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今人修行,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諦閑法師  2022/08/03  大字體  護眼色

今人修行,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出心源。一切逆順苦樂生死涅槃,離此心外,無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念佛求生淨土,亦復如是。是心想淨土,是心是淨土。

經云:「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維摩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如其心淨,則佛土淨。」此之謂歟,今之淨土法門,無論淄素男女,老幼尊卑,誰人不知念佛。詰其何用?則曰修來世,或言生西方。若如是,豈全無信願。無信則安肯念佛,無願則不言生西。既有念佛之行,並有信願之心。理宜千修幹生,萬修萬生。

經云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今人念佛,至於臨命終時,求其決定往生,幹萬人中,難得一二僥倖者。何所以耶?究其病根,只在信欠真,願欠切,念佛欠一心耳。當知過在己躬,非法門咎也。故今摘取古人用心相應之語,以為十方淄白之勸。

靈峰旭祖日:「夫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一心不亂,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人,不可不知。」

是知信願行三,實往生淨土之資糧也。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譬喻世人遠行,必要資糧預備。如百里之程,便要一日資糧。設幹裡之遠,不備十日資糧,必不能到。此則人所共知者也。求生淨土,亦復如是,無足疑矣。

言真信者,如截流大師云:「念佛一法,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只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間耳。如是信心,豈是真實?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歷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日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第三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應,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矣。具如上三種真信。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迴向西方,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佈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耶?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無煩改轍矣。」

言切願者,如堅密法師曰:「淨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一者六字弘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幽獄,奔托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是故萬緣之唾不食,眾苦之忍莫回。高置身於蓮華,便訂盟於芬利。蛆蠅糞壤,可殺驚慚。二者,參禪必不可無淨土,為防退墮,寧不寒心。淨土必不可入禪機。意見稍乘,二門俱破。若夫餘宗,在昔之時,不必改弦。但加善巧迴向。在今之時,只可助行,必須淨業專修。冷暖自知,何容強諍。三者,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提,而最愚亦無少欠。儻有些子分別,便成大法魔殃。只貴一心受持,寧羨依稀解悟。乞兒若見小利,急須唾棄無餘。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已上三要,頗切今時。」

言一心念佛者,持名法門,貴在專一其心,無間無雜,非必以多念快念為勝也。先須覷破世情,了知三界皆苦,無一可樂,撇去愛念,放下塵緣。然後提起佛名,不緩不急,密密持去。高聲低聲,各隨己意,四字六字,俱屬無妨,出口入耳,記憶分明,名號字句,心中歷歷。乃至穿衣吃飯,坐立經行,這句洪名,綿密不斷,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昏沉。如是念佛,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若能體究萬法皆如,心佛不二。

所謂能念是心,所念是佛;離能念心,無別所念之佛;離所念佛;無別能念之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如是乃至生佛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淨穢苦樂,欣厭取舍,煩惱菩提,生死涅槃,悉皆平等,無有二相,一道清淨。不用勉強安排,但自如實體究,體究之極,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穿衣吃飯,總是三昧,嬉笑怒罵,無非佛事,一心亂心,終成戲論,二六時中,覓毫髮異相,了不可得。如是了達,可謂理上能一心精進矣。

前一心似難而易,後一心似易而難。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後一心者,上品可階。然此兩種一心,皆是博地凡夫邊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學。行者若能策進身心,精勤努力,近則七日內,遠則一生中,常作如是信願,常修如是行門,臨終華台穩取,必不在中下品矣,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諦閑法師文章列表

以淨土法門作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業緣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受業力所牽引,有種種的因...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西方合論》第九門的...

【推薦】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無論在家在庵,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

只顧著「佛學」,而不重視「學佛」

現如今,清淨如法的實修道場,在國內已經是屈指可數。...

大安法師談母親念佛及往生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時許,一位83歲高壽的優婆夷在東...

智諭法師《佛七講話》

第一天 萬緣放下單提佛號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要和大...

臨終神識失控,如何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問: 平時深信切願,行持也堅持,但臨終時四大分解,凡...

省庵大師論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有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三萬二...

如何把「無住」跟「生心」達到平衡

十迴向位言迴向者,具足三義:一、回事向理;二、回因...

十件事會嚇跑快樂之神

快樂之神為什麼總是擦身而過?因為有十件事會嚇跑它。...

人生當前之所受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間就是用痛苦來聯繫的,所謂...

【推薦】在家居士的婚姻觀

一提起佛教,映現在許多人腦海的,可能就是沒有家庭生...

跟出家師父同坐一起,感得什麼果報

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 為什麼?他是師父,他代表佛...

雍正皇帝著書破邪護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歷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參...

心淨則國土淨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

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兩種:一種是福德,它可以產生暫時...

朝暮課誦的意義

課誦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儀式,即指定時誦經、持...

動物對地球和人類的獨特貢獻

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動物,裝點出一個繽紛美麗的世界...

能在動中修,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問我在忙什麼。我說這段時間,上午忙...

念佛決定往生的依據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

把心安住在嚮往美好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與人交往的過程...

如何引導家人都能走入佛門

問: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該怎樣做才能...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問: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到了極樂世界後,絕不可能再墮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

【佛教詞典】三世兩重因果

【三世兩重因果】 小乘說一切有部,在十二有支流轉中,...

【佛教詞典】分諸乘

「融本末」之對稱。法藏於華嚴五教章中,以融本末解釋...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木魚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木魚唱誦

【視頻】和諧文化系統論之齊家

和諧文化系統論之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