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誦律卷第五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十誦律卷第五十四(第九誦之三)

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問上第四誦七法

優波離問佛:「若比丘白四羯磨受戒時,不說幾事名,不名受具戒?」答:「若不說四事名,不名受具戒。何等四?一、和上;二、眾僧;三、求受戒人;四、羯磨。不說是四事名,不名受具戒;若說是四名,得名受具戒。又復不說三事名,不名受具戒。何等三?一、眾僧;二、求受戒人;三、羯磨。不說是三名,不名受具戒;說是三名,得名受具戒。又復不說二事名,不名受具戒。何等二?一、求受具戒人;二、羯磨。不說是二名,不名受具戒;若說是二名,得名受具戒。」

問:「頗有比丘四人界內一時受具戒,得名為受戒耶?」答:「有!若四處展轉與欲得。」

問:「若諸比丘,與拘耶尼人受戒,是人得名受戒不?」答:「得名受戒,與受具戒人得罪。弗婆提人亦如是。」

問:「若諸比丘,與欝單越人受戒,是人得受戒不?」答:「不得。彼無所屬故。」

問:「若諸比丘與先破戒人受戒,是人得受戒不?」答:「不得。」

問:「若諸比丘與賊住人受戒,是人得戒不?」答:「不得。」

問:「若諸比丘與無和上人受戒,得受戒不?」答:「是人得受戒,說羯磨人、眾僧得罪。」「若諸比丘與啞人受戒,是人得受戒不?」答:「不得。」「若諸比丘與聾人受戒,得受戒不?」答:「不得。」「若與啞聾人受戒,得受戒不?」答:「不得。」

問:「若以啞人足數受戒,得受戒不?」答:「不得。」「若以聾人足數受具戒,得受戒不?」答曰:「不得。」「若以聾人、啞聾人足數受戒,得受戒不?」答:「不得。」

問:「養兒欲出家,應問何母?」答:「應問所養母。」

問:「如佛所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受戒。』頗有父母不聽得出家受具戒耶?」答:「有!若父母是畜生得。」

問:「如佛所說:『故殺父母人不得出家受戒,若出家受戒應滅擯。』頗有殺父母人,諸比丘與受戒,是人得受戒耶?」答:「有!若殺畜生父母,又復若異想異因緣殺父母,是人得受戒,不應滅擯。」

問:「如佛所說:『欲出家人二時白眾僧:出家時、剃髮時。』頗不二時白得出家受戒耶?」答:「有!若是人父母是畜生。」

問:「如佛所言:『污比丘尼人不得出家受戒,若出家受戒應滅擯。』頗有污比丘尼人,諸比丘與受戒,是人得出家受戒耶?」答:「有!若八人以八事污比丘尼,比丘尼名污,是八人不名污比丘尼。又復一人以八事污比丘尼,比丘尼名污,是人不名污比丘尼。」

問:「如佛所言:『賊住人不應出家受戒,若出家受戒應滅擯。』幾種名賊住?」答:「若比丘於四波羅夷中隨所破,入眾僧中,聽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作布薩自恣、聽十四人羯磨,亦名賊住。」

問:「如佛言:『越濟人不得出家受戒,若出家受戒應滅擯。』云何名越濟人?」答:「若比丘不舍戒入外道,作外道相、說外道見、受外道業是也。」

問:「如佛所言:『殺阿羅漢人不應出家受戒,若出家受戒應滅擯。』頗殺阿羅漢人,諸比丘與受戒,是人得出家受戒耶?」答:「有!若殺阿羅漢,不得五逆罪者是。」

問:「求受戒人在地,與受戒人在高上,得名受戒不?」答:「不得。」「求受戒人在高上,與受戒人在地,得名受戒不?」答:「不得。」「求受戒人在界內,與受戒人在界外,得名受戒不?」答:「不得。」「求受戒人在界外,與受戒人在界內,得名受戒不?」答:「不得。若求受戒人與受戒人,俱在界內若坐、若立,得名受戒。」

問:「諸比丘在地,足數人在高上與受戒,得名受戒不?」答:「不得。」「諸比丘在高上,足數人在地與受戒,得名受戒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內,足數人在界外與受戒,得名受戒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外,足數人在界內與受戒,得名受戒不?」答:「不得。諸比丘足數人,俱在界內若坐、若立與受戒,得名受戒。」

