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正月初三新春開示|真空妙有二偈

大安法師  2021/02/16  大字體  護眼色

大安法師正月初三新春開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無阿彌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講的是兩個偈子,稱為真空妙有。真空的偈選了《金剛經》的六如偈,妙有的偈選了《無量壽經》的一個偈子。真空妙有是表達著大乘圓教的中道了義,把這個真空妙有理解了,對第一義諦就有一個把握。

真空,何謂真空?真空有不空的要素在裡面,所謂空而不空,含攝妙有的空為真空。何謂妙有?有而不有,含攝空的有才叫妙有,妙有是不可思議的有。

先看第一個偈,《金剛經》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大家對這個偈子可能都很熟悉了,大部分人肯定能背下來,但是要真正在我們日常的觀照當中落實下來,還是不容易的。《金剛經》是屬於《大般若經》其中的一卷,主要是談實相般若的。實相般若這個法甚深微妙,難信難解。所以《金剛經》,就貫穿著27個疑問,佛一一地來解黏去縛。從第一個「斷求佛果行施住相疑」開始,一直到這個偈頌,就是最後一疑,「斷入於涅槃如何說法疑」。

經中前面談到,如果以無量阿僧祇的七寶來佈施,不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受持這部經乃至一四句偈,持誦解說,其福勝彼。你就是說這部《金剛經》乃至一四句偈的功德,遠勝於以無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寶去供養諸佛聖人的福德,那就說明演說金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了。

那怎麼去演說?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要把握空性,契入到那個真如,如如不動,你才有超越七寶佈施的福德。演說般若經典,如何做到如如不動呢?何以故?就談這四句。表明你把這個世間的一切有為法,這個相,能夠觀察它的本體,就是如夢幻泡影,這六如,自然你在說金剛般若的時候就會不取相,不執著,契合那個如如的體性,不會有動搖,不會有分別,這樣功德就出來了。

這個六如對我們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常常把一切有為法執著為真實,這個「一切有為法」是指一切緣起的法,它的包括面很廣,包括我們的身心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是凡夫法,也包括聖賢法,一切色法,一切心法,森羅萬象。

所有顯現的法都是緣起的,這些緣起的法都是有為法,造作出來的,不是本有的。我們現在見聞覺知的一切都是在有為法的範圍之內,包括我們的身心,我們都認為自己很真實,身體是我的,我所擁有的東西也是很真實的,見聞覺知的一切,山河大地,外部的世界,也是很真實的。我們就是由於把它看得很真實,才會去執著它,才會為擁有它,去競爭,去造業,起惑造業,感受惡果,輪迴不休,都是由於我們把幻相執著為真實。

佛用22年時間講般若系經典,深知我們這些眾生最大的一個顛倒,就是把外境認為真實,不能了解諸法的空性。當一個學佛的人不能把握空性見的話,他是在佛門之外的,不得其門而入的,所以這個六如就精闢地來教我們觀察。

如夢

首先是如「夢」。大家都有做夢的體驗,夢中都有境界,夢中也有自己,夢中也有故事情節,夢中也有喜怒哀樂懼等情緒反應。這些夢從哪來的?是由於我們業識的心顯現的,業識的心是過去無量劫的熏習,所以在夢中雖然沒有一個具體造作的(主體),但種種境界分明,這個境界現前,你認為很真實。

當你還在做夢的時候,夢中的一切你都認為很真實,只是你醒過來了,還有夢嗎?夢中的人和物你能取得出來嗎?夢中有一瓶很好的酒,我很喜歡喝酒,能拿得過來嗎?所以你覺醒了,一無所有,都是假的,都是空的。這個比喻非常貼切。那麼現在,我們睜開眼睛也看到了種種境界,有山河大地、有他人也有自己、有故事情節也有情緒反應。我們能不能當下覺照:還是在夢中!既然昨晚做的那個夢是假的,現在睜開眼睛還是假的,那要等到證人我空,破見思惑,他就覺了。覺了,我們這些境界就都沒有了——如「夢」。這是第一個字。

如幻

第二個字,如「幻」。大家會說,過去、現在、未來還有現在的四面八方 、十方世界,這很真實啊,你怎麼說沒有呢?萬法唯心,都是我們心顯現出來的,「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在佛法中講,我們能顯現的「心」都是虛假的,那所顯現的外境還有真實性嗎?這就像一個會幻術的人,用幻術變現了一個「幻」的境界,你能看到各種人物在那裡,也有景物。但是它是不真實的,就好像你看空中的海市蜃樓,有城市、有樓閣。海市蜃樓,如幻。我們都被幻化的境界所矇騙了。這是第二個字。

