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印光大師  2015/03/01  大字體  護眼色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闡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業洪深。因此於禪宗和教下二種途徑,一概不敢妄行染指。只對仗佛慈力,帶業往生這一法門,頗生信向。

十餘年來,悠悠虛度光陰,絲毫沒有得益。但是自西向東,由北至南,往返萬餘裡,閱人多了。那些平日自命通宗通教的人,視淨土如同穢物,恐怕染污自己心性,臨終多半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而那些老實頭,平常持戒念佛,縱然信願沒有窮極,瑞相不現,都是安然命終。這是什麼緣故呢?實在由於心水澄清,由於分別而昏然翻動。神識如波濤般奔湧,因為佛號而渟停滯凝結。

所以上等智者反不如下劣愚夫,弄巧反成大拙。我伏首請願和尚發菩提心,宏揚此淨土法門。如果淨土經論都能通徹,對自利利他都何等幸運!

【原文】

(弟)以闡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業洪深。故於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於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法,頗生信向。十餘年來,悠悠虛度,毫未得益。但自西徂東,由北至南,往返萬餘裡,閱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淨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其有老實頭持戒念佛,縱信願未極,瑞相不現,皆是安然命終。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湧,因佛號以渟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伏願和尚發菩提心,宏揚此法。倘淨土經論,盡皆通徹,則何幸如之。

《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卷一·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念佛鬚髮長遠心決定心

念佛法門,最圓滿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願修持念佛,不...

家屬能為亡者助念,是否對臨終者更有利

問: 很多家屬請助念團去助念,多數情況是自己不念,...

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

信願持名,就是我們這一部經典乃至淨土法門的正宗,最...

成剛法師臨終開示:念佛沒有巧路,靠我們老實

我們皈依三寶了以後,不管是出家僧人,還是在家居士,...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諸佛稱名讚歎願

第十七願諸佛稱名讚歎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昌臻法師《淨土法門是末法眾生的對症良藥》

佛所說的一切法門,都能了生死,證菩提,法法平等,無...

你要修福修慧,這句名號就完全具足了

阿彌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來比喻智慧的深廣,...

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淨...

服用動物製品,則是不知慚愧

所言天冷身弱,衣絲綿者,必須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

發露懺悔於淨土法門最易相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

少年學佛之本

注重躬行,檢點身心 少年學佛,必須要敦倫盡分(即實行...

隨心造業,隨心轉業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

往生時都是阿彌陀佛親自接引嗎

問: 請問法師,往生的人都是阿彌陀佛親自來接引嗎?...

出離三界必須要做兩件事情

如果我們有志於了生死求生淨土是一個出離三界的,你對...

不畏艱險的學問僧

學佛要精進,而精進需要忍辱與耐力;其實做什麼事都一...

八歲的沙彌

很久以前,當時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統治。有一...

境緣無好丑,提起佛號正念

一日之計在於晨,叢林的早課是古佛青燈生活的特寫。 得...

物慾橫流的貪慾世界及痛苦

在當今社會流行這樣一種觀念: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

天台八教丨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

說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名詞應該就是五時八教,...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國王名叫優達,在迦葉佛的時候,他便出家修道,現...

安樂死並不安樂

問: 世間很多人都認為安樂死沒有痛苦,只是在倫理上...

念地藏經的功德,一點都不會喪失

佛就跟普廣菩薩說:你若見有人讀這個《地藏經》,乃至...

【佛教詞典】定根

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

【佛教詞典】生滅滅已

(術語)涅槃經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

【視頻】潮劇《金剛經》

潮劇《金剛經》

【視頻】商聖范蠡的故事

商聖范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