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淨界法師  2021/11/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4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面。

我們講到念佛的功德有兩個:第一個是「現世的安樂」,第二個是「來世究竟的解脫」。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色,是一種本尊相應法。

也就是說,我們在整個修行破惡生善的過程當中,主要是要仰仗本尊的加持力,我們講他力法門。

重點是你怎麼把本尊的功德啟動起來,變成你的功德,這個是重點。

那麼在本經當中講到憶佛、念佛這兩個方式,你就可以把本尊的功德轉成你自己的功德。你現在沒什麼錢,沒關係,你靠在本尊身上,套一句印光大師──即眾生心,投大覺海。

我們一個眾生、一個沒有資糧的心情,進入到阿彌陀佛的功德海,這個就是本尊相應法的一個思考模式。當我們憶念、念佛以後,對我們來生有什麼好處?我們看經文:

丁二、究竟解脫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這裡是講到大勢至菩薩的一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先講自利的功德:我本因地,大勢至菩薩回憶他過去,在因地身為一個凡夫的時候,他是怎麼修學呢?

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剛開始我也是一樣苦苦惱惱的、業障很重,但是我有一個好處,我能夠善加利用佛陀的功德,我不會一個人那麼笨,一個人去面對煩惱障、業障,我知道這個法界深信諸佛皆充滿,有無量的佛、有無量的本願功德,我善巧的把佛的功德引導到我的心中,因為這個佛力的加持,而證入了無生法忍。

但是這個地方大勢至菩薩並沒有強調他往生淨土。其實諸位你看淨土法門的傳承,在最早龍樹菩薩的時候,他判教為難行道、易行道。他是不強調往生淨土的,他是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的念佛,然後修止觀,證得無生法忍,沒有求生淨土的觀念。到了曇鸞大師以後,才把求生淨土放進去,這個我們以後再來說明。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但是現在的環境不同了,大勢至菩薩說:我並不勸你們走我過去的路,因為我那個時候生長在正法、像法時代,善知識很多、三寶的力量很強,現在末法時代——魔強法弱,惡因緣的力量超過正法的力量。那在這五濁惡世當中,現在的我是攝受念佛的人,勸勉念佛人趕快到西方淨土去,所謂的往生不退,成就不退轉。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的,要能夠保持菩提心不退轉是非常困難。惡師邪友的誤導七弄八弄,就菩提心就退了——退大取小了;更嚴重的連二乘也退掉了,退到生死凡夫去了。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引用瞭然法師的一個說明,瞭然法師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其實總歸有四種的攝受:

第一,光明攝受:

我們憶念佛陀的時候,有光明的攝受,這個光明的攝受是幹什麼呢?消滅眾生無始的業障。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把阿彌陀佛的光明引到我們的身心世界,就感受到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受,消業障。比如說你過去造了很多殺盜淫妄的業,阿彌陀佛慢慢慢慢的把你的業障消滅。

第二,神力攝受:

破除鬼神、冤親債主的障礙。這個是很麻煩的冤親債主,我們過去顛倒造了很多殺業,現在冤親債主找上門,他不放過你。但是沒關係,你靠在阿彌陀佛身上,阿彌陀佛有神通力,他四十八願裡面有很多消業障的、消除鬼神障的,這叫做神力攝受。

第三,法身攝受:

使令念佛人菩提心的善根慢慢的增長——法身攝受。我看到修大乘的人退大取小很多,但是我看到念佛人退大取小的很少。你看念佛人退失大乘善根、修習小乘的非常少,在比例當中,在所有宗派當中最少,因為阿彌陀佛的攝受,其他的人要退就退了嘛。你念佛的人,阿彌陀佛有一種法身攝受你,不容易退。

