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四面,己三、迴向。
這一科是屬於「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的這一大科,這一大科我們分成了「靜中修」跟「歷緣對境」 修。靜中修又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正示念佛方法」 ;第二科是「善識對治除障」,這是第三科的「迴向」。
這一大科的主要意義是說明,我們前面講到的念佛方法,所謂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句話是說,念佛法門是以阿彌陀佛的名號為根本所緣,我們就是: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以這一句的萬德洪名,來熏習我們這一念的妄想。這樣子的熏習以後,使令我們這一念的妄想心當中,能夠生起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不思議熏,不思議變。生起這種功德莊嚴以後,我們應該要怎麼辦呢?要把這個功德,做怎麼樣的處置呢?就是這一科要交代的,就是迴向。
這個迴向我們先消文,什麼叫做迴向呢?就是回轉導向,把這個功德的去處,把它做一個回轉、做一個導向。這句話怎麼說呢?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心情,我們這一念心就是有無明,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執著,我們內心有一個「我」,有一個常一的主宰,有一個「我」以後呢,誰能夠念佛呢?「我」能夠念佛,是那個「我」在念佛。念了佛以後,這個功德是誰去受用呢?也是「我」單獨去受用。這樣子使令我們的功德非常的狹隘,怎麼辦呢?就是「迴向」,我們經過這種迴向的方便,可以使令我們這個狹隘的功德變成廣大。
所以這個迴向法門,在唯識學把它判作方便善巧,唯識學把六波羅蜜開成十波羅蜜,這十波羅蜜裡面,般若波羅蜜開出四個:智、智慧的智;力、力量的力;第三個是願。智、力、願,願望的願;第四個就是方便善巧。就是說,本來這件事情是很難做到的,但是透過這個方法,我們能夠很快的做到,就是說,本來積聚廣大的功德,對我們來說是很困難的,對一個有執著的心情來說,是很困難的,但是佛菩薩的慈悲跟智慧,他有方便善巧,使令我們這一念心,透過迴向,能夠使令我們所修行的功德變成清淨、變成廣大,這個就是方便善巧。
這個是整個迴向的意義,就是把我們本來這個功德只是流入了這種無明的執著,我們不要使令它趣向這個方向,把方向轉變一下,把它轉變成一種清淨廣大的境界,這個叫做迴向,這是迴向的大意。
我們看印祖的開示,大家請合掌。
己三、迴向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迴向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然鬚髮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 ,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與徐福賢書 ——
好!我們加以說明。
我們把《文鈔》分成三科來說明,先看第一科。
第一段是說明迴向的意義,為什麼要迴向呢?我們加以說明。「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迴向往生。」
這一段文印祖告訴我們,一個修淨土人,我們日用當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我們在三寶中住,多少為三寶做一點事,掃地、洗碗等等,一切的,我們供佛、供香,這種世間的有為善法,這是第一個。其次講到出世間的善根,「誦經禮拜」這個是種種無漏的清淨善根,不管是世間的有為功德跟出世間的善根,要怎麼辦呢?應該要怎麼處理呢?「皆悉以此功德,迴向往生。」就是要把這種功德,使令它不要流入到人天福報,要把它集中起來,迴向到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地方「迴向往生」我們解釋一下。印祖在另外一篇文章提到說,這個迴向是應該包括兩個內涵:
第一個,約著現生來說,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把這個功德加持在現生的,這個生命還沒有往生之前,能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這第一個。
其次,約臨終來說,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所以印祖他的意思,就著淨土行人來說,我們應該把所有的功德,加持在這兩個方向上:一個是現生;一個是臨終。這是迴向往生的辦法。
這樣子做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看第二段。「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你這樣子的修持,一切的行門,當然我們以信願持名是正行,其它的佈施、持戒,種種的行門,都是淨土的助行,這是萬善莊嚴淨土,這一切的法門,都對往生有幫助,不但是念佛,一切的法門都是淨土的助行,它都能夠幫助我們往生。
下面講一個譬喻, 什麼叫淨土助行呢?「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這個灰塵,「眾塵」就是這個世間上有很多的灰塵,東邊一塊灰塵、西邊一塊灰塵、南邊一塊灰塵,各式各樣的灰塵,這個灰塵分散以後,它就力量薄弱,怎麼辦呢?「聚眾塵而成地」,我們把這個灰塵集中起來,就成一個大地,就能夠運載,有這種運載的功能。或者說「聚眾流而成大海」。這個水,東邊一灘水、西邊一灘水,我們把這個水集中起來,變成一個大海水。這個意思就是說,迴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種凝聚的力量,把我們的功德凝聚起來,不要使令它分散,凝聚在我們所要趣向的目標。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只是念佛不迴向,這件事就有問題,會使令我們這種功德,就會流散到這個世間的有漏福報去,對我們往生,就不能有一種加持的力量。
所以這個迴向,它能夠把一切的善法集中,你今天做一點善法,明天做一點善法,但是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聚眾塵而成大地,聚眾流而成大海」。這樣子「廣大淵深,其誰能窮」。這個就是一個強大的力量,這個迴向的殊勝就在這個地方,它有一種凝聚的力量。這個是說明迴向的意義。
應該怎麼迴向才如法呢?這以下說明迴向的方法。
第二段「然鬚髮菩提心,誓願度生」。我們迴向的依止處是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呢?