問:「頗有一人在四住處中,諸比丘與受戒,得名受戒耶?」答:「得。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與受戒,得名受戒。」

問:「頗有一足數人在四住處中與受戒,得名受戒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與受戒,得名受戒。」(受戒法竟)

問布薩法

優波離問佛:「若比丘於眾僧前與欲,誰應與說?」答:「諸比丘隨意與說。」

問:「若僧坊近聚落,齊幾名不失衣?」答:「齊聚落界外。」

問:「諸比丘於先無僧坊聚落中,起僧坊未結界,齊幾名為界?」答:「齊是聚落界通行處。」

問:「若比丘無聚落阿練若處,始起僧坊未結界,是中齊幾名為界?」答:「面齊一拘盧舍,是中諸比丘,應一處和合說波羅提木叉作諸羯磨。是中諸比丘,不應別布薩別羯磨。若別布薩別羯磨,一切諸比丘得罪。」

問:「說戒人在地,諸比丘在高上,得名布薩不?」答:「不得說戒。」「人在高上,諸比丘在地,得名布薩不?」答:「不得說戒。」「人在界內,諸比丘在界外,得名布薩不?」答:「不得說戒。」「人在界外,諸比丘在界內,得名布薩不?」答:「不得。若說戒人、諸比丘俱在界內,若坐、若立,得名布薩。」

問:「若諸比丘夜垂過,諸比丘憶念:『今日布薩。』諸比丘當說波羅提木叉不?」答:「不應說。若說波羅提木叉竟,諸比丘不成布薩。」

問:「若比丘受他清淨已出界,得何罪?」答:「得突吉羅。」

問:「誰應教授比丘尼?」答:「舊比丘。」

問:「若眾僧壞為二部,比丘尼應從何部教授?」答:「隨說如法者。若無說如法者,闥利吒比丘應出界外教授比丘尼。」

問:「若諸比丘舍界,不離衣界亦舍不?」答:「亦舍。」「若舍不離衣界,大界亦舍不?」答:「不舍。」

問:「若先界不舍,更得結界若大、若小不?」答:「不得。」

問:「若諸比丘布薩時,說戒序及四波羅夷乃至七滅諍法,一切僧得名說波羅提木叉布薩不?」答言:「得。」

問:「如佛所言:『有一住處,布薩說戒時,諸比丘非法別眾、非法和合眾、如法別眾、如法和合眾。』世尊!云何非法別眾說戒?」答言:「諸比丘別為二部,不如法說戒,所應說事不說、誰應說而不說,乃至所應說而不說,是名非法別眾說波羅提木叉。」「云何非法和合眾說波羅提木叉?」答:「諸比丘一心和合不如法說戒,所應說事不說、誰應說而不說,乃至所應說而不說,是名非法和合眾說波羅提木叉。」「云何如法別眾說波羅提木叉?」答:「諸比丘別為二部如法說戒,所應說事而說、誰應說而說,乃至所應說而說,是名如法別眾說戒。」「云何如法和合眾說波羅提木叉?」「諸比丘和合一處如法說戒,所應說事而說、誰應說而說,乃至所應說而說,是名如法和合眾說波羅提木叉。」

問:「如佛言:『一住處諸比丘小不了如羺羊。』云何小不了如羺羊?」答:「若比丘不知布薩、不知布薩羯磨、不知說波羅提木叉、不知會坐是。」

問:「頗比丘僧事未訖從坐起去,不得波夜提耶?」答:「有!若大小行、若不離聞處。」

問:「如佛言:『宿受欲人,不應共布薩說戒,除僧未起。』云何名僧未起?」答:「乃至四人坐未起。」「云何名起?」「乃至減四人。」

問:「若狂人足數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若散亂心人、病壞心人足數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若眾僧未與癡比丘作癡羯磨,不應離是比丘說波羅提木叉。若作癡羯磨已,是比丘若在、若不在,諸比丘隨意布薩說波羅提木叉,作諸羯磨。」

問:「諸比丘在地,足數人在高上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諸比丘在高上,足數人在地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內,足數人在界外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外,足數人在界內,得名說戒不?」答:「不得。諸比丘足數人俱在界內,若坐、若立說波羅提木叉,得名說波羅提木叉。」

問:「若啞人足數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若聾人啞聾人足數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

問:「受法比丘,與不受法比丘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不受法比丘,與受法比丘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

