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金剛經》

慧律法師  2011/03/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說眾生,四大本空,五蘊無我,哪有眾生呢?【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即」就是住著。【有我人眾生壽者。】如來就會住著有我、人、眾生、壽者相。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不見有眾生可度。又云。謂諸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妄想。於一切善惡凡聖等見。】這個見就是看法,通常就是分別心的意思,【有取捨分別之心。】這個凡夫【迷情蓋覆菩提之性。佛出於世。教令覺悟。降六賊。斷三毒。除人我。若能了悟人法二空。無諸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淨。更不留纖毫滯礙。】一點都沒有罣礙。【即是見性。】

【實無無眾生可化度也。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即有我人眾生壽者者。人人具足。個個圓成。本來是佛。與佛無異。】

【圜悟禪師云。赤肉團上。人人古佛家風。】就是我們這個色身,如果你了悟四大本空,五陰無我這個色身,當下就是佛,你就不會住著了。既然萬法不可得、皆空,人人古佛家風,清淨自性就是。【毘盧頂門。】也是指清淨自性。你就是毘盧遮那佛,你就是古佛,古佛也只是這樣子而已,就裡明心見性。【處處祖師巴鼻。】嘴巴、鼻子,統統跟祖師一模一樣,因為你悟入無相嘛!【若也恁麼返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內非外。行棒也打他不著。】這清淨自性,你用棍子打,打不到。【行喝】喝叱。【也驚他不得。】他是無相,無相打不著,把全身打死了,看不到,打不到本性,一直訶責,本性不會驚訝。【直得淨裸裸。】淨裸裸就是毫無保留,一絲不掛,【赤灑灑】非常的瀟灑自在。【是個無生法忍。不退轉輪截斷兩頭。】不退轉法lun之心,截斷兩頭叫作不退轉輪。不退轉輪就當處斷,兩頭就是「空」「有」,徹底的放下空有,【歸家穩坐。正當恁麼時。不須他處覓。】你不須要找,你不必拚命的找,就在你現前當下這一念,徹底的不執著,徹底的不分別,徹底的不顛倒,就這樣子而已。【只此是西方。】你只要悟到本來無一物這個清淨自性,這個就是西方,不必拚命的找。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解釋一遍:須菩提!如來說有一個我,其實那個是意識心,找來找去,其實找不到一個真正的我,世尊所說的我,其實沒有,即非有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個人,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每一個人都是啊,凡夫每一個人都是執著一個我相,遍看全世界,那一個不執著這個我相?凡夫之人,以為真的有一個我,其實錯覺,錯誤了。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所謂凡夫,找來找去,如來說:根本就沒有這個凡夫之相。「即非凡夫」就是即非凡夫之相,非有凡夫之相。所謂凡夫者,只是方便說,他的執著放不下,煩惱多,我們說他是凡夫,其實找來找去,就沒這個人。釋迦牟尼佛、世尊所說的這個凡夫,其實找不到這樣的一個人,沒有這個凡夫之相,這個方便說叫作凡夫。

【有我者。即是凡夫。非我者。】你悟到空,心【隨處作主。應用無方。故云。凡是佛因。佛是凡果。】「凡」是凡夫。凡夫是成佛的因,我們現在在座每一個人,將來都會成佛的,祝福大家。一般人都不會祝福,祝你鴻圖大展。鴻圖大展,開悟的人看,生滅法的東西。祝你青春永駐,有青春永駐這回事嗎?世間都喜歡講假話嘛,講一講,有青春永駐這個東西嗎?沒有!祝你身體健康!那我今天身體健康,那明天呢?十年後?這些祝福就是互相安慰。你要講:以後我們佛弟子,出家、在家,要這樣祝福。買中秋月餅的時候,你就要這樣講:祝你早日成佛!一百分!要這樣祝福人家嘛!祝人家早日成佛!這不是很好嗎?你祝這個都是生滅法的東西呀!希望你鴻圖大展,錢慊多一點,錢慊多一點要幹嘛呢?And so what?就是這樣子一句話:又如何?祝你健康,健康不用死嗎?一百年後呢?統統一樣。什麼叫學佛?有智慧的這一顆心,就是學佛,全世界的不管是什麼家,統統落入觀念裡面,他認為有實在的東西在研究,你知道嗎?有實在的東西在研究:我在研究。世尊說:你這個內心裡面真實相還沒有弄好,還都是妄想,你研究外面的世界?所以,全世界的偉人,統統在研究外面,身心以外的世界,研究生物、科學、哲學,或者是等等的這些科技、電腦;只有佛學,研究這個心靈工程,大徹大悟這個心性大智慧工程,內心的世界。世間人往外找,釋迦牟尼佛往內找,剛好顛倒。往外找,打死不開悟;往內找,剎那就見性,就見到永恆。世間人想要找永恆,像秦始皇找不會死的藥,埃及木乃伊,你看,死了以後,就把他弄一弄,弄一弄,身體不會腐爛,可是,人還是死啊!每一個人都在求永生,想要找到永生,永恆的生命,只有佛教找到永恆的生命;永遠大智慧的法身慧命,我們真正的找到永恆的生命。只要這個色身,你無論怎麼打轉,你吃什麼劑,打什麼針,吃什麼營養的,統統是要死,統統是生滅法,遲跟早而已。所以,我們在這裡下功夫是錯的,在這個色身生滅法下功夫是錯的。要在哪裡下功夫?要在清淨自性下功夫,這才是永恆的生命啊!我們不是要找永生嗎?這個就是永恆的生命,我們內在擁有跟佛陀一樣的大智慧,這個就是我們永恆的生命啊!全世界所有的眾生,只要沒有學佛,都落入觀念,你有你一套的哲學,他有一套的哲學,羅素有羅素的哲學,中國有中國諸子百家的哲學,印度有印度的哲學,每一個人的哲學不一樣,因為沒有大徹大悟,所以開始爭論。你這個看法,你的看法…白馬非馬,白馬是不是馬?是馬。白馬是不是馬?也非馬。黑馬是不是馬?也非馬,是不是馬?也是馬。白馬非馬,黑馬是馬,就是這樣,統統馬,每天都是辯這個東西。世尊就說: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一句就解決了,統統是妄想。用意識形態,永遠沒有辦法登峰造極,明心見性不是靠辯論的,大徹大悟不是靠辯論可以得到的,實證,放下所有的相,因為所有的相都是陷阱,都是煩惱、都是執著,除了放下這些假相以外,沒有意識形態,沒有執著,就是每一個人本來的本來面目,這個就是我們永恆的大智慧的生命,基督教叫做永生。秦始皇怎麼找找不到的,希望永遠留在這個世間,就是希望找到一個永恆,我們在我們的心性裡面就可以找得到。所以,我們必須要學佛,徹底的開悟,就見到永恆的生命。正當這個時候,不需要他處,就在這個時候,就是西方。為什麼?當下徹底放下,所以,你只要著相,就不是西方,有相就是執著凡夫。

