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一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精進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七

「爾時!舍利子!彼正法行童子為成熟善根故,於二十歲發生淨信,捨家出家成苾芻相,受具足戒,住阿蘭若大樹林中而為宴坐。於虛空中有諸賢聖,潛來教示如是義利,語苾芻言:『汝於菩薩藏正法得不退轉精進之行,有大名稱當得作佛。』時彼苾芻於賢聖所聞是語已生大歡喜,得未曾有,乃於城邑聚落國土王宮在在處處一切人民,如是尋求菩薩藏正法。又復往詣僧伽藍中,恭敬禮問苾芻苾芻尼眾:『云何名為菩薩藏正法?菩薩於阿闍梨及佛法中,復何承事親近修學?我今欲於諸尊者所尋求菩薩藏正法,若名若字而來聽受。』彼苾芻等答如是言:『非我所知。』又竊作是念:『彼賢聖言應無虛妄。我於菩薩藏正法未曾聽受,於不退精進復何修行?』轉復問言:『具壽尊者!彼蓮花超勝如來住何方所?願賜開示。』答言:『苾芻!蓮花超勝如來住是方所。』即時往詣所示方所,到已右繞三匝頭面禮足,住立佛前發如是言:『我今於此結加敷坐,於蓮花超勝如來不得聞是菩薩藏正法,於是方所誓不起立。』舍利子!此苾芻七晝夜中於地方所不退精進,如是堅固過七晝夜,以佛神力乃見東方世界寶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聞彼開演八種法門。此八種法門,能於菩薩藏正法隨順修學。時彼苾芻具足聞是不可思議八種法門無有過上,即於方所從坐而起,亦能於菩薩藏正法開演不退轉精進之行,復於城邑聚落國土王宮滿六十年教化無量俱胝天人令住三乘。時彼苾芻臨命終時,作是願言:『生諸佛剎人同分中。』於彼沒已生閻浮提洲長者族中。如是生已,乃發是言行正法行。以是因緣,同彼往昔名正法行。發生淨信捨家出家,成苾芻相受具足戒。出家未久,復於菩薩藏正法現前安住。於六萬歲,城邑聚落國土王宮及能開演菩薩藏正法之行,教化無量俱胝天人成熟三乘,所謂聲聞乘、緣覺乘、無上大乘。臨命終時復發誓言,由彼願力,於閻浮提洲得獲人身,王族中生。剎那生已,於虛空中賢聖告言:『汝有情界超越諸法。』以是緣故立彼名字為超越諸法成熟有情。於二十年中發生正信捨家出家,為苾芻相受具足戒。超越諸法正念緣力,於菩薩藏正法現前安住。舍利子!此超越諸法苾芻,於菩薩藏正法斷諸疑惑,於城邑聚落國土王宮復能開演滿六萬歲。過是數已,令無量俱胝天人阿脩羅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臨命終時復發願言:『得獲人身。』於閻浮提洲大娑羅長者種族中生。剎那生已,空中有聲,賢聖告言:『汝有情界得獲正念。』以是緣故立彼名字為得正念成熟有情。於二十年中,發生正信捨家出家,成苾芻相受具足戒。由彼往昔如實思念最上最勝成就多聞,六十年中說法教化。於城邑聚落國土王宮,今諸有情於菩薩藏正法,復能開演斷諸疑惑。又過是數,教化四俱胝天人阿脩羅等成熟三乘,所謂聲聞乘、緣覺乘、無上智佛乘。舍利子!此正法行苾芻發是願已即時命終,生於往昔彼地方所寶藏如來佛剎之中。舍利子!彼菩薩摩訶薩令六十俱胝天人阿脩羅等,成熟三乘悉得圓滿。舍利子!彼菩薩摩訶薩中無間隔,於寶藏如來佛剎之中,得不思議最上最勝多聞具足。於彼命終,即時得生蓮花超勝如來世界王族之中。往昔教化六十俱胝天人阿脩羅等,悉同生彼而為眷屬。復於彼時有佛出世,號最上行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彼佛具足壽量八十俱胝歲,彼國人民壽命亦等。彼佛有八十俱胝大聲聞眾俱來集會,皆阿羅漢。一一聲聞各有八十俱胝大聲聞眾,皆是清淨大阿羅漢。復於彼時名勇勐受王童子,多聞成就智慧明達。舍利子!時彼童子與自眷屬八十俱胝,同時往詣最上行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到已頭面禮足,圍繞世尊卻住一面。時最上行如來知彼童子往昔因緣心之所念,而為說法。」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言:「彼勇勐受王童子得聞如是往昔相應所修之行,生大歡喜,與自眷屬八十俱胝同發淨信捨家出家,成苾芻相受具足戒,盡其形壽常修梵行求菩提道。時最上行如來告諸大眾:『此勇勐受王菩薩摩訶薩,我滅度後次當作佛出現世間,號大精進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彼最上行如來般涅槃後,所有舍利作供養已,受持正法,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彼大精進如來壽量半劫。有無量大聲聞眾,一一復有二十那踰多,皆是清淨大阿羅漢,俱來集會。舍利子!此不退轉精進菩薩摩訶薩行精進波羅蜜多行時,於菩薩藏正法聞已次第受持讀誦、為他人說,乃至生彼大精進如來世界之中。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安住大乘,速疾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精進行時,於菩薩藏正法決定聽聞受持讀誦,乃至廣為人說。何以故?舍利子!此諸菩薩摩訶薩唯能於菩薩藏正法如是進求不退轉精進之行。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精進波羅蜜多。

