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淨界法師  2021/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補充講表第六面,附表七「念佛攝心方便法」。

附表七  — 念佛攝心方便法

都攝六根   一句彌陀念誦聽   專注力

淨念相繼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繼力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首先我們解釋這個標題的意義,我們這一次的

印祖《文鈔》的兩個主題:

第一個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第二個主題是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第一個主題的內涵,就是屬於學道的通途。換句話說,我們身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我們應該要觀察一切如母的眾生,在生死大海中,受的種種的苦惱,我們為了要救拔一切的眾生,解脫生死的緣故,所以我們應該要追求無上菩提,所謂的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們在凡夫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應該要許下這樣的誓願,這個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了要達到成佛度眾生的一個目的,我們所採取的方法,就是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個是達到我們成佛的一個方法。要根據《瑜伽師地論》的分判呢,《瑜伽師地論》的意思,它以菩薩的願力為根本法門,以菩薩所修的一切的六波羅蜜為方便法門。要以淨土來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就是根本法門,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是一個方便法門,這叫方便法,達到我們成就圓滿佛果的一個方便。

念佛攝心,這個「攝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是一個人的法界,我們有人的業力因緣、人的果報,我們想要從人的法界,要超越到佛的法界,這整個法界轉變的根源,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要有變化,要加以修證,所以講攝心。怎麼攝心呢?念佛,以這一句佛號來攝持我們這一念心,使令我們這一念心受到佛號的熏習, 慢慢慢慢的由雜染而轉成清淨,由凡夫的法界轉成佛的法界,這叫念佛攝心。這是這個標題的主要內涵。

我們看這個標題的內容,這個念佛攝心方便法,是成佛的法門,當然是一個大乘的法門。這個法門的內涵,印祖是根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這兩個內容:

都攝六根,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成就一個專注力;淨念相繼,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成就一個相續力。

就是兩種力量:一個專注力;一個相續力。我們加以解釋。

一、專注力

[一句彌陀念誦聽],就是一句彌陀是我們所攀緣的境界,也可以說是一個所歸依的境界,萬德洪名。萬德洪名在我們內心的造作,所謂的熏習,它是有三個次第:

念,就是念從心起,這個佛號怎麼會有呢?從我們這一念的信心跟願力,這信願的心,如理的作意給創造出來;如理作意以後呢,第二個次第、誦,靠我們嘴巴嘴唇的活動,把這個聲相給創造出來,使令這個所緣境更明顯。前面的念從心起,我們只是一種歸依的心情,並沒有聲相,嘴巴一活動以後,就創造一個明顯的聲相;把這個聲相創造出來幹什麼呢?聽,再把這個聲相給聽回去,再聽回去。這樣子的這一個佛號、這個萬德洪名經過我們這三個次第的運轉,它就能夠所謂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相應,我們的心就跟佛號相應。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心,就跟阿彌陀佛的功德大海相應。要以印祖說: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就是這種境界,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這當中的內涵就是專注力。

我們前面講止、奢摩他的時候,什麼叫專注力呢?就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我們這一念散亂的心,你剛開始抉擇一個所緣境,當然前面說過,我們最後的抉擇,是以名號為我們的所緣境,在修行的時候,你必須要使令這個佛號的聲相,在你的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使令這個佛號在你的心中、這個明瞭的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這個叫做「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如果你的佛號,在心中根本沒有辦法清楚分明顯現,根本談不上念佛,你只是隨口溜過。所以這個地方倒是蠻重要的,都攝六根,你不能打其它妄想,一定要使令你的所緣在心中顯現,這個就是專注力。淨土宗的祖師講一個譬喻說:這個專注力好像貓,貓在老鼠的洞口,它在尋求老鼠的那種境界是一樣的,那貓兩個眼睛,就瞪著那個老鼠的洞在看,特別的專注。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的這一念心,如何的去取佛號的聲相,這兩個道理是一致的,就專注力。

二、相續力

單是有專注力是不夠的,繼續要淨念相繼,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使令我們這種取所緣境的動作要重複,前一念取到的所緣境,下一念還要再取到所緣境,必須使令這種動作要相續下去。當然這當中會有一些困難,怎麼辦呢?

印祖講出一個方法:十句成片三三四。就是你可以以十句佛號為一個小循環,這十句佛號我們分成三段,三句、三句、四句,分三口氣來念。這樣子一方面能夠調氣、一方面能夠攝心,構成韻調容易攝心。印祖他用這個方法來調氣攝心,使令我們整個佛號在心中運轉的時候,佛號不容易失掉,它能夠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顯現出來,它有這種力量,十句成片三三四。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是「五點記數法」。這個「五點記數法」它的來源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差不多是在三年前到四年前左右,學人那個時候跟一個同屆的師兄弟淨法法師住在文殊院裡面,那個時候我講經的因緣比較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進修。那個時候也是以持名為主,一方面學習《小止觀》的方便法門、一方面念佛。我隔壁的同參他閉關,所以我一方面進修;一方面等於護他的關。他閉關怎麼用功呢?他在關中就是拜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一天拜三千拜,每一拜,佛號念十句,他也是「三三四」,下去的時候六句,分成兩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到底的時候又: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時候頭碰到地;起來的時候四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他每天是拜三千拜、三萬聲佛號。他這樣子用功,用功了三年,一千天,他整個加行是三百萬拜、佛號念了三千萬聲佛。我看他這樣子用功,也是不可思議。

我們說你用功個七天,一天三千拜,就拜完。你要用功三年,這件事就就不可思議了,一個人能夠拜佛三千拜,拜三年,這件事是不可思議。我那個時候就有一點好奇,我看他拜佛的時候,拜了三千拜,但是他的相貌看起來也非常寂靜,一點都不心浮氣躁,我就問他說:你是怎麼記數呢?能夠一天拜三千拜,這個記數是一個問題。他告訴我說,他主要的就是以二十五顆的念珠,拜一拜掐一個,二十五顆掐完以後,他就是用這個五點記數法。右邊的上面,然後右邊的下面,然後到左邊的下面,左邊上面,然後拉到中間,順時鐘,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五點記數法。他這樣子用了三年,我想一個人能夠用這個方法用了三年,一定有他的殊勝處,我就用他這個方法來念,果然不錯,這個方法的確是好,容易攝心。我就把這個方法給取下來了,用了三年多,我也覺得非常的好,所以把這個法門也提供給大家。

◎「五點記數法」:

(一)安置地輪,令必下沉。

(二)所緣行相,清楚分明。

(三)寧可少念,不可草率。

(四)先依記數,再求圓滿。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個法門有四點要注意的,我們看下面的五點記數法,這個法門它也是跟「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配合。你每一個點也都是念十句,根據淨土法門那個方法,一點念十句,所以它一片就是五十句佛號。因為印祖他很強調,你打坐的時候是不能掐珠,身勞神動、久則成病,所以我們打坐的時候,就必須要五點來記數,你一片是五十句,你這一坐,念個十片就是五百句,念個二十片就是一千聲佛號。

