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四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四十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八

「復次舍利子!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於三世中普以慧眼悉能了知。時寶雲梵志如是知已,以金色髻布散於地,請佛、聲聞及餘比丘右旋履蹈。所以者何?佛告諸比丘:『寶雲梵志過無量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舍利子!時彼梵志聞佛記已,歡喜踴躍現大神通,於虛空中即時證得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不可說三摩地門。以神通智力,超越東方殑伽沙世界,諸佛世尊咸與授記:『汝於未來世過無量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佛世尊亦復如是。舍利子!是寶雲梵志復聞諸佛同授記已,獲大安慰從空中下,即時往詣然燈佛所,發淨信心捨家出家常修梵行。舍利子!汝於寶雲梵志莫起異見、勿生疑惑。所以者何?彼梵志者即我身是。我於爾時以五枝優缽羅華散佛頂上,復於菩薩藏正法,樂欲聽聞受持讀誦、廣大開示為人演說,具足正行謂無相行,是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舍利子!若我於彼清淨法行不以神通智力種種成辦,彼佛世尊即不與我授菩提記。爾時我於菩薩藏正法如其所聞,安立正行,謂無相行、不可得行。及見彼佛,於一切行平等超越。我於彼佛知一切法自性不生,隨順諸法起平等見,而能獲得最上法忍。得是忍者何所忍耶?所謂色忍、受忍、想忍、行忍、識忍,乃至蘊、處、界種種法忍。雖復得是法忍,如彼增語。所以者何?非世間法積集行故,非異生法、非無學法、非緣覺法、非菩薩法、非諸佛法積集行故,於一切法皆不可得,無所集故,說此是名得諸法忍。又彼忍者,於一切相、一切攀緣,一剎那頃亦得是忍,謂非眼界非眼境界盡,乃至非耳鼻舌身意境界盡,於彼忍境亦無所至。舍利子!得是忍者,由我於菩薩藏正法樂欲聽聞受持讀誦,廣大開示為人演說,具足正行,謂無相行、不可得行,是故我於然燈佛所速得受記。」

說是語時,會中有長者子名曰仁授,聞佛說菩薩藏正法諸佛功德及菩薩行,即從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於尊者阿[少/兔]樓馱,昔常隨學入解阿羅漢法,盡老死際住空寂捨。我今忽聞菩薩藏正法、諸佛功德及菩薩行,所謂大乘是最上乘,第一深妙無有過上,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而我親聞佛說、親所聽受,於此正法發生無量深妙勝解。復於是法,無所稱量、無所執著、不作勝解。若謂是法第一深妙無有過上,是即於彼積集退轉。世尊!此菩薩藏正法,於諸佛乘乃至所有一切乘中,最在其上第一開示,多所憐愍多所饒益,安樂天人度脫一切。於學無學如應所得至菩薩地,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長者子仁授重白佛言:「世尊!於苦集中而難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仁授!如是如是。世尊如其行相,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積集精進。如佛世尊於殑伽沙數一一佛所發菩提心,復能平等安住如是精進證菩提果,復能安隱諸菩薩道。所以者何?諸佛智慧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世尊,若於是法不善修作、分別罣礙,雖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於菩提果甚為難得。」

爾時仁授長者子即於佛前說伽陀曰:

「於千俱胝劫,  我發菩提心,
 見懈怠眾生,  沉淪諸苦惱。
 假使施頭目,  量積過須彌,
 如是一心中,  精勤無懈退。
 若我住佛道,  利樂諸有情,
 由依如來故,  得是精進力。
 此乘名大乘,  是佛最上說,
 樂欲菩提者,  畢竟無見取。
 救護諸苦惱,  解脫於惡趣,
 此正覺義利,  唯如來所說。」

