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應該要不急不緩

李炳南老居士  2024/05/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佛應該要不急不緩

念佛這樁事,總得不緩不急,否則易出毛病。當初釋尊有一弟子,擅彈七絃琴,此人學佛後很是用功,不肯休息。在一般人見之自然甚好,但釋尊視之則不對。因凡事得取中道,不用力固然不行,用力過了,怕難持久易生退轉。

釋尊知其情形,遂於一日召此弟子來前,命試奏一曲,但囑須將琴弦放緩,彈來不成聲調;又命上緊至緊到極點,這樣非但也不成聲調,且不到三五勾托,弦卻斷了數條。此人謂師不知琴法。釋尊問是何故?此人謂琴弦緩則不成聲,過緊則斷矣。

釋尊謂汝明此方可修道,用功緩而不進,固如琴弦緩不成聲,但用功過急非但事不能成,將如此琴一樣斷弦。

諸位同仁念佛,不只七天來此念,定要天天在家念。若在家不念,則如琴弦太緩;來了這裡拚命地念,又如琴弦太緊易出毛病。

或有人說:常聽你講剋期求證,又說要精進,怎麼又說急了出毛病呢?這須分清,剋期是不休息,精進是不昏沉不散亂,常寂常照要是外頭拚命的喊,心裡一股勁想什麼好現相、好境界,那是躁急不是精進。

躁急是要出毛病的,因著心不能清淨,心不能安定,不淨不安是大不合法的。精進是不斷、不退,常寂常照,雖是唇舌不住,但是心要安閑,若工夫不到時候,便求有境界瑞相,是躁急,是二心多心,躁急與多心,便與「一心不亂」毫釐千里矣。

故念佛必須要心身輕安,念到心氣和平就是好境界。否則太急躁,即使念上三個星期,也是不能得到好處的,而且會著魔。

有偈云:「唇舌雖不住,心意要安然,油缽持過市,能由靜得全。」

這偈上二句是說念的時候雖然舌唇不住的動,但心意要安然自在,這安然自在是什麼都不要企求,有企求便不是一心,是二心了。好境界,工夫到時自然便有,不是心躁急求來的。

喻月照水,若舉一盆水搖搖動動,向東去取月見不到,又持西去求月,又見不到。水動波興,總是取不到。倘將水盆平放地上,波靜不生的時候,月形自然會照現的。

下二句是說端油過市而不傾出,皆由心意安靜的緣故。

這裡有一段故事,是說:古時有一國王,要試驗一個人的智慧,與他約就,要他端一滿缽油向鬧市中去走一遭,轉回來要他一滴不傾,否則殺頭。

國王事前卻在街上擺布醉象和美女樂隊,意在攪亂這人的心思。此人只得遵旨前行,剛走過去前面來了醉象,好多人都驚惶不已,喊著退開。此人因生死關頭,惟有不慌不忙,鎮靜自持,端平缽,看清路,一心無二用,從人群中過去。

前面卻又來了一群樂隊,個個都是如花似玉的美女,一陣脂粉香氣和嘹亮的音樂,路旁的人又齊聲喝彩。此人因想到死上,仍是把心安在油缽上,放平了步,目不邪視,耳不旁聽,走了過去。

結果回到國王的面前,果然一滴油也沒有傾出來,安安全全,免了死罪。

諸位要知此一缽油一滴也沒傾出來的緣故,一者就是心要專一,二者就是心要安閑。吾人念佛得力處,也就是要心專一及安閑。明此方能有成就,方能救得生死。

諸位諸位,吾心喻缽,六字洪名喻油,五欲六塵喻醉象歌女,國王殺頭喻生死輪迴,諸位諸位,要把缽持平,照顧缽內的油,莫教它一滴傾去!如此方能保全性命,一切醉象歌女都不要去理它,我們走一遭試試看,莫要使油傾出缽外,專一專一,安閑安閑,一直念下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李炳南老居士文章列表

怎樣憶佛

問: 怎麼憶佛? 大安法師答: 憶是回憶,憶念的意思...

昌臻法師《臨終助念往生》

今天談的題目是臨終助念往生。學佛的人特別是修淨土的...

老實念佛的人是什麼樣的

祖師大德總是苦口婆心勸人老實念佛。這句看似簡單,實...

平時就要訓練,信願才能堅如金剛

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

【推薦】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一個念佛人為什麼他的種性高貴?《無量壽經》說,念佛...

淨土五經格局的由來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在...

淨業行人如何修死觀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說無常經》言:外事莊彩咸歸壞...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獲罪無量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李炳南居士:快刀斬亂絲

人生於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間的聖人,時候...

【推薦】修淨土法門必須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別途之分,淨土法門是屬於別途,也就...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轉變》

戒殺是息刀兵之本 諸位老師,各位佳賓大德,各位同修...

李炳南老居士《當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覺悟現在的環境及將來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

百年何曾一日休歇過

當我們凡夫執著了外境,把它當作真實,麻煩就很大。所...

種植寬容,收穫感動

什麼是寬容?寬容是寬大有氣量,原諒不計較他人。寬容...

人若不慎思,往往會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則故事。深山裡,有兩隻猛虎,一隻叫善牙,...

吳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緣

《梵網經》云,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

煩惱即如來種

佛教常將蓮花比喻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徵,這本身就...

智慧與禪定者易生淨土

因智慧能斷疑故。 這智慧不是說我們高考能考一個很好的...

敬佛無定法

冬夜嚴寒,一個乞丐顫抖著敲響容西禪師的屋門,哭著向...

有利於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講「正命」,所謂正命是指正當的工作、正當的職業...

曾國藩的修身十二法

一、主敬: 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

百蔬之首——白菜

白菜是中國的特產,古時稱菘,到宋代才改稱白菜,在我...

【推薦】為何一念《地藏經》心裡就恐怖害怕

像我們有些個人跟我說不能念《地藏經》,一念《地藏經...

不要老掛起那討債的面孔

佛講一切法無相,尤其在《金剛經》中,明確講無我相,...

【佛教詞典】五旦望

禪林五參上堂日與祝聖上堂日之總稱。五參上堂日指每月...

【佛教詞典】九地九品思惑

(名數)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為八十一品之惑。...

【視頻】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16-示現真法》

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16-示現真法》

【視頻】慧律法師《阿賴耶識 異熟識 阿陀那識》

慧律法師《阿賴耶識 異熟識 阿陀那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