在這個念佛當中,有四點要注意:

第一個「安置地輪,令心下沉。」當初淨法法師他這個法門,他使用三年當中,聽他的描述,他這五點不是安置在地輪,他是安置在這個虛空中,因為他那個時候是動態,他是在拜佛當中。後來我把這個方法取下來,我是在靜中打坐的時候念,就必須安置地輪。這當中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從表法上來說,表示我們是依止大地。什麼是大地呢?菩提心就是大地,生長一切萬物故,菩薩的功德,都是依止菩提心而生起,忘失了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魔業。所以我們就以大地為依止,大地就表示我們的這一念的菩提心,這是一個表法。

從調身的角度來說,令心下沉。這個天台《小止觀》它在講這個所緣境的時候,說這個所緣境有:體真止、系緣守境止,還有制心止有三種。剛開始最容易下手的是系緣守境止。系緣守境止,智者大師他提出了幾個點:第一個、眉間是一個點;胸口是一個點;下丹田是一個點;腳掌是一個點;大地是一個點。不過智者大師他提出一個說明說:腰部以上的點,只能夠當對治,不能經常用,你經常制心在眉間,你就頭痛,所以眉間這一點,是用來對治昏沉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不能夠經常時用。

我前一段時間,到水裡一個道場去講課, 有一個法師來找我,他說他念佛的時候就頭痛,我說念佛的時候是寂靜住,怎麼會頭痛呢?我問他:「你是怎麼念?你是不是觀想觀像?」他說他沒有觀想觀像,他也是持名,持名他也是根據印祖的方法,一句彌陀念誦聽,那他怎麼念呢?他就是把心放在耳朵那個地方,注意聽那個佛號聲音。這時候,心之所在氣之所在,氣之所在血之所在。你的心住在耳朵,你的氣就跑到上面去,血液也跟上去。你這個氣血一上衝以後,如果懈怠的人,可能還沒有什麼感覺,這個法師他一天念佛念相當多,他的氣血就永遠浮動在那上面,身體就受不了了,所以這個人也是精進,就頭痛!所以我們講一句彌陀念誦聽,其實他聽這個佛號的聲相。佛號的聲相是遍滿法界的,不是在耳朵的地方,聲相是沒有一個方向性的,遍滿法界的,所以你要注意你的所緣境是一個聲相,不是耳根,不是能聞的耳根,而是所聞的佛號,而所聞的佛號,是從你的嘴巴創造出來了以後,它是遍法界的,你是取遍法界的那個聲相,不是要你心去住到耳朵上,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一定要使令你內心下沉。

在這五個點當中,這個位置最下沉的就是地輪,大地。所以智者大師他也讚歎這個大地所緣境,這個地輪非常的好,尤其靜坐的時候,你依止大地住,你感到非常的穩定,氣血也容易下沉,你氣血下沉以後,你那個甘泉,水,水會從你身上慢慢的往上吊,你打坐的時候不容易口渴。這個打坐的時候要讓火下降,這個水上升,外道說煉丹,就是甘泉在上面,下面是火,這個是對的。如果你火在上面,水在下面,就好像燒鍋子,這鍋子沒有水一樣,就把鍋子燒破了,這個危險。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念佛的時候,這五點一定要安置在地輪大地上,它在大地當中,十句移動一個圈,第一點、第二點、第三、第四、第五,這個地方要注意。

第二個「所緣行相,清楚分明。」你這五點是一個方便,攝心的方便。因為有這五點的運作,有一個好處,你的佛號哪一個地方不清楚,你馬上能夠發覺,我後來體會它能夠幫你覺察妄想。就是說,你打妄想的時候,就不知道你念到哪一個位置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打妄想,因為你走動的時候,你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這五點是一個很好的方便。但是你要知道你所緣的行相,還是佛號,還是佛號,你只是依止這些點來移動而已,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什麼是所緣境的相貌呢?就是「聲相」。你在取所緣境的時候,不要取錯了。所以這個地方,你還是應該去取佛號的聲相為所緣境,這個地方要注意,不是取「氣息」,也不是取這「五點」,這個要清楚。

第三個「寧可少念,不可草率。」你剛開始在運作這五點的時候,你不要急,不要求快,你把每一片的每一點,都念得清楚分明,每一點裡面十個佛號都念得很清楚,我們念佛要要求質量管理,就是說你剛開始念佛的時候,不要養成一種隨口溜過的習慣,你說他是老修行,是的,他念佛念得十幾年,但是你看他念佛內心亂七八糟,一點都沒有進步,而且他也不知道怎麼進步,但是你說他沒有念佛,他一天也念得很多,這種就是境界,上不去,但是也下不來,怎麼回事呢?他剛開始就養成壞習慣,他也不要求專注,妄想也不對治,這個是很不好的。剛開始你寧可老老實實的,從第一點念到第五點,你中間有差錯,剛開始寧可全面放棄,重來,這有一個好處!你要念到第三點、第四點,你不知道哪一點的時候, 這一片重來, 這樣子對你會有一種警覺作用。就像這個小孩子,你規定這個小孩子:你現在開始從東邊走到西邊,畫一條線。當然他不聽,待會兒,他跑出去,你打他手心一下,他第二次走的時候就會注意。

所以這個修行難在哪裡?難在你打妄想,也沒人管你,你自己要不督促自己,你實在是很難面對你自己的煩惱,因為你打妄想沒有人管你,沒有人知道。所以面對你自己的時候,寧可剛開始嚴謹一點,你念到只要這五點不是相續的,中間有任何的妄想把我牽出去,使令這五點模糊,我這一片不要,重來!你這種決心`,它就能夠使令你的心容易收攝。所以你剛開始的時候「寧可少念,不可草率。」你寧可要求清清楚楚,不要貪多,這第三點要注意。

第四點「先依記數,再求圓融。」我們念到一個境界的時候,佛號根本就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那沒有什麼記數不記數的。但是我們剛開始寧可踏實一點, 你規定你這一坐, 十片、 二十片,先有個規定的一個要期的目標,要求你自己。我這一坐,我念完十片才起坐、我念完二十片才起坐。二十片是指完整的片數,中間有這一片有缺,打破一個角,這一片就不要,完整的二十片,這個人就不簡單。完整的二十片,最起碼要四十分鐘。而且你當中妄想要很少,如果你打妄想,這一片不算,你四十分鐘還念不到二十片。但是這樣子念下去,你對佛號那個力量又不同,你經過這樣子很專心的、很嚴格的要求自己的內心: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以所緣、相續安住,你跟佛號的感覺會不同,那個相應的力量就不同。

