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力士移山經

西晉天竺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力士移山經

西晉天竺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拘夷那竭國力士所生地大叢樹間,與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臨滅度時,時國臣民皆出來會。佛問阿難:「斯國大眾何故云集?」賢者阿難白世尊曰:「有大石山去此不遠,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門途行者迴礙,五百力士同心議曰:『吾等膂力世稱希有,徒自畜養無益時用,當共徙之立功後代。』即便並勢齊聲唱叫,力盡自疲不得動搖,音震遐邇,是故黎民輻湊來觀。」

佛告阿難:「改正法服嚴行視之。」阿難受教,即從坐起稽首佛足,獨坐拖侍,在佛後翼從而進趣。諸大眾五百力士遙覩佛臻,金顏從容,威耀巍巍,端正殊妙,色像清淨,大士相好,莊嚴其身,降伏陰種,無有衰入,其心湛然,諸根寂定,和悅調隱,為天人最,洪焰暉赫,晃若寶山,如大炬明,炤燿幽冥,如大山崗,而有積雪,如日之光,昇於朝陽,如秋月盛,眾星特明,如轉輪王與諸寶臣四部眾俱,如樹花殖,暐曄繁茂,英豔無量,超出聖躬。五百力士無數之眾,瞻戴神變,莫不喜踴,善心薦發普而奉迎,五體自歸稽首足下,一心歸竦退住一面。

於是,世尊問諸力士:「汝等何故體疲色顇?」答曰:「今此大石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欲共舉移,始從一日勤身勠力,至於一月永不可動,慚恥無效取笑天下,是以疲竭姿色憔悴。」「此何所希冀?」力士答曰:「唯然大聖!我之福力莫能踰者,庶幾欲徙石光益於世,著名垂勳銘譽來裔,使王路平直荒域歸伏。」佛告力士:「明汝至愍意不堪任,吾為爾移遂汝本願,使汝戴功慎無愧懼。」力士歡喜啟曰:「敬從。」

於時世尊更整法服,以右足大指,蹶舉山石挑至梵天,手右掌受,摶之三轉,置於虛空,去地四丈九尺,還著掌中,三指篾屑吹令銷瀃,應時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動。時諸力士,見佛神變威靈顯發,即懷惶怖衣毛為竪,白世尊曰:「此之舉指,為是大聖父母恩養乳哺力耶?神足智慧意行力乎?」答曰:「乳哺之勢,非餘力也。若吾建設神足之力,則能移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舉置殊異百千佛土,都不使人有往來想,不危眾生不害地蟲。」力士又問:「乳哺之力何所狀像?」世尊報曰:「凡牛之力百,當水牛力一;水牛力百,當青牛力一;青牛力百,當犛牛力一;犛牛力百,當竹牛力一;竹牛力百,當草象力一;草象力百,當凡象力一;凡象力百,當黑象力一;黑象力百,當白象力一;白象力百,當龍力一;龍力百,當可畏力士力一;可畏力士力百,當段力士力一;段力士力百,當崩墮力士力一;崩墮力士力百,當大破壞力士力一;大破壞力士力百,當半人乘力士力一;半人乘力士力百,當人乘力士力一;人乘力士力百,當大人乘力士力一;無央數不如如來、至真、等正覺乳哺之力。」佛告諸力士:「汝等當知,是為如來乳哺之力也。」

諸力士白世尊曰:「大聖已現乳哺之力,神足之力為云何乎?」佛告力士:「憶吾昔者與大目揵連俱游諸國,時穀飢饉,諸比丘眾不得分衛。目揵連白佛:『穀米踴貴人民餒餓,今諸比丘分衛無獲,氣力衰減不能講誦,日日轉羸懼不全命。往古天地始成之時,地出自然甘露之味,食者康寧四大用安,後人福薄味沒於地。今欲反地出古之味,比丘國人普得救命,令得飽滿誦經念道。』佛告目連:『且止!假欲反地,地有蟲蛾蠕動之類必被危害,又眾人福薄,不應服食古之地味。』目連又曰:『我將諸比丘及飢羸民,詣欝單曰土,使就食自然粳米。』世尊告曰:『其有神足者能自致到,未得輕舉安能往乎?』目連答曰:『無神力者,我當扶接使往獲安。』目連之德威變若斯,計閻浮提廣長二十八萬里,其地上廣下狹;瞿耶尼域廣長三十二萬里,其地似半月形;弗於逮域廣長三十六萬里,其地正圓;欝單曰域廣長四十方里,其地正方;周迴遶山為四方域。滿中人民令得神足如大目連,一一充溢三千大千世界,不及如來神力,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計空不比無以為喻,是為如來神足力也。」

力士又白:「大聖!已現乳哺、神足之力,願復示現智慧之力。」世尊告曰:「計大海深三百三十六萬里,廣長難限,須彌山王在大海中,高三百三十六萬里,根在海底亦三百三十六萬里,辟方亦爾。其大海水悉可飲盡令無有餘,舍利弗智慧不可測量,無能減者。使四方域滿中人民,皆令得智慧如舍利弗,一一充溢三千大千世界,不比如來智慧之力,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計空不比無以為喻,是為如來智慧力也。」

