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誦律卷第四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十誦律卷第四十七(第七誦之六)

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共羅什譯

尼律第六

佛在俱舍彌國。爾時迦留羅提舍比丘命終,有姊妹比丘尼七人,名偷蘭難陀尼、周那難陀尼、提舍尼、憂波提舍尼、提舍域多尼、提舍婆羅那尼、提舍叉多尼,是諸比丘尼有大勢力,集薪木材燒是比丘身,拾骨起塔。爾時有一比丘名迦陀,從和耆國遊行向維耶離,道中見是塔,問:「是誰塔?」答言:「迦留羅提舍比丘塔。」又言:「此凡夫人,何用起塔?」即壞是塔,敷繩床坐上。偷蘭難陀比丘尼,聞迦陀比丘破其兄塔、敷床坐上,聞已瞋恚,語諸妹言:「各持鍼線來,縫是比丘著床。」是僧坊近道,時優波離過,聞如是事,即往語是比丘言:「汝在此中坐者,諸比丘尼正爾當來縫汝著床。」答言:「若縫我著床者,我從此臭身得脫。」優波離言:「汝雖脫臭身,諸比丘尼當得大罪。」是比丘即入禪定,令身不現,優波離即出去。諸比丘尼入,共相謂言:「是比丘在不?」即看不見,手摸繩床看猶覺有暖,作是言:「必是本剃毛人優波離教使走去。」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有比丘住處,外門不問便入?」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偷蘭難陀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云何名比丘尼,有比丘住處,外門不問便入?」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有比丘住處,外門不問便入,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有比丘住處,外門不問便入,波夜提。隨不問入,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五十三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佛不在比丘尼僧前結同戒,在比丘僧前結同戒已,語諸比丘:「汝等向比丘尼僧說。」佛即入房坐禪。諸比丘共相謂言:「佛結同戒,教我等向諸比丘尼僧說。誰能為諸比丘尼僧說?」又念:「長老跋提比丘,有福德威力名聞流佈,是長老跋提比丘,能往詣王園精舍,為比丘尼僧說同戒。」諸比丘即往是比丘所言:「佛為我等結同戒,語我等言:『汝等向比丘尼僧說。』即入房坐禪。我等作是思惟:『誰能為比丘尼僧說同戒?』又作是念:『長老跋提比丘,有福德威力名聞流佈,必能為說。』汝能為王園精舍比丘尼僧說同戒不?」長老跋提默然受之,諸比丘即頭面禮跋提足右繞而去。是夜過已,跋提比丘著衣持缽,共後行比丘入舍衛城乞食。食後到王園比丘尼精舍,諸比丘尼遙見長老跋提比丘來,即起與敷床榻坐處,有辦水者,有辦草者。跋提到已,洗腳就座坐已,令集比丘尼僧。集已語言:「諸善女!佛結同戒,我及汝等應共受持。」是中有長老善好比丘尼,皆言:「善好。」偷蘭難陀比丘尼喑嗌不受。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喑嗌向比丘?」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是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喑嗌向比丘?」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喑嗌向比丘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喑嗌向比丘,波夜提。隨喑嗌向比丘,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五十四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迦羅比丘尼,本是外道,喜鬪諍瞋恚,共諸比丘尼鬪諍惡口恐他,作是言:「某王是我相識是我檀越,某大臣、鬪將、居士,是我相識檀越,當用是力治汝。」諸比丘尼恐怖。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共他鬪諍惡口恐他,作是言:『某王是我相識是我檀越,某大臣、鬪將、居士,是我相識檀越,當用是力治汝。』令諸比丘尼恐怖?」種種因緣呵責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訶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共他鬪諍惡口恐他,作是言:『某王與我相識是我檀越,某大臣、鬪將、居士,與我相識檀越,當用是力治汝。』令諸比丘尼恐怖?」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共比丘尼鬪諍惡口恐怖他,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共比丘尼鬪諍惡口,恐怖他言:「某王是我知識,當以王力治汝。」波夜提。「大臣力、鬪將力、居士力治汝。」皆波夜提。隨作是語,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五十五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喜入出他家,早起行詣諸家,中庭立、大門中立、廚下立。是中若有沙門、婆羅門來,為乞食故來,偷蘭難陀比丘尼語言:「食未辦。」若言:「主人不在。」如是從家至家,遮諸乞食人。諸乞食人不得食故呵責言:「是不吉弊女慳惜他家,故令我等不得食。」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偷蘭難陀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護惜他家?」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護惜他家,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護惜白衣家,波夜提。隨護惜,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五十六事竟)