我們這一次印祖《文鈔》的考試有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屬於教量的考試,就是筆試;第二個是屬於證量的考試,證量的考試怎麼考呢?我陪大家坐二十分鐘,就是念這五點記數,我想知道你二十分鐘念幾片,然後我會跟你談,整個過程,你的所緣境是什麼個情況,我一聽就知道你是什麼境界了。所以我想我們現在剛開始,早上有止靜、中午有止靜、晚上也有止靜,你先試試看把這五點安置在大地,依止實際理諦而住,然後你念念看,你念六字也好,四字也好,把每一點裡面,放十句佛號,你嚴格要求你自己,中間有差錯,這一片都不要。

你聽我的話,你寧可不要養成一個隨便的習慣,你說:我這十分鐘才念三片,沒關係!任何人剛開始都是從這邊下手的,但是你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你以後會不斷增上,如果你一開始就養成一個壞習慣,以後誰也沒辦法調整你,你自己也沒辦法。你說你有沒有念佛?有念佛。念的怎麼樣?這件事就不知道。所以我們我們坐二十分鐘,我來看看你念幾片,然後看你內心的狀態怎麼樣,那個明瞭性、寂靜性怎麼樣,我一聽就知道你大概是什麼情況。

這是我們考試,有這個題目,這個是佔百分之五十,這期中考的教量平均起來。但是我不一定說,你念多,我就給你高分,不一定,我要看看你跟佛號這個專一、相續的情況,我會問你幾個問題。這個是講到「念佛攝心方便法」。

我們再看第七面:

◎破除二障

一、掉舉(心不寂靜):  觀苦等過患,令心生厭離 ;作意無常等,破除掉舉心。

二、昏沉(心不明瞭): 思佛像等,諸可心境 ;修光明相,策與其心。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前面的五點記數法,它是使令我們內心跟佛號專一安住、相續安住的一個方法。但是這個方法,在我們的內心造作的時候是有障礙的,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佛號之間有障礙,什麼障礙呢?一個「掉舉」,一個「昏沉」,使令我們這一念心,本來是應該跟佛號通身靠倒,但是你在靠倒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去接近佛號,為什麼呢?掉舉障礙你,昏沉障礙你,這兩個障礙你,所以我們必須把掉舉跟昏沉這兩個賊,它的相貌給標出來。標出來以後,我們再說怎麼對治。

一、掉舉

我們先看掉舉。這個掉舉的行相,就是心不寂靜。心不寂靜就是說,本來我們這一堂功課,我們的內心的意思,是要以佛號為我們的所緣境,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但是念了三分鐘、五分鐘以後,我們這一念心就向外流動,就離開了我們所緣境, 忘掉了所緣境, 跑出去五欲、 六塵的境界造作活動,這種情況叫做心不寂靜,就是把所緣境給忘記掉了。這個是屬於貪,貪心所收攝。這就是講到,這個掉舉的相貌是不寂靜。怎麼辦呢?

這以下《菩提道次第略論》宗喀巴大師他提出兩個辦法:

第一個「觀苦等過患,令心生厭離」。這第一個,觀苦等,「等」就是不淨這種過患,使令我們內心對於所愛著的境界生厭離心。這個地方是這樣子,倒是蠻重要的,「觀苦等過患,令心生厭離」。佛陀在《法華經》講一件事情,就是,我們講「業處」,在這個《清靜道論》講業處,什麼是業處呢?這個業的造作,就是我們經常喜歡去一個地方,去那個地方造作,這叫業處。我們凡夫眾生的業處,對我們來說,最熟練的業處,就是財色名食睡,這五種境界,是我們內心最喜歡造作的業處,我們最喜歡到那五個地方去。

這個是怎麼回事呢?在《法華經》佛陀講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大富長者,這個大富長者有種種的寶物,擁有很多的兒子。當然這個大富長者在家的時候,小孩子就是聽大富長者的招呼,相安無事,也過得非常的快樂。但是有一天,大富長者就離開了家庭,到其它地方去了,小孩子就失去了父親,以後大家就開始顛倒。顛倒了以後,就是很多的蛇也跑進來了,一些的野干、一些的毒蟲都跑進來。小孩子也不知道毒蛇的過患,就跟它們玩在一起了,這個地板搞得很髒,乃至最後整個房子就起火燃燒。這個時候,大富長者回來,哎呀!不得了!子女在大火當中,跟這些毒蛇搞在一起,非常的危險。大富長者過去就跟他們講:哎呀!你們這個房子不能住, 怎麼辦呢?外面有一個很大的車子,有三部車子,這個車子能夠乘著你在虛空到處遊玩,神通三昧,種種的快樂。這小孩子就把這些野干、毒蛇給放棄了,也把這個三界的火宅給放棄了,跑到外面。跑到外面去以後,佛陀就給他一部大車,而不是給他三部車。

這個比喻,佛陀為了一佛乘的緣故,而分別說三。這意思就表示說,我們內心過去的業處,是習慣於在五欲的境界裡面活動的, 我們過去是這種思想,很習慣的,而且我們好像也不想改變。所以剛開始在念佛的時候,畢竟佛號我們是歸依的沒錯,但是它是一個生疏的境界,你在佛號當中,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是我們的一個希望,所以我們的心,隨時會跑出去,又回到我們過去的業處活動,就是這種境界。因為熟境界嘛,很習慣。

那這怎麼辦呢?「觀苦等過患」,這個時候智者大師說「訶責」。訶責五欲的方法,你思惟這五個業處,不是我應該去的地方,這種財色名食睡。怎麼說呢?

[譬如怨賊,奪功德故]。你就思惟這五個處所裡面,很多的怨賊,我好不容易賺了很多的錢,把這個錢保存起來,辛辛苦苦,這個賊一來,把我錢都偷偷走,五欲亦復如是!奪功德法財故!你思惟這個業處,它就像賊一樣的破壞你的功德,譬如怨賊,奪功德故。

第二、譬如毒蛇,害慧命故,我們身體很健康心情也愉快,這個身體能夠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被毒蛇咬到以後這個生命就死掉,五欲亦復如是,他會毒害我們法身慧命,我們在五欲這個業處裡面造作活動以後,會把我們過去所栽培的這種善根,這種法身慧命、特別指的是智慧給破壞掉,害慧命故。

又:譬如大火,不寂靜故,我們在五欲當中,內心不寂靜,不是真正安樂。

譬如污泥,令染污故,使令我們內心染污的原因。

你就是用這個怨賊、毒蛇、大火、污泥這四個譬喻,來訶責我們這一念心,使令我們從現在開始,不可以到那五個地方去活動,不可以去!思惟苦等過患,令心生厭離,使令我們對於過去很熟悉的業處厭離。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比較老實在佛號安住,這是第一個方法,用訶責的方法。

其次「作意無常等,破除掉舉心」。這個是更細的觀法,前面是思惟它的過患,這個是一種無常跟無我的智慧,來破除我們掉舉的心。

這個是破除能掉舉的心,前面是訶責我們所緣的境界,就是觀察我們這一念掉舉、不寂靜的心,覓心了不可得。祖師說:「弟子心不安」,我們這一念心,在種種的業處裡面造作,內心不安怎麼辦呢?請和尚安心。初祖說:「將心來與汝安。」覓心了不可得

吾與汝安心竟!

