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淨界法師  2021/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九面,丙二、別釋。

我們這次《印光大師文鈔》的正宗分,分成五科:第一科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一科是學道的通途,我們大乘佛法所共同的一個目標,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道通途。換句話說,我們不管是那一個宗派,就著大乘的角度,我們都是因為思惟生死的過患,特別是三惡道的過患,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一個誓願,就所謂的菩提心,這是大乘的學道通途。在這種共同的目標之下,每一個人所抉擇的法門就有差別了。站在淨土法門的角度來說,就是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每一個宗派所抉擇的方法是不同的,站在淨土的角度,就是「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做為我們達成這個目標的一個方法,這淨土的正宗,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就是信願持名三種資糧。前面的一科是總標,把三資糧的內容攏總的標出來,這以下就各別解釋,比較詳細的解釋。

丙二、別釋。 分二:初、深信切願。二、執持名號。今初。

丁一、深信切願

別釋分兩科:初、深信切願。二、執持名號。今初。再把這個信願持名又分成兩科:深信切願是一科;第二、持佛名號又是一科。先看丁一、深信切願,這以下有兩篇的文鈔。我們看第一篇,大家請合掌。

【一】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志心念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如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  復黃涵之書三  —

好,我們看脈絡分析,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先看

第一段、「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站在一個淨土的法門來說,淨土法門它是一個他力門、果地教。我們前面講過很多遍, 它的特色是一個佛力加被的法門,這個法門的重點,最重要的在於「信願」,這個「信」又是特別重要,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一點跟前面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相隨順的。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這個願跟前面的菩提願,願作佛心、願度眾生的心是相隨順的。這個「信」在印祖所開示的內容,他分成三點:

第一個[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這第一點。

第二個[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 ,這第二個。

第三個[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所以這個信,就是有一種思惟自己是處在一個苦惱的世界,我們內心欣求一種安樂的世界,有一種需求佛陀來救拔我們的那個心,就是我自己不能出去怎麼辦呢?彌陀能夠救我, 所以我必須要對彌陀,乃至於對彌陀的名號,生起一種通身靠倒的歸依的心,這個就是信。就是說離開了彌陀名號,沒有人能夠救我,那個心情就是這樣,離開了彌陀名號,我今生是不能出去,一點希望都沒有,我不做任何的第二個轉想,唯獨只有彌陀名號能夠救我,是這種心情叫做「信」。所以這個信,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功德。

「信願真切」,如果我們的信願是很真實、很急切,不是悠悠泛泛,雖然沒有能夠心中清淨,換句話說,我們念佛的時候,還是有妄想的波動, 但是因為我們的信心跟願力的關係,也能夠帶業往生。所以這個淨土法門的特色,「帶業往生」,就是你的信願來帶業往生。這是一個總標,以下就解釋:為什麼能夠帶業往生?我們看第二段、[何以故?以志心念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如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何以故?」怎麼能夠帶業往生呢?「以志心念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這個他力門是分兩個角度來說,站在眾生的角度:志心念佛。當然我們志心念佛,就是平常我們能夠有一個定課,把外緣放下,以這句佛號來熏習我們這一念妄想,慢慢慢慢由生轉熟。到臨命終的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敗壞,四大敗壞,我們依止的色身,這個時候業力推動,開始敗壞了;我們的眷屬也離開我們了,一切的有為法都破壞了。這個時候,把我們平常在佛堂所積集的信願持名的功德,在心中表現出來,就是志心念佛。這個地方誌心念佛特別是約臨命終,因為我們真正的感應道交是臨命終,不過臨命終的志心念佛是平常栽培來的,所以這兩個也是有關係,但真實的功德是在臨命終,因為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志心念佛就是能感,彌陀的大悲願力是能應,這個就是感應道交。

下面講一個譬喻,佛跟眾生的關係是怎麼樣呢?「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如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先看「中天明月」,就是大太陽,中天就是太陽正在日中的時候, 十二點的太陽。明月就是普遍的照著大地。「江海中水」 ,那江海中的水雖然不能夠說「了」,完全沒有波動的相狀,但是起碼沒有狂風巨浪,沒有大的波浪,這樣子這個天上的明月,就能夠清楚分明的在水中顯現出來。這個「中天明月」就是比喻彌陀的願力,這個大悲心晝夜六時在加持著眾生,眾生的心什麼時候平靜,什麼時候顯現,所以約著這個能應的是彌陀的願力,能感的是眾生的這一念心。

第三段、「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所以注意!就是感應,能感的是眾生,能應的是佛。當然一般來說,佛跟眾生就是我們講十法界,這個界是有界限的,但是這個特別法門,它就是這兩個,佛的法界跟眾生的法界能夠接觸,這兩個道路能夠接觸,這件事的確不可思議。感應道交,講一個譬喻「如母子相憶」,彌陀就是母親一樣,這個母親對兒子完全祇有付出,兒子再怎麼樣的變壞,母親對兒子都是包容、慈悲攝受。這個兒子就是一個顛倒的眾生,這是兒子的境界,有時候離開母親,有時候就是又回到母親的身邊,但是母親沒有意見的, 如母子相憶。這個是淨土法門的特色, 感應道交。

「彼專重自力」,一般的難行道,難行道它所依止的就是清淨心,不仗佛力的人,就不知道這種感應道交的道理。看禪宗的公案,禪宗說:魔來魔斬;佛來佛殺。他內心當中「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他內心跟畢竟空一相應的時候,是無有少法可得的,連佛號來,都必須要去排除掉的,那是自力法門,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我們這種淨土法門的特色,一定要有歸依的心,才能夠成就,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清楚,沒有歸依的心,你對彌陀沒有生起歸依的心,饒你這句佛號持到綿綿密密,如銅牆鐵壁相似,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亦無得生之理,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句話。你內心當中沒有歸依彌陀的心,你佛號念的再好,都不能感應道交!這個地方要注意!

