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淨界法師  2021/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九面,己二、善識對治除障。這一科我們先看它的科判,請大家翻到講義二十三面,丁二、執持名號,這一科是講到執持名號的內容,分兩科:初、靜中修;二、歷緣對境修。靜中修又分成三科:初、正示念佛方法;二、善識對治除障;三、迴向。

這一科是屬於靜中修的第二科、善識對治除障。這個科判的大意是說,我們在念佛上,主要的方法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但是在整個安住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是很順利的,有時候會有障礙,我們應該要認識障礙生起的因緣,以及對治的方法。這當中有兩科,第一科是屬於內在的障礙;下一科是屬於外在的障礙。先看內在的障礙, 內障的生起的因緣跟對治的方法, 我們看印光大師的開示,先把這個《文鈔》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己二、善識對治除障

【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 即工夫進一分。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當於平時,預為提防,則遇境逢緣,自可不發。倘平時識得我此身心,全屬幻妄,求一我之實體實性,了不可得。既無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煩惱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決方法也。如不能諦了我空,當依如來所示「五停心觀」,而為對治。所謂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散眾生數息觀,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 對治瞋恚等義 —

好,我們看它的內容,我們分成三科。先看

第一段,「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一段是講出整個修行的內涵,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的差別,譬如說拜佛、念佛、誦經、持咒等等,有很多差別的法門。但是主要它有一個共同的目的,什麼目的呢,在於對治煩惱習氣。換句話說,一切的法門,是以淨心為要,淨心,徹悟大師說:一切的行門,以淨心為要。我們一切的修行,不管是哪一個宗派。我們所趣向的目標,就是在返妄歸真,恢復我們的清淨心,這是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對治煩惱習氣。

我們這樣子不斷的用功,每天用功加行,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我們怎麼知道修行是不是有進步呢,這以下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一個判斷方法,「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就是說我們有時候靜下來檢討自己的身口意,我們的煩惱習氣減少了一分,表示我們修行就進步一分;如果說煩惱習氣都沒有改變,這就是談不上修行功夫了。這一段等於是印祖他標出的修行進步的一個標準。

再看第二段,我們的習氣應該怎麼對治呢?這以下就說出來了。

第二段、「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有些人他修行愈力,愈精進,他能夠在拜佛、持咒念佛當中,做很大的加行,但是,習氣愈發者,他愈修行,結果我們跟他的生活一接觸,發現他的煩惱,貪煩惱、瞋煩惱、我慢心比以前更重,比沒有修行之前更嚴重。這件事是怎麼回事呢?

印祖講出一個他的因緣,「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這個是因為他在加行的過程當中,只知道依止外在的數目,他知道我今天把功課做完了,我今天已經拜了一千拜了,這件事情功課圓滿,他內心只是注意整個外在的事項數目,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來照,來觀照這一念的煩惱,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消化,來觀照修正這個內心的煩惱,所以「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妄想執著所造成的結果。

這就是他為什麼會愈修行,煩惱愈重,就是這個樣子,他根本就沒有把這個法消歸到內心上。

應該怎麼辦呢?

「當於平時,預為提防,則遇境逢緣,自可不發。」所以說,我們對於這個煩惱習氣,在平常,就是在靜中修的時候,你平常做定課的時候,就必須要去成就一種清淨的善根,能夠對治的一個善根,一個法寶出來,你在遇境逢緣的時候,你才能夠不去發動過去的老毛病,就是你應該在靜中先栽培這個善根。

應該怎麼栽培呢,印祖就講出了第三段,他的一個修行對治的方法。

第三段、「倘平時識得我此身心,全屬幻妄,求一我之實體實性,了不可得。既無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煩惱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決方法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個平時,就是我們把事情萬緣放下的時候,我們在寂靜處,要去思惟、觀察。

思惟觀察什麼呢,識得,就是如實的能夠覺悟我此身心。這個佛法的修觀,你剛開始不適合去攀緣太廣的法界,要先去觀察你的身心,色受想行識,你這個果報體,因為整個生命體,是以正報為主的,你觀察你現在這個人的五蘊,有色法、有受、想、行、識,這個五蘊的身心,「求一我之實體實性,了不可得」,這等於是修我空觀的意思。

我們先解釋這個「我」。這個我在唯識學上說,就是一個常一的主宰,就是我們認為,我們凡夫的思想認為,我們這個生命體,我得到這個人的果報,在整個生命體當中有一個常,就是它恆常住,它不是說有時候出現,有時候不出現,不是,它經常要出現,恆常住、經常在的。而且是一,這個一就是它不能有變化,它的相貌是不能變化的,你不能夠說一下子歡喜;一下子痛苦,那就不是了,有變化性的就不是 一 ,恆常住不變異,它不能有變異性。而且它能夠主宰,它有主宰性,我要得到快樂,就得到快樂;我要得到痛苦,就得到痛苦,他有這種主宰性。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常、一、主宰,名字為「我」。

這種我的實體實性,這個實就是一個真實,這個真實是面對於虛妄來說的。

譬如說,我們看到虛空的浮雲,它會隨風的因緣,一下子變出一條龍,一下子就變出一條狗,它這樣子的相狀,會隨著風的因緣而改變,這個叫做虛妄,它就是生滅變異,它沒有一個不變的自體叫虛妄。但是這個浮雲所依止的虛空,它是沒有變化性的,這個叫真實,佛法對這個真實跟虛妄是這樣定義的。

我們看這個「我」,就是常一主宰,我們這一念心,真的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的一個自體?這個我的自體就是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過去的業力所創造出來的,我們的外在的相狀,現在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各式各樣的戒定慧的善根,這是怎麼有呢,這是過去的造作業力。你怎麼喜歡誦經呢,因為你過去栽培這方面的善根;你為什麼貪煩惱很重呢,你過去在這個業力經常造作。換句話說,我們的整個身心世界,這剎那剎那的身心世界,它會在這個地方出現,就是過去有這個業力在支持,離開了過去的業力, 這個身心的果報就不存在,離開了過去的因緣業力,這個果報就不存在,這個就因緣所生法。