誓願度生,就是要立定一個大悲心,廣度無量無邊眾生。這就是把我們的胸量擴大。這個地方講 「誓願度生」 是一個總說。這以下說明怎麼樣能夠誓願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我們把一切的拜佛、念佛、誦經、持咒,乃至於掃地、洗碗,這一切功德「普為四恩」,這個「四恩」就是四重恩:父母的恩;師長的恩;這個國王,古時候國家是屬於國王的,我們能夠修行,就是國王的恩德,或者我們講因為國泰民安的關係,我們能夠修行,所以這個國家對我們的功德也是很大,這個國王也是一個重恩;第四個施主。父母、師長、國王、施主,這個四重恩。「三有」就是三界的眾生,欲有、色有跟無色有。乃至於法界的眾生,這些大地上爬的螞蟻,都是一樣,我們願意把我們的功德,普遍的迴向給他們。
這樣子講一個譬喻,為什麼要這樣迴向呢?功德我自己受用不是很好嗎?前面說過迴向往生,我把我的功德迴向我自己,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把我的功德迴向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不就可以了嗎?這些眾生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我為什麼要為他們迴向呢?這下面印祖講出一個道理。
「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就是說,本來我們內心當中積集功德以後,這個內心生起一片的光明,就是一個火,這個無明當中,生起一個智慧火。這個智慧火,你經過迴向以後, 就像加上汽油一樣,這個光明就更大。或者說 「如苗得雨」 ,你在內心當中,生起了一個功德的幼苗,很不容易,大地裡面,經過你的努力修持,生起一個幼苗,經過你一迴向,這個幼苗遇到雨水快速成長,迴向有這個好處。為什麼說快速成長呢?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我們跟眾生,人跟人是要有因緣的,我看到你很歡喜;你看到我也歡喜,怎麼說呢?過去有結善緣。這個結善緣,在大乘的佛法也是蠻重要,因為你以後要度化眾生,除了你自心的功德以外,你跟眾生的緣也是蠻重要的,他是不是能夠接受你的教化,這跟「緣」是有關係的。我們看諸佛菩薩的國土,有些佛陀的國土眾生特別的多;有些佛的國土,他的眾生是不多。當然以佛的功德是平等的,佛佛道同,每一尊佛的功德是圓滿的,圓滿就沒有再圓滿了,這個眷屬的差別,就是這個緣有問題,跟眾生結的緣有差別。
幾年前有一個斗南的居士,這個居士是方丈和尚的信徒,他有兩個兒子。這個大兒子非常的孝順,也很自愛,讀書什麼,都不要父母親的擔心。第二兒子就是有問題,看到父母親就不歡喜,這個過去生是要討債的,你跟他講什麼,他也不理你,到學校也不好好上課,回到家裡面,就偷父母親的錢,怎麼跟他講就是不聽。你再多講,他就兩、三天不回來。這個信徒他很苦惱,一點辦法都沒有,自己的兒子,是又愛,內心又生氣,愛恨交加,就是問方丈和尚。方丈和尚說:這之間有一點惡因緣,你每天晚課以後,把功德迴向給他,把你們冥冥之間過去結的惡因緣,把它消滅掉。喔!果然這個居士他是有信心,他做了差不多是從開學以後,做了半年,快到放假的時候,差不多一個學期。一個學期以後,他再跟方丈和尚報告,這個事情就有轉變,這個小孩子就放暑假、寒假,不但不出去,回來還幫忙洗碗,還幫忙掃地。所以這個世間上的因緣是會轉變的。
所以我們這一念心力的確不可思議,你冥冥觀想他,把功德迴向給他,這個因緣就轉變了。雖然我們只是內心的作意,但是這個世間這個因緣就轉變了,你能夠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 ,雖然我現在還不能夠度化他,但是大家先結個緣,這第一點。所以有些人,他能夠講經說法,那是他緣結的很廣;有些人會講經說法,緣比較淡薄,這個就是跟過去生有關係,這是就著這個利他來說。
在自利角度來說,「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這一點我們有時候是不明白,我們凡夫的思考模式是說,這個功德是我的,我應該要堅固的執持住,不要讓它失掉,假設我把功德送給你,我功德就損失掉了,我們凡夫是這種心情。但事實上,以佛法來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以佛法說,我們生命裡面最大的毒瘤是「我執」,就是無明,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罪業,依止無明而生起。反過來說,一切的功德,最殊勝的就是大悲心、菩提心,一切的功德也是依大悲心而生起。我們今天能夠普遍為眾生迴向,我們的功德不但不減少,而且是擴大,因為這樣子是會破壞我們無明,增長我們大悲心的。換句話說,我們能夠遠離無明一分,趣向於大悲心一分,我們的罪障就少一分,功德就增一分,佛法的意思是這樣子,要我們棄捨無明,趣向於菩提心,趣向於真如理。所以講,你這樣子迴向以後,你的胸量擴大,你這個我執的煩惱也就降低了,所以「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
龍樹菩薩認為菩薩有兩種:
在地前的所謂的 「結業生身」的菩薩,或者我們講肉身菩薩,這個地前、見道位之前的菩薩,整個利他的行為主要的是修理觀。就是我今天為什麼能夠利他呢?就是主要就是發願迴向,把功德迴向給眾生,在地前的,大概就做這種境界。
第二種的菩薩那當然是從空出假,就是法身大士了,真正是到十方世界去,那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種法身大士在經典上說,你沒有遇到他便罷,只要你能夠遇得到,你一定是得到解脫的,你善根沒有成熟絕對看不到,但是你一看得到他你就得度因緣成熟。
所以我們剛開始在學菩薩道的時候, 我們是透過這個理觀來增長我們的大悲心,來消除我們罪障的,所以我們這樣子迴向一方面能夠跟眾生深結法緣,一方面成就自己的大乘勝行,這個大悲心就增長起來。這個是說明我們迴向應該要依止菩提心,而普遍的把功德迴向法界眾生,這個是我們要注意的,不但是自己受用。
第三段結勸。「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 ,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假設我們今天不知道這種迴向所依止的菩提心,只是自私自利的把所有功德佔為己有,這種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你雖然很努力的積功累德,也執持名號,但是感果卑劣,你的果報就比不上那個為眾生迴向來的殊勝,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我們淨土的行人,有時候對迴向不是很重視,念佛念得很勤,修福報也修得很勤,但是很少會想到普遍為一切眾生迴向,很少想到。但是印祖說,假設你不迴向,雖修妙行,感果卑劣。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所以我們應該要選一個殊勝的迴向文, 把功德做完以後迴向,這個需要的。迴向於自身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臨終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乃至於普及一切眾生,這個是很重要的。這個是我們在靜中修,經過了正修,乃至於對治以後,最後一個,功德的處理,這樣子就是一個圓滿的修持的次第了。
好我們再看下一科, 戊二、 歷緣對境修。
