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要跟著感受走

淨界法師  2014/03/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要跟著感受走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麼感受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就是我們本來是沒有感受的。

佛陀說,比方說有一個人,他雙手雙足非常的安穩快樂,他整個身體也非常調和舒適。他本來沒什麼感受。但這個時候,忽如妄生,他忘記了整個身體的存在,這個時候心中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這個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問題是我們凡夫的心習慣攀緣,我們不安於自己的本分而產生一念的妄動,所以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我們兩個手在虛空當中互相地摩擦,就創造了很多的感受。當然摩擦就包括了業力的造作,就把這個身心世界苦樂的感受給創造出來了。那麼有什麼感受呢?在兩個手掌當中產生四種的感受——澀滑冷熱。

澫益大師說,這個苦澀的感受表示三途的果報,就是造了很重的十惡業;滑,這個潤滑指的是人天的果報,就是造十善業所招感的人天安樂的果報叫作滑的感受,潤滑的感受;寒冷的感受是二乘的偏空涅槃,二乘人修無常無我而進入到偏空寂靜的狀態,叫作冷;熱,這個溫暖的感受是菩薩的大悲心所創造的菩薩的功德叫作熱。所以整個九法界的感受都是我們一念的心所創造出來的,所以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所以在整個修學當中最麻煩的就是這個感受的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業力的顯現。你要把佛號念好,你最好不要老是跟著你的感覺而走,你要訓練你自己。因為感受它是跟你的業力有關係的,而臨命終的時候正是我們業力表現的時候,百感交集。所以感受在《楞嚴經》當中,它破六根就是破這個感受。

我們今天要從攀緣的心回到清淨的心,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你怎麼要克服你的一時的感受。這是最粗的,第一關而已哦!

我自己的感覺,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第一個難關就是過午不食的問題。因為晚上習慣去吃東西了,腸胃已經產生一個生理時間。所以到晚上的時候特別餓,非常的餓,那種感受非常強烈。後來有一次我終於把這個感受的真相給看通了。因為你強忍沒有用的,你很餓你就是很餓嘛!你忍耐忍個一天兩天,但是你遲早是要用智慧來面對它。

後來有一次我把它忍過去了。忍過去以後我發覺一個真相:就是我明明昨天晚上很餓,但忍過以後,早上起來以後,那種餓的感受沒有了。那表示什麼?這個感受不真實。

照講,你昨天晚上很餓,你今天早上應該更餓才對嘛,是不是?那個吃飯的時間過去以後,你餓的感覺也沒有了。從那一次以後我知道,你吃得很飽,那是一種飽的感受;你很飢餓,也是一個飢餓的感受。它們兩個都是感受,如此而已。

問題是你要不要接受這個感受。

它們這個感受只就是一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個水泡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這樣觀察,它只是暫時所產生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訓練自己不要跟著感受走,這是最粗的,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我給你保證臨命終的時候感受不會是很好的感受,不是很好。

所以我們本來是從沒有感受而產生一個因緣的假相的感受。那我們可以做到不受,安住在不生滅心,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

佛陀的三十二相從何而來

有很多人都聽說過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是說佛...

雖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麼是妄想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如...

【推薦】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

在楞嚴經當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發...

心為萬法之根源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關於心地法門。一個老嫗住在深...

不動心才是真修行

某處鬧著災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盡些濟助之心,因...

修行的十想觀

十種想首先是 無常想, 我們眾生有種種的顛倒執著,無...

宣化上人:欲速則不達

很多學生剛入學時,皆抱定一個目標:預備讀好書後,要...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來自《...

做個好人收益大、成本低

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生活,人們常常產生做人難的感覺,...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療治也。何以故?...

佛陀示現滅度為何對眾生有益

卯一、不滅有損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

苦也有五種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學問,和一切的科技發明,其實都在解決人...

慾火害人(普明法師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師,是濟川趙氏之子。最初在泰山靈岩...

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茲據淨土三經及祖師之釋,略明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悲」的三種含義

「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釋迦牟尼」...

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會替他背業障

問: 請問法師,念經後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替...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無膏盲泉石之癖,而...

醫院是個好地方

最近因為有親屬做手術,我便頻繁地進出醫院。看到的聽...

學淨土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問: 學習念佛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大安法師...

魔軍的這十支隊伍

菩薩道裡面,特別強調忍的力量超過持戒、精進、禪定一...

九種不淨觀法

六妙門之第四是「觀」。行者若修習觀門,則能生起九種...

瞋恨心重,會火燒功德林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的丈夫特別喜歡麻將,可弟子卻對...

聖嚴法師《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雙親,現在何處呢?究竟怎樣了呢?父親的健康...

【佛教詞典】意於已轉依位與二十一心所相應

【意於已轉依位與二十一心所相應】 p1211 成唯識論五卷...

【佛教詞典】十進九退

(雜語)言佛道難行十人進修中有九人退墮也。五秘密軌...

【視頻】念佛一支香(本源法師四字五音)

念佛一支香(本源法師四字五音)

【視頻】東林祖庭與您共度元宵佳節

東林祖庭與您共度元宵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