所以我們能夠觀察這一念的不寂靜的心的自性不可得,我們這一念心就寂靜下來了。這種是更細的方法,覓心了不可得,破除掉舉心。這兩個都是屬於觀的成份:一個是以過患來訶責;一個是以智慧來破除我們那個自心,這都能夠使令我們這一念不寂靜的心,能夠寂靜下來。

二、昏沉

這個昏沉的相貌是心不明瞭。前面的不寂靜,它的明瞭性是沒有失掉的;這個昏沉,就是我們能觀的這一念明瞭性失掉了,沉默,這個是癡,癡心所所攝。

那這時候怎麼辦呢?宗喀巴大師他提出兩個辦法:

「思佛像等,諸可欣境。修光明相,策舉其心。」有時候我們用功,用五欲的境界來訶責自己;但是這個時候的內心的法喜,還沒有生起來,我們修行人會有一種類似苦悶的感覺。《智度論》說,內心有一種憂,憂的感受生起,它不是苦而是憂。這個意思就是,我們過去很喜歡去那個業處玩,現在不能去。不能去,我內心當中希望的那種清淨莊嚴的功德,它沒有生起,我棄捨了五欲,但是佛法的清淨法樂還沒生起,這個時候是最麻煩的!這個時候完全靠信心在支持我們,內心會有一種沉悶、憂的感受。

有時候這內心明瞭心會慢慢沉默,特別老參會有這種情況,這怎麼辦呢?「思佛像等,諸可欣境」,這個時候你看看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等」就包括依報,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這都是我們以後所要依止的處所,把我們內心那個欣求的心,那個快樂心給帶動起來。因為前面的昏沉是一種沉默,這個時候把沉默的心給提起來,太沉了,提起來,就是思惟佛像等等,用你歡喜的境界,來把這個沉默的心提高。

或者「修光明相,策舉其心」。或者你就把眼睛打開,這個「修」者取也,你依止眼根,取蓮花燈的光明。有光明相,它就能夠使令我們這一念黑暗的心能夠策舉,策舉我們這一念黑暗沉默的心。所以你要昏沉的時候,你不能閉眼睛;你一閉眼睛,你的昏沉更嚴重。正常的情況是合眼沒有錯,但是你一昏沉的時候,眼睛要打開,你去尋求附近有沒有什麼光明的相狀好取,就去取那個光明相,這個對治昏沉。換句話說,我們在佛號當中,一個標準的相貌,是要明瞭寂靜、寂靜明瞭,明靜而住,這是一個念佛的標準相貌,即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明靜而住,這是一個標準的相貌,只要當中有不明瞭、不寂靜的情況發生,都應該對治。這是講到攝心的方便,跟破除障礙的方法。

我們再看附表第八。

附表八  —  一心不亂

(一)九心住(欲界定)

一、內    住  —  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二、等    住  —  於內所緣相續安住。

三、安    住  —  由妄念向外散亂,速當了知,還令安住前所緣境。

四、近    住  —  於廣大境數數攝心,令心漸細,上上而住。

五、調    順  —  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喜。

六、寂    靜  —  觀散亂過失,於三摩地寂滅不喜之心。

七、最極寂靜—謂於貪慾、憂戚、惛沉、睡眠等生起時,寂滅令息。

八、專注一趣  —  謂得任運轉故,精進修習。

九、等    持  —  由修專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運而轉。

—  糅合《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略論》—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前面的「念佛攝心方便法」,是一個因地的修行,以下是講到它的功德相貌,你這樣子修有什麼好處呢?當然執持名號的目的,是要成就一心不亂,但這個一心不亂的範圍是相當的廣,我們提出了兩個:一個是「九心住」,所謂的「欲界定」;第二個是「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兩個相貌,我們修行應該要知道位次,才不會起增上慢,喔!你念佛念到怎麼樣?你一心不亂了,其實沒有,這個就是增上慢。為什麼會增上慢呢?因為你不能善知位次,這是不可以的,錯認消息。所以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現在念佛的境界到什麼程度,要清楚。

這個「九心住」有九個次第:第一個是「內住」。我們看它的內容:

第一個、「內住,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我們過去要不管我們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的業處,就是五欲的境界,到處攀緣。在這五欲當中,把它給攝持起來,攝心,把這一念心給抓住。抓住幹什麼呢?「令住內境」,使令它安住在我們的佛號所緣境上。當然這個地方不是完全強迫,也有一點強迫,但是這當中必須有一點抉擇慧相應。就是你在念佛之前,你應該已經抉擇了,你為什麼以佛號為所緣境?因為這個佛號是一個大功德法聚, 這個萬德洪名,可以使令你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你經常去親近這一句佛號,可以使令你業障慢慢的消滅,福德智能的資糧,慢慢的增長起來,這第一個。第二個可以使令臨命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就是不斷的思惟這個所緣境,這個業處的功德,你就能夠「攝心令住內境」,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等住,於內所緣相續安住。」

這個「等」就是前一念跟後一念相隨順,叫做等。我前一念是安住在佛號上,下一念也是安住在佛號上,這個時候,前一念跟後一念是相隨順的,不是相違背,名之為等。「於內所緣相續安住」,前面的「內住」等於是一個專注,專注力;這個是相續,這個時候必須使令你佛號能夠相續安住,相續力。所以「內住」、「等住」是一個總相,「九心住」的總相,後面的是別相。

第三個、「安住,由妄念向外散亂,速當了知,還令安住前所緣境。」我們在這個「等住」的時候,心中有一些佛號的相續力,但是我們打妄想的時候,我們不能夠覺察。就是說,我們跟五欲的境界很熟,有時候跟它在一起,我們都不覺得,因為很自然。到了第三「安住」的時候,它有一個好處「速當了知」。就是說,你從前面的「內住」、「等住」以後,你慢慢把這個佛號的等流性給建立起來,在你這一念的無明妄想當中,建立起一個清淨的等流性。你妄想生起的時候,你知道你打妄想了,可能這個時候還不能轉變它,因為你的力量還比它薄弱,但是起碼你「速當了知」,你能夠馬上能夠覺察。

