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記

2017/09/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講)

上一講呢,我們在講到這個經題,開題的時候呢主要講了幾個版塊,第一個就是藥和病的互相緣起的這個人生觀,顯現佛法,一開始就把他緣起性空的這個爭議呢,其實,一覽無遺的呈現給大家,我們要從這入,去悟這個道理,然後呢,再從佛法對修行的幫助上去認知,佛法這個藥醫治眾生貪著之病,從事項上再去修,這是其一,第二個呢,我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琉璃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說琉璃世界有如此的光影效果,這麼也引申到我們現在我們的天空是蔚藍色的,因為須彌山的南面都是琉璃寶堆砌而成的,再一個呢,我們也講到本願功德,這個特別重要。我們一定要知道,本願功德他的法意,每一尊佛菩薩都在因地有他的願力,包括我們現在修行也要隨著佛菩薩的願力而走,隨著佛菩薩的願力而行。這樣的話,才能有成就的一天。

所以說,在修行中,願力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這三個版塊。 那麼依照這個題解的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的最後一個字就是經,在這個經題裡邊,我們主要有這四大版塊,一個是藥與病的人生觀,二一個是琉璃世界,再一個本願功德,接下來要講經文為什麼如此可靠。

身為一個佛弟子,一說到經,是佛金口所宣的,那金口所宣的,他的可靠理由是什麼,這個我們要明瞭。

經呢,在三藏裡面呢,居首。經、律、論,聖者說的稱之為經,賢者說的稱之為論。所以在這個佛教裡邊,印度話又叫修多羅,那麼再翻譯成漢語呢叫做契經。什麼叫做契經呢,我們常用一個詞叫做,契機、契理。就是上契諸佛之理,佛佛道同,他講的這個道理一定是諸佛所行的這個智慧境界,下契眾生之機,要讓大家聽得懂,你要給他開解來是怎麼回事,慢慢循循善誘漸漸的悟入到佛法的這個智慧中來。那麼從這點來講,這個契字就特別重要。不契,如果你不契理,像魔說的,不是佛說的。你看,有一句話:離經一字即同魔說。經文不能隨意篡改。那麼,如果不契機,大家聽不懂,白說,成了廢話。這也是我們學習經典,宣講經典的一個標準,一定要契機契理。所以經典就稱之為契經,有這個意思在裡邊。

那麼經典差不多有四種人可以講,一個是佛說的,再一個佛弟子說的,還有兩種,天人說的,化人說的。那麼後三者說的一定要佛給他印證,才能稱之為佛經。你看,像我們,維摩詰經,他就是維摩詰說的,那麼當時就有釋迦牟尼佛在當場,完了以後要給他印證,如是如是,讚歎一番,這才稱之為三藏十二部,教典的佛經。所以從這一點來講,經文絕對可靠,為什麼呢,他是聖人究竟圓滿的大聖者,覺悟到,自覺覺他,覺行全圓滿了以後,才宣講出來的話。所以是無比可靠的,我們的信仰就確立如此。

那麼,當然我們現在在看經典的時候,往往為什麼學佛呢好多時候有障礙呢,首先吧,我們去結緣,到廟裡面現在拿一本經典很容易,但是有時候為什麼我們這個很難走入進去或者把他給通透了呢,第一個比較文言比較澀,現在我們學經,大部分都是古文啊,所以就比較澀,他受了現代教育啊這些,這個習慣了這個快速的網上查一下啊,什麼意思啊,騰的就要給你弄出來,那麼,經文就比較顯得這個古板,艱澀,不適合,第二個呢,好多經文有時候是豎版,那在我們大陸中國,大陸這塊呢,一般我們現在已經改成橫版讀書了,所以呢就是不習慣,其實這個豎版呀是很好的。

你看,有時候戲稱有一種緣起說,讀書的時候,如果你是橫著看的,不斷的在搖頭,跟否定一樣,這個緣起就不好。讀經的話,讀豎版的話,你不斷的在點頭,是佛說的是對的,真理就是這樣,智慧如此,這樣的話這個緣起就好。但是由於我們現在讀慣這個橫版了,就不太相應這個豎版這塊了,還有一個就是因為他是繁體,我們看慣了簡化字,所以,這幾方面的原因呢,造成我們現在對於經文啊,特別是佛教經典的這種親近感啊,這種隨手就可以拿過來去受用就有一定的障礙,這些我們學習要克服。講經弘法所承擔的其實也起到這樣的作用。

