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八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佈施波羅蜜多品第六之餘

「復次舍利子!有十種稱讚之法,菩薩若能具足清淨,當行佈施。此稱讚法者,謂即有為出離故得有為果。菩薩應當如是佈施,即得十種稱讚之法。何等為十?一者施食,獲得長壽。二者施飲,息除一切渴愛煩惱。三者施諸乘輿,即能獲得諸利樂事。四者施妙衣服,即起慚愧之心如獲金蓋。五者施諸塗香華鬘,即得戒聞等持妙香塗飾。六者施諸妙香末香,即得身支柔軟妙香馥郁。七者施諸美味,即得味中上味,及能圓具人中妙相。八者施依止處,即能當與一切眾生為舍為洲、為救為歸、為所趣向。九者施諸病緣醫藥,即得不老不死甘露妙樂圓滿具足。十者若施種種資具,即得菩提分法勝妙資具圓滿具足。如是十種佈施稱讚之法,菩薩求菩提時,當得一切稱讚攝受。

「復有十種稱讚之法,菩薩若能清淨,當行佈施。何等為十?一者若施燈明,即得如來五眼清淨。二者若施殊妙歌音,即得天耳清淨。三者若施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餘珍寶,即得如來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四者若施種種妙寶、種種妙華,即得如來八十種好。五者若施象馬車乘,即得廣多人眾充滿圍繞。六者若施殊妙園林,即得禪定解脫等持等至圓滿具足。七者若施財穀庫藏,即得諸法寶藏圓滿具足。八者若施奴婢及營作人,即得所作自在,如佛自然智圓滿具足。九者若施妻子眷屬,即得最勝可愛無上正等正覺圓滿具足。十者若施四大洲主富樂之位,即得菩薩一切善法成一切智圓滿具足。如是十種佈施稱讚之法,菩薩求菩提時,當得一切稱讚攝受。

「復有十種稱讚之法,菩薩若能清淨,當行佈施。何等為十?一者若施五欲妙樂,即得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諸蘊清淨,及於一切嬉戲娛樂等事悉得如意。二者若施雙足,即得法義足圓具詣菩提場。三者若施二手,即得法手常授於他圓滿具足。四者若施其耳,即得諸根圓具無所缺壞。五者若施其鼻,亦得諸根圓具。六者若施身諸支分,即得無過失身如佛身清淨。七者若施其眼,即得法眼清淨。八者若施血肉,即得一切眾生真實身命真實佈施善資其命。九者若施其髓,即得金剛堅固不壞之身。十者若施上分頭頂,菩薩摩訶薩即得安住三界最勝無上,現證一切智智圓滿具足。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求菩提時,應如是佈施,如是等諸相乃能圓滿一切佛法,稱讚攝受。