這個「安住」,內心安樂,也是蠻重要。這個富貴人的境界,內心還是不安。的確!我們內心當中,會覺得五欲的境界是我們的,我們總是覺得在那個地方造作快樂,其實這個五欲的境界,增加我們內心的負擔、不安,所以必須要吃安眠藥,我們很怕失掉這個五欲的境界。但是我們念佛不同,它能夠使令我們心安。

第四個、「近住,於廣大境數數攝心,令心漸細,上上而住。」這個「近」,就是指的我們這一念心,不但是安,而且它已經接近我們所緣境,我們跟佛號已經慢慢慢慢接近。這個接近的意思就是說,這中間的障礙已經破除一部份。破除哪一部份呢?破除了粗的掉舉,叫做「近住」。就是我們在這個廣大的境,在這個廣大的五欲的境界當中,我們數數攝心,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念佛的確也沒什麼秘訣,就是數數攝心。你經常念,由生轉熟,由熟生巧,就是這樣子,數數攝心。使令這一念心慢慢的由粗轉細, 上上而住。 這個對治粗的掉舉的意思是說, 前面的安住,能夠速當了知妄想的生起;這個地方我們再繼續用功,我們面對那種強大的貪瞋煩惱、掉舉活動的時候,我們能夠轉變它,有這種力量轉變它。換句話說,你那個佛號的力量就強過粗的掉舉,你看到它,發現的時候,就能夠把它給取代起來,轉念念佛,你有這種力量,這個叫做「近住」。能夠破除粗的掉舉。

第五、「調順,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喜。」這個「調順」它的內涵是破除粗的昏沉,不但是掉舉破除,昏沉也沒有了。它是怎麼回事呢?思惟三摩地的功德,我們前面的這個心念能夠取代妄想是算不錯,但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得少為足,再思惟這個一心不亂的功德:我得到一心不亂以後,現生有種種的神通三昧;臨命終的時候,就往生極樂世界,種種的殊勝的功德,使令我們對於這種佛號的正定,能夠心生欣喜。這個時候,就能夠把粗的昏沉給破壞掉,這「調順」。我們要是能夠把佛號念到粗重的昏沉跟掉舉都破壞掉,到這個調順,你整個生命的業力會有所轉變,你的相貌也會轉變。

我前一段時間到霧峰去看到一個居士, 這個居士他給我感覺非常特別, 你在他的眼睛相貌當中, 看不出那個居士的塵勞相狀,看不到,就像是出家人的樣子, 他留一個平頭,手上拿一串念珠。我看到這個居士很用功,我就跟他談,他說他念佛念了三年,他工作當中,佛號就是綿綿密密、相續不斷,跟他講一段時間,他把他那個身份證拿給我看,他說:我過去是這種境界。哎呀!他過去那個身份證相貌,看起來就像大哥的樣子,在做鐵工的。但是他現在的樣子, 相貌完全轉變過來。所以我們講念佛不可思議。就是說,你內心粗的掉舉、昏沉轉變過來,內心調柔善順,看起來特別有氣質, 調柔善順。不像我們現在的心粗重, 煩惱很粗重。

第六、「寂靜,觀散亂過失,於三摩地寂滅不喜之心。」這個地方根據昂旺郎吉仁波切的解釋,這個地方是破除細的掉舉,「寂靜」 主要是破除細的掉舉。他說:怎麼能夠破除掉細的掉舉?這個時候,你觀察散亂的過失,再觀察我這一念心,在五欲的境界裡面流動,譬如大火、譬如怨賊、譬如毒蛇、譬如怨家,你觀察這個散亂的過失,這個時候「於三摩地寂滅不喜之心」。一方面你再思惟三摩地的功德,消滅你不喜之心。有時候不喜之心會生起來,就是說有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是不打妄想的,但是我們也不願意在佛號安住,會有這種情況。我們這一念心就是常者生厭,不喜歡繼續再安住下去。這時我們必須要告訴自己,這是不對的,這是一個大安樂處,我們不應該起這種顛倒的思想,就是再繼續的思惟三摩地的功德,來消滅我們這一念不喜之心,把細的掉舉也破除掉,內心就寂靜,沒有掉舉的干擾。

第七、「最極寂靜,謂於貪慾、憂戚、昏沉、睡眠等生起時,寂滅令息。」這個地方是破除細的昏沉。對於這種貪慾、憂戚、昏沉、睡眠等生起的時候,馬上能夠消滅掉。這個細的昏沉,宗喀巴大師在「最極寂靜」的時候,他提出一個警告,他說很多人在這個地方,會認為他得定了,其實這是一種微細的沉默,就是我這一念心,在我所緣境當中,我感覺到不昏沉,也不掉舉,感覺到是這樣,已經明靜而住,我已成就三昧了,其實沒有。那個是一個微細的沉默,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

第八、「專注一趣」,我們再看他的內涵,「謂得任運轉故,精進修習。」到了「專注一趣」的時候,我們還要繼續用功,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達到三摩地。怎麼達到三摩地呢?「任運轉故」,這個時候,佛號已經把粗細的昏沉、掉舉都破壞了,但是這個時候的佛號,還必須要如理作意,還是有功用行。有功用行就不是得定,得定的相貌一定是「無功用住」的。所以這個時候「精進修習」,就是要把一切外緣都停下來,這種微細的加功用行,就不是我們普通的懺除罪障、積集資糧,這種動中的狀態,要特別的精進,一點都不能打閑岔,因為你從八到九,這個關鍵是非常微細的狀態。

第九、「等持」這個是得定。「由修專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運而轉。」這個時候,你對所緣境能夠「自在任運而轉」,就是不必如理作意,你這一念佛號在心中,它就像泉水一樣,不斷的流出來,你根本就不用去作意,這個是得定的相貌。所以得定不得定就是在這句話,不但是「明靜而住」,而且要「自在任運而轉」,這個地方要注意。

這個是「欲界定」的九個相貌。當然這個「欲界定」的相貌非常的長,這是很長很長的一大段時間,可能我們修的五年、十年,還是在前面的八個範圍裡面活動。所以我們講這個等流性,你注意看《高僧傳》,你會有一個感覺,就是說一個高僧,他的功德是不同的,他所用功的法門,都會有各式各樣不同。但是你會發覺有一個總相,就是任何一個高僧,他在最初五年的時候,都有一點消息出來,你注意看。

就是說如果你在最初五年當中,還不能夠創造一個清淨的等流性,你以後用功就很難了。

雖然你很年輕出家,但是你要再靜下來就很難了,如果你這五年都在散亂當中度過去,五年過去以後,十年過去以後,你要靜下來就非常困難。你要去栽培這個等流性,你要扭轉你過去這五年當中,所創造的那個散亂的力量,就非常困難,你出家越久越難修行。

如果你這五年當中,能夠好好的、老實的在內心當中,把佛號這個清淨的等流性創造出來,專注力、相續力,乃至於到調順的力量,到第五個能夠對治粗的掉舉、昏沉,這兩個煩惱能夠脫落,就不同。

