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講)
《楞嚴經》修學法要,常欽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四面,壬三、盜戒。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本經的四種清淨明誨,也就是:正式的發明菩薩的戒法,這個菩薩的四重戒法,跟我們之前所學的五戒,乃至於出家的聲聞戒,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們在上一科當中講到止觀,對於我們修學《楞嚴經》的人,他的特點:就是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修《楞嚴經》的人,他對生命的相狀,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反正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所以《楞嚴經》它的整個生命是向內去觀察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什麼是『真如』呢?簡單講: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也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這一念心。
現前一念心性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你要成就離一切相。
第二個、要成就即一切法。
在我們的菩薩道當中,首先你要成就的是,你要把這個離一切相的心性的本體先找到。我們一個凡夫眾生,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內心當中有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惡業。所以我們只要跟外境接觸,你心中一定會出現相狀,一定有相狀的,因為有業力,它就會出現相狀。這個相狀,可能是安樂的、你歡喜的相狀,也可能是痛苦的相狀,也可能是一個雜染的相狀,也可能是一個清淨的相狀,有各式各樣的相狀。因為我們過去造了各式各樣的業力,所以你跟人事接觸的時候,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相狀會出現。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只要是一個有形相的東西,它就是一種生滅變化之法;它是生滅變化的,而且虛偽無主,它往哪裡變,你做不了主的!
當我們心中出現相狀的時候,你一旦住在這個相狀,你這個菩薩就躁動不安了。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學佛很久,他功課也做很多,但是他那個情緒,變化多端,你就知道這個人心中一定抓了很多的相狀不放,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結。
所以,我們剛開始,在觀照這一念心的時候,先用空觀。空觀它的特點,就是直接照了我們心性的本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心中本來沒相狀的,所以我們抓了很多相狀,其實是失去我們原來的面目。所以你修空觀的人──你會慢慢、慢慢…明瞭的心跟相狀會慢慢的脫離,把這個心中這些灰塵、這些相狀慢慢的脫離…慢慢脫離,我們講:還它個本來面目。你本來就沒有相狀的,你一直要把這個相狀抓住,其實是我們自己障礙自己,就是這樣子。
世間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外境不會讓你痛苦的,它只是一個助緣而已;外境是一個業力的顯現,顯出一個相狀,但是接不接受、執不執著看你;要不要顯現這個,是你沒辦法決定的,但是你要不要把它執取,這個是你可以做主的。
我們修空觀的人,特點就是──
你心中的相狀還是會出現,但是你慢慢、慢慢能夠達到無住,你是住在一念的心性,以無住為住。所以修空觀會讓一個人輕鬆──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做你該做的事情。那麼你一個人修空觀的人,慢慢、慢慢你的心,對這個相狀,就有免疫的功能,慢慢、慢慢…離一切相。但這樣還是不夠的,這個是比較消極的──先把自己安住下來。
那下一個工作呢?就是:即一切法。菩薩要發起廣大的願力,生命是要有目標的,這個時候菩薩修學假觀。
