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分律卷第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五分律卷第六(彌沙塞)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初分之五墮初(九十一墮法)

佛在舍衛城。爾時有法師比丘,名沙蘭,聰明才辯,一切四眾、外道、沙門、婆羅門無能及者;遂乃以非為是、以是為非,知言非知、非知言知,恆以辯巧,勝人之口。諸比丘見,莫不嘆伏,問言:「汝與人論議,以非為是。意為謂是,為知非耶?」答:「我實知非,恥墮負處,故妄語耳!」諸長老比丘種種呵責:「佛常讚歎不妄語,亦教人不妄語。汝今云何為勝負故,作此妄語?」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沙蘭:「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妄語,波逸提。」

爾時諸比丘見比丘尼,言是比丘;見比丘,言是比丘尼;或見男,言女;或見女,言男;或見外道,言是釋子;或見釋子,言是外道。如是種種見異、言異,便生慚愧:「我等將無犯波逸提耶?」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比丘從心想說,犯波逸提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故妄語,波逸提。」

故妄語者:如妄語得過人法中說。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一事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與和尚、阿闍梨,同和尚、阿闍梨共勤學問,初夜、後夜,未曾睡眠。

六群比丘作是念:「今諸比丘展轉相教,晝夜不廢,如是不久當勝我等,當見我過,當求我失。我等當共毀呰,惱使廢業。」便往語言:「汝是下賤種姓,工師小人!汝曾作諸大惡,無仁善行!」諸比丘聞,便生憂惱,廢退學業。六群比丘語餘人言:「我已壞彼讀誦、坐禪行道。」諸長老比丘種種呵責:「汝云何毀壞諸比丘,令廢學業?」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往昔有城名得叉尸羅。時彼城中彼婆羅門,有一特牛行疾多力;復有居士亦有一牛,與彼無異。二人便共捔二牛力,要不如者,賭金錢五十。彼婆羅門牛即便得勝,於是居士恥失金錢,更得一牛倍勝前者,重斷倍賭。彼婆羅門即語牛言:『彼居士更得一牛,其力非凡,欲倍賭之。汝能為不?』答言:『我能!』即集一處,捔二牛力。

「時婆羅門恐牛不如,便毀呰摧督:『曲角!痛挽,薄領痛與!汝今行步何以不正?』牛聞此語,便大失力,不如彼牛。彼婆羅門倍輸物已,而問牛言:『汝向雲能,今何故不如?』答言:『我實堪能,聞毀呰故,力便都盡。可更斷賭,復使倍上,要牽百車上於峻阪;當捔力時,美言見誘,可言:「觠角!汝行步周正,形體姝好,閑挽百車上於峻阪。」於是更賭,果便得勝。』」

佛因是事,即說偈言:

「當說可意言,  勿為不可語;
 畜生聞尚悅,  引重拔峻阪,
 由是無有敵,  獲倍生歡喜。
 何況於人倫,  毀譽無增損?

「諸比丘!彼畜生聞毀呰語,猶尚失力,況於人乎!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毀呰比丘,波逸提。」

毀呰者:言下賤工師種。

如是等,雖說實而欲毀之。若彼聞解,語語波逸提;若不聞、不解,突吉羅。

若言:「汝是下賤。」而彼言非;猶證為是,語語波逸提。

若比丘毀呰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比丘尼毀呰比丘、比丘尼,波逸提;毀呰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毀呰五眾,突吉羅。

不犯者:欲利益語、教誡語、同意語(二事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精勤學問,如毀呰中說。六群比丘復恐勝己,便鬪亂之。至此比丘間,語言:「汝與我知厚,而彼說汝是下賤種姓,工師小人,曾作大惡,無仁善行。我聞其語,與說我無異。」至彼比丘間,亦復如是。彼此聞之,心皆散亂,廢退學業,更相忿恚,不復共語。

有一比丘問諸比丘:「汝等何故,不共我語?」比丘答言:「有人云,汝道說我惡!」彼言:「誰道?」答言:「六群比丘。」彼言:「六群比丘亦云,汝等道說我惡。」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六群比丘:「汝等云何兩舌鬪亂!」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愚癡人!如何同在一法,而兩舌鬪亂?」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師子名曰善牙,有虎名曰善抓,共作親厚。有一野狐常隨覓食,師子及虎不與共語。野狐後時,作是念:『今此二獸甚相愛重,我當鬪亂,使各求食,所殘必多,我當得之。』便至虎邊,而說偈言:

「『善抓汝雄勐,  生處色力妙,
  善牙說汝惡,  我聞心不喜。』

「復至師子邊,亦說偈言:

「『善牙汝雄勐,  生處色力妙,
  善抓說汝惡,  我聞心不喜。』

「二獸聞偈各不相喜,善牙聰明,尋作是念:『善抓不與我語,必是野狐鬪亂所致。』後得一犢與虎,虎不肯食。於是善牙即以偈問:

