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金剛經》

慧律法師  2011/03/02  大字體  護眼色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經文:【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有所說法」旁邊寫三個字:生滅心。你認為如來有所說法,那就是生滅,一切法不可得,說法無法可說,沒有這個人;聽法的人無法可聽,也沒有這個人;中間聲塵、聲音,剎那生滅,尋遍不到,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找不到聲音之相。說法的人空,聽法的也空,中間的音聲緣起幻化,也空。諸位啊!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你只要體悟,我們現在講經說法,統統是幻化不實在的,你就體悟了真正的清淨自性。我們現在講經說法是什麼?幻化,對不對?有沒有永恆?沒有。是不是無常?是,就是這樣子。雖然是沒有永恆,就是演一齣戲嘛!能不能增進大家的道業,彼此是互相勉勵。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就是譭謗佛,因為他不了解真理,不了解如來是不生不滅的,叫作如來。【不能解我所說故。】對啊!世尊在那邊說法啊!怎麼會沒有?明明在那邊說法,世尊是叫你看自性,不是看那個音聲啊!看好那個清淨自性,釋迦牟尼佛在說法,清淨自性不動的呀!注意看那個本性,不是看相的聲音。

【心既清淨語默皆如。】如果心清淨了,你講話也是空,不講話還是空。【遇緣即施。】碰到了因緣就運作。【緣散即寂。】

【張無盡雲。非法無以談空。非人無以說法。】非法,就是如果沒有正法,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的正法,是不能談空的。非人無以說法,如果沒有真正弘法利生的人,是沒有辦法說法的。沒有人類也沒有辦法說的。

【此謂不同生滅之心。有法可說也。】是絕對不同於眾生的生滅之心,認為有法可得。【若有生滅心在而說法者。是教一切人。不能得見自性。】你認為世尊有所說法,這個就是生滅心,弄錯了,目標、方向弄錯了,你看到的是生滅心,這個是叫人不能開悟啊!【謂之謗佛。】所以,底下說:【但無生滅心。方可說法。】要真正的明心見性,徹悟,才能說法;沒開悟的人說法,會像隔靴搔癢,抓不到,搔不到癢處,講一講,好像這樣,講一講,好像也那樣,因為自己沒開悟,沒把握,你知道嗎?大徹大悟說話,單刀直入,直入,你百問不倒,你問什麼,他都有辦法答,這是真正悟嘛!那沒開悟的:師父!是不是這樣?也可以啦!師父!我這樣開悟嗎?大概吧,你自己看著辦!為什麼?因為我也沒開悟啊!(笑)你問他,他也不知道啊!開悟就像什麼?就像回到故鄉,我家的故鄉,哪裡放著、擺設什麼,我回到故鄉,我的家裡,哪裡擺設桌子、椅子、茶几、冰箱、爐灶,都很清楚,已經回到故鄉了,他怎麼講,統統是自己的東西。沒有開悟說法,就像隔靴搔癢一樣,在名相裡面打轉,你聽他講經,好像在說法,不過那個味道就是不出來,沒見性,味道就講不出來。開悟就是那麼一點點兒味道,有那個味道,聽法聽出味道出來。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不生不滅,說什麼法呢?【是名說法。 】

【謝靈運曰。教傳者。】「教」就是說教,「傳」就是傳法者。這些說教傳法的人,【說法之意也。向言無說。】「向」就是剛剛。剛剛說一切法無說無示,無來無去,無說,【非杜默而不語。】「杜默」就是沉默。並不是說:沉默不說叫作無說。並不是說:這個人靜靜地不說話,他叫作無說,不是這個意思,「說」當體即空,就是無說。【但無存而說。】「無存」就是無著,是不執著而說法,【則說滿天下。】底下畫x,無乖法理之過無存,這句不要看,你看了也不能開悟,只要困擾你的思慮的,師父統統叫你畫掉,【謂不著諸相心無所住也。】不著諸相心無所住。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聽說是畢竟空寂的見性大法,【生信心不。】加兩個字更清楚:生「真實」信心,「生」下加「真實」, 生真實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這裡要注意聽!全神貫注的聽,很多人誦《金剛經》誦到這個地方,看不懂。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第一句是懂佛法的人,懂一些佛法的人,學聖賢之道的人,「非」底下加兩個字:一般。非一般的眾生,就是學佛的,這個就是專指學佛的。第一句話是指學佛的。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懂佛法,學聖賢之道,已經不是一般眾生了,但是,著一個學佛、學聖賢之道知見。

好!再講一遍:彼非眾生,我們這些學佛的人,已經不是一般的眾生了,叫作彼非眾生。我們現在已經不是一般的眾生了,我們知道要了生死、要學聖、要學賢人、要開悟;但是,就清淨的自性來講,有東西可以學,還是執著;有聖人可以學,還是著見;有賢有聖,還是著相。