「舍利子!智者菩薩以其甚深勝慧,不樂世間所樂財物,但為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甘露法、求大覺智、求寂靜涅槃。菩薩於其世間一切所樂之物及諸妙樂無不舍者,一切皆為依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子,譬如世間耕植之人首欲耘田,先依堅木次設眾具,牛以導前,於本上中作耕耘事,營力既成資養身命。彼耕植人以身命存故,金銀諸寶亦能成辦,至於財穀衣服等物悉能成辦。何以故?財不如穀,穀為本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依時依處以世間所樂財物行佈施者,即能依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子!又如群牛先食青草,次復飲其溫涼之水。水食既調,即成其乳,次成其酪,後成生酥,後成熟酥,如是次第悉有所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先以世間所樂財物行於佈施,即能依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所樂欲悉能成辦,或得成彼轉輪聖王,或復成辦三種勝相,謂菩薩十地、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又復成辦千種事業,即得十八不共佛法。又復成辦千種事業,得佛六十種清淨妙音。又復成辦百種事業,即得如來一大人相。又復成辦二百種事業,即得如來最上清淨烏瑟膩沙頂相。又復成辦百種功德妙相,即能圓具如來所有大法螺音。又復成辦百千俱胝功德妙相,即得如來鮮白齊密上妙齒相。舍利子!是故當知,如來勝業果報菩薩悉能成辦。若能發起一念慈心,諸乞匃者隨應佈施,即與發彼殑伽沙數等心無異,即能成辦佛三摩地。當知諸佛從三摩地起已,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於一一毛孔,悉能化現百三摩地所化自在。舍利子!如是如來所有一切神通事業佛法勝相,皆是菩薩宿修大行,以世間所樂財物奉施如來。以攝受故,求甘露法、求寂靜涅槃。舍利子!以是緣故,菩薩摩訶薩以世間所樂財物行佈施者,即能依止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舍利子!我念過去世阿僧祇劫前,復過無量無數不思議劫,爾時有佛出現世間,其名福生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量千歲。佛會之中有百千大苾芻眾,皆是大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到於彼岸。是時有一紡線之人,色相端嚴人所樂見,其人所居去佛世尊游止方處而復不遠。其人於自舍中營自所業,功力辦已,於日後分常所出時即出自舍,前詣世尊福生如來所。到佛所已發清淨心,持以一線奉上世尊,作是白言:『我今以此一線獻奉世尊,願佛哀愍受我所施。願我以此善根,未來世中獲諸攝法。』是時世尊即為攝受。其紡線人從是已後乃至成佛,如是次第總以線數五百而奉世尊,由是十五劫中不墮惡趣。又復以此善根,千俱胝生作轉輪聖王。又此善根,千俱胝生作帝釋天主。又此善根,當得身份柔軟人相可愛。最初修作勝上事業,親近供養千俱胝佛,尊重恭敬,以香華燈塗、飲食衣服、幢幡寶蓋、醫藥緣具伸供養已,最後復過阿僧祇劫,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名善攝受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世尊住壽二十俱胝歲。佛會之中有二十俱胝那庾多大苾芻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到於彼岸。有五俱胝大菩薩眾,皆悉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宣說正法,廣度無量無數眾生,作利樂已入大涅槃。彼佛世尊入涅槃後,正法住世滿一千歲,廣作佛事,如我今時當入涅槃等無有異。舍利子!汝見如是紡線之人發清淨心,以一條線奉施如來,如是次第成辦佛法,謂由清淨心廣大故。舍利子!是故當知,若心不廣大復不精勤,即不能得殊勝果報。若心清淨,以其世間所樂財物而為依止隨力少施,即得一切可愛樂果。又復智者菩薩以增上智力多作勝利。何以故?力廣大故,所作無量迴向力故。」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佈施不求於色相,  不求受用及富饒,
 但求無上佛菩提,  以少施故獲多利。
 不求名稱及善譽,  世間快樂亦無求,
 於諸起滅絕悕望,  求佛大果無餘法。
 飲食衣服及眾具,  於一切處悉無求,
 如毛端量發施心,  求甘露門常開廓。
 凡所行施無高下,  亦無諂曲慳吝心,
 是中懈怠悉蠲除,  勇發世間利益事。
 若財若穀資身命,  及餘一切悉行施,
 施已廣大歡喜生,  菩提解脫不難得。
 父母妻子諸所愛,  來乞匃者皆施之,
 所施亦無憎嫉心,  是修最上菩提行。
 凡諸所見無忿恚,  惡友常同善友觀,
 諸怖畏者施慰安,  於諸事法無執著。
 不求王位生法欲,  常宣出離正法門,
 法施普及諸眾生,  利益世間常不舍。
 不求天中諸妙樂,  唯求無上佛菩提,
 不悕佈施大名稱,  棄舍己身及餘法。
 唯佛菩提常不舍,  非眼識色相所求,
 亦復不求生諸天,  但求涅槃最上樂。
 諸所施作無依止,  若成若壞悉無求,
 智者常生正智心,  明瞭一切正道法。

