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二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禪定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二

「復次舍利子!諸佛世尊說彼往昔任持之行,由今善根聽聞聲故,於時非時分中獲彼所說,若眾會時、或說法時及非時說,而別解行,聽已能說。又說法時,或眾會時、或一苾芻,為彼說法如實記別,於他損害而不為說,又不如實記別,擇彼相應義理,善巧方便攝受於他,以自心清淨潔白而為彼說。若於色相等聲決定聽聞而生歡喜,彼如色相等聲為令聽聞決定歡喜。又若處眾說法,以天耳識加持彼聲,令諸有情而能解了。然彼有情聽聞是法或能解了。又若有情聽聞是法或未解了,彼於是處得法界清淨,即耳界智界亦得清淨。我以耳界既獲清淨,而此有情亦獲清淨,於彼耳界得善出離。如其所說文字義理及諸有情巧妙言辭,令五趣有情聞說法聲悉令悟入。又能於此天耳界中而得成就如來天耳,復於此中無雜亂意。此說名為菩薩摩訶薩得天耳通智業圓滿。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他心智通及彼正行智業圓滿?舍利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十方無餘一切世界諸有情類,往昔邊際心能了知,及彼現在心亦了知。又復過去有情心智麁因細因種種心智皆能了知:或此有情最上心因,或此有情中分心因,或此有情最下心因;又此有情根性以佈施相應,此有情根性以淨戒相應,此有情根性以忍辱相應,此有情根性以精進相應,此有情根性以禪定相應,此有情根性以勝慧相應;又此有情根性以大慈為因,此有情根性以大悲為因,此有情根性以大喜為因,此有情根性以大捨為因;又此有情根性以大乘為因,此有情根性以緣覺乘為因,此有情根性以聲聞乘為因;又此有情諸善因力具足成就,又此有情諸善緣力具足成就。若復有情不善因緣力成就故,即此有情以彼因緣力相應生下劣種族。若復有情善因緣力成就具足,即此有情以彼因緣力相應生高貴種族。或復有情意中清淨、非工巧清淨,若或有情工巧清淨、非意中清淨,若或有情工巧清淨亦意中清淨,若或有情非意中清淨亦非工巧清淨。舍利子!此諸有情往昔根因心所行智,如我相應說法之智。此說名為菩薩摩訶薩他心智力。又復入解他心智力,而此有情行佈施因,於未來世得佈施果。又此有情行淨戒因,於未來世得淨戒果。又此有情行忍辱因,於未來世得忍辱果。又此有情行精進因,於未來世得精進果。又此有情行禪定因,於未來世得禪定果。又此有情行勝慧因,於未來世得勝慧果。又此有情行大乘因,於未來世得大乘果。又此有情行緣覺因,於未來世得緣覺果。又此有情行聲聞因,於未來世得聲聞果。又此有情行世間因,於未來世得世間果。舍利子!若此因緣、若彼因緣,於未來世此諸有情得是根性如實了知,於彼有情而能成熟不生厭倦,乃至以智了解是心根本,若正法器說此正法。又於說法復何所得?為令不作餘法餘業。若諸有情現在世中於諸法行廣大尋伺,然彼一切皆如實知。又彼著貪心,即如實了知彼著貪心。彼離貪心,亦如實知彼離貪心。彼著瞋心,如實了知彼著瞋心。彼離瞋心,亦如實知彼離瞋心。彼著癡心,如實了知彼著癡心。彼離癡心,亦如實知彼離癡心。若此若彼有情雜染及障礙心,一切皆能如實了知,如實知已而為說法,欲令彼彼出離煩惱。若復往詣眾中如是觀察,一切眾會若彼若此,於諸有情遍觀察已而為說法。舍利子!此諸有情前際後際彼根性智一切了知,而菩薩摩訶薩自心無所住著,及彼他心亦無所住。何以故?此菩薩摩訶薩由智了故心無所住,由念了故心無所住,由慧了故心無所住,由趣向了故心無所住,由勝慧了故心無所住,由覺了故心無所住,由斷習氣及諸隨眠生澁煩惱,離垢光潔無諸過失,於一切法分明了解,於一切有情心行差別極能入解心無所住。舍利子,於如是行相入解有情心智,此說是名菩薩摩訶薩得他心通智業圓滿。