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淨界法師  2023/01/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在以下的經文當中,佛陀都是用問答的方式,等於是自問自答。因為這個淨土妙門不可思議,說實在的,是沒有人能夠問,所以佛陀只好自己提出問,也自己回答。佛陀就招呼了舍利弗說,這個彼土,這個西方淨土,是什麼樣的因緣,才有資格來安立作這個極樂的名稱呢?

如果大家有讀過大乘經典,對於佛陀兩大功德(第一個是法身的功德,第二個是淨土的功德,法身是正報,淨土是依報),不管是佛陀的法身還是淨土,只要它安立一個名號,這個名號就是詮釋一個真實的功德。我們講南無普光佛、南無普明佛、南無普淨佛……一個佛陀安立一個名號,沒有真實功德是不能安立這個名號的。這跟我們凡夫是不同的。

你說你的法號聽起來很莊嚴,你的法號叫作什麼什麼,有些在家居士叫長壽,其實他不見得長壽,是不是?你的名字叫富貴,你也不見得是有福報。這個往往都是師長對你的期望,你的名號不能代表你真實的功德。但是佛菩薩不是這樣子,他敢安立這個名稱,這個名稱是「名以召德」,他沒有這個真實功德,是不能安立這個名稱的。

所以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就問,說在這麼多的無量的佛土當中,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國土有資格安立作極樂呢?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了,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真實內涵?佛陀問舍利弗這個問題,當然舍利弗沒辦法回答,佛陀只好自己回答。我們看第八面。

回答所謂的極樂這個問題,佛陀是從兩方面,第一個是約能受用的眾生,第二個是約所受用的國土。比如說我們現在想要到一個道場,我們要到義德寺。諸位到義德寺來結夏安居,你要先打聽一下,義德寺的所受用的國土怎麼樣:它大殿怎麼樣、寮房怎麼樣、齋堂怎麼樣?它的依報國土怎麼樣?第二個,住在義德寺的住眾,他的身心狀態怎麼樣?他是苦苦惱惱還是很安樂?這個是很正常的嘛,對不對?我們介紹一個國土,一定是能受用的眾生、所受用的國土,這是一個人的常情。釋迦牟尼佛就根據這樣的一個想法,先介紹能受用的眾生。

我們看經文。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個國土之所以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安立作極樂,因為這裡面的往生的眾生,他的五蘊身心狀態有一個特點,「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在他一期生命當中,沒有痛苦的感受,而有種種的清淨安樂的感受。這個是它安立極樂的第一個理由。

關於這個理由,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為什麼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我們看附表第三,就是《補充講表》的第三面,釋「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蕅益大師解釋經文,習慣性都是用對比的方式。我們看第一段。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

我們先講我們住在娑婆世界的眾生的身心狀態。從表面上來看,我們的生命是有苦受跟樂受。在娑婆世界你很難十全十美,你有這一部分如意安樂的果報,你就有另外一分不如意。你看,福報很大,你身體就不好;你身體很健康,你就是為了衣食而奔忙。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叫業報身,是業力所招感的身心。

如果我們今天反省一下,就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在造業的時候,你一天不是全部造善業。哪有一個人白天到晚上全部造善業的?你可能大部分造善業,偶爾會起一些惡念,所以我們一般人是造了善業,也造了惡業。這個善惡業夾雜在阿賴耶識當中,所以你得果報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出來了,有一些果報讓你如意,有些果報讓你就不如意了。這個很正常。甚至於我們可以說,娑婆世界應該是苦多樂少。我們在過去沒有學佛的時候,造的罪業是多,偶爾造造善業,所以苦樂相雜。

但是,依據這樣子的苦樂相雜的果報,這樣認識身心世界是很粗淺的。如果是從本質上來看,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你不如意的果報是痛苦、短命、多病、貧窮等等,這個讓我們感到一種逼迫,一種不稱心如意,這個容易理解。「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這個地方,很多人,包括修行人很難參透。說我過去造了善業,富貴從佈施中來,尊貴從持戒中來,莊嚴從忍辱中來!你得到這個富貴、莊嚴的果報,你應該感到滿意吧?不對!其實這個快樂的感受本身是苦。為什麼?因為它有無常敗壞的危機。你得到這個安樂的果報,你心中有一種不安全感在裡面,你不知道它隨時會破壞。

比如說你一個房子蓋得很漂亮,但這個房子蓋在地震帶,說不定你哪一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就發現房子被破壞了。所以,我們凡夫對果報體是有所執著,心有所住。你對快樂的果報已經產生了習慣性的執著,等到失掉的時候你就很痛苦。所以說,快樂的果報,因為它有一種不安穩性,所以這個就是苦。這個諸位要參透。

第三,「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你說我也沒有什麼快樂,也沒有什麼痛苦,安住在一個平等的捨受,其實這個也是苦。為什麼?因為它這種流動性,相對涅槃來說也是一種不寂靜的痛苦。這個很微細的。

總而言之,娑婆世界,如果從本質上來說,完全是痛苦的,沒有快樂的感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蹟

在古來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況,《高僧傳...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闡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業洪深。因此於禪...

犯邪淫戒後,信願持名還能往生嗎

問: 請問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願持名能往生嗎?...

維則大師《淨土或問》白話文

元師子林天如維則述 五濁佛子釋法宣淺譯 天如老人,正...

【推薦】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的關係

在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

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個善太郎,這個人是修淨土的,專念阿彌陀佛,他...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修道者應跟什麼樣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修持門中的第...

禪宗歷代祖師傳法偈

釋迦牟尼涅槃說無常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

積小善可成大德,積小成可成大功

世間有許多人雖然滿懷壯志的準備著做一番大事業,卻不...

明學長老:出家人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

作為出家人,如來家業的荷擔者,不管如何適應社會,發...

出家人托缽意義何在

出家,乃出離俗家牽纏雜務之束縛,以期證悟無上菩提為...

超越男女相的分別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靈鷲山,與大眾比丘開示涅槃...

不求萬事如意,只求萬事如法

奉勸各位,在社會裡邊,不要熱衷名利。名利好比過眼雲...

舍利弗五百世墮為毒蛇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佛陀的弟子有一個叫...

羅漢的含義

我們常說的羅漢實為阿羅漢的簡稱。為聲聞四果之一,如...

切莫譭謗出家人,龍天護法定不饒

出家人是佛陀的親近追隨者,是如來偉大家業的繼承者,...

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

夢心消失的時候,你醒過來,看那個人事,覓之了不可得...

淨業行人要有覺知,要在今世了脫

問: 密宗與淨土都是從淨門入,二者之間有何區別?是不...

曇影法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

人生可以看做三層樓

我常常凝視著豐子愷先生的像,猜想著他那顆博大而善良...

李炳南老居士: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十種懺法能將罪業懺除清淨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若想真正將罪業懺悔清淨,可以採用...

【佛教詞典】婆蹉婆

(雜語)帝釋天之別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婆蹉婆,此...

【佛教詞典】二河白道

一種信仰之譬喻。乃淨土宗大德善導於觀經疏中所說,謂...

【視頻】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咒(唱頌版)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咒(唱頌版)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