在這個佛教的這個術語裡面呢,經典,經字,他具足了五種義趣,就可以把整個經典所起的這個作用,涵蓋的內涵呢非常這個到位的給我們呈現出來。經有五義,第一個是湧泉義,聽起來還是古湧泉啊,說就是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的噴湧出來,一部經典,讓你我們在聽一個法味的時候,聽到一句經典的話的時候,意味無窮,回味無窮,不斷的,越聽越對,說就是這樣的,哎呀,真的是佛說的原來真的是這樣的,越聽越對,就聽得歡喜的不得了了,回去一路上都是法喜充滿覺得,這就叫湧泉。把你本來覺得應該是如此,或者,有時候就自己打妄想,打了一些,覺得說,這個世界是不是應該是這樣的,結果經典裡面全給你呈現出來的時候,你就說,哎呀,正合我意,原來如此,這樣的話,就像湧泉一樣,把這個意味無窮無盡的源源不斷的湧出來,再一個叫做,出生義,可以出生一切善法,比如說你行為上,你學佛了以後,你的行為有所改觀,你在修行,以前脾氣大,現在火小了,以前老是喜歡說一些戲論,或者惡口,或者這個來回的講一些調侃的一些話,弄得人際關係不好,那你可以改。

經典裡面說,要口有四種口業,要修習十善法,等等這些呢,所有的善法都是經文裡面出生出來的,從這取得的,所以經典呢,再有一種義趣就是出生義。這個啊,還有一種,我們可以這個共享一下,就是說啊,我們聽經啊有好多時候呢,會出現來好多靈感,就是以前有一些悟性,或者對經文的理解啊不斷的深入,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聽講,他會出來好多以前我們的心意識的不到之處,你能到得了,這就是經典的智慧。很簡單的我常打一個例子,你比如說地藏經吧,《地藏經》裡邊有好多時候說到功德,一切經典裡邊都講公德,說這個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這個無量無邊的功德怎麼怎麼樣,那如果說,我們一開始聽的時候呢,聽世間的從依照世間的現象上來講,哇,的確,比如說我造一尊地藏王菩薩的像,或者畫了一幅地藏王菩薩的莊嚴這個絹上面,任何器材上面,把《地藏經》印了好多,分發給大家去流通,的確不可思議功德。

但是如果你再,比如說你又讀了一部《金剛經》,所言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那這個時候你就會悟,為什麼說《地藏經》裡面講的說不可思不可議,那麼多功德,功德有多少啊,這個功德那麼大,到底有多大,哦,原來什麼啊,依著《金剛經》在悟的時候,就是不可稱不可量,就是說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另一個層面就是,它是什麼啊,緣起性空的,本身功德就不可得,這是真功德,大功德。你悟到佛法的空性,這個又出來新的一層理解。所以,不斷的這樣出生出生,你對佛法的深入的理解和徹悟,智慧就生出來了。得益於什麼啊,對於經典的讀誦和學習,所以這個就叫,出生義,這是第二層意思。

第三個,繩子的,繩,這個筆墨的,墨,繩墨意。什麼意思呢,楷定邪正。大家都知道木匠嗎,木匠在量一個木頭或者去鋸一塊木板的時候,他一定要什麼啊,古時候的木匠用那個繩子啊,一個墨盒,拉出來啊,這樣嘣的一繃,那個線就給他定下去了。那麼經文在這裡也是楷定邪正,外道說的不究竟法,或者這個世間的這些學術,等等一切說的,他都不能稱之為經典。為什麼,他不是真正的宇宙的真理。所以你看,其他的不說了,近代,前些年的話,不是有法輪功嗎,法輪功李洪志寫了好多書,真善美,看得大家,都流通的覺得這個不知道有多麼的難得,那我們學了佛以後,隨便看一部經典,你再回過頭看他那個漏洞百出啊,就覺得說小兒科一樣,怎麼會讓那麼多人就著迷就進去,就出不來了呢,沒有學習過經典,沒有經典的繩墨楷定,所以呢就偏頗了,就錯解了,邪知邪見就出來了,所以叫做繩墨義,就是楷定正邪的。

那麼再一個,就是顯示義,能顯示正理,能顯明開示真正的真理,顯示。你看我們在這個世間的話,說一個人比如說他懂得道理多,他這個儒家思想學得好,做人也做得好,那麼上孝下和等等這些他都有一套理論,那麼跟這些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就覺得,哇,很受用,可以學到東西,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嘛,古人的時候不是常這樣讚歎一個人的德行,那麼當我們讀經文讀的多了以後這是一種加持,佛法的智慧,佛教的這種對於宇宙真理的這種正能量的闡述他就會在你的身上體現出來,為什麼我們說有善知識,善知識帶給我們的就是經文裡邊的智慧,他讀的多,那麼他可以有取捨有抉擇的稱興,給你講解出來,這時候呢你得到受用,這是一種加持。這就是能夠顯明正理,他給的是正能量,我們現在不是流行說,正能量嗎。佛經裡面全部是正能量,一切的佛經,一切的世間的煩惱啊,糾結啊,分別啊,進退為難,左右搖擺不定的時候都可以從經典裡面給你找到開示。祖師大德的開示裡邊都有。