這一科的大意是說,前面的修行是針對靜中修,就是我們把一些事情放下,找一個寂靜處,在大殿裡面的一個定課,在沒有境緣干擾的情況,一個修行的方法。這一科是說,我們一個人不可能沒有事情,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外緣,有一些境界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應該怎麼辦呢?應該怎麼修行呢?這也應該要修行,我們看印祖的開示,大家請合掌。
戊二、歷緣對境修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義,縱令屏除俗務,一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灑脫。學道之人,必須素位而行,盡己之分。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終日消遙物外。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者」,此之謂也。】—復徐彥如、軼如二居士書 —
好,我們加以說明。
一、「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
我們會在這個世間上投胎,這件事情是有它的業力,背後有它的業力,就是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業力,這個業力所創造出來的因緣,就是「俗務糾纏」。其實這個是我們業力的糾纏,有些事情你不做還是不行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件事情是該你做的,你就跑不掉,糾纏我們的內心,使令我們無法擺脫,是的!這個眾生的世界就是這樣子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那怎麼辦呢?「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我們在俗務糾纏的時候,內心當中不安,的確是不安。在這個不安當中「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
不隨所轉,不隨妄境所轉,這個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方法。我們剛開始學佛,只是對佛法一個信心。由這個信心,我們願意去斷惡、修善,斷除一切身口的惡業,我們也願意去修習種種的善法,佈施、持戒的善法。這個時候,完全是一種信心的支持而已,當然多一點慚愧,但是我們內心的煩惱是原封不動的,一點都沒有改變。
換句話說我們剛剛學佛,我們這一念攀緣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被這個風,境界風一吹,也是東倒西歪的。別人讚嘆我們,我們就歡喜;別人譭謗我們,我們內心就痛苦,一點都做不了主,就是這種境界,一點都沒有念力,心中一點法寶都沒有,還是隨順過去的煩惱而轉的。我們有時候會再進一步,學佛久了以後,慢慢看到這個佛法道理,「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個苦惱的境界,是我們的分別心生起的,所以我們會下定決心,來對治我們這一念分別心。
站在淨土的角度來說,就是:深信切願,執持名號。
你思惟這一切妄想過患,這一切的苦惱,都是妄想創造出來的。怎麼知道呢?譬如說,你看富貴人家也是很苦惱,心裡的負擔,那種負擔是超過那些平常人,那個心是不安的。貧窮是苦惱,富貴也是苦惱。換句話說,外在境界的豐富,是不能改變我們內心的痛苦,不可以!你一定要扣著煩惱去對治,否則你再大的福報,你的苦惱是依舊的,是依然的。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應該先抉擇一個根本法寶,就是佛號,你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慢慢這個佛號在心中,經過你專一的安住、相續安住以後,它在你心中就能夠產生一種強大的等流勢力了。強大等流勢力,你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你能夠轉念念佛,有這個好處。
我們講一個比喻說,一個人沒有房子住,一個流浪漢。一個流浪漢有什麼苦惱呢?那個地方又颳風下雨,到了山上住,又有毒蛇的危險,有種種的野獸的干擾,完全沒有依止處。我們念佛念到有功夫以後不同!就是你有一間房子住,太陽大你也不怕;下雨的時候你也不怕,你內心當中有一個住處,你心安,大家的環境差一點,無所謂。為什麼呢?你心中有一個法寶,能夠安住你自己,能夠有一個安心法門,這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境界。就是你修行要能夠得到自在,你只是向外修福是不對的!外面的修福給那一點福報,但是你要離苦得樂,這個還差的很遠。所以 「不隨所轉」的根本,是你內心當中要有一個依止處,你面對境界的時候能夠轉念念佛,就是轉變你那一念躁動的心,使令它依止佛號而住,能有這種力量,這樣子的時候,外面的糾纏,就是當下就是擺脫。
下面講一個譬喻。
「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就是好像一個鏡子來照像狀。這個鏡子就是譬喻我們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能夠顯現種種的境界,我們分別心能夠顯出善的境界、惡的境界,「像來不拒,像去不留」,「像來」的時候也不拒絕,但是無住;「像」離開的時候也是無住,內心當中不為妄境所轉,內心當中有一個依止處。
這個是講到我們在面對俗務糾纏的時候,我們應該要用的方法,就是你要「不隨所轉」。
二、「若不知此義,縱令屏除俗務,一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灑脫。」
假設我們今天修行,不知道這種道理,縱使你屏除俗務,一無事事。好,你說這件事情,你把一切的罪過都歸咎於別人,說:你為什麼起煩惱呢?我為什麼起煩惱,是因為他講一句話來觸惱我!我為什麼起煩惱,因為這個環境不適合我。假設我們今天把所有的罪過都歸咎於他人,你到最後你就一個人住,一個人住的時候,「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灑脫。」因為你內在的煩惱在干擾你,你不知道,你看到的境界都是不如意,你一個人住,內心的煩惱還是不放過你,你還是「糾纏堅固,不能灑脫」,問題在這個地方。
我們要看看大乘經典,你會看到一個觀念。就是說,佛陀在教菩薩修行,佛陀是要菩薩轉變自己的心,而不是轉變外境。
你看《金剛經》很明顯,須菩提尊者說:「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一個凡夫菩薩發了菩提心,想要自利利他,但是這個菩薩是有煩惱、有執著,怎麼辦呢?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的心不安,應該怎麼辦呢?我們看佛陀的《金剛經》開示,佛陀沒有一句話,說要你去改變外在的環境,去改變別人,佛陀沒有這句話,佛陀告訴我們:你應該依你的這一念心,怎麼來修習「空觀」,修習種種的法門,來安住這一念心。
其實不但《金剛經》,你看看所有的《大正藏》,佛陀沒有一句話,說要你去改變別人,沒有這種話,因為問題不在那個地方。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清楚,就是苦惱生起的根源,在我們的「分別心」,假設你的內心不迴光返照,你一直向外,永遠沒有解脫的時候,不可能!