這個感應道交在淨土特別重要的,我們作一個說明,看附表第五,什麼叫做感應道交呢?我們過去也聽過這句話,但是它的真實內涵,我們必須清楚。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我們看[附表五——  感應道交],這個「感應道交」,從標題來看,就是一個雙方面的事情:他力的能應跟自力的能感,他力指的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自力就指眾生的自性功德力跟名號功德力。

一、他力能應——彌陀大願力

我們先看他力。這個他,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其中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第十八願,在《四十八願》裡面就特別重要,它說:「設我得佛」,這個「我」就是法藏比丘,假設有一天我得佛的時候,「十方眾生」,就是說這個眾生我不抉擇,乃至於五逆、十惡的這種臨命終的眾生,都在裡面。這個十方眾生,他在臨命終的時候,要做三件事情:一個「至心信樂」,內心當中有一種對我的功德力、我的名號有真實的信心, 這第一點;第二點 「欲生我國」 ,你內心當中有一種求生阿彌陀佛國的心,這是第二個「功德願力」;第三個「乃至十念」,就是你要憶念我的名號,乃至十念,要完成這三種功德。這樣子「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你不能夠受生到我的阿彌陀佛國,我就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個就是十念必生。

這個地方,我們要對彌陀的大願力,要有一個清楚的觀念,佛的願力,我們凡夫的心情,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就構成我們凡夫的法界,這十八界,我們的思想就不離開這個範圍。要我們不看經論,不看大乘經論、特別你不看大乘經論,我們的思想就認為,世界上沒有佛,佛陀滅度,佛陀也是這八相成道,也出生、出家、成道、轉法、入涅槃,這個世界上沒有佛陀存在。但是我們要看《普賢行願品》:「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我們這「深信諸佛皆充滿」怎麼說呢?我們眼睛看不到佛存在,但這是經典上說「深信諸佛皆充滿」。到了法華會上的時候,佛陀就把這個真實相開顯出來,佛陀在法華會上很認真的說明,佛陀並沒有滅度,佛陀所滅度的是佛陀的「應化身」,佛陀的那個無量的清淨莊嚴的法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的法身,是普遍存在這個法界,這個就是在《阿含經》、《阿毘達摩論》裡面所沒有提到的。

換句話說,佛陀所謂的應化只是「從本垂跡」,這一期的應化身結束,就是攝跡歸本,就著佛陀的法身、報身,這個本門來說,他恆常存在這個法界。我們要讀《法華經》,會給我們很大的希望,佛陀沒有滅度,佛陀那個清淨的法身,他那個清淨本然、靈靈覺覺的佛性,存在這個法界當中,晝夜六時,他的大悲願力,不斷的在加持我們。

這個地方,我們身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要有的第一個觀念,佛陀沒有滅度。我們不要以為眼睛看不到的事情就不存在,你有這種思想,大乘佛法不能相應。我們的眼睛,講的難聽一點,一張紙就把這個眼睛給蓋住了,我們眼睛是很有限的。

所以我們相信法華會上佛陀的聖言量,「深信諸佛皆充滿」 !佛陀並沒有滅度!所以第一點,我們相信彌陀的大悲願力是晝夜六時存在這個法界,不斷的加被我們,我們必須清楚,這是我們對佛的一個認識。

佛陀的大悲願力存在這個法界。那我們怎麼跟他接觸呢?這個地方是個問題。

二、自力能感——[能念]的自性功德力;[所念]的名號功德力。

我們再看第二個、「自力能感」。就是我們自己要準備的,前面那個是已經準備好了,佛陀準備好了。這個「自力」就包括一個「能念」、一個「所念」,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能念的自性功德力,一個所念的名號功德力。

(一)[能念]——自性功德力;

「信我雖昏迷倒惑, 苟一念迴心, 決定得生, 自心本具極樂,是名信自。」這個「信自」,相信我們的自性功德力。蕅益大師說:信我。這個「我」當然是凡夫、一個念佛人。「雖昏迷倒惑」,就是我過去沒有接觸到佛法淨土法門之前, 我的內心的境界是昏迷倒惑,就是顛倒。「苟一念迴心」,如果我能夠回轉這一念心意呢,「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是名信自。」這個地方就講到我們內心的體性跟作用。「自心本具」就約體性來說,就是我們這一念心,當然是打很多妄想,但是你不要小看它,你這一念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質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的,它具足佛菩薩的一切功德,它只是被無明遮蓋了,顯現不出來,這顯現不出來,不表示沒有,所以第一個要記住,在性德上,我們要相信自心本具極樂。

在修德上,就是要「苟一念迴心」。這一點要注意,我所以昏迷倒惑,我們凡夫就是顛倒,什麼叫顛倒呢?我們講一個譬喻說:你現在有兩個朋友,有一個朋友是真正的好人,他不斷的攝受你、關懷你,他能夠引導你到安樂的處所。另外一個是一個賊,這個賊,他表面上也表現出對你很好的樣子,但是事實上他把你所有的錢財都騙光了。但是我們凡夫內心這個思想有點錯亂,我們總認為這個賊很好,我們喜歡跟賊在一起,不喜歡跟好人在一起。這個意思是說,這個就是所謂的顛倒,我們做了一些錯誤的判斷,無始劫來我們內心歡喜隨順無明,不歡喜隨順三寶,這個就是顛倒。我們現在經過智慧的抉擇「苟一念迴心」,前面說過,開始抉擇。

我們眾生無始劫來「系屬於魔,有生死過」,這個煩惱有種種的過患,這煩惱一活動,就創造很多生死的業力,就是讓我們苦惱了,這個是賊,我應該要離開他。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一個大功德法聚,我能夠依止彌陀名號,從彌陀名號這一念的活動當中,七寶池、八功德水,無量無邊的依正莊嚴,就在這一念佛號的運作中,念念成就,這個佛號的確是我們的大歸依處。這個時候你內心就轉變,你內心當中,把前面歸依無明的心情,轉成了歸依彌陀的心情,這就是「一念迴心」,簡單的說就是信願具足,這個就是修德。

意思就是說「深信諸佛皆充滿」,是的!佛陀的心情的確是很緊張,他那個大悲心的光明,晝夜六時在照著我們,但是世間上的事情不是單方面的,我們內心要有一種隨順的心,你沒有隨順的心,佛陀是不能單方面救你的。