那麼最後一個就叫貫穿義,貫,貫通的貫,穿,一串穿來的穿,穿針引線的穿,什麼意思呢,就是貫穿佛語啊。因為當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講經啊,他是每一個地方,這麼坐下來,周邊圍了一堆人就開始說了,那阿難記性好,把他全部給記下來了,那麼後來集結成經典,佛在世的時候沒有書,沒有字,也就是阿難集結經典把所有佛講得這個經典呢給他集結起來,貫穿到一起,形成了我們現在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所以叫做貫穿義。

具足湧泉、出生、繩墨、顯示,貫穿五種義趣的,我們稱之為經典、經文。之所以經文如此可靠,就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功能作用。

我們說,你說可靠,那麼佛說的你之所以可信,那我們世間的這些也是通過科學驗證出來的啊,也是很科學的,你憑什麼說佛教的能夠相信呢,那麼這個時候呢,我們就要從量上來講,佛門裡面有一個叫做現量、比量、聖言量,這個我們再給大家講一下。為什麼這裡我們在講藥師經的經題,說經文之所以如此可靠,為什麼如此可靠。一般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準確和真實與否,他一定要有幾個量,就是要打量一下,我要推敲推敲,他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正的還是邪的,對的還是錯的,那麼這個時候呢就去要打量研究搞清楚這在佛教裡邊叫做量,就是打量的量。在因明邏輯裡面就有幾個,第一個叫做現量,現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我們,比如說我們接觸外界吧,聽一種道理聽一種主張,那麼我們在接觸外界的時候,沒有進行自己人為的,主觀意見的分別的時候,它是一個最真實的狀態,直接觸摸到那個狀態的時候是沒有分別的,也沒有用第六意識進行揣測,輸送給第六意識進行這個是好啊,壞啊,和我的意不和我的意,在沒有進行分別的時候,這時候就是現量,就是當下現見的真實狀態,這個叫做現量。

之所以成佛,覺悟,圓滿了以後,他所見的就是現量,真實狀態。開悟的人,開悟了以後也是呈現這個狀態,現量。只是他已經悟到了,沒有證到,諸佛菩薩是完全證到現量狀態。這叫做現量,絕對正確。那麼,一旦有凡夫的分別心推比度量心,開始進行種種的用概念啊,語言啊等等進行匡正,描繪,分別的時候呢,就進入了一個錯誤的角度叫做非量,是非的非,還是打量的量,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現在的常態。我們現在看待一切問題其實都是非量。下意識帶了我這種主觀能動性的認知分別然後給它進行描繪,認知,曾經有過這樣的習慣性的認知,那麼一旦對接的時候,我就知道,比如說他是一個男的,她是個女的,這裡是北京,南方是上海,我們這是地球,晚上出來呢是月亮,所有的這種分別心都出來了,這個時候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妄想顛倒,分別。

所以說,比量心推出來的理論或者是這個說法呢,是不可靠的,叫做非量,不正確,不是正確的現量,所以叫做非量。那麼,再一個就叫聖言量,又叫聖見量,什麼意思呢,就是佛已經證到這個真理,通過語言把他講出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哪些是現量的,哪些是比量的,哪些是非量的,讓我依著他的語言來聽,可信。雖然他講得道理可能跟我們現實世界有非常大的衝突,甚至完全是顛覆的,比如說為什麼我們要持戒啊,世間人本能的東西,但是出家修行一定要把他修掉,本能的未必是合理的,為什麼,因為聖言量裡面有講,這樣能得清淨,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聽這個聖言量,他可信,是過來人講的,因為我們不知道路啊,一定要用過來人,過來人講得現量境界,稱之為,聖言量。

他是套在一起的。在這點上,我們要知道,佛經是如此的可靠,因為他是聖言量,是聖人現量見到這個,當下宇宙的真實狀態以後把他陳述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依著聖人所說的聖言量來嚮往著現量的境界,然後呢,把自己的比量給修掉,把他顛倒再給顛倒過來。那麼這一串兒的,這樣的一種步驟呢,完全要依附於什麼啊,經典,佛說的經典。