假觀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觀察諸佛的功德,甚至於希求好樂之心;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的波羅蜜,菩薩有好樂心。
第二個、觀察眾生的苦惱,菩薩有這個慈悲救拔的心。
菩薩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生起了兩個願望:第一個要上求佛道,第二個要下化眾生。依止這個願力產生菩薩的動力,開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菩薩在整個生命當中,他遇境逢緣,其實他就做兩件事情:
首先,想辦法讓自己離一切相。其次,讓你自己的願力不斷的提升,成就無量的波羅蜜的功德莊嚴,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我們叫清淨心,或者叫空正見;那麼即一切法這一部分就是菩提心。你的清淨心跟菩提心結合起來,這個就是我們說的──你成就了菩薩種性。
這個菩薩種性就是──整個菩薩的一個戒體。所以我們在研究戒法的時候,你每一個殺盜淫妄這四個根本戒法,你一定要跟你的菩提心、空正見要相融通的。菩薩的戒定慧是互含互攝的,它沒辦法切割的;不像聲聞戒法,戒就是戒、定就是定、慧就是慧,三個沒有很明確的直接關係,只有間接的關係,但是菩薩的戒法它不是,戒法跟止觀一定有關係。
我們在研究菩薩戒法的時候,它每一條戒法的解釋,你會發覺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它的一個表層含義──就是佛陀制這一條戒,是對菩薩的一種身口意的規範,這是一種規範義。
第二個、它有它深層的含義──就是佛陀在制這條戒的時候,他是在發揮菩薩道的精神,有它深層的精神。
比方說:我們看前面的殺戒來看──就是佛陀要求我們,不能夠去傷害有情的生命,這個是表層意思;但是你看經文裡面,佛陀有他的深意,就是你不能吃眾生肉,因為你這個菩薩道的精神在慈悲護生,你要尊重生命!你今天好不容易產生了空正見,產生了菩提心,你每天吃眾生肉,傷害你菩薩道的精神,慈悲心沒有了;慈悲心沒有了,菩提心也沒有。
所以我們在研究菩薩戒法的時候,你一定要掌握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它表層的規範,第二個是它深層的精神。但從經文來看,佛陀對於它的內在精神的發揮,比例是更多,比它規範的內涵是更多。我們看經文就清楚了:
壬三、盜戒
盜戒基本的表層定義,就是不予而取他物──主人沒有給予,但是我們用非法的手段來奪取他人的財物,這裡包括了私下的偷,公然的搶,乃至於用欺詐的方式來騙取,統統屬於盜戒所收攝。
持戒功德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犯戒過失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首先:我們把盜戒的一個持戒功德,它的一個相貌表達出來:在凡夫的六道眾生當中,身為一個菩薩能夠做到其心不偷,就是我們內心當中,不再隨順於偷盜之心,菩薩他的戒體──菩提心與空正見,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能夠不隨順於偷盜;那麼這樣子在因地上,不隨順於偷盜;在果報上,就慢慢、慢慢不隨順生死果報的相續,所以它的標準就是其心不偷。
為什麼不偷呢?佛陀講出一個理由:就是我們修學大乘的真如三昧,我們的目的要出離三界生死的,但是如果偷心不除,生死是不可了的。這裡的偷心它有兩層的意思,我們前面說過,第一個、表層的一種身口意的規範,第二個、深層的一種精神。從偷盜的精神來看:
什麼叫偷心呢?只要你還貪求三界的依、正二報,這個就是偷心了;對生命的果報特別的執著、念念不忘,這個就是偷心了。
因為這樣會傷害你的空正見,也傷害你的菩提心了。這以下的過失,主要的是約著表層的規範,說:為什麼不能偷呢?這裡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假設一個人他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他的功課的加行也非常的多,但是他經常會去奪取他人東西的一種慾望跟行為,那麼他最後會得到什麼果報呢?邪道,邪曲之道!這個邪道眾生,經文上講到兩類的眾生:第一個是畜生道,第二個是鬼神道,這兩個道都是心術不正。
什麼叫邪道呢?
一、福報大的是一種精靈──這個精靈它的本位是畜生類。比方說:它是一隻老虎或者是一隻狐狸。這個畜生,因為它過去生的習氣是偷盜,它喜歡去佔別人的便宜、去偷取別人的東西,所以它就盜取日月的精華,時間久了之後就變成精靈了──狐狸精、老虎精等等;它就是吸收日月的精華之後,它就能夠變現做人,變現成男眾、女眾…各式各樣的變現,這個叫精靈。
