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七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慈悲喜舍品第五之餘

「復次大蘊如來告精進行太子言:『云何名為菩薩大悲之心?所謂菩薩求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大悲心而為先導。譬如士夫所有命根以出入息而為先導,積集大乘菩薩以大悲心為其先導,亦復如是。又如轉輪聖王以其輪寶而為先導即能獲得諸寶,圓具菩薩大悲為先導故即能獲得一切佛法。是故當知,菩薩大悲於一切眾生而不棄舍。

「『復次太子!云何是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所謂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堅固執著諸有身見,彼所隨逐,乃生諸見而為纏縛。菩薩為說斷除執著之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住顛倒處,以無常法計為常想、苦為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菩薩為說斷除顛倒之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顛倒取著諸染欲事,於所生母及諸姊妹起貪染心。菩薩作是思惟:「怪哉!世間罪業眾生愛著欲境,非聖所行,邪行充滿。原其所生,居母胎藏次由母產,云何於今反生欲意?姊妹同體出一母胎,豈以染緣共期和合?壞、極破壞、最極破壞,恣貪瞋癡破毀身心,無智所壞摧滅正法,建立非法行險難法,趣入地獄、餓鬼、畜生境界。譬如狐群於其夜分入棄尸林中,起恚惡相伺其所食,世間顛倒染著眾生亦復如是。又如世間生盲之人,不能瞻視諸有色相墮險惡處,染著眾生亦復如是。又如豬群食其殘棄不淨之物,染著眾生亦復如是。以顛倒染緣為染污所壞,入魔境界魔索繫縛,欲泥陷沒。」菩薩為說斷除染愛之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為五蓋所覆、欲箭所射,處處愛著,眼見色已著所愛境,耳聞其聲、鼻嗅其香、舌了其味、身覺其觸,隨諸所愛而生取著。苦哉眾生違害處多,親附惡友互求財利,與彼惡友同其知解,得無義利互為損惱,多諸惛沉睡眠惡法,懈倦迷悶無智隨逐起諸惡作。此等眾生為客塵煩惱染污其心起諸疑惑,此等眾生不能決定獲得最上甚深佛法。菩薩為說斷除蓋障等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起諸慢心,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如是七慢,一者於劣計勝;二者於勝計等;三者於勝計勝;四者恃所執我;五者計己多德,於增上功德法而起慢心;六者計己少分劣他;七者謂己有德;以慢心故所應稱讚而不稱讚,所應禮奉而不禮奉,不敬耆宿,於師尊所不能聽受,於智者所不能請問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所應親近、何者不應親近、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何者有罪、何者無罪、何者是正道、何者是三摩地、何者是解脫?如是等法不能請問。菩薩為說斷除一切魔障之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愛繩所縛,所謂愛樂男女妻妾財利等事。以愛著故,是即愛樂生死險難、三塗惡趣,三有纏縛拘束身心不得自在,以不自在故造諸罪業。菩薩為令彼悉趣向涅槃聖道,宣說正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離善知識近惡知識,以近惡故染著十種不善之法,謂殺生、偷盜、邪染、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慾、瞋恚、邪見。菩薩欲令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之所攝受,息除一切不善之業,積集清淨十善業道,宣說正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癡所覆障,無明黑暗而常隨逐,執著我、人、眾生、壽者、補特伽羅、作者、受者、我我所等。菩薩為令如是一切眾生慧眼清淨諸見斷滅,宣說正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沉沒生死不能解脫,五蘊殺者常所殺害。菩薩為令解脫五蘊,超越輪迴曠野險難、出離三界,宣說正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又復菩薩觀見世間一切眾生作諸不善,如棘刺樹雖生無成,造不善業亦復如是,此世他世五趣輪迴,不能順向涅槃聖道。菩薩為其開涅槃門使令趣入,宣說正法,是為菩薩於諸眾生轉大悲心。

「『復次太子!菩薩如是觀察世間諸眾生故,以十種相轉大悲心。何等為十?一者無諂誑心轉,虛空出離故。二者深固心轉,能善出離故。三者無虛假神通轉,正道出離故。四者無屈曲心轉,止諸曲心善出離故。五者真實心轉,於一切眾生悉無高下平等出離故。六者隨護他轉,自心清淨善出離故。七者堅固慧心轉,離動靜心而常安住善出離故。八者棄舍己樂轉,無愛著出離故。九者隨授他樂轉,利他出離故。十者荷負眾生極重簷轉,堅固精進善出離故。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十種勝相於諸眾生轉大悲心。又復菩薩,或有眾生應以大乘法得出離者,即起悲心而為出離,此說是為菩薩大悲。