具足上面五種義趣的經典,我們才能夠把它不正確的東西給修掉。比如說,成佛的時候,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智慧德性,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那我們就知道,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你我都是佛,為什麼現在成不了佛呢,有妄想執著啊,在比量裡面。那我一聽說,哇,那就肯定有一種現量,還有聖言量說出來有一種現量我可以修到這種真實的狀態中去,回歸、還原,因為我們現在雖然心性是佛,可是行為是眾生。那我們又知道,釋迦牟尼佛當時在菩提樹下悟到了說,一切眾生皆有智慧德性,那麼他看見什麼了呢,《藥師經》裡面講,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就是過十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叫做什麼啊,琉璃世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世界,這都是什麼啊,佛以聖言量,現量境界看到所有他方國土情形,以聖言量講出來的,所以《藥師經》包括《彌陀經》一定是千真萬確,如此可信。這就是我們對於經文一定要有全身心的投靠,真實不虛,因為它是我們最圓滿究竟的大聖人釋迦牟尼佛金口一字一句宣說出來的,這就叫可靠。契經。

所以從這點來講,我們要知道這經文的這個可貴之處。為什麼說,我們說流通法寶,流通法寶就是說去印經給大家,去流通去讀誦,讓大家都來分享經典裡面所描繪的真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從這點來講,總的來看《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意如此。藥師琉璃光,這是這尊佛的別號,佛有總號和別號,如來,就是所有佛的通號,待會我們要講到佛的十號的時候再給大家細講。

那麼,藥師琉璃光,是單指這尊佛的別號,本願功德,是什麼啊,是本經的內容,正說藥師佛的本願功德,是它的主體內容結構。那麼經呢,佛能說的言教是經,所顯得教義,統共稱起來就叫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這是我們對於這部經典的經題的講解。

那麼這部經典《藥師經》呢,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五種譯本,像東晉西域的時候,西域有一個沙門叫帛尸梨蜜多羅,他譯過一本《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 ,在劉宋的時候,孝武帝大明元年也有一個慧簡法師譯的《佛說藥師琉璃光經》,一卷,這些都是一卷,隋朝,乃至特別是義淨法師,在神龍三年,在大內佛光殿,就是皇宮裡面,譯到《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像我們現在所讀到的《藥師經》呢,也有這部,流傳的非常廣,他裡面極具密教色彩,它裡面講得不是說一尊是七尊藥師佛,所以現在我們看的時候藥師殿裡面供的是七尊佛,各種顏色的,其實就是從這部經典裡面來的,極聚密教色彩,有好多密咒裡面。

當時武則天的太子,武則天的大兒子不是當時立為王儲嗎,後來擔心他謀反又把他貶到地方上去,那麼由於他心性比較懦弱,天天擔心害怕他母后派人來殺他,後來害怕的不行了就自殺了,想自殺,不想受這份罪了,可能是抑鬱了吧,跟我們現在講的得了抑鬱症,那麼他的妻子呢後來就勸他,妻子好像是後來的韋皇后吧,也是比較心狠手辣的一個女人,勸他說,你潛心研究佛典,那麼他一直就是讀誦義淨法師翻譯的這部《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就是這樣才把自己心性給打開,一直支撐下來修行,修這個藥師法門,這在我們現在這部經典還流傳,跟我們今天講得這部呢是唐朝玄奘法師在公元650年的時候,在大慈恩寺的譯經院翻譯出來的,叫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也是一卷。這部經呢,翻譯的,這部版本最簡短。

所以呢,正合我們現在人都沒有時間,大家都在吃快餐,講經也是巴不得三兩下就把一部經的概論給講完就行了,那麼比較適合我們現在講解。其他版本呢,我們就這樣介紹一下,大家知道就好了。

接下來,經題講完了以後呢,我們再來說說這個眾所周知的唐僧,這部經典的翻譯者。那麼一說到唐僧,下意識的想到誰啊,徐少華、遲重瑞,這不是最有名的《西遊記》裡面演唐僧的兩個演員嗎。而歷史上的唐僧呢,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中國人,玄奘法師,他是中國歷史上的這種罕有的突出人物,就是包括現在的學者仍然敬仰他的德行和成就。唐僧,眾所周知,當然一部《大唐西域記》,更能夠呈現出他當時一路的艱辛和跋涉,那麼他作為翻譯者在佛教史上有過不可磨滅的功勳,不朽的功勳。當然,時間關係,我們來看玄奘法師就從四個版塊來給大家做一個比較簡短的介紹吧。