二、中品妖魅──前面的精靈,它的本位是畜生,這個地方的本位是鬼神,但這個鬼神它是歡喜偷取人類的精氣,把人類的精氣吸走以後,變成他個人的能量,也可以做各種的變現。
三、下品的邪人──這是一個人道,這個人道,他為前面的精靈跟妖魅所附身,來當作他們的一個媒介,幫他們做事情的,叫邪人。
那麼這個邪人是諸魅所著──為前面的精靈跟妖魅之所附身;這些人──彼等群邪,都有他相應的眷屬,都是邪知邪見、無慚無愧的,而且都是自己認為成就無上道的。
這以下是佛陀的預言──
說:在我(佛陀)滅度之後,到了末法時代,五濁惡世、魔強法弱的時候,這些妖邪的精靈、妖魅、邪人,就開始出來活動了。這些惡人出來活動,是以什麼方式呢?是潛匿奸欺,稱善知識──他把心中欺詐、欺誑之心,把它隱藏起來,表面上裝出一副大善知識的樣子,每一個人都自己認為自己得上人法;說:我是某某的古佛轉世、某某菩薩轉世…
他為什麼把自己的生命抬高了呢?他的目的就是要詃惑無識,恐令失心。無識就是說,他對佛法的知見、他對佛法諸法因緣生的道理,沒有很深刻的體驗。詃惑,詃就是這個人,他會經常談論這個吉凶禍福──說你這個人,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災難、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樣的病痛…以這樣一種吉凶禍福的口氣,來迷惑這些沒有知識的人。那當然這個人也搞不清楚生命的緣起,也不知道世間上果報是有因果的,他也搞不清楚,就恐令失心。他就被這恐怖的言詞,失掉了一種正確的判斷力,六神無主啦;尤其一個人遇到病痛、遇到災難現前的時候,他更是六神無主。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人以善知識的姿態出現,妄談吉凶,結果呢,所過之處,其家耗散──這個人所到之處,眾生為了要消災免難,就把金錢供養出去,結果整個財富就要耗盡了。
這裡的盜戒,它的一個深層意思,我們看後面的經文,他不單是偷盜財物,他是偷取佛法,販賣如來,這個過失是比較重的,後文會講到。我們先做一個簡單說明——
只要是在世間上出現一個佛教的善知識,不管他是哪一個宗派,有兩個共同的原則,是不可以犯的──兩大禁忌。(一犯到這兩個重要的標準,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
第一、一個善知識不能夠自我膨脹──妄談自己個人的修證:比方說,他在大眾場合宣揚他自己持戒修苦行的善法,更嚴重的是宣談自己個人的果證,這是佛教的大忌,因為你個人的修證,你談出來有什麼用呢?佛教的理論是諸法因緣生,我們把法門提出來,每一個人依照法門去修持,他就能夠離苦得樂,如果我們妄談個人的修證,產生個人的盲目崇拜,使令整個學佛的焦點,就失去它的焦點,大家不是在學佛法,是在學你個人的行為,這對整個佛教來說,不是好事情。所以一旦是在自我膨脹,這個就是有問題。
第二、顛倒說法──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一個善知識絕對不能夠在公開場合,妄論感應神通、吉凶禍福,不可以的!因為你這樣子,會讓大家產生一種向外攀緣的心。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向內安住的。
法師的責任就是──弘護正法,開人智慧,開啟他人心中的光明。
那麼自我膨脹跟顛倒說法,都有誤導眾生的過失,把眾生誤導到另外一個方向去,所以在後文說:偷取佛法,販賣如來,這一部分佛陀發揮的比較多,有很深重的教誡。
佛教捨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違教深害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捨貪近道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諸佛教誨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這一段,佛陀把整個其心不偷,它的一個內在深層的精神,發揮得非常詳細。什麼叫其心不偷呢?
說:我教比丘,這個比丘當然包括了聲聞比丘,也包括了菩薩比丘。循方乞食──身為一個出家的比丘或者是菩薩比丘,他乞食的時候,是不能有分別心的,不能選擇對像的,他是平等的、按照次第的一家一家來乞食。為什麼呢?因為捨棄貪求之心。依止這個──對三界果報的貪求捨棄以後,就有助於成就我們無上菩提之道,所以諸比丘等,不能夠在大界當中,烹煮熟食或儲存飲食。菩薩道的一個精神──寄於殘生,旅泊三界,菩薩在觀察生命,他把生命當作是一個大海中的水泡。他觀察我過去的業力,創造我現在的身心世界,我有一個外在的色身、有內在的感受跟想法,那麼這個身心世界?只就是一個廣大大海中,一個暫時存在的水泡,它隨時會破滅的,所以我只是暫用這個還沒有破滅的水泡、這個色身來修學佛法,三界的生命只是暫時借住的,這叫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身為一個菩薩,他經常保持一種精進,把今生當作最後一生,從此以後再也不來三界了。