力士又白:「大聖!已現乳哺、神足、智慧之力,願復示現意行之力。」世尊告曰:「假使興雲充遍四域,及三千大千世界普大霖雨,所由來所經歷處,若莖節枝葉花實,若器中水山石草蘆,蚑行喘息人物之類,大大小小一一渧皆歸巨海,悉能分別追而名之,又皆識鍊旋而復之不差其本,如來意力悉知悉了無所罣礙,是為如來意行力也。」

力士又白:「大聖!已現乳哺、神足、智慧、意行之力,寧復有異超過此者乎?」世尊告曰:「如來乳哺之力,摩目乾連神足之力,舍利弗智慧之力,聲聞緣覺意行之力,不比如來十種之力廣遠難限。」

力士問曰:「何謂十力?」世尊告曰:「悉見微妙遠近邪正,處處非處處,有限無限,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一力也。過去來今諸所報應經歷之處,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二力也。禪定正受三解脫門,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三力也。覩見眾生諸力心本本淨無所不了,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四力也。曉眾萌類若干種語,心念不同形貌各異,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五力也。分別羣黎雜種無量情態各異,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六力也。智慧如海言善無量,追識一切宿命所更,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七力也。曉了欲縛解縛之要,所在隨行應病授藥,天眼見人善惡終始殃福所歸,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八力也。道耳徹聽聞天人聲,蚑行喘息蠕動之音無所不了,明知如有則悉知之,是九力也。佛無諸漏終始永盡無復縛著,神真叡智自知見證,究暢道行可作能作無餘生死,覩十方人眾生根本無所不察,明審如有則悉知之,是為十力也。」

諸力士白世尊曰:「大聖!已現乳哺、神足、智慧、意行及十種力,寧有殊異復超諸力乎?」世尊告曰:「一切諸力雖為強盛,百倍千倍萬倍億倍,無常之力計為最勝多所消伏。所以者何?如來身者金剛之數,無常勝我當歸壞敗,吾今夜半,當於力士所生之地而取滅度,於四衢路供養舍利興建塔寺。所以者何?其四方人齎諸華香,跱立幢幡,懸繒鈴蓋,然燈奉進,一切皆就真妙之法。」

佛於是頌曰:

「法起必歸盡,  興者當就衰,
 萬物皆無常,  慮是乃為安。
 得百千金山,  福祚難為喻,
 不如供泥塔,  欣豫歸勝寺。
 獲寶百千藏,  福慶不可計,
 不如供泥塔,  喜踴歸勝寺。
 設百千寶車,  載色如紫金,
 不如供土寺,  踴躍歸命佛。」

佛說是經時,諸力士眾五百人等,知世無常三界難怙,無一真諦唯道可依,貢高即除不計吾我,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應時皆得立不退轉之地。有無央數百千天人,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佛說如是,莫不歡喜,各以頭面著地為佛作禮。

佛說力士移山經


上篇: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下篇:佛說四未曾有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佛說長者施報經

佛說長者施報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說大集法門經

佛說大集法門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佛說苦陰因事經

佛說苦陰因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迦婆...

佛說戒香經

佛說戒香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前世三轉經

前世三轉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捨...

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佛說苦陰因事經

佛說苦陰因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迦婆...

【註音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三聖圓融觀門

三聖圓融觀門 沙門澄觀述 夫上聖觀人設教,言不虛陳,...

淨土神珠

淨土神珠 幽溪傳法後裔 古昆 集 淨土神珠者何。現前...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佛說戒香經

佛說戒香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分別業報略經

分別業報略經 大勇菩薩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  最...

【佛教詞典】世界界說

欲明世界,先釋世界之義。世界者,時間、空間、二者是...

【佛教詞典】惡行

【惡行】 p1157 瑜伽八卷六頁云:邪行自性、故名惡行。...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大安法師: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總是會選擇很多法門,在七覺分裡...

離欲解脫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一位...

道證法師:六度總修?六度總休?

上廣下欽老和尚有一句開示,很耐得我們去體會。他說:...

本煥長老的禪思語錄

◎ 未成佛時,要先結人緣,廣結善緣,隨眾隨緣,為教...

如何理解「厚德載物」

問: 如何理解厚德載物? 大安法師答: 這句話是出自...

學會對自己說「夠」

漢文帝登基伊始,為考察大臣,明辨賢愚,說:賜你們到...

往生這樁事情,不要等死後再請人來助念

有一些磁帶講臨終助念,當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

感應道交是大學問,很難相信

感應道交可是大學問,可是很難相信的。感是什麼?感是...

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問: 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

聖嚴法師《溫柔對待親愛的人》

對待家人,我們習慣成自然地不懂禮貌,不會溫柔,不是...

【視頻】初一十五早課(圓光佛學院)

初一十五早課(圓光佛學院)

【視頻】《地藏經》印能法師木魚版72分鐘

《地藏經》印能法師木魚版7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