禪定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一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進趣菩薩禪定波羅蜜多之行?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先遠離染欲過失諸不善法,於彼尋伺發生喜樂,是名入解初禪定行。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次當遠離尋伺,於內引生清淨潔白心一境性,於彼等持發生喜樂,是名入解二禪定行。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次當捨離貪愛、行念正知,唯妙樂受身雖正知,如彼聖人觀察捨念離喜妙樂行故,是名入解三禪定行。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次當如是先斷苦樂適悅煩惱,無苦無樂捨念清淨,是名入解四禪定行。彼如實得圓滿清淨純一無雜正等引心,無餘支分及隨煩惱,不離等持而能作彼禪定事業,而復圓滿五種神通及彼智業。云何名為五種神通?一者天眼、二者天耳、三者他心、四者宿住、五者神境,此說名為五種神通。又復云何菩薩於彼天眼乃至神境而能圓滿最上正行神通智業?舍利子!此菩薩如實安住正等引心圓滿清淨,純一無雜及隨煩惱,於諸有情心無所欲,而能發起神境等通,此說名為神通智業。又天眼清淨出過於人,而能觀察諸有情等,初生退沒好丑等相、善趣惡趣勝妙下劣,乃至知諸有情業行差別,身語意中具足惡行,起彼邪見誹謗聖賢,而復積集邪見業因,身謝命終墮於惡趣那落迦中。又復知彼諸有情等身語意中具足善行,起彼正見稱讚聖賢,而復積集正見業因,身謝命終生於善趣或生天界。舍利子!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於諸有情積集惡業悉能了知。舍利子!此菩薩摩訶薩清淨天眼,於諸有情而為最勝,色相明瞭悉無障礙,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有學無學大阿羅漢、辟支佛眾,悉勝於彼,最上最勝、最極明瞭、無有過上。又此天眼,於彼一切出離道中最勝出離。而諸菩薩有是天眼,於十方世界無量有情,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而此天眼諸有色相,於彼了知悉無對礙。又此天眼見色究竟,除無色界,所有十方世界無量有情,若生若滅,及彼業因一切根因,若增若減若勝若劣,悉能了知。又彼所有十方世界諸佛剎土功德莊嚴,一切悉見。清淨戒蘊安住成就勝妙果報,亦皆了知。又彼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諸佛世尊及菩薩眾一切悉見,及彼正士正念正知、通達境界威儀道行,及解脫法得總持門,安住智慧善巧方便,而能入解一切圓滿。彼眼無礙諸色無見,彼眼無著諸色無染,彼眼解脫謂離諸見,彼眼清淨自體光潔,眼無依止離諸境界,眼無所取離諸煩惱,眼無翳障離諸疑惑,眼不起念離對礙法,眼得光明照燭諸法,眼隨智慧離識境界,彼眼無著離難調伏及彼癡冥一切煩惱。眼能抉擇諸根幻化,又複眼相彼無能勝,於諸有情平等觀矚。彼眼清淨離雜思惟,彼眼無垢體性光瑩。又彼天眼隨其心意而能現前成熟佛眼,眼無貪瞋離諸違順。又彼天眼於義境界修行法式如實相應,又於有情安住大悲。又彼天眼來求丐者而無不與,見破戒者亦無瞋怒,於墮落者而常守護,於懈怠者而常勤策,為散亂者現禪定分,為惡慧者示正慧眼,為邪道者開悟正道,劣勝解者導以最上佛之知見。又彼天眼,於一切智智最上神通,於菩提道專注一境決定現前。舍利子!此名菩薩摩訶薩而能圓滿彼天眼通及智事業。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菩薩摩訶薩得天耳通及能圓滿最上正行神通智業?舍利子!此菩薩摩訶薩天耳清淨出過於人,能聞十方無量世界人非人聲,所謂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脩羅聲、[薩/女]嚕拏聲、緊那羅聲、摩睺羅聲、人非人聲,聖人聲、聲聞聲、緣覺聲、菩薩聲、佛聲,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天耳清淨。又復得聞諸罪業聲,地獄聲、傍生聲、焰摩羅界聲,乃至微細邊際蝴蝶蜂蠆蚊蚋等聲,及諸有情所發語業或攀緣心善不善等,一切了知。所發語業善不善根彼因及果,悉皆了知。若語業貪隨染愛所表,若語業瞋隨惡罵所表,又語業癡亦隨貪瞋所表,皆能了知即語業癡亦隨惡罵所表。若語業唯惡罵所表,即瞋隨惡罵所表,彼語業癡亦即隨癡冥所表,悉能了知。又天耳通智,如實了知發生善巧,破彼語業、隨順清淨。由能對破、語業清淨,即能對破一切貪瞋癡等悉令清淨。又彼天耳,於聖人非聖人聲悉聽聞。如是聽已,於聖人聲不生住著,於非聖人聲不著對破。又於聖人聲獲得大慈,於非聖人聲發起大悲。於一切聲無前後際,以決定智如實了知。又彼天耳,於十方無餘一切世界,得聞如是諸佛世尊所說妙法。聞已念彼所度根器,不生癡冥一切攝受,亦無失念。如彼有情根器入解,了知諸法平等一味。又復不於一佛二佛所說之法得聽聞已,不作互相障礙差別事相。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三十一