問:「受法比丘,以不受法比丘足數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不受法比丘,以受法比丘足數說戒,得名說戒不?」答:「不得。」

問:「頗比丘一界內四處一時說戒,得名說戒不得罪耶?」答:「有!展轉與欲清淨是。」

問:「頗一比丘與四處說戒,得名說戒、不得罪耶?」答:「有!若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若坐、若立說戒是。」

問:「頗一比丘足數四住處說戒,得名說戒、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若坐、若立足數,得說波羅提木叉。」(布薩法竟)

問自恣法

優波離問:「頗比丘十日未至自恣,得名自恣不得罪耶?」答:「有!比丘若二、若三、若四,促作布薩出界去,彼間自恣無罪。」

問:「頗比丘未至後自恣而自恣,不得罪耶?」答:「有!若比丘後安居,受七日出界去,彼間自恣,彼間比丘少、隨是客比丘自恣,無罪。」

問:「自恣人在地,諸比丘在高上,得名自恣耶?」答:「不得。」「自恣人在高上,諸比丘在地,得名自恣耶?」答:「不得。」「自恣人在界內,諸比丘在界外,得名自恣不?」答:「不得。」「自恣人在界外,諸比丘在界內,得名自恣不?」答:「不得。自恣人諸比丘俱在界內若坐、若立,得名自恣。」「諸比丘在地,足數人在高上自恣,得名自恣不?」答:「不得。」「諸比丘在高上,足數人在地自恣,得名自恣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內,足數人在界外自恣,得名自恣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外,足數人在界內自恣,得名自恣不?」答:「不得。諸比丘足數人俱在界內若坐若立,得名自恣。」

問:「諸比丘遮啞比丘自恣,得遮不?」答:「不應遮。」「諸比丘遮聾人自恣,得遮不?」答:「不應遮。」「諸比丘遮啞聾人自恣,得遮不?」答:「不得遮。」

問:「啞人遮諸比丘自恣,得遮不?」答:「不應遮。」「若聾人遮諸比丘自恣,得遮不?」答:「不應遮。」「若啞聾人遮諸比丘自恣,得遮不?」答:「不應遮。」

問:「如佛言:『自恣時不應去,有比丘有住處、有比丘無住處、有比丘有住處無住處。』頗有比丘自恣時至彼三處,不得罪耶?」答:「有!安居比丘聞彼比丘欲來鬪亂破此比丘自恣,爾時安居比丘作是念:『我不欲聞是鬪亂事。』故至彼有比丘有住處、有比丘無住處、有比丘有住處,無住處去無罪。有病比丘,遮不病比丘自恣,僧應語是病比丘:『汝自病,莫遮無病比丘自恣。何以故?病人少安隱故。』有不病比丘,遮病比丘自恣,僧應語無病人:『莫遮病比丘自恣。何以故?病人少安隱故。』有病比丘遣使,遮不病比丘自恣,僧應語是使:『長老!汝莫受病人語,遮不病比丘自恣。何以故?病人少安隱故。』是使到病人邊語:『長老!僧約勅,汝病,莫遮不病比丘自恣。何以故?病人少安隱故。』病人言:『為遮。』是病比丘得突吉羅。是使受病比丘語,遮不病比丘自恣,是使得突吉羅。不病比丘遣使,遮病比丘自恣,僧應語是使:『長老!汝莫受不病比丘語遮病比丘自恣。何以故?病人少安隱故。』是使到不病比丘邊言:『僧約勅汝,莫遮病比丘自恣。何以故?病人少安隱故。』若不病比丘言:『為遮。』得突吉羅。若使比丘受不病比丘語,遮病比丘自恣,是使得突吉羅。」

問:「如佛言:『有一住處,自恣時識事不識人。』何者是事?何者是人?」答:「事名罪,罪因緣起。得罪者,名為人。」

問:「如佛說:『比丘若得清淨共住同見比丘』,是中云何名同見?」答:「諸比丘若見波羅夷罪如所見說、若見僧伽婆尸沙罪如所見說,若見波逸提罪、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罪如所見說,是名同見。」

問:「若比丘遮他比丘自恣,彼轉根遮比丘尼自恣,成遮。比丘遮比丘自恣,自轉根,比丘尼所不成遮。比丘尼遮比丘尼自恣,彼轉根,比丘尼所不成遮。比丘尼遮比丘尼自恣,此自轉根,比丘所成遮。」