佛陀在訶責偷盜之心之前,先把佛陀的教誡表達出來——
一個菩薩,他的心態就是『寄於殘生,旅泊三界』。諸位…你要是讀蕅益大師《梵網經菩薩戒》的戒體篇,你會發覺:一個人要得到菩薩的戒體是不容易的,就是這一句話──寄於殘生,旅泊三界。你憑什麼受菩薩戒,憑什麼?憑的就是這一句話。你把整個三界的果報,當作一個暫時的因緣,你生命的目的,就是這個過程──積功累德。所以如果說你今天的心情,向外執著的心,還是很重,包括你的色身、包括外在的東西,你都執著很重,你這個菩薩戒體,可能只是跟菩薩戒結結緣而已。這裡就道出菩薩道的精神:
菩薩來到人世間,假借這個暫時的生命,來積功累德做最後的衝刺,從今以後要解脫生死──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佛陀先把菩薩道的精神表達出來,假設我們今天違背這樣的一個精神,是什麼過失呢?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這個賊人,什麼叫賊人呢?古德解釋說:就是在佛法當中,你出了家,也穿上了袈裟…現出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相狀,但是你卻依止外道之法來教導你的弟子。什麼叫外道之法呢?你跟你的弟子講一些吉凶禍福、神通感應;這就是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這地方有兩個過失:
一、販賣如來──佛的功德是宣說正法;佛有說法之恩。結果你現出佛的相狀,因為你出家就是現出佛的清淨幢相,結果你沒有宣揚正法,你講的是外道法,讓佛的功德在世間消失掉──販賣如來,把佛的功德給販賣出去了,你沒有扮演佛陀說法的角色。
二、偷取佛法──佛法有開慧之恩,你宣揚了佛法,進入到眾生的心中,一定要把眾生心中的光明點亮,讓他知道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你要讓他產生一個抉擇判斷的能力,他自己要自覺。
一個人生命的改變,來自於自我覺悟──自覺、自審、自調,他才能夠自我反省、自我調伏,他生命就慢慢離苦得樂──法有開慧之恩。
結果你宣揚了佛法,他跟著你學這麼多年,他越學越顛倒…越學越顛倒,所以說,這不但是販賣如來,還把法的功德──開慧的功德也失掉了。
這種人的結果──就是造種種業,這個業當然是偷盜之業,偷盜了佛法、偷盜了佛陀。皆言佛法──把這個外道之法,都說成是佛法,反過來卻{非}…這個非是誹謗如法持戒、如法說法的比丘、比丘尼,說他們是小乘之道,不知道善巧方便。結果呢?就有兩個結果了,由是疑誤無量眾生,第二個墮無間獄。從利他的角度,跟著他學的人,每一個人都是顛顛倒倒,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第二個,他自己因為誤導眾生的關係,死後墮入無間地獄了。
這裡偷盜最大的過失:
偷取佛法,販賣如來。他的過失在哪裡呢?就是誤導眾生!
佛教是很重視你的知見,知見最重要,因為你的行為,是來自於你內心的判斷;人生就是一個抉擇,你要這樣做、還是那樣做,你選擇A跟選擇B,後面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當我們一個人的知見模糊的時候,這個人就沒有希望了。
在佛法中你注意──你學《唯識》你就知道,所有的煩惱裡面,最大的煩惱、最大的過失是什麼?諸位知道嗎?是的,愚癡!沒有一個過失比這個嚴重,愚癡的人造罪是無慚無愧。我們從果報可以看出因地:你看有些人,他得果報業障現前,欸…他拜懺,一下子業障就消除,他的果報不會堅固;有些人業障一現前的時候,怎麼懺都沒有用,就是你因地的時候是無慚無愧。依止邪知邪見、無慚無愧所造的業,得果報的時候,那幾乎是一種定業不可轉。
我們今天明白道理,有時候會一時糊塗,也會造業;但是明白道理的人,他會產生一種自我反省的力量,他會有慚愧心。慚愧心在造業的時候,不管是在方便時──造之前,或者正造作的時候、跟造了之後,他慚愧心不斷的活動,這個人造罪是怎麼情況?他踩了剎車!這個車子踩剎車,雖然撞上去,力道沒那麼強。一個人依止無慚無愧造業的時候,是不踩剎車的;他造業是用全部的精神體力在造業,得果報時,就很難懺悔了。