「『輟我持相與,  何故而不食?
  親厚謂無過,  反更不相喜,
  將無信狐言,  以間吾子意;
  若遂懷恨情,  終當成怨結。
  推此非有他,  必是野狐讒,
  下賤離吾好,  今當殺去之!』」

告諸比丘:「畜生尚以鬪亂為非,況於人乎!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兩舌鬪亂比丘,波逸提。」

餘如毀呰中說(三事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跋難陀常出入一居士家為其說法,斷理官事,救諸病苦。其家後時衰喪殆盡,餘唯婦姑二人而已。時跋難陀以親厚意為姑說法,婦來則止;為婦說法,姑來亦爾。各生疑意,謂其必欲作不淨行;遂相道說,聞乎遠近。諸不信樂佛法者,便譏呵言:「沙門釋子行於非法,過於世間蕩逸之人!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為女人說法,波逸提。」

爾時有大威德比丘,至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次到一家,婦人出,為敷座設美飲食,食訖以小床於前坐,白言:「大德!為我說法。」比丘觀之,知此婦人須臾之間刀風當發,死墮地獄;若為說法,便於座上遠塵離垢。雖見知此,而作是念:「佛制不聽為女人說法,乃至沒命不應有犯。」便答言:「姊妹且安,不得有說。」語已而去。去未久,婦人果風發而死。比丘愍之,還至僧房向餘人說。諸比丘將至佛所,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又問比丘:「汝若為說法,幾語得解。」答言:「五、六語。」於是佛讚少欲知足、讚戒、讚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聽諸比丘,為女人說法至五六語。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波逸提。」

爾時諸比丘入他家,婦人請說法,比丘為說五六語已,默然而住。諸婦人言:「我等未解,願更說之。」諸比丘言:「姊妹!佛不聽我等為女說法過五六語。」諸婦人言:「可為餘比丘說,我因得解。」諸比丘言:「佛未聽我等因比丘,為女人說法。」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聽因比丘,為女人說法。」

爾時有一比丘入大臣家,無比丘伴,諸婦人請說法,答言:「佛不聽我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諸婦人便呼小兒在前立,白言:「大德!可為此兒說法,我因得解。」答言:「佛未聽我因小兒,為女人說法。」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聽因有知男子,為女人說法。」

時諸比丘作是念:「佛雖聽我因有知男子,為女人說法,而有知男子雖知難遇。」復不為說。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聽因別知善惡語男子,為女人說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除有別知善惡語男子,波逸提。」

爾時有優婆塞取不奉法家女為婦,語諸比丘:「大德!為我婦說法,令信樂三寶;為受三歸五戒、八分戒;為說十善、十不善道。」諸比丘悉不為說。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聽與女人受三歸五戒、八分戒,說十善、十不善道。」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五語者: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

六語者:眼無我,耳鼻舌身心無我。

若比丘為女人說五六語竟,語言:「姊妹!法正齊此。」從坐起去。更有因緣,還復來坐,為說不犯。

若說五六語竟,更有女人來,為後女人說。如是相因,為無量女人說,皆不犯。若自誦經,女人來聽;若女人問義,要使得解,過五六語,皆不犯(四事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六群比丘有勢力,餘善比丘無勢力;六群比丘恆遮其五種羯磨,呵責羯磨、驅出羯磨、依止羯磨、舉罪羯磨、下意羯磨;若比丘被五種羯磨,僧欲解亦遮不聽。後六群比丘無勢力,諸善比丘有勢力;眾僧應有羯磨事,六群比丘作衣時至,諸比丘言:「今當呼六群比丘共行僧事。若不捨衣來,自當囑授,我等便得如法行事。」即便集僧,遣人語六群比丘:「汝等可來,僧今集會。」六群比丘言:「我等有事,今遣囑授。」即囑授一比丘來詣大眾,僧應與作五種羯磨者,與作五種羯磨;應與解五種羯磨者,與解五種羯磨。羯磨已,所囑授比丘還到六群比丘所。六群問言:「僧作何事?」答言:「我等所欲羯磨,僧都不作;所不欲者,僧反作之。」六群比丘便往彼羯磨比丘所,語言:「汝等莫愁,我當與汝作力。我向不知為汝作羯磨,故囑授耳!若知者,當廢事往。何緣使彼成此羯磨?」復往解羯磨比丘所語言:「我不與汝解羯磨,不受汝懺悔!」諸長老比丘聞,呵責六群比丘:「云何僧如法斷事竟,還發起?」將至佛所,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僧斷事竟,還發起,波逸提。」

時諸比丘不知僧斷事竟,還發起;後知,生慚愧心,或有出罪悔過者。諸長老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不知僧斷事竟,還發起,犯波逸提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知僧斷事竟,還發起,波逸提。」

復有不如法斷事諸比丘,作是念:「佛若聽我等不如法斷事,還發起者善。」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今聽僧不如法斷事,還發起。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知僧如法斷事竟,還發起,波逸提。」

若僧如法斷事而發起者,波逸提;若僧不羯磨斷事,而發起者,突吉羅;若發起私事,突吉羅。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五事竟)。