第四、色身攝受。

這個最重要了,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開示慰導、接引往生,這個叫色身的攝受。

前面三個,光明攝受、神力攝受、法身攝受,是講現世的安樂;色身的攝受是講臨命終的時候,你要是起煩惱了,阿彌陀佛來開示你、慰導你,把你接走。前面我們只講到念佛能夠破除障礙、消業障,並沒有強調往生淨土的思考。但是大勢至菩薩,他就強調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這個淨土宗就正式成立了,歸於淨土。

我們講到其實在淨土宗的判教,最早的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他是不強調求生淨土的,他只強調念佛來破除障礙,當助行。但是到了唐朝的曇鸞大師,他認為這樣子是不夠究竟的,他說:這個五濁惡世很容易退失菩提心,應該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也有這種觀念,他說,在我們一大事因緣當中,三界生死最難跳脫!說我們成佛之道那麼遠,其實真正困難的是前半段,就前面一小段而已。我們在成佛之道當中,花的時間最多的、障礙最多的,就是三界這一關。

我講實在話,三界這一關你跳出去,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因為你障礙少了,我們講斷惡、修善,其實你大部分都在修善,所斷的是所知障,那很簡單,那是觀念的問題而已。不像三界那麼嚴重,煩惱障、業障、報障,那不得了。你說你今天跳脫三界以後,你頂多是你說你是初果,或者是初住、二住、三住,你頂多進步比較慢而已,你說我一個禮拜都沒有做功課,頂多就是保持原地,沒有進步。諸位知道:你在三界打滾會有什麼後果嗎?

你現在是一個正念分明的出家人,但是你可能來生會造很多五逆十惡的罪業,有可能,因為你福報現前了。如果你內心沒有很強心靈的力量、正念力的話,你容易心隨境轉,福報現前,我們講菩薩福報現前的時候,如果沒有甚深的般若智慧觀照,很容易產生放逸,這個放逸以後,你就起顛倒了。一般會造罪的都是福報大的人,因為你積集資糧、你佈施持戒,來生福報現前,就造了惡業,第三生墮落,叫三世怨。

所以這個三界的退轉是很嚴重的,會把你從一個發菩提心的菩薩,然後退到地獄去了,退到這種程度。所以講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你應該要趕快到淨土去修學,成就不退轉的功德。這個是我們念佛真正的目的,是這個。

丙三、修學方便

前面我們講到要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要憶佛、念佛。那怎麼樣憶佛、念佛會比較好呢?有沒有什麼樣的方便?這個地方大勢至菩薩將憶佛、念佛主要的方便法講出來,看經文:

修學方便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佛陀問我成就首楞嚴王三昧,所謂的圓通就是三昧,不過這個三昧是真如三昧的意思,不是一般的三昧。佛陀問我怎麼成就首楞嚴王三昧,我沒有其他的選擇,我只有二個最好的方便,第一個就是都攝六根、第二個淨念相繼,這個是成就念佛三摩地當中,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二個方便。

一、都攝六根——專注力。

二、淨念相繼——相續力。

印光大師解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說這個都攝六根就是一種對佛號的專注;淨念相繼就是把專注的力量變成成片,一種相續。我們解釋一下。

第一、都攝六根:我們都很想把佛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我們會去憶佛、念佛。那這個當中成敗的關鍵,就是你是不是能夠都攝六根、攝心專注。我講實在話,佛陀對你的加持力,不是你念得很多就有效,不是。你是不是每一句佛號,印光大師講要聽得清清楚楚,那種虔誠專注的心要生起。

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你說你沒有時間,你寧可念少一點,但是你要攝心專注,每一句佛號要聽得清清楚楚。

第二、淨念相繼:當你的心把佛號聽得很清楚、很專注的時候,你要慢慢把這個佛號怎麼樣?變成片狀。我們講由生轉熟。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說念佛只有兩句話而已,他每一次打佛七開示都是由熟轉生、由生轉熟,都這二句話。

由熟轉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平常很熟悉三界五趣的果報,把它由熟轉生。第二個、你對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很生疏,由生轉熟。