我們看古代聖賢的教誨,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說:子路,子路這個人是好勇過人,很勇猛的。有一天,他看到有一個人掉到河裡面去,他趕快把他救起來,這個人的家人很感激他,就送子路一隻牛。子路這個人很謙卑,哎呀…不敢當啊,就把牛還回去了。孔子知道以後,非常不高興說:子路這種行為,以後會有很多人,淹死在河裡沒人救了。為什麼呢?子路考慮的是個人的小節;孔子看到的是大節,他看到的是一個社會的風氣。因為,古時候的人,並沒有因果思想,約束這個世間的行為,來自於賞善罰惡。結果子路的善法,沒有得到真正的獎賞,很多人就沒有修善的動力。依照孔夫子的意思──你應該接受嘛,私底下再送給別人就好了;你不接受…那大家修善的動力就沒有了。
又比方說:在一次的祭祀當中,需要一隻羊當祭品。子貢看到這隻羊要被殺,覺得很可憐,就為這隻羊求情啊。孔子說:汝愛其羊,我愛其禮。他說:你看到的是表面的這隻羊,我看到的是廣大的社會風氣,你看:我們透過祭祀,第一個、讓人家敬畏鬼神,當佛教沒有出世的時候,人們憑什麼斷惡修善?煩惱習氣很重的,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鬼神的思想,讓我們產生害怕,不敢造惡,這個需要透過祭祀來形成這種思想。第二個、尊重祖先,我們為了不讓祖先蒙羞,所以我們不敢造惡業。所以祭祀的存在,在當時的社會是維持一個人斷惡修善的一種力量。總而言之,不管是世間的聖賢、出世間的聖賢,他們的重點就是培養知見──造善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成就痛苦的果報。
假設我們疑誤了無量眾生,這樣子的過失,當然罪重,讓他產生錯誤的判斷。比方說:我造了惡業,我怕啥!我師父幫我加持就好了。你是在害他!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還不敢造太大的惡業,你每一次把他的業力擋掉,等到他哪一天惡貫滿盈的時候,你擋不住,你就知道怕了。表面上在保護他,其實你是在害他。
一個善知識,要能夠讓他明白道理:什麼是善的因緣,什麼是惡的因緣;讓他知道怎麼去趨吉避凶,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善知識。
因為一個人的顛倒說法,使令佛的說法功德、法的開慧的功德,在人世間慢慢的消失掉,誤導了無量的眾生,這個過失就很重了,所以要墮無間地獄了!這是佛陀的教誡。
應該怎麼辦呢?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修學大乘的三昧,應該在如來形像之前,在身上燃一燈炷,或者燒一個指節,乃至於在身上爇一炷香。這個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是有這樣做,燃戒疤──在家居士燃在手上,我們出家眾燃在頭頂上,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燃身供佛。
燃身供佛的目的──(有兩個功德)
第一個、我說是人無始的罪障,在燃身供佛的過程當中,能夠消滅無餘,長揖世間,永脫諸漏;他能夠永遠擺脫這個世間上,有漏罪業的糾纏,有消除過去罪障的功能。
第二個、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那麼他燃身供佛,雖然不能馬上就能夠大開圓解,能夠悟入所謂的大乘的無上覺路,就是大乘的圓通──悟入真如佛性。但是對於真如的法門──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已經生起堅定不可破壞的決心。蕅益大師說:世間上最珍貴的莫過於色身,他連色身都能夠供養三寶,表示對法的皈依心特別的強,所以對於真如之法,能堅定不可破壞的理解。
假設一個菩薩不能夠捨身供佛,以為因地,即便他修成了無為的聖道,他以後還要到人世間來酬償過去的宿業,正如我(我是釋迦牟尼佛的餘報),其中[馬麥正等無異]。
馬麥我們解釋一下:佛陀在舍衛國,他有一次結夏安居,受了一個國王叫阿祇達王的邀請,到國王的花園來應供。佛陀帶了如法的比丘僧團來到阿祇達王花園的時候,但是,阿祇達王被魔王所蒙蔽,就把這件事情給忘了,結果三個月都沒有派人去供養佛陀及比丘僧團。佛陀進退兩難,因為已經答應這個國王前來應供,也不能出去托缽。結果在這個花園當中,有一個養馬的馬師,他把他的馬麥,養馬的馬麥,撥一半來供養佛陀跟大眾師,這就是佛陀的餘報。因為佛陀在過去生因地的時候,曾經用惡口說:你們這些出家眾,不事生產,只有資格吃馬麥!以惡口來譭謗出家的比丘,所以招感這個果報。
最後的總結:汝教世人修學大乘三摩地,從前面的不淫、不殺,到斷偷心,是先佛世尊第三個決定、不可改變的、清淨明確的教誨。在這段經文,佛陀為了要讓我們捨棄對三界果報的貪求,提出了燒身、燒臂供佛的思想,我們作兩方的說明:
第一、為什麼燒身、燒臂能夠消業障呢?