唐玄奘,在歷史上呢確有其人,他是河南洛陽人,那麼他的俗姓陳,叫褘,陳褘,父親呢是一位飽學之士,他是家中的第四個兒子,出生在公元602年。當時他的哥哥就在寺廟裡出家,他那個時候出家是很難的,一定要皇帝親自宮裡面給發度牒,就是我們現在的戒牒,你才具足合格完備的出家資格,而且有年齡限制,那麼他很小的時候呢,跟著哥哥去的時候就問他說,你這麼小點,你能夠出家嗎,你能幹什麼啊,他說將來我要遠紹如來,近光遺法。就是我要弘揚釋迦牟尼佛遺下來的教法,把如來的教法,讓他的影響越來越大,讓他存在越來越明顯,弘揚佛法遠紹如來,如來這個正法正脈。這個豪言壯語一出來以後,哇,刮目相看,馬上就破格錄取,就讓他當時出家了。

所以說,認識唐僧呢,第一點,他是最偉大的翻譯家。玄奘法師,跟,鳩摩羅什,真諦三臧,義淨三藏,併稱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他呢,開創了佛教經論翻譯的新局面。所以,後來人呢,把他翻譯的這個時間段呢,稱為新譯,原來的翻譯叫做舊譯,他以後呢就稱之為新譯。就我們現在大家都知道西安的大慈恩寺,大雁塔為根據地,在這個公元645年的時候,貞觀十九年,回長安以後呢,開始組織翻譯經典,當時萬人空巷,開店的都把店門給關了,僧俗都奔迎去迎接他,可見他的德力和這個感召力。玄奘法師在中國佛教的翻譯史上獨創了五種情況不翻譯,也是玄奘法師給規定的。一開始譯到這個《大菩薩藏經》二十卷,還有《顯揚聖教論》啊。那麼,後來因為在這個西寧寺所居的時候,外邊的應酬太多了,每天來人打擾瑣事煩雜又移居到玉華宮,在玉華宮譯出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大品般若,諸位同修你要知道《般若經》,在三藏經裡邊佔了很大的比額,佛光宣講《般若經》,就講了22年,六百卷《般若經》,一生都可能看不完我們現在。

那麼非常的浩瀚,當時有門徒說這個太長了,能不能把它刪一些,不允許,非常嚴謹治學。所以說,到663年的時候,這個六百卷的巨著才完成。後來又寫《成唯識論》、《俱舍論》、《唯識三十頌》等等這些都是他翻譯過來的。特別是製造了《八識規矩頌》,這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上,初級的佛學院裡面,一定要學習這部唯識經中的初入門書,《八識規矩頌》寫得非常好,都是以我們中國人的這種偈頌,就是我們四六句子朗朗上口,而把這個八識,前七識和八識的這個運作規律給他顯現出來。學心理學的人一定要去看一看這個,比心理學要高深的多,講得到位得多。所以說,他的這種翻譯方法呢完全忠實於原著,他的這種翻譯方法就是對原著的轉化,史無前例的態度呢,成就了六百卷的般若經。那麼,他這個比另外三大翻譯家所譯的經典的總和都多出了七百八十卷。可見他譯了多少經典。特別有意思的是,他把《道德經》還給迴流返回譯成梵文在印度去流通。老子的《道德經》。所以,我們常說,白馬馱經東來,青牛又西去,這個老子不是騎個青牛嗎,有這麼一種說法,最偉大的翻譯家。

第二個就是最拚命的旅行家,諸位要曉得,唐玄奘當時出境不是合法的,是偷渡的,為什麼呢,當時不給他發度牒,沒辦法,屢屢上表不批,只好自己冒險出關。而且呢,沒有到印度的時候就困難重重。他當時發願說,大家都知道嗎,寧向西死,不退東生啊。過八百里的大沙漠的時候,在西域記裡邊描繪的那是非常可怕,全憑一部《心經》,觀音菩薩給他傳授了一部心經,才一有違緣惡的境界的時候呢,就持誦《心經》,一持誦《心經》,就把這個境界給化掉了。非常可怕。