這個「非不眾生」,是著凡夫知見。上面這一句(彼非眾生)是著聖賢知見,認為有聖賢可學,底下是著凡夫知見,「非不眾生」就是眾生,你不能說這些不學佛的,這些不懂佛法的人,他不是眾生,他的確是眾生,集五蘊身而生,集煩惱而生,眾生每天都在煩惱,統統叫作眾生。這個「眾」就是五蘊。「非不眾生」就是:你也不能說他不是眾生,你也不能說他不是凡夫的眾生,他的確就是凡夫,但是這種觀念,還是著凡夫知見,所以,彼非眾生,前面一句是指學佛的,後面一句是指不學佛。學佛,就是不是一般眾生,學聖賢之道,著了聖賢知見。底下是著凡夫知見,不學佛的叫作凡夫,可是我們也不能說他是凡夫,因為他當體即空,也沒有這個凡夫知見。不能著聖見,不能著凡夫知見。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加幾個字,這一句你看不懂的,「眾生」前面加三個字:「佛所說」的眾生。眾生者,打一個問號,在旁邊註解,什麼叫作眾生呢?世尊就是這個意思,「眾生眾生者」意思就是說:佛所說的眾生,什麼叫作眾生呢?再問你一句:佛所說的眾生,那什麼叫作眾生呢?【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如來,釋迦牟尼佛,說:眾生當體即空,根本沒有這個五蘊身,四大本空,五蘊無我,如來說沒有一個眾生,方便,是名眾生,方便說:這個叫作眾生。我們現在根本就沒有一切相,沒有這個東西,你這樣不能體會的時候,在座諸位!一百年以後,今天是二零零四,我們到二一零四年的時候,我們在哪裡?統統不存在了!好!我的骨灰,火化以後擺這裡(講檯所在的地方),你們每一個人的骨灰,火化以後,擺在你們的椅子,注意聽喔!一百年以後,有沒有說法的?沒有。有沒有聽經聞法的?有沒有中間的音聲?沒有!現在有,每一分、每一秒剎那變化,不存在、不實在,沒有永恆。對,就是這樣子。佛所說的眾生,什麼叫作眾生呢?眾生就是不可得,如來說非眾生,不可得,是名眾生,緣起的假相,方便說:這個有眾生。

【此則魏譯偈也。長慶中。僧靈幽入冥。所指魏譯。則存。秦譯則無也。謂言若敬信佛法。即著聖見。非眾生也。】就是非普通的眾生,學佛了。【若不信佛法。即著凡夫見。非不眾生。】非,第一個字當作:也不能說不是眾生,這樣你才看得懂。非不眾生這個「非」,也不能說不是眾生,就是眾生。也不能說他不是眾生,他集五蘊而生,他當然是眾生;可是,眾生遍尋不可得,找不到這個眾生。【若起此二見者。是不了中道也。】著佛見,不是中道,著眾生見、凡夫見,還不是中道。【須是令教凡聖皆盡。不生兩頭。方是真正見解。故云。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也。】諸位啊!這個沒有善知識開導,我告訴你,看一百年,誦《金剛經》誦到死,你都弄不清楚這個在講什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何謂「四重二諦」

第一重:以有為俗諦,以空為真諦。 第二重:說空說有皆...

星雲大師《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陰雨綿綿,但雨水阻...

金剛經感應錄:降伏湖神的經師

晉朝時,揚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廟,傳說湖神非常嚴峻凶...

船筏譬喻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開示,為比丘說船筏...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禪宗由達摩傳入中國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後,...

隆蓮法師《心經淺釋》

今天大家要求講《心經》,因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金剛經的「應無所住」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

慧律和尚頓悟自性偈頌

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 若能萬法盡舍卻,...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念佛法門要注意些什麼

問: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念佛法門要注意什麼問題? 慧...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問: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慧律法師答: 有兩種角度...

慧律法師《佛教心理學》

諸位同學: 九月十七號郭士范同學要我來跟大家談一談...

慧律法師《茅蓬語錄》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說。立功者,造福家國、嘉...

【推薦】美好的飲食跑到嘴巴裡為何變猛火

當我們的舌根去接觸這美好滋味的時候,那甜美的滋味其...

何謂「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為不認識佛教,再加上以訛傳訛,經常對佛教的...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善導大師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開示了念佛人如何...

佛門裡的財神爺

人們求財富,大都會去拜財神爺。那麼,財神爺是何聖何...

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聖嚴法師《處處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為尚是未見佛性...

禪師們的膽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障礙我們學佛修道的五住煩惱

苦與樂是沒有一定分界線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何謂...

念佛最重要的是臨終那一念

在和大家講正題以前,先講怎麼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

蓮宗十祖截流大師畫傳

一、父夢憨山,友成兒郎 截流大師(公元16261680年),...

一句名號成佛有餘,何況世間的福德利益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願心稱性緣起,乃法...

我在哪裡

無根禪師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誤為已經圓寂了,便將...

【佛教詞典】證得

梵語 adhigama 或 abhisajbodha,巴利語同。又作現證。...

【佛教詞典】大聖為道制戒本非世福

亦名:為道制戒本非世福 戒本疏·教興所由:「大聖降臨...

【視頻】印光大師《信願念佛與臨終須知》

印光大師《信願念佛與臨終須知》

【視頻】慧律法師《十方國土不離一念》

慧律法師《十方國土不離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