所以我們整個打佛七,這個觀念我把它會歸成二句話,就是打得念頭死,建立彌陀佛。就是把你三界的念頭慢慢慢慢的消滅,把你對阿彌陀佛那個皈依的念頭慢慢建立起來,淨土宗就是修這個而已,就是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我們淨土宗的思考模式跟聖道門不太一樣:

聖道門是完全靠自己,什麼事都靠自己的;淨土法門是你要想盡辦法,把佛陀的力量轉成你的力量,自他不二。這兩個思考模式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兩個都是向內追求。

我們要知道:淨土法門雖然祈求外力,但是跟外道不一樣。

外道在憶念他們的上師、本尊的時候,他是心外求法的;我們是向內安住的,我們講過是由內而外,由內心的攝心專注、虔誠恭敬,來召感佛力加被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注意佛菩薩什麼時候現前,修行不可以這樣,這個地方要注意。

憶念淨土功德(作意、觸、受、想、思)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前面是講到念佛,那我們怎麼憶佛呢?我們怎麼憶念我們未來的一個淨土?我們即將往生淨土,那你對未來的願景怎麼在心中規劃起來?然後不斷的憶念它、產生皈依的心呢?

我們一定要有一個作意,把淨土描繪出來,然後不斷的接觸,產生歡喜的感受,產生一種很正面的聯想,我一定要去,我一定可以去,然後產生一種思想的造作。

我們把極樂世界、這個未來的願景,我們根據《阿彌陀經》分成二類:第一、安樂的功德,第二、解脫的功德。

一、安樂的功德

我們講到離苦得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我想我們生命當中,其實我們對於離開痛苦是比較急迫的。離開痛苦第一個,安樂功德

第一、不墮惡道。

我們生命有很多災難,比如說你發生車禍、產生很多的意外,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我們一個人當中最大的災難就是墮落到惡道去,那種刀山油鍋的痛苦!而這個墮落惡道,不僅僅是它痛苦的感受而已,而是他會產生一種愚癡相,遮蔽我們菩提心的善根。所以你到惡道再出來,那你這個菩提心幾乎是完全被毀掉了,所以菩薩要避免到三惡道去。

極樂世界就是說,即使你過去生有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但是你到極樂世界,起碼它保證你──直至成佛為止,你不會再到三惡道去了,這是很重要的保證,你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列進去——不墮惡道,你未來的願景這個要列進去。

安樂功德

第二個,色身堅固。

這個地方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有關係,他說:成就往生的菩薩,他的色身叫做金剛那羅延身,一生沒有病痛。

《華嚴經》說:菩薩的修學,他還不怕老、菩薩也不怕死,菩薩最怕什麼諸位知道嗎?對了,生病。

這件事情蕅益大師他是感觸良深,你看蕅益大師的自傳,他說我每一次一修行就生病,很奇怪!蕅益大師他說他每一次一加行,蕅益大師的觀照力、心力、行力不得了的,但是他每一次加行就生病。當然這個也是他的增上緣,蕅益大師要是不生病,我們看他的傳記,他可能不會求生淨土,他就是因為病痛的關係,後來開始念佛。他說他病到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臥,只有含淚念佛。

後來含淚念佛以後把病消滅了,出關以後,從此一心歸命阿彌陀佛,萬牛莫挽,對阿彌陀佛就真實的皈依下去了。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這個病痛對一個祖師的折磨是如此,那我們凡夫那就不要講了。所以阿彌陀佛跟你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以後,在這一期的生命,你絕對不可能生病,不管你以前有什麼殺業,你那個業不能再活動了。

這兩個保證很重要:不墮惡道、色身堅固,最起碼離開這二種痛苦。

得樂這當中我們先看它的依報,依報有三跟四:

安樂功德第三個,衣食自然。

一般來說,如果你來生選擇在娑婆世界,你要為衣服、飲食付出一些精神體力,去工作、去追求;在極樂世界,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要什麼飲食,你一想它就出現,吃完了也不用洗缽,它自然消失掉,減少很多精神體力的耗損,這是一個安樂的環境。

