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前品初說諸忍諸智。於後復說正見正智。為有忍非智耶。為有智非見耶。頌曰。

 聖慧忍非智  盡無生非見
 餘二有漏慧  皆智六見性

論曰。慧有二種。有漏無漏。唯無漏慧立以聖名。此聖慧中八忍非智性。自所斷疑未已斷故。可見性攝。推度性故。盡與無生二智。非見性。已息求心不推度故。所餘皆通智見二性。已斷自疑推度性故。諸有漏慧皆智性攝。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五染污見世正見為六。如是所說聖有漏慧皆擇法故並慧性攝。智有幾種。相別云何。頌曰。

 智十總有二  有漏無漏別
 有漏稱世俗  無漏名法類
 世俗遍為境  法智及類智
 如次欲上界  苦等諦為境

論曰。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智總唯二種。有漏無漏性差別故。如是二智相別有三。謂世俗智法智類智。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故。後無漏智分法類別。三中世俗遍以一切有為無為為所緣境。法類二種如其次第以欲上界四諦為境。即於如是二種智中。頌曰。

 法類由境別  立苦等四名
 皆通盡無生  初唯苦集類

論曰。法智類智由境差別分為苦集滅道四智。如是六智若無學攝。非見性者名盡無生。此二初生唯苦集類。以緣苦集六種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金剛喻定境同此耶。緣苦集因。緣滅道異。於前所說九種智中頌曰。

 法類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於勝地根位  去來世不知
 法類不相知  聲聞麟喻佛
 如次知見道  二三念一切

論曰。有法類道及世俗智成他心智。餘則不然。此智於境有決定相。謂不知勝及去來心。勝心有三。謂地根位。地謂下地智不知上地心。根謂信解時解脫根智不知見至不時解脫心。位謂不還聲聞應果獨覺大覺。前前位智不知後後勝位者心。此智不知去來心者。唯以現在他相續中能緣心等為境界故。又法類品不互相知。謂法智攝諸他心智不知類品。類智所攝諸他心智不知法品。由法類智以欲上界全分對治為所緣故。此他心智見道中無。總觀諦理極速轉故。然皆容作此智所緣。若諸有情將入見道。聲聞獨覺預修加行。為欲知彼見道位心。彼諸有情入見道位。聲聞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彼已度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非知見道。麟喻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說。知初二及第十五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於彼見道一切能知。盡無生智二相何別。頌曰。

 智於四聖諦  知我已知等
 不應更知等  如次盡無生

論曰。如本論說。云何盡智。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所有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云何無生智。謂正自知我已知苦不應更知。廣說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由此所有廣說乃至。是名無生智。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或於諦理現照轉故。由此本論亦作是言。且諸智亦是見。如是十智相攝云何。謂世俗智攝一全一少分。法類智各攝一全七少分。苦集滅智各攝一全四少分。道智攝一全五少分。他心智攝一全四少分。盡無生智各攝一全六少分。何緣二智建立為十。頌曰。

 由自性對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辦因圓  故建立十智

論曰。由七緣故立二為十。一自性故立世俗智。非勝義智為自性故。二對治故立法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故。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體無別故。四行相境故立滅道智。此二行相境俱有別故。五加行故立他心智。非此不知他心所法。本修加行為知他心。雖成滿時亦知心所。而約加行故立他心智名。六事辦故建立盡智。事辦身中最初生故。七因圓故立無生智。一切聖道為因生故。如上所言。法智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法。為有少分治上欲耶。頌曰。

 緣滅道法智  於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斷  類無能治欲

論曰。修道所攝滅道法智。兼能對治上界修斷。欲之滅道勝上界故。已除自怨能兼他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於此十智中誰有何行相。頌曰。

 法智及類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餘  四諦智各四
 他心智無漏  唯四謂緣道
 有漏自相緣  俱但緣一事
 盡無生十四  謂離空非我