佛在迦維羅衛國。爾時摩訶男釋,請佛及二部僧明日食,佛默然受。知佛默然受已,頭面禮足右遶而去,還家通夜辦種種多美飲食。早起敷坐處,遣使白佛:「時到,食具已辦,唯聖知時。」佛與二部僧入已皆坐。知佛坐已,自手行水,自與種種多美飲食,自恣滿足。爾時助調達比丘尼,滿缽中飯以羹澆上,在前不噉四向顧視。摩訶男釋作是念:「我當遍看誰少、誰不少?誰食、誰不食?」見助調達比丘尼滿缽飯羹在前不食,語言:「善女!何故不食?」答言:「我先已食,何故取飯?」答言:「汝便持去。」摩訶男釋善好不嫌,諸居士隨摩訶男釋者作是言:「摩訶男釋供給眾僧如事大家,諸比丘尼現前呵辱。」佛遙見比丘尼所作,聞諸居士呵責,食後到僧坊中集二部僧,種種因緣呵責助調達比丘尼:「摩訶男釋供給眾僧如事大家,云何現前毀辱?」種種因緣呵責已,語諸比丘:「從今聽諸比丘尼數數食。何以故?女人喜數數食故。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受請都不食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受請,乃至不食一口,波夜提。隨受請不食,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五十七事竟)

佛在釋氏國。是中有比丘尼,名結髮,作法師善能說法。見一年少比丘,無深智慧,即問難阿毘曇事,是比丘不能隨順問答。是比丘尼出,自貢高語諸比丘尼言:「我今問一比丘阿毘曇事,不能隨順答我。」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比丘不聽問經、律、阿毘曇事便問?」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結髮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訶責言:「云何名比丘尼,比丘不聽問經、律、阿毘曇事便問?」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比丘不聽問經、律、阿毘曇事便問,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比丘不聽問難經、律、阿毘曇中事,若以偈問,偈偈波夜提;若以章問,章章波夜提;若別句問,句句波夜提。(一百五十八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裸形露地洗浴。諸居士見不喜,呵責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裸形露地洗浴如淫女。」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云何名比丘尼,裸形露地洗浴?」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裸形露地洗浴,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是中犯者,若比丘尼裸形露地洗浴,波夜提。隨裸形露地洗浴,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五十九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著白衣嚴身具,諸居士呵責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著白衣嚴身具,如王夫人、大臣婦。」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訶責言:「云何名比丘尼,著白衣嚴身具?」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著白衣嚴身具,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著白衣嚴身具,波夜提。隨著,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故往觀聽歌舞伎樂、看莊嚴伎兒。諸居士呵責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故往觀聽歌舞伎樂、莊嚴伎兒,如王夫人、如大臣婦。」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是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故往觀聽歌舞伎樂、莊嚴伎兒?」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故往觀聽歌舞伎樂、莊嚴伎兒,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故往觀聽歌舞伎樂、莊嚴伎兒,得見者波逸提;不得見者,突吉羅。若從下至高得見,波夜提;不得見,突吉羅。若從高至下得見,波夜提;不得見,突吉羅。

不犯者,不故往道由中過,不犯。(一百六十一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兩道中間生癰,即喚白衣解看還系。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屏處有瘡,令白衣解看還系?」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偷蘭難陀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屏處有瘡,使白衣解看還系?」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有瘡,使白衣解系者,波夜提。」