問:「受法比丘,與不受法比丘共自恣,得名自恣不?」答:「不得。」「不受法比丘,與受法比丘共自恣,得名自恣不?」答:「不得。」「受法比丘,以不受法比丘足數,得自恣不?」答:「不得。」「不受法比丘,以受法比丘足數,得自恣不?」答:「不得。」「啞人足數共自恣,得自恣不?」答:「不得。」「聾人瘂聾人足數共自恣,得名自恣不?」答:「不得。」

問:「頗有界內四處一時自恣,得名自恣耶?」答:「有!轉展與欲得。」

問:「頗有一比丘,四住處自恣,得名自恣、無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得。」

問:「頗有一比丘,足四處數自恣,得名自恣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得。」(自恣法竟)

問安居法

問:「若比丘安居己心生疑悔:『我得安居不耶?』是人得名安居不?」答言:「得。」「是人應與安居衣不?」答言:「應與。」

問:「若優婆夷欲出家,遣使到比丘所言:『大德來!我欲出家。』是比丘破安居去,應去不?」答:「得去。」

問:「比丘尼安居中,應與憶念比尼、不癡比尼,遣使到比丘所言:『大德來!今僧與我憶念比尼、不癡毘尼。』是比丘應破安居去不?」答:「得去。」「若是比丘中道,聞是比丘尼命終、若反戒、若入外道、若八難中一一難起,應去不?」答:「不應去。」「若去得何罪?」答:「得突吉羅。」

問:「諸比丘夏三月未竟擯比丘,是人應擯不?」答:「應擯。」「應與安居衣分不?」答言:「不應與。若比丘自恣七日在,受宿出界去,無罪。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在,受宿出界去,無罪。」

問:「安居比丘有幾自誓?」答:「有五:缽自誓、衣自誓、時自誓、安居自誓、語自誓。」

問:「頗比丘在彼房,衣亦在彼房,名破安居,亦名離衣宿,亦名壞自誓,得罪耶?」答言:「有!若比丘後安居,獨入房,若置三衣著床榻上、若衣架上,不受七日法,飛在上住至於地了,是名破安居,亦名離衣宿,亦名違自誓,得罪。」

問:「諸比丘眾多住處,共一界內安居,自恣竟舍是大界,各以寺牆壁作界,是中檀越施安居眾僧現前可分物,是物應屬誰?」答:「雖離大界,應屬本大界內安居眾僧。云何應分?次第等分,第四分與沙彌。」

問:「頗有一比丘,四住處安居,亦名安居不?」答:「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是中安居,得名安居。」又問:「是比丘何處應與安居施物?」答:「四處一切合與一分。」

問:「若比丘虛空中受安居,得名安居不?」答:「不得。一切虛空無界故,一切僧事諸羯磨不成。」

問:「若比丘船[簿-尃+卑]筏上安居,得名安居不?」答:「若是船[簿-尃+卑]筏上水下水,不得;若繫在柱、若樹、若橛、若石沉不移,得安居。」「是比丘何處應與安居衣物分?」答:「即隨船[簿-尃+卑]筏上所得。」

問:「若比丘不受前安居、不受後安居,名為何人?」答:「是破安居無所得人。」

問藥法

優波離問佛:「若以酥油著酒中,可飲不?」答:「比丘若病得飲,不病不得飲。即日受時藥、時分藥、七日藥、盡形壽藥,共和合一處,中前應服;時藥力故,過中不應服。即日受時分藥、七日藥、盡形藥,共合一處,時分應服;時分藥力故,過時分不應服。即日受七日藥、盡形藥,共合一處,七日應服;七日藥力故,過七日不應服。盡形藥隨意應服。即日受時藥不淨,即日受時分藥、七日藥、盡形藥,共合一處,不應服。即日受時分藥不淨,即日受七日藥、盡形藥,共合一處,不應服。即日受七日藥不淨,即日受盡形藥,共合一處,不應服。盡形藥應盡形服。」

問:「時藥、時分藥、七日藥、盡形藥,是諸藥舉殘宿,得服不?」答:「不得。」

又問:「若比丘先自取,後從淨者邊受,可服不?」答:「不得。」

又問:「是諸藥手受口受,無病應服不?」答:「不應服。」問:「手受口受,病人得服不?」答:「應服。」

問:「若火在淨地,淨者在不淨地,以火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若火在不淨地,淨者在不淨地,以火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可食。」「若火在不淨地,淨者在淨地,以火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