所以講你縱然「屏除俗務,一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灑脫」。
這個地方是要注意的,應該把這個苦惱的根源找出來,就是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應該是從自己的內在的妄想去對治,這個才是根源。
三、印祖最後的結勸, 「學道之人」 就是我們學習佛道的人。「必須素位而行,盡己之分。」
我們應該「素」,什麼叫素呢?「素」者,在也,現在的在。就是你就在現在的階位修行。這句話「素位而行」,本來是出自於儒家的中庸,中庸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這意思就是說,以儒家的思想,我們要做一個君子,你是生長在一個富貴的家庭,也可以,你就著富貴去做一個君子;你說我生在一個貪窮人家,也可以做君子,這怎麼辦呢?素貧賤,行乎貧賤,就在貧窮貧賤的境界裡面,去生起你的德行。就是這個境界是無所謂的,要緊的是你這一念心要能夠清淨。所以講「素位而行,盡己之分」。不管你站在什麼階位都是可以修行的,這種階位是因緣所生法,不斷的變化,要緊的是你內心的正念,所以講必須就著你現在的環境因緣而修行,克盡自己的本份,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
「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終日消遙物外。」
就是你要能夠改變你的心,而不是改變環境。
所以說「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者,此之謂也。」印祖就講一個偈頌說,「一心無住,萬境俱閑」。我們剛開始修行是這樣的,剛開始修行,要以天台宗來說是從假入空,就是把一切有為法,以「空」的智慧把它給融通,會一切法入畢竟空,就是一切法不可得,好的境界不可得;不好的境界也不可得;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就是這一念心無住,萬境俱閑,這個時候,一切的境界對你不能構成干擾。
站在聖道門的角度,是以「空觀」為我們的根本依止處,以空觀為房子;不過淨土門它是以「妙有」,它是以佛號為依止處,這個地方不同。因為我們要跟彌陀感應道交,你修空觀是沒辦法感應道交的。我們前面說過,你一定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才能夠隨順彌陀的本願,與佛本願相應故。所以這個地方,它的下手是不同的,但是它們兩個的功德是一樣,不管你從空下手、從妙有下手的功德都是無住,都能夠達到無住,這個是剛開始。
無住一段時間以後呢,「六塵不惡,還同正覺」。你再從空出假,你看到一切境界都清淨了,這一切都是果地的妙用,「還同正覺」,山河大地都是法王身,因為你內心清淨以後,你看一切境界都是清淨,心淨國土淨、心淨眾生淨。所以等到你自己能夠做主以後,你從空出假,這一切眾生的境界,都是你一個修行的增上緣。
這個就是講到修行的兩個次第,我們剛開始先要修第一句話,剛開始你不要「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剛開始你先從「一心無住,萬境俱閑」下手,慢慢你就能夠達到「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這句話這意思說,我們在修行的次第,雖然它主要的內涵,是要在我們的心中建立信願持名三種功德,就是建立我們的一個依止處。
在次第上說,一開始是要先靜中修。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煩惱的境界是強大的,佛號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你一開始動中修,你就會失敗。你剛開始應該有一個寂靜的環境,在寂靜當中,把佛號重複的熏習,使令這個佛號在你心中「由生轉熟」 。然後你就可以在境界裡面去歷練,透過這個境界的歷練,你能夠增長念佛的力量,就歷事練心,這兩個次第:靜中修,歷緣對境修,這兩個次第。
當然你能夠歷緣對境修的時候,你心中是有法寶的,是有一個房子住的人,跟普通人,這個生命完全是活在煩惱當中的人不同,完全隨境界轉的,境界要你怎麼樣,你就怎麼樣,你覺得境界好的時候就歡喜,境界不好就是痛苦,你這個心完全是隨外在的境界的流動而波動,完全做不了主。你內心有法寶的人,你能夠做主。當然,這種你能夠做主的功德,是從你靜中栽培起來。這一科的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到這個地方,我們整個念佛的次第跟大家說完了。
[師答]:天台宗把一切的法,分成了兩個境界:一個是所謂的「假」,這個假就是假名、假相、假用。就是說這個世間上的事情,這個因緣所生的這些法,富貴、貧窮;健康、多病,這種境界都是屬於假,不管是貧窮不管是富貴這都是假藉因緣而有,這個是屬於假法。你說它沒有,但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的確,富貴讓你快樂,貧窮讓你痛苦,這個是有它的因緣的,這叫假,這是講諸法的差別相。我們過去的業力,有善業、有惡業,當然它所創造的果報就是各式各樣的,這個都是屬於假,這一切法的差別相。
另外一個境界就是「空」。這個空就一切法的平等性,不管你富貴、你貧窮, 這當中就著本性來說,富貴的本性是畢竟空的,貧窮的本性也是畢竟空。這個空我們是不容易了解。或者我們不要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要講這麼高的道理,說無常好不好,就是說,我們不要從「體空觀」去體會,從「析空觀」,分析的析。
就是說,這個人富貴,但是這個富貴的境界會變化。他今天賺的錢,可能一夜之間就失敗了,破產了,可見得這個富貴它是有變化性。從這個變化當中,我們知道這一切法是沒有真實不變的自體,就是一切法是成住壞空的。他富貴的時候很有錢,一下子的時候就失敗了;他有生命了,出生了,最後他死亡。就是整個生命都是流動的。