時仁授長者子說是偈已,於佛法中起大信解,不著世樂妻子眷屬。向佛世尊頭面禮足右繞三匝,於剎那頃詣本住處,與自眷屬七妻七男七女七奴七婢,各持上妙細[疊*毛]價直千萬,並諸伎樂五百人俱,出王捨大城欲詣佛所。時彼人眾見是事已,即時往問。時長者子白言:「仁等當知,如來現在耆闍崛山,與無量無數百千大眾恭敬圍繞,廣大開示無量善法。佛之智慧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我及眷屬欲往詣彼樂聞如來深妙法義,以善根力決諸疑網,為欲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仁等亦宜親近彼佛植諸善本。」時彼人民聞是語已,生大歡喜,咸悉隨從。爾時長者子與自眷屬五百伎樂及千人眾到佛所已,即以花香纓珞、塗香粖香繒蓋幢幡、伎樂謌詠作諸供養,及上妙細[疊*毛]價直百千以散佛上。即於佛前說伽陀曰:

「往昔多劫中,  勤修菩提行,
 於法得自在,  利樂諸有情,
 如是我今當,  故此伸供養。
 見兩足世尊,  常處清淨行,
 現證無上道,  故此伸供養。
 我諸眷屬等,  所將千人眾,
 咸親近如來,  一切歸命禮。」

爾時長者子說偈讚已,而白佛言:「世尊!我及眷屬所將人眾來詣佛所,一切皆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植眾善本,於無上道誓不退轉。」作是語已俱發聲言:「世尊!我等歸佛、歸法及比丘僧諸優婆塞,唯見攝受。我等盡其形壽,遠離殺害,趣清淨門,一時皆發無上道心。惟願世尊為我等故說微妙法,於如是眾勿應棄捨,及未來世苦惱眾生願為濟度。」如是二請。

爾時世尊極憐愍故現大神通,即昇虛空跏趺而坐。時長者子等見是事已嘆未曾有。彼佛世尊威神力故,持諸大眾皆處虛空。爾時長者子與自眷屬五百伎樂等發大歡喜,於虛空中起立合掌,右繞三匝頭面禮足,作眾伎樂謌詠佛德,普及時會,如是遍滿無量百千踰繕那。佛神力故,忽於空中復化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與其眷屬六萬人俱,從東方來樂欲聽法。時佛世尊見彼大眾,即以神力化五樓閣,眾妙莊嚴甚為希有,一一樓閣皆出梵音演說妙法。復有百千俱胝諸天子眾,持天曼陀羅華以散佛上,偏覆空中;佛神力故成華樓閣。爾時長者子及諸大眾,覩如是等廣大神變清淨莊嚴,發生無量親近愛樂。佛知是已即攝神力,還復東方本相如故。爾時阿難見是事已,偏袒右肩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現是神變?惟願世尊為我等說。」

佛告阿難:「我今當為仁授長者子與自眷屬及眾伎樂供養於我,是人於千俱胝劫不墮惡趣,常生人天受勝妙樂。過是劫已,亦復尊重供養道行如來、應、正等覺,於二十五俱胝劫不復輪轉。是七妻等捨是身已,當轉女身成丈夫相,復與仁授菩薩於一劫中修菩薩行。阿難!彼仁授菩薩當得作佛,號曰等心如來,十號具足,與自眷屬轉次授記皆得作佛。時彼伎樂五百人眾,由供養佛,以是緣故,於阿僧祇劫不墮惡趣,千俱胝劫常作轉輪聖王。過是數已,供養尊重十千如來,於一劫中皆當作佛,盡同一號。餘千人眾於慈氏如來般涅槃後,過殑伽沙劫於千俱胝佛所尊重供養,當得作佛,號曰希勝如來,十號具足。」

