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往生篇)

淨界法師  2021/11/20  大字體  護眼色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往生篇)

 

(第一講)

我們這一次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有關淨土宗往生的問題。

我們上次講到《念佛篇》,就是怎麼樣建立我們心中的佛號。我想,經常在念佛的人,我們會發覺,當我們心中要建立佛號的時候,剛開始是有障礙的,因為我們會打妄想。所以,我們原來的妄想跟新進來的佛號會產生一種抗拒、排斥的作用。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善導大師說要修皈依,要具足皈依之心。

那麼,我們怎麼樣能夠對阿彌陀佛的功德產生皈依呢?

善導大師說要建立兩種的信心:第一個,我們要相信自己, 「業障深重,求出無門」。當然,我們一般的人,沒有經過觀照的人,我們會覺得說,我今生也沒做什麼錯事。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把生命回溯到無量的過去,我們會發覺我們過去已經累積很多的殺、盜、淫、妄的罪業,而這個罪業的力量我們現在已經沒辦法處理了。就是說,你從現在開始不睡覺,也不吃飯,每天拜懺,也沒有用了。

所以,我們現在、今後面對著無量無邊的罪業,而我們自己已經沒辦法處理了。這是第一個概念,先了解自己是怎麼回事——我們現在是一個需要被救拔的人,而我們自己卻沒辦法去救拔自己。

那麼第二種信心呢?相信「彌陀大願,必定救拔」。你相信阿彌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們。

所以從這兩種信心:對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業障深重;對彌陀的信心,相信彌陀必定救拔,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生皈依。這個時候,當你再提起佛號,跟你平常念佛的時候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境界,那叫一個堅持: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

也就是說,念佛的人會失敗,只有一個原因——你沒有決心,因為你認為佛號對你來說可有可無。你這種心態,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都沒有用,因為你不能把佛號跟你的生命做一個重要的連結。因為對你來說,佛號在你的生命當中是扮演的一種可有可無的角色。也就是說,沒有它,我照樣活得還不錯。這樣子,你一輩子不可能把佛號念好,不可能,因為你的心態不具足皈依。

所以,在《念佛篇》,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告訴自己,我們怎麼樣把自己的生命跟阿彌陀佛的功德做一個明確的定位,你要把位置找對。我們是「業障深重,求出無門」,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必定救拔」。你只要有這種概念,你一定可以把佛號念好。因為你的心態改變了,你從一個「我想要念佛」而提升到「我一定要念佛」。

這個是我們在前面《念佛篇》花了三天的時間跟大家討論的,怎麼樣建立心中的佛號。

這次的主題就是,當我們把佛號建立以後,我們怎麼樣引導佛號,讓它導歸淨土。建立佛號只是建立心中的一種資糧,一種功德的資糧,但是這個佛號臨終的時候不一定能夠導歸淨土,不一定。因為你念佛的時候建立的皈依,是跟阿彌陀佛的名號建立的皈依,而導歸淨土是要建立你跟淨土的願力,這兩個所緣境是不一樣的。我們念佛的所緣境是佛號,是阿彌陀佛;往生的所緣境是淨土的依正莊嚴,這是兩碼事。所以,當我們提到往生的時候,就牽涉到臨終的感應道交了。

感應道交,在經典當中講得最明確的,我們引一段小經文來說明什麼叫感應道交。它說,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也提起佛號,他也提起佛號,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往生,有些人沒有往生呢?同樣是一句佛號,為什麼有些人的佛號能夠求生淨土,有些人不可以?佛陀講得很清楚,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這個地方講到兩件事:

第一個,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自受用功德是:佛陀是法界身。法界是什麼意思呢?圓滿自在義。「佛為法王,於法自在。」

但是,當佛陀的功德從自受用轉成眾生的他受用的時候,那對不起,佛陀不自在。佛陀要把功德跟眾生分享的時候,他必須要遵守因緣所生法,佛陀不得自在。當佛陀要把功德跟大家分享的時候,他的關鍵是什麼呢?「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是怎麼想的?你心中有什麼樣的念想,這個就很關鍵了。佛陀不能主導我們的念想,佛陀只能夠普門示現,佛陀只能夠滿足眾生的念想。

所以,當你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只能夠說你很會念佛,但是不一定你就能夠往生。因為念佛跟往生本來就是兩碼事。

我再講一次,念佛的因緣,是對佛號的信心,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往生的因緣,是你跟淨土功德的一種智慧的觀照的願力。這本來就是不同的所緣境、不同的因緣。有些人跟阿彌陀佛的關係很好,但是他對淨土是陌生的,他不可能往生。你對極樂世界陌生,你怎麼會產生往生的念想呢?這不可能。你肯定是怎麼樣?娑婆世界的念想!