世間上的事情,沒有一件事情是常住不變的,沒有這回事。出生了以後,就是長大;長大就是死掉;今生做人,下輩子就到三惡道去;三惡道受完以後,他的善業起現行,就生天。這整個六道的生命,是不斷的、不斷的剎那剎那變化,我們講無常,所以它是空,這無自性。
所以 「空」是一切法的一個總相,每一個法的本性,都是依空而建立,就是從空當中,由於不同的因緣而創造出來;雖然創造出來,本性還是空。所以空是一切法共同的相狀。
以天台宗的意思,一個初學菩薩從假入空,就是你剛開始先不要去分別那些假的境界,不要去執著這個境界,把你在假的境界的那個心,把它收回來,收回來放在哪裡呢?入空,你安住在畢竟空的境界。
所以你一開始先無分別住的,剛開始。所以剛開始修行,有時候你看這個人,好像越修,好像這個人是…,以世間來說,好像就是分別心越來越淡泊,是的,剛開始是這樣子的。慢慢慢慢他的心自在了以後,再從空出假。所以一開始是要從這種假名假相當中,把這個心收回來,安住在「空」的境界,叫從假入空,這樣懂嗎?因為你一開始的時候就分別,你心永遠靜不下來,不可以!因為我們的老毛病就是喜歡攀緣,你一下子就分別假名假相假用,就去度眾生,那你這個攀緣心,永遠沒辦法停下來,所以這是一個次第問題。
[師答]:我看宗喀巴大師的意思,他每一座,就是你一堂功課,一座,座位的座,每一座他就是一個加行、正修、迴向,他就是三個次第。加行,他就是思惟這個法的殊勝,或者是念死無常,思惟這個法的功德,加行。然後正修,以我們來說就是念佛。然後就是迴向,他一堂功課做完,他就迴向。當然我們晚課的時候會做一個總迴向,但是應該是在每一堂功課做完,就應該做一個迴向,每一堂功課,是這樣子的,這個迴向是不嫌多。
好,我們再看下一科,乙三、深信因果,斷惡修善。
我們這一科是一個淨土的助行。
前面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執持名號」是一個正行。
在助行上我們應該要「深信因果」,這個是講理論,理論上的一種認知,「斷惡修善」是一個事相上的修持,由這個斷惡、修善來幫助我們的往生,叫助行。這一大科我們分成三小科來說明:初、明因果之理。二、明因果之事。三、結勸。今初。先說明因果的道理,再說明因果上的修行方法,第三個做一個結勸。
我們先看第一科明因果之理, 好我們請合掌。
乙三、深信因果,斷惡修善。分三 初、明因果之理。二、明因果之事。三、結勸。今 初。
丙一、明因果之理
【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約世法論,何不獨然?故孔子之讚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夫積善、積不善,因也。餘慶、餘殃,則果矣!又既有餘慶、餘殃,豈無本慶、本殃?本慶、本殃乃積善,積不善之人,來生後世所得之果,當大於餘慶、餘殃之得諸子孫者,百千萬倍。凡夫不得而見,何可認之為無乎?】— 標本同治錄序 —
好,我們加以說明,我去查原文,這個地方有多一個字,倒數第二行「當大於餘慶、餘殃之得諸子孫者」這個諸子諸孫,那個「諸」字是多餘的, 「之得諸子孫者」。這個《印光大師文鈔》的精華錄裡面有這一段文,脈絡分析亦復如是, 也是多一個 「諸」字。好,我們把這個因果的理論加以說明,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個總標。「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
這個因果的道理, 什麼叫因果呢?就是這一切的境界這種現象,不管是快樂、痛苦這種果報,它的出現絕對不會是憑空出現的,不會自然而有,也不是上天創造的。怎麼會有呢?就是有它的因地,它的業力,背後有它的業力,所以因就是這個能夠招感的業力,這個果報是所招感,叫因果。這種理論,不管是世間的聖人,孔子、孟子,他在世間法上是治理天下,治國平天下,或者是出世間的聖人,佛陀度化眾生,都是以這個因果當作主要依止的理論,這是一個總標。換句話說,不管是世間的聖人、出世間的聖人,都是認同因果的道理。這以下就第二段別釋,跟著佛法、跟世間法把它各別解釋,先看佛法。「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站在佛法的角度,當然是廣泛的講十法界,這個佛法講因果是講十法界。他為什麼做人呢?因為他修五戒、十善。他為什麼到三惡道去呢?因為他內心當中, 積集很多的殺盜淫妄的罪業,不是上帝要他到三惡道,是他的惡業讓他去的。他為什麼成就阿羅漢呢?因為他的內心有四諦、十二因緣的這種智慧。他為什麼成佛呢?因為他有菩提心跟六波羅蜜的功德。就是這各式各樣的因地,招感各式各樣的果報,所以佛法講「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簡單的說是這樣,不過這個我們應該要詳細說明。看附表第九。
附表九 — 「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一)因果之理論
這個因果理論,可以說佛法就是講「因果」這兩個字,應該要簡單的說明一下。
因果的理論,我們先看這個業。這個業是約著因地來說,能招感,它有招感性。什麼是業呢?身口意的造作行為,就是你身體的一個動作。譬如說,你拜佛,這是一個動作;你用身體去打人,這也是一個動作。就是各式各樣的動作,這種身的造作行為。
其次,口的造作行為。你嘴巴講一句話,去罵人;或者去讚歎別人,這個是口的動作。
其次就是你的意業,這個意業是指的這個起心動念,特別指的第六意識的思心所。不過這個地方要說明,唯識學解釋這個「業」,一定要有意業做支持,一定要有這個意識的引導,才能構成業。