論曰。法智類智。一一具有非常苦等十六行相。十六行相後當廣釋。世智有此及更有餘能緣一切法自共相等故。苦等四智。一一各有緣自諦境四種行相。他心智中。若無漏者唯有緣道四種行相。由此即是道智攝故。若有漏者取自所緣心心所法自相境故。如境自相行相亦爾。故此非前十六所攝。如是二種於一切時一念但緣一事為境。謂緣心時不緣心所。緣受等時不緣想等。若爾何故薄伽梵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非俱時取貪等及心。如不俱時取衣及垢。有貪心者。二義有貪。一貪相應。二貪所繫。貪相應心具由二義。餘有漏心唯貪所繫。有說。經言有貪心者。唯說第一貪相應心。離貪心者。謂治貪心。若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若爾有心非貪對治不染污性。應許此心非有貪心離貪心等。是故應許餘師所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乃至有癡離癡亦爾。毘婆沙師作如是說。聚心者謂善心。此於所緣不馳散故。散心者謂染心。此與散動相應起故。西方諸師作如是說。眠相應者名為聚心。餘染污心說名為散。此不應理。諸染污心若與眠相應。應通聚散故。又應違害本論所言。如實知聚心。具足有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沉心者謂染心。此與懈怠相應起故。策心者謂善心。此與正勤相應起故。小心者謂染心。少淨品者所好習故。大心者謂善心。多淨品者所好習故。或由根價眷屬隨轉力用少多故名小大。染心根少。極二相應故。善心根多。恆三相應故。染心價少。非功用成故。善心價多。大資糧成故。染心眷屬少。無未來修故。善心眷屬多。有未來修故。染心隨轉少。唯三蘊故。善心隨轉多。通四蘊故。染心力用少。所斷善根必還續故。善心力用多。忍必永斷諸隨眠故。由此染善得小大名。掉心者謂染心。掉舉相應故。不掉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故。不靜靜心應知亦爾。不定心者謂染心。散動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故。不修心者謂染心。得修習修俱不攝故。修心者謂善心。容有二修故。不解脫心者謂染心。自性相續不解脫故。解脫心者謂善心。自性相續容解脫故。如是所釋不順契經。亦不能辯諸句別義。如何此釋不順契經。經言。此心云何內聚。謂心若與惛眠俱行。或內相應有止無觀。云何外散。謂心游涉五妙欲境隨散隨流。或內相應有觀無止。豈不前說。染心眠俱便有一心通聚散過。雖說非理。不許眠俱諸染污心是散心故。豈不又說本論相違。寧違論文勿違經說。如何不辯諸句別義。謂依此釋不能辯了散等聚等八異相故。依我所釋非不能辯此契經中八句別義。謂雖散等同是染心。而為顯其過失差別。及雖聚等同是善心。而為顯其功德差別。故依八義別立八名。既不能通所違經說。所辯句義理亦不成。又若沉心即掉心者。經不應說若於爾時心沉。恐沉修安定捨三覺支者名非時修。若於爾時心掉。恐掉修擇進喜名非時修。豈修覺支有散別理。此據作意欲修名修。非現前修故無有失。豈不我說亦不違經。雖諸染心皆名沉掉懈怠增者經說沉心。掉舉增者經說掉心。據恆相應我說體一。隨自意語誰復能遮。然實此經意不如是。前說。一切貪所繫心。皆名有貪心。貪系是何義。若貪得隨故。有學無漏心應名有貪。貪得隨故。若貪所緣故。無學有漏心應名有貪。貪所緣故。若不許彼為貪所緣。云何彼心可成有漏。若謂由為共相惑緣應名有癡。癡所緣故。然他心智不緣貪得。亦不可說緣緣心貪。寧知他心是有貪等。故非貪系名有貪心。若爾云何。今詳經意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等。若爾何故餘契經言。離貪瞋癡心不還墮三有。依離得說故無有過。豈不於前已破此說。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彼亦與貪不相應故。若依此意。許亦無違。然不說為離貪心者。彼屬有瞋有癡等故。且止傍論應述本宗。此所明他心智。為亦能取他心所緣。及亦取他心能緣行相不。俱不能取。知彼心時。不觀彼所緣能緣行相故。謂但知彼有染等心。不知彼心所染色等。亦不知彼能緣行相。不爾他心智應亦緣色等。又亦應有能自緣失。諸他心智有決定相。謂唯能取欲色界系及非所繫。他相續中現在同類心心所法。一實自相為所緣境。空無相不相應。盡無生所不攝。不在見道無間道中。餘所不遮如應容有。盡無生智除空非我。各具有餘十四行相。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欲離空非我。謂由彼力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為有無漏越此十六更是所餘行相攝不。頌曰。

