加行故。未來有異。鈍加盡智。利兼無生故。勝進與無學練根同。

論。天眼天耳至不名為修。此二解脫是無記故。學.無學皆非修也。

論。聖起所餘至唯修俗故。明一切聖修有漏功德。既是有漏皆行修俗。未來有學未離欲七。已離欲修八。准前可知。無學鈍九。利十。亦如前說 除微微心此於未來唯修俗故者。正理亦同。婆沙一百七雲。已得善法現在前時。不能修未來 准知。所言修者。皆起未曾得。婆沙一百五十五雲。若起微微心時。若起聞.思惠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 准婆沙微微心與聞.思惠同說不修無漏不言此三未來修有漏。此論及正理。皆言微微心未來唯修有漏。聞.思惠心非定心故。有他力修。無自力修 准上論文微微心唯修有漏。不修無漏。聞.思惠二總不修也。

論。若起所餘至同前有漏。明聖修無漏功德。如文可解。

論。異生離染至唯修世俗。明異生離染修智多少。斷欲第九解脫。得初定他心。乃至。離第三染第九解脫。得第四定他心智。離第四定第九解脫。得空處定。無他心故不得言修。行修亦唯世俗。總言離染通四道故。准此論文。離染四道皆唯共相作意。聖道.世俗.及他心者是共相非別相也。無漏他心雖緣一法是共相故。異生無有無漏他心。由此離染四道行修。唯世俗智不修他心。緣有漏心必唯自相。異生修道勝進即有他心行修。如文可知 有人更為兩解。一雲或異生位。離欲勝進容起他心。此文但言俗智者。據加行.無間.解脫道。從多分說。二雲或應說。而不說者略而不論。此不應理。諸論皆同故。異生唯得四根本靜慮兼修他心。自餘諸位唯修世俗。

論。修五通時至現未唯俗。明異生修通。依根本四禪故。諸勝進道他心.俗智隨應現修。無間道起非容預故現.未俱俗。五加行道.及神境.宿住二解脫。不唯緣心故唯世俗。一解脫道即他心智故。所以通二。

論。根本靜慮至近眷屬故。明依根本地修餘功德也。非他心智故現唯俗智。根本地故亦修他心。唯抉擇分見道眷屬。同見道故不修他心。

論。依餘地定至現未來修。明色四未至及無色全皆唯修俗。

論。諸未來修為修幾地。此下兩行頌。第五明地通局。

論曰至此地有漏。釋修有漏法也 諸道者。謂有漏.無漏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 依此者。即上諸道隨依何地現起名為依此 得此者。謂有漏道依上近分離下染時。及無漏道隨依何地離染之時。至第九品解脫道時得於上地 修此地有漏者。如上所說。若依此地。若得此地。即修此地有漏善法。有漏系地堅牢不修餘地。故正理論釋此頌言。謂依此地世俗.聖道現在前時。未來唯修此地有漏。以有漏法系地堅牢難修餘故(已上論文釋依此也)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

論。聖為離此地至及下無漏。釋頌得修無漏也 聖為離此地者。謂聖人隨依何地離此地染時。修所離地及下無漏。即如依初定離二定等諸地染時。得第二定等。及下無漏 及得此地時者.聖人隨依何地初得二三定等。即修二.三定等。及下無漏 並此地中諸聖道現起者。謂聖人現起二.三定等聖道之時。即修二.三等定。及下無漏。