瘡者有三種:一者癰瘡等自生、二者物傷、三者中風堅癖。癖有三種:冷癖、熱癖、風癖。若比丘尼,自能系不能解,應自系令他解。若自能解不能系,應自解令他系。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令白衣系而不解,波夜提。若令解不系,波夜提。隨令系解,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二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修闍陀比丘尼,年少端正,與欝多羅長者兒共相識共事,是比丘尼共行坐起言語說俗事。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共男子行說俗事?」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修闍陀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云何名比丘尼,與男子共行說俗事?」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與男子共行說俗事,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與男子共行說俗事,波夜提。隨共行說俗事,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三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以好香揩身,復以塗香、胡麻屑、胡麻滓揩身。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以香揩身,以塗香、胡麻屑、胡麻滓揩身?」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云何名比丘尼,以塗香、胡麻屑、胡麻滓揩身?」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以塗香、胡麻屑、胡麻滓揩身,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香揩身,波夜提。若以塗香、胡麻屑、胡麻滓揩身,皆波夜提。隨用揩身,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四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不自以香塗身,復不自以香揩身,胡麻屑、胡麻滓揩身,使式叉摩尼、沙彌尼、白衣女揩身。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使式叉摩尼、沙彌尼以香塗身,復以香揩身,胡麻屑、胡麻滓揩身?」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使式叉摩尼、沙彌尼、白衣女以香塗身,復以香揩身,胡麻屑、胡麻滓揩身?」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使人以香塗身復以香揩身,胡麻屑、胡麻滓揩身,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使人以香揩身,波夜提。若使人以香塗身,波夜提。胡麻屑、胡麻滓揩身,皆波夜提。隨使人揩,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五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著頭光在淫女門中立。諸婆羅門居士來欲近之,即以腳蹴蹋,作是言:「汝欲共我作淫欲耶?」諸居士呵責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著頭光在淫女門中立,見諸人來近以腳蹴蹋。」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偷蘭難陀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著頭光在淫女門中立?」種種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著頭光,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著頭光,波夜提。若作,突吉羅。若治故光,突吉羅。若與他著,突吉羅。(一百六十六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有大式叉摩尼,年少端正可愛,欲受大戒。有弊惡人見生貪著心,作是念:「比丘尼為王所守護,不得強奪。諸比丘尼法,應從比丘受大戒。若是式叉摩尼出受戒時,我當捉取將去。」是式叉摩尼出受大戒,是弊惡人強捉將去。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不語僧坊中比丘尼出遠門去?」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不語僧坊中比丘尼出遠門去?」種種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不語餘比丘尼出遠門去,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從比丘尼僧坊中不語餘比丘尼出門遠去,波夜提。隨不語出門,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七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以刷刷頭。諸居士呵責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以刷刷頭,如白衣女。」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以刷刷頭?」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以刷刷頭,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刷刷頭,波夜提。隨刷刷,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八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使他刷頭。諸居士呵責言:「善女!汝等已出家,何用刷頭為?」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使他刷頭?」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使他刷頭?」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使他刷頭,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使他刷頭,波夜提。隨使他刷頭,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六十九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以梳梳頭。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以梳梳頭?」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以梳梳頭,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梳梳頭,波夜提。隨梳,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助調達比丘尼,使他梳頭。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使他梳頭?」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使他梳頭,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使他梳頭,波夜提。隨使他梳頭,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一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編頭髮。諸居士呵責言:「汝比丘尼出家人,何故編頭髮為?」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編頭髮?」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編頭髮,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編頭髮,波夜提。隨編,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二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使他編頭髮。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使他編頭髮?」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使他編頭髮,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使他編頭髮,波夜提。隨使他編頭髮,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三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王園比丘尼精舍門前有好草地,淨潔故多人眾集。是中多有弊惡人,見諸比丘尼出入時,便形相說其過罪,共相謂言:「是睞眼、是爛眼、是癭、是黑、是白、是好、是丑、是有威德、是無威德。」諸比丘尼聞是事心不喜,作是念:「諸人集此者,以是好草故,我等何不壞是草耶?」即大小便其上,草即乾死。諸居士呵責言:「不吉弊女,更無餘行處耶?淨草中大小便。」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諸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訶責言:「云何名比丘尼,生草上大小便?」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生草上大小便,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生草上大小便,波夜提。隨生草上大小便,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四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故出精。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故出精?」種種因緣呵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偷蘭難陀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故出精?」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故出精,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故出精,波夜提。隨故出精,隨得爾所波夜提。