什麼不同呢?當然你以後會有一些事情,有時候會退失,有時候你達到調順以後,這個前面的九心住,都是很容易退失的,但是你這種退失,你雖然工作忙,退失,但是你只要一用功,就能夠馬上恢復,跟你沒有得到的情況是不同的,你那種退失,只要你一靜下來,就能夠把你過去在靜中所修的功德馬上出現,你有這種力量。而且你有這種調順的功德力以後,你出家一年一年會不斷的增上上去,你有基礎。你如果完全沒有基礎,你根本就不知道怎麼上去,上不去,出家越久,心越散亂,到最後心不安。

如說修行是對佛菩薩最大的供養,你能夠在佛法當中,好好的隨順佛陀的聖教量,這樣子修行,三世諸佛讚歎你,真正讚歎你,真正是一個佛弟子。這一切是你未來自行化他的基礎,就從那個地方成就起來。

所以這個地方是太重要了,修行。當然這都是每一個人要經過,沒有一個人能夠幫我們走過去的。

接下來第二「近分定」。

(二)近分定(未到地定)

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依止,有能引發身輕安風來入身中。由此風大遍全身轉,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能對治品身輕安性即得生起,由風勢力,令身生起極大快樂,由此為依,心中亦生最妙歡喜。要生如是輕安,始名有作意,由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所攝少分作意。—  糅合《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略論》—

這個「近分定」又叫「未到地定」,什麼叫「未到地定」呢?就是說他已經超越了「欲界定」,但是還沒有達到色界的初禪,他是在欲界跟初禪的一個過度時期,叫做「未到地定」。但是他已經接近了初禪,所以叫「近分定」,他已經接近了部份初禪的功德,叫「近分定」。我們看它的內涵。

「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依止, 有能引發身輕安風來入身中。」這是第一個相貌,就是說我們以前面的「等持」,就是「欲界定」,這個「欲界定」生起的時候,它有兩個相貌:第一個「心調柔」,所以得到欲界定的人,你跟他講話,你會發覺他不同,他的心特別調柔,他那個粗重性已經沒有了。而且他的心輕安,他自己有那種殊勝的三昧樂,自受用,屬輕安樂,這個是一個依止,得到「未到地定」的依止。

這個時候繼續用功呢,他就能夠從身體的四大產生變化,什麼變化呢?「引發身輕安風來入身中。」 在身體當中產生一個氣,是風大。風大的生起有兩種狀態:第一種狀態是由下而上,就是你這個時候身體會有這種八觸,或者是動、或者是靜;或者是忽冷、忽熱,這個時候從身體的下面,一直不斷的慢慢慢慢的擴散到頭部,這是第一種,這種情況是一種堅固相狀,你這個定不容易失掉。第二種狀態是由上而下,從頭部生起到腳部,這個就是表示你這個定不堅固,可能會失掉,要注意!這就是風大生起的兩種情況。這是講到身體會產生風大,這個是「未到地定」剛生起的一個相貌。其次慢慢的增長,我們再看。

「由此風大遍全身轉,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能對治品身輕安性即得生起,由風勢力,令身生起極大快樂,由此為依,心中亦生最妙歡喜。」這個時候正式的生起身心的輕安,次第上是先生起身輕安;再生起心輕安。先看身輕安,「由此風大」,這個時候氣息從最初的腳部生起,慢慢慢慢的增長,「遍全身轉」,全身都是那個氣息,你的身體感到特別調暢。這時欲界這種四大的粗重性慢慢慢慢的就消失掉。

在《釋禪波羅蜜》上說,這個時候的修行人,你的身體感覺到若有、若無;如雲、如霧,好像是有,好像是沒有,講一個譬喻:若云若霧。像雲中、像雲像霧一樣,你說它沒有,它有那個相貌;你說它有,又抓不到。得到「未到地定」的人,他的身體就是這樣。他好像不是我們這種身體,六十公斤好像很粗重的一塊肉,他不是!他覺得內心沒有這個身體的負擔。

粗重性消失以後,能對治粗重性的這種 「身輕安性」 生起來。《瑜伽師地論》解釋說:這個時候,欲界四大裡面,已經生起了少分色界的淨妙四大了。因為欲界的四大是沒有輕安的,色界的四大才有,這個是講到身輕安的情況。

「由風勢力,令身生起極大快樂,由此為依,心中亦生最妙歡喜。」這個時候的風大,不斷的在身體繼續的運轉,身體特別的調暢快樂,三昧樂。這時心中又生起了很殊勝的輕安,你內心也感到非常的輕安,當然這個心輕安,就等於前面的心調柔,調柔心就更增加了。這是講到「未到地定」的功德相狀,就是身輕安跟心輕安。

「要生如是輕安,始名有作意,由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所攝少分作意。」要得到如是的身心輕安,才能夠叫做「有作意」。唯識學有時候它的名相、解釋不同,這個地方的作意指的「禪定」,才叫做禪定。什麼禪定呢?下面有一個名詞「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這個「近分定」全部的名稱就是「第一靜慮」,就是初禪,「近分」。就是它不是初禪,但是它是靠近了初禪的這種「少分」,所攝的一個「正奢摩他」。所以在《瑜伽師地論》上,它也同意它是奢摩他,「未到地定」也可以算是奢摩他、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所攝少分作意」,這個就是作意,也是禪定的意思。所以說我們怎麼抉擇你得到的是「欲界定」跟「未到地定」呢?就是「欲界定」它的功德是明瞭跟寂靜這兩種功德,但是「未到地定」的功德有三種:第一個明瞭;第二個寂靜;第三個三昧樂,它有三昧樂,「欲界定」沒有三昧樂。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很快的抉擇出來,這個是講到一心不亂,這個初禪我們不要講,我們很難得到的。

第三「結示勸修」,我們引用兩部論來跟大家互相勉勵,我們先看《入行論》云。

(三)結示勸修

《入行論》云:「諸人心散亂,住煩惱隙中,雖經長時念誦苦行等,心散所作業,佛說無義利。」我們一般人的心,就在我們過去五欲的境界上,這種熟境上活動、散亂,所以住在煩惱隙當中,就是被這個煩惱的強大勢力所控制,跟著煩惱轉。但是我們也有善根,我們對佛法有信心,也能夠精進。什麼精進呢?「雖經長時念誦苦行等」,我們也能夠長時間,五年、十年,這種長時間的念誦經典,或者持戒、或者修十八頭陀苦行,但是「心散所作業,佛說無義利。」因為心思太散亂,這種粗重心,昏沉、掉舉太粗重了,使令我們所做的善業,不能夠成就大的利益,就是小小的利益,不能成就大功德的。所以這個「念力」是很重要的!能念的心沒有念力,即使我們所依止的是一個殊勝的法寶,但是力量薄弱。