業障不是心裡的事境嗎?為什麼跟色身有關係呢?蕅益大師解釋說:所有的罪業都是依止色身而起的,一個人會造殺盜淫都是跟色身有關係;過去我們依止這個色身,生起一念愚癡顛倒的心去造罪,現在還得要依止這個色身,生起懺悔、發願的心,來燃身燃臂、來消這個業障。所以在燃身、燃臂的時候,在點戒疤的時候,是要發願的──菩薩是看未來,過去的不要談了,從今以後我要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化。他在燃身、在身體痛覺現前的時候,來激發菩薩的願力,這時候念念的發願…就把這個罪業給消掉了。
第二、關於燃身供佛這件事情,我們要量力而為。
諸位如果看《瑜伽菩薩戒》,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因為《瑜伽菩薩戒》它都是為凡夫來宣說的,只有一兩條是為加行位的菩薩宣說的。但是《梵網經菩薩戒》就不同了,《梵網經》有很多是為法身菩薩宣說的,所以有些我們只能夠隨喜讚歎。比方說:我聽一個長老上課時,跟我們教誡說,說:在埔裡有一個比丘,他就是燃身供佛,他用油布,把全身纏起來點火燃燒,那是幾年前的事情,結果燒到最後的時候,他根本沒辦法承受那個痛苦,哀嚎大叫,在大叫中死亡。看這個情況,不是好事情。
所以:我們在看《梵網經》的時候,第一件事情,你要了解你的定位,菩薩有凡位的菩薩,有聖位的菩薩,有法身菩薩,有各式各樣的菩薩…有資糧位的菩薩,外凡資糧位,內凡加行位,然後還有所謂的通達的法身位。
印光大師經常提醒我們──你不是法身菩薩,不要做法身菩薩的事情;你是小學生,你一定要去做大學生的事情,這不對!
諸位要知道──我們的菩提心有兩種:
第一個、願菩提心:翻閱《梵網經》…析骨為筆,刺血為墨,類似這種思想的,我們是隨喜讚歎,先成就意樂,叫願菩提心。有些戒法你必須要做到,有些戒法你是隨喜的。比方說燒身,把身體燒掉供佛,這個我們現在只能夠隨喜,因為你要假借色身來修行,我們只能夠取其精神,你凡位的菩薩,你的色身一燒了,你就完了!而且你一旦痛苦、產生瞋心,可能會觸動我們的罪業,而墮落惡道,非常有可能。
三昧之本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施捨之法
身捨貪悋:
【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
心捨慢瞋:
【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身心捨盡: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不著權乘:
【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判決邪正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最後佛陀對於我們菩薩道其心不貪的標準,作一個總結──
為什麼要不貪呢?
因為它是修學三昧的一個重要根本。說:假設一個人,他修學禪定,但他不斷偷──對三界的果報、自己的眷屬、自己的色身,非常的貪求,即便他做很多的定課,也修很大的福報,但這個人怎麼回事呢?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就像一個人,用水去灌這個漏巵;巵是一種裝水的器具。不幸這個器具底面有破洞,(漏就是有破洞),那麼你不斷的灌水,下面不斷的漏掉,所以你希望把這個水裝滿,縱經塵劫,終不可得。以下講出:
成就捨心的方法──我們從這四點來培養菩薩施捨之心:
一、從一個出家眾來說是衣缽之餘,分寸不畜,除了你日常的用品、衣缽之外,其它的東西是越少越好;有多的東西,不要去積存,盡量捨給庫房;別人所供養你的飲食有剩餘呢,施給飢餓的眾生,就是捨掉這些身外的財物。以下捨掉內心,通於在家、出家。
二、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首先,捨掉我們的慢心──在大眾當中,你能夠合掌頂禮大眾,來培養我們的謙卑。其次,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有人不同意我們,捶打謾罵,我們把他當作消業障想。
諸位受菩薩戒,你要注意兩個重點:第一個高慢,第二個瞋恚。
不是所有的煩惱都會傷到你的戒體,不是的。比方說:你稍微貪愛一點,你說你這個人喜歡喝茶葉、咖啡,亂不了。但是你對於高慢跟瞋恚這兩個煩惱,你要注意!你研究菩薩戒你就知道,這兩個直接傷到你菩提心的根本。為什麼?因為菩提心的根本在大悲──不忍眾生苦。當你的高慢心跟瞋恚心生起以後,眾生不敢靠近你了,你跟眾生的距離越來越遠,你的菩提心當然就失掉了。這兩個煩惱是菩薩道的大忌——慢與瞋。
諸位看看菩薩戒──這兩條戒佛陀制的很重,只要跟瞋、慢有關係的。尤其是瞋心──在菩薩的瞋心當中,別人刺激你,你發脾氣,佛陀不怪你,第一念不怪你,但是時間久了,你念念不捨就開始結罪了。
你無法不發脾氣,因為修養不好,但是你不能讓瞋心在你心中不斷的停留!