佛在舍衛城,與五百比丘僧至阿荼脾邑。時彼居士作是念:「佛久乃來此,尋當復去。我等應親近諸比丘學誦經偈,問所不解。世尊去後,得有所怙。」即到諸比丘所,作是語:「大德!教我誦讀經偈。」諸比丘言:「佛未聽我等教白衣誦經。」以是白佛,佛言:「聽教白衣誦經。」

時諸比丘種種國出家,誦讀經偈音句不正,諸居士便譏呵言:「云何比丘晝夜親承,而不知男、女、黃門、二根人語及多少語法?」諸比丘聞,各各羞恥,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即遙責諸居士:「汝愚癡人!如何譏呵異國誦經,音句不正?」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教未受具戒人誦經,波逸提。」

後復有諸居士求受誦經,諸比丘言:「汝之等輩,嫌我音句,不從我受!汝今復來,徒自勞苦!」答言:「大德!我不毀佛法,不求餘福田。豈可以彼人有過,而不教我耶?」

復有諸沙彌亦欲受經,諸比丘言:「須受具戒,當教授汝。」諸沙彌言:「我等出家應誦經偈,如何受具戒,乃當教授?」諸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今聽教未受具戒人誦經,不得竝誦。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教未受具足人經,竝誦者,波逸提。」

並誦者:俱時誦;或授聲未絕,彼已誦;或彼誦未竟此復授,句句皆波逸提。

先應教言:「待我語竟,然後誦。」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六事竟)。

佛在阿荼脾邑。彼諸居士以佛當去,皆來至比丘所,共諸比丘同屋坐禪、或共經行,初夜後夜都不睡臥。

時諸比丘五日則一竟夜說法,疲極而臥。有一比丘不專繫念,便大睡眠,蹋衣離身,形起露現。居士見之以衣還覆,如是至三,便瞋呵言:「此等常聞種種呵欲,而今發露形起。如是若不樂道,何不還俗?」彼比丘聞,生羞恥心;諸長老比丘聞,亦大慚愧,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彼比丘:「我常讚歎不亂心眠,無有五惡。汝今何故而不繫念?若比丘於經行、坐禪、坐立、臥處,作非威儀,人見不喜,不生信心,已信者退,則非為世而作大明。」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與未受具戒人共宿,波逸提。」

後諸居士,復欲就諸比丘坐禪行道,諸比丘驅出不聽。諸居士言:「大德!莫見驅遣,我等不求餘福田,唯歸大德。豈可以一人有過,都見棄忽!」諸居士中有勢力者便突入房,諸比丘不能制止,便出露宿,為蚊虻、風雨、塵土所困。

時佛從阿荼脾邑到拘捨彌國瞿師羅園。羅睺羅別到婆耆羅僧坊,掃灑一房敷臥具,取水竟閉戶至佛所。去後,分臥具比丘更與餘人,彼比丘即入房住。羅睺羅初夜聽法已,還所得房。彼比丘聞,問言:「是誰!」答言:「是羅睺羅!」彼比丘言:「汝何以來?」答言:「此是我房。」彼比丘言:「分臥具比丘以此與我。」羅睺羅言:「我先掃除,敷置臥具,暫至佛所,聽受法教。如何便欲不復還我?」彼比丘言:「汝雖料理,我是上座應得此住。」羅睺羅言:「得共我住不?」彼言:「不得!」求入坐立及住簷前,皆亦不得。於是羅睺羅作是念:「我至餘房,亦當如是,唯有廁上乃得安耳!」便往廁中。爾時廁中有一黑蛇,佛天眼見,念言:「我若不往,羅睺羅須臾之間為蛇所殺。」便往廁前彈指[口*磬]咳,羅睺羅亦作聲應。佛問言:「汝是誰?」答言:「是羅睺羅!」又問:「何以在此?」具以事答。於是世尊將羅睺羅還所住房,於夜過已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不容羅睺羅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愚癡人!云何野狐驅逐師子?」時諸比丘因此,復以上諸居士入房露宿白佛。佛種種讚少欲知足、讚戒、讚持戒已,告比丘:「今聽諸比丘共未受具戒人二宿。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與未受具戒人宿,過二夜,波逸提。」

共宿者:共一房宿。

若上有覆,有四壁;或上有覆,無一壁、二壁,皆波逸提;無三壁,不犯。

若有四壁,上已覆半、若未半、若過半,皆波逸提;若少多覆,不犯。

於此諸處,若過二宿,至後夜時,以脇著床及轉側,皆波逸提。

不犯者:同覆各有隔;若病不能起居;若有諸難;若常坐不臥;若彼臥,比丘坐;彼坐,比丘臥。

比丘尼亦如是(七事竟)。

佛在毘舍離。時世饑饉乞求難得,告諸比丘:「各隨知識安居。」有諸比丘在婆求末河邊安居者,種種因緣,如自稱得過人法中說,乃至佛問:「汝等更相讚歎,為實、為虛?」答言:「有實、有虛。」佛言:「虛者,得波羅夷。」種種呵責實有比丘言:「汝等云何向未受具戒人自說得過人法?」呵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自說得過人法,言:『我如是知,如是見。』實者,波逸提。」