如泡

第三個字,如「泡」。「泡」就是水泡,水本來是很平靜的,結果風一吹,就激起了波浪。然後波浪(被)風一吹就有很多的水泡,泡沫,這泡沫就會聚在一起。有時這泡沫被陽光一照還五光六色,很漂亮。這就比喻我們的五蘊裡面的受蘊、想蘊和行蘊就像水泡。受就是我們的感受系統,就是領納,外境的人和事一現前,我們會有感受。一般有三種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又叫舍受,這是「領納」。

「想」就是取相,男相、女相、長相、短相……這是取相。「行」是我們的行蘊,就是念念遷流不息。這「受、想、行」三蘊所生起的相狀就像水泡,有時候叫「浮漚」——你看過去很真實,但是你不可捉摸,拿手一碰,就碎了,當體空寂。而且水上的水泡,它有時候會顯現出來,有時候又歸到水裡,出沒不定,有時候會大一點,有時候會小一點。這就表明我們的內心對外境的感受也是不定的,有時覺得苦,有時覺得樂,它是反覆無常的。

《維摩詰經》也有說這個身體就像水泡,像芭蕉,你看過去似乎有,但一碰就沒有。正因為當體空寂,所以我們的身心都是很微脆的,很無常的,不值得信賴的,無有堅固的,這是如「泡」。

如影

如「影」,「影」就是影子。有時候我們走在陽光之下,陽光照著這個身體所投出一個影。這個「影」有時候表達我們五蘊的識蘊,阿賴耶識,識蘊它是法塵緣影,前塵緣影在我們的意地當中顯現的影子。

那這個就表明阿賴耶識裡面的「見分」和「相分」,就是阿賴耶識本體所投射的影子,由見分顯現相分,山河大地這些都是相分。這些都是投射的影子,影子是沒有真實性的,就好像天上的月亮投到水裡有個月影,你看過去是有,但是你想把那個月亮從水裡面撈出來,不可得。像鏡子裡面顯現相,鏡子裡的相也像這個影一樣的,不真實,不可得。這是理解「影」。

如露

第五個是如「露」,「露」就是露水,早上由於有濕氣、霧氣顯現在草上、在樹梢上的朝露——露水。這是表達我們的色蘊,就是我們這個四大的身體就像「露」,露水,雖然晶瑩透亮在那裡,但是陽光一出來這個露水就沒有了。表明這個身體是微脆的,很快就會消失了,這叫無常迅速像朝露。

如電

如「電」,「電」就是閃電,有時一個霹靂過來一閃電,它是光的短暫瞬間的——起來——馬上熄掉。這是表明現在的這個念想剎那剎那不住,叫生住異滅,一個念頭起來,似乎短暫住一下,馬上變異,馬上沒有,第二個念頭又起來,第三個念頭起來……如電,如電光。

大家從這「六如」裡面,是不是感覺到一切法當體即空,畢竟空寂,如夢幻泡影,表明一切法的「空」,了不可得。而且是空空亦空,一空到底,畢竟空無所依,無所得,無所有。

般若系經典不斷地談這個問題,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是六個比喻,《金剛經》有六次翻譯,還有的翻譯是有九喻,《大般若經》有十種比喻,如虛空、如陽焰,有種種比喻。談空,《大般若經》有十八種空。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有為空、無為空、有法空、無法空、無法有法空。他不斷地談,掃蕩一切,無有一法是真實的。

你想一想,這個智慧是不是甚深難解?我們苦就苦在沒有般若的空慧。就在這個虛幻的世間當中水深火熱掙扎,你有「空」你才會瀟灑。所以「夢幻泡影」表達諸法畢竟空的道理,「如露如電」表達無常的道理。如果我們了解諸法的畢竟空,自然的就不住在相上了,那就無住了,「應無所住」。如果觀察一切法如露如電的生滅無常之相,我們自然會生起警覺修道的心,如救頭燃。

