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誦律卷第二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十誦律卷第二十九(第五誦之一)

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八法中迦絺那衣法第一

佛在舍衛國。爾時諸比丘,於桑祇陀國安居,過三月自恣竟作衣畢,持衣缽向舍衛國,道路多雨泥水。是諸比丘以多雨泥水故,甚大疲極熱風所惱,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諸佛常法,有客比丘來,以如是語勞問:「忍不?足不?安居樂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佛以如是語勞問諸比丘:「忍不?足不?安居樂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諸比丘答言:「世尊!忍足安居樂、乞食不乏,但道路疲極。」佛問諸比丘:「汝等云何忍足安居樂、乞食不乏、道路疲極?」諸比丘答言:「我等於桑祇陀國安居,過三月自恣竟作衣已,持衣缽遊行向舍衛國,道中值雨多泥水故,熱風所惱甚大疲極。」佛言:「汝等比丘實忍足安居樂、乞食不乏、道路疲極。從今聽諸比丘,安居自恣竟,和合一處受迦絺那衣。受迦絺那衣者,先衣尚不失何況新衣?受迦絺那衣法者,一心和合僧隨得衣日受。云何隨得衣日?若月一日得衣即日受。若二日、若三日,乃至八月十五日亦如是。一比丘應僧中唱言:『大德僧聽!今日僧和合受迦絺那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受迦絺那衣。如是白。』應先立受迦絺那衣人,應問:『誰能與僧作受迦絺那衣人?』是中若一比丘言:『能。』」佛言:「若有五法,不應立作受迦絺那衣人。何等五?隨愛、隨瞋、隨怖、隨癡、不知受不受。若成就五法,應立作受迦絺那衣人:不隨愛、不隨瞋、不隨怖、不隨癡、知受不受。是中一比丘應僧中唱言:『大德僧聽!比丘某甲能為僧作受迦絺那衣人。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立某甲比丘作受迦絺那衣人。如是白。』『大德僧聽!比丘某甲能為僧作受迦絺那衣人。僧今立某甲為僧作受迦絺那衣人。誰諸長老忍某甲比丘為僧作受迦絺那衣人者默然,不忍者說。』『僧立某甲比丘為僧作受迦絺那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爾時若僧初得施衣,安居僧應分,應以是衣羯磨與。受迦絺那衣人與法者,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唱言:『大德僧聽!此住處僧得是施衣,安居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羯磨與某甲比丘,以是衣作迦絺那衣,不離是住處受持。如是白。』『大德僧聽!是住處僧得是施衣,安居僧應分。僧羯磨與某甲比丘,以此衣僧作迦絺那衣,不離是住處受持。誰諸長老忍僧羯磨此衣,與某甲比丘,作迦絺那衣,不離是住處受持者默然,不忍者說。』『僧羯磨此衣與某甲比丘,作迦絺那衣,不離是住處受持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爾時與了了能作四,比丘浣、染、裁割、篸、刺,安隱量度。浣時應生心:『以此衣我衣,迦絺那衣受。』染、裁割、篸、刺、安隱量度時作是念:『我以此衣作迦絺那衣受。』若生此六心,名善作迦絺那衣。若無此六心,不名善作迦絺那衣。復有三心,作是念:『我以是衣當作迦絺那衣受,以此衣今作迦絺那衣受,以此衣作迦絺那衣受竟。』若生此三心,是名善作迦絺那衣。若無此三心,不名善作迦絺那衣。復有二心,作是念:『我以是衣作迦絺那衣受,以此衣作迦絺那衣受竟。』若生此二心,名善作迦絺那衣。若無此二心,作迦絺那衣人,得突吉羅罪。」