佛在舍衛國。爾時諸比丘尼夢中失精,覺已作是念:「佛結戒,不聽我等故出精。今夢中失精,我當云何?」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種種因緣讚戒、讚持戒,讚戒、讚持戒已,語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故出精,除夢中,波夜提。」(一百七十五事竟)

佛在舍衛國。爾時迦留陀夷,與掘多比丘尼相識知舊,共語共事。時迦留陀夷,二月遊行他國,掘多比丘尼聞已心不喜。迦留陀夷二月遊行,還到舍衛國。掘多比丘尼聞已,洗浴莊嚴面目,香油塗發著輕染衣,到迦留陀夷所,頭面禮足在前而坐。時迦留陀夷,生染著心諦視其面,比丘尼亦生染心,視比丘面。比丘尼作是念:「此視我面必生染著,我何不在前起行?」時迦留陀夷但著泥洹僧,共行來往欲心動發,畏犯戒故,不敢相觸,諦相視面便失不淨,離急熱已即還本坐。掘多比丘尼知失不淨,語迦留陀夷:「持是衣來,我當與浣。」即脫衣與。比丘尼持是衣,小卻一面綟衣,取汁分作二分,一分飲、一分著女根中,即時有福德人來受母胎。是比丘尼腹漸漸大,諸比丘尼言:「汝是犯淫欲人,驅出僧坊。」是比丘尼言:「我不作淫。」自說如上因緣。諸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是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語諸比丘尼:「汝等莫說,是比丘尼此事,以如是因緣故得娠。」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飲精?」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飲精,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是中犯者,若比丘尼飲男子精,波夜提。隨飲,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六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男子洗處浴。諸居士呵責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在男子洗處浴,如淫女。」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在男子洗處浴?」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男子洗處浴,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男子洗處浴,波夜提。隨男子洗處浴,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七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尼,喜門中立。諸居士呵責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在門中立如淫女。」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問助調達比丘尼:「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言:「云何名比丘尼,喜門中立?」種種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在門中立,波夜提。」

波夜提者,燒煮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在門中立,波夜提。隨門中立,隨得爾所波夜提。(一百七十八波夜提事具足竟)

八波羅提提舍尼法

佛在釋氏國。爾時釋摩男,請佛及二部僧明日食,佛默然受。知佛默然受已,頭面禮佛足右遶而去。還捨通夜辦種種多美飲食,煮藥草乳汁,早起敷坐處,遣使白佛:「食具已辦,唯聖知時。」佛及二部僧往入其舍就座而坐。釋摩男見佛及二部僧坐已,自手行水、自下飯、與藥草、乳汁澆上。爾時助調達比丘尼,盛滿缽飯,以藥草乳汁澆上,著前不食四向顧視。釋摩男作是念:「我當遍看,誰少、誰不少?誰食、誰不食?」見助調達比丘尼,置缽在前不食,問言:「何故不食?」答言:「汝有未煎乳不?有者當食。」答言:「是藥草乳汁美好可食。若有未煎乳者,當以相與。」又問:「汝有酪、生酥、熟酥、油、魚、肉脯者,我當得食。」語言:「藥草乳汁可並食。若有酪、生酥、熟酥、油、魚、肉脯,當以相與。」助調達比丘尼言:「汝請佛及僧,汝若無力能隨意與者,何故請佛及僧耶?若餘人請者,當隨意與,是熟乳何處無有?」釋摩男善好,聞是語不瞋。餘隨從釋摩男者瞋言:「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是釋摩男供給眾僧如事大家,云何現前呵辱?」佛見助調達比丘尼作是事,聞諸居士呵責,食後以是事集二部僧,種種因緣呵責助調達比丘尼言:「云何名比丘尼,釋摩男供給眾僧如事大家,云何現前呵辱?」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尼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尼無病,自為索乳,是比丘尼,應諸比丘尼前說是事,作是言:『諸善女!我墮可呵法,不隨順道,可悔過,我今悔過。』是名初波羅提提舍尼法。」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無病自為索乳,得者波羅提提舍尼;不得者,突吉羅。為病者索得者,不犯。若從親裡索、若先請、若不索自與,不犯。(一事竟)酪、生酥、熟酥、油、魚、肉、脯亦如是,是名為八波羅提提舍尼法。(不共戒都竟,共戒如比丘戒中廣說。)