問:「若火在淨地,淨者在不淨地,以火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斷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炭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灰火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熱灰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

問:「若火在淨地,淨者在高上,以火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炎火擲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得食。」「是中立以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可食。」「是中立以斷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可食。」「是中立以灰炭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熱灰灑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得食。」

問:「若火在不淨地,淨者在淨地,是中立以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斷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得食。」「是中立以炭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灰炭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

問:「若火在不淨地,淨者在高上,以火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炎火擲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得食。」「是中立以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斷炎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可食。」「是中立以灰炭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得食。」「是中立以熱灰灑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得食。」

問:「火在淨地,三碣在不淨地,是中煮食,可食不?」答:「不可食。」問:「若一碣在淨地,二碣在不淨地,是中煮食,可食不?」答:「不可食。」「若二碣在淨地,一碣在不淨地,是中煮食,得食不?」答:「不得食。」「若火在不淨地,三碣在淨地,是中煮食,得食不?」答:「以斷炎煮得食。」

問:「若比丘自以火、以刀、以爪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得食不?」答:「除火淨,餘殘得食。若比丘以火作淨,自不應食,餘比丘亦不應食。」

問:「誰於鬼村得波逸提?」答:「若作淨者是淨地,羯磨佛在時舍。」

問:「果在不淨地,淨者在淨地。若以火、刀、爪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可食。」「若果在淨地,淨者在不淨地,若以火、刀、爪作淨,得淨不?」答:「得淨。」「可食不?」答:「不可食。」

問:「若以酥油著酒中煮,可飲不?」答:「若離酒勢得飲。」

問:「象乳酪酥可飲不?」答:「可飲。」

問:「八種漿非時可飲不?」答:「若無酒氣味,無食清淨可飲。」

問:「天食過中可食不?」答:「可食。」問:「應七日受不?」答:「可受。」

問衣法

問:「擯人應羯磨分衣不?」答:「不得。」「擯人云何分衣?」答:「自受分、展轉分、墮籌分。」

問:「頗比丘從非親裡居士、居士婦乞衣,不得尼薩耆波逸提耶?」答:「除別房衣、白衣家中施衣、安居衣,從餘非親裡出家乞,得突吉羅。」

問:「為一人故送衣,四人同意故取,應取不?」答:「不應取。」「若為四人故送衣,一人同意取,可取不?」答:「可取。」

問:「衣價應取不?」答:「不應取。」問:「若轉是價作衣缽等餘淨物,可取不?」答:「可取。」

問:「頗比丘施僧衣還自取,大得福、無罪耶?」答:「有!若一比丘獨一處住,是中施僧衣,餘比丘不來,還自取用,大得福、無罪。」

「若比丘語餘比丘:『施僧物。』語已命終,是施物僧,應用羯磨分不?」答:「不應。」問:「當云何分?」答:「以自受分、展轉分、墮籌分。何以故?物非現前僧物故。」

問:「安居比丘滅擯,應與安居衣分不?」答:「不應。」

問:「聾比丘云何名得衣?」答:「若見與衣,我亦應得。」「盲比丘云何名得衣?」答:「著手中、若著膝上,心念:『我得是衣。』」

問:「與學沙彌云何應與衣分?」答:「與大比丘等分分。」(分衣法竟)

問上第五誦中八法初迦絺那衣法第一

優波離問佛:「無歲比丘受作迦絺那衣,得名受衣不?」答言:「不得。」

問:「與學沙彌受作迦絺那衣,得名受不?」答:「不得。」

問:「擯人受作迦絺那衣,得名受不?」答:「不得。」

問:「犯僧殘別住人,受作迦絺那衣,得名受不?」答:「不得。」

問:「比丘如法應量作衣,受作迦絺那衣,得受不?」答:「得受。」

問:「若比丘如法應量作納衣,得受作迦絺那衣不?」答:「得受。」

問:「受迦絺那衣得幾種利?」答:「得九種利:得至十夜六夜一夜,無有五因緣留僧伽梨;無有五因緣留雨浴衣;數數食、別眾食、二時不白得入聚落。」

問:「諸比丘眾多僧坊共結一界內安居,得安居不?」答:「得名安居。」「諸比丘應住何僧坊?」答:「隨意住。」「應何處自恣。」答:「隨意自恣。」「何處名安居竟?」答:「隨意處至地了是。」問:「何處應與安居衣物?」答:「隨自恣處與,又隨安居日多處應與。」

