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如何理解「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大安法師  2011/08/11  大字體  護眼色

問:「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當下一念心性之中,所以不必求生距此十萬億佛土之遙的淨土。弟子對此甚感困惑,請法師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諸佛說法,事理雙備,不可執事迷理,尤不許執理廢事。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從理上立言,道理雖是,然不是凡夫的境界。首先得明瞭何謂自性,何謂唯心。

自性乃清淨妙明本性,又云自性天真佛。心這個概念,在佛經中有時指妙明真心,有時指攀緣心,有時指八識的妄心。說自性阿彌陀佛,是對吾人介爾一念體性而言,性具無量光壽,寂照不二,即阿彌陀佛;唯心淨土是對妙明真心而言,此心廣大無邊際,究竟如虛空,量周沙界,西方極樂世界亦不越一念心之外。是故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與吾人心性同體相關,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斯言確哉!然此悉是從理上建言。從事相上來說,距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之遙遠的西方確有極樂世界。淨土在妙明真心之內,卻在凡夫八識妄心之外。我等凡夫眼下全體是心意識用事,煩惑重重,是故,不可執理廢事。宜從事修入手,持戒念佛,讀誦經典,廣修福德,求生淨土,俟往生到極樂世界,方可現量親證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故,唯心淨土,實有十萬億佛剎之遙遠的極樂世界可到;自性彌陀,彼土實有一尊阿彌陀佛可以親炙。如是認知,不執邊見,理事圓融,這才是大乘中道了義,才是淨業行人之正見,於此不可顢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所成

菩薩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

趙尊仁的往生故事

趙尊仁。法名培庚,江蘇如皋縣人。年三十餘歲,從事商...

往生淨土是不是要念到清淨心才能往生

問: 請問法師,往生淨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淨心才能...

宋代高僧遵式法師

幾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講到說他的弘化事業,能夠教化...

發心往生者,皆得無量諸佛護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

念佛是愚人所為嗎

【原文】 或問:妙喜雲愚人終日掐數珠求淨業,念佛果愚...

法名太多用哪個合適

問: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時起了個法名,依止師父又起了...

「淨土四信」是每個淨業行人的必修課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個...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

人為什麼會瞋恨

由於他有慾望,當這慾望滿足的時候他很得意,當這慾望...

念佛見到阿彌陀佛要走嗎

問: 如果念佛念到見佛,是不是就馬上跟阿彌陀佛去極...

如何能夠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問: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不是咒語不靈 而是你不守規矩

一、沒有功德卻要持咒支配護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 《...

念佛時夾雜著懷疑這樣有用嗎

問: 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有點懷疑,總覺得...

「拙」一點,人生就會比較平安順利

一個人不聰明,動作遲鈍,反應慢半拍,就會被人譏為笨...

宏海法師:三皈五戒開示法會

那各位我們現在大家先定定心。今天因為有十幾到二十位...

惠空法師《從佛法觀點談感情問題》

感情問題,從佛法立場來看,勢必從生命現象的角度分析...

不是法門有問題,是操作的心有問題

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塊來說明:第一個,先講什麼是佛陀...

妙蓮老和尚:人最折福之處是什麼

就是嫉妒障礙!看人家做好事總是眼紅、心裡不是滋味,...

佛陀所謂的兩階段救拔

這一段是講到〈譬喻品〉,所謂的三界火宅。那麼三界火...

永遠都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生命中,可能還是有很多眾生、有很多緣並不是投...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

問: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心燥由萬事起,情卻為一人...

【佛教詞典】上人

(術語)上德之人也。佛家謂內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人...

【佛教詞典】無明酒

(譬喻)無明能昏沉人之本心,故以酒為譬。妙法聖念處...

【視頻】道證法師《普賢菩薩行願品》

道證法師《普賢菩薩行願品》

【視頻】觀世音菩薩的故事《童子發願》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童子發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