有我就是凡夫,非我就覺悟到空,就這樣子。如來就是悟到無相,隨處作主,應用無方。所以說:凡是佛因,佛就是凡夫之果。

【境界經云。三世諸佛。皆無所有。】你所看到的相,根本就是緣起,種種條件所構成的,而我們看的這個假相,立了種種的名字,安立種種的觀念,開始爭吵不休。聖人看到畢竟空,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凡夫看到這個就爭論。【唯有自心。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二乘之人。】聲聞、緣覺,【執有我相。欲離生死。而求涅槃。】不生不死,【欲捨煩惱而求滅度。是捨一邊。不了中道。乃同凡夫行也。即非凡夫者。一念清淨。】就是畢竟空。你了解萬法皆空,人生、宇宙根本就是妄想的產物,【非凡非佛。】哪有什麼凡夫?哪有什麼佛?【故云。即非凡夫。凡夫亦空。迷者妄執但無執著。即一切清淨耳。】只要你不執著,即一切相,離一切相,當下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每一個人統統是釋迦牟尼佛。

0:00 / 0:00
金剛經1
金剛經2
金剛經3
金剛經4
金剛經5
金剛經6
金剛經7
金剛經8
金剛經9
金剛經10
隱藏音頻列表
播放音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如來也是如去》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為...

把「空」認為沒有,就會成為斷滅見

心經主要是講照見五蘊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風看空。 如...

持誦金剛經得定要訣

六祖聞客誦金剛經有省,謁黃梅五祖,為說金剛經而大徹...

《金剛經》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麼

《金剛經》講,一個修行的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關於「空」的認識

我們的心本和太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卻局...

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心經》者何】 《心經》,具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大安法師正月初三新春開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無阿彌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梵網經

佛說梵網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知識份子來學佛有幫助嗎

問: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 慧...

如何做一個佛弟子

問: 如何做一個佛弟子?佛弟子應該如何行善? 慧律法...

一個人沒學佛時,他就是要依靠某種東西來過日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變滅],就...

慧律法師開示錄

⊙其實生活是很簡單的,最複雜的是我們自己而已。  ...

要想達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視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學過《菩提道次第》,知道從修行上,根據各人發心...

閑神野鬼

汾陽善昭禪師有一天對廟裡的僧眾說:昨天晚上,我夢見...

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耕耘

今天過去,明天還不知道是否屬於自己;你我都是一樣!...

【推薦】如何修陰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古來大德的念佛法

釋懷感的暗室厲聲念佛 釋懷感初習法相宗,後遇善導大師...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們講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

淨土不是自了漢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問: 請問法師,修行以自利為主,容易被人誤解為是自了...

聖嚴法師: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

以佛教的立場而言,「解脫樂」才是究竟的快樂,而追求...

一句佛號,超越供養布施

一個人煩悶糾結的時候,你為他開解,那是最好的禮物。...

鏘鏘三人行之肉食還是素食

吃魚比吃肉安全嗎? 竇文濤: 《鏘鏘三人行》,廣美,...

學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廣欽長老在建承天寺時,就常以建寺來教育弟子。他...

寄望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減...

【佛教詞典】涅槃樂

三樂之一。遠離現世生死之苦,一切惑業寂滅,而得究竟...

【佛教詞典】五通仙

(雜語)謂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禪定而得...

【視頻】惟賢長老《儒學禪學對企業發展的促進》

惟賢長老《儒學禪學對企業發展的促進》

【視頻】《妙法蓮華經》聆志居士念誦

《妙法蓮華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