院長昨天也講一個比喻,一個公案說:一個比丘。這比丘他貪念他的缽,結果他死了以後,其它的比丘分他的缽的時候,他起瞋恨心,你看,就在缽裡面變一條毒蛇,乃至於佛陀要為他加持說法,他內心都不歡喜,跑到叢林裡面去,因為瞋恨心,都把這個叢林都燒死。

我們有時候想,一個大威德的佛陀,眾生那個煩惱心相應的時候,他就不相應(佛法)了。所以《攝大乘論》上說,「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闕因,二種決定轉,諸佛無自在」,佛為法王於法自在,這個是約佛來說,佛陀在一切法得大自在,佛陀到地獄去的時候,火不能燒、水不能淹、刀子不能割他,他是一切法得大自在,他有自在力,但是這個是約自受用。「具障而闕因」,你有業障的時候,佛陀不能救你,「闕因」,你跟彌陀沒有因緣的時候,你不能念他的名號,跟他不結緣,佛陀也不能救你。還有「二種決定轉」,就是你造業決定的時候;第二個受果報決定的時候,佛陀不能救你。

你看這個琉璃王。琉璃王要滅釋迦族。他過去在太子的時候,被釋迦族羞辱。他就在太子的時候就發願,跟他旁邊的侍臣說:你給我記住,我登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釋迦族給滅掉。他後來就是福報力,琉璃王把他父親給退了,就把父親給趕走。趕走以後自己做國王,那個侍臣就說:「太子,你過去做太子的時候, 說要滅釋迦族, 你記得嗎?」 他憶持著他過去被羞辱的事情,率領大軍要去滅釋迦族。佛陀再怎麼說他是釋迦族出身的,他在這個路當中阻擋了三次,琉璃王三次退避。但是他的內心造業力決定了,他要滅釋迦族的心,就像石頭一樣,佛陀不能阻止,後來佛陀知道這件事情不能阻止,結果琉璃王真的是把釋迦族完全消滅了,這個種族就這樣子消失掉了。

消失掉以後,佛陀說這個琉璃王,他只有七天的壽命,他七天以後身體出火,現身墮地獄。佛陀講一句話,這件事情是不能改變的。你看經典裡面,有的事情,因緣還在變化的時候,佛陀不講話,佛陀默然,只要這句話從佛陀的法話裡面講出來,這件事情就是要出現。佛陀為一個眾生授記,說你那一劫要作佛,你的佛號是什麼名號,你一定是怎麼樣?法身大士,佛陀才會為你授記,否則佛陀是默然。所以佛陀說琉璃王七天要死亡的時候,傳出去,琉璃王很緊張,他知道佛陀不打妄語,他就坐著大船,他想這個水能夠滅火的,「被火燒死,我倒不如到大船去」,就到大海去,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六天過去了,都沒事。到第七天深夜的時候,明相快現的時候,整個船上出火,他從身體出火,然後把整個船燒掉,直墮無間地獄去。

所以你要造業力決定, 你要得果報決定的時候, 諸佛不自在,佛陀在四個法當中不得自在。這樣子講就是說,站在彌陀的大悲心的角度, 他是恨不得所有眾生都到極樂世界,去受用那種功德。但是他做不了主,就是你要是不能夠一念迴心,佛陀沒辦法,你要有一種隨順回轉的心,你對彌陀的信願不能生起,佛陀沒辦法的。諸佛不自在,你缺乏這個因緣,佛陀不自在的。所以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因為在整個感應道交當中, 彌陀大願力是現成的,這件事情不要我們準備,名號的功德力也是現成的,我們真正要準備的就是「苟一念迴心」,這句話要注意!是我們要去創造的,其它都是現成的。這就是我們能念的這一念心,要注意,雖然是本具極樂世界, 但是你不能顛倒,你顛倒就不能顯現, 一定要 「苟一念迴心」,這是我們平常要去創造的。這是約著我們能念的這一念心來說的。

(二)[所念]——名號功德力。

我們再看「所念」。我們所念的是名號的功德力,就是萬德洪名,我們看蕅益大師怎麼說:

「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名號是召德,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這句話怎麼說呢?「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我們前面說過,佛陀的法身是遍滿在法界當中,這件事情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佛陀的法身是無形無相的,我們凡夫的這個有所得的心怎麼能夠契入呢?佛陀的大悲心, 知道佛陀的法身我們沒辦法接觸, 這個時候佛陀從法身當中創造一個名號,就是為實施權,為了達到這個真實的目的,安立一個方便。就是從這個清淨的法身當中,他創造一個名號,這個名號,我們能夠見聞覺知。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這件事我們做得到,我們能夠見聞覺知,所以佛陀就把這個萬德,一切的功德放到這個名號上,就是這樣子,為實施權。此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散亂稱名,都是成佛的種因,念念都是一個成佛的種子。所以念佛不是落入九法界,它直接契入佛法界,雖然念力薄弱是一回事,但是它的本質是寶,這個地方要注意。如果我們能夠念到「執持」,能夠念到調伏煩惱,正念分明,那就是往生極樂世界而不退轉。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也應該知道,我們所持的名號功德也不可思議。

古德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做一個開合。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莊嚴,有正報的莊嚴跟依報莊嚴,正報的身心:五種神通、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種的身心的這種自在。依報莊嚴就很多:有國土的莊嚴,有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的色聲香味觸法。在這個廣泛的依正莊嚴當中把它濃縮,就是四十八願;再把四十八願濃縮,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再把十八願濃縮,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 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這個佛號的確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為什麼呢?你未來的極樂世界功德怎麼會有呢?就在你在佛堂當中念佛的那個當下,念念成就。所以大乘佛法的確不可思議。你說我念這句佛號, 這個佛號只是一個聲音,是的!是個聲音,但是他總持彌陀的功德,這句話你要小心,這個聲音是不同的。所以佛陀的善巧,把他的功德力放在佛號的聲相裡面,你聽到個聲相,你就能夠生起彌陀的功德出來,這個就是萬德洪名。這個是約著,我們講這個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能念的心力不可思議,所念的佛號,這個法力也不可思議,在念的當下,跟彌陀的第十八願,念念的感應道交,佛力的加被力也不可思議,三力不可思議,感應道交,就是這樣子,這個我們必須要清楚。不過這個地方,我們對於能念的心要注意,我們一定要對於娑婆世界的苦諦,要生起一個勝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我們再看二十一面,有關信願的第二篇,請合掌。