安樂功德第四個,國土莊嚴。

諸位都知道一個每好莊嚴的環境,的確會讓人產生一個歡喜的心。在《阿彌陀經》當中講到國土莊嚴主要有四種:

1、生處的莊嚴:你要到極樂世界,你是在什麼地方受生呢?你是在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蓮華中化生,那非常的莊嚴、非常的尊貴。你看我們娑婆世界的出生,是硬拉拉出來的,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2、住處的莊嚴:極樂世界的居住環境是宮殿。這個宮殿諸位在想像、觀想的時候有二種:一個是地上的宮殿、一個是樹上的宮殿。有些人喜歡住樹上,居高臨下,有些人喜歡住地上——宮殿。

3、大地的莊嚴:黃金鋪地。在《無量壽經》提到:極樂世界的黃金是柔軟的,而且它會釋放出香氣——大地莊嚴。

4、虛空的莊嚴:在虛空當中經常產生美妙的音聲,使令我們產生念佛、念佛、念僧之心。

所以我們應該經常把極樂世界這種莊嚴想像出來!諸位要知道: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你完全陌生的地方!如果你不把極樂世界想出來,你很難產生皈依的心——心想事成,你對本尊的功德一無所知,你怎麼去跟本尊感應道交呢?諸位知道所有的修行最大的過失是什麼嗎?愚癡、無知是最嚴重的,因為無知你沒有辦法想像,你就打妄想。

前面是講依報,第五、第六是講正報。

第五個,具足五通。

極樂世界你只要往生到那個地方去,阿彌陀佛給你的果報體──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在《阿彌陀經》特別講到神足通,它提供你一個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讓你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所以我們剛開始念阿彌陀佛,但事實上到淨土去的時候,去親近十萬億佛,而且回到極樂世界的時間非常的快。這個果報體的功能很大,你看我們住娑婆世界,你從義德寺到台北去就要花好幾個小時,而且你的活動範圍就在地球打轉,你沒有辦法離開地球的,你怎麼去親近十方諸佛呢?沒有辦法。所以這個地方還是有差別,環境是有差別的。

第六個,壽命長遠。

這個很重要!時間,是一個修道的基礎。你問問那個老參,就知道這個時間很重要。你看我個人的修學,我剛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佛陀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那個是一句話而已。但是我慢慢感受到人生真的是一個動態變化,我覺得無常還不是非常可怕,變化我還可以接受,其實那個無我是最可怕的,它怎麼變你沒有辦法控制,你沒有主宰性,它怎麼變?它愛怎麼變就怎麼變,你沒有辦法決定的。我相信每一個人出家愈久,對無常、無我的感受愈來愈深。

經典是要透過你生命的經驗去體驗的,點點滴滴先把它了解在心中,然後跟環境不斷的碰撞、然後產生反省,點點滴滴就可以把文字的義理,轉成你一種智慧的光明,所以這個生命的碰撞是必要的過程,那這個都要時間!我覺得一個人修行要有成就,你要活得久一點,你要想辦法讓你自己活得久一點,真的是這樣,因為你時間太短了,真的沒有時間消化。那阿彌陀佛提供我們一個無量無邊阿僧祇的壽命,你可以花很多很多的時間,來親近善知識、來聽聞佛法。

這種極樂世界的安樂果報,從離開痛苦到成就依正的莊嚴,最後給你一個正報殊勝的五通、長久生命的果報,這個你都要記在心中。

二、解脫的功德。

前面是安樂,這個地方是解脫。

第一個,親近十方諸佛: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有方便力。其實我們在修行當中,有些障礙沒有辦法破除,就是你沒有找到好醫生,沒有人來引導你,說實在,可能你自己也沒有這個福報,你自己就是過去生沒有跟善知識結緣。那麼所有善知識最殊勝的是佛陀,親近十方諸佛,我們現在只能夠親近佛像。