舉一個例子。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法師叫僧藏法師。這個法師出家以後,在《高僧傳》裡面說,他白天為大眾僧服務,晚上就靜坐念佛。所以他的一生主要有兩個功德,一個是修福,為大眾師修福;第二個就是持名念佛,可以說修學善根。臨命終的時候,這兩種功德都現前。諸法因緣生,你有栽培這個善業,肯定會現前。

但是他是怎麼現前呢?他是福報力先現前,六欲天次第現前,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整個六欲天次第現前。但是這個僧藏法師的心態,他自己認為「非所願也」,這不是我心中的所求。所以六欲天現前以後,再次第地消失。最後他念想極樂世界的功德,極樂世界才現前,最後感應道交,往生極樂世界。《高僧傳》的作者,在這裡做出了評論。他說,臨命終是一個人內憂外患的時刻,六欲天是何等的殊勝快樂,他為什麼能夠不為所動呢?因為他心中有堅定的往生的念想。

所以諸位!我們一般正常人一輩子這樣子走下來,我們造的業絕對不是淨土的業而已,你肯定是造了很多很多多元化的業,各式各樣的業,指不定臨命終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業會先起現行。那麼你怎麼能夠堅持到最後,等到阿彌陀佛的蓮花現前跟他感應呢?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很堅定的往生的念想。如果你抱著一種六神無主、可有可無的心態,那你臨命終的時候,肯定是什麼東西一來你就跟它走了。所以,當我們透過皈依開始建立佛號以後,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讓這所有的佛號導歸淨土,就是怎麼引導佛號。

當然,佛號是受我們心態的引導,「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當這個法界身的功德進入我們心中的時候,阿彌陀佛把功德釋放出來,被我們接收到心中的時候,那阿彌陀佛就沒有主動權了。就是阿彌陀佛本來是主動的,是無量的功德莊嚴,但是當這個佛號進入到我們內心的時候,佛陀喪失了主動權,由我們的念想來主導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變成我們的內心來引導佛號。

所以我們這個課程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把我們平時所念的佛號在臨命終的時候集合成一種往生的力量。要怎麼做,這個重點,還不在於念佛的數目,而是心態的改變。也就是說,我們要怎麼樣減少娑婆世界的念想而增加往生的念想。就這個概念。

我們看講義。從一種往生的因緣來說,我們分成四段來說明。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甲一、生命的主導

甲二、生命的轉變

甲三、往生的力量

甲四、結示勸修 今初

第一個,我們談談生命的主導者。到底一個人的生命臨命終他將往哪裡而去?生從何來,死將何去,由什麼因素在主導我們生命,首先要了解。

第二個,當我們的導向已經錯誤的時候——我們現在很清楚看到,我們生命的導向是往娑婆世界在主導的時候,我們應該產生一個什麼樣的轉變?我們如何來改變這個趨勢?這兩段都是講修行的理論。

第三個,就實修了。我們應該怎麼樣建立一種往生的力量,透過這個往生力量的建立,把所有的阿彌陀佛的佛號導歸淨土?這第三個,這是我們的正宗分。

第四個,我們把前面的整個觀念做一個總結,結示勸修,以一個偈頌做總結。

甲一、生命的主導

我們先看第一段。所有淨土宗的人,都要先知道一件事情:生從何來,死將何去?就是我們生命臨終的時候,有哪些因素是在主導著我們。

天台宗把生命的緣起分成三種概念。天台智者大師,他那個判教,藏通別圓四教,四教判教裡面就把它判成三種緣起。

三種緣起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往生篇)

一、 業感緣起

我們一個人的人生,為什麼他會快樂,為什麼他會痛苦?為什麼有些人死了以後能夠做人,有些人要到三惡道去呢?第一個概念,就是業力不可思議,「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是學習佛法第一個概念,就是人生是由業力來主導的。

業感緣起的思想,是我們剛學佛時候的第一個概念。但這個概念,它的缺點,會創造一種對立的思考。如果你老是活在業力,你什麼東西都是用業力思考,在你的人生當中,你的念想就是善業、惡業,然後就沒有了。你根本沒有空性的思考,沒有心性的思考,只有業力的思考,那麼,你這種人容易落入兩種極端:

第一個,對生命過度地樂觀。比方說人天種性。你既然「萬般都是業,半點不由人」,那我來生想快樂,離苦得樂,我當然是多多地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多修善業。這是第一種人。

這種人當然就不知道怕。他為什麼做義工呢?他心中有一個強大的念想,就是觀想來生美好的願景。比方說財富,比方說名利,比方說甜蜜的眷屬等等,人天種性。他看到了人生的蜂蜜,沒有看到人生後面的刀鋒。這是第一種人。所以業感緣起,第一個,對人生過度地樂觀。

第二個,聲聞人,對人生過度地悲觀。既然「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那諸位知道,業力的東西是剎那剎那變化的,因為你造業的時候,你造善你也不是一直造善,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也是剎那剎那生滅,所以他變成一種思考,叫作滅色取空。

聲聞人在業感緣起會體驗一個道理,叫「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他用無常這兩個字的概念來看遍人生,他覺得人生都是暫時的,都沒有價值,「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所以他把所有的生命的希望寄託到哪裡呢?「寂滅為樂。」他認為,只要是有為的生命,你就要付出代價,因為所有的生命現象都是悲哀的,都是不幸的。人生的快樂只有一種情況,讓生命現象消失掉,讓寂滅的現象現前,這是唯一的出路。這種思想也太過極端,過度地悲觀,否定了所有生命的價值,否定了一切有為諸法。

所以,業感緣起的好處,會讓一個人謹言慎行,注意業力不可思議。但它的缺點,容易落入樂觀跟悲觀這兩種的思考。

舉一個例子,業感緣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目犍連尊者的滅度。目犍連尊者我們都知道,佛陀弟子裡面神通第一的。他老人家有一天在山中打坐,以過去的業力看到了執杖外道朝他那個地方走過來。當然,阿羅漢不想要惹事生非。以他的神通力,這些外道算什麼呢!目犍連尊者可以一手把須彌山給擎起來,把須彌山拿起來!但是作為阿羅漢,他就是無諍三昧,他就是不想跟眾生有這種糾紛。所以他就用神通力飛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繼續打坐。

但是沒多久,執杖外道又到他打坐的地方去了,他又用神通飛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如是第三次,執杖外道還是出現,他就知道業力不可思議,閃不過了,所以他沒再離開,就被執杖外道打死了。在《阿含經》上說,目犍連尊者是被打成肉醬啊,是阿難尊者用衣服把他的肉包起來,到佛前,他才用神通力把他的肉結合起來,向佛陀禮拜以後再入滅。為什麼?因為神通難抵業力。

再舉一個例子好了,比方說釋迦族的滅亡。諸位!「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但是佛陀,貴為佛陀,他保護不了他的家族啊。釋迦族的滅亡是,琉璃王派了大軍要去滅釋迦族,佛陀在路上經過三次的阻礙,都沒有成功,結果釋迦族整個家族被滅掉,一個都沒有留下。那整個恆河啊,殺到血流成河,都是紅色的。目犍連尊者看不下去了,用神通力救起了五百個壯丁,希望能夠留個釋迦種。結果殺完以後,救起來的這五百個壯丁也變成血水。為什麼?因為「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業力不可改變。

業感緣起的公案,在《阿含經》處處皆是,強調業力不可思議,而且他這個業感緣起是不可改變的。所以你看聲聞戒裡面,很多的業造了以後是不通懺悔的,不可以懺悔的,因為它的來源就是業感緣起。

所以我們了解人生的第一件事情:業力深深地主導我們的快樂,主導我們的痛苦,主導我們的來生。這是第一個概念。當然這種概念不圓滿。

二、賴耶緣起

我們再往下看。第二個,賴耶緣起,叫作萬法唯識。當我們從業力的思考提升到大乘佛法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會知道,其實業力是沒有自性的,業性本空,因為心能造業,心能轉業。就是說,其實業力是保存在內心的深處,這個很重要,他不是單獨存在的。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什麼叫業力?它就是第八識的種子嘛。