 

上篇: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下篇:佛說胞胎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一名大迦葉品) 晉代譯失三藏名 聞如...

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佛言:「昔者,有鹿...

佛說受新歲經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入楞伽經

入楞伽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請佛品第一...

【註音版】莊嚴菩提心經

莊嚴菩提心經...

法界圖記叢髓錄

法界圖記叢髓錄卷上之一 一乘法界圖。合詩一印。五十...

省庵法師語錄

省庵法師語錄 清 彭際清重訂 省庵法師遺書敘 省庵法師...

佛說放牛經

佛說放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佛說呵雕阿那鋡經

佛說呵凋阿那鋡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聖位

(一)三乘人證得菩提之果位。新華嚴經卷二十六(大一○...

【佛教詞典】金剛盤

密教法具之一。指修法時放置金剛鈴與三種金剛杵(獨股...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

原文: 學佛之人,一舉一動,皆須留心。至於念佛,必須...

向觀音菩薩求子是如何應的

問: 懇請師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觀音菩薩,此心是觀...

佛教故事系列

王子公主的故事 躲在暗室裡的公主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

如何才能有好人緣

人緣,其實就是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如何,即是...

不淨的羹湯

過去,曾有人種了許多白草。這種草需於特定時節採收,...

香菇的營養成份

香菇是一種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四季可食的美味佳餚...

心中若存這三種念頭,將會招感三惡道的苦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

預知時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古德的往生實例中,有許多人是預知時至而往生的,那...

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樣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問: 因為家里人反對,所以總是要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

念頭方向的不同就會影響到未來的命運

【復有多頌,成立如是無分別智: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

積德不積財的賣菜阿姨

台灣近日最火紅的人物是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

大安法師:念佛是為了什麼

問: 念佛是為了什麼? 大安法師答: 當我們知道阿彌...

【視頻】齋天科儀

齋天科儀

【視頻】《臨終方訣》男聲讀誦

《臨終方訣》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