過人法如上說。若向未受具戒人,自說得過人法,語語波逸提。

若受大戒人不問,而向說,語語突吉羅。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不犯者:泥洹時說;受具戒人問,而後說(八事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犯僧伽婆尸沙罪,或故出不淨、或與女人身相觸、或向女人麁惡語、或向女人自嘆供養身;有從僧乞別住,僧與別住者,或行摩那埵、或行本日、或有出罪者。時六群比丘於僧中皆調弄之,諸比丘倍增羞恥。

復有一比丘犯故出不淨,僧與別住。時彼比丘檀越請僧中食,別為彼比丘敷好坐具,六群比丘先往請家,在好坐具上坐,居士言:「莫坐是處!我供養比丘,當於上坐。」六群比丘言:「彼比丘不應坐此!」居士言:「應與不應,我自知之!」六群比丘言:「先應坐此,而今乃應在最下坐。」居士復問:「何故如是?」答言:「彼比丘有罪。」居士復問:「為犯何罪?」答言:「犯故出不淨。」居士便譏呵言:「此等沙門常說除欲想、滅欲熱、斷欲覺;而今如此,為道作穢。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六群比丘:「汝等云何向未受具戒人,說他麁罪?」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說他麁罪,波逸提。」

有諸比丘,不知是麁罪,向未受具戒人說,後知生疑:「我將無犯波逸提?」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比丘不知他是麁罪,向未受具戒人說,犯波逸提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知他麁罪,向未受具戒人說,波逸提。」

爾時世尊勅僧,羯磨差舍利弗,往調達眾中唱言:「若有受調達五法者,彼為不見佛法僧。」諸比丘作是念:「若向未受具戒人說他麁罪,為要須羯磨?為不必耶?」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僧不羯磨,不得向未受具戒人說他麁罪。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知他比丘麁罪,向未受具戒人說,除僧羯磨,波逸提。」

麁罪者:若波羅夷、若僧伽婆尸沙。

僧所羯磨人,當隨僧所教,若教向甲說,而向乙說;教說此罪,而說彼罪,皆波逸提。

比丘說比丘尼麁罪,突吉羅。

比丘尼說比丘、比丘尼麁罪,波逸提。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說比丘、比丘尼麁罪,突吉羅。

若未受具戒人已聞彼比丘犯麁罪,問比丘。比丘反問:「汝所聞云何?」彼言:「我聞如是如是!」然後言:「我聞亦如是!」不犯(九事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世尊種種讚歎比尼、讚歎誦比尼、讚歎持比尼、讚歎優波離,說持律比丘有五功德:一、自堅護戒品;二、能斷慚愧者疑;三、自住正法中;四、於僧中所說無畏;五、降伏怨敵。

時諸比丘作是念:「佛為我等作如是說,我等云何而不勤修誦問比尼?」即苦誦習,晝夜不懈。

時六群比丘作是念:「今諸比丘晝夜勤受誦問比尼,必大聰明解諸罪相,見我等過,終為我損。我今當共毀呰比尼、學比尼者,令其廢業不復誦習。」便往諸比丘所問言:「汝誦習何等?」答言:「比尼。」六群比丘言:「何用誦習雜碎戒為?何不誦習五陰、六入等諸義經耶?誦比尼,不過四事、十三事、二不定法。何用多知?多知、多見,增益人疑。」諸比丘言:「多知、多疑,我亦謂爾!」便不復誦習。六群比丘自相謂言:「彼諸比丘不復誦習比尼,我等泰然,快得安樂!」諸比丘聞,問言:「汝等何所說?」即如實答。時諸長老比丘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作是語:『何用是雜碎戒為?說是戒時,令人憂惱!』作如是毀呰戒者,波逸提。」

戒者:波羅提木叉、半月布薩所說戒經。

若比丘發心作念,欲令人遠離比尼,不誦、不讀,而毀呰戒,波逸提。

若比丘發心作是念:「我當毀呰,令波羅提木叉不得久住。」而毀呰戒,偷羅遮。

若教人遠離佛所說諸經,而毀呰者,波逸提;若欲令法不久住,而毀呰者,偷羅遮。

若比丘毀呰比丘戒,波逸提;毀呰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戒,突吉羅。

若比丘尼毀呰比丘、比丘尼戒,波逸提;毀呰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戒,突吉羅。

若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毀呰五眾戒,皆突吉羅。

若五眾毀呰優婆塞、優婆夷戒,皆突吉羅。

若恐新受戒人生疑廢、退心,教未可誦戒,不犯(十事竟)。

佛從拘薩羅國與五百比丘俱,向阿荼脾邑。時彼比丘聞佛當來,作是念:「此諸居士不信樂佛法,無大講堂,佛與大眾當於何住?」即集共議,便自斫伐草木,而營理之。時諸居士譏呵言:「我等白衣斫伐草木,出家之人何緣復爾?此等常說慈忍,護念眾生,而今斫伐,傷害無道。無沙門行,破沙門法!」佛既至已,到新講堂,就座而坐,問諸比丘:「此堂誰造?」答言:「我等所造。」又問:「草木誰所斫伐?」答言:「亦是我等。」佛種種呵責言:「汝愚癡人,不應作此!草木之中,人生命想。汝作此事,使人懷惡!」呵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殺生草木,波逸提。」