所以說,既然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由因緣所變化的,那當然這件事情就是沒有一個「常一主宰」,每一個法都是隨著過去的業力,業力強的時候,這個法出現就是強;這個業力慢慢慢慢消失掉了,這個法就消失掉了。就是說這一切法,不管是色法、心法,都是隨業力而有變化性的,在整個變化當中,我們找不到一個我的自體,找不到的。

《成唯識論》裡,外道對佛法講的這個無我的道理,非常的不同意,這個外道的思想就是強調有「我」,他對《成唯識論》的論主說:假設這個生命體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我」,我們的生命怎麼相續,你這個果報結束了,下一個果報如果沒有一個我來攝持的話,這個果報是不是要失掉?換句話說,外道認為我們的生命體有一個造作者, 「我」去創造善業,創造一個善業以後,我這一期果報消失掉了,因緣業力結束就消失掉了,我應該依止我過去的善業,去得一個人天的果報。是誰去受用呢?是「我」在受用,如果生命體沒有一個能造作者、所受用者,這個生命體就不能解釋業果相續的,這業果就斷滅了,外道提出這種問難。

唯識學的論主就回答說:其實不對?業果的相續,是因為由於過去煩惱的十二因緣,由於過去的無明,由這種虛妄的無明發動以後,創造一個業力,由業力去得果報。換句話說,我們整個生命的相續,就是一個惑業苦的相續。煩惱發動業力,由業力去得果報;在得果報的時候,又發動了另一期的煩惱,又去創造一個業力,這整個生命體,就是一個惑業苦的相續而已。

所以阿羅漢把這個生死的業力給息滅以後,他這個三界的生命就結束了。在生命結束以後,你就找不到這個「我」的存在。假設這個「我」有實體的話,阿羅漢把三界的生命消滅以後,他把五蘊的身心消滅以後,那個「我」應該出現,但事實上沒有,阿羅漢進入滅盡定以後,那是一種清淨的法身的境界,無我無我所,可見得這個「我」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種執著。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要我們去觀察,在我們的身心世界,它完全是一種業力的顯現,剎那剎那的顯現,在這一整個的剎那變化當中,找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一個我的一個自體是不可得的。

你這樣子修「無我觀」有什麼好處呢?

「既無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煩惱之事」。這個地方就說明了一切的煩惱,它有一個根本,就像是這個樹,一棵大樹有很多的枝葉花果,但是它們都依止樹幹才能夠繼續生長。我們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貪瞋癡慢疑,這一切的煩惱,在唯識學上說,一定要依止這個「我」的執著才能夠生起。

所以你能夠修「我空觀」的時候,你所有的煩惱都淡泊了。我空觀把這個「人我執」的執著破壞一分,你所有的煩惱都削薄一分。所以印祖說, 「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決方法也」,這個是最切要、最徹底的把煩惱連根切斷。

這個「我空觀」,的確在修行當中是很重要的。就是說,我們去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性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自體叫做我,沒有的。我們這一念心,它只是一種明瞭的功能,一種功能而已。我能夠去誦經、去念佛,去創造種種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的,能夠造業,但是在整個造業當中,是無我無我所,它只是一種因緣的作用。隨順清淨的因緣,我們隨順菩提心的因緣去自利利他,這只是一種隨順的因緣,這因緣當中沒有一個「我」跟「我所」的存在。

你這樣子觀有什麼好處呢?

你能夠經常修行我空的智慧,當然我們的煩惱習氣,那是一個很強大的勢力, 貪煩惱、瞋煩惱、癡煩惱、我慢,不是馬上能夠對治的。但是你能夠入我空觀的時候,你經常修我空觀,你會比沒有修我空觀的人,容易對治,你那個煩惱會淡泊一點,而且你修的時候,你進步會很快。你完全沒有空正見,完全從事相上來對治,入道多辛苦。你能夠修我空觀,這個時候,你知道這些煩惱都是如夢如幻,我都不可得的,哪有依「我」生的煩惱;我是不可得,一切煩惱都是如夢如幻,這個時候,你在修行會比別人快,你進步會比別人快,而且你用功上,會比較輕鬆一點。你那個方法會比較圓頓一點。所以這個地方,印祖讚歎「我空觀」,是一種根本上最切要的一個解決煩惱的方法,這個我空觀是相當重要的。

再看第二段,這是一個對治法門。

「如不能諦了我空,當依如來所示 『五停心觀』 ,而為對治。」如果我們不能夠修我空觀,我空的智慧,這種教理的抉擇不夠,善根不夠那怎麼辦呢?第二個辦法就是五停心觀,這五停心觀,在天台宗的《小止觀》,它這五個是判作對治觀法。什麼叫對治觀法?就是這一個法門,它只能夠對治一種病。不淨觀就是對治貪,不淨觀不能對治瞋,不行!這個藥只能夠對治一種病,不像「我空觀」是對治所有的病,它是一個根本,所以這個地方是講對治的。這以下講出了五帖藥,對治五種病:第一個、多貪眾生不淨觀;第二個、多瞋眾生慈悲觀;第三、多散眾生數息觀;第四、愚癡眾生因緣觀;第五、多障眾生念佛觀。

一、多貪眾生不淨觀

先看第一個「多貪」。有些貪煩惱會重的人,就是過去他在五欲之間的享受比較重,這種等流習氣。這種貪就是染著,內心對這種過去可愛的境界,內心就是住在這個境界,不願意分開,被五欲的境界給繫縛,這叫染著。那怎麼辦呢,不淨觀。這個不淨觀當然它有各式各樣的,主要是觀察我們的正報,因為我們所貪的境界,主要的是依止這個正式的果報,依止這個身心。雖然我們也貪財物,貪房子,但是主要的,最強大的勢力還是對自己的正式果報,人的正式果報生起貪,這個是最主要的。所以我們在對治的時候,主要的是觀察我們的色身。

「觀身不淨」這當中有三個方法:

第一個是約著我們生前,我們生命在的時候。龍樹菩薩說:「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第一個是觀察我們的內相不淨,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我們把身體這個皮跟肉給撥開以後,觀察我們身體的情況,有膿血屎尿種種的不淨物,充滿在我們身體裡面。它還不斷在身體裡面流動。它還怎麼樣呢,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他經常從兩個眼睛、鼻子、嘴巴、大便處、小便處流出,九孔流出不淨物,講一個譬喻:如漏囊盛物。像一個皮革,這個皮革破九個洞,這個皮革裡面裝很多的大小便等,經常從這九個洞裡面,流出大便、小便、膿、血、屎、尿、鼻涕等等,是這種境界。其實我們要是心稍微細一點, 我們一天的作息, 吃飯、睡覺、上廁所,你用比較理性的智慧來觀察這個色身,你應該能夠知道,這個色身是不清淨的,是的,是不清淨!可見我們過去的思想是顛倒的,業力使令我們看不到這個色身的真實相,所以我們應該要經常去熏習佛法,來調整我們的顛倒,這個是一種生前的不淨的觀法。

第二個九想觀。就是死了以後,觀察我們這個色身,我們用很好的飲食,很好的滋養來滋養這個色身,但是總有一天這個色身它會死掉。然後躺在地上,然後青黑膨脹破裂。破裂以後流出膿血。流出臭穢的膿血以後呢,野干、禿鷹就飛到我們的尸體,把這個肉東一塊、西一塊,就把它給吃掉了,散的滿地,最後就剩一堆白骨。這一堆白骨慢慢慢慢的業風一吹,這個白骨也分散了,連那個人的形狀都不可得。就是我們把未來一定要發生的事情,提前在心中先把它看一遍。我們色身未來的境界,不管你多大的福報力,以後就是這九種次第,這個身體是一個老朽之物,這個能夠對治的這個身見。

第三個就是白骨觀。這個白骨觀是通於生前、生後。我們觀察這個色身,最容易起顛倒的,是因為這個肉跟外表這個皮,大部份我們會起顛倒,都是被我們色身上長的肉,這個人長的很胖很瘦,這個肉外面又長一層皮。所以我們在觀察人的時候,佛陀告訴我們,你不要去看肉,也不要看皮,因為我們很容易隨順這個肉的皮起顛倒,那怎麼辦呢?你直接看他的骨頭,佛陀是告訴這個意思。白骨觀是先觀察自己,你觀察這個人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腳是一個腳掌骨、 小腿骨、大腿骨, 然後身體是一個脊椎骨,兩邊就是一些排骨,最後就是一個頭,兩個眼睛凹進去,一個鼻子也凹進去,牙齒就是露出來,這是一個骷髏頭。你這個骷髏頭能夠從東邊走到西邊,從西邊走到東邊,能夠做行住坐臥,就是這樣。你就經常去憶念,你就是一個骨頭走過來、走過去,能夠拜佛、打坐、喝開水,就是這樣。你這樣子觀察久了以後呢,你再把眼睛打開, 你看到每一個人, 也都是這樣子,就是一個骨人,一個白骨的人走過來、走過去,這時候我們對這個色身的執著,就會調伏下去,這個是《俱舍論》所說的白骨觀。這三種都是對治貪煩惱的,就是貪煩惱重,一定要用這種方法去修。

二、多瞋眾生慈悲觀

我們眾生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貪煩惱重,有些人嗔煩惱重。這個嗔煩惱重,有些人是這樣,他整個生命是完全放逸的,你只要不如他的意,他就發脾氣,這種人我們就不談,這種人當然就是處在完全放逸當中。但是我們修行人,有些人這個嗔是怎麼回事呢,這個人多數還是精進的人,不管是持戒精進,做定課也精進。但是他這種精進很容易以他的標準,這兩個眼睛打開看到別人:你們這些人都是懈怠放逸。他會把要求自己這種標準,兩個眼睛往外一看,就會發出這個嗔恨心出來,所以這怎麼辦呢,就要修慈悲觀了,不可以這樣子。

這個「慈悲觀」根據《菩提道次第略論》,它主要是有兩個次第:

(一)平等捨

第一個是平等捨。觀察一切法自性空的。就是說我們人跟人之間相處,這個生命的創造者就是因緣。過去的業力,我過去跟他因緣好一點,我看到他就歡喜,你說為什麼?我講不出個道理出來,但是看到他就歡喜,他對我有一點點不合理的事情,而我能夠包容。有些人,這兩個人一接觸,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稍微有一點點微細的動作,那就是起煩惱,這過去結惡因緣。那怎麼辦呢,平等捨,就是你觀察這個怨家跟親屬都不決定的。他現在是你的親屬,但是這件事也不決定的,很快就會變成怨家,有時候一句話不合,就變成怨家了。今生是你的親屬可能上輩子是怨家;今生是怨家,也可能上輩子是親屬,我們這個生命的舞台,它是不斷變化的,就是這個怨家跟親屬都不決定,怨家能夠變為親屬,親屬也會變為怨家。你第一個要做這樣子的觀想,把你對怨家跟親屬的定義給破壞掉,沒有這回事情,這件事情沒有自性,沒有一個真實的冤家,也沒有一個真實的親屬,事情都是可以創造的,只要你內心肯努力,惡因緣一定能夠變為善的因緣, 這是平等捨。你一定要有信心,你後面才能修的起來。你透過平等捨心以後,把你對這個怨家的這種執著給破壞掉。破壞掉以後怎麼辦呢?