爾時長老優波離,偏袒右肩、合掌問佛言:「世尊!云何名受迦絺那衣法?」佛言:「與僧作受迦絺那衣人,應一心浣、一心染、一心割截、一心篸、一心刺、一心安隱量度。作迦絺那衣人浣是衣時,應作是念:『以是衣我作迦絺那衣受。』染時、割截時、篸時、刺時、安隱量度時,皆作是念:『以是衣我作迦絺那衣受。』是比丘若生是六心,名善作迦絺那衣。若無是六心,不名善作迦絺那衣。復有三心,作是念:『我以此衣當作迦絺那衣受,以是衣今作迦絺那衣受,以是衣作迦絺那衣受竟。』是比丘若生此三心者,名善作迦絺那衣。若無是三心,不名善作迦絺那衣。復次應生二心,作是念:『我以是衣作迦絺那衣受,以是衣作迦絺那衣受竟。』是比丘生此二心者,名善作迦絺那衣。若無是二心,作迦絺那衣者,得突吉羅罪。」佛語優波離:「不但量度,名受迦絺那衣。不但染、不但緣、不但帖四角、不但出葉、不但篸,故名受迦絺那衣。若用故爛衣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先已受作迦絺那衣,今更受者,不名為受。若用非時衣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以欝金色染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以經宿衣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不以決定心受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以不淨衣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減量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以減量作僧伽梨、若欝多羅僧、若安陀衛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以不割截衣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以不割截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衛,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若作迦絺那衣未竟,不名為受。若以異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衣作迦絺那衣者,不名為受。」

佛語優波離:「僧如法受迦絺那衣日,有一安居比丘出,還聞已受迦絺那衣,不隨喜者,是人不得受迦絺那衣。」佛語優波離:「如是名為受迦絺那衣。若得急施衣用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用時衣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用新衣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用般宿衣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若用淨衣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若用作淨衣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若用割截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衛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若以帖衣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若用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衣作迦絺那衣者,名為善受。」佛語優波離:「僧如法受迦絺那衣日,有一安居比丘出界行即日還,聞已受迦絺那衣,歡喜隨順者,是人名善受。」

長老優波離問佛言:「世尊!云何名捨迦絺那衣?」佛言:「有八事名捨迦絺那衣。何等八?一者衣成時;二者衣垂成時;三者去時;四者聞時;五者失時;六者發心時;七者過齊限時;八者捨時。初六者,有人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作衣。』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有人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是比丘出界已,又作是念:『我不還彼處亦不作衣。』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有人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於界外作衣,作是念:『我不還彼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有人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是人於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是人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有人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還此處作衣。』是人即出界去,彼於界外作衣,若作若未作,作是念:『我還本處徐徐作。』久久不成,是人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有人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外去,作是念:『我還此處作衣。』彼於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即作是念:『迦絺那衣已捨,我不復還。』是名聞捨迦絺那衣。

「有人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還此處作衣。』即於界外作衣,彼衣若成、若未成,作是念:『我還本處未捨迦絺那衣。』到已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初六。

「第二六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爾所毘波羅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爾所毘波羅衣持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是比丘出界已,又作是念:『我不還彼處亦不作衣。』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爾所毘波羅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於界外作衣,作是念:『我不還彼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爾所毘波羅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是人於界外作衣,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是人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爾所毘波羅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還此處作衣。』是人即出界去,彼於界外作衣,若作、若未作,作是念:『我還本處徐徐作。』久久不成,是人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爾所毘波羅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彼於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即作是念:『迦絺那衣已捨,我不還本處。』是比丘聞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爾所毘波羅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即於界外作衣,彼衣若作若未作,作是念:『我還本處未捨迦絺那衣。』到已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第二六竟。

「復有二十捨迦絺那衣。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外去,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出界已,又作是念:『我不還本住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出界外作衣時,作是念:『我不還本住處。』是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是人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為捨迦絺那衣。是名初四。

「第二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不經理、亦不言還、亦不言不還。出界去時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不經理、亦不言還、亦不言不還。出界作衣,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不經理、亦不言還、亦不言不還,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不經理、亦不言還、亦不言不還,出界外作是念:『我不還本處。』即於彼處作衣,若成、若不成,徐徐作久久不成,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是名第二四。

「第三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於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是名第三四。