譬如說,一棵蘋果樹,蘋果它從樹上掉下來,它也是一種活動,這也是造作,它也不是一種寂靜狀態。但是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不能構成業,它不是業;這個山河大地也是有運轉;地球是繞著太陽轉;我們身體的細胞,也剎那剎那生滅,這些的造作都不是業,不能講業,因為它沒有第六意識的思心所的引導。簡單來說,它沒有一個能造作者,所以不能構成業。所以這個地方的業,一定要有一個意識的引導,第六意識的引導,這個地方要注意,我們對業的定義要有清楚。
這個第六意識的引導,可能是善念的引導,也可能是惡念的引導。你這樣子造作以後,當然這個事情是剎那剎那生滅就過去,你去做一件善事,或做一件壞事,這種造作當然是一種無常的生滅法。但是你造作以後,這個事情不是算了,不是。你正在造作的時候,它有一種熏習的力量。這個熏習,我們講一個譬喻,譬如說,一朵花,它本身有香氣,它不但有香氣,你的身體跟它接觸以後,它的香氣能夠熏習你的衣服,使令你的身體也有香氣,這個叫熏習。這個業亦復如是,你的身口意的活動以後,它能夠去熏習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這個識,就是一個明瞭,明瞭性,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在唯識學上說,我們這一念心有粗的明瞭性跟細的明瞭性。粗的明瞭性,就是你現在能夠聽聞佛法,了別法義的第六意識,你造業都是靠它,這是一個粗的。但是這個粗的明瞭性,它本身是生滅相的,它有時候起現行;有時候不起現行,本身沒有這種庫存的功能,它不能保存這個業力,它只負責造業,造完以後,它什麼都不管。
這個業造作以後,誰保存呢?就是那個微細的心識,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明瞭的心識,就是第八識,它會老老實實的把你一生當中,乃至於過去生所造的業都保存下來,一點都失不掉,一點都不會漏失掉,這是第八識。
它用什麼方式保存呢?就是一個種子。我們聽到種子,不要以為它是一個有自體的東西,不是,它只是一種功能。唯識學解釋種子說:以本藏識,親生自果差別功能,它是在這個第八識當中,有一種能夠招感果報的功能,可能招感可樂果報,或者招感不可樂果報這種功能。
這種功能在唯識學有兩種:一個是異熟,異熟的功能;第二個是等流。 我們先看
一、異熟性
「謂有漏善及不善法所招感自相續異熟生無記。」
就是你的有漏,你的內心當中是有所得的心,你去造善法,佈施,或者持戒;或者是不善法,你依止這個煩惱去做不善業,殺盜淫妄。這個善法造作過以後,它的這個異熟性,就會去招感這種自類相續的異熟生,這個異熟生就是果報,一種無記的果報,這種果報就是分可樂跟不可樂,當然依止善業的造作,它的果報是可樂,依止惡業的造作是不可樂。
這個異熟我們也解釋一下。
這個異就是異時而熟。就是說你造了一個善業,你造了業以後,假設你是造了一個佈施的業,這個佈施的業,應該使令你富貴,但是你現在還是很貧窮。是的,就是你這個業造了以後,不是馬上得果報,它要先保存在第八識裡面,就是你造業的時間,跟得果報的時間,是不一致的,異時。就是你造了業以後,這個業力一定要累積到一個程度,才能夠得果報,所以叫做異時而熟,簡單講就是異熟。
這個果報的輕重,我們也分別一下,可樂跟不可樂。它的果報都有輕重,這個輕重在唯識學分三類來說明:
第一個、約你的心;第二個、約境,境界的境;第三個、約相續。
(一)、約心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們看到有一種人,他得到了富貴的果報,他非常的富有。但是在三、五年以後,他就破產,經商失敗,一下子就破產,他的果報不堅固。有些人富貴,他從出生到臨終,他的福報沒有人能夠破壞他。他不經商便罷,他一經商,就是有錢,任何人不能把他的錢奪走,盜賊不能搶、水不能淹、火不能燒、敗家子不能敗壞,這個果報特別堅固。
這怎麼回事呢?就是因地的時候,這個造業力,他在造佈施的時候,他的心特別的堅固,任何境界不能障礙。有些人他佈施以後後悔,這個就有問題,他佈施的心不堅定,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當然我們造惡業要後悔,它折損惡業。所以我們這個果報,也是各式各樣。惡業也是這樣,有些人業障現前,他拜幾部《八十八佛》以後業障就消掉了,他業障不堅固。有些人業障特別堅固,拜了一年,業障還在,這是他過去造惡業的時候,他也是主動積極,別人勸他,誰勸他,他是不聽、不能接受的,他一定要造,所以這個地方約心來說,有堅固不堅固的差別。
其次,這個果報有順利跟不順利。就是說,有些人在得可樂果報的時候,他很順利,他一出生就是在富貴人家,他從小就是很富貴,長大以後,繼承父親的產業,直到死為止,福報得的非常的輕鬆。有些人得果報是怎麼回事呢,他是白天加班,晚上也加班,辛辛苦苦的工作,他也有錢。但是這中間的過程很多的波折,非常的辛勞。這怎麼回事呢?就是你因地造業的時候,也是有問題,我們因地造業的時候,內心當中完全是歡喜心,完全沒有夾雜煩惱。你以後得果報的時候,非常順利,假設你平常造善業的時候,夾雜煩惱,心不甘、情不願,但是你也去做了。這你以後得果報會有障礙的,就是有順利跟不順利的差別。這個就是你的造業的時候,你的心裡的不同,第一個、堅定不堅定;第二個順利不順利,這是果報就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你造業的那一念心,會影響你得果報。
(二)、約境
第二個,境界會影響你得果報。你在造業的時候,你是依止一個上品的境界、殊勝的境界,譬如說:佛的境界,佛像,你為佛像來擦拭,供養、供花;或者是法的境界,或者是僧的境界,這個佛法僧,在佛法說,它都是一種殊勝的境界。什麼叫殊勝的境界呢?講一個譬喻,說這個田非常肥沃,你只要種一點小小的種子,它就開出很多的花朵。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在三寶境界當中,不管造善、造惡,一點點的業力,它的果報都很大,不管是善的果報,可樂、不可樂,果報都很大,它有這種差別,就是你所造的境界,會影響果報。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大富長者,這個大富長者他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出生的時候,相貌非常的莊嚴,福報具足。他這個兒子出生的時候,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在他家裡面,同時也出生了一個金象,金黃色的象,全身放大光明。古時候印度的習慣,出生了以後,大家就找這個占卜師來佔一佔,來取一個名字。這個婆羅門說,你們這個小孩子出生的時候,有什麼特別呢?這個大富長者說,我這個小兒出生的時候,我們家自然就從地生出一個金象來。喔!就把他安立叫象護,這個大象的象,保護的護。