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宿住念通及彼正行智業圓滿?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於十方無餘一切世界一切有情,具無量種宿住念通。若一日二日三四五日、若十二十乃至五十日、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千生,乃至百成壞劫千成壞劫百千成壞劫無量百千成壞劫,諸有情類於彼往昔,如是名字、如是種族、如是姓氏、如是色相、如是形狀、如是住處、如是飲食、如是久住、如是苦樂,彼彼生滅及於壽量,彼沒此生,皆悉了知。又知自身及諸有情,此宿住念非唯一種。自身前際及他補特伽羅前際,此宿住念非唯一種。又自宿因善根念力及他宿因善根念力,又自善根成熟菩提、令他有情念彼善根發菩提心,又若往昔苦及樂因皆是隨順無常苦無我等,彼既隨順無常苦無我等,即不樂色相、不樂受用、不樂眷屬、不樂富饒、不樂為轉輪聖王、不樂為帝釋天主、不樂為大梵天王、不樂為護世天王,一切生處自在王位及諸欲樂皆不愛樂。彼正思惟:『是處不為成熟有情而受輪迴。』彼唯隨順無常苦無我等往昔諸煩惱行之所招集,極生追悔起大厭離。及現在事諸不善業乃至命根,厭不復作。往昔善根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廣大成熟,又能積集現在善根,除滅一切險難境界,成熟佛法僧種子,相續不斷成熟一切智智正念緣力。又此正念,以自加持、法界加持,不傾動故而無所嬈,成熟定業亦無嬈惱。於奢摩他,以自加持心無迷亂,於毘缽舍那而為攝受。以現量智無怯弱故,以正憶念無忘失故,受大快樂。積集諸行不由他悟,積集行故趣於彼岸一切能到。積集行故,以正念緣力,過去現在無忘失法,此說是名菩薩摩訶薩宿住念通智業圓滿。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神境通及彼正行智業圓滿?舍利子!此菩薩摩訶薩斷除諸行而能具足修習欲神足定,斷除諸行具足修習勤勇神足定,斷除諸行具足修習心神足定,斷除諸行具足修習觀神足定。彼欲、勤、心、觀攝受諸法而能修習成出離故。又此四神足數數修習,即於現前獲神境通而得受用彼無量種神通變化。又此神變而常觀矚一切有情,一一神變皆能調伏一切有情。又此神變普能顯現,若身若力或復加持。又彼如是一一身相,能往調伏諸有情類。又彼如是一一身相,復能顯現或佛身相、或緣覺身相、或聲聞身相、或帝釋天身相、或大梵王身相、或護世天身相、或轉輪王身相。又彼所現一一身相而復顯現如是身相,能往調伏一切有情,及能[怡-台+龍]悷諸傍生類。又彼所現如是身相,為諸有情演說正法。又復能現如是勢力,普為摧伏一切有情極重瞋慢,謂大壯士力,乃至四分那羅延力,乃至半那羅延力,乃至那羅延力,乃至如是諸力:以手二指舉須彌山高六十百千庾繕那,又擲彼山遠八萬四千庾繕那,譬如舉一菴摩羅果從此擲置他方世界,而神境通菩薩摩訶薩力都無動作。又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廣大下從水際至色究竟天,其間有情置於掌中住經劫數,一切道行普能顯現。而菩薩摩訶薩為彼慢過慢極重忿怒諸有情類,成就力能可伏慢過慢忿怒等而為說法。又依彼神足得加持智。於加持智,即得如是諸加持法:或以加持大海為牛跡量,復以牛跡為大海量;又或時加持火聚為彼水聚,復以加持水聚而為火聚。以要言之,於上中下法一切互相加持。亦復獲得如是成就,世間所有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諸有來者,皆無有能振動變易及能出沒。又復世間,此加持法無有共者,唯佛世尊能有是故。又以工巧加持緣力,為彼慢過慢極重忿怒諸有情類,廣說妙法極令歡喜。又彼修神足者,於魔境界天魔眷屬及諸煩惱而無墮滅、超越自在,於佛境界而能入解。於諸有情,乃至少分無有損害,一切善根相應隨順。此說是名菩薩摩訶薩於神境通智業圓滿。