據說他在去西天之前呢,在東土就是每天只吃一點點東西,每天要走一百里的路去鍛煉,為了適應路上的這個情形。那麼,這是自然環境,然後自己的決心。還有一次呢,差點死在自己人手中。可能諸位這個就沒有聽過,他在去西域的這個荒漠中,遇到一個獵戶,打獵的,一個叫做石磐陀的,一聽說東土大唐來的這麼一個大法師要向西天去求經,很驚訝,啊,我要拜你做弟子,我可以跟著你去,去求經,跟著你一塊兒去取經,一時興起,這個洶湧澎湃的就跟著去了,就收為弟子。我想想我們現在生活中也有好多這樣的弟子,結果呢,這個牛也吹不得啊,走了十多天,這個艱辛跋涉他撐不住了,家裡的妻兒老小又惦記,我這是什麼啊,一股腦兒,腦袋一熱我就跟著出來,就後悔了,後悔了以後呢就退失了當時依止玄奘法師這個初心了,可是呢,又不好意思跟他說我要走,在這種情況下,你看一念這個我們常說的,惡向膽邊生,就打算把玄奘法師給滅了,拿出來刀子,在玄奘法師打坐的時候,拔出鋼刀就要把他給殺了,殺人滅口,我回去也沒有人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呢,玄奘法師沒有理會他,就在那打坐,他在後面始終也下不了手,下不了手以後呢,這個玄奘法師完了以後,刀子呢掉在地下,玄奘法師就給他說,你還是走吧,回去吧,我沒有你這樣的弟子,你自己也受不了這個苦。他自己才慚愧而去。你看,就路上看見玄奘法師,一股腦兒起來了,心血來潮就跟著去學,我們現在好多學佛也是這樣,後來隨著學學,學皈依的時候,熱情高漲啊,我也是佛弟子了,我也有皈依證了,皈依證拿去進廟可以不收錢的。昨天,一個小徒弟來皈依了,我就說了一頓,填皈依證,他倒是滿虔誠的,可是皈依證填完,他說師父這個以後初一十五進廟就不掏錢了吧,我說你把皈依證當門票啊,好多現在這個,很罪過著呢。皈依是你正受三皈,皈依佛法僧以後給你一個表法的一個就像一個傳承一樣,一個信物,是用來做這個證明的,你不能當它門票使啊,一股腦兒熱情上來了就去皈依,最後深入學佛以後,師父對他提點要求,比如說你能不能吃個素啊,他連三淨肉都不想吃,為什麼,因為不鮮活啊,所以說,這修行很苦的,口頭失美味,身心長勞苦,受不了了,過段時間好了,一股腦兒熱情過去以後,激情沒了,就不學了,還是依然如故。

你看玄奘法師面對的就是這麼一個弟子。所以說,最後,這個玄奘法師,你看最拚命的旅行家就這麼不要命的去,偷渡出去,可是人家回來的時候就風光了,啊,當時回來的時候,剛才不是講了嗎,到處全部去迎他,長安城裡都幾百萬的人去。那麼,奉這個太宗命,回來譔寫了這個千古不朽之作《大唐西域記》。不但超越了佛法上的造詣,而且對印度的民俗啊、風情啊,地域了解的非常深入,無人能及的。現在的印度人要了解他們的歷史,還得回過來從《大唐西域記》裡面去找資料記載。不要命的旅行家。

再第三個,我們怎麼看他是最成功的留學生。我們現在也有好多留學生 ,最熱門的就是美國啊,在不行了歐洲啊,日本啊,實在不行了新西蘭啊,什麼這些澳大利亞也能湊個數,反正出了中國就比較好。那人家當時留學在哪裡,印度的那爛陀寺,可能大家不知道那爛陀大學是全球的第一所大學。當時有好幾千人都在那裡。那個年代,所以說當時的那爛陀寺裡面的首席導師叫做戒賢法師,戒賢菩薩。那麼,他在玄奘法師去之前呢,他就得了一種怪病,就渾身疼得不行,渾身疼得想要自殺,就要想死,後來呢,這個菩薩給他拖了一個夢,觀音菩薩給他拖了一個夢,說,你還有任務,你有唐朝來的弟子,要來學佛法,你必須傳授給他。

所以說,當時那爛陀寺,全國的最高學府,玄奘法師到印度以後,在那爛陀學法,一個外國人,被列為什麼啊,十大上首弟子。大家想想,他所付出的那種,首先一個語言關啊,所以說,從這點來講,不容易,他的這種留學不容易。可是,更不容易呢還在後面呢。他期間,在留學整個印度的各處的學術中心呢,都去開始講學,當時有不同見解的,他就開無遮大會,一共有十八個國家的國王,三千多個僧人,數千的外道,各種學者,都聚集在一塊兒,來立論來辯論。且十八天內都沒有能把他辨倒,就是把一個論題掛在城門上大家來說,無遮大會就是說公開的,民主的大家都放開來說,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看誰有理。在這種情況下呢,沒有一個人呢,後來呢被學小乘法的人稱之為解脫天,學大乘法的人稱之為大乘天,無人能抗衡,跟他相抗衡。

所以說,你想想我們現在這個時候,留學出去到美國,你能進個國會,接見你一下,總統握個手這已經很了不起了,對吧。玄奘法師當時在全印度的這個國王盟主,就是戒日王皈依他,奉為國師,並且請他常住在印度當國師,但是他呢,執意要回國,為什麼,因為他的根在華夏。可是想想,你想,留學留到這種地步,盛況空前,這就是我們玄奘法師,所以我們講說,最成功的留學生。了解他一下,人家那留學留的真的是出人頭地到頂了,就這樣依然回國,為什麼,法乳之恩啊,要把佛法帶回到震旦國,這樣的一種精神。