 淨無越十六  餘說有論故

論曰。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無無漏行相越此十六。外國師說。更有所餘無漏行相越於十六。云何知然。由本論故。如本論說。頗有不繫心能了別欲界系法耶。曰能了別。謂非常故苦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緣故。有是處有是事。如理所引了別。若謂彼文不為顯示不繫心了別欲界系法時。除前所明八行相外別有有是處有是事行相。但為顯示作八行相。斯有是處斯有是事。此釋不然。餘不說故。謂若彼論依此意說。應於餘處亦說此言。然彼餘文但作是說。頗有見斷心能了別欲界系法耶。曰能了別。謂我故我所故。斷故常故。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惑故疑故猶豫故。貪故瞋故慢故癡故。不如理所引了別。此等亦應說有是處等言。既無此言故釋非理。十六行相實事有幾。何謂行相。能行所行。頌曰。

 行相實十六  此體唯是慧
 能行有所緣  所行諸有法

論曰。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謂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等現理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譬如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又非究竟故非常。如荷重擔故苦。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牽引義故因。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勝義善故妙。極安隱故離。治邪道故道。治不如故如。趣入涅槃宮故行。棄捨一切有故出。如是古釋既非一門故隨所樂更為別釋。生滅故非常。違聖心故苦。於此無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因集生緣如經所釋。謂五取蘊以欲為根。以欲為集。以欲為類。以欲為生。唯此生聲應在後說。與論為異。此四體相差別云何。由隨位別四欲有異。一執現總我起總自體欲。二執當總我起總後有欲。三執當別我起別後有欲。四執續生我起續生時欲。或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第一於苦是初因故說名為因。如種子於果第二於苦等招集故說名為集。如芽等於果。第三於苦為別緣故說名為緣。如田等於果。謂由田水糞等力故令果味勢熟德別生。第四於苦能近生故說名為生。如華蘂於果。或如契經說。有二五二四愛行為四種欲。執現總我有五種異。一執我現決定有。二執我現如是有。三執我現變異有。四執我現有。五執我現無。執當總我亦有五異。一執我當決定有。二執我當如是有。三執我當變異有。四執我當有。五執我當無。執當別我有四種異。一執我當別有。二執我當決定別有。三執我當如是別有。四執我當變異別有。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亦當變異有。流轉斷故滅。眾苦息故靜。如說苾芻諸行皆苦。唯有涅槃最為寂靜。更無上故妙。不退轉故離。如正道故道。如實轉故如。定能趣故行。如說此道能至清淨餘見必無至清淨理。永離有故出。又為治常樂我所我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行相。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見故修因集生緣行相。為治解脫是無見故修滅行相。為治解脫是苦見故修靜行相。為治靜慮及等至樂是妙見故修妙行相。為治解脫是數退墮非永見故修離行相。為治無道邪道餘道退道見故修道如行出行相。如是行相以慧為體。若爾慧應非有行相。以慧與慧不相應故。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類別皆名行相。慧及諸餘心心所法有所緣故皆是能行。一切有法皆是所行。由此三門體有寬陿慧通行相能行所行。餘心心所唯能所行。諸餘有法唯是所行。已辨十智行相差別。當辨性攝依他依身。頌曰。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餘十九
 現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餘八通三界

論曰。如是十智三性攝者。謂世俗通三性。餘九智唯是善。依地別者。謂世俗智通依欲界乃至有頂。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靜慮。法智依此四及未至中間。餘依此六地及下三無色。依身別者。謂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現前。法智但依欲界現起。餘八智現起通依三界身。已辯性地身。當辯念住攝。頌曰。

 諸智念住攝  滅智唯最後
 他心智後三  餘八智通四

論曰。滅智攝在法念住中。他心智後三攝。所餘八皆通四。如是十智展轉相望。一一當言幾智為境。頌曰。

 諸智互相緣  法類道各九
 苦集智各二  四皆十滅非

論曰。法智能緣九智為境。除類智。類智能緣九智為境。除法智。道智能緣九智為境。除世俗智。非道攝故。苦集二智一一能緣二智為境。謂俗他心。世俗他心盡無生智皆緣十智為境。滅智不緣諸智為境。唯以擇滅為所緣故。十智所緣總有幾法。何智幾法為所緣境。頌曰。