第二個聽聞佛法:在極樂世界你經常能夠透過鳥類的聲音、風吹寶樹的聲音,來聽聞佛法。佛法有開慧之功,它能夠開啟你心中的智慧。所以一個人不聽佛法久了以後,就跟著妄想走了,沒有智慧了,就容易起顛倒了,所以聞法有開慧之功。

第三個諸善俱會:這個講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祂有一個清淨的僧團。你一天到晚跟智者大師、蕅益大師在一起,你也不敢放逸了。所以他有這三寶力量的攝受,所以在安樂的環境當中,你很容易成就聖道。

這個地方我們講到一個觀念,就是說我們修本尊相應法的時候,你要先知道結果才有因的。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一個因果相應法,他說: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祂創造一個淨土的功德,祂也創造了一個佛號,這個淨土就是一個果,佛號就是一個因。那你應該怎麼樣?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是說你必須把你淨土的功德跟佛號連結在一起!

諸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把你未來的功德,跟佛號連在一起。  你希望你來生沒有病痛,你要發這個願:我希望到極樂世界沒有病痛。為什麼呢?因為有佛號。你希望你來生的果報體,不要像現在這樣障礙這麼多,去親近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親近藥師佛也不行。你能夠自由自在,今天親近藥師佛、明天親近阿閦鞞佛、後天親近文殊菩薩,祂提供你一種神通的果報體,那為什麼會有這五種神通呢?因為有佛號。你必須把你來生的願望跟你心中的佛號聯想在一起,這個時候你對佛號才能夠產生強烈皈依的心。

你現在有一顆鑽石,如果你不知道這顆鑽石的價值,你一下子就把這個鑽石跟石頭一樣丟掉了,你忘失掉了,很簡單嘛。如果你把你的願望跟鑽石連結在一起,我這個鑽石不能丟掉,因為我很想要買一棟房子;為什麼有房子?因為有鑽石;我想要買高級汽車,因為有鑽石;我想要買很多珍寶,因為有這顆鑽石。諸位,這個時候,諸位,你這顆鑽石你還會丟掉嗎?不會了,它是你未來整個生命的希望。

所以修淨土的人必須怎樣呢?先設定目標──你未來的願景:七寶池、八功德水、依正莊嚴、三寶的加持,然後把你的功德跟佛號聯想在一起。

諸位你知道為什麼在念佛的時候、打佛七的時候,有些人的佛號很容易憶持得住,有些人的佛號念沒多久就跑掉了?諸位知道為什麼嗎?

事出必有因,對了。因為你這個佛號沒有產生一種功德聯想,它只是一個佛號、一種聲音,那你對它是可有可無嘛,你根本沒有對佛號修皈依嘛!講實在話:你這個佛號沒有產生一種功德聯想,這個佛號你念不住的!

你必須把你未來往生淨土的願景,跟佛號緊密的連結在一起,這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佛號就意義重大了!你必須告訴你自己,你離開了佛號,你就一無所有了,我看你還敢不敢離開佛號!你絕對不敢。你想說怕啥,我沒有佛號,我靠我的戒定慧,那你這個人沒有辦法修淨土了,因為你沒有一心歸命,佛號對你是可有可無嘛,那你這個算什麼本尊相應法?那你就跟禪宗一樣,把佛號當做攝心方便而已。

所以所有淨土宗的人要把佛號念好,首先產生強烈皈依的心,我們講不共的皈依──你要觀想:你自己是業障凡夫,你離開了佛號,你來生就完全沒有希望了,這個叫做通身靠倒。

你把未來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句佛號上,我保證你這個佛七念得非常好,而且你也真實可以把本尊的功德全部啟發起來,這個就是我們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這個意思,一心歸命。我們看最後的結示勸修:

甲四、結示勸修

乙一、結示法要

丙一、心念之安住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我們最後把前面心靈的力量跟佛的力量,唯識講心靈的力量,淨土講佛力,心力、佛力作一個總結。第一個,結示法要。整個大乘佛法的止觀有二個重點:

第一、云何應住,

第二、云何降伏其心。

你的生命怎麼安住?這是根本問題,就是你的目標在哪裡?  我們這念心的安住其實有三種:一個是住在過去,一個是住在現在,一個是住在未來。

我們常說一句話:下等人是住在過去。

你看我們現在今天,有昨天、跟明天,你比較在乎昨天還是明天?  明天啊?那你這個人有希望哦!一個人如果老是講到昨天、前天怎麼樣就完了,因為過去不能改變嘛。你一個人老是注意過去,就失掉未來,因為你老是去注意一個你不能改變的東西,過去又不能改變,你把精神體力放在過去幹什麼呢?所以諸位要知道,一個人不能老是活在過去,因為它不能改變,你這樣是浪費時間,你再怎麼樣去想它、再怎麼樣去努力,它永遠就是不能改變。但是你也不能活在現在,因為現在變化多端,無常變化,無常無我,你根本沒有辦法控制的,一個人要活在未來,未來是可以期待的,是有無量的可能性的。

所以在聖道門當中,對於過去、現在、未來,其實聖道門是無住,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但是淨土宗是有所住,一個人完全無住,淨土宗你沒有辦法修學的。你說我完全無所求,我來生求生淨土也好、不求生淨土也無所謂,那你這個思考模式不是修淨土宗的思考模式!

我們每一個法門都有它的傳承,這個傳承當中,就是它有一個中心思想,它的核心價值是不同的。你沒有掌握住這個淨土法門的心要,你怎麼修呢?為什麼所有的法門都要有上師口授的傳承?就是要把這個基本的精神把握住嘛!你光是念佛能夠往生嗎?我看未必,你沒有掌握它的中心思想。淨土宗的中心思想,用一句話來表達最清楚:

淨土宗中心思想:我今暫做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一個淨土宗的生命觀,你如果真的把今生當做客人、把今生完全放棄了,你的目標只有一個:不久蓮池會上人。你把生命放在來生,我保證你一定往生!這是根本問題、安住問題。我們很多人忽略了根本,你看你把今生看得很嚴重,然後再來對治,怎麼對治都不對,因為你剛開始根本就錯誤了,你就不應該住在現在嘛。我要提醒大家,修淨土宗的人不能重視今生的,講實在話,你住在現在,你是障道,因為你這個思考模式是錯誤的,你不合乎淨土宗的核心思想,它的根本心法是不能這樣子的。淨土宗是住在未來,修淨土宗的人,他的生命只有一個理念:你為了未來而活,你不是為了現在而活的,你人生的目的只是來積集資糧而已。

你如果能夠掌握這個中心思想,你佛號念得多、念得少那是其次了。所以我今暫做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這句話你要參透了,那大概淨土法門的核心思想就掌控起來了,淨土法門你再修就不難了,根本——但得本不愁末!好,但枝末我們也講一下。

丙二、心念之增上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當我們真實的住在淨土、住在未來之後,要怎麼樣去增上?用枝末來加強根本,就是加強心中的憶念: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把善導大師的思想,其實這個思想我們前面也講過。蕅益大師的因果相應法,我們再把它念一遍:

思惟——娑婆的是苦、極樂世界真實樂。

來告訴你自己,你來生有兩個選擇:

1、繼續在三界裡面打滾,那你要繼續的面對煩惱障、業障、報障,那充滿了變數。

2、你往生極樂世界,你看極樂世界有很多的──不墮惡道、沒有病痛、有種種依正莊嚴、有種種三寶的加持,你要經常把極樂世界的功德放在心中。

第二個、你要思惟——我是業力凡夫,無有出離因緣。

我很想到極樂世界去受用極樂依正莊嚴,但是我自己沒有力量,這個很重要啊!你要相信你沒有力量,你才能夠真實的皈依這句佛號,印光大師講:死盡偷心,那麼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修淨土宗的人不要對自己太有信心,太有信心你淨土宗沒有辦法修,你要對佛有信心,不是對你有信心。