再一個,最知名的和尚。玄奘法師是一位最知名的和尚。大家要知道,唐太宗呢打妄想想讓他還俗,為什麼,說他太聰明瞭,應該,一個是給我們留些後人,基因好啊,那麼留一些後人就是讓他還俗,輔佐政治,所以說說到這點,我也想說,現在說學佛學佛,佛弟子護法,那麼好的法師怎麼勸他還俗呢,你說不知道,這唐太宗怎麼想法,讓他輔佐政治呢,他拒絕了,這是有和尚性格,和尚就是這種性格,不買你的帳,什麼賬都不買,你看,慧遠大師寫過,沙門不敬王者。很牛啊。

那麼,剛剛入到寺裡面的時候,問他出家幹什麼,我們剛才講了近光遺法,遠紹如來。說明他有什麼啊,有高僧的這種遠見和胸襟,最有名的和尚,人傢具備了。你看切幾個版塊一看,通達三藏十二部教典,特別是開創了中國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唯識宗就是玄奘法師是宗祖啊,開創人。那麼,這個宗派是當時最具學術義理的內容,非常難學,

唯識有的說,說這個學進去容易,學出來難啊,光名相啊這個整個這個多得不得了,記不住,說明有什麼啊?有大師學問。那麼,一生唯一的一個做人原則就是什麼啊,為法忘軀,為法忘軀啊。有高僧千古品格。所以,這種種的優秀,集結在一起,魯迅先生把他稱之為什麼啊,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我們尊敬的三藏玄奘法師。

我們這樣來理解一代的高僧大德。那麼這是我們對於玄奘法師的理解。我們都相信看過一幅圖,就是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圖,背著一個竹子的小籃一樣,前邊掛一個燈,手拿一個佛塵,裡面有好多經書,穿著羅漢鞋,就在那沙漠裡面走,讓人頓生這種,一看就是為了求法啊鍥而不捨,途中的艱辛跋涉,和獨處一個人的這種修行自在灑脫,都體現在這張圖中。我相信諸位都看過,特別有名這副圖。這就是玄奘法師。我們來對他做一個這樣的了解。這是這部經典的翻譯者玄奘法師。

那麼,下面呢我們就開始進入到正解經文,上次我們在講《普門品》的時候也講過,說講經呢是極講究的事情,那麼我們這次之所以這樣的用版塊來抽出主題來講呢,就是為了大家能夠更快的把他拈出來,對這部《藥師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後呢,自己再願意深入的去研習的話,那麼另外也有他的藥師法門也有他很好的儀軌。以前的祖師大德製造的修藥師法門的儀軌,我們也可以去依附。

大家聽過入到這個入正文的時候呢,我們都知道在東晉,佛教史上還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叫做道安法師,他有一個外號叫做「彌天高判」。什麼意思呢,這個東晉時期的高僧啊,比如說我們所有的出家人姓「釋」,都姓釋迦牟尼佛的「釋」,這個主張就是他提出來的。他說什麼啊,縱流入海,海水一味都是咸的。四姓出家,所有不管你姓什麼,只要你出家了以後就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所有的這個出家人全部姓「釋」。你看現在,本人叫做釋宏海。

那麼,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貢獻呢,就是把經文呢判做三個部分,以便能夠更讓後人清楚的學習。第一個就是,序分,序言的「序」,序文的「序」,序分,第二個,正宗分,第三個流通分。他判每一部經典,就跟一個人,序分就跟一個頭一樣,先介紹一下,開個頭,又叫發起序。就是這部經典是怎麼來的,緣起是怎麼樣的,當時有什麼人,像記敘文的記載一樣,時間、地點、人物等等。一般,這個具足這樣的內容的我們都稱之為序分。那麼真正進入這個經文,大量的講這個經文的內容呢,這就叫正宗分。經文的主幹部分。最後呢,佛說完了以後,付囑一尊菩薩,或者一個羅漢,弟子,說你要好好流通,好好受持,讓這部經典怎麼樣啊,更加的,讓好多人聽到,去修行,那這就叫流通分。這三分,就是由道安法師判出來的,所以,稱之為「彌天高判」。這是我們了解一下,因為下面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這個序分的講解。經題序分的講解。