 所緣總有十  謂三界無漏
 無為各有二  俗緣十法五
 類七苦集六  滅緣一道二
 他心智緣三  盡無生各九

論曰。十智所緣總有十法。謂有為法分為八種。三界所繫無漏有為。各有相應不相應故。無為分二種。善無記別故。俗智總緣十法為境。法智緣五。謂欲界二無漏道二及善無為。類智緣七。謂色無色無漏道六及善無為。苦集智各緣三界所繫六。滅智緣一。謂善無為道智緣二。謂無漏道。他心智緣欲色無漏三相應法。盡無生智緣有為八及善無為。頗有一念智緣一切法不。不爾。豈不非我觀智知一切法皆非我耶。此亦不能緣一切法。不緣何法。此體是何。頌曰。

 俗智除自品  總緣一切法
 為非我行相  唯聞思所成

論曰。以世俗智觀一切法為非我時猶除自品。自品謂自體相應俱有法。境有境別故。同一所緣故。相隣近故。非此智所緣。此智唯是欲色界攝。聞思所成非修所成。修所成慧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已辯所緣。復應思擇。誰成就幾智耶。頌曰。

 異生聖見道  初念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  後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  離欲增他心
 無學鈍利根  定成九成十

論曰。諸異生位及聖見道第一剎那定成一智。謂世俗智。第二剎那定成三智。謂加法苦。第四六十十四剎那。如次後後增類集滅道智。諸未增位成數如前。故修位中亦定成七。如是諸位。若已離欲各各增一。謂他心智。唯除異生生無色者。時解脫者定成九智。謂加盡智。不時解脫定成就十。謂增無生。於何位中頓修幾智。且於見道十五心中。頌曰。

 見道忍智起  即彼未來修
 三類智兼修  現觀邊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滅後
 自諦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論曰。見道位中隨起忍智。皆即彼類於未來修。然具修自諦諸行相念住。何緣見道唯同類修。先未曾得此種性故。對治所緣俱決定故。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由此餘位未能兼修。道類智時何不修此。俗智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遍知斷證。必無於道可能遍修。雖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周。道則不然。種性多故。有言。此是見道眷屬。彼修道攝。故不能修。理非極成。不應為證。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若爾何故說名為修。先未曾得今方得故。既不能起得義何依。但由得故說名為得。由得故得曾所未聞。故所辯修理不成立。如古師說。修義可成。彼說云何。由聖道力修世俗智。於出觀後有勝緣諦俗智現前。得此起依故名得此。如得金礦名為得金。毘婆沙師不樂此義。隨依何地見道現前能修未來自地下地。謂依未至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一地見道二地俗智。至依第四見道現前能修未來六地見道七地俗智。苦集邊修四念住攝。滅邊修者唯法念住。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見道力得故。唯加行所得。智增故立智名。若並眷屬以欲四蘊色界五蘊為其自性。次於修道離染位中。頌曰。

 修道初剎那  修六或七智
 斷八地無間  及有欲餘道
 有頂八解脫  各修於七智
 上無間餘道  如次修六八

論曰。修道初念。謂第十六道類智時現修二智。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法及類苦集滅道。離欲修七。謂加他心不修世俗。有頂治故。斷欲修斷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無間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加行有欲勝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七智。謂俗法類苦集滅道。斷有頂地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此於未來亦唯修七。然除世俗加他心智。斷有頂地九無間道。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法類苦集滅道六。斷欲修斷第九解脫。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謂俗法類四諦他心。次辯離染得無學位。頌曰。

 無學初剎那  修九或修十
 鈍利根別故  勝進道亦然

論曰無學初念。謂斷有頂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緣有頂故。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未來隨應修九修十。謂鈍根者唯除無生。利根亦修無生智故。次辯餘位修智多少。頌曰。

 練根無間道  學六無學七
 餘學六七八  應八九一切
 雜修通無間  學七應八九
 餘道學修八  應九或一切
 聖起餘功德  及異生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應思

