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淨界法師  2024/03/04  大字體  護眼色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楞嚴經》的觀點,我們前面講過,我們剛開始在修學不變跟隨緣的時候,先從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顛倒想,成就了一個不變的體,先悟入這個體;接下來,從這個體依體起用,產生一個隨緣的作用,這個就是菩薩的誓願。所以他這個時候發起了一個菩薩的誓願,而且請求佛陀再一次的加持。這一段的經文,蕅益大師分成三小段:

第一個,發大誓願。

當阿難尊者消除了顛倒想以後,他說對於未來我有兩個期望:第一個,「願今得果成寶王」——我希望我趕快能夠成就無量的波羅蜜,成就佛陀,成就寶王。第二個,我希望以我的波羅蜜來救度一切恆沙的眾生——下化眾生。這樣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的心態是怎麼樣呢?「將此深心奉塵剎」。

這段話最主要就是「深心」。古德解釋這個「深心」,就是真實而不虛妄的心,不為名利、不為人天果報、不求二乘涅槃,一心一意地為了眾生、為了菩提,這種深心。當然阿難尊者能夠生起這樣的深心,是因為他經過「首楞嚴王三昧」的洗滌,消除了顛倒想,才做得到的。沒有夾雜任何的顛倒想,依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報答佛陀的說法之恩。這一段,蕅益大師說,它是一個總相的菩提心,一般性的菩提心。下一段叫作別相的、增上的菩提心。

我們看下一段: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這個菩提心,前面的是一個總相的、一般性的,這個地方是別相的。

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跪在佛前,請佛陀來證明他的內心。他說我今天要度眾生,是怎麼度眾生呢?是「五濁惡世誓先入」。這個地方就很特別了。蕅益大師說,這個五濁惡世的特色,從外在的環境來說,去佛久遠、魔強法弱。五濁惡世就是染污的力量很大,清淨的力量很小,誘惑很多。從內心的世界來說,眾生煩惱粗重,剛強難化。眾生的煩惱很重,到五濁惡世大家都很重。所以在這樣的一種外緣跟內因都非常污濁的環境之下,一般的菩薩不敢來到這個世界度眾生。阿難尊者今天發下堅固的誓願——「五濁惡世誓先入」,而且他說假設一個眾生沒有成佛,他絕對不成就大般涅槃。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講別相的菩提心時說,菩薩的誓願是以心中的智慧作基礎的。阿難尊者今天敢發一個這麼重的誓願,說是「五濁惡世誓先入」,這表示阿難尊者是透過「首楞嚴王三昧」,而成就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他能夠從眾生的妄想當中找到一個清淨的本體,說是「把心帶回家」,進而從這個「家」當中,他產生一種同體的大悲,方能至此——才能夠發起這樣的誓願!否則一般人不敢發這種誓願——「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他發不出來的。這表示他已經經過首楞嚴王三昧真實地洗滌他的顛倒想,真實地找到他自己的家,所以他能夠發這麼一個深固的誓願。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這一段是請佛加被。

阿難尊者只是悟得了一個清淨的法身,他還沒有證得,所以他這一次再請佛陀加被。「大雄」是讚歎佛陀的法身,「大力」是依止法身所產生的智慧。他能夠破煩惱障,所以叫大力。「大慈悲」是依法身所生的慈悲心。這個時候他希望能夠幹什麼呢?能夠更進一步地消滅他的微細煩惱。

在蕅益大師的判教中,阿難尊者這個時候覺悟了清淨法身,他的階位是圓教的初信位,斷了見惑,他的知見的煩惱破壞了,但是他還有愛取的思惑。就是在《楞嚴經》上,佛陀說:「阿難尊者你已經覺悟了清淨的法身,你也知道妄想是不真實的,是外境的刺激產生的,你現在慢慢地能夠不為煩惱所擾動,能夠成就不動尊,但是你無量劫來在六根門頭當中累積很多的習氣,這個都要消除的。」