「第四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去,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便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去,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是人於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即於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失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是名第四四。

「第五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人於界外作衣。作衣已,毘波羅衣垂成留置,是人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彼處。』衣垂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不還本處亦不作衣。』以聞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未捨迦絺那衣,還此住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第五四捨迦絺那衣。

「復有二十捨迦絺那衣。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是念:『我不還本住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出界外作衣時,作是念:『我不還本住處。』是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衣失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是名初四。餘、三、四,不經理、當來還、聞已捨,亦如上說。

「第五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人於界外作衣,作衣已,毘波羅衣垂成留置,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彼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以聞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未捨迦絺那衣,還此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第五四捨迦絺那衣。是名第二五四捨迦絺那衣。

「復有二十捨迦絺那衣。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出界外作衣時,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衣失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餘、三、四,不經理、當來還、聞已捨,亦如是。

「第五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還此住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人於界外作衣。作衣已,毘波羅衣垂成留置,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本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我若僧已捨迦絺那衣,不還本處,亦不作衣。』以聞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未捨迦絺那衣,還此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捨。是名第五四捨迦絺那衣。是名第三五四。

「復有二十捨迦絺那衣。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望而得,出界已作是念:『我不還本住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所望而得,是比丘出界外作衣時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衣失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餘、三、四,不經理、當來還、聞已捨,亦如是。

「第五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還此住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去,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望而得,是人於界外作衣。作衣已,毘波羅衣垂成留置,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彼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不還本處亦不作衣。』以聞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斷所望得、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未捨迦絺那衣,還此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第五四捨迦絺那衣。是名第四五四。

「復有二十捨迦絺那衣。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出界外已,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出界外作衣時,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出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衣,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餘、三、四,不經理、當來還、聞已捨,亦如是。

「第五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人於界外作衣。作衣已,毘波羅衣垂成留置,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彼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以聞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未捨迦絺那衣,還此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第五四捨迦絺那衣。是名第五五四。

「復有二十捨迦絺那衣。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比丘出界已,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比丘出界外作衣時,作是念:『我不還本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衣,失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不還此住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餘、三、四,不經理、當來還、聞已捨,亦如是。

「第五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住處。』是比丘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人於界外作衣,作衣已,毘波羅衣垂成留置,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彼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以聞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所有衣出界,望得多衣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不得所望、不斷所望、非望而得,復勤求所望,是望亦斷、非望而得。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未捨迦絺那衣。還此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第五四捨迦絺那衣。是名第六五四。

「復有十二捨迦絺那衣。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他語言:『持衣來當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他語言:『持衣來當為汝作。』是人界外令他作衣,作是念:『我不還本處,界外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他語言:『持衣財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是比丘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外。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令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五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六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界外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七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衣,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八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衣久久不成。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九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衣。』是比丘界外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界外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十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令他作衣,作衣已毘波羅衣垂成留置,是人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本處。』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十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聞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十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還此住處,僧未捨迦絺那衣。共僧舍時,即名為捨迦絺那衣。

「復有十二捨迦絺那衣。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具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是比丘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令他作衣,作是念:『我不還本處,界外作衣。』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是比丘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令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又作是念:『我當還本處。』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五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作是念:『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六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衣。』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界外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七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已捨迦絺那衣,界外作衣。作衣已,不好守護故失,更無物作,失衣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八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徐徐作,久久不成。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九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界外作衣,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十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令他作衣。作衣,毘波羅垂成留置,是人作是念:『此毘波羅衣不還本處。』作衣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十一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我不還本處,亦不作衣。』是比丘聞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十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毘波羅衣,持衣出界。衣財不足故,作是念:『我當還此住處作衣。』界外,他語言:『持衣來我為汝作。』是比丘界外作衣,已作爾所、爾所未作,還此住處,僧未捨迦絺那衣。共僧舍時,即名捨迦絺那衣。是為十二。

