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現在最重要》

聖嚴法師  2010/10/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人把禪修形容作跟自己約會。開始的時候,是有這麼一點味道在裡面。但是,以佛法的觀點來看,禪修的目的是要達到無我、無相的境域,當然也就無所謂跟自我約會不約會了。

日本禪師鈴木俊隆寫過一本英文書,書名叫作Zen Mind, Beginners' Mind《禪心初心》。意思是說,禪的心,就是初發心。所謂初發心,就是從自我開始,不斷的跟自己在一起,跟自己約會。然後,要放下自我,這才是最後的目標。

我,是不實在的,因為一般人的心,都不是跟自己在一起,而是跟自己以外的東西在一起。譬如現在的環境、過去的回憶、未來的想像。所以類似‘依草附木’的遊魂,沒有自己固定的身體,它們飄蕩不定;孤魂野鬼,依靠草木為身、為家、為自己;但是,那不是無我,而是沒有辦法安定下來做自己的主人。 

禪修者,不要管過去、未來、以及所有一切的好壞,最好只管你自己的現在。簡單地說,就是‘生活在現在’、‘開始在現在’、‘佛就在現在’。最後,連‘現在’也要放下,才是真的悟境現前。

現在,是有活力的,有力量的;不是呆板的,死氣沈沈的。

現在的每一個念頭,都是新鮮而有趣味的,都是新的開始,沒有需要後悔的事,沒有值得自負的事。

如果,能感受到自己時時都是在開始,就不會有時間去妄想,或者是昏沈。因為,人如果離開了現在的立足點,即使活著,已沒有立場,也是一個沒有自主能力的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天乘四種禪定之二禪

二禪,亦名定生喜樂地,謂行者厭患初禪覺、觀之渾濁內...

星雲大師《要空,才能有》

佛教講空,是要空諸執著,空諸兩邊,空諸假相,空諸對...

達摩大師:息諍論

夫法身至寂,近遠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測。虛融妙體...

如實知自心

坐禪的過程和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二者具有共性。剛開...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

人身難得正法難遇

~只要活在安祥裡,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們從──...

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

下面講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它淵源於我現在所住的趙...

宣化上人:恰到好處是中道

參禪的法門,要念茲在茲。時時刻刻都要迴光返照,也不...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聖嚴法師《安定人心責無旁貸》

現在我們要救世界、要救人類的未來,只有三個條件:一...

聖嚴法師《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我們知道,清涼澄觀是將禪宗攝於頓教的,蓮池大師為標...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讀經修行

一、讀經自利利人 說到讀經,就是在齊聲誦經。所謂「經...

如何理解「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問: 如何理解《金剛經》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

如是修五門行,速得成就

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 何者五門?一者...

這個時代要求生淨土

在這個時代,要大力倡導求生淨土。我們知道人生第一件...

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

同一法身 《華嚴經》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

佛法的重點在於智慧的觀照

正確聽聞佛法的三要素:專心、信心、恭敬心。 龍樹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

《大乘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述,當眾生遭遇...

修心養性的九大療法

對待生活多一份寬容和理解,我們的生命中就會多一些陽...

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這裡要辨識幾個概念:什麼叫善根?什麼叫福德?菩提正...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

老母親學佛康復的故事

母親今年已經八十三歲高齡了,雖然五年前的一場劫難徹...

無瞋才是最好的供養

我們可以看見這世間上,每天報章新聞不知多少人被殺或...

親歷動物屠宰現場

在您的印象中,也許屠宰場只是一個把動物變成肉的地方...

【佛教詞典】一印頓成

(術語)習得一印相而頓得成佛之利益也。【又】一法印...

【佛教詞典】故殺畜生戒犯緣

亦名:殺畜生戒犯緣、奪畜生命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

【視頻】藥師佛心咒

藥師佛心咒

【視頻】夢參老和尚《共業中的別業》

夢參老和尚《共業中的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