「舍利子!又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神通?復何名智?以彼天眼正觀色相,此說名為神通。彼幻法智不作正行,此說名智。又舍利子!若於一切有情實有所聞,此說名為神通。而於前際過失俱不可得,此說名智。又舍利子!若彼了知一切心行,此說名為神通。於心滅智不滅正行,此說名智。又舍利子!而於前際念彼無礙,此說名為神通。若於三世智都無礙,此說名智。又舍利子,於一切剎土隨意往來,此說名為神通。於虛空剎土智都無礙,此說名智。又舍利子!立法分位,此說名為神通。於法觀察,此說名智。又舍利子!於諸世間善巧化導,此說名為神通。於諸世間都無繫著,此說名智。又舍利子!出過一切釋梵護世,此說名為神通。出過一切聲聞緣覺,此說名智。

「復次舍利子!如是所說,是名神通智業圓滿。又舍利子!所有煩惱散亂,菩薩摩訶薩定分行心及加持智,乃至一切有情染心散亂,及菩薩摩訶薩定分行等,應知積集。舍利子!此菩薩摩訶薩普遍積集而得安住,此說名為三摩呬多。又此一切有情,是名三摩呬多。心常平等,是名三摩呬多。意常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善巧平等,是名三摩呬多。意中極深平等,是名三摩呬多。佈施平等,是名三摩呬多。持戒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忍辱平等,是名三摩呬多。精進平等,是名三摩呬多。禪定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勝慧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彼一切法平等,是名三摩呬多。若於一切法平等,即一切有情平等及一切菩提平等,如是普遍入解,此說名為三摩缽那。又若普遍入解諸法如虛空等,此說名為三摩缽那。又若普遍平等入解無相無願無積集行,此說名為三摩缽那。又若普遍入解諸法音聲,此說名為三摩缽那。又於一切饒益不饒益等處,心平等如地、心平等如水、心平等如火、心平等如風、心平等如空,高離掉舉、下無昏沉而善安住,一切道行而得不動,名三摩呬多。於道行自體而無分別,名三摩缽那。雖言辭充滿無口過失,無高無下亦無動亂,相應順成一切世間法義時分,然於世間八法而能超越,一切煩惱悉無所著,遠離憒閙尋伺境界,如是法行名三摩呬多。又於一切世間工巧造作悉能顯現,於彼事相亦不棄捨。而菩薩摩訶薩於禪定波羅蜜多平等入解,而復出生智慧方便,不為大悲心緣之所隨縛,觀察有情平等入解,方便寂靜極寂靜等,是名智慧。令佛智慧不現在前,是名方便。又若平等入解諸法不為隨縛,是名智慧。又一切法都無取捨,是名方便。於彼法界無計度念,是名智慧。若於佛身平等入解、不生現前作證,是名方便。於彼法身念無所住,是名智慧。若於佛聲相平等入解、於妙梵音具足領悟,是為方便。又復思念法無可說,是為智慧。又於金剛心時平等入解而能極勝安住,是為方便。於彼正念念無散亂,是為智慧。又於往昔願是平等入解而能成熟有情極勝安住,是為方便。於一切有情念無實我,是為智慧。念彼善根證無所證,是為方便。又念彼無根及無住著,是為智慧。又於佛剎平等入解而使現前清淨,是為方便。念彼剎土如虛空等,是為智慧。又念於菩提道場平等入解而使現前莊嚴,是為方便。又念彼止息或諸染法,是為智慧。若於轉法輪中平等入解而能普應機緣,是為方便。又念彼轉無所轉,是為智慧。乃至菩提分行平等入解而能現前捨離,是為方便。乃至念彼於一切法而非相應及諸隨惑,以如來智慧禪定妙樂無諸熱惱,於相無相一切攀緣降伏悉皆了知。彼一切菩薩摩訶薩定非定位,以善出離、如是相應,是為智慧。而諸菩薩摩訶薩獲得無盡禪定波羅蜜多,諸有魔事皆不得便,得善安住諸佛法器。舍利子!如是所說智慧、方便,彼菩薩摩訶薩於禪定波羅蜜多而能出離。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二

 

上篇: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下篇:佛說胞胎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入法界體性經

入法界體性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婆伽婆在王...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須摩提經

須摩提經(按《開元錄》云妙慧童女經,流志後譯) 大唐...

心賦註

注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覺王同...

密菴和尚語錄

密菴禪師語錄序 密菴禪師示寂之三年。其得法真子。住...

【註音版】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

文殊師利普門會...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

佛說漏分佈經

佛說漏分佈經(出《中阿含》令劫意)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

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方廣如來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安忍波羅蜜多品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安忍波羅蜜多品...

注華嚴法界觀門

注華嚴法界觀門序 唐綿州刺史裴休述 法界者。一切眾生...

清珠集

清珠集 古靈山普光寺淨願社主釋幻空堂 治兆 輯 自己...

【佛教詞典】悉地

三密相應而成就妙果,梵語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

【佛教詞典】精進十種利益

據月燈三昧經卷六載,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而...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終生天的福報

過去,盧留城有一位優陀羨王,具足大智慧,聰明絕頂,...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鐘,是佛教叢林寺院裡的號令,清晨的鐘聲是先急後緩,...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慧律法師《幸福與安詳》

安詳,是真正的生命。心裡面沒有祥和之氣的人,永遠得...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缺點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

傲慢與偏見

有一位師父在蒲團上靜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門外,...

只要肯佈施,就會有好的果報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是關於一個貧窮...

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見

末法時期持戒的障緣極多,知見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重...

持誦《華嚴經》的感應,到底有多麼不可思議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菩提樹下...

【視頻】《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聆志居士讀誦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聆志居士念誦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