(二)悅意慈

修「悅意慈」。就是我們慈悲心要生起來,你一定要跟他有好的關係。怎麼辦呢?就是知母、念恩、報恩。你觀察這個眾生,你在生死輪迴當中,我也在生死輪迴當中,我們兩個在這一期生命會相遇,這件事情不是小因緣,無量無邊的眾生,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得到人身又能夠在同一個地球,又能夠在同一個地方,這件事情不是今生才有的因緣,過去生生生世世都是有因緣的。這個生生世世有因緣,你決定有一生是做過我的母親,知母,你如此的了知,這些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

「做我的母親」,她是怎麼回事呢?他對我是很照顧的,她要是剩下一口飯,會把她的飯給我吃的,她用所有一切的資具來照顧我、養育我,我們憶念這個人對我有太大的恩德了。那怎麼辦呢?報恩,我應該要用這一生,報答她過去曾經對我的恩。怎麼報答呢?我要報答她唯一的就是慈跟悲,她身心有痛苦,我應該為她拔除;她身心沒有快樂,我應該給她快樂。當然給她快樂,不是給她五欲樂,給她三昧樂,還有佛法樂、寂靜樂,告訴她怎麼樣修行,怎麼樣離苦得樂的辦法。這個悅意就是去創造你跟他的一個好的因緣,透過我們的思惟,觀察這個人過去曾經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恩,所以我應該要報答他,就是先建立一個好的因緣,你對他這個好因緣,你才有可能對他拔苦與樂。

所以這個慈悲觀就是兩個內容:一個是平等捨;一個是悅意慈。 不過這件事情是這樣子,你修慈悲觀的次第,可以先找因緣比較好的修,你那個慈悲心很容易就能夠生起來。然後你再找中庸的,你跟他沒有好因緣,但是也沒有壞因緣,你再對他修慈悲觀,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然後你再面對你的怨家,對他修慈悲觀,這是三個次第,這個就是對治瞋恨心。

我們在戒律裡面,小乘的戒法,它的重點在治貪,很明顯的,佛陀在聲聞戒裡面,對於一個比丘他的資具,你的缽要幾個,你的衣服要怎麼處理、你對女眾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非常嚴格的限制。但是在菩薩戒,它是非常注意瞋恨心,佛陀在菩薩戒裡面,訶責菩薩的瞋恨心,訶責的非常厲害,這個十波羅夷裡面,有幾條就跟瞋有關係。你看到眾生起瞋恨心,在菩薩戒裡面都結很重的罪。他曾經對你不起,但是他向你懺悔了,你瞋心不受悔是菩薩波羅夷罪。為什麼?因為菩薩的目的,就是要攝受眾生,你一對他起瞋恨心,他看到你就不歡喜,你沒辦法攝受他。所以這個菩薩的角度,它對這個瞋心訶責很厲害的,這應該修慈悲觀來對治。

三、多散眾生數息觀

這個心很容易散亂,沒辦法集中,就是用這個息,息就是一個地水火風的風大。這個息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息有兩個:一個是入息;一個出息。什麼叫入息呢,就是你把空氣從鼻子吸到丹田。吸了以後,你不是馬上吐出去,稍微停止一下,那個就是息,停止那個點叫息,唯識是這樣定義的。然後再把肚子的空氣吐出去,通過鼻孔叫出息。你要攝心,就是你注意你的呼吸,從鼻孔到肚臍,從肚臍到鼻孔,你的心就是注意那個氣息的流動,注意那個流動,這個叫做數息觀,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知息短。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他把這個數息觀用在念佛,就是吸氣的時候不要念佛,吸氣的時候,專心吸氣,吐氣的時候,透過吐氣的因緣,再把佛號給念出來,然後你注意那個佛號的聲音,印祖是這個意思,就是三三四,十念計數法。因為在《中陰》上說,我們這個地水火風,主要是風大,你風一調,其它的地水火都調,你火也平順、水大也平順、地大也平順。你氣一不調,其它的三大都不調,所以調氣是根本,風大是最重要的,這個地方講多散眾生數息觀,它這個地方也有調氣的意思,一方面調氣,一方面攝心。

四、愚癡眾生因緣觀

佛法講愚癡是說,你是一個世間人,你讀到碩士、博士,但是你不知道這個生命是怎麼回事,這就是愚癡。佛法講生命,就是一個三世的因果,有過去的因緣、有現在因緣、有未來因緣。他今天為什麼健康呢?這個有因緣的,有過去因緣;這個人為什麼多病呢?有過去因緣;為什麼這個人造善業努力主動積極,但是惡因緣特別多,他明明在造善業,但是惡因緣很多,這怎麼回事呢?這個也是有因緣,就是他過去的惡業太重了,必須把這惡業先償還,這些善業才能夠得果報。外道持牛戒、持狗戒,他就是在禪定當中,看到牛生天、狗生天,他不知道這個因果是通三世的,他以為今生是做牛的因緣就生天,做狗的因緣就生天,這怎麼辦呢,向牛學習,向狗學習。這個佛法講就是癡,不知道佛法的因緣,三世的因緣。這種愚癡的情況,我們必須修因緣觀,就是有過去的因緣,有現在的因緣,有未來的因緣,這個因緣是恆常相續的,不常又不斷的,這個就是對治愚癡。

五、多障眾生念佛觀

這裡的障是指昏沉跟掉舉。你打坐的時候,應該是明靜不動,但是你昏沉、掉舉了,這個時候念佛觀。這裡的念佛觀,在天台宗的意思是觀想跟觀像,佛的像,把眼睛打開,看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對治昏沉、掉舉,這裡的念佛不是指持名,以天台宗的藏教五停心,是觀像、觀想來對治昏沉、掉舉。

這五個都是屬於對治的方法,就是看你哪一個問題比較嚴重,你就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觀法。「我空觀」是一個根本。這是講到我們對治煩惱習氣的一個辦法。

[師答] :悅意,悅是喜悅的悅,一個心字旁悅。意, 意樂的意, 第六意識的意。悅意慈就是這個慈心怎麼會有呢?就是悅意,你要先創造一個跟他好的因緣。譬如說如果對方是我的母親,她偶爾對我們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能夠包容她,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她歡喜,她看我也歡喜,好因緣,所以這個慈心要先建立跟他好因緣,叫悅意慈。