那麼這個地方就給我們一個希望了。既然業力是以種子的情況攝持在內心當中,那麼第八識怎麼樣?它受熏。也就是說,你第六意識的思想很重要。你本來業障很重,但是你學經典以後,你開始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比方說富貴從佈施中求,你本來是貧窮的業很重,但是你開始學習施舍,用佈施的心來轉慳貪的業;比方說我們過去生因為瞋心重,所以造成丑陋的果,丑陋的業很重,業力一直在釋放,但是我們今生修慈悲觀,莊嚴從慈悲中求。這個時候,你的思想會改變你的業力。為什麼?因為第八識是受前七轉識的熏習。

所以我們看,「唯識所現,唯識所變」。第八識在釋放業力的時候,第一個識是「唯識所現」,這個識是第八識,就是業力;第二個,「唯識所變」,這個識就是前六識。前六識當然主要就是前五識的感受還有第六意識的想像。當然,想像是關鍵,就是你培養一個美好的想像,會改變你的業力。

我們這樣講,從唯識的角度是這樣看的。假設你活八十歲,前面四十歲不能怪你,不能怪今生的你。因為前面的四十歲,你的思想沒有成熟,你前生業力的主導成分很大。就是前面四十歲你所現出來的身口意跟你今生沒有很大的關係,跟前生有關係。但是四十歲以後,你的第六意識已經活動四十年了,某種程度,你今生的思想的因緣已經放進去了。所以,一個人年紀稍微大一點,可以看出你今生的思想有一點輪廓了。就是,一個人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大概也看到你過去的業力,但是這個業力的成分就不高了,主要看到你今生的思想,因為它受熏。

舉一個例子,《了凡四訓》,這是最簡單的例子。你要是業感緣起,「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袁了凡先生,他讓人家算命:他本來是沒有兒子,第一個沒有兒子;第二個,活到五十幾歲,短命。但是他開始修他的思想。他覺得他這個人刻薄、孤僻,所以他開始修慈悲、包容,後來他改變了。他生了兩個兒子,自己也活到八十幾歲。所以,業力不可思議,其實你的思想更不可思議!

所以,我們從一種業感緣起慢慢地提升到——哦,原來萬法唯識。生命,其實業力是一個次要因素。

以淨土宗來說,這個很重要啊!你如果相信業感緣起,你就不會往生了,那就沒有什麼帶業往生的概念。淨土宗的帶業往生,為什麼生死業可以帶走?你一定要建立萬法唯識,你一定要有大乘思想,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就是我們可以透過思想的轉變來引導業力,這是第二個概念,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這個思想的轉變,我們到後面會廣泛地應用。

所以我們到現在已經知道兩件事情了,人生是由業力跟思想的結合,包括平時,包括臨終。當然,思想是主導者,業力是被動的。

三、真如緣起

第三個思想也很重要,叫真如緣起,就是正念真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前面兩種概念都是在探討人生的枝末。就是,反正你已經有人生了,人生是往好的方向走、往壞的方向走,就是業力跟思想結合。而真如緣起探討生命的根本:為什麼會有生命?你從什麼地方來?

那麼這個地方就牽涉到安住真如的觀念了。安住真如,我們解釋一下。

真如有兩個意思,你要安住,要去了解它兩層意思:第一個,清淨義;第二個,具足義。

以真如本性的概念來看人生,是「達妄本空」,他覺得人生本來就不存在的。這是第一個思想,清淨本然,就是本來就沒有人生。

那麼人生雖然本來沒有,但是,知真本有——具足義。我們一念心性,其實它不但沒有業力,也沒有妄想,它本來是具足無量的性功德。也就是說,按照《楞嚴經》、《法華經》的思想,我們一念心性用來打妄想,用來造業,用來輪迴生死,是不正常的;而用心性來成就功德,來往生,來成佛,是正常的。這個是一種概念。也就是說,同樣一念心性,佛陀把它操作成無量的功德莊嚴,這個是正常的,這是合乎本性的,順從本性的。而我們是操作錯誤。

當然,我們無量劫來一直流轉,我們一個人一天到晚做乞丐,就覺得做乞丐很正常。其實不對呀!所以諸位,你想要改變人生,你想要求生淨土,首先,當你要厭離娑婆的時候,很重要一個觀念,你要否定娑婆的存在,這個概念會對你產生很大的加持。如果你肯定本來就有娑婆世界、本來就有業力,你就很難處理你的業力,很難處理了。所以,這個「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從根本上否定業力的存在,從根本上否定妄想的存在,就是本來是清淨的。

站在根本的角度來處理你的無量的過去!