這個像護的小孩子,就慢慢長大。長大以後,這只象也跟著長大,這只像有兩個殊勝處很特別:
第一個,牠這只象善解人意。如果象護要出去的時候,他想坐象,牠就自然跑到他面前,他出去的時候, 他想快一點,這只象就快一點;他想慢一點就慢一點,有這種境界。
第二個,這只象也吃飯,牠也能夠排出一些大便,但是牠的大便都是黃金,有這種境界,都是黃金。所以這富貴人家的確不可思議。這個小孩子象護,他是一個公子哥, 富貴人家,當然就不用工作,他整天就跟他們那些王宮大臣的兒子在一起,東邊玩、西邊玩,到處玩,他騎著象到處跑。
這個小孩子在一起,就互相的炫耀家裡的境界,有些人說:我們家裡面所有的地板都是七寶做的;有些人說:我們家的倉庫有充滿了種種的珍寶。到象護的時候,他說:我們家有一個特殊的地方,我出生的時候,我們家就有一隻象,這個像能夠騎,載著我到處跑,而且牠放出的大便,都是黃金這種境界。那個小孩子聽了都很歡喜。這當中,有一個小孩,就是阿闍世,就是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那個時候他是太子,他也在裡面。這個時候,阿闍世就起貪心。有一隻金象,善解人意,而且放出很多的黃金,他內心當中,下一個願力說:我以後如果做國王的話,我一定要把這只象給奪過來。
後來阿闍世王長大以後,就把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給關起來,他自己篡位做國王。做國王以後,他就回憶起過去的這個願,要把象護的象給奪過來。他就派一個使者去通知象護比丘說,我們過去小時候是朋友,我現在做國王,大家應該聚一聚。象護他也不知道阿闍世王的意念,就騎著象去應供。當然吃飯以後,大家也談了一些小時候的事,談完以後就是要告辭,阿闍世王說:你回去可以,你這個像要留下來。當然這國王是大勢力,象護不得已就個人離開。但是這個像,他走到城外的時候,象自然從大地裡面淹沒,又從地湧出,又回到他家裡。這個像護想:哎 呀!這件事情,我有生命危險,阿闍世王這個人非常的暴戾,連父親都敢關起來,這件事情不滿他的意,他可能會對我傷害,這怎麼辦呢?我看我應該要出家,才能夠保住生命!他就帶這個像就出家。
出家以後,佛陀講:「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於我法中,快修梵行。」他聽到以後,就證阿羅漢果,這種境界。得阿羅漢以後,當然就是一個比丘,是不能帶著這個像,不能坐象。但是他出去的時候,象就跟在後面,托缽,回到寺廟。這個地方就產生一個問題,因為他去托缽,象就跟在後面,大家就議論紛紛:哎呀!這只像是金黃色的,怎麼怎麼的…,乃至於回到寺廟,很多的居士就去看象,為了象而去,不是聽聞佛法。很多的初學比丘就覺得寺廟非常潰鬧,很吵雜,就把這件事稟告佛陀,佛陀就把這個像護比丘找來說:「你出了家,就不應該養這只象,使令居士經常來寺廟看象,寺廟都弄得很潰鬧。」那象護比丘說:「我這怎麼辦呢?我出生的時候就有這個像了。」佛陀說:「你對這只象說一句話,說:『我今生分已盡,更不用汝』」,生是生命的生,我這有漏的生命已經結束,「生分已盡,更不用汝」,說三遍,象護比丘說:「我今生分已盡,更不用」,講三遍,這個像就從地就消失掉了。
就有比丘就說這個像護比丘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出生就有象?佛陀說,這個世間上的事情是有因緣的,說:在迦葉佛時代,佛陀二萬歲的時候,有一個做生意的人。這個做生意的人,他在東西南北做生意,有一天到一個寺廟。那個時候迦葉佛已經滅度了,供著這個迦葉佛的佛像。但是它供的不是成佛的像,是一個他因地的時候菩薩像。在賢劫千佛的常法,要到人間成佛之前,一定要到兜率天去準備,所以它供的迦葉佛,是一個乘六牙白象的菩薩像, 是那個投胎之前的像,但是那個像有點剝落,象的皮,那個泥土有點剝落,這個商人想:菩薩是這麼莊嚴的,這個像看起來不太對,不太搭配。他就發心把這個像給補好,噴上黃金。補好以後,他就迴向:「我希望我過去的功德,生生世世得到富貴」,他就發這個願。果然在迦葉佛,那個富貴一直到釋迦牟尼佛時代,他不但富貴,而且他每一生的出生,都有一隻象。
我們在三寶門中栽培福田,跟我們做慈善事業不同,怎麼不同呢?就是你在三寶門中種福田,不但得到福報,而且你跟三寶結緣,這點是很重要的!我們一個生死凡夫,跟三寶結緣這件事非常重要,你能夠生生世世遇到三寶的住世,你的善根能夠不斷的增長,所以你看,他在迦葉佛時代,一直到釋迦牟尼佛時代,一直不離開三寶,善根不斷的增長。總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出世,他就能夠出家,證得阿羅漢果。所以我們能夠在三寶當中修行,這件事情應該值得珍惜,這是一個大的福田。所以這個地方講,我們在造業的時候,假設是面對三寶的境界,這也是一個殊勝的境界,約境。
(三)、約相續
第三個是約相續,就是這個事情,業力的強弱,就是你這個事情今天做、明天做,重複的做下去,這個業力就不可思議。
譬如說你拜《八十八佛》,你要是拜個三天、五天,這還不算什麼。你能夠終生的拜下去,雖然每天只花四十五分鐘,一生下來,一個生命下去,幾十年下去,這功德就不可思議;你能夠放蒙山,今天放、明天放,天天放,這功德也不可思議。所以這個業力,會因為你重複的造作,從下品的業力,轉成上品的業力;你造惡業也是這樣,在律上說,你殺螞蟻雖然是下品業,你經常的造作,會使令你下品的惡業,轉成上品的惡業,所以你造業的次數,也會影響你的果報,就是相續。