「『又復眾生應修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勝慧法者,即起悲心隨應出離,此說是為菩薩大悲。

「『又復眾生應修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歡喜根本最勝事業及次第諸定,乃至十善業道廣大章句,隨應為轉,從悲心起佛自然智,而為飲食資養慧命。此說是為菩薩大悲。

「『又復菩薩自諸所行極善所作起大悲心,隨諸眾生應何所作,悉能圓滿眾生意樂。此說是為菩薩大悲。若諸菩薩摩訶薩具足如是大悲心者,即能觀察眾生,悉令獲得如是等法。此乃菩薩思惟愍念起大悲心。

「『復次太子!云何是為菩薩喜心?所謂菩薩於諸善法,隨所思念適悅歡喜聞諸善法,不驚不懼、不生懈倦,蠲除一切別異心意,安然愛樂一切法樂。心喜身順,自心清淨歡喜意生。覩如來身相好莊嚴,勤求愛樂增上適悅。聽法無倦,依法修行歡喜愛樂。諸來惡語歡喜忍受。隨所生起諸歡喜法,於一切眾生起無礙心,廣為宣說令生勝解,無秘惜心攝伏慳吝。隨所求者歡喜而施,面常熙怡攝護毀戒,尊敬持戒常生清淨,自所修行得清淨已,超越一切惡趣怖畏,歡喜安慰一切眾生。諸來惡語起觸嬈者,歡喜忍受。施諸眼目及身份時,歡喜甘忍。心無間斷,常生悅樂起歡喜心。尊重師長、尊勝己者,不生輕慢,面常熙怡含笑先言,離諸顰蹙諂曲心意,雜亂語言歡喜悉除。喜心愛樂諸出離法,仰敬師尊如諸菩薩,頂重正法猶護己身,尊奉如來如惜其命,欽承師範如其父母,愛念一切眾生如所生子,遵軌範師如護眼目,敬修行者如護頭頂,信受諸波羅蜜多如固手足,重說法師如愛妙寶,勤求正法如重良藥,讚奉醫王如水上善。太子!如是所說是為菩薩喜心。若住喜心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時常得歡喜,勤求正法曾無懈倦,起歡喜心修菩薩行。

「『復次太子!云何是為菩薩舍心?所謂舍者有其三種。何等為三?一煩惱舍,二自他隨護舍,三時隨時舍。云何名煩惱舍?謂恭敬不高、不恭敬不下,得利無領納、失利無惱恚,見諸持戒及毀戒者平等其心,稱讚不喜、譏謗不恚,毀辱能安、譽美無動,於諸苦法善能抉擇、於諸樂法常所伺察,隨順不著、違害不斷,於善惡友住平等心,善作惡作亦復無二。愛非愛境平等而舍,多聞無聞悉無領受,善說惡說都無違順,安慰過失二俱平等。等心愛念自他眾生不惜身命,於上中下一切眾生平等照明,於美惡相住平等法,於真妄中自實清淨。太子!如是所說,菩薩自無種類舍心清淨,此說是為諸煩惱舍。云何名為自他隨護舍?所謂菩薩當段取身肉行佈施時,住於舍心悉無所求,身無所作、語無所作、中亦無動,無眼相、無色相,乃至無意相、無法相,一切無動此名為舍。惡作無害亦名為舍,善作無動亦名為舍,自他俱忍亦名為舍。諸所饒益及不饒益住平等心亦名為舍。無諸諍訟名最上舍。自心決定亦名為舍。伺察自他悉無所害,菩薩住等引心而行於舍。然菩薩舍不同諸佛世尊所行舍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其舍法,現前了知常所修作,於諸善法而常勤求,知時隨時而行舍故。云何名為時隨時舍?所謂菩薩觀見眾生非法器者、無聞之者悉住舍心,又於衰毀譏苦一切眾生亦住舍心,又於聲聞乘法決定超越而舍。於佈施時行持戒舍;於忍辱時,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舍;於精進時行持戒舍;於禪定時行佈施舍;於智慧時行五波羅蜜多悉圓滿舍。此說是為時隨時舍。諸所應作及不應作,彼一切法悉住平等,亦名為舍。諸住舍行菩薩摩訶薩,乃至於彼諸善法分悉名為舍。太子!如是所說,皆名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喜舍之心。』」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告舍利子言:「彼時大蘊如來,為彼精進行太子說慈悲喜舍法已,即復宣說六波羅蜜多。何等為六?所謂佈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勝慧波羅蜜多。如是宣說諸波羅蜜多,令彼精進行太子發勤精進如理修行。」