所以這個「微細惑」就是要經過二十五圓通,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從這個六根門頭當中,去洗刷我們過去殘餘的煩惱習氣。所以這一段經文等於是承先啟後,把前面三卷的觀念作一個總結,又帶動了下一段二十五圓通的修行。所以他說「希更審除微細惑」,等於是再一次的請法,使令我能夠早一點把六根的煩惱洗乾淨,而成就無上菩提,到十方界去廣度眾生。這個是請佛陀進一步的加被。

第三段說明「道心不退」。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阿難尊者修習首楞嚴王三昧,他的特點就是道心不退。這個「舜若多」就是虛空的意思。虛空是無形無相的。我們看到這個樹木被颱風一吹,倒了;房子也被颱風吹倒了。但是我們沒有看到虛空被破壞。這個意思就是說,即便虛空可以破壞,我的「爍迦羅心」(「爍迦羅」就是金剛,金剛是很堅固的)還是不動轉。

從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出「首楞嚴王三昧」的特點:

第一個,首楞嚴王三昧它的理體、它根本的思想,就是「妙湛總持不動尊」,它是不變跟隨緣兩種觀念。我們這一念心跟這個觀念接觸了以後,產生一個修德。這個修德(即修學)有什麼好處呢?從自利的角度能夠「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破除我們的顛倒想。從利他的角度,我們能夠產生堅固的誓願——「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所以這個首楞嚴王三昧的殊勝在於它能夠從這個地方來加深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這裡我們對《楞嚴經》的法門先作一個綱要的了解,作一個總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佛陀教父親修行什麼法門來報父恩

從人之常情來講,兒子做裁縫,一定要做幾件最好的衣服...

知恩圖報的馬兒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感...

一張長條桌的啟示

在某次法會的因緣,擔任機動組的職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思恩圖報,青年本責

【原文】 吾人眼耳鼻舌、四肢百骸,皆由父母生養而來。...

宏海法師:楞嚴經講解

(第一講) 好,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楞...

淫根在於心意識,非指身體器官

有人問:最近科學生理學講,男女的精到了一個時間,也...

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

這個地方講如實不空義,這個講作用。 中間無實性,是故...

悲心利他報佛恩

一日,琉璃王出兵討伐舍衛國,將釋迦族人埋在與腋齊高...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第八識就像是一個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斷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十種成就佛法,十種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佛法。 何等為十...

【推薦】你是快樂的時間多,還是痛苦的時間多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懸崖,足...

【推薦】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

佛陀先征問阿難尊者當下這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

越急於求成,越難以成功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說身心浮動的人好比滾動的石頭...

《別行疏鈔》的十種禮佛

《別行疏鈔》中講了十種禮: 一、我慢禮: 像上下搗米...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確定何時死去。雖然你擁有寶貴人身,但它全然是...

【推薦】把所有的願望願景,寄託在這句佛號

【平時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無期;二、彌陀大願,...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

人生兩大凶德,千萬要戒掉

咸豐八年,曾國藩給國荃的信中說: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

一人荼毒,禍殃五代:人販子的家族命運

這段文字記錄的是一個家族八十餘年的興衰史,是一個名...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萬物。皆有始終。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比丘頂上的寶珠緣

昔日,佛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陀樹下教化眾生。當時城中...

精進程度取決於對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轉法 輪的時候,悉達多教導了我們四諦:苦諦(什麼...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九》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

具足信願的佛號,才有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

【佛教詞典】魚腹兒

於佛陀時代成就阿羅漢果之薄拘羅年幼時的故事。據付法...

【佛教詞典】五味禪

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

【視頻】慧律法師《智慧不同,看到的世間也不同》

慧律法師《智慧不同,看到的世間也不同》

【視頻】大安法師《佛為何無法讓五逆謗法的人往生》

大安法師《佛為何無法讓五逆謗法的人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