【二】【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藪,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的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佛之誓願,方能攝受。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迴矣!】—  復高邵麟書三  —

我們分成三段。前面的已經說過了,我們這一念的信願是能感, 彌陀的大悲願力是能應。但是這個信願到底要修到什麼標準,才能夠跟佛感應道交呢?這個地方講出它的量,看第一段「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種信願一定要達到決定心, 什麼叫決定心呢?印祖就解釋 「臨終定欲往生西方」 ,就是我今生的一切努力,只為達到一個目標,我為什麼拜佛?為什麼持戒?為什麼弘揚佛法?為什麼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就是「臨終定欲往生西方」,就是一個目標,臨終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一點猶豫不決都沒有。有些人的心情,認為往生也好、不往生也可以,這種心情就不是決定心,這樣子就沒辦法感應道交。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一定要決定心。

這個決定心呢,印祖又講出它的相貌,講的更清楚,看第二段「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藪,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所謂的決定心,就是不要說,這個碌碌庸庸,一個平凡的人身、就是生老病死這樣過一生,我們不想受,就算是人王,你下輩子做大國王,做轉輪聖王好了,統領四天下,七寶千子,或者讓你做天王,忉利天天王,或者大梵天王。或者你說這個世間的榮華富貴我不歡喜,有種種過患。給你出家為僧,這個出家為僧,不是普通的出家人喔,你看「一聞千悟,得大總持」,這個在自利功德當中,有這種境界,「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內心當中有禪定、有陀羅尼,有禪定有智能,成就這麼殊勝的自利功德,這一念心能夠得大總持;在利他方面呢,「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你弘揚佛法的時候,很多的眷屬來聽你弘法,你有很好的弘法因緣,你有這種自利利他的 「高僧身」 。「亦視之若毒荼罪藪, 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也應該把這種「高僧身」當做是一種毒荼。這個荼就是一種毒的菜,就是一種毒的意思,把它當做一種毒藥,把它當做一種罪業的根源。因為這個三界,我們凡夫還是有漏的心,在三界很難抗拒不造罪業,這個三界的果報很容易生起罪業,這種身心是罪業的根源,所以「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這個「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我聽過很多在家居士,他的心情就是這樣子。他跟我說:哎呀!師父,在家人實在是太苦惱了,下輩子一定要出家。我心裡想:你下輩子發願要出家,你為什麼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呢?是不是更徹底一點,出家不見得就能夠解脫,出家的因緣是好一點,但是惡因緣還是很多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我們要觀察這個三界,只要是三界的果報,都是苦惱的,都是有種種的退轉的因緣,所以這個地方要決定之心。

在《淨土聖賢錄》講一個公案,它講一個法師叫僧藏法師,僧是出家人的僧,藏是三藏法師的藏,這個法師他修苦行,平常就是為大眾師做勞力。《淨土聖賢錄》提到說這個人很特別,他任勞任怨,這個是不簡單。一般我們任勞是容易任怨難,你工作做很多,人家批評你,你就受不了。他不是,他任勞又任怨,他晚上的時候就讀誦大乘經典、然後就念佛,他這樣子修了一段時間。他在臨命終的時候,他那種功德力,修福修慧,修慧修福,臨命終的時候,六欲天次第來迎,一開始是四天王天中陰身現前,最後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那個地地殊勝。結果他內心都不動搖,「這個不是我要的」!這個六欲天,他都不動心以後,六欲天就次第的消失掉了,最後阿彌陀佛才現身,他就是一念的信願,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故事後面古德有一個評註,它說:臨命終的時候,心思是何等的散亂,六欲諸天是何等的殊勝,而能堅定如此。你看看!我們沒有看到這個欲界天的境界,我們不知道的,在經論上說,六欲天的天人,他那個指甲,他剪下一塊指甲,它的價值,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比起來,比不上他一塊指甲,我們這個指甲是剪剪丟掉的,當垃圾丟掉。你看這個天人的果報是這種境界,他剪下一個指甲, 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合起來, 比不上他一個指甲,那個寶的殊勝。但是他並沒有說他是一個聖人,我相信他還是個凡夫的境界,他面對這麼殊勝的這種境界,他不動, 這個不容易。

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有時候是阿彌陀佛馬上現前,那當然是感謝三寶,那個最好。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持戒、也修福,萬一是諸天的中陰身現前,那怎麼辦呢?你想想看,這件事怎麼辦呢?你能不能經得起這種誘惑呢?你想想看, 而是在臨命終的時候,古德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你只要一個念頭差錯就投胎,「我再來一次」,沒有機會,你這一個念頭一動,就也等於是感應道交,跟欲界感應道交,沒有機會讓你去考慮,也沒有第二次的,失敗就失敗。

所以這個「決定心」也是不容易。所以我們平常就必須要預防、抉擇,你告訴自己:欲界是苦惱的,不但是三惡道的是苦,諸天也是苦。為什麼呢?無常即苦,無常敗壞,做一場美夢。結果呢?掉下來重新開始,辛苦了幾十年,吃了一個糖果,很甜,吃完什麼都沒有了,對不對?就像印光大師說的,你念佛人得到一個天的果報,得到一個國王果報, 就是這個摩尼寶珠換糖果吃這種境界嘛。你得到摩尼寶珠,你要什麼有什麼嘛,對不對?你往生極樂世界,在那個地方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在那一期的生命,決定成佛。成佛以後,你有無上菩提,當然就是大自在,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你那個功德力,自受用是常樂我淨;他受用呢,到十方法界裡面去現身,千江有水千江月,那一個眾生跟你有緣,你現什麼身都好,應以何身得度,而現何身說法,令其解脫。這個無上菩提就像摩尼寶珠,要什麼有什麼,而且它是恆常相續的。