問:「諸比丘多僧坊,共一界內安居,諸比丘自恣竟,受迦絺那衣,是諸比丘皆得受不?」答:「得受。」

問:「諸比丘眾多僧坊,共一界內安居,是諸比丘受自恣竟,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是諸比丘皆名受迦絺那衣不?」答:「皆得。」

問:「諸比丘眾多僧坊,共一界內安居自恣,自恣竟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舍已舍迦絺那衣,一切比丘皆名舍迦絺那衣不?」答:「隨舍者舍,不舍者不舍。」

問:「諸比丘安居竟,眾多僧坊共結一界,受迦絺那衣,是諸比丘皆得名受迦絺那衣不?」答:「一切比丘得名受迦絺那衣。」

又問:「諸比丘安居竟,眾多僧坊共結一界受迦絺那衣,受迦絺那衣已舍是大界,是諸比丘皆名受迦絺那衣不?」答:「一切比丘皆得受迦絺那衣。」

問:「諸比丘安居竟,眾多僧坊共結一界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舍已舍迦絺那衣,一切比丘皆名舍迦絺那衣耶?」答:「舍者舍,不舍者不舍。」

問:「頗比丘受檀越請食,前食後到餘家,不得波逸提耶?」答:「有!若是請處在巷陌、市肆邊。」

問:「諸比丘四邊僧坊,若八、若九、若十、若過,共結一界安居,是諸比丘皆得安居不?」答:「皆得。」「何處應住?」答:「隨意。」「應何處受自恣?」答:「隨意。」「何處名安居竟?」答:「隨意處至地了是。」「何處應與安居衣物?」答:「隨自恣處應與,又隨安居日多處。」

問:「諸比丘四邊僧坊,若八、若九、若十、若過,共結一界安居,諸比丘自恣竟,受迦絺那衣,是諸比丘皆得名受不?」答:「得受。」

問:「諸比丘四邊僧坊,若八、若九、若十、若過,共結一界安居,是諸比丘自恣竟,受迦絺那衣已舍是大界,是諸比丘皆得名受迦絺那衣耶?」答:「皆得。」

問:「諸比丘四邊僧坊,若八、若九、若十、若過,共結一界安居自恣,自恣竟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舍已舍迦絺那衣,一切比丘皆名舍迦絺那衣耶?」答:「隨舍者舍,不舍者不舍。」

問:「諸比丘安居竟,四邊僧坊,若八、若九、若十、若過,共結一界受迦絺那衣,是諸比丘皆名得受迦絺那衣耶?」答:「一切比丘皆得名受迦絺那衣。」

又問:「諸比丘安居竟,四邊僧坊,若八、若九、若十、若過,共結一界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是諸比丘皆名受迦絺那衣耶?」答:「一切比丘皆得名受迦絺那衣。」

問:「諸比丘安居竟,四邊僧坊,若八、若九、若十、若過,共結一界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舍已舍迦絺那衣,一切比丘皆名舍迦絺那衣耶?」答:「舍者舍,不舍者不舍。」

問:「諸比丘受迦絺那衣,官作閏月,何時舍迦絺那衣?」答:「隨安居日數。」

問:「諸比丘受迦絺那衣已作十四日,客比丘來作十五日。若舊比丘隨客比丘是日作布薩,若是日得佈施物,應屬誰?」答:「一切。」「云何應分」?答:「等分,第四分與沙彌。」

問:「若舊比丘受迦絺那衣已出界,客比丘來舍迦絺那衣,是日得施物,應屬誰?」答:「或屬安居比丘、或屬現前比丘。」「何者屬安居比丘?何者屬現前比丘?」「若夏末月得屬安居比丘,餘者屬現前比丘。」