這是側重在空性來說,但是《金剛經》不僅僅談空,它有不空的一面。「應無所住」是破相談空,還有一句話,「而生其心」,生其心就是談妙有。你能夠無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還要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能墮到豁達空裡面去,所以談般若系經典,「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如果你光是談斷滅空,可能他就不信因果不講修行。正因為有空才會談到緣起法的因果,才會談到修一切善法,佛法的一切善法就是由於有般若的空性才顯現的。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諸佛之母,有般若波羅蜜的空性,才會有十善業道,有三乘的佛法,才會有剎帝利、婆羅門、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才會有四禪八定,才會有聲聞、緣覺、菩薩、佛果,這都要建立在空性基礎上。

這就很微妙了,那在所有的善法當中,我們看,無量劫以前的法藏菩薩就是證到了這個空性,發了四十八大願,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普度十方九法界眾生。就是從空性裡生起來的,這就體現在阿彌陀佛對他方世界所有菩薩講的三個偈頌,建立淨土的方法。其中有一個「覺了一切法」,這裡談一切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法等,「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如夢,如幻,如響。談空性。他這時候的覺,不僅是悟到了,而且契證了這種諸法的空性。安住在實相上。實相是無相而無不相的。

在這個實相空性當中,「滿足諸妙願」。他以大悲心發了四十八大願,這個四十八大願是從空性裡面生出來的。是慈悲心的表達就叫妙願。所以經過無量劫積功累德六度萬行的修行,他就圓滿了這個大願。這種圓滿大願,就是福德智慧莊嚴了極樂世界的剎土,必定能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四十八大願是淨土法門的核心。

在《無量壽經》下卷就談,釋迦牟尼佛在介紹完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乃至三輩往生的經文之後就有一段十方稱嘆的經文。十方稱嘆就是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十方諸佛都在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實際上這種十方諸佛稱嘆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然。

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就談到「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就是十分無量的諸佛都要在他自己的剎土稱揚讚歎我名號的功德。自然他方世界諸佛都在稱嘆阿彌陀佛的功德,乃至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這一稱嘆,那十方無量的菩薩就生起嚮往之心,都紛紛來到極樂世界供養阿彌陀佛,禮敬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說法,得阿彌陀佛的授記。那是一個盛大的場面。所以我們說極樂世界就是法界之都——最核心的首都。萬水歸海都要到極樂世界去。

他方無量諸佛伸出廣長舌相,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那十方諸佛是怎麼稱嘆的呢?核心的就是這個偈頌: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至不退轉。

他方世界包括釋迦牟尼佛為自己座下的四眾弟子說。「其佛」就是指阿彌陀佛。「本願」是他因地發了四十八大願,「力」是他經過無量劫積功累德修行圓滿的大願產生了一種力。這種力——磁力場有時可以用光來表達,就是這個願力的巨大的能量場,這種能量場是以光明的形式表達。光明作為載體運載阿彌陀佛的本願來攝受所有的眾生。那他方世界的這些眾生聞名,就是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要注意,這個「聞名」包含著信,聞信阿彌陀佛的名號。

名號就在這個聞名的眾生內心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他相信,他願意去,這叫「欲」。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一個眾生內心發生了一個昇華,有信願心的話,那這一念的信願的心就跟這個大願的磁場產生了關聯。這個大願磁場就如磁石吸針一樣攝取不舍,那就無一遺漏的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叫「皆悉到彼國」。

那怎麼去?都是乘托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去。上至等覺菩薩,下至悠悠凡夫,乃至於阿鼻地獄的眾生,都能平等的往生,這叫「皆悉」。皆悉就是一網打盡,不管什麼種類的眾生,含攝九法界眾生,所以這種心量是非常廣的。

到了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呢?這個「聞名欲往生」的眾生的終極目標: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要成佛的。阿彌陀佛的願力也是這麼一個核心的指向:我攝受眾生到極樂世界來,是要讓他做佛的。極樂世界種種的依報、正報的施設,乃至於阿彌陀佛變化各種鳥來講經說法,水能講經說法,樹能講經說法,寶網鈴鐸能講經說法,這些施設都是幫助往生者成佛的。