約心、約境、約相續,這都會影響異熟的,這是有三種情況。
二、等流性
第二個我們再看等流性。「謂習善等所引同類或似先業後果隨轉。」前面的異熟性,是成就一種可樂跟不可樂果報,這個都是無記的,果報不談善惡;但是這個等流不同。
我們看「習善」,就是你過去熏習一個善法,或者是一個佈施的善法,或持戒的善法。這個「等」就是包括惡法,養成一個殺盜淫妄的習氣。這樣子會引生未來同類的習氣。
譬如說,有些小孩子一出生,他的捨心很大,佈施心,你給他什麼東西,他都能夠佈施給其它人,事實上他並沒有經過教育,說佈施的功德,並沒有,這種習氣是前一生帶來的,就是等流。上游的水流,會流到下游,假設前面的水流是乾淨的,流到下面也是乾淨;假設前面的水流是髒的,流到下面也是髒的。就是你造業以後,你那個等流習氣會增長,所以講「謂習善等所引同類」,這是一種。
或者「似先業後果隨轉」,這個是講餘報。相似於先前的業力,後來的果報隨轉增,這是餘報,這個不在我們這次等流性的討論話題。我們主要是就著前一段、「習善等所引同類」。
這個等流的習性就論善惡,它分成清淨跟雜染,這個清淨跟雜染,要以唯識的定義就是,你所造的行為,如果不是跟我空、法空的智慧相應,都是雜染。就是你有所得的心去造業,都是雜染。你能夠跟我空、法空的智慧,跟無我無我所的智慧相應,那就是清淨,無漏。
雜染當中又分成善性、惡性、無記性。佈施、持戒就是善性,殺盜淫妄就是惡性。你出生以後,你這個人就很喜歡走路,很喜歡走路這種習慣,不是善、也不是惡,是無記。這是有各式各樣的習氣。這種習氣是怎麼來呢?就是你過去生的業力所熏習來的,過去的業力。在佛法當中,你要特別注意等流性,因為你異熟果報受完,就沒有了,但是這個等流性會重複的造作,這個要注意,這個等流性,是影響到我們未來的生命。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把這個因果的道理,先講前半段。
[師答]:異熟為什麼是無記?
因為,譬如說你這個人是貧窮,假設。貧窮如果是惡法的話呢,那就糟糕,因為惡法它有招感性,它下輩子又招感一個不可樂果報,這個果報就無窮無盡,是不是?假設貧窮是一個惡性的話,惡性是會招感不可樂果報,他這個果報就沒有窮盡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有些人因為貧窮而奮發向上;有些人貧窮,他自甘墮落,「我貧窮,我怎麼辦呢?甘脆去做惡事算了!」 對不對?所以果報本身沒有善惡性,它只論可樂、不可樂。如果果報的本身又有善惡性,那糟糕,那這個果報是永遠招感下去,一個人他得到不可樂果報,永遠不能翻身,因為善性跟惡性都是能招感,都有招感性。
所以果報的本身,不能講它有招感性,而是你那一念心,等流性才論善惡。這個懂嗎?果報本身是不論善惡,它沒有招感性,它是無記的。
這個等流性倒是要注意!當然要以佛法說,我們應該是栽培清淨的等流性,就是無漏的等流性,當然念阿彌陀佛是最好的等流性,這個等流性它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的。
我們看聖人的開示,儒家有一句話叫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諸位聽過這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這個人心就是一個私慾,就是我們各人各式各樣的慾望,眾生就是有慾望,這個眾生煩惱,這個慾望是怎麼回事呢?「惟危」,危是危險的危,危殆難安,就是我們慾望是很難控制的,這個勢力很強大,人心惟危。但是我們也不是只有人心,也有一些道心的等流,這個道心就是正念,我們也會起一些善念,但是呢,「惟微」,微弱難明,這個微就不是危險的危,而是微弱的微,就是也有光明,但是微弱。
這句話是說,我們從聖人的開示可以看得出來,我們這個內心的等流性,煩惱的勢力,是強過我們正念的勢力。如果你不修行,任何人都是這樣。就是說,你造惡業,你會覺得很自然,一點都不要勉強,就是隨順你的習氣就好。但是你要把你的東西佈施給別人,要你去持戒,要你去念佛,這件事情是很勉強的,不隨順我們習氣。
所以無始劫來,我們這一念的阿賴耶,這個明瞭心性所攝持的種子,可以說,這個惡性的等流習氣,是強過於善的等流習氣。所以以佛法的觀念來說,我們今天不修持。很容易到三惡道去的,很容易的,你一不注意,很容易就是會造惡業,所以這個地方的確要注意。儒家也說,修行的態度「戰戰兢兢,如履深淵,如履薄冰」。是的!你在修行過程當中,你修得很久很久,好不容易有一點正意念,你稍微一不注意就破戒了,所以我們還沒有入不退轉,經常要注意,因為畢竟這個雜染的惡性等流太強烈。
那當然這個都是可以改變的,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因緣生,它是由過去的業力熏習,本性都是畢竟空的,因緣有,都是可以假藉我們清淨正法的熏習而轉變。古德有一句話說,這句話諸位也可以體會一下,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就是說這個黑暗的房間,不是一天、兩天,是多久呢?有千年,這個房間,一千年的時間都沒有光明了。沒有光明,突然間,你裝上燈光以後,一下子就有光明,不必等到一千年。
這個意思是說「明能破暗」,光明能夠破除黑暗。就是說,我們雖然無始劫來,熏習很多不好的習氣,但是怎麼辦呢?沒關係!加強你的正念,這個正念就是光明,你煩惱起來的時候,你馬上轉念念佛,決定不要讓煩惱的勢力增長下去。這個意思就是說,在佛法當中,就怕你心中沒有正念,不怕煩惱,因為你只要正念在,煩惱就不能存在,正念跟煩惱不能相續的、不能夠共存的,你心中有佛號,一定沒有煩惱,你有煩惱的時候,你一定是失掉你的佛號,所以你應該要去加強你心中的光明,你不要怕煩惱,要緊的是,你是不是願意在煩惱現前的時候,轉念念佛,看你是不是能夠把光明提起來,因為光明是能夠破除黑暗的,就怕你不依止光明,那誰也沒辦法。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