問:「受迦絺那衣,眾僧壞為二部,一切眾得名受迦絺那衣耶?」答:「一切得受。」

問:「受迦絺那衣已,僧壞為二部,一部舍迦絺那衣,是迦絺那衣得名舍不?」答:「如法者,舍得名舍。不如法者,舍不得名舍。」

問:「不淨衣受作迦絺那衣,得名受不?」答:「不得。」

問:「後安居人得受迦絺那衣不?」答:「不得。」

問:「頗有受迦絺那衣住處得施物,但此一處自恣比丘得分耶?」答:「有!若諸比丘夏末月受迦絺那衣,即夏末月舍,是中得施物是。」

問:「如佛言:『乃至在聞處亦名舍迦絺那衣。』云何是聞處?」答:「若比丘受迦絺那衣在界外,聞僧舍迦絺那衣聲,得名舍迦絺那衣。」(迦絺那衣法竟)

◎問拘舍彌法第二

問:「若僧眾壞為二部,諸比丘尼受半月教授法,應從何部受?」答:「從說如法者受。若無說如法者,闥賴吒比丘應出界外教授。」

問:「拘舍彌比丘毘耶離比丘舍界,得名舍不?」答:「不得。」問:「毘耶離比丘拘舍彌比丘舍界,得名舍不?」答:「得舍。」

問:「俱舍彌比丘布薩處,二部共合一處,闥賴吒云何布薩?」答:「應出界作布薩。」

問:「是中檀越來,捉上座手言:『佈施眾僧。』是施物應屬誰?」答:「隨何部作上座,是物應屬一部。」「若檀越捉第一上座、第二上座手言:『是物施僧。』是物應屬誰?」答:「若二上座是一部上座,應屬一部。若二上座各是一部,應屬二部。」「云何應分?」答:「次第等分,第四分與沙彌。」

問:「若眾僧欲壞,知法者次第敷獨坐床,中間各留一床處,是中坐應作僧羯磨,亦應教授比丘尼,是中云何名成法?」答:「若二部隨順,闥賴吒比丘共和合是。」(俱舍彌法竟)

問瞻波法第三

問:「若睡眠比丘眾僧擯,得名擯不?」答:「若聞白已睡眠,得名擯。」

問:「若眾僧睡眠擯一比丘,是比丘得名擯不?」答:「若眾僧聞白已睡眠,得名擯。」

問:「若亂語憒閙時擯比丘,得名擯不?」答:「乃至四比丘聞白聲,得名擯。」

問:「賊住比丘、擯比丘、不共住人、種種不共住人、別住比丘、狂人、散亂心人、病壞心人足數,擯比丘,得名擯不?」答:「不得。若癡比丘未作癡羯磨,諸比丘不得離作布薩及諸羯磨。若作癡羯磨已,若來不來,諸比丘隨意作布薩及諸羯磨。」

問:「頗比丘,眾僧事未訖從坐處起,不得波逸提耶?」答:「有!若大小行、若不離聞處是。」

問:「如佛言:『比丘不現前不應作羯磨。若作,諸比丘得罪。』頗有比丘不現前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諸比丘尼,為比丘不現前,與作不禮拜、不共語、不問訊、不供養羯磨是。」

問:「如佛言:『不自首不應作羯磨。』頗有不自首得作羯磨耶?」答:「有!若比丘不自首,比丘尼僧得作不禮拜、不共語、不問訊、不供養羯磨。」

「諸比丘在地,有事人在高上,得作羯磨不?」答:「不得。」「諸比丘在高上,有事人在地,得作羯磨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內,有事人在界外,得作羯磨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外,有事人在界內,得作羯磨不?」答:「不得。諸比丘、有事人俱在界內,若坐、若立,得作羯磨。」

問:「受法比丘,與不受法比丘作羯磨,得羯磨不?」答:「不得。」「不受法比丘,與受法比丘作羯磨,得羯磨不?」答:「不得。」「受法比丘,以不受法比丘足數作羯磨,得羯磨不?」答:「不得。」「不受法比丘,以受法比丘足數作羯磨,得羯磨不?」答:「不得。」

問:「頗有界內一時四處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四處展轉與欲得。」

問:「頗一比丘,於四住處中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得。」

問:「頗一足數比丘,足四住處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若坐、若立得。」(瞻波法竟)

問般茶盧伽法第四

優波離問佛:「諸比丘作滅羯磨,擯一比丘,諸比丘還舍是羯磨,得名舍不?」答言:「得舍,諸比丘得罪。」

「諸比丘在地,被擯比丘在高上,得解擯不?」答:「不得。」「諸比丘在高上,被擯比丘在地,得解擯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內,被擯人在界外,得解擯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外,被擯人在界內,得解擯不?」答:「不得。若諸比丘、被擯人俱在界內,若坐、若立,得解擯諸比丘得罪。」

