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優陂夷墮捨迦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優陂夷墮捨迦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止。城東出,有女人子字蕪耶樓,人呼為蕪耶樓母,佛在蕪耶樓母家殿上坐。有一女人奉持教戒,字墮捨迦,以月十五日朝起沐浴,有七子婦皆使沐浴著好衣,日未中因飯,飯已澡手,將七子婦至佛所,前為佛作禮。佛言:「就座。」皆卻就座。佛問優陂夷墮捨迦:「今日何等沐浴著好衣,與子婦俱至佛所?」墮捨迦言:「今日十五日我齋戒,我聞一月當六齋,我與子婦俱共齋,不敢懈慢。」

佛告墮捨迦:「佛正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復墮三惡處,所生常有福祐,亦從八戒本因緣致成佛。

「何等為佛正齋法?是間有賢善人持戒,一月六日齋,月八日一齋,十四日一齋,十五日一齋,二十三日一齋,二十九日一齋,三十日一齋。齋日朝起,告家中言:『今日我身齋,家中今一日,且莫飲酒、莫鬪諍、莫道說錢財,家中事意所念、口所說,當如阿羅漢。』阿羅漢無殺意,齋日持戒亦當如阿羅漢,無殺意、無捶擊意,念畜生及蟲蛾,使常生,如阿羅漢意,是為一戒。今日與夜持殺意使不得殺,持意如是,為佛一戒。」

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無貪心,無所貪慕於世間,無貪毛菜之意。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富有者,當念作布施,貧無有者,常當念施,是為二戒。」

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阿羅漢不畜婦亦不念婦,亦不貪女人亦無淫意。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是為三戒。」

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不妄語、不傷人意,語即說佛經,不語者但念諸善。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是為四戒。」

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阿羅漢不飲酒,不念酒、不思酒,用酒為惡。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是為五戒。」

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阿羅漢意不在歌舞,聞亦不喜音樂聲,亦不在香華氣。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是為六戒。」

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阿羅漢不於高好床臥,意亦不念高好床上臥。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是為七戒。」

佛言:「齋日持意當如阿羅漢,阿羅漢日中及食,日中已後至明不得復食,得飲蜜漿。齋日如是持意如阿羅漢,是為八戒。」

佛復告優陂夷墮捨迦:「是間有人,頭髮有垢自沐其頭,沐已其人便喜言:『我頭垢已去。』有人持八戒一日一夜者,明日即喜,喜者便念:『佛經戒廼如是。』其有人,心中有惡意即去,善意即還。」

佛言:「有人身體饒垢入水中治,身垢皆去。出水即喜言:『我垢去身輕。』其有人齋戒一日一夜,明日即喜念佛正語,自念:『當何時得道,使我心不復動、不復走,使我心一,志無為之道。』」佛言:「有人衣多垢,以得灰浣之垢去,其人即喜。其有人齋戒一日一夜,明日即喜,便念比丘僧,言:『比丘僧中,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念比丘僧如是。」

佛言:「如人有鏡,鏡有垢,磨去其垢鏡即明。其有人齋戒一日一夜,有慈心於天下,心開如明如鏡者,不當有瞋怒意。其有人一日一夜齋戒,閱哀天下,淨心自思自端其意,自思念身中惡露如是,如是者不當復瞋怒。」

佛告優陂夷墮捨迦:「持八戒齋一日一夜不失者,勝持金銀珠璣施與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國,一者名鴦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羅,五者名鳩熘,六者名般闍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祇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賴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羅,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劍善提。是十六大國中珍寶物施與比丘僧,不如齋戒一日一夜也。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財寶施與,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從是八戒起。」

佛告墮捨迦:「天下人多憂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齋持八戒。若有賢善人,欲急得阿羅漢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齋亦善,二十日齋亦善;人多憂家事,故與一月六齋。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計。」

佛告墮捨迦:「且將子婦歸,誦念是正齋法八戒也。」

優陂夷墮捨迦,前為佛作禮而去。

優陂夷墮捨迦經


上篇:佛說齋經

下篇:佛說八關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梵摩渝經

梵摩渝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隨...

佛說阿難同學經

佛說阿難同學經(出增一阿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佛說七知經

佛說七知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佛游於捨衛...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

佛說人本欲生經

佛說人本欲生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黑氏梵志經

佛說黑氏梵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心賦註

注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覺王同...

密菴和尚語錄

密菴禪師語錄序 密菴禪師示寂之三年。其得法真子。住...

【註音版】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

文殊師利普門會...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

佛說漏分布經

佛說漏分布經(出《中阿含》令劫意)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

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方廣如來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佛教詞典】五種法界

(名數)又華嚴家就所入之法界立五門:一有為法界,是...

【佛教詞典】行樹

指次第成行而不錯亂之樹林。阿彌陀經(大一二·三四六...

曾國藩的人生「三貴」

曾國藩是晚清末年的中興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

如來藏與阿賴耶

藏即含藏,如來藏中含藏如來無盡的功德。一般區分在纏...

只有福業相等的人才能成為夫妻

每個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獲得美好的伴侶...

牛過窗櫺,為何尾巴過不得

禪宗公案中有一則牛過窗櫺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禪師說...

最殊勝的法

證悟無我之義的人即是最殊勝的智者。 最殊勝的持戒即...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識」

現在來看第三依智不依識。 依智不依識,是說我們要依三...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此二句,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兒孫之愛難捨,如何防治愛慾

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慾妨礙修行,兒孫之愛更是難捨...

原諒別人等於解脫自己

我的一個朋友,這麼多年來,一直生活在憤怒、沮喪、仇...

貪慾之心永遠也裝不滿

佛教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遇到各種煩惱和痛苦,是因為...

放逸的禍害

過去,有一長者專門將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

聖嚴法師:奉獻越多,成就越大

有位居士來見我,因為他覺得老闆給他太多工作,對他不...

【視頻】《右繞佛塔功德經》女聲讀誦

《右繞佛塔功德經》女聲讀誦

【視頻】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男聲念誦)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男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