所以我們內心當中,一定要事先準備的抉擇,諸天它是無常的,這種快樂是無常的,不是我們的歸依處,所以我們應該對於人王、天王、乃至於這種大法師的境界,「亦視之若毒荼罪藪,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這個地方要注意,這個才是所謂的信願具足,我們講信願具足就是這樣子的,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第三段「如是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佛之誓願,方能攝受。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迴矣!」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所以這個地方信願決定,我們一念決定的信願行,才能夠感佛,佛的大悲願力,才能夠攝受我們,「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到極樂世界往生九品,就永遠的離開了三界業力的輪迴。這個地方就說出了信願具足的一個量,就是這個決定的量。

這個地方印祖講這個信願,它是智慧相應的一種抉擇,我們透過對於佛陀聖言量的思惟,把我們內心的顛倒給拔除,我們總認為五欲是快樂的,諸天的五欲是快樂的,我們要用無常觀來破它。這個就是所謂的決定心,要發起決定的往生的心。

好, 我們再看:

丁二、執持名號。分二:初、靜中修。二、歷緣對境修。

戊一、靜中修。分三:初、正示念佛方法。二、善識對除障;三、迴向。

先講念佛的方法,再講到念佛的時候,有障礙怎麼對治,最後再講迴向的方法。看第一個,今初,正示念佛方法,好,請合掌。

己一、正示念佛方法

【一】知汝不知淨土宗旨,當依「一函遍復」所說,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法門,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 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 復楊煒章書  —

這一段是講到我們念佛, 一個攝心的方法怎麼栽培?怎麼能夠執持名號到一心不亂?就是栽培念力。先看第一段「知汝不知淨土之宗旨,當依『一函遍復』所說,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汝」就是這個居士,這個居士他問印祖。印祖說:你不知道淨土修行的方法,你應該依止 「一函遍復」。印祖因為後來慢慢出名,很多人寫信問他問題,有關淨土的問題,他就怎麼辦呢?就把整個淨土的修行法要,寫成一篇文章,只要有關問淨土的,他就把這篇文章寄給他。一函遍復,以一函來普遍的回答一切的淨土問題。這個一函遍復當中,所說的要「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就是信願持名三種資糧。

「勿用觀心法門,當用攝心念法。」這個地方要注意,這個觀心法門,在現在的佛教界倒是比較少。但是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時候,明朝、清朝的時候,倒是蠻興盛的。這怎麼回事呢?就是禪宗也念佛,他也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念完了以後,他就去迴光返照、去思惟:念佛是誰?就是說:我怎麼能夠念佛呢?那個能念的那一念心是怎麼回事呢?這本來面目是怎麼回事呢?他就從念佛了以後,探本求源,去觀察能念的那一念明瞭心,這個就是觀心法門。當然他主要是找那個不生不滅的心,從那個地方去契入。這樣子的話,因為他念佛當中,沒有一種歸依彌陀的心,也沒有往生的願力,所以這樣子念佛,是不能夠成淨土,他的目的是要去思惟:念佛是誰。換句話說,他的所觀境是能念的那一念心,這個地方不同。我們平常的攝心念法,所觀境是佛號,是去觀察所念的佛號,一句彌陀念誦聽,所以這個地方又不同,我們要抉擇出來。

到底什麼是攝心念法呢?印祖在

第二段「《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他先引用《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講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那一章裡面講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成就三摩地,這個是一個最殊勝的方法。這個地方的重點,能夠得三摩地,就是「都攝六根」跟「淨念相繼」,一個是專注的力;一個是相續力。印祖解釋什麼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看什麼是「都攝六根」?

「念佛時,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這個「都攝六根」,就是以一句佛號來收攝我們的六根,我們凡夫的六根它就是心光外泄的,眼睛攀緣色塵,耳朵攀緣聲塵, 乃至於意根攀緣法塵, 就是這個十八界,都是有漏的十八界。現在要用一句佛號把六根攝住,怎麼攝呢?印祖說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念從心起,這個佛號從你這一念的信心跟願力的心、歸依彌陀的心,從你的心中生起來,從你這一念明瞭心當中,把它創造出來;然後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聲音從口裡面吐出來,最後音從耳入,從耳中聽回去。這樣子「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

不過這個地方要注意,「清清楚楚」這四個字不要忽略。很多人讀印祖《文鈔》「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 「清清楚楚」這四個字就是忽略了,念佛的時候只求快、只求多,隨口溜過,這就不對了。這三根呢,心口耳三根攝住了以後,其它的,眼睛就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都攝六根。這個地方就是講到一句佛號都攝六根。

『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你這樣子念呢,雖然說不能完全沒有妄念,但是跟一般不攝心的人來說,妄想少很多了,心中清淨多了,叫「淨念」。

第三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個是講功德。如果我們能夠「淨念相繼」呢,慢慢慢慢就可以把這個心收攝起來,「淺之得一心,深之得三昧」。這個一心跟三昧,其實在唯識學來說,一心就是三昧。因為三昧一定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一定是三昧。不過印祖以淺深來說,或者我們是說「一心」,就是就著「事一心不亂」,伏除見思,這個深一點,就是「理一心不亂」,破無明,這個量也可以這樣子抉擇出來,以事一心跟理一心來抉擇。這個是講到念佛的方法,就是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所謂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我們再看下一篇,看二十五面,大家請合掌。

【二】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到三,從四到六,從七到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復高邵麟書四  —

好,印祖講完「一句彌陀念誦聽」以後,他又提出了一個辦法叫「十念記數法」。前面的一句彌陀念誦聽,它主要的是約都攝六根。但是淨念若能常常相繼,怎麼使令這個淨念相繼?印祖又提出了一個「十念記數法」來說明,如何使令淨念相繼,我們看先看第一段「所謂十念計數者」先標出它的標題,第二段就說明它的內容。