[師答] :愚癡跟邪見有什麼差別?這個地方我剛好講到唯識,這個是很微細的,愚癡跟邪見有什麼差別?這的確要了解一下。

愚癡就是對事理的顛倒,顛倒染慧為性。這個邪見在唯識學叫顛倒推求,還加一個推求。我去查台中蓮社,它出了一本《百法》,我上次去南普陀也講到這個地方,我當時也發了一個問題,跟現在是一樣,愚癡跟邪見有什麼差別?我找到答案。

它說:愚癡這個人是什麼境界,就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他出生以後幹什麼呢?就讀書;讀書為什麼呢?就賺錢;為什麼要賺錢呢?拿錢來享受。他的生命就是這樣,就是做這種事情。他一生就是去讀書,然後去工作,然後賺很多錢,最後造很多的業力,當然主要是惡業,就死掉了,這叫愚癡,這種人就是愚癡。他不知道生命有過去、有未來,他完全不知道。

那這個邪見呢,多數都是這個人已經有心要去追求宇宙間的真理,但是他遇到的不是佛法,他遇到的是一個惡知識,或者他自己在禪定當中,自己邪分別,他產生一種邪見,自己的一種邪分別,所以這個邪見,他是有推求,經過你去思惟,觀察人生是怎麼回事,然後你產生了一個理解叫邪見,這樣懂嗎?這個邪見,已經在他內心有一個知見了,已經有一個知見了。這個愚癡人,內心完全沒有知見,對理上完全沒有知見,他沒有一個堅固的知見,沒有推求,只是顛倒沒有推求。這個邪見,他多少是有一點勝解,他對宇宙人生的觀察,他自己也有一套理論,有一個勝解出來,這叫邪見,他已經產生一種見,一種知見。

這個污垢是無始劫來,在我們這一念清淨心當中,因為數數的熏習,已經凝結成一種強大的勢力。我們自己要老實一點,我們經常觀察我們,的確在內心,我們這一念心,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是的,但是這個清淨是就本性來說。在這個清淨心當中,有很多的垃圾,如果我們都不去處理,這些垃圾是不會消失掉的,它是不會自動消失掉的。譬如說你貪煩惱很重,但是不修「不淨觀」,這怎麼辦呢,這煩惱它怎麼會消失掉呢,就不會消失掉了,一天一天,這煩惱就永遠保存在心中,就這樣過去。就是說,這個煩惱你不處理,它是不會自己消失掉。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觀念,你不去處理煩惱,這個煩惱永遠存在。這個教室裡有一堆垃圾,你不去掃它,十年後它還是在那裡,所以這個修觀是很重要的。

「既從心起,還從心滅」。煩惱是我們這一念的無明,遇到惡因緣創造出來的;我們也只有依止我們這一念心,隨順佛法的因緣,修觀,把它消滅掉。所有的佛菩薩,不能來到我們的心中把煩惱去掉,沒有這回事,你自己要依止正法,把煩惱給對治掉,這個也要觀念。所以你不吃藥,你的病是不會好的,你整天就是抱病過活,一天過一天。這是講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煩惱的障礙的對治的方法。

再看第二段,這一段是講外障,前面是一個內心的障礙,這邊是外障,我們先把《文鈔》念一遍。

【二】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觀,必須熟讀《觀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淨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則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因茲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未如之何矣!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善導和尚云:「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又志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  復吳悉真居士書  —

好!我們看它的內容,我們分成三段,先看

第一段,印祖先標出念佛的種類。「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有四種的念佛。「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有四個辦法:

第一個是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以阿彌陀佛的聲相為所觀境,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觀像。這個地方的觀當「觀察」,就是你在前面很實際的安排一個佛像,或者是木雕的,或者是石頭的,或者是紙的,你眼睛打開去取這個像。取了以後,把這個像看很清楚以後,再把眼睛給閉起來,然後把你剛剛取到的那個像的影像。在心中現出來。如果現的時候很模糊,再把眼睛打開,再去取像。一次一次的,取到你能夠把那個像在心中分明的顯現為止,這個就是念佛三昧,「如鏡現像」,《觀經》上說要顯到像一個鏡子,把這個像狀現出來一樣,完全是分明的,這個時候就是觀像念佛成就,這是觀像。

第三個「觀想」。前面的「觀像」,是有一個佛像在前面,這個是佛像不現前,所以這裡的觀當「思惟」,你是依止經文,經文怎麼說, 你就隨文入觀, 去觀察極樂世界這種琉璃地、 寶樹、樓閣,乃自於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等等,這個是「觀想」。當然這個都是依《觀經》,你不能自己去想像,不可以。

第四個是「實相」。這個「實相」就是念法身佛,諸法的真實相,就是念佛的法身,我空、法空的真如,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去觀察那個畢竟空的體性,這個是實相。前面的持名、觀像、觀想,主要的還是約應化身來觀察的,這個實相的念佛,就是更深更高一點。

「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在這個四法當中,印祖加以簡別,就是以「執持名號」的方法「攝機最普」。這個根機利根的人,你的心力很強可以修;你一個鈍根的人,煩惱粗重,乃至於你造了很多惡業,造了五逆、十惡的也可以修。

這個法門它的好處就是這樣,利根的人修念佛,他這個佛號: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它深者見深,他把教理讀通了,這句佛號在心中一運轉的時候,他也是跟真如相應,一一理性,真空的理性,現出佛號的莊嚴;一一的莊嚴,也不離開真空的理性。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不知道一切法畢竟空,認為佛號有真實性的,也可以修。你認為這句佛號有真實的,沒關係!我這一念苦惱心也是真實的,沒關係。那怎麼辦呢。我就用我這個真實的苦惱心,依止這個佛號,這個佛號是大功德法聚,它能夠救拔我,也可以。你完全是自性執,也可以,你也能夠感應道交,你能夠觀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這一念心畢竟空,佛號也畢竟空,在畢竟空當中感應道交,也可以!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是攝受上根的人,也攝受下根的人。