所以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內在的法性力量來攝受這些往生者,這種攝受的力量也啟動了往生者自性的力量。因為眾生都有佛性,啟發了他核心的佛性,就法爾自然的讓這些往生者能夠得到不退轉位。不退轉就是阿鞞跋致,有時叫阿惟越致,有三種不退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這個證位是很高的,至少是破一品無明瞭。破一品無明以上的菩薩才能稱為阿鞞跋致。特別是念不退,念,就是舉心動念,念念都跟薩婆若相應,不再是隨自己的妄心煩惱而行,而是隨一切種智的智慧而行,「從心所欲,不逾矩。」念念都是法性,念念都是自性的光明。

這三種不退換句話來說就是一生補處。「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實則就是做佛了,他就有能力到他方世界有緣的剎土示現八相成道。

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能做佛,無一例外。所以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的核心是要令十方九法界眾生無一遺漏的往生,無一遺漏的做佛,把整個法界的眾生度盡的這樣一個大願海,所以就叫大願王。

阿彌陀佛因地做法藏菩薩乃至做法藏比丘的時候,他已經對前面的偈誦做到了。他在聽世自在王佛講經說法的時候就了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了解到他的王位——國王的位置也是夢幻泡影不真實的,舍棄不真實,追求生命的真實,叫「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虛幻的國王位不要了,做比丘。這時候他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他要為所有的眾生去修行了,他要建立一個超勝十方諸佛的大涅槃的淨土來令所有的眾生都成佛。

「悉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他的心量就發的很廣。這就是由了解諸法的空性之後發了一個無上的大菩提心,在這個大菩提心中思維五大劫,生起了四十八大願,在世自在王如來座下稱性宣說。由於這個大願太不可思議了,感得大地六種震動,虛空做證,必定成就。

所以由般若的空性顯現的淨土的妙有,這是整個法界的一個大事因緣。它是法爾自然的,是法藏菩薩從大慈悲心裡面自然流現的一個法門,自然建立的一個剎土,只要我等眾生有一個還在輪迴裡,阿彌陀佛都是如箭入心,一定要把我們度盡。

既然這麼大的願力已經成就了,所以我等眾生都是在阿彌陀佛大願海中,他在庇護著我們,一念回光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圓成佛果,真實不虛,希望大家珍重,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這個身體不是「我」

我們過於重視我們這個色身,把這個我的當成我,把我的...

聽聞隨轉修心要

第一個「聽聞」:聞所成慧 當然現在有一些文字的檔案,...

誦《金剛經》要把握三個「觀」

用虛幻觀來看待問題 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歷就是一場夢,...

大乘的空觀與小乘的空觀有什麼不同

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空觀。幾乎所有的調伏煩...

《心經》的般若正觀

以般若波羅蜜多命名的經典,其中,玄奘翻譯的六百卷般...

夢參老和尚講《金剛經》

真如禪寺結夏安居講經法會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推薦】佛教療養之法

吾人鑄形父母,寄跡乾坤,隨業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

知見影響你的心量

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帶業往生的必要前提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誠懇切,這四個字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能往生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問: 現在全國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為什麼真正能...

事業的成功與否跟因果有關聯性嗎

問: 我是一名本科應屆畢業生,最近一年來,看到身邊很...

勸人往生西方也等於成就自己

勸進行者,念佛消災。一個淨業行人,當自己走向信願持...

聖嚴法師《面對逆緣步步踏實》

記得我第一次講經時只有十三個人聽,都是福嚴精舍的學...

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護念著我們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親,係我們當地的習慣稱謂)通...

學劍道的年輕人

有一位父親,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兒子成為成功的劍道家...

善良是一劑藥,可以治病,可以誕生奇跡

還記得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我家有一個街坊,姓周,與母...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

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

第一章 緒言 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

印光大師:深信淨土後,方可學餘宗

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嗎

問: 《無量壽經》十八願說的至心信樂,標準是什麼?不...

臘八節

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傳統的臘八節,佛家的佛成...

為何出家人每半個月要布薩誦戒

昨夜說的黑月白月誦兩重戒法,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

志公禪師為什麼不禁笑了起來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禪師,住在金陵,有一天他離開...

謠言止於智者

戰國時候,各國之間爭戰不停,國與國之間也常訂定各種...

【佛教詞典】淨治

即密教修法,於道場召請本尊聖眾,先清淨空中道路,為...

【佛教詞典】如來滅後為有無等

【如來滅後為有無等】 p0581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頁雲...

【視頻】大安法師《2020年夏令營答疑》

大安法師《2020年夏令營答疑》

【視頻】淨界法師《攀緣心的過失》

淨界法師《攀緣心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