爾時佛告具壽舍利子言:「彼阿闍世王與具足燈婆羅門及千人等,正法滅已過刀兵劫,於未來世有佛出世,名曰慈氏。時彼有情壽命長遠具八萬歲,復有千辟支佛出現世間,復於彼時親近供養尊重讚歎,亦復尊重供養慈氏如來。於二十五俱胝那庾多劫,無復退轉種諸善根,捨家出家成菩提果。及見彼千人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六十那庾多天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佛告阿難:「而諸愚夫,不能於佛發生愛樂清淨信解、尊重讚歎者。所以者何?是諸人等,於少善根尚不能得,何況如來大涅槃證。」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尊重諸佛故,  得是勝吉祥,
 供養調御師,  獲最上大果。
 諸佛滅度後,  得覩佛舍利,
 猶如芥子量,  應廣妙修設。
 又佛滅度後,  供養舍利者,
 應生平等心,  若如來住世。
 由發是心故,  供養無上尊,
 悟平等菩提,  果報亦如是。
 為善逝攝受,  遠離於惡道,
 是人趣涅槃,  不以為難得。
 能示佛禁戒,  最上三摩地,
 及清淨勝解,  得佛無上果。
 作是供養已,  疾趣善修習,
 獲無上正覺,  宣說第一法。
 若人欲了知,  親近諸佛法,
 樂欲獲多聞,  深心無厭怠。
 自在轉輪王,  及淨行勝族,
 具福相莊嚴,  應時獲出離。」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安住大乘,欲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於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樂欲多聞受持讀誦,乃至廣大開示為他人說,即得紹隆三寶使不斷絕,得不退轉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四攝事等,饒益有情悉相應故。又舍利子!此菩薩藏正法即菩提道。所以者何?是菩薩藏正法,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即諸菩薩資糧,應如是學,無令斷絕。舍利子!所謂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波羅蜜多,能於如來一切波羅蜜多善作出離。於無量地隨得如來一切輕安,乃至隨得如來之地。若於如是波羅蜜多,即得安住一切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諸有智發生,  說一切有為,
 由智及無明,  故有為諸苦。
 於業及業報,  應當如是知,
 若非業非報,  現前獲出離。」

爾時世尊說伽陀已,時具壽舍利子,諸大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四十

 

上篇: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下篇:佛說胞胎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佛說離垢施女經

佛說離垢施女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出小無量壽經) 劉宋天竺...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上 開府儀同三司特...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弟子死復生經

弟子死復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祇...

佛遺教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菩薩訶色慾法經

菩薩訶色慾法經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女色者,世間之枷...

【註音版】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

佛本行集經

佛本行集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發心供養品第...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佛教詞典】不虛行決定

【不虛行決定】 p0337 顯揚八卷九頁云:不虛行墮決定者...

【佛教詞典】旃檀香辟支佛

梵名 Candana-gandha-pratyekabuddha。密教胎藏界佛名...

療心的藥方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 溫柔半兩、道理三分、 信行...

應該如何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問: 在五戒的大妄語中,佛陀嚴禁弟子宣說過人之法,...

父愛如山

有一個名為父愛如山,影響你的愛的心理測試:一座很小...

寬恕能化解仇恨

過去,富迦羅越長者有兩個兒子,在他重病即將辭世前囑...

宏海法師:淨土十要

(第一講) 從今天開始,因為非常欣喜的,我們又是新...

高僧得觀音菩薩勸導,精勤修行淨土法門

慧日法師,俗姓辛,東萊人(今山東掖縣)。唐中宗時(...

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人,...

八位祖師以出家身孝養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種誤解,認為出家人剃髮染衣、辭親割愛,必...

這三個加在一起,人生就無解了

第二念以後,就落入了分別變,我們看看這個怎麼從「因...

聖嚴法師: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當我們觀察週遭的人時,常常可以發現,性情暴躁、容易...

你有沒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以前常聽到老師講要放下,我並沒有真正地領悟個中意義...

大安法師:佛為什麼不示現來讓人增強信心

問: 我學淨土法門,也念佛。我覺得如果阿彌陀佛能經...

【視頻】《金剛經》蓮歌子演唱

《金剛經》蓮歌子演唱

【視頻】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聆志居士)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