第二段「當念佛時」就在念佛的時候。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這個十念計數法門,它是以十句為一片,就是你先把佛號十句取出來,當作一小片,由這十片來運作,這十片當中要念得分明,也應該記得分明。下面會說明怎麼念、怎麼記。到了十句以後呢,又從一句到十句,不可二十、三十,就是以十句為一個循環,當作一個十句的運作循環。「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印祖說你打坐的時候不要掐珠, 你經行的時候掐珠可以。你打坐的時候,心慢慢寂靜,你手撥念珠,身勞神動,久則成病。身體在那邊動,影響到你。身勞,你的神也會動,它在寂靜當中,你七動、八動,久則成病,你會產生四大不調。這種因修行產生的四大不調, 吃藥沒辦法的,這個要注意,身勞神動,久則成病。不能掐珠怎麼辦呢?印祖就告訴一個辦法。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前面的是一到十,就是你一口氣把十句全念完,這是一個辦法;這個有些人氣比較長,可以做到。但是有些人的氣不長,就分成兩氣,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一氣;另外一個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就是第二氣。就是把佛號這十句分成兩段,兩口氣來念,從一到五,從六到十,這個時候,吸氣是不念的,只有吐氣才念。

「若又費力,當從一到三,從四到六,從七到十,作三氣念。」這個就是三三四,一般我們比較喜歡用的三三四。就是你先吸一口氣,吸氣的時候不要念,吐氣的時候念三聲、再三聲、再四聲。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時候要注意,你念完三聲, 可能你的這個肚子裡面還有氣,要吐掉,吐掉以後再吸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然後再最後一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煞板的時候是四聲。這個十念的三三四,它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因為它配合呼吸的關係,能夠幫我們調氣。印祖是看過《小止觀》的, 《小止觀》它說,我們氣調不好,心很難安定下來、很難寂靜。所以這樣子,它在每一氣裡面放三聲佛號,放三聲,再放四聲,使令我們的氣,能夠很順暢的排出來。其實我們的氣會不會順暢,問題都不是在吸氣,在吐氣吐的不徹底。我看吐納的書上說,我們一般都忽略了吐氣,隨便吐一吐就吸氣,所以我們的氣很淺,就是你氣吐的不徹底。我們有這個三三四的方法,使令我們的氣能夠吐的非常的順暢,這第一個。

第二個,它能夠構成一個韻調,三三四,三三四,你那個佛號念的沒頭沒尾的,嘴裡念你沒有韻調很難攝心的,很難淨念相繼。所以這個地方它有韻調幫助我們攝心。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一方面念,一方面我們知道念到第幾聲,然後聽得清楚,這個時候,妄想就慢慢慢慢消滅掉了,一心不亂的功德,慢慢就能夠成就。這個是用十念記數來幫助我們淨念相繼。

我們看附表第六、「止觀體性」。

附表六  —  止觀體性

[止]: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菩提道次第略論》—

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解深密經》—

[觀]: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毘婆舍那品」。—《菩提道次第略論》—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解深密經》—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這個念佛的內容是有止、有觀的,我們把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內涵,把它加以說明。其實整個修行,你一定要對道次第有一個很清楚的分明,第一步怎麼走,第二步怎麼走,你才能夠有成就的。我們先看止的體性。

一、止

「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 『奢摩他品』 。」這個「止」就是要有兩個條件:

第一個「以善緣心」,要以善法為因緣。就是說必須要跟無貪、無瞋、無癡相應,這是第一個條件。如果你很專注的做一件事,但是這件事是跟煩惱相應,這樣子不是三摩地,不是「奢摩他」,一定是要無貪、無瞋、無癡,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心一境性」,你要使令內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界上,不能使令它向外波動,就是心只能夠安住在一個所緣境。

有這兩個條件,在因地有這兩個條件:一個是以善緣心;第二個心一境性。

它的果地功德呢「諸三摩地」。這個「三摩地」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叫「等持」,這個等就是平等。我們這一念心面對所緣境的時候,能夠保持明瞭寂靜、寂靜明瞭,不昏沉、也不掉舉,我們內心要昏沉,就太沉默了,要是掉舉,就太浮動太浮了,太高太低都是不平等。現在我們把這一念心調到中道,也不太高,也不太低,明瞭而寂靜、寂靜而明瞭,明靜而住,這是平等。這還不夠,要[持],這個持就是攝持,使令它能夠相續,平等持心、於一境轉,使令這種平等的境界,依這個念力的攝持,使令它能夠相續安住叫做持。不是只有一剎那,要相續的安住,這個就是等持,這個就是三摩地的內涵,就是奢摩他。前面的以善緣心、心一境性是因,三摩地是果,這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簡單解釋。

我們再看《解深密經》,它解釋的清楚,分成三段:先看[獨處空閑]。修習禪定的條件,這個是講到修行的環境要獨處 「空」 ,就是這個地方,不要有太多雜音,這個「閑」,不能有太多的雜務,你這個地方經常辦法會,一下子又噪音,一下子又事情,東跑、西跑的,你不能修禪定,因為初學者心思本來散亂,一定要有一個空閑的環境,這第一個。

「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這個是講方法,這個方法有兩段:

第一、「作意思惟」:這個「作意思惟」就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我們這念佛的人,你一定要在心中,把佛號的相貌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這是修持的第一個。因為你要心一境性,這個境界所緣的境界,一定要清楚分明的顯現,如果你是觀想、觀像,也是一樣,要把你這個所觀的佛像,在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這第一個、善取所緣境的相貌。

第二、「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個時候,要不斷的重複,把前面所取的所緣境相貌,在心中重複的安住,一次又一次的安住,有妄想起來,再重新再拉回來,「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樣子要做多久呢?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前面取得所緣境以後,重複、相續的作意思惟,這件事情不是一天、兩天,要多安住。這個多安住要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個要專,你的所緣境不能經常變動。你今天念了佛,持名一段時間;第二天又去觀想、觀像;第三天改成觀心,觀察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你所緣境經常變動,你什麼時候得三摩地呢?什麼時候呢?這不可以的。就是你一定不能夠隨便換題目,你在修止之前,經過你的抉擇,你知道這是你的真實歸依處,決定以後不要換題目,一定要專。