問:「比丘,無比丘住處住,得僧伽婆尸沙罪不得發露,名覆藏罪不?」答:「不名覆藏。」

問:「若比丘得僧伽婆尸沙罪,竟日與比丘共住不發露,出界至地了,得覆藏罪耶?」答:「不名覆藏。」

問:「若比丘得僧伽婆尸沙罪,與賊住比丘、諸擯比丘、別住比丘、不共住人、種種不共住人、狂人、散亂心人、病壞心人共住不向說,得名覆藏不?」答:「不得。」

問:「若比丘與啞人共住,不向啞人說,名覆藏不?」答:「不名覆藏,不能語故。」「若與聾人共住不向說,得名覆藏不?」答:「不得,不聞語故。」「若與啞聾人共住不向說,得名覆藏不?」答:「不得,不解不聞語故。」「若與邊地人共住不向說,得名覆藏不?」答:「不得。不解語故。」「若比丘向比丘尼說,名發露不?」答:「不名發露。」「若向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說、得名發露不?」答:「不得名發露。」

問:「若比丘語餘比丘言:『若作如是如是罪,得何等罪?云何治?』不自說己作,得名發露不?」答:「不名發露。」

問:「若比丘隨覆藏罪,不別住、不行摩那埵,諸比丘但與作出罪羯磨,得名出罪不?」答:「得名出罪,諸比丘得罪。」

問:「若比丘隨覆藏罪,作別住、不行摩那埵,諸比丘但與作出罪羯磨,得名出罪不?」答:「得名出罪,諸比丘得罪。」

問:「若比丘隨覆藏罪,作別住、行摩那埵,諸比丘與出罪羯磨,得出罪不?」答:「得名出罪,諸比丘無罪。」

問:「若比丘覆藏罪,六夜行摩那埵,諸比丘與作出罪羯磨,得名出罪不?」答:「得名出罪,諸比丘得罪。」

問:「若比丘不覆藏罪,眾僧中六夜行摩那埵,諸比丘與作出罪羯磨,得名出罪不?」答:「得名出罪,諸比丘無罪。」

問:「諸比丘在地,有罪比丘在高上,得名出罪不?」答:「不得。」「諸比丘在高上,有罪比丘在地,得名出罪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內,有罪比丘在界外,得名出罪不?」答:「不得。」「諸比丘在界外,有罪比丘在界內,得名出罪不?」答:「不得。若諸比丘與有罪比丘俱在界內,若坐、若立,得名出罪不?」答:「得。」(般茶盧伽法竟)

十誦律卷第五十四

 

上篇:十誦律

下篇: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譯 聞如是:...

菩薩藏經

菩薩藏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

解脫戒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解脫戒經 僧昉述 譯經緣起...

沙彌威儀

沙彌威儀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已受沙彌十戒,為賢者...

【註音版】佛說施一切無畏陀羅尼經

佛說施一切無畏陀羅尼經...

大乘伽耶山頂經

大乘伽耶山頂經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如是我聞:...

佛說戒德香經

佛說戒德香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妙法聖念處經

妙法聖念處經卷第一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仰惟釋迦啟運。弘...

佛說長者音悅經

佛說長者音悅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三摩竭經

佛說三摩竭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枯樹經

佛說枯樹經一卷 僧伽尼城北,迦葉佛時偷婆,陷在下方...

佛說優填王經

佛說優填王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奉 詔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西域

(地名)總指支那以西之諸國,別指印度。...

【佛教詞典】三雜染

指惑、業、苦。眾生由迷惑而造業,因業而受苦,因苦又...

成功的兩步

有一位禪師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願。 寺廟,距離...

斷疑生信修善法

問: 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說話前先用三個篩子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

美好的掌聲

王先生是一個公司的董事長,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

有我與無我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遊行沙門,到摩揭陀國首...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

有哪些可行的改過方法

然人之過, 有從事上改者, 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心上改...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定力

假設一下,當我們身處深山之中,遠離世間的誘惑,這個...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白話解釋

蓮池大師所作《戒殺放生文》,精闢圓頓,事理兼備,悲...

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

血肉施蟻的烏龜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憍陳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羅漢果,八...

【視頻】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善音居士讀誦

《普賢行願品》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