時諸比丘使守園人、若沙彌,斫伐草木。諸長老比丘問言:「佛豈不制殺生草木耶?」答言:「我等使人為之,不違佛制。」諸長老比丘言:「自殺、使人殺,有何等異?」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自殺生草木,若使人殺,波逸提。」

時諸比丘作新房舍,有諸居士桉行所住,語比丘言:「善哉,大德!此房舍物皆我所施,速作成之,使我等得施用之福。」諸比丘言:「佛不聽我自殺草木、若使人殺。云何得成?」於是諸比丘,無房舍住,庭草沒人,又欠齒木。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有四種種子: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實種子。凡諸草木從四種子生,若比丘一一所須,語淨人言:『汝知是!』若不解,復語言:『汝看是!』若不解,復語言:『我須是!』若不解,復語言:『與我是!』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自伐鬼村,若使人言:『伐是!』波逸提。」

若生草,生草想、生草疑,皆波逸提;乾草,生草想、乾草疑,突吉羅;乾草,乾草想,不犯。

若以刀斧斫,斫斫波逸提。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無故殺生草木,突吉羅。

若為火燒、若析、若斫,知必不生,不犯(十一事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六群比丘數數犯罪:上床、下床皆不如法,數數食,別眾食,非時入聚落不白善比丘。諸比丘見,語言:「汝等莫數數犯此諸罪,當自見罪,向人悔過。勿負信施,長夜受苦!」六群比丘言:「我犯何罪?」諸比丘言:「汝犯如是如是罪。」六群比丘不答犯不犯,更說餘事。諸比丘言:「我不問汝,汝何以不答犯不犯,而說是事?」六群比丘言:「我知汝等不問是事,我自說耳!」諸比丘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不隨順答,而作餘語,波逸提。」

時六群比丘猶犯前惡,諸比丘復如上教誨,六群比丘默然不應。諸比丘問言:「佛制戒不聽不隨順答,汝何故默然?」六群比丘言:「佛制不隨順答,我今不語有何等罪?」諸比丘言:「餘語、不語,有何等異?」種種呵責已,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餘語、不語,有何等異?」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故不隨問答,波逸提。」

若不隨問答,問問皆波逸提。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若誤取他語而答,及先相恨不共語故不答,不犯(十二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慈地比丘作是語:「陀婆比丘隨欲恚癡畏!」諸比丘聞,呵責言:「汝何以誣說僧所差人,隨欲恚癡畏?」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慈地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人前誣說僧所差人,波逸提。」

於是慈地不復得在人前誣說,便獨處誣說陀婆比丘,隨欲恚癡畏。諸長老比丘聞,呵責言:「佛已前制,汝何故猶誣說僧所差人!」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慈地:「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人前、獨語,有何等異?」呵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誣說僧所差人,波逸提。」

若僧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所差人,而誣說此人,隨欲瞋癡畏,語語皆波逸提;若僧差而不羯磨及餘人,作此誣說,語語突吉羅。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若實隨欲恚癡畏,語言:「我當說彼聽。」不犯(十三竟)。

佛在毘舍離。有一住處下濕,有比丘得下濕房,出臥具露地敷曬;至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去後大雨,水漲漂沒;食還不見,即便急覓,或得大床、或得小床、或得拘攝、或得被褥。諸比丘見,問言:「汝何從得此臥具諸物?」答以上事。諸長老比丘呵責言:「汝所作非法!為僧作臥具人難得;既敷,又無能隨收斂者。云何去時不舉,致使漂沒?若當遂失,便空此一房!」呵已,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如上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露地敷僧臥具,去時不舉,波逸提。」

爾時六群比丘使守園人、沙彌露地敷僧臥具,去時不教舉,為鳥啄嚙、埿雨爛破。諸長老比丘見,語言:「汝不聞佛制不聽露地敷僧臥具,去時不舉耶?」答言:「我使人敷,不違佛制。」諸比丘言:「自敷、使人,有何等異?」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於露地自敷僧臥具,若使人敷;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波逸提。」

有諸比丘於露地敷僧臥具,六群比丘後來於臥具上或坐、或臥,去時不舉。前比丘謂六群比丘應舉,六群比丘謂前比丘應舉。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前比丘應囑後比丘,後比丘應舉。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於露地自敷僧臥具,若使人敷;若他敷,若坐、若臥,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不囑舉,波逸提。」