第二個要能夠勤。你定課要不間斷,每天要做的,不是做三天,打七天佛七就算了,不是!每天要做,今天做、明天做,相續的做下去,「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這樣子做呢,在心中就會有不同,就創造出一種功德出來。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所以得到奢摩他的功德就是輕安樂,特別的調暢、特別的輕鬆、特別的寂靜安樂,這個就是奢摩他的功德,身心的一種輕安三昧樂。這個是修止。

這個修止,以淨土法門來說,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這個方法跟「止」是一致的。但是這個地方,我們淨土的止,跟一般的止又有點不同:

一般的難行道的止,主要的是「息」,出息、入息,以這個息為所觀境。這個「息」怎麼說呢,就是從鼻子把氣吸進來到肚臍,這個就是叫做一個息,再把這個肚臍的氣吐到鼻孔,這個叫做出息。一般的難行道就是以這個出息、入息,去觀察這個息,當他的所觀境。而這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一種歸依的心,只是以息當作一種攝心方便,所以他得定以後,那個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他到最後「數、隨」到「止」的時候呢,數息隨息,到「止」就把這個息給捨掉了,他內心明靜不動,這個息就捨掉了,他要棄捨所緣境的。

而我們念佛人不同:我們是以萬德洪名為所觀境,乃至於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他不捨所觀境,這個要記住,你把佛號這個所觀境捨掉,你拿什麼跟彌陀感應道交呢?善導大師說為什麼念佛呢?它是稱合彌陀本願故,隨順佛陀的聖教故。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第十八要我們十念必生,佛陀在《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要我們持名,這個是合乎娑婆世界的教主、合乎阿彌陀佛的一個聖教量,所以念佛人,有些人念佛念到最後,他有一點功夫,他覺得佛號干擾他,把佛號捨棄掉,你這個佛號捨棄掉,不是淨土法門,不是淨土法門,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因為它是一個萬德洪名,它是一個清淨法界,不像這個息,它是一個雜染五蘊,不同,所以這個地方要清楚。方法是一樣,但是有一種信願不同。再看二、觀

「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毘婆舍那品。」這個抉擇就是觀,觀什麼呢?「如所有性」,諸法的總相,就是從假入空觀,天台宗說的,「如所有性」就是空觀,一切法的總相。「盡所有性」呢,諸法的差別相,就是十法界,佛法界的功德莊嚴、眾生法界的惑業苦,這些諸法的差別相,就是從空出假觀。不管是空觀、假觀的這種「諸善妙慧」,都是毘婆舍那。

所以前面的止是心於所緣是無分別住,是沒有分別的,就算有歸依的心,那個抉擇都是在之前就抉擇,念佛的時候,那一切分別都要停止的。但是觀不同,它要抉擇、要分別的。

我們看 《解深密經》 的解釋: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 」。修觀之前要依止,身心的明瞭寂靜為依止。就是說你一定是先修止,把這個心調到明瞭寂靜的狀態才起觀的,這個是講修觀的前方便,再看它的正行。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這個地方是正式講到修觀的方法。即於如,這個「如」者,隨順也,你是在這個三摩地的境界怎麼辦呢?隨順於「所善思惟法內」。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在修觀之前,不管是不淨觀,或者是苦諦觀、無常觀、無我觀,你一定要先學習它的整個內容內涵,一定要通達它整個內涵。所以修觀它要依止聖教量的。若伽仁波切也說:沒有教量,是不能夠生起證量的,佛法的功德智慧,不是說你眼睛閉著自己想出一個方法來思惟,不是的。你要依止聖教量,佛陀告訴你怎麼思惟,你就根據那個方法去思惟,不是你自己創造一個方法。所以沒有研究經論,你不能修觀,沒有資格修觀。

「如所善思惟法內」,你一定是學習佛陀告訴我們怎麼修不淨觀,「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就從那個角度契入。

隨順聖教量是在什麼境界隨順呢?「三摩地所行影像」。就在那個寂靜的狀態當中,這個「行」就是你內心活動的範圍,從這個地方走到那個地方,就是「造作」的意思。在什麼境界造作呢?「影像」,這個影像是這樣子的,譬如我們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在所行影像當中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就在這個佛陀的聖教量當中,深入的觀察,然後產生堅定的理解:這個世間的確是寂滅相,我過去是顛倒的,我過去看到一切法都真實,財富是真實的,眷屬也是真實的,我的身體,我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不管是能貪的這一個我,所貪的我所,都是真實的。這樣子我們觀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慢慢慢慢把我跟我所的執著給破壞,這是個勝解力。勝解以後,捨離心相,這觀察一段時間以後,心又開始波動,又跟前面結合,這個寂靜的三摩地不相應。這個時候把所觀境捨掉,又恢復到無分別住。就是修止一段時間以後,修觀;修觀一段時間,再恢復到止,如是的重複。

在這個《解深密經》講一個譬喻,是觀察、勝解、捨離心相。之前有一個人畫畫,他初學者畫畫。他畫一個人,第一次畫有一點像,但是不完全像,沒關係這張不用,擦掉;再畫第二次,畫的更像,再擦掉;他不斷的這樣子重複畫,總有一次畫出的那個相跟本質相一模一樣,一模一樣。我們剛開始在修觀的時候,依止聖教量: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時候,我們以空觀的智慧來觀察我們的身心,色畢竟空無我無我所;受畢竟空無我無我所;想行識畢竟空無我無我所。我們這一念的心,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在剎那剎那生滅的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事情。這樣我們隨順聖教觀察的時候,就開始去動搖我們過去的顛倒,我們就開始動搖,這就是你一次一次的動搖,總有一次就把它給破壞掉,這是見道位,一念的相應見道位。所以這個修觀就是觀察、勝解、捨離心相,三個不斷的重複。

這以下講到修觀的轉變。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就在我們這個三摩地寂靜當中,「能正思擇」就是空觀,「最極思擇」是假觀。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個尋跟伺就是一種觀察,但是尋思是一種粗淺的觀察,伺察是微細的,尋思是粗,伺察是細。換句話說我們修觀有四種種類:或者空觀、或者假觀、或者粗觀、或者細觀,不斷的去運用,這個是講修觀的方法。這以下講了它所表現的功德。

