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弟子修學的四點建議

2011/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生如大海,如何從痛苦的此岸到達快樂的彼岸,必須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謂「欲無痛苦須學佛,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學佛的因緣雖然不一樣,但是學佛的態度應該是一致的,也就是要依止四法修學,稱為「四依止」。

(一)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學佛應該以真理為依據,凡事按真理行事,人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互異,人有生老病死、去來遷流,而法(真理)則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學法求學,修法,所求所行的都是法。依靠法可以入道。關鍵是法。凡夫所說,若能契於正法,也應信受奉行。假令有人雖能顯現如佛之相好,但所說不契正法,於其所說,也應捨離,萬不可依靠。我們尋求善知識,不是看他是什麼地位。這位是佛學權威,那位是佛教團體的首長。專去聽這些頭銜,這就是依人。應該不論這些。我們只是看他的法任何,是不是契理契機。《圓覺經》告訴我們,凡夫想要得成聖道,首須尋求正知正見的人。經云:「末法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怎麼認清善知識呢?應從他的正知正見,而不是從別的條件來選擇的……時下一些人喜歡到各個寺院走動、應酬,到頭來終被人情包圍,而不能選擇真正的信仰,殊為可惜。因此佛陀明示要依法不依人,就是要我們依據佛陀的教法而求「信解行證」,不要因人的優劣而放棄信仰,或只做某一個寺院、某一個僧眾的信徒,而置整個佛法於不顧。

(二)依智不依識:智指無漏的般若智慧,識是指有漏的分別意識。因為世相虛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分別、認識的現象,時刻都隨著虛幻的世相而變化,所以以識來分別、認識世間的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畢竟不夠徹底。在人的八識中,眼耳鼻舌身和阿賴耶識都沒有問題,出生毛病的在於第六和第七識。第六識就是要分別,第七識就要執我。如果依第六識第七識當家作主,那就是忍賊作子。所以要依靠智慧。而無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圓鏡智,好比一面鏡子,可以如實照見世間萬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大智度論》說:「智乃本心照明之德,可與法性契合。學人宜定止妄識,策發真智。」所以學佛不僅要「依智不依識」,還要進一步「轉識成智」,如此才不會被世間幻象所迷惑。

(三)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是使我們獲得知識,幫助我們獲證真理的方便,是一種假名,是用來詮釋道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體。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文字可以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但也可能因為斷章取義,或因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而造成誤解。世法尚且如此,何況微妙甚深的佛法真理。所以禪宗主張「不立文字」,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甚至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微妙的法門和真理,無法只靠文字來表現傳達,所以學佛應該從義理上去了解佛法,而不應該在語言上推敲、計較、執著、否則造成文字障,只會與道相去日遠。

(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寶積經》說:「若諸經中,有所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分別,是名了義。」佛法有世俗諦與第一義諦之分。世俗諦是不究竟的方便法,第一義諦是究竟絕對的真理。方便法門是佛陀為適應眾生的程度、根機而施設,我們不能把方便法當成究竟,最究竟的是與佛心相應,所以學佛應該依了義佛心,不依不了義之方便。

「四依止」是學佛應知的道理,並且要確實實行。《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陀說種種法,是為了幫助眾生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譬如以指頭指我們見到月亮。所以修學佛法要能「因指見月」,千萬不能執著指頭,反遮蔽雙目而見不到月亮,徒然空費寶貴光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

天堂與地獄

人常說做壞事下地獄,地獄有種種苦刑;做善事則能升到...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過別人,這一念魔障就來了

一個人從幼兒園小班大班、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不發願不迴向不誦經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嗎

問: 每天一不發願,二不迴向,三不誦經咒,不上早、晚...

聖嚴法師《時時提起無常觀》

發出離心、修菩薩行。這有什麼好處?一位在家人不論有...

智者除心不除境

許多人喜歡在寂靜的環境中,讀書修道。如果沒有這樣的...

信佛後吃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問: 信佛以後吃長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成剛法師答:...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欲往生極樂所應修習的三種福業

為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亦為了確保在往生時,不發生...

不偷盜得十種功德

《佛說十善業道經》云: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

曾國藩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能讓在家人獲得現世後世安樂之八法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叫郁闍迦的年輕婆羅...

如何能躲過三災八難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因緣具足,用現代話來講,就...

信心是淨土法門最大的難處

淨土宗很難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這些能夠悟透,對淨土才有決定的信心

今天我們的版塊呢,要講到修持門,《莫道老來方修道》...

知恩-感恩-報恩

兩個同時進公司的新人,經歷了三個月的試用期後,一個...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古時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稱。兩位比丘慕名前...

慈法法師:拜藥師佛能令見者歡喜

近代有這樣的例子,這個法師的名字不太好講,因為不太...

人緣不好要怎麼辦

人緣不好者往往有一個毛病,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看...

【推薦】阿彌陀佛的回饋遠超念佛人的付出

在這個世風日下的減劫世間,人和人之間很難說信任二字...

學佛以後是否能萬事如意

問: 學佛以後,是否能萬事如意? 知義法師答: 這個...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問: 請教法師,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宏海法師...

五蓋四障與八尋思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三十七於他有苦不為拔 《集頌》:疾病...

以戒為師

說起戒來,十分容易,拿著戒的放大鏡去挑出他人的毛病...

【佛教詞典】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

【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 p0669   瑜伽四十四卷...

【佛教詞典】克孜爾千佛洞

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木紮特河河谷北岸之懸崖...

【視頻】地藏菩薩的故事《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

地藏菩薩的故事《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

【視頻】雙杉表瑞--紀念成都文殊院中興之祖慈篤海月禪師

雙杉表瑞--紀念成都文殊院中興之祖慈篤海月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