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願持名,心不顛倒

淨界法師  2014/04/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信願持名,心不顛倒

在《法華經》當中,佛陀告訴我們,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整部《法華經》,它就是強調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所謂的: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而出現於世。佛陀所說的教法當中,開出來有五乘的教法:有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每一個教法都有它相應的因,跟相應的果。到了法華會上,就把這個五乘的功德,作一個攏總的會歸。

佛陀說:弟子們,佛陀出世說法,我究竟的目的,並不是要你們生天的,也不是要你們成就阿羅漢、辟支佛的。 佛陀之所以出世, 是為了一個重要的目的, 「一大事因緣」,什麼因緣呢?佛陀是要用一切的方法,來啟發我們的佛性,使令我們內心佛的功德,能夠開展出來,所以佛陀才出世。

所以在法華會上,所謂的《常不輕菩薩品》,常不輕菩薩,他是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前生。他弘揚《法華經》是怎麼弘揚呢?他就是用禮拜的方式為眾生授記。他看到四眾的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他就跪下去跟他們頂禮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普遍的為一切眾生授成佛的記。在古德的批註當中,解釋這個常不輕菩薩,他就是在弘揚《法華經》,他就是在弘揚《法華經》的大義,「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基於這個理由,就是整個大乘修行的目的。雖然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法門,但是每一個人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道。

在整個成佛的過程,道綽大師在《安樂集》把它分成二個法門:第一個就是聖道門;第二個是淨土門。

聖道門就是以自力斷惑超生死.就是說,我們要用自己的這一念的自力,發起菩提心。持戒為本,止觀雙運。先把戒波羅蜜持清淨,使令我們的身業、口業,能夠如法如律;在這個持戒清淨的基礎之下來修止修觀。由這個禪定的幫助來修我空觀、法空觀,把我們無始的無明,有次第的給消滅,這個就是以自力斷惑超生死。這種情況,蕅益大師他說:事難而功漸。

就是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我們從無明妄想的當中,要建立戒波羅蜜的功德,禪定波羅蜜的功德,般若波羅蜜的功德,這個事相是很困難的,而且他所成就的功德是有次第地的,有漸次的。從外凡而內凡,由內凡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於到成佛。它有一個明確的次第。這個是我們選擇聖道門的辦法,事難而功漸。這當然包括了所有的大小乘,唯識、天台、華嚴,所有的法門都是聖道門所收攝。

另外一個特別的法門就是淨土門。這個淨土門,是以佛力接引生西方,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法門。就是說,佛陀是以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他在因地的時候,許下了一個願力,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陀在面對十法界眾生,發下這個願以後,他經過長時間的積功累德,這個願總算成就了,這個願就存在這個法界,永遠不消失掉,他的功德力,晝夜六時加被了一切眾生。

但是我們怎麼跟這個願力接觸呢?我們的「信願持名」,眾生的信願持名是能感,佛陀的大悲願力是應。換句話說,我們要看《阿彌陀經》很清楚的想到一個觀念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們一個淨土人的目的,就是要在臨終的時候「心不顛倒」。換句話說,是一個正念分明的情況,把我們的信心、把我們的願力、把我們的佛號,三種功德很清楚的表現出來。

這個時候,你的信願持名跟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就是這樣接觸了。我們這一念的信願持名跟阿彌陀佛十八願一接觸的時候,佛陀的化身就顯現了,顯現了以後,佛陀就放光照我們,接引到極樂世界去。這個是一個很特別的法門,乃至於五逆十惡,都是佛陀所收攝的根機。到了極樂世界,那當然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就在那一個生命而能夠成佛。

所以淨土法門可以說是一個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乃至於一生。你就在你這一生的努力,你只要你努力一生,就能夠徹底的把無始的生死解決,你只要你這一生就夠了,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是很難相信。這個法門的特色,就是你怎麼能夠達到臨終的心不顛倒,這是關鍵。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先超越妄想,才有辦法放下主宰

一個有志氣的修行人,一定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臨終的...

星雲大師《生死泰然》

死亡是歷來人們忌諱談論的問題,但是時代的進步,生死...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報之心

何以世間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無...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

專修淨業,自得心開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

遠離虛妄的感覺,依止心中的願力

在整個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

阿彌陀佛略傳

阿彌陀佛於未成佛前,在過去無量劫中,為妙喜國的國王...

維則大師《淨土或問》白話文

元師子林天如維則述 五濁佛子釋法宣淺譯 天如老人,正...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這個色身是念念遷謝,新新不住的

我們看第一段的說明。身有遷變是說,這個色身是遷流變...

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

你看我們現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們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沒...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念觀音聖號要知道怎樣名為觀音?應顧名思義,因義知名...

真正的財神法

財富不是求來的,而是種來的。財為養生之源、護身之本...

宏海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一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大家請合掌...

聖嚴法師《人人都有社會地位》

社會是人與人共同生活的環境裡,因彼此關係集合而成的...

念佛人為什麼會著魔

問: 念佛人諸佛護念、菩薩擁護,但是為什麼現實當中...

施燈的功德利益

《施燈功德經》云:如是少燈奉施福因,所得果報福德之...

女眾出家好還是在家好

問: 女眾出家修行好還是在家修行好?出家對家庭有什...

笨有笨的辦法,就這樣去堅持

我們現在念佛,從哪兒開始念?一定要從當下的這一念心...

藥王菩薩發願除滅眾生痛苦

像法時期,古印度有這麼一對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信力不夠,心就容易散亂

問: 請教法師,現在念經持咒持名號,均是散亂心,心口...

建了空墓,這樣對後代有影響嗎

問: 弟子普蘭,師父吉祥,我爺爺在困錦州時候犧牲了...

大安法師談出家

有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對發心出家的人表示讚歎...

聖嚴法師《佛學問答》

問: 如何分辨忍辱修行與姑息養奸? 答: 忍辱就是難...

晝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課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沒有一定的功課,就是掛名的佛教徒。淨土行...

【佛教詞典】裴玄證

隋代河東人。宿慕佛道,早年出家為僧,住於京師之化度...

【佛教詞典】諸欲得捨次第

【諸欲得捨次第】 p1352 瑜伽七十卷九頁云:復次諸欲得...

【視頻】卡通: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故事

卡通: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故事

【視頻】大安法師《行門--念佛的方法》

大安法師《行門--念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