佈施波羅蜜多品第六之一

復次,佛告舍利子:「云何名為於波羅蜜多發勤精進。舍利子!若於六波羅蜜多勤精進者,此說是為修菩薩行。其六波羅蜜多者,謂佈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勝慧波羅蜜多。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見彼沙門婆羅門、貧窮孤露來乞匃者,隨諸所欲而悉施與。或乞飲食衣服、塗香花鬘及棲止處,或乞病緣醫藥、燈明音樂、妻子奴婢、園林台觀、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餘妙寶、象馬車乘、財穀庫藏,乃至四大洲主輪王富樂嬉戲等事,至於手足耳鼻眼目、身份血肉骨髓,世間所有無不施者。

「復次舍利子!有十種法,菩薩若能具足清淨,當行佈施。何等為十?一者菩薩不求艱難受用施,二者菩薩不逼惱眾生施,三者菩薩不驚怖他施,四者菩薩無不舍所請施,五者菩薩無現相施,六者菩薩於諸眾生無異想施,七者菩薩無損害施,八者菩薩無境土差別施,九者菩薩所施眾生而無作意(少第十法,梵本元闕)。

「舍利子!如是十種法,菩薩若能清淨,當行佈施。

「復有十法,菩薩若能具足清淨,當行佈施。何等為十?一者菩薩不違業報施,二者菩薩無邪意樂施,三者菩薩無不勝解施,四者菩薩無懈倦施,五者菩薩無見面施,六者菩薩無惱害施,七者菩薩無退屈施,八者菩薩無讚譽持戒施,九者菩薩無輕慢毀戒施,十者菩薩不求果報施。如是十種法,菩薩若能清淨,當行佈施。

「復有十法,菩薩若能具足清淨,當行佈施。何等為十?一者菩薩無譭謗施,二者菩薩無違背施,三者菩薩無瑕疵施,四者菩薩無忿怒施,五者菩薩無憎嫉施,六者菩薩無瞋恚施,七者菩薩無不恭敬施,八者菩薩無不自手施,九者菩薩隨應止其下劣心施,十者菩薩於所生處無悕望施。如是十種法,菩薩若能清淨,當行佈施。

「復有十法,菩薩若能具足清淨,當行佈施。何等為十?一者菩薩無不堅牢施,二者菩薩無邊際施,三者菩薩無分段施,四者菩薩無他信施,五者菩薩不著下劣心施,六者菩薩不求色相受用富貴歡喜施,七者菩薩不求梵王帝釋護世諸天等施,八者菩薩不求聲聞緣覺地施,九者菩薩不譭謗智者施,十者菩薩所作善利無不迴向一切智施。如是十種法,菩薩若能清淨,當行佈施。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七

 

上篇: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下篇:佛說胞胎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方廣三戒經

大方廣三戒經卷上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如是我聞:...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佛說決定毗尼經

佛說決定毗尼經 群錄皆云燉煌三藏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翻譯之記 夫法留正像,唯聖是依;...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

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

佛說羅摩伽經

佛說羅摩伽經卷上 西秦沙門聖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

佛說新歲經

佛說新歲經 東晉天竺三藏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大乘入楞伽經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 御 製 蓋聞:摩羅山頂,既最崇而...

【註音版】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

釋華嚴十明論敘 宋寶覺圓明禪師惠洪覺范撰 顯謨閣待制...

念佛百問

序 一念念佛。全念是佛。是則名為自性彌陀。觀想西方...

【佛教詞典】一言駟馬

禪宗公案名。有僧問慈明:「如何是本來面目?」慈明答...

【佛教詞典】色無色界不能入正性離生

【色無色界不能入正性離生】 p0574   大毗婆沙論七卷...

臨終惡習突現 助念勞而無功

下面要講一件真實的事情,來和大家互相勉勵,我們內心...

修行應從心性的觀照下手

大家進到學院來修學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驟...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說:一個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個兒女,丈...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修行人的相有多種。現在講一個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

獼猴與獵人

過去在一座深山裡,住著一隻獼猴,這只獼猴不但有過人...

釋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與父親淨飯王 《菩薩睒子經》云:人有父母,不...

走遍天下尋知己,未識這個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個簡單的稱呼,這修行人,要久住叢林,親近...

法門無量當廣學

佛陀在摩竭國弘法期間,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興建了竹林...

學佛從受戒開始,要勇爭上游

慈舟老法師說,學佛從受戒開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念佛是享受,念的時候就是極樂

我們今天大概從早上五點多鐘有幾位菩薩就在那裡練習。...

沒有出離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應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

靠佛號加持,真發厭離心

一、厭離心來自智慧的關照 信、願、行,願這個科目就是...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女聲一佛一拜)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女聲一佛一拜)

【視頻】灑淨祈福儀軌

灑淨祈福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