那麼,站在根本的角度是什麼概念呢?我們解釋一下。一念心性本來清淨,那怎麼會有人生呢?因為「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然,生滅相這個我們都能了解,一個人造業本來都是生滅。但是請你不要忽略了,真如緣起講生滅的時候,它多了兩個字,叫作「虛妄」,它的生是虛妄的生,它的滅也是虛妄的滅。所以,從真如的角度,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人生是沒頭沒尾。

諸位!當你離開人生的時候,你憑什麼能夠安然自在地離開娑婆世界?因為本來就沒有開始,這很重要!如果你覺得人生有個開始,你就很難處理,你就很難收尾,就沒法收尾了。人生是沒有開始,它從空性而來。其實人生是無中生有,你本來就不是這個樣子嘛!你今生是這副德性,只有一種解釋:無量劫來曾經有一個業力,你前生臨終的時侯打了一個妄想,把這個業力給激發出來,所以「因緣和合,虛妄有生」。而這個業力本身就是一種能量的釋放,就像電池一樣,它不斷地釋放、釋放,釋放到八十歲,沒有了!跑哪裡去了?它從空性而來,它也往空性而去。這就是你的人生,是這麼回事。所以,從真如的角度來說,它不生也不滅,它不垢也不淨,它不增也不減。這個就是安住真如、不隨妄轉。

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要處理三件事情,三件事情都很重要。諸位!我們一路走來,在娑婆世界七十歲、八十歲,我們遇到很多的人,人與人之間有恩有怨。人生是錯綜複雜、酸甜苦辣。但臨終的時候,你要離開它的時候,你一定要處理三件事情:

第一個,你今生所造的業力怎麼辦?

第二個,你今生打那麼多妄想,那些思想怎麼辦?

第三個,就是你站在什麼角度去處理它。

就是真如安住不安住?你只要不安住,你業力也很難處理,妄想很難處理。所以,這個真如緣起它本身不是在處理問題,它是你站在什麼角度來處理,你是不是安住。就是站在一種「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的角度,來處理業力,來面對妄想。

舉一個例子。春秋時代,有一個楚國的國君,他的祖先留下一個很好的弓箭。這個國君有一天帶著這個弓箭到山中去打獵,打完獵回來的時候,這弓箭不見了,找不到了。當然這件事很嚴重,祖先留下來的弓箭不見了,上上下下找了三天都沒找到。

但這個國君也不簡單,他有他的智慧。他突然間哈哈大笑,說,不用找了。他說:「楚人失弓,楚人得弓。」楚國的國君失掉弓箭,楚國的老百姓得到,反正從一個國家來說,沒有得也沒有失。標準的國王,以國家為己念。

孔夫子聽到這句話,不滿意:幹嘛說楚人得弓,楚人失弓呢?你這個弓箭秦國不能得到嗎?燕國不能得到嗎?因為儒家思想是以人為本嘛。他說,你要把這個楚字拿掉,你應該說,「人失弓,人得弓」就好了,是吧?春秋那麼多國家,你楚國丟了弓箭,魯國也可以得到嘛。所以他認為,應該說人失掉弓箭,也是由人得到弓箭。

孔夫子這句話聽到老子的耳朵,老子也覺得不滿意,說:這樣講不對!老莊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幹嘛一定要是人呢?猴子不能得到弓箭嗎?老虎不能得到弓箭嗎?你應該說「失弓,得弓」就好,幹嘛講個「人」呢?

所以,我們看到三種不同的人生觀,三種不同的念想,當然也會主導三種不同的人生。一個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一個是站在人的角度,一個是站在大自然的角度。

好,如果失掉弓箭是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麼想?你是怎麼想?

業感緣起。業感緣起是說,我跟這個弓箭的業緣結束了,我跟這個弓箭的業緣也就幾十年嘛。業力不可思議,所以我認命。這第一種人,業感緣起,你的思考是用業感緣起。

第二個,唯識學,萬法唯識。他認為,我不能改變業力,但是我可以引導業力:失掉弓箭,多好的事情,表示我可以重新買一個弓箭了。這個舊的弓箭不丟掉,我還買不到新的。所以唯識學是什麼樣呢?它認為說,我不能改變環境,但是我可以重新解讀環境。我不能改變我的生命,但是我可以引導我的生命趨向於好的地方。它用美好的思想來引導業力,不錯。