比丘尼八敬法

比丘尼布薩日到寺中,隨意請一比丘,受教誡法。比丘尼僧要當自和合,僧差一比丘尼,來受教誡,要須伴共來。來到已,頭面禮教誡比丘足問訊,應如是語:「比丘尼僧和合,頭面禮和合比丘僧足,乞半月教誡法。所勅教誡法,我當受持。」比丘應語比丘尼言:「釋迦牟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知者、見者,為比丘尼說半月八敬法。何等八?一者百歲比丘尼,見新受具戒比丘,應一心謙敬禮足。二者比丘尼應從比丘僧乞受具戒。三者若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從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者無比丘住處,比丘尼不得安居。五者比丘尼安居竟,應從二部僧中自恣求見聞疑罪。六者比丘尼半月從比丘受八敬法。七者比丘尼語比丘言:『聽我問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比丘聽者應問,若不聽者不得問。八者比丘尼不得說比丘見聞疑罪。是為八。」一比丘尼受是八敬法,布薩時應白比丘尼僧中說是八敬法。布薩竟至明日,是先受八敬法比丘尼,應還來禮是教誡比丘足。比丘尼僧和合,頭面禮和合比丘僧足,比丘尼僧和合布薩竟。

次說比丘法,僧和合說戒時,是教誡比丘尼比丘,若聞說戒比丘言:「僧今和合先作何事?」是受教誡比丘尼比丘,應至上座所偏袒右肩胡跪合掌:「比丘尼僧和合,頭面禮和合比丘僧足,乞半月教誡法所勅教誡法,我當都受。」上座應語:「和合比丘尼僧,不須作教誡羯磨。」是比丘還語比丘尼:「眾僧語汝:『和合比丘尼僧教誡比丘尼羯磨,佛已捨。』」凡教誡比丘尼比丘,不得出界外。若出界外,得突吉羅罪。

十誦尼律卷第四十七

 

上篇:十誦律

下篇: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彌沙塞五分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彌沙塞五分戒本一卷 宋罽賓...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隨意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隨意...

舍利弗問經

舍利弗問經 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羅閱祇音樂...

惟日雜難經

惟日雜難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初受道遮利菩薩,...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為寶王者。如...

佛說心明經

佛說心明經一卷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佛說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

佛說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宋黃龍國沙門曇無竭譯 如是我聞:...

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沙門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

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序 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傳法慈覺大師宗頤...

華嚴經旨歸

華嚴經旨歸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以。主教圓通...

【佛教詞典】瞋恚圓滿五相

【瞋恚圓滿五相】 p1322 瑜伽五十九卷十五頁云:何等名...

【佛教詞典】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五十卷,劉宋元嘉二十年(443)中印三藏求...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

知識份子來學佛有幫助嗎

問: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 慧...

彌勒笑什麼

大凡走進漢傳佛教寺廟第一山門,都會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法執——但去其執,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問了:四諦法是苦集滅道,有四種相狀,而我們...

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問: 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

年輕時用來建功立業,有空再來修行,這樣可以嗎

問: 師父,我覺得現在還年輕,應該把時間用在建功立...

人生在世誰最可靠

今晚我有機會在此與各位宣講佛理,真是高興。現在我要...

三個小孩供養白珠

無量劫以前,一切度佛於世間弘揚佛法。一日,佛陀和弟...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幸災樂禍近於禍

國人中某些人的特點是願意把自己的快樂凌駕於別人的痛...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素食者是奇怪之人還是聰明之人

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奇怪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視頻】《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聆志居士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聆志居士

【視頻】淨土宗早課

淨土宗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