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教的立場而言,「解脫樂」才是究竟的快樂,而追求解脫樂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薩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薩道看得非常高深莫測,認為自己的層次很低,根本達不到菩薩的標準。因此,他們遇到我時總是說:「師父,因為您的修行境界已經很高了,所以才能行菩薩道!」其實我也是普通人,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行菩薩道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且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在空口說白話或是高談闊論。事實上,每個人只要願意嘗試,也很容易做得到,而且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快樂。
解脫的快樂並不一定要等到徹底解脫時才能得到,只要朝著這個方向走,每走一步就會有走一步的快樂,而且一點都不是勉強得來的。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而且通常都身兼數職、具有很多身份,只要我們能夠負擔起各方面的責任,盡好自己的職責,就能品嚐到解脫的滋味。
這是因為當我們做事時,如果能抱著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的態度,一心只是為了把工作做好而盡責、盡心,絲毫沒有想到背後的目的,就能夠無私地付出,並體會到快樂。否則,如果總是為了特定的目的才想要奉獻、付出,就很容易陷入等待、期望之中,心裡老是想:「我付出這麼多,而上司從未考慮提高我的待遇和陞遷!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情緒反而會因此起伏不定,痛苦不已。
相反地,如果不考慮這些問題,只知道努力付出、奉獻、實踐、盡責,就像俗語所說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結果沒預期得到的東西反而得到了,而且是得來毫不費工夫。這就是菩薩精神,也是解脫的快樂。
盡責任就是默默耕耘,至於會有什麼收穫,自然「老天有眼」。所謂「老天」,其實就是「因果循環」,如果我們付出的多,卻得到的少,就表示因緣尚未成熟,那就繼續努力吧!所謂「水到渠成」,水總是會來的,如果水還沒有來,就表示目前時機未到,那就再慢慢地挖地、開渠。如果能這樣想,得到成果時既不覺得意外,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如果沒有得到,也會知道是因緣還未成熟,而不會感到氣餒。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不為追求任何目的,只為奉獻而奉獻,這種精神本身,就能為自己帶來解脫的快樂。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半來自偉人們「為奉獻而奉獻」的精神,才能獲得後世對他們的歌頌和讚歎,但如果他們當初僅僅是為了自私的目的而努力,我相信他們也不會成功的。
總之,只要一件事情是自己樂意做的,而且別人讓我們有機會奉獻,我們就能夠在其中得到快樂。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菩薩道的解脫之樂,一定要在解脫以後才享受得到,在還沒有解脫以前,做了多少,就能享受多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