那麼真如緣起對這個弓箭怎麼看呢?它認為本來就沒有弓箭,所以弓箭對它來說不生也不滅,不垢也不淨,不增也不減,它只不過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它來的時候也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而來,它走的時候也是因緣假相的消失。從真如的角度來看,它本來就沒有得,當然也沒有失的問題。

三種人看這個弓箭的得到跟失掉,角度完全不同。當然,這三種人要往生,角度就不一樣了。

所以諸位!我們無量劫來經歷過很多很多很多次的生命,所以我們到現在要從娑婆世界的因緣跳到極樂世界的因緣,換一個很大的跑道,這個時候就不是業力輕重的問題了,因為業力大家都差不多,打的妄想也差不多。智慧很重要!現在我們回顧我們的過去,每一個人都是一堆的爛攤子,但是你怎麼處理它就很重要。

淨土宗很簡單,你要帶業往生,就要把娑婆世界的業打包起來,把它發到淨土去,方法很重要。所以往生完全是智慧的問題,這是智慧的觀照。

念佛很簡單,你只要有皈依的信心就可以把佛號念起來。但是往生可不是這麼簡單,往生牽涉到帶業,這不是念佛而已,你過去的業力、過去的妄想不會放過你的。也就是說,咱們今天念佛不是從零開始,我們是歷盡滄桑,經過了無量劫的人生,到現在才開始要求生淨土,你怎麼面對你的過去?怎麼處理你的過去?所以現在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這三個要完全整合起來,站在真如緣起的角度來處理業力,站在真如的角度來調整妄想,把娑婆世界的業力沉澱下來,把娑婆世界的妄想沉澱下來,而建立一個往生的念想。

所以,雖然我們修學是三個次第,業力、思想、真如,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這三個是結合的。等到我們下一堂課再來談談應該怎麼建立我們往生的念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大悲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

佛來到這個世間的一大事因緣就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

千萬不要犯誹謗淨土法門的罪業

現在有些凡夫說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極樂世界,大概...

信屬般若慧,疑為諸罪根

眾生疑惑從何而來? 首先我們的疑惑是從二元對待的思維...

家有逆子,往生還有希望嗎

問: 師父慈悲開示,弟子求生的心極切,厭離心也很強...

修淨土是否著重在孝道

問: 我是一名修淨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覺得修淨土著重...

初機淨業指南

序言 會稽道尹涵之黃公,篤信佛法,精修淨業。欲令同人...

最珍貴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醫的路上,曾經遇到一位患者菩薩,他雖然是一位...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三萬二...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別人對我們不善怎麼辦

問: 別人對我們不善怎麼辦? 答: 諸佛菩薩教化眾生...

是非止於智者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不說是非難,是說我們在生活...

佛法修學的目的---破妄顯真

唯識學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課程,它跟...

如何化解婆媳關係

問: 弟子對長輩一向尊敬孝順,但對於婆婆就是生不起這...

夫妻之間如何相處(佛經節錄)

節錄《善生經》(中阿含) 丈夫對待妻子的五個要點: 一...

亡者助念後,遺體顯相由劣轉好,能往生嗎?

問: 弟子前幾天在寺院裡給一個朋友助念,他臨走前幾...

南懷瑾開示准提法門修法

念准提咒,對於初學者,是否需要記數以及基本的遍數?...

定課多少不重要,但堅持很重要

當我們能夠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後,不能夠得...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為什麼我們讀經典?就是借教觀心!一個修行人,什麼叫...

古佛應世名震十方,尋聲救苦娑婆緣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眾生,耳根最利。維我觀音大...

要選擇希望還是絕望

有兄弟倆,一起外出經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惡人,他...

古人的禍福觀:過分求福反得禍

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曾寫過一副對聯,禍福觀念非...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惡業

為什麼佛告訴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在極樂世界,所有資生用具應念即至

在極樂世界,所有的資生用具應有盡有。不僅衣服應念而...

心靈的四個品級

人們通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用相貌和氣...

受持三戒

舍衛城中有一良家子弟聽了佛陀的說法,便皈依三寶,出...

【佛教詞典】害為正法宗

又稱害為正法論。外道十六宗之一。執著以咒術嬈害生命...

【佛教詞典】增益

(一)梵語 svāhā。音譯為僧莎訶、娑婆訶、薩婆訶、蘇...

【視頻】妙華法師《六祖法寶壇經》

妙華法師《六祖法寶壇經》

【視頻】界詮法師《弘法者要有德》

界詮法師《弘法者要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