論曰。學位練根諸無間道。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未來修六。四諦法類。似見道故不修世俗。能斷障故不修他心。諸解脫道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未離欲者未來修六。四諦法類。已離欲者未來修七謂加他心。有餘師言。解脫道位亦修世俗。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未離欲者未來修七。已離欲八。謂加他心。諸勝進道若未離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未來亦七。若已離欲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八。無學練根諸無間道。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七。四諦法類盡。不修世俗如治有頂故。五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八。四諦法類他心及盡。四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九。最後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十。諸加行道現修如學。未來修九。諸勝進道鈍者九智隨應現修。未來亦九。利者十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十。學位雜修諸無間道。四法類俗隨應現修。未來修七。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諸勝進道又加他心隨應現修。未來皆八。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學位修通五無間道現修俗智。未來修七。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現修俗智。他心解脫法類道俗及他心智。一切勝進並苦集滅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無學修通五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解脫加行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聖起所餘四無量等修所成攝有漏德時。現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學未來未離欲七。已離欲八。無學未來鈍九利十。除微微心。此於未來唯修俗故。若起所餘無漏功德靜慮攝者四法類智隨應現修。無色攝者唯四類智隨應現修。未來所修同前有漏。異生離染現修世俗斷欲三定。第九解脫及依根本四靜慮定起勝進道離染加行未來修二。謂加他心。所餘未來唯修世俗。修五通時諸加行道二解脫道現修俗智。一解脫道現俗他心。諸勝進道二隨應現。未來一切皆修二種。五無間道現未唯俗。依本靜慮修餘功德皆現修俗。未來修二。唯順抉擇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見道近眷屬故。依餘地定修餘功德。皆唯世俗現未來修。諸未來修為修幾地。諸所起得皆是修耶。頌曰。

 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為離得起此  修此下無漏
 唯初盡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論曰。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聖為離此地及得此地時。並此地中諸道現起。皆能修此及下無漏為離此言通二四道。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不淨觀等無量功德。能縛眾惑斷無餘故。如能縛斷所縛氣通。又彼自心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譬如大王登祚灑頂一切境土皆來朝貢。然此生上必不修下。初盡智言顯離有頂及五練根位第九解脫道。諸所言修唯先未得令起今得是能所修。謂若先時未得今得用功得者方是所修。若法先時僧得棄捨。今雖還得而非所修。非設劬勞而證得故。若先未得用功現前能修未來。勢力勝故。曾得而起不修未來。非多功起勢力劣故。為唯約得說名為修。不爾。云何。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修依何法立。頌曰。

 立得修習修  依善有為法
 依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論曰。得習二修依有為善未來唯得。現具二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故有漏善具足四修。無漏有為餘有漏法。如次是具前後二修。外國諸師說修有六。於前四上加防觀修。防護諸根觀察身故。如契經說。云何修根謂於六根善防善護乃至廣說。又契經說。云何修身。謂於自身觀發毛爪。乃至廣說。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防觀二修即治遣修攝。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上篇:阿毗達磨俱舍論

下篇: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眾事分阿毗曇論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論

鞞婆沙論卷第一 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

施設論

施設論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上(一名阿闍世王品) 西晉月氏三...

【註音版】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

佛說緣本致經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八識規矩補註

八識規矩補註序 八識頌凡八章。文略而義深。乃集施頌...

佛說見正經

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為遂作。名...

【佛教詞典】演若

(人名)演若達多之略。宗鏡錄五曰:千迷競起,空迷演...

【佛教詞典】取非親尼衣戒制意

亦名:取尼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捨墮法:「(捨墮)第...

智者的十大追求

頂級的學業是擁有聖賢的智慧; 頂級的事業是廣利一切...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國自古即有善惡因果報應的思想。如《易經》中有積善...

「厭離」為我們的心加了保護層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對現在的生存狀況更要有種敏銳的...

心中有大愛,才會有真愛

1、心中有大愛的人,才會有真愛,大愛無邊。 2、愛是給...

【圖】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勢

在早晚功課和日常佛事當中,有幾樣法器比較常用,其持...

遠離舌尖上的地獄

學佛的人都知道《地獄變相圖》,對於地獄的存在,有人...

名字會對人有很大影響嗎

名字,是陪伴人一生的稱號。作為一個人的標誌,每個人...

從風流富豪黃任中看邪淫果報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台灣曾經的風雲人物,黃任中。 在台...

不要用情緒來解決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緒,便會被情緒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心靈的堅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亞高級珠...

煩惱與道用,全在一念之間

《淨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體上的各種...

印光大師嘉言錄--分禪淨界限

●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

【視頻】《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僧眾)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