有諸比丘見僧臥具,污埿不淨,或以灰土、或以牛屎,著上曬之,在於界內不敢遠離。以是白佛。佛言:「若雨得收,聽離。」

有諸比丘曬僧臥具,不敢出界外。以是白佛。佛言:「若審還不雨,聽出界外。」

復有諸比丘曬僧臥具,在邊坐禪、或熟眠寢語。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曬臥具,於邊坐禪、熟眠,犯者突吉羅!」

復有諸比丘曬僧臥具,不即收舉,日曝損壞。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若不時收舉,突吉羅。」

復有諸比丘見僧臥具,敷在露地,以不自敷、不使人敷、己不坐臥,而不收舉。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若見僧臥具敷在露地,而不舉者,波逸提。」

有諸白衣來入僧坊,索僧臥具,欲露地敷。諸比丘不與,便大譏嫌。以是白佛。佛言:「聽與!」既與,欲得早舉,教令速去,白衣復瞋。以是白佛。佛言:「不應教令速去,應伺候去時舉。若不舉,波逸提。」

復有白衣請僧,借僧臥具,於家敷之。諸比丘坐,去不舉。佛言:「應舉。若不舉,波逸提。」

若諸比丘到比丘尼僧坊,露地敷比丘尼僧臥具,謂非僧臥具,而不舉者,亦波逸提。

復有諸比丘自擔床席,諸居士譏呵言:「此諸沙門如諸伎兒、如作幻人!」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自擔,犯者突吉羅!」

又大會時,露地敷僧臥具,諸比丘一坐一起,輒皆舉之,由是速壞,以是白佛。佛言:「若不雨,聽事都畢,然後舉之。」佛既聽囑,後來坐臥臥具比丘,便囑和尚阿闍梨、同和尚阿闍梨等諸大德,及病比丘。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應囑和尚阿闍梨、同和尚阿闍梨等諸大德,及病比丘,犯者突吉羅!」諸比丘囑一比丘,一比丘獨舉疲頓,以是白佛。佛言:「隨臥具多少,若少,囑少比丘;若多,囑多比丘。」

諸比丘不知云何名受囑、不受囑?以是白佛。佛言:「使彼知受,是名受囑。」

若不自舉、不教人舉、不囑舉,一腳出界外,突吉羅;兩腳出,波逸提。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十四竟)。

佛在毘舍離。有一住處下濕,時十七群比丘在一房中安居,去時不舉僧臥具,悉皆爛壞。後六群比丘來,語舊住比丘言:「為我開房,示臥具處。」舊比丘即開十七群比丘所安居房與之。入已,手摸臥具爛壞成土,問舊比丘:「先誰住此?」答:「十七群比丘。」於是六群比丘種種呵責十七群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十七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於僧房內自敷僧臥具,若使人敷;若他敷,若坐、若臥,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不囑舉,波逸提。」餘皆如露地敷臥具中說(十五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十七群比丘新作房舍,六群比丘後來,語舊住比丘言:「為我次第開房!」舊比丘問:「汝樂何者?」答言:「我樂十七群比丘所作新屋。」便差與之。六群比丘即到其所,語言:「汝出去,我等當於中住!」十七群比丘言:「此房幸大,自可共住。」時六群比丘,作是念:「此諸比丘有慚愧,學戒法,初夜、後夜不睡、不臥,必見我罪,不宜共住。」便語言:「我等不樂共住,汝可更索餘房。」十七群比丘言:「若不樂共住,上座可在前房,我等住於後屋。」六群比丘言:「此亦不得!」復求在簷下、庭中露住,皆悉不聽。彼既不聽,此不肯去,便強牽出,十七群比丘即大喚。諸比丘出,問:「汝何故大喚?」答言:「六群比丘強牽我出!」諸比丘呵責六群比丘:「汝云何強牽人出?」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於僧房中強牽比丘出,波逸提。」

六群比丘既不得自牽,便使守園人、沙彌牽出。諸比丘見,問言:「佛不制牽比丘出僧房耶?」答言:「我不自牽。」諸比丘言:「自牽、使人,有何等異?」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於僧房中牽比丘出,若自牽、若使人牽,波逸提。」

有病比丘在房,欲出庭中,不能起居,語諸比丘:「善哉,長老!牽我出房。」諸比丘言:「佛不聽我牽比丘出房。」復有比丘,浴室中浴,熱悶倒地。諸比丘不敢牽出,氣絕而死,並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病人須牽出房,牽出犯波逸提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瞋不喜,於僧房中自牽比丘出,若使人牽,作是語:『出去,滅去!莫此中住!』波逸提。」

若於後屋,牽至前屋;若於前屋,牽出戶外;若於戶外,牽至庭中;若於庭中,牽出庭外,皆波逸提。

若牽出其衣缽,突吉羅。

若將其所不喜人來共房住,欲令自出;若出、若不出,皆突吉羅。

比丘牽比丘尼出,突吉羅。

比丘尼牽比丘、比丘尼出,波逸提。

比丘、比丘尼牽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出,突吉羅。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牽五眾出,突吉羅。

