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不能學成孤家寡人

2013/0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學佛不能學成孤家寡人

現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總想自己弄出點什麼名堂,試圖把自己與社會、與團體脫離開,最後成為個孤家寡人。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與人交往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一、修煉自己的修養

遇到事情不急躁,高興時不喜形於色,生氣時不盛氣凌人,憤怒時,學會控制住自己,記住,遇到事情生氣,既是不成熟的表現,也是缺乏修養的表現。我為什麼生氣,什麼讓你生氣,你值得為這個生氣嗎?你知道生氣的代價嗎?

人際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人都是要面子的,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如何對待別人。 

你管不住別人的嘴巴,但你能至少管住自己的嘴巴。 

團結一個人或一個團隊需要智慧和誠意,但傷害一個人或得罪一個人卻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誰都不喜歡批評,即使批評也要講究策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致於人。

發現自己的問題,就要立刻改正。背後不講別人的不是。這一點要記住。同時也要記住,在你面前跟你講他人是非的人,同樣,她跟別人面對時,也會講你的。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今天的朋友,明天也許就是陌路人。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人與人接觸,或能夠由於某種原因建立起工作或生活中的聯繫,都是一種緣分,珍惜這種緣分,你會發現生活其實很有意思的。 

二、用心感受這個世界

用心感受這個世界,你會發現許多美的東西,但你也會感受到許多不如意的地方。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正,公平,如果你這麼想了,你就錯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那些當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是最可惡的。但是,有什麼辦法呢,我們周圍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且人家活的很自在。 

人是社會的人,所謂社會是什麼,它是個多樣的世界,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做好自己最重要,不要在意他人,但也不要忽視他人。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他善根強跳得過去,你不一定跳得過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個案。我們的確看到很多特殊個案不...

每個人進入佛門都各有因緣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近來甘肅一弟子,名鄭哲侯...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不論地藏法門、觀音法門、念佛法門等等法門,都是提供...

如何度化家人學佛

學佛的師兄弟們大概都想讓家里人也學佛。我也不例外,...

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過沒...

濟群法師《佛教與人生》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動越做越好,聽經的居士越來越多,...

學佛者應從恭敬三寶開始

學佛者當從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對出家師父。為說明此事...

徐恆志居士:學佛者的苦悶

從來學佛的人,常常會發生這樣幾種情況: 第一. 已認...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見人有難,難道不應該伸出援手嗎

什麼是善的難易呢?古代大儒認為:克制自己的私慾須從...

四種情況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請我們看具緣成犯。在淫戒有四種情況,是成就犯戒的根...

電腦族應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於電腦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亞健康影響,工作是無法...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這個緣相差別...

成佛路上的難行道與易行道

我們修習成佛之道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完全仰仗內心的...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難改變它

《楞嚴經》就是從今開始改變我們的心態,這個時候你來...

天台八教丨頓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儀兩大類的教化方式。藏、通...

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埋少年魂

普勸修持第四篇:觀苦、空、無常,修淨土。就是要常常...

何謂「阿闍梨」

何謂阿闍黎 阿闍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正行...

圓瑛法師:念佛能消業障

一切眾生。自從無始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從迷積迷。以...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

佛說有十種善行能使眾生得到長壽的福報,其中五條都圍...

職場中難免伴隨著心酸和淚水

阿蘭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大學的專業是自己喜歡的設計...

范仲淹行善積德,換來八百年子孫福報

北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989 ~...

所求不能如願還要繼續祈求嗎

問: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或時做善事或時讀誦大乘經...

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

五觀心治者。不帶想息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

證悟到什麼程度才能了生死

下面我就說說解悟與證悟和了生死的關係。解悟不能了生...

【佛教詞典】中道應本

謂圓實中道為應化之本源。中道之理為法界之實相,即離...

【佛教詞典】三藏及二藏

【三藏及二藏】 p0198 世親釋一卷三頁云:此中三藏者:...

【視頻】《佛說戒香經》楮訾

《佛說戒香經》楮訾

【視頻】淨界法師《出家人會覺得寂寞嗎》

淨界法師《出家人會覺得寂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