「復有二五捨迦絺那衣。初五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以安隱心作是念:『我當往某住處,某住處吉,若彼處可樂者當住,不可樂者便還。』是比丘出界已,又作是念:『我不還本處。』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以安隱心作是念:『我當往某住處,某住處若彼可樂者當住,不可樂者便還。』是比丘出界已,又作是念:『我不往某處某處,亦不還本處。』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以安隱心作是念:『我當往某住處,某住處若彼可樂者當住,不可樂者便還。』是比丘界外,不至彼住處,亦不還本住處,久久住在界外。是比丘過齊限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以安隱心作是念:『我當往某住處,某住處若彼可樂者便住,不可樂者當還。』是比丘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若僧已捨迦絺那衣,我不還本住處,亦不至某處。』是比丘聞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五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以安隱心作是念:『我當往某住處,某住處若彼可樂者便住,不可樂者當還。』是比丘界外,若往彼住處若不往,未捨迦絺那衣便還此住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捨。是名初五捨迦絺那衣。

「後五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作是念:『我得伴者當往某方某方,若不得者當還。』是比丘出界,作是念:『我不還本住處。』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二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作是念:『我得伴者當往某方某方,若不得者當還。』是比丘出界已,又作是念:『我不往某方某方,亦不還本處。』是比丘去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三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作是念:『我得伴者當往某方某方,若不得者當還此住處。』是比丘出界外,不至彼方亦不還本處,久久住在界外。是比丘過齊限時,即名捨迦絺那衣。

「四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作是念:『我得伴者當往某方某方,若不得者當還。』是比丘界外聞僧已捨迦絺那衣。是比丘作是念:『僧已捨迦絺那衣,我不還本處,亦不至某方。』是比丘以聞故,即名捨迦絺那衣。

「五者,若比丘受迦絺那衣,作衣竟持衣出界,作是念:『我得伴者當往某方某方,若不得者當還。』是比丘界外,若往彼方若不往,未捨迦絺那衣便還此處,共僧舍迦絺那衣,即名為捨。是名二五捨迦絺那衣竟。」(八法中迦絺那衣法第一竟)

 二六六二十,  雙十二二五,
 合百六十六。

十誦律卷第二十九

 

上篇:十誦律

下篇: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卷第...

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佛說迦葉禁戒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佛說迦葉禁戒經 宋居士沮渠...

菩薩戒羯磨文

菩薩戒羯磨文(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 彌勒菩...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名伽耶山頂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佛說清淨心經

佛說清淨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法演禪師語錄

法演禪師語錄卷上 舒州白雲山海會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語...

大樓炭經

大樓炭經卷第一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 閻浮利品第一...

天請問經

天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咒目經

佛說咒目經...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一卷 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如是我聞...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梁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

【佛教詞典】有間運轉作意

【有間運轉作意】 p0553   瑜伽十一卷十七頁云:有間...

【佛教詞典】文殊五使者

(名數)經云與願金剛使。大日經一曰:左邊畫五種與願...

五位母親的哀傷

從前,一戶人家喜得貴子,父母喜歡得什麼似的,都希望...

聖嚴法師:為什麼相愛的人,反而會相互傷害

問: 為什麼相愛的人,反而會相互傷害? 聖嚴法師答:...

放生條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如果沒有放生的條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沒有...

立即採取行動才是最佳選擇

中學生說,將來我畢業,離開家去讀大學,那時就好玩了...

極樂世界為何又稱安樂國

安樂國是極樂世界的另一個稱呼。極樂世界又被稱作安樂...

如何對治修行中的退轉

當我們已經在三界當中,我們不產生停留,我們不會因為...

虛雲老和尚:此一領大衣,我是拚命爭回的

經云: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發無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這個娑婆...

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陰有關係

我們來看甲二的內破魔境。這地方有三段,一、總標五陰...

人體24小時的生物鐘

引導語: 人體生物鐘,什麼時候適合做什麼,6點血壓回...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

《經》: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

如何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

【視頻】《金剛經》慧平法師讀誦

《金剛經》慧平法師讀誦

【視頻】早課(圓光佛學院)

早課(圓光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