若牽無慚愧人,若欲降伏弟子,而牽出者,皆不犯(十六竟)。

佛在拘薩羅國,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諸比丘分臥具,或得房中、或得樹下。六群比丘至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食後於四衢道中,共諸居士、外道、沙門、婆羅門,論說王事、鬪戰事、利害事,如是等種種俗事。彼諸人等皆譏呵言:「我等俗人家事因緣故,在此中有所論說;沙門釋子亦復在此論說俗事,與我何異?」

投暮來還,於所住處與守園人、諸沙彌輩復更語說;乃至夜闇,方覓房舍。到一屋中,問先住比丘:「汝等幾歲?」答言:「我若干歲。」六群比丘言:「汝小出去,上座應住!」諸比丘言:「長老!何意闇來?」答言:「我隨佛後來。」諸比丘言:「我亦隨佛後來。我若更索餘房,復應惱諸比丘,如今長老惱觸於我。」六群比丘便敷臥具在其中住;初夜、後夜,高聲經唄,更相問難;中夜,鼾睡,妨諸比丘坐禪行道。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六群比丘:「汝作此惱諸比丘,非惜佛法!」以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諸比丘先敷臥具竟,後來復敷,波逸提。」

有諸比丘先敷臥具竟,暫出。六群比丘於後,使白衣復敷臥具。諸比丘見,問言:「汝不聞佛制,他敷臥具竟,不得復敷耶?」答曰:「我使白衣,不違此制。」諸比丘言:「自敷、使人,有何等異?」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諸比丘先敷臥具竟,後來若自敷、若使人敷,波逸提。」

有諸比丘先敷臥具竟,暫出;後來比丘不知,復敷臥具;先敷臥具比丘還,後敷臥具比丘便生疑:「我將不犯波逸提耶?」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不知比丘先敷臥具,後來復敷,犯波逸提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知他先敷臥具,後來若自敷、若使人敷,波逸提。」

爾時大會多比丘集,房舍雖大而間數少,後來比丘無有住處,先敷臥具比丘呼入共住,彼恐犯墮不敢入。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不相觸惱,犯墮,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知他先敷臥具,後來強自敷、若使人敷,作是念:『若不樂者,自當出去。』波逸提。」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十七竟)。

佛在舍衛城。時一住處有重閣屋,有一比丘止住其上,敷尖腳床,常系其念,坐臥上下,初不卒暴。時有客比丘來,以上座故,轉以與之;此比丘身體重大,不一其心頓身床上,床腳下脫打下比丘頭;頭破大喚,閣上比丘即下辭謝,閣下比丘呵責言:「先住比丘,我初不聞坐起之聲。汝云何適來便有是事?汝豈不聞世尊讚歎繫念耶?」諸長老比丘聞,即來問之,答以上事。諸比丘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僧重閣上,尖腳繩床、木床,用力坐臥,波逸提。」

住閣屋,應以尖腳床著下,非尖腳者著上;若無非尖腳,應以大物支;若無支,應縛橫;若無橫,應覆著地;若不爾,而坐臥,乃至坐臥一腳尖床,皆波逸提。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若板覆閣及木簀,知必不下脫,不犯(十八竟)。

佛在拘捨彌國。爾時闡陀比丘常出入諸家,乃至見其慇勤,難相違逆,皆如上有主為身作房中說。闡陀於是求於屋地,得一好處便起高基,以墼薄累作於四壁,極重覆之;覆重壁圯一時崩倒,填押傷殺婆羅門麥,彼便瞋呵言:「此沙門輩,為欲住壽一劫,為欲為子孫計?一兩重覆,足以終身,何為過厚,致此崩倒?」復言:「此輩所用,不損父母,自可極意作此惡業。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闡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作大房舍,從平地累留窓戶處,極令堅牢再三重覆;若過,波逸提。」

若至第四重,若草、若瓦、若板覆,一一草瓦板,皆波逸提;方便及燒、斫時,皆突吉羅;覆竟,波逸提。

沙彌,突吉羅(十九竟)。

佛在拘捨彌國。爾時闡陀作大房舍,用有蟲水澆於埿草,亦使人澆。優陀夷用有蟲水飲食、澆浴。諸居士見闡陀用有蟲水,澆於泥草;從優陀夷索飲,以蟲水與之。居士語言:「此水有蟲。」答言:「但飲水,勿飲蟲!」諸居士言:「大德!既飲水,如何不飲蟲?」便不復答。諸居士譏呵言:「此等沙門常說慈愍護念眾生,而今以蟲水澆埿、飲食、澆浴,無憐愍心!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以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闡陀、優陀夷:「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知水有蟲,若取澆埿,若飲食諸用,波逸提。」