序分,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我們講到這個版塊的時候呢,「如是我聞」幾乎每一部經典的第一句話,總少不了一句「如是我聞」。那麼為什麼說一定要把這四個字冠在前邊呢,他也是有一些因緣。這四個字呢,看過經典的都少不了一部完備的經典一定要從這開始,這個話呢,是阿難說的,大家知道,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首席弟子集結經典,阿難。阿難說:「如是我聞,這部經典就指的是如是這部經典,我聞,我親自聽來的」。那麼從字面上來膚淺的淺顯的理解一下,不能說膚淺啊,罪過,淺顯的理解一下,但是真正這個,如是我聞呢,還有甚深的這個義理在裡面。

什麼叫做「如」呢,為什麼叫做「如是」,如是什麼意思呢,理解一下,很巧妙,為什麼人們常說如,你看我們會有一句話,比如說我們常會說假如,對不對,如果,比如,這都是有前提的講法,就是說,如果是這樣,換一種角度看,或是說給他加點什麼東西的時候呢,他就變了味兒了,假如說這麼樣的話,可能就會是怎麼怎麼樣,對不對,這裡的「如」,沒有假,沒有比,沒有果,只就是一個如什麼啊,就是什麼啊,實相,真理,古今從來不變,諸佛菩薩證到這個境界,他這個神通妙用,他說法說出來的這些法,從來都是這樣,不會變。這叫做如。如如不動。不變,稱之為如。那麼,什麼叫做「是」呢。既然這個道理是這樣的,我沒有改變他,就照著這個道理就這樣說出來就是這樣。所以叫做是。

「如是我聞」這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他說的就是真理,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來學習,這叫做如是,我當時從佛那聽出來的,我聞。也就是說,如來講得這些法啊,釋迦牟尼佛講的法啊,有說頓的,說漸的,因果大小凡聖這些,都是清清楚楚沒有一點點錯誤,他是如的他是這樣的。這樣來理解,如是。那麼也就是說,這部《藥師經》在當時的廣延城,藥師經在廣延城,就是毘耶離城裡面講得,在恆河邊上,王舍城的對面,在廣延城是如何講的,當時講的是這麼回事,現在你學,還是這麼回事,不會錯的,是這樣的一個。你如此說,我如此聽,就是這樣的,稱之為如是我聞。當然,這句如是我聞,他也有來頭,到底為什麼,非得每一部經典都說到這個,如是我聞呢。因為時間關係,我們現在是《藥師經》的第二講,我們在第三講的時候再繼續展開。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能躲過三災八難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因緣具足,用現代話來講,就...

藥師法門的意義及修持儀軌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修學藥師法門 我曾給我的《藥師經》...

藥師佛健康長壽七法

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膽經;按摩心包經;...

《藥師法門》修法儀軌

《爐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

若有病苦纏身者,當持念藥師咒

藥師咒是《佛教念誦集》中十小咒之一,來自《藥師琉璃...

能令世與出世間圓滿的藥師法門

清朝時候,順治皇帝的國師玉琳國師,他就很讚歎藥師法...

藥師佛國與西方無異,何須定願西方淨土

又問: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

《藥師懺》裡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藥師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嫉...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悖凶類 悖是違背、違逆的意思,悖凶指違背事物發展的自...

佛陀有煩惱嗎

有信者問趙州從諗禪師:佛陀有煩惱嗎? 趙州:有! 信...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

大安法師:不能打罵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寶。尤其在佛滅度之後,佛寶法寶...

念佛人有病當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於淨土一法,未能認真修持。宜常與談說六道...

三界萬法種種境緣,實無心識外之別物

三界惟心,萬法惟識二語,人能言之,觸境逢緣,仍被境...

「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

淨土宗的重點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彌陀佛來接引你...

信願持名,心不顛倒

在《法華經》當中,佛陀告訴我們,所謂的開權顯實,會...

如何對待我們身邊的惡人

世間上有很多我們認為的惡人,但是所有的惡人裡面他都...

莫道為惡不報,只因時節未到

世有邪見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時因果、現生因果、隔世...

命運改造在自己手中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學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時候...

佛友間討論佛法,說錯了是謗佛謗法謗僧嗎

問: 佛友之間討論佛法的時候,說錯了話是否就是謗佛謗...

三衣一缽不離身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

世間人臨終的三種執著

一般人到臨終時有什麼樣的執著呢?一般有三種愛,愛就...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別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而我們...

【佛教詞典】命命鳥

(動物)梵語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之譯。法華涅槃經...

【佛教詞典】界善巧

【界善巧】 p0865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頁云:若復於彼...

【視頻】惠空法師《磨刀不廢砍柴工》

惠空法師《磨刀不廢砍柴工》

【視頻】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並沒有次第》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並沒有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