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自然人恆敬之。在你想要得到別人尊重之前,不如先問問你自已是否先去主動尊重別人。
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幾乎是每個人的共同願望,自然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美好追求,最起碼它表示你已經準備好以一種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已,並且希望別人看到一個更好的自已,然後對這個自已產生敬意。但是,在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發現,現實並不會像我們想的那樣,當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去迎接別人敬仰的目光時,卻往往成了曲高和寡的孤家寡人,讚譽少了,異樣的目光多了。
曾經有一個大善人就是這樣的,他幾乎每個月都會開設粥棚,佈施鄉里,並且經常拿出大錢財來為當地百姓修建公共設施,大善人是個好名之人,他以為這樣大家就會尊重他,對他感恩戴德,但是,事實卻完全在他意料之外,但是鄉民們對他的善舉卻並不心存感激。
起初這位善人以為這是大家對他財富和名聲的嫉妒,直到有一天他親自將過冬的衣服發給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時,發現竟然沒有一個人抬頭看一眼他對他說聲謝謝,他明明看到過這些鄉民對他佈施的管家禮遇有加,熱情道謝的,難道他連管家都不如嗎?這讓善人非常懊惱,回家後質問他的管家,大家為什麼這樣對待他?
正直的管家說,那是因為我把他們當成跟我一樣的人,我們互相熱情問候,關懷彼此的生活,而您卻高高在上,讓他們覺得自已一文不值,他們的確受了您的恩惠,但是那樣並不代表他們就願意為此看你的臉色,如果您想讓他們真心道謝,那麼就請先對他們微笑吧。
善人聽了,雖然不置可否,但是他卻決定試試看,他開始在上街的時候跟迎面而來的鄉民微笑,並且試著跟他們打招呼,而這些鄉民對他的轉變也讓他大為吃驚,盡管他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給他們任何恩惠了,可是大家卻像見到親人一樣對他熱情,他的美名開始被大家接受和傳播,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位造福鄉里的大善人就是上天給他們的福祉,在過節的時候大家甚至竭盡所能地將家裡最好的東西送到善人府上......
想要獲得尊重一定要先尊重他人,這是基於一種人格上的平等和互動,你給別人什麼,你就將得什麼,所謂「投桃報李」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