有蟲水者:囊漉所得,肉眼所見。若澆埿、若飲食,蟲蟲波逸提。

若有蟲,蟲想、有蟲疑,皆波逸提;無蟲,蟲想、無蟲疑,皆突吉羅。

用蟲水,有內外用。內用者:飲食之屬;外用者:澆埿、洗浴、浣濯之屬。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若諦視不見,囊漉不得,不犯(二十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不教誡比丘尼,不為說法,由此故空無所得;而反呵罵:「由汝輩故,令佛正法減五百歲!使一切人不敬沙門,輕賤比丘,不加供養!」

時波闍波提比丘尼與五百比丘尼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佛問瞿曇彌:「頗有上座比丘教誡比丘尼,為說法,有所得不?」答言:「無也!世尊!由諸比丘不教誡,不說法故,諸比丘尼空無所得;而反呵罵:『由汝輩故,令佛正法減五百歲,眾人不復恭敬供養沙門!』」於是世尊,為比丘尼種種說法,示教利喜已,遣還所住。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上座,實不教誡比丘尼,不為說法,而反呵罵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不應如是呵罵,犯者突吉羅。從今諸比丘應教誡比丘尼,應為說法。」於是諸比丘便教誡比丘尼,為說法,即有所得。

後六群比丘,亦往比丘尼住處,語言:「諸姊妹集,我當教誡說法。」諸比丘尼即集一處,六群比丘便為說淫欲麁惡語。諸比丘尼中,有得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者,皆不聽受。時六群比丘尼咸讚歎言:「此諸比丘善能教誡,無復過者!」

於是波闍波提比丘尼,復與五百比丘尼往到佛所。佛問瞿曇彌:「諸比丘教誡比丘尼,為說法不?」答言:「有諸比丘教誡比丘尼,為說法,多有所得。復有六群比丘來,令比丘尼集,雲當教誡,反說淫欲麁惡語,六群比丘尼讚以為善,無復過者。」佛為諸比丘尼說法已,遣還所住。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若僧不差教誡比丘尼,而教誡者,波逸提。」

時六群比丘,便出界場,自共相差教誡比丘尼,便往比丘尼住處,語言:「僧今差我來教誡汝!」諸比丘尼如上集一處,六群比丘復為說麁惡語,乃至波闍波提比丘尼往到佛所,遣還所住,亦如上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等實出界場,自共相差教誡比丘尼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比丘成就十法,僧應差教誡比丘尼。何等為十?一者、戒成就、威儀成就、恆畏小罪;二者、多聞,諦能了達,知佛所說初中後善,善義、善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三者、善能誦解二部戒律;四者、善能言說,暢理分明;五者、族姓出家,諸根殊特;六者、於佛法中,未曾穢濁;七者、舉止安詳,身無傾邪,被服法衣淨潔齊整;八者、為比丘尼眾之所敬重;九者、能隨順說法,示教利喜;十者、滿二十歲,若過二十。有五法不應差,若已差應捨:一者、所誦經戒而悉忘失;二者、諸根不具;三者、多欲;四者、現為惡相;五者、教比丘尼親近惡人。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僧不差,教誡比丘尼,波逸提。」

不差者:不白二羯磨差。

教誡者:說八敬法。

若不差,教誡比丘尼,語語波逸提;教誡式叉摩那、沙彌尼,突吉羅。

沙彌突吉羅(二十一竟)。

五分律第六

 

上篇: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下篇:彌沙塞五分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比丘三千威儀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 後漢安...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

菩薩瓔珞本業經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集眾品第一...

菩薩戒本

菩薩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六...

【註音版】吉祥經

吉祥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

修行本起經

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

佛說解夏經

佛說解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大乘同性經

大乘同性經卷上(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毘盧遮那藏說經) 周...

【註音版】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海印三昧論

海印三昧論一卷(並序)依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皛所述 若夫...

雲棲淨土匯語

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

【佛教詞典】菩薩二乘所修對治差別

【菩薩二乘所修對治差別】 p1133 辯中邊論中卷十六頁雲...

【佛教詞典】天魔外道

天魔與外道,二者皆喜歡為害佛道。梵網經說:天魔外道...

學佛是迷信嗎?

學佛最要緊的是在事上的運用。如果只是燒香拜佛,求佛...

天津拆除寺廟時,遇到「關公」顯聖護法

《影塵回憶錄》是一本記載倓虛法師一生弘法事蹟的書,...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脫

吾人因何而講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吃臘八粥選料有講究

1月5號是臘月初八,不少人還保留著喝臘八粥的習俗。如...

把「謝謝」帶回去

誠拙禪師在圓覺寺弘法時,法緣非常興盛,每次講經時,...

天魔出現往往有這幾個特色

一般我們除非深入教理,否則很難從魔所說的相似法教理...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沒...

慧律法師《「運命」而不被「命運」》

當前命相、風水、地理之學大行其道,相信的人為數不少...

真正障礙往生的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

諸位要知道在我們八識當中分成三類,第八識第七識跟前...

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不思維無常的過患

云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 此...

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

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

勸化更多的人來行善

有的人喜歡個人行善,然後好自己獨吞善果。見別人行善...

【視頻】《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