就是說:你的戒體一定要產生觀照力,一個菩薩你完全沒有自我反省的力量,你菩薩戒的戒體就守不住了。外境刺激我們,我們直覺的反應,這個不能怪你,第一念真的是不能怪你,但是你第二念的相續,你戒體的觀照力沒有生起,就開始結罪了。有關瞋心的罪,菩薩戒制的特別重,你不能讓它相續。
三、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這個我們當然是隨喜,我們能夠捨離色身的財物、內心的憍慢跟瞋恚,乃至於身肉骨血都能夠與眾生共同享用。
四、最後要捨掉──對於佛法的執著。前面是捨掉財物、內心的煩惱,這裡捨掉法的執著。說:不要將如來不了義教…──佛陀說法有實法跟權法:
實法──就是佛陀他內心想什麼,就講什麼;這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真實的知見叫佛的知見。
權法──就是佛陀本來想要講這件事情,但是外在的環境不具足,你講了之後,他得不到好處,所以佛陀只好──施設方便!比方說:佛陀在戒律裡面,佛陀允許出家比丘在佛世的時候,吃五淨肉。說,欸!為什麼不能吃肉呢?佛陀在世的時候就可以吃。那你是執取方便法不放,那是因為佛陀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滿地石頭,長不出蔬菜,所以佛陀用神通力變現出來的。佛陀這樣講,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他不得不為實施權。佛陀為了要順從環境的因緣而宣說不了義教,我們到了後世,不能夠把它當作自己的一個知見,甚至於以這樣知見去誤導後面的初學。要能夠用一個更開闊的胸量來修學佛法,我們就容易通達真如三昧。最後總結:能如我前面所說的,是一個正法眼藏──正知正見;如果相反宣說,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見。
我們從整個經文的結構來看──
佛陀的其心不偷,就是慈悲喜捨的捨。一個人你有慈悲心不難,你起歡喜心也不難,但是你要捨得下。懺公師父講到菩薩道的精神,他提到一個思想:
一個人受了菩薩戒,你要修捨心,你要先從學吃虧著手。
學吃虧就是──你付出的多,但是你得到的少!
我們現在人的思考都喜歡──我付出的少,得到的多!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你的思考模式裡面,你覺得:我為人人是對?還是人人為我比較好?你的思考模式會影響到你未來的生命。如果你認為:我是相信我為人人是對的,你這個人的生命,是往上在走,你的福德智慧往上提升;如果你深信:人人為我是對的,那你來人世間,是來消福報的,你是往下墮。
我們可以做得不夠好,沒關係,但是我們的方向不能錯!
我們要建立一個知見叫認清路頭──就是:我這個人還有習氣、還有煩惱,但是我知道我的方向在哪裡!為什麼我們要讀聖賢書?就是確認我們的目標,你的目標正確了,雖然我們還有一些習氣,但是不管怎麼樣,你總會慢慢、慢慢的自我反省、自我調整。如同:大海里的一條船,風浪不斷的擊打,波浪洶湧,但是你有你的方向,即便剛開始有點偏差,但是不管怎麼樣,你還是往這個方向在前進。
你要建立一個犧牲奉獻的精神,就是學吃虧,這就是捨心啊!
你在今生當中──你對佛教、對眾生的付出比較多,你得到比較少,但是你又是心甘情願,那你今生的福報,是向上在提升的。所以我們看這個盜戒,除了表層的規範之外,你要明白佛陀那個深層的精神──捨心,要把它的精神讀出來,你才能夠知道未來的一個修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