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淨界法師  2015/03/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說的法門,第一件事情講到四諦法門,把生命分成了二部分:一個苦集的流轉門;還有滅道的還滅門。生命就是「苦集」跟「還滅」二個重點。當時佛陀講出一句很重要的話說: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佛果,乃至於小乘的阿羅漢果,完全是因為你心中的客塵煩惱之所耽誤。

這一句話很重要!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修行,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重點在哪裡!我們今天修行不能進步,跟外在的人事沒有絕對關係,你不能說:誒…我不能修行是因為你障礙我。不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障礙我們,完全是自己的煩惱障礙自己。

即便我們現在有障礙,是外境的刺激產生感受跟想法,但是我們有選擇權,我們可以選擇不住,我們可以不選擇住在感受。別人給我們一個惡逆的因緣刺激我,產生一個很不好的感受,這一部分我們不能控制,這個地方凡夫做不了主,但是你可以選擇無住,這個想法你不要管它,讓它過去就好。你要是住於感受,住於想像,那就糟糕了!想法讓你一住下去…

在唯識學上說——【觸】,接觸外境,感觸、作意、受、想、思,到思心所就開始造業了。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自己的障礙,完全是自己引申的,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是因為我們有所住。那麼這當中就指出了我們整個修行的罪魁禍首,完全是自己的妄想煩惱耽誤了自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

福報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當我們在念想極樂世界的功德的時候,我們可以分成三塊...

專注這句佛號,不管念頭怎麼樣

問: 弟子時常靜坐念佛很攝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號時...

這些深恩重愛會障礙我們成道

蕅益大師開示我們,學道之人要真實具足剛骨。什麼是剛...

痛苦是內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當我們想要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知道...

規範身口意三業

敬畏因果就要規範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身業不能去殺生,...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斷無明

居士鮑中素來信,近來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處,故問大...

經常出現妄覺該怎麼辦?

問: 尊敬的法師,末學從六、七歲起,一直到現在,經...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天人果報的缺點和優點

天人的身心果報,我們從經典上跟祖師的傳記,得到兩個...

不食人間煙火的風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執最深重的地方,這是你修行不可...

念死無常應該如何修

印祖他老人家給我們留下一個死字,告誡我們淨業行人修...

沒有煩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我們的功課是什麼?我們的功課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

人生兩大凶德,千萬要戒掉

咸豐八年,曾國藩給國荃的信中說: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

一人荼毒,禍殃五代:人販子的家族命運

這段文字記錄的是一個家族八十餘年的興衰史,是一個名...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萬物。皆有始終。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執著」應該怎麼理解

問: 關於執著這個詞,應該怎樣理解? 大安法師答:...

佛教經典不能隨便增減

佛經所詮釋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準的,不會隨時代的變...

比丘頂上的寶珠緣

昔日,佛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陀樹下教化眾生。當時城中...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

【原文】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九》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

大乘佛教的慈悲與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

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如阿...

如何判斷自己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怎麼知道你的內心的世界善業比較強,還是罪業比較強?...

【佛教詞典】見

【見】 p06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頁云:見者:謂見現...

【佛教詞典】證成道理

【證成道理】 萬事萬物之存在或變化,皆有其所依的法則...

【視頻】十大弟子-優波離尊者

十大弟子-優波離尊者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三進三退》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三進三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