而且「下手最容易」,你不一定要開悟,也不一定要任何的時間地點,隨時隨處都可以修。所以我看這個意思,持名念佛在末法時代,應該是一個最有市場的一個法門,應該是這樣子的,下手最易。而且「不致或起魔事」。念佛法門是在整個觀想、觀像、持名當中,最不容易起魔事的。這是它的特色,第一個、攝機最普;第二個、下手最易;第三個不致或起魔事。這是說明持名的殊勝。再看第二段:「如欲作觀」。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假設我們有時候也想要以觀想、觀像來當助行,怎麼辦呢?這以下告訴你一個方法, 「必須熟讀《觀經》」,要把《觀經》看一看,那有十六個觀法,每一個觀法,它是怎麼的觀法要了解。而且「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淨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你要修觀,在《觀經》當中,它特別強調一個觀念,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

這是說,這個世間上的事情,不管是雜染的、不管是清淨的,雜染的一般來說是六凡法界,不管是清淨的四聖法界,都是由因緣有,不是誰,哪一個人把它創造出來;也不是自然有,不是,這是有因緣的。而這個因緣當中,最主要的因緣,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它是主要因緣。

所以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這個十法界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創造出來的,簡單的觀念就是這樣,這是一個攏總的觀念。

這句話怎麼消文?是心,這個心,了別叫做心,簡別色法的執愛,沒有了別性。我們的生命體,有一個明瞭性的,你現在能夠見聞覺知,聽到法師的說法,能夠分別法裡面的義理,那個能分別的明瞭性就是心。就是你那一念心,打妄想的是它,念佛也是它,造惡業、造善業都是它,這叫心。

你這一念心幹什麼呢,「作佛」這個作就是造作,簡別它不是寂靜狀態,它不是不動,它是有動作,就是造作。這個造作是造作什麼呢?造作「佛」,就是你用這一念心,去觀想阿彌陀佛,去觀像阿彌陀佛,或者是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內心當中去緣念「佛」的法界,這個就是在造因地。

你這一念心在佛的法界裡面造作,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是心是佛」你這一念明瞭心,它就起變化了,受熏了,你這樣造作以後,你這一念雜染心當中,就能夠生起佛的功德,這個「是」就是成就,它能夠成就,念念能就成就極樂世界功德莊嚴。

當然這個意思也通於其它的雜染法界,「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你這一念心去創造地獄的因,你去思惟殺盜淫妄的境界,你這一念心也會起變化,你會增長惡業的勢力,增長三惡道的惡業,三惡道的那個業力,就在你這一念分別的當中,邪分別當中,念念的成就三惡道的果報,在那個地方成就。

所以蕅益大師說:妙因妙果不離一心。

因地是你這一念心創造,果報也是你這一念心創造顯現出來。

譬如說我們去思惟一件事情,萬法唯是一心,的確我們很難去了解,因為我們凡夫的思想都是向外攀緣,我們認為這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真實性的。

徹悟禪師告訴我們一個思惟方法:怎麼會有凡夫呢?這個凡夫的生命是怎麼來的?

就是「一念不覺」。

就是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在這宇宙萬有當中,本來都是畢竟空體,沒有正報的有情生命,也沒有依報的無情,都沒有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怎麼開始會有生命產生呢?在《楞嚴經》說,就是一念不覺,就是最初的那一念清淨本來的本性當中,動了一個念頭。好!這個無始無明一動了以後,無明緣行,行緣識,就在這個地方,就從一切法畢竟空當中,就創造了一個生命出來,一開始是先累積了一個業力,從這個業力當中,就把這個虛妄的果報給創造出來。

這個虛妄的生命果報什麼時候結束呢。它的生起是一念不覺,一直到你不斷的修行,從外凡到內凡,然後到見道位。見道位以後,初地、二地、三地…十地,到等覺,等覺菩薩的時候,你最後坐在菩提樹下,一念的相應慧,就在金剛喻定,你進入甚深禪定當中,生起我空觀、法空觀的時候,一念的相應,突然間把無始無明給破壞,這個時候,你整個有漏的生命完全消失掉,就是完全是清淨法身,又恢復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徹悟禪師說,我們思惟在整個有漏的九法界,這樣子流動,三大阿僧祇劫的生命當中,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狗,慢慢慢慢到了聖位,到初地、二地、三地到等覺,這麼一大段的九法界的生命之旅,前面是畢竟空,後面也是畢竟空。最初是一念不覺,最後是一念的相應慧,頭尾都是一念。

那這個中間是什麼,你最初就是那一念,最後也是那一念的覺悟。一開始是那一念的迷惑,把有情眾生的生命創造出來,最後是學習佛法以後,一念的智能的光明,把整個九界的有漏生命完全息滅了。你頭尾都是一念,當然這些中間的身心,都是你這個念頭不斷的變化,它剎那剎那變化,剎那剎那變現身心世界,就是這樣,生命體就是這個念頭的流動而已。

唯識學說:萬法唯識。宇宙間一切的因果,就是建立在我們剎那剎那這個流動的心識當中,變現出來的,無我無我所。但是因為你心識的流動,不斷的造業,不斷的現果報出來,離開了現前的一念心,是無有少法可得,這個就是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若因若果,唯是一心,萬法唯是一心。你要知道這個觀念才可以修觀,為什麼呢?因為你知道萬法唯是一心,你就知道心淨佛現,你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一定要心淨,而境界不是從外面而來的,是你內心所變現的,所以你才能夠不生取著。你知道你這一念心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當中,它不是斷滅,你一動,就是一個因緣;你念佛,它就創造一個如夢如幻的佛的功德;你念三惡道,就創造一個如夢如幻的三惡道法界出來。這一切的法界, 就是這一念心如是的造作、如是的顯現, 都不離開這一念心。這是整個大乘的殊勝,萬法唯是一心,這個是很重要的。

「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這樣子,你知道在整個觀想中,都是如夢如幻的,不管是歡喜的境界、逆境都如夢如幻。我們再看下段:

「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這個地方要注意了!有些人對於觀想的境界不熟,理論也不清楚,他也沒有讀誦大乘經典,不知道這一切的境界是一心所變現, 「以躁妄心,急欲境現」,他就是以這種有所得的躁妄心,念佛趕快要能夠看到極樂世界,或者希望能夠感應到,在現生看到佛陀,你這一念心向外攀緣有危險的。為什麼呢?「此則全體是妄」你就依止妄想修行,你用你的攀緣有所得心來修行,這樣子你的因地是雜染,你不可能去成就佛的功德,跟真心的功德,跟佛、跟真心都不相應,你這樣子「因地不真」,已經伏下一個魔胎,要注意了。你一開始就想要見到什麼,你就伏下魔胎了。

「因茲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未如之何矣!」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這一切法都如夢如幻,萬法唯是一心,你「妄欲見境」,你希望能夠趕快見到阿彌陀佛,當然這一件事是好事,但是你這種有所得的心,會使令你內心躁動,你心不寂靜,這個修行的功德相是明瞭寂靜;但是你的躁動,越念佛越躁動,怎麼念了半天,阿彌陀佛還沒有現身呢?這樣子很容易引起多生的怨家。這個多生怨家,如果你跟他結的緣很深,你過去害他、殺他,而他現在剛好在鬼神道,你在人道,然後你在修行,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他在鬼神道,他就「現作境界」,他可能會現出恐怖的境界來恐怖你,也可能現出你貪愛的境界來迷惑你。

既然你最初的時候,你的內心就是有所得,你不知道這些如夢如幻,你的因地就是有這種取向的執著,你根本就不知道這是魔業所現,你看到這種境界就大生歡喜,內心就不安,就開始浮動,這個時候,你內心一攀緣,你內心就有空隙。

《楞嚴經》講,你內心如果是不動,就算魔王來都不能干擾你,這個佛法講感應道交。《楞嚴經》說魔王來干擾你,你內心不生取著,他拿你沒辦法,他無如之何,沒辦法,你自己要對他有取著心,才會感應道交。你如果「情不自安」,這個時候魔就附體了,他趁著你攀緣的那個隙縫,就進到你的身體,控制你這個心識,喪心病狂,這樣子就算是「活佛現身救度」,也沒辦法了,這件事就很危險!著魔了,你整著善根都破壞掉了。所以這個地方的問題就是在於「妄欲見境」。

我們念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我們念佛的目的,是要追求一心不亂,是要把佛號念的綿綿密密,明靜而住。而不是念佛當中看到什麼、看到什麼,不是的!這個是一種副產品。但得本,不愁末,你念到一心不亂,你什麼都有,你一開始就想要看到什麼、看到什麼,你遲早出毛病,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這個著魔,都是我們自己有那個攀緣心,魔才有辦法跟你感應到道交。

所以印祖很懇切的來勸勉我們修行人, 「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修行要老老實實的,知道自己是業障凡夫的根性,不要只是表面上要求高超殊勝,結果本來是想要得到利益,反而受到損害。

以下就引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說:

第三段、「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末法眾生的特性,「神識飛揚」,這個神識就是第六意識。我們第六意識,飛就是輕舉,輕舉不沉;揚就是浮動,輕舉浮動。在這種情況之下「心粗境細」,能觀的心太粗重了,這個昏沉、掉舉太粗重了;而所觀的境界太過於複雜微細,所以「觀難成就」,很難相應。就是一個小孩子你要他拿一百公斤,他根本沒辦法;那麼粗重的心,它沒辦法去觀微細的境界。

那怎麼辦呢?是以大聖佛陀悲憫,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就是稱名的方法最簡單,在臨命終的時候,只要佛號能夠保持相續,就能夠往生。

「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這當中也有一個意思,不但是「稱名易故,相續即生」,整個過程當中,也不容易著魔。

「又志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我們能夠志誠懇切的專注一心,就是你有魔境,有時候我們的般若智慧不夠,熏習不夠,這種勝解力不夠,我們明明知道它是虛妄,但是控制不住。怎麼辦呢?這個時候你不要去觀它,你攝用歸體,專心念佛。

古德說,如果說這個佛像的境界是真實的,是隨順於阿彌陀佛清淨法界的時候,你繼續念佛,這個佛像會更加的清楚分明;假設這個佛像是一種虛妄境界,它不隨順於阿彌陀佛的清淨法界的時候,你專心念佛,它就應該消失掉,要消失掉。所以你要是般若智慧不夠,你看到任何境界,趕快攝心,這個一定是你中間有打妄想,這個境界才會出現,你就不管它是什麼境界了,你專心念你的佛號,如果會消失掉,這個佛像就是有問題,如果它繼續存在而更加分明,那就對了。所以說你志誠懇切的專心念佛,也是一個辦法。

最後,「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就是要身心力行。這個是講到「善識對治」,調治,這一段是針對於外在的魔境。

[師答]:如果「是心是佛」擺在前面,那個是講性德,「是心是佛」 ;你這一念心本來就是具足佛性, 但是怎麼創造呢?「是心作佛」,要作出來。不過《觀經》的本來意思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觀經》的原文是這樣,所以我們照《觀經》解釋。

我們內心當中,念佛會有境界,我看《觀經妙宗鈔》,它講這個念佛有境界,虛妄境界不說,就是隨順於阿彌陀佛清淨法界的那個境界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是,淨心能感他佛。

淨心,清淨的淨,淨心能夠招感他佛。就是說,你念佛念的很專注,一句佛號念誦聽,能夠明瞭寂靜的在心中相續的運轉,明靜而住。突然間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感應道交,這個時候你會看到阿彌陀佛,或者看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個時候,你這一念心跟佛還是有能所的,淨心能感他佛,這個他就是還有自他的分別,當然這也是一大段,從專注到成片、到事一心不亂,都是這種境界,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三昧能成己之果佛。

三昧能夠成就自己的果佛,就是你念到你一心不亂的時候,你見到本性佛,你見到的佛,那個阿彌陀佛,你內心沒有那個能所的分別,那個入理一心,你自己的自性彌陀跟阿彌陀佛,已經合為一體了,那是真的是: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就是那個本性佛顯現出來的,就是見到法身佛,那是更高的境界了。但是不管是見到什麼佛,都不能取著,當然你能夠見到自己的法身佛,你不可能會有取著的,大部份都是在淨心,能感他佛的時候,還有能所對待的時候,我們最容易取著。