第二我們再看《菩提道次第略論》。

《略論》云:「吾人心念,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所修善法均悉微劣,故當修止,方便調伏,使令安住。譬如猿猴得樹,騰躍跳躑,若鎖之於柱,久久自調;心亦如是,令心所緣,數數憶念,心不他散,念力增長乃至安住。」好,我們分成兩段來解釋。先看第一段。「吾人心念,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我們這個心念,還沒有得到奢摩他的止之前,都是散亂心。散亂心之下,所修的善法,力量都薄弱了。那怎麼辦呢?必須修止,就是要有念力,這個專注力、相續力,方便來調伏我們這個妄想,使令我們這一念心,能夠在我們佛號的所緣當中,明靜安住。

怎麼能夠「方便調伏,使令安住」呢?要怎麼辦呢?下面先講一個譬喻,「譬如猿猴得樹,騰躍跳躑,若鎖之於柱,久久自調」,猿猴在樹上,猴子到樹上,它等於是如魚得水,它的熟境界,它在樹上就能夠在空中跳過來、跳過去,抓一個樹,放一個樹;放一個樹,抓一個樹,不停止的跳動。我們如果把這隻猴子鎖在一個柱子上,這個時候,牠這種騰躍跳躑的狀態,就慢慢調伏。這是講一個譬喻,就是鎖之於柱,這是一個對治騰躍跳躑的辦法。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以下合法。「心亦如是,令心所緣,數數憶念,心不他散,念力增長乃至安住。」我們這一念散亂心的對治也是一樣,使令我們這一念心,對於佛號數數憶念。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重複的憶念,你要能夠不厭其煩,在寂靜當中,念佛念的很好。失敗了,打妄想,沒關係再站起來。你能夠以這種不屈撓的意志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當然這當中支持你的,就是你對佛號的這種信心,你能夠不斷從跌倒當中再站起來。好,我這一個工作做不好沒關係,我下次再做,你這樣子不斷的數數憶念,你總有一天能夠成功的,念力增長,乃至安住,你就能夠成功。只要你不放棄努力,這件事情就能夠成功。

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細水長流,則能穿石」,這個是在講我們修行點點滴滴的功夫。一個細水,就是一個微細的水流,它可能是一點一滴的從這個山谷中掉下來,它的水滴是很小的,但是它能長流,它今天流、明天流;第一年流、第二年流、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就是這樣流下去,有什麼好處呢?則能穿石。這個石頭是很堅固的,水是很柔軟的,但是它因為長流的關係,能夠把堅固的石頭給穿破,它就有這種力量。所以這個因緣力量不可思議,你重複的造作,這個勢力就強大。佛號在我們的心中亦復如是,你剛開始可能只能夠念一片、兩片、三片,但是你願意長流,你經常的數數憶念,它的念力就能夠增長起來,就能夠把你無始劫來,控制你的昏沉、掉舉這兩個賊給破壞掉,就有這種力量。所以這個地方,的確是要一段時間的用功的。

大家有沒有問題?無功用住。好,解釋一下。

我們修行是分成兩類,第一個是有功用住,跟無功用住。就是說你這種明靜不動的相貌,你還要假藉如理作意,還要有一種警覺的作用,你要經常注意,你不注意這個相貌就會失掉,這個就是「有功用住」。反過來說,你這種明靜不動的相貌,你不必保持警覺作用,你注意它,它也是明靜不動;你不注意它,它也是明靜不動,是這種境界,這個就是「無功用住」,你不必去作意這件事情,不必。就是它講的「任運而轉」,這個地方有解釋了任運而轉,這個是得到「欲界定」的一個相貌。

唯識學的《百法》有一個「行捨」,善心所有一個行捨。那個行捨就是這樣,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叫做行捨。就是平等,你這一念心跟前一念心是平等。你前一念心是安住在佛號,這一念也是安住在佛號,平等、正直、相續,沒有邪曲,然後無功用住。所以你要能夠得到欲界定,內心當中,那個行捨的心所一定要現前,那個相貌要現前,平等、正直、無功用住,這個就是所有定裡面,一定要有「行捨」的心所相應。

我們剛開始在念佛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急躁,雖然我們不能懈怠,但是急躁也有問題。你急躁,反而念不好。所以我說,我們剛開始不要求快,也不要求多,要求自己明瞭寂靜的把佛號現出來,這點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管前一念,也不要管下一念,你就注意你當下這句佛號。你說:我剛剛打妄想。你剛剛打妄想,你現在又在那邊後悔,你又增加了妄想。打妄想以後,收回來,就不要管它了,你要把握的是你以後的念佛,你也不要管說:哎呀!我什麼時候得定?不要起這個念頭,你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你相信這一切法都是因緣生的,只要你有這種造作,這個功德一定會出現。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你有這個因緣,一定有那個果報。所以你每一句佛號,都注意你當下這句佛號,不要管前面怎麼樣,不要管後面怎麼樣,就注意你現在這句佛號,你不斷的在現前這句佛號安住,你以後就不可思議。好,我們再看講義第二十七面。

這是靜中修的另外一個方法。前面我們所說的五點記數法,那是一個通途法門,正常法門。這有一個特別法門,就是十念法門,我們把它說一下,大家請合掌。先把它念一遍。

【三】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與陳錫周書  —

好,我們看它的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個十念法門,第一段是說明它所加被的根機。「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假設我們平常的事情實在太多,身體處在這個萬丈紅塵當中事務多端,你要我靜下來好好的攝心念佛,這件事情實在是辦不到,特別在家居士辦不到。那怎麼辦呢?這以下有一個特別法門。

第二段、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當於晨朝盥漱畢」,你在早上起床盥洗以後,什麼話都先不要講, 什麼事也先不要做,盥洗以後馬上就做這以下的幾件事。第一件事「有佛則禮佛三拜」,如果你有佛堂,就到佛堂裡面拜三拜,或者你要多拜也可以,起碼拜三拜,這是第一個加行。第二個正修,拜完佛以後幹什麼呢?「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這個時候,你就正身,或者是長跪,或者站著,把這個身體端正起來,精神提起來,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地方指的是念六字而且出聲,怎麼念法呢?「盡一口氣為一念」,就是你吸氣然後念佛號,念到這個氣完全吐盡為止,這叫一念。這一口氣當中,念幾句佛號不要管它,就是念到氣沒有為止,你總共念十口氣,這叫十念,這個正修。念完以後,「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偈」。這個迴向,這是小淨土,或是一心歸向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個歸依文。或者你時間你不夠,就簡單念「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回入娑婆度有情」,把這功德迴向。念完以後呢?「念畢禮佛三拜而退」,最後再拜三拜,這個就是時間非常的短,這是有佛堂的情況。