「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剛開始我們這樣子觀一段時間以後,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剛開始法義在心中運轉的時候,我們內心動盪,很動盪的,因為它跟我們無始劫來的思想模式是相違背的,這個時候我們很難隨順,你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忍可隨順,雖然沒有見道位,但是你內心能夠隨順這個法義就是忍。若樂,這個樂就是法喜充滿。

所以佛法的這個寶,的確是一個功德的境界。我們看很多人在深山上修行,這個環境很差,衣服穿的很單薄,吃的也很差。但是內心當中法喜充滿,內心真理的境界就不同。所以這個法的確是寶,就是它在心中運轉的時候,這種功德的相狀。若慧,這個慧就是對諸法實相的一種抉擇,智慧生起來。這個慧它開出來就是兩個:一個見;一個觀。這個見是約著正見,就是聞思的智慧,深一點就是正觀,就是毘婆舍那,禪定加持力,聞慧、思慧這是見;修慧就是觀,是名毘缽舍那。觀就是依止佛陀的聖教量,在我們的寂靜心當中依止文字,觀察、勝解、捨離心相,慢慢慢慢去消滅我們心中的顛倒,這個常樂我淨四種顛倒。

我們可以這樣講,就是說我們出家以後,這個三十七道品,就是戒定慧,以戒定慧為主。剛開始一定要先把戒法,戒波羅蜜持清淨,這個身業、口業的過非先消滅掉,身的殺盜淫,口業的兩舌、綺語、妄言、惡口。你這個戒波羅蜜,攝持身口清淨以後呢,第二個動作就是修止、修觀,盡形壽內心當中就是修止、修觀。一方面持名念佛;一方面思惟觀察這個三界的苦諦,一方面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思惟一段時間以後, 再恢復到佛號功德力,不斷的重複。一下子栽培念力,一下子培養信願;培養信願以後,就栽培念力,信願持名、持名信願,輾轉增上,使令這個信願持名三種功德,在內心當中不斷的增長,內心的光明, 不斷的增長,取而代之的,我們無始劫的顛倒就慢慢慢慢的息滅掉。這是講到持名跟修觀的方法。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出聲念佛,如果是在大眾當中打地鐘,那當然隨地鐘韻調轉, 因為地鐘本來就是轉韻調。那我們不一定要有自己的韻調,我們就隨大眾韻調。如果你自己一個人用功,不管是經行,不管止息都可以用,你自己可以嘗試。那習慣以後,它就是一個很隨順的力量會推動你。那在大眾當中,你自己有一個三三四,大眾本來就有一個韻調,所以我們大眾當中, 就隨順大眾,止靜以後,你的韻調就生起來,在心中三三四、三三四,不斷的運轉,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

這個世間上的事情都是熟能生巧, 你說他念佛念的很好為什麼?他常念嘛,就這樣子,那有人根性比較好,我就不相信誰的根性比較好,你經常栽培,這件事情就會出現,你不念,就是沒有力量,世間上的事情,沒有說自然會出現,沒有這個事情,沒有造作的因緣,那會出現,這個完全不合佛法的道理。不管是一個煩惱,或者一個正憶念,都是你創造出來的,都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雖然是本性空,但是你不斷的造作,它就是由生轉熟,它就是一種強大的業力,這個業力就是有招感性。如果是貪瞋的煩惱,就招感三惡道;人間的善念,招感人間果報;如果這個念力是信願持名,就是跟彌陀感應道交。

所以我們內心的境界,你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因為是你自己創造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佛法是很公平的一個道理,面對在前面的果報,是你自己創造的。三惡道是你自己創造的,你這一念心打妄想,你也不去管它、放縱它,它不斷的一次一次的,力量一次一次來得更大,到臨命終的時候,煩惱起現前,就到三惡道。你能夠轉念念佛,不能轉,要他轉,轉過來以後,煩惱被你這樣破壞,它勢力就消失掉了,你就是跟彌陀感應道交了。所以你未來的生命,我要是講,你不要去問誰,你說我下輩子要去哪裡?你經常觀察你的念頭,你就知道你下輩子會去哪裡,你知道,你應該要知道的,你知道你下輩子要去哪裡,那你要不要去調整它,就看你自己,如果是惡法,已生惡,趕快消滅;善法趕快讓它生起,這樣子一定是離苦得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極樂世界的見聞獲益

《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獲罪無量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

大安法師:述而不作話念佛

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

大安法師《執持佛號,秘訣神丹》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法師,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學佛的失獨老人很痛苦,應該如何面對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

印光大師答緣淨居士問

問: 念佛行人,首宜以嚴持五戒為急務,庶念佛易得心淨...

貪戀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嗎

問: 頂禮法師!佛經上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國土有哪三種

我們要知道,極樂國土不是業力所感,我們再三強調──...

不要跟著感受走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

為何偏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原文】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

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

出家憂道不憂貧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能...

做不到通身靠倒,這樣的狀態要如何打破

問: 弟子目前狀態是這樣的:說我信吧,卻做不到通身靠...

不要讓車輪沾上血腥味

1.在日常駕駛中小心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別去...

慧律法師《三千佛圓滿開示》

(上)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問: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衍慈法師答: 你問的是...

九心住(欲界定)

我們先說明九心住,這個九心住又有一個名稱叫欲界定。...

結善緣的重要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間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

作福不如惜福,悔過不如寡過

【原文】: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

死亡,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恐懼而痛苦的事情;而對淨業...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

【佛教詞典】蘇怛羅

梵語 sūtra,巴利語 sutta。又作蘇多羅、素呾纜、修多...

【佛教詞典】善順入言

【善順入言】 p1143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頁云:善順入言者...

【視頻】淨界法師《婆羅門讚佛的果報》

淨界法師《婆羅門讚佛的果報》

【視頻】晚課拜願(圓光男眾佛學院)

晚課拜願(圓光男眾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