有時候我們打佛七,有些主七和尚,他當然也是想要提高大家的信心,有時候會把一些修行比較得力的、有感應的人,現場報告出來。印光大師說這不好,打佛七當中有任何的境界,不管是好、 是壞,你一講出來就不好。你很可能是念到淨心能感他佛,你真的是跟彌陀感應道交了,真的。但是你一講出來,你下一枝香就沒有了,就失掉了。所以你有好境界,不要在大眾中表達出來,絕對不要講,要把它隱藏起來。但是你如果不知道這個境界到底是真實、是虛妄,是不是隨順於彌陀清淨法界的時候,你倒是可以跟善知識討論,私下可以,不要公開的表達出來。除非你真的是得到念佛三昧,你那個念佛三昧的力量,非常的堅固了,可以,經得起任何考驗了,可以!如果你只是一時的感應道交,你講出來很不好。

印光大師說:第一個,你講出來,你看到一分,你說兩分也不對, 說半分也不對, 說多、 說少都不好。說多的話就是有一點…就是不好,當然不一定說是大妄語,你要有欺誑心的時候,就是大妄語;你說少了也不好,多說、少說都不好。,所以有好境界我們自己知道就好,你繼續的修行下去。這個是我們修行念佛要注意的事情!所以在根本上,我們要追求一心不亂,因為佛號能夠念到一心不亂,什麼功德都具足了,神通三昧都因為這種清淨心,它就能夠創造出來。所以你的因地發心要追求一心不亂,你剛開始的發心,不要是要見佛、見花、見光,不要有這種想要去向外、有所得的心,不要這樣。修行的心一定是向內的,向那個寂靜處、清淨處去趣向,一定要趣向於寂靜處,這個方向大家要清楚。

我把期中考要背的東西,跟大家講一下,看到第六面,我們背的不要太多,因為大家已經背了很多,第六面第三段結勸的地方,:

「是知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就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乃至於…可謂最善形容者矣!」這一段等於是攏總的讚歎念佛的殊勝,這個地方你應該要知道的,要背起來。第二段是在第十八面, 讚歎淨土法門的殊勝,這個講到功德,這個地方是講淨土法門的修行方法。「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這是一個總標,這以下別釋, 「信則」,信是什麼內涵、願是什麼內涵、行是什麼內涵,這是一個大綱,一定要背起來,一個字都不能漏的把它背起來,信是怎麼修、願是怎麼修、行是怎麼修,其實整個印祖《文鈔》就是在發明這三個主題,這是正行,這一段要全背起來,是背這兩段就可以了。

最後還有幾分鐘,我再把念佛的一些關鍵,再強調一下。我們在念佛過程當中,你一定要扣住,就是:

第一個、把目標確認。我念佛的目的要成就一心不亂,並不是要見到什麼、見到什麼,這些都是屬於枝葉花果,都是虛妄的。你的目標要確認是成就一心不亂,這是一個目標的確認。

第二個,你在過程當中,你怎麼知道你現在念佛,是隨順於功德?還是隨順於一種損惱相?就是說,你念佛,越念,你這個明瞭跟寂靜這兩種相,更加的殊勝,更加的強烈,那就對!你這個方法對!你越念佛,佛號提起來,內心那個昏昧的相狀降低了,內心那個寂靜的力量增加了,就對。如果你念佛的時候,內心昏昧心越重,內心越浮躁,你方法有問題,要調整,這絕對不是隨順三昧相狀。

就是要成就三昧一定是明瞭寂靜,這個很容易看得出來。這整個過程當中,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一定是明瞭相、寂靜相。如果是昏昧相、掉舉相,那就是不對的,方法不對,你一定要檢討,這當中有問題出現,一定要把問題找出來,是你的煩惱太粗重應該對治?還是怎麼回事?要把這個問題找出來,否則你永遠沒辦法進步的。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你整個過程要很清楚,你在這個地方有障礙了,這個障礙是怎麼回事?這個石頭應該是要怎麼搬開?是用推土機、或是用堆高機?你一定要把這個障礙的因緣找出來,再找出對治的方法。就是第一個,確認你的目標是要成就一心不亂,並不是求人天福報,也不是求感應神通,就是成就一心不亂,在整個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明瞭寂靜,這整個過程,這大家應該都要注意的!至於方法,我們都說過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極樂世界的見聞獲益

《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獲罪無量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

大安法師:述而不作話念佛

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

大安法師《執持佛號,秘訣神丹》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法師,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學佛的失獨老人很痛苦,應該如何面對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

印光大師答緣淨居士問

問: 念佛行人,首宜以嚴持五戒為急務,庶念佛易得心淨...

貪戀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嗎

問: 頂禮法師!佛經上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國土有哪三種

我們要知道,極樂國土不是業力所感,我們再三強調──...

不要跟著感受走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

為何偏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原文】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

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

出家憂道不憂貧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能...

做不到通身靠倒,這樣的狀態要如何打破

問: 弟子目前狀態是這樣的:說我信吧,卻做不到通身靠...

不要讓車輪沾上血腥味

1.在日常駕駛中小心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別去...

慧律法師《三千佛圓滿開示》

(上)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問: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衍慈法師答: 你問的是...

九心住(欲界定)

我們先說明九心住,這個九心住又有一個名稱叫欲界定。...

結善緣的重要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間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

作福不如惜福,悔過不如寡過

【原文】: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

死亡,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恐懼而痛苦的事情;而對淨業...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

【佛教詞典】蘇怛羅

梵語 sūtra,巴利語 sutta。又作蘇多羅、素呾纜、修多...

【佛教詞典】善順入言

【善順入言】 p1143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頁云:善順入言者...

【視頻】淨界法師《婆羅門讚佛的果報》

淨界法師《婆羅門讚佛的果報》

【視頻】晚課拜願(圓光男眾佛學院)

晚課拜願(圓光男眾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