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讓罪業消失的方法就是「懺悔」

淨界法師  2022/10/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讓罪業消失的方法就是「懺悔」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若遭眾厄種種衰惱不吉之事,擾亂憂怖,不稱意時,應當甘受,無令疑悔,退修善業。即當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惡業故,今獲此報,我今應當悔彼惡業,專修對治及修餘善,無得止住懈怠放逸,轉更增集種種苦聚。

就是說我們造了業之後,這個業不會自動消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個觀念很重要!一個人要懺悔,就必須相信業果決不會失掉的。

過去有一位女居士,這位女居士前生有強大的善業力,所以今生福報很廣大。當然福報大的人比較怕死亡,但不幸的是,她前生雖然造了善業,也造了罪業,所以她今生就得了癌症,中年還不是年紀很大,就得了癌症,所有的醫生都治不好。有人就建議她說:你乾脆到喜馬拉雅山去找大修行者,請他幫你加持。

這個時候,這位女居士經過了一翻的波折,就找到了喜馬拉雅山上修行的上師;當然這位上師有禪定,就入定為她觀察。他說:「你的癌症的確是有罪障。」他說:「我現在可以用我的禪定力、三昧力,把你的罪障暫時挪到後面去,你的病痛馬上就會好。但是,你來世還會再得一次癌症,看你要不要?」這位女居士聽了之後就放棄了!

我覺得這位上師還是有點良心,講真話。「業果不失」就是說,我們今天身為佛弟子的基本觀念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如果你不認同這個觀念,你已經不是一個佛弟子了。

一切法,不管是善法、惡法,都有它「生起」的因緣,也有它「消失」的因緣!

你今天在造罪的時候,因緣是從你的內心生起的;既然這個東西是從你內心生起,別人就不能夠幫你消滅!如果說,這個罪業是外來的,是「他生的」──你本來沒有這個業,是別人給你的。別人給你的,那別人當然可以把它拿走。問題是:你的罪業是你的虛妄心生起的,那麼別人就沒有辦法幫你消滅。

就像佛陀在經上講一個比喻說:你今天在那個地方睡覺做夢,夢中出現了很多的夢境,看到很多快樂的夢境,也遇到很多痛苦的夢境。這個夢境是怎麼來的呢?是你做夢的心生起的。

佛陀不能到你的夢境裡,把你的夢境消滅掉!

佛陀只能到你的夢境裡,把方法告訴你,說:「你現在是在做夢,我告訴你消滅這個夢的方法。」你能夠依照佛法的方法操作,你覺悟了、光明出現了,這個夢境自然就消失掉,這個叫做「罪從心起將心懺。」所以當我們造了罪業以後,諸位要知道:你要把這個罪業消失的唯一方法就是「懺悔」,沒有其他方法。

有些人造了罪業之後,也不去懺悔,他去布施,拿錢來贖罪。你拿錢出來布施叫做「修善」,你是在積集「福報」,而你以前所造的殺盜淫妄叫做「罪業」,這是兩件事。你那個造罪的心,不生起慚愧、懺悔的心,你的罪業依舊還在,你來生得果報,非常的富貴,但是當罪業表現出來的時候,你也是短命多病,這兩種「業」是不能互相抵銷的!

所以,你在懺悔之前,要知道「業果」是不失的,每一個業有它所招感的相對果報──布施招感富貴、持戒招感莊嚴…你造某一方面的罪業,它有某一方面的果報。所以我們在懺悔之前,就要知道你不去懺悔,這個業是永遠存在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能否「帶業往生」,該怎樣「帶」

如果業障不消除,你一事無成。有的人說帶業往生;有的...

六大根本煩惱牽引著我們輪迴

我們講業障通常包括了三大類,哪三大類?就是煩惱障、...

障礙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堅持

當我們在精進的時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為。雖...

一息尚存,彌天之惡仍可悔改

彌天之惡,猶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

每天堅持誦五遍大悲咒,是對應著五佛部

接下來,這個出世間功德的第三條:就是能夠滅罪和消業...

至誠念佛可以轉業

原文: 又學道之人,凡遇種種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會。...

小孩患有自閉症,該怎麼辦

問: 我的小孩五歲,患有自閉症,智力低下,不與人溝...

極樂世界是虛無縹緲的嗎

莫說西方為譬喻,須知名與實相應。譬甜似蜜非無蜜,喻...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真正的福報是內心沒有煩惱

今天我們從這個福講起,可能我們也講過說福報太重要。...

對自己和對別人要用不同的標準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引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說: 「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

【推薦】解脫的四要

前言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在解脫煩惱的束縛,覺悟宇宙人...

淨慧法師《生活禪》

生活禪這個題目,可以說是天天講,年年講,月月講,總...

佛陀乞食空缽而回的因緣

一次,比丘們問佛:世尊!您成正覺後,曾入娑羅聚落乞...

把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剛出家時最好不要獨住

問: 法師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場,那麼弟子...

如何讓心不被外境所轉,同時定住

問: 如何關注心不被外境所轉呢?一絲一毫的心都不能動...

犯戒有五衰耗

佛說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 一者求財,所願...

聖嚴法師《念佛禪七開示精華錄》

念佛也是禪 念佛,通常被認為是淨土法門,為什麼成了...

警惕都市人群八大心理病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雖然改善了。但心裡的承受...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

知初出家,必住叢林,先修福本

參禪人,首立沖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問: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淨界法師答: 斷惡修善...

如來子孫,為眾所尊

原文: 曼佛世時,其有信受佛經語深,奉行道德,皆是我...

【佛教詞典】因明正理門論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陳那造,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三年...

【佛教詞典】諸欲無常虛偽不實

【諸欲無常虛偽不實】 p1356 瑜伽八十四卷一頁云:諸欲...

【視頻】崇慈法師《憨山大師》

崇慈法師《憨山大師》

【視頻】慧律法師《夜夜抱佛眠而不自知》

慧律法師《夜夜抱佛眠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