第三個、思惟——阿彌陀佛有大誓願,決定可以救拔我。

你相信阿彌陀佛,他有四十八種力量,他決定可以救拔你。這個四十八種力量,我們從下一堂課會一一的加以說明。

這個時候,它的思考模式就是說,你首先要創建一個你未來的願景,你希望以後怎麼怎麼的,而這些未來的目標,都是因為有佛號的關係,你才可以完成,你平常要經常做這個工作。這個時候你跟阿彌陀佛佛號的關係就愈來愈深了,因為你離不開祂,離開祂你就完了。這個就是我們要透過這樣的思惟,來建立我們跟阿彌陀佛之間的因緣,要愈結愈深。

我們最後作一個總結:

乙二、舉頌勸修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

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

這是善導大師為了對治我們一般人太重視今生、活在現在的過失。

那我們對今生的生命有三種的執著:

第一、色身:你用很好的東西來保養你的色身,結果色身還是讓你失望。為什麼呢?漸漸雞皮鶴髮,臉皮也皺紋出現了、頭髮長白頭髮了、體力也衰退了、行動也龍鐘,就是緩慢了。

第二、你把精神體力放在你的財寶,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你財富很多,但是你生病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受用。

第三、你把你的生命寄託在你的眷屬,你很多美好的眷屬。你的眷屬雖然會給你帶來一時的幸福快樂,但是死亡到來的時候,是各奔前程、各分東西,現在只是暫時的相聚而已。

所以我們把精神住在今生,你臨終一定會後悔。那怎麼辦呢?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你應該把你的精神體力安住在佛號,去祈求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個才是有智慧的一個抉擇。所以整個淨土宗,你心靈的力量是很重要,你要怎麼去引導你自己。

我們下一堂課會講到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們如何去創造一個來生的願景,那你必須要有一些資料,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們希望透過四十八願的學習,諸位在心中把阿彌陀佛的功德構建起來,然後不斷的修皈依,那麼你有一天絕對是心想事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修淨土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問: 修淨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推薦】往生淨土不能存僥倖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觀經》中的下三品往生說,反正...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

念佛如何對治妄想

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

《觀無量壽佛經》第四觀:寶樹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

臨終被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往生

問: 念佛人臨命終時被過去世的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

法性本來空寂,是誰造業?誰來受果報呢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造作的善惡業必由自己承擔

如果一個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麼樣的妄想,就會產生什...

佛菩薩的名號功德

名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為聖號,聖號就是聖人的名號...

如此修行毫無意義

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

妄想本來是空的,清淨本來是有的

我們經常忘掉我們心是清淨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牽著...

【推薦】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

中峰和尚勸念佛詩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誰能數? 眾生反以苦為樂,...

患癌或重病,該何去何從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從? 假如您是一個信佛念佛已經很...

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問: 請法師開示,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

佛號醫病續命 讓父親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電話,說父親的狀況...

元明高僧妙葉法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們總是聽聞到...

感化那些沒有佛緣的人

慧明對佛很虔誠,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卻遭到...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一個月色朦朧的深夜,在一個靠海的山洞裡,一個老和尚...

煲湯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國人喜歡喝湯,尤其是廣東人,老火靚湯是必不可少的...

戒,不要拘泥於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個妃子,人稱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佛教詞典】四諦十六行觀

【四諦十六行觀】 p0457 瑜伽五十五卷十三頁云:問:如...

【佛教詞典】教誡輪

乃三輪之一。即佛說法開導眾生,令反邪歸正、破除煩惱...

【視頻】命運問答

命運問答

【視頻】《佛說吉祥經》女聲讀誦

《佛說吉祥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