「復次舍利子!是故當知,諸菩薩摩訶薩勤行修習佈施波羅蜜多,是即廣修菩薩勝行。」

持戒波羅蜜多品第七之一

復次,佛告舍利子言:「云何名為諸菩薩摩訶薩修習持戒波羅蜜多,是即廣修菩薩勝行?舍利子!菩薩有三種法常善所行。何等為三?謂身、語、意皆善所行。云何身善所行?而菩薩者遠離殺生、偷盜、邪染,此名身業善行。又復菩薩遠離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此名語業善行。又復菩薩無貪、無瞋、正見,此名意業善行。菩薩作是思惟:『云何此身、語、意常善所行?若身不作業,即無殺生、偷盜、邪染,此名身善行。若語不作業,即無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此名語善行。若意不作業,即無貪、瞋、邪見,此名意善行。』菩薩又復如實伺察,若身、語、意無作業者,即於諸法何能表了?於身語意何所施設?若青黃赤白紅紫碧綠當何顯示,即無眼識表了,無耳鼻舌身意識表了。何以故?以無能生所生、能起所起故。若其無者,諸作業中何能施設?菩薩作是思惟已,了知戒相現前無所作,若無所作有何表示?若無表示亦無取著,如是乃名菩薩善行。於其戒相亦無所觀,若於戒相無趣向故即無所觀,若如是觀即有身見不能生起。若有身見不起,即於持戒毀戒如理伺察而悉不見。若如是觀,即於戒法軌範境界無所了知。如是持戒,於自於他悉無所得亦無所行。若於自他無所行故,即於戒無毀缺亦無所取。若自他無所得,戒亦無所得。若戒無所得,即戒學無缺犯。若戒學無缺犯,即戒亦無缺犯,如是即戒無所取。何故無取?以一切法無所取故。是故一切法無自亦無他,於無我中當云何取?」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身業清淨語亦爾,  意常清淨修淨行,
 禁戒清淨復常行,  此名菩薩持淨戒。
 十善業道賢復勝,  菩薩智者善所觀,
 於身語意悉無修,  此名智者持淨戒。
 無修無勝亦無授,  形色顯色而復無,
 若無形顯色相觀,  諸境何能見彰表?
 戒若無為無修作,  眼於色境不能觀,
 耳鼻舌身意亦然,  諸境無能為表示。
 根識若無相引發,  悲心應作如是觀,
 於戒清淨戒亦無,  戒中無得而無住。
 如是解了無我想,  戒無所護善護戒,
 無戒想無戒中修,  菩提行中離諸見。
 若於諸見無所觀,  無見亦復無知解,
 即此無見處亦無,  是中持犯無領受。
 若入無護正法理,  戒中軌範不思議,
 善能了知真護門,  無戒亦復無所得。
 無我想故戒無得,  無我亦復戒中無,
 所說常生離怖心,  淨戒是為無我語。
 戒無領解即無我,  戒所依止亦復無,
 無戒無求無我言,  無持無犯無所取。
 戒無我故無所起,  無我即能無戒想,
 菩提行乃深慧門,  如是戒相得無畏。
 諸有缺犯亦無得,  持者皆由聖力增,
 諸法無得亦復然,  為愚癡者說持犯。
 大哉淨戒善護者,  於戒勝果無縛解,
 諸見斷故罪不生,  三惡趣中皆不墮。
 戒無所持無所受,  我見不生即不墮,
 於中如是戒了知,  此即無持亦無犯。
 若於我法不能見,  於三有中亦無觀,
 況復持犯有所行,  如是見者善持戒。

「復次舍利子!菩薩十種善法,從彼清淨心意中出、從彼精進勝行中出、從彼最極善欲廣大業報信解中出,於聖者所親近承事,於師尊所不起分別若聖若師,聽受正法勤求無著,志求菩提不惜身命。舍利子!持戒菩薩如是十種勝法,皆從菩薩內心中出,若能安住如是十種法者,即能積集一切善法。」

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八

 

上篇: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下篇:佛說胞胎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按《開元錄》,須摩提經亦直雲須摩...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舍衛...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華嚴五十要問答

鍥華嚴五十要問答序 五十要問答二冊者。華嚴第二祖雲...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諸菩薩所生莊嚴大...

佛說無上處經

佛說無上處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舊城喻經

佛說舊城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

【註音版】不空罥索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

不空罥索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大智舍...

佛說聖法印經

佛說聖法印經(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

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安樂集

安樂集卷上 釋道綽撰 此《安樂集》,一部之內總有十二...

【佛教詞典】梵行求

【梵行求】 p1032 瑜伽九十六卷二頁云:復次由梵行求增...

【佛教詞典】犍德

(雜名)又作蹇特,悉達太子之乘馬名。...

懷玉禪師精進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唐代還有位懷玉禪師,這位懷玉禪師修行非常精進,夜不...

阿閦佛名號的功德利益

阿閦佛(即不動如來)名號在經典中提及亦含無量功德利...

如何「境隨心轉」

問: 佛經說一切法由心想生,這是不是與我們平日所說...

韋馱菩薩入夢示警,商人居士巧結善緣

南華禪寺韋馱菩薩聖像 眾所周知,韋馱菩薩為四天王座下...

佛化道德的特質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圓滿的德行,他的特質何在?佛化道德的...

只因眾生有生死,佛才講涅槃

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在《圓覺經大疏》中說:以一切種智釋...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老有音書頭漸白,死...

一念至誠,必有所感

一念而飛一光,這是善導大師他所示現的,無論是中土還...

對錯好壞嘴不要亂說,肚裡明白就好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

難以老實念佛的症結在哪裡

問: 怎樣才叫老實念佛?人們為什麼難以老實念佛,其...

念佛法門總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師倡禪教律三學一源之說,三學之結穴歸根則在念...

綺語之毒,招災引難

下面講到綺語,綺語譯為雜穢語,雜就是閑雜,穢是污穢...

【視頻】《印光大師一函遍復》大安法師讀誦

《印光大師一函遍復》大安法師讀誦

【視頻】《晚課》台語唱誦

《晚課》台語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