如果是沒有佛堂怎麼辦呢?「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如果沒有佛堂,就是就不要拜了,就向西問訊就好,三問訊,三問訊也是一樣,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十念,然後迴向,就是這兩個方法。

「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這個法門叫十念法門,以一口氣為一念,念十口氣,這當中不要管它的數目,每一口氣當中,有幾個數目不要管它。這是慈雲懺主為王宮大臣,「政務繁劇」,沒有時間修行所設立的,這是一個法門的內容。

第三段,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第三段讚歎這個法門的殊勝。「何以令盡一口氣念?」,為什麼要盡一口氣呢?這以下說明:「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我們平常念佛的時候心思散亂,心思散亂本來應該要利用時間,好好的使令我們這一念心,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攝心安住。但是「無暇專念」,你整天都忙這個工作, 哪有時間這樣子念呢, 所以只好靠這個法門。那這個法門的特色呢?「借氣攝心」,它這個特色,就是用這個氣從吸飽以後吐出來, 這一口氣當中, 因為你都沒有換氣的關係,你不容易打妄想,它就是一口氣,把所有佛號都念完,所以這個地方的特色「借氣攝心」。他的意思就是說,你實在是沒時間念佛,但是你實在是想往生極樂世界,怎麼辦呢?有沒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去創造一個念佛的資糧?有!就是這個「借氣攝心」的方法。

「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這有兩個地方要注意!第一個,不可以「強使多念」,你念到沒有氣的時候,就不要念下去,把這個氣吐完以後,就不要再念下去了,不可以強念,否則傷氣,這第一個。第二個也不可以多念,你一天只能夠念十句,不像前面的三三四,因為它是配合著氣息的運轉,你可以念一整天,沒關係的。因為這個是十念法門,只能夠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也傷氣。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第一個不可以強念,也不可以多念,它只有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念。

以下就總結這個法門的殊勝。「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我們一般都是散心念佛,很難往生。我們在這種短時間當中,這個法門因為它借氣攝心,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只要我們不間斷,也能夠決定往生。所以我們在平常修五點記數法之餘,你也可以每天修一次的十念法門,這個時間很快,但是這個只是一天一次而已,加強我們念佛的念力,它有加強作用。這把靜中修的「正示念佛方法」這一科講完。大家有沒有問題?

[師答]:他那個地方講這個法門叫十念法門,他就解釋那個念的定義,什麼叫念?他這個名字叫十念法門,對不對?什麼是念呢?他那個念,不是一句佛號,而是盡一口氣為一念,他解釋那個念的意思。這個地方的念,跟我們一般講念不同,這樣懂嗎?他是一口氣為一念,所以有時候這個名相解釋會不同。

[師答]:九次第定,如果你是講《楞嚴經》的九次第定,就是滅盡定。九次第定跟九心住不同,九次第定就是四禪四空再上去的,那個就是九次第定,你這個名詞是不是《楞嚴經》來的?

是喔, 《楞嚴經》的九次第定就是超越了四禪八定,四禪四空,它那個九次地定是講滅盡定。阿羅漢,三果以上,三果以上也可以,阿羅漢圓滿。他那個是鈍根的阿羅漢。鈍根阿羅漢,他必須要經過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他一定要每一個定都要經過,最後從這個四空定當中,再降到四禪,從四禪當中修無我觀,然後進入滅盡定。這個是講到鈍根的聲聞人,他必須要照這個次第修上去。利根的人可能在初禪當中,因為無我的智慧強,他初禪就能夠進入到這個九次第定。

這個定的得到有三種:第一個生起;第二個圓滿;第三個自在。我們剛開始禪定生起,但是還不圓滿,會退失掉,慢慢慢慢從最初的得到以後,慢慢堅固了,不容易失掉,因為你經常做,你得到初禪以後,你經常做,做到最後,那個禪定就非常堅固。堅固以後,還不自在,你到初禪要到二禪,不行!你必須從初禪出來,再進入二禪,你慢慢慢慢熟練以後,他就得自在,他能夠一入坐,馬上進入到四禪,那四禪又能夠到初禪,他就是熟了,就生巧,就自在。所以禪定有三種境界:第一個生起;第二個堅固,我們講圓滿;第三個自在。有些人禪定不自在,有些人禪定自在,就是他的熟練度。就看你的用功情況。每一個禪定都有自在,有漏的禪定也有自在,這個自在不約有漏、無漏,前面的四禪八定都是有漏位,九次第定它是無漏,它有無我智慧,它是無漏定,他沒有愛著心。

好,這個我們以後再談論。我們現在離期中考,還有差不多還有三個禮拜,現在給大家訓練。我們剛開始不要求多,你先坐二十分鐘看看,你看看你這五點記數法能夠走幾片,你在練習當中,有一些支離破碎的情況,你這一片就不要,看你這二十分鐘能夠取到完整的片數, 清楚分明的佛號, 能夠取幾片,訓練看看。這個事情都是要訓練,不管是善法、惡法,都是要假藉你的造作才能夠生起。我們過去為什麼煩惱很粗重呢?就是我們不斷的,我們歡喜在這個煩惱的業處裡面活動;現在剛好相反,我們要歡喜在佛號的業處活動,這個也是自己要去創造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極樂世界的見聞獲益

《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獲罪無量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

大安法師:述而不作話念佛

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

大安法師《執持佛號,秘訣神丹》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法師,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學佛的失獨老人很痛苦,應該如何面對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

印光大師答緣淨居士問

問: 念佛行人,首宜以嚴持五戒為急務,庶念佛易得心淨...

貪戀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嗎

問: 頂禮法師!佛經上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國土有哪三種

我們要知道,極樂國土不是業力所感,我們再三強調──...

不要跟著感受走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

為何偏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原文】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

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

出家憂道不憂貧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能...

做不到通身靠倒,這樣的狀態要如何打破

問: 弟子目前狀態是這樣的:說我信吧,卻做不到通身靠...

不要讓車輪沾上血腥味

1.在日常駕駛中小心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別去...

慧律法師《三千佛圓滿開示》

(上)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問: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衍慈法師答: 你問的是...

九心住(欲界定)

我們先說明九心住,這個九心住又有一個名稱叫欲界定。...

結善緣的重要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間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

作福不如惜福,悔過不如寡過

【原文】: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

死亡,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恐懼而痛苦的事情;而對淨業...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

【佛教詞典】蘇怛羅

梵語 sūtra,巴利語 sutta。又作蘇多羅、素呾纜、修多...

【佛教詞典】善順入言

【善順入言】 p1143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頁云:善順入言者...

【視頻】淨界法師《婆羅門讚佛的果報》

淨界法師《婆羅門讚佛的果報》

【視頻】晚課拜願(圓光男眾佛學院)

晚課拜願(圓光男眾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