論。為離此言通二四道 謂上為離此地染者。非唯無漏無間.解脫道。二四道也。正理論雲。謂隨何地有漏.無漏加行等道。正現在前。為欲斷除此地煩惱。未來修此及下無漏。下於上染同能治故。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系地堅牢。未離下時未能修彼。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能修未來所得上地。及諸下地無漏功德。隨起此地世俗.聖道現在前時。未來皆修。此及下地無漏功德 准此論文。賢聖品頌云。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系得。長行釋雲。諸有學聖用有漏道。離下八地修斷染時。能具引生二離系得。用無漏道離彼亦然。由二種道同所作故者。准正理文。聖定用有漏及無漏道離染。雖同修二種得。有漏道斷隨品修二。無漏道斷至第九品解脫道修。顯宗三十二有三釋 一雲。由此有學離八修斷。世.出世道隨應現前各未來修世.出世道。此總相。說。以無漏道離上七地前八品時。不修上邊世俗道故。唯有無漏一離系得。離第九品方可具二 第二釋雲 或應許得離道而修 第三釋雲 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 已上說修道非見道也。見道現起亦修下俗智故。

論。唯初盡智現在前時至皆來朝貢。明盡智修異餘位也。正理論雲。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意地所攝。聞.思.修所成不淨觀等無量勝功德。謂隨何地盡智現前。通修未來自.上.下地。何緣唯此初盡智時。力能遍修諸有漏德。創能殄滅無始時來一切善根煩惱怨故。如有摧伏國所共怨。一切俱來慶賴稱善。又煩惱縛斷無餘故。如能縛斷所縛氣通。又彼心王登自在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

論。然此生上至九解脫道。明生上不修下。及練根同也。

論。諸所言修至而證得故。明名修不名修法異。

論。若先未得至勢力劣故。明能修.不能修法異。

論。為唯約得說名為修。已下一行頌。第六明四修也。

論曰至前後二修。明四修相。有為善法名行.得二修。行謂現行。得謂得得。現具二義。未來唯得。一切有漏名除遣修。由此有漏善法具足四修。 無漏善法唯有行.得。諸有漏法加治.遣二。

論。外國諸師至乃至廣說。述異計也。

論。迦涅彌羅國。已下有部會釋六修。同四修也。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六

保延三年九月四日於南新屋點了

闇眼老僧覺樹

以黃薗本一交了理

 

上篇:俱舍論疏

下篇:比丘尼受戒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成唯識論述記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本) 沙門基撰 竊以。六位精微。資...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上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將欲造文...

觀所緣緣論釋直解

觀所緣緣論釋直解 陳那菩薩造論 三藏法師玄奘譯 護法...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晉水 沙門...

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普達王經

普達王經 失譯人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眾祐游於...

【註音版】蓮池大師《放生儀》

蓮池大師《放生儀》...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上士品第...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

佛說善生子經

佛說善生子經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 聞如是: 一時,眾祐...

思益梵天所問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佛教詞典】名言種子

(術語)二種子之一。謂之第八識色心生諸法之親因緣種...

【佛教詞典】須彌山石窟

位於寧夏固原縣城西北六十公里處之須彌山東麓,六盤山...

8妙招讓你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每天喝足量的水不僅能讓身體各項功能正常運行,還能起...

身口意不清淨,結果一定是煩惱痛苦

什麼是惡語?無論所說的是何種話,無論是好聽的還是難...

淨土不是自了漢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問: 請問法師,修行以自利為主,容易被人誤解為是自了...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佈施

佈施是梵語「檀那」的音譯,意譯為財施、施頌。即以慈...

寄望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減...

慧律法師:一切觀象皆是我們的牢獄

為什麼說一切觀象皆是我們的牢獄,因為你執著金錢,你...

關於死後葬法及其意義

人生世間,直同幻化,縱壽百年,亦彈指頃。其生也隨夙...

大安法師:如何淡化過重的情執

問: 過重的情執(主要指親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門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間阿修羅等,今此法門,付囑...

一句佛號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問: 現在有弘揚淨土的行人,說專持一句名號就可以往...

這個就是參禪下手的竅門

要想從這個話頭入手,以念佛是誰入手,那沒有別的巧妙...

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一、前言 我的朋友們和我談起佛教問題時,多數認為這...

【視頻】晚課(法鼓山)

晚課(法鼓山)

【視頻】《佛說七知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七知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