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他的身業全都倒向了世間的事情

大安法師  2016/11/26  大字體  護眼色

他的身業全都倒向了世間的事情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彼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暗,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 善導大師《觀經四貼疏·散善義》

真實分為兩種:一種是從自利的角度來談真實,一個是從利他的層面去談真實。

自利真實。我們來看看,作為淨土行人來說,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心是不是從真實心裡面出來的。那麼,真實心體現在身口意三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可能是不大容易了。

比如身業,我們常常看到同修,讓他念念佛,讓他誦誦經,他會說:「哎呀,我很忙呀,我忙得不得了啊,我沒有時間啊,就是十念法也沒有時間啊」。他的身業全都倒向了世間的事情,就像《無量壽經》所說:在這劇苦之中,共爭不急之務。你的身業都在世間的五欲六塵裡面去了。

那麼,就從你的身業來看,你的重心倒向了這邊,你說你厭離娑婆,你不是真實的。如果真的真實,如果是真實的求往生的人,就像《無量壽經》講的: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把世間的志向全都捐棄,就像虛空一樣,一法不立,然後一心一意求至道、至德,去念佛求往生,這樣的淨業雖然一世精進勤苦,然而在無量劫輪轉的這種廣闊的時空裡面,它就像須臾間,一瞬間一樣。你就是一百年、七八十年的時間,你面對無量劫的輪轉是不是一彈指間、須臾間啊?你須臾間的精進勤苦,能夠後生無量壽國,那是快樂無有極,那是沾了個大便宜呀!

然而,我們就是在這個須臾間的分段生死當中,都是放不下,一天到晚忙了很多世間的事情。這就不是在真實心裡面來制捨,輕慢、厭捨三界六道輪迴的依正二報。

口業,也要從真實心裡面厭離、制捨三界六道濁惡痛苦的世界。如果你的口業天天津津樂道:哎呀,最近出了什麼高科技的東西呀,又什麼好吃的,又什麼流行色啊什麼的。你這樣的口業,你就沒有真實的厭離了。

意業,要在真實心裡面去思惟、觀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這種欣喜之心,要歡喜踴躍,一提到西方極樂世界,那種手舞足蹈的心,這時候才是真實的。厭離和欣求這是一體兩面的,有時候從厭離下手,產生欣求,有時候從欣求下手,自然產生了厭離。但這些都不是很容易的。

我們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當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檢查得了一個重病,患癌症了,這時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趕緊念佛啊,求往生」。如果後來再複查,癌症沒有了,誤診了:「哎,那算了算了,我還得要幹我的事業」。你說說,這是不是很多人的一種狀態,所以真實心難吶!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易往」,容易往生,但結局是「而無人」啊!當佛說出這句話,我想佛的心是很酸痛的。「無人」是什麼?沒有真實厭離欣求的人啊!他都在那裡玩手段啊!搞虛假的東西。

所以,對我們身口意三業不善的東西,也得真實心裡面去捨去它,對身口意三業善的東西,必須在真實心裡面去作它。不管是在我們家裡,別人看不到的時候,還是在公眾場合,都要真實。不能說在大眾場合,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回到自己寮房裡面,回到自已家裡,反正別人看不到,睡大覺,迷迷懵懵。

小人閑居為不善,見君子然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這是很多人的情況,他自己一個人在的時候就胡作非為,幹了很多見不得人的事,然後見到君子在,他就掩蓋下來,然後說自己我有什麼優點呀,把自己好的一面說出來,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然後他的那些陰暗面他就把它覆藏覆藏,這都是不真實的。

所以,要真實心去作,才能夠有至誠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貪黃金墮為毒蛇

在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癡呆的人。他雖癡呆,但...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

念佛要「聲緣於心,心緣於聲」

念這個佛號的時候,怎麼念得功夫上路、得力?這裡教一...

大安法師:佛為什麼不示現來讓人增強信心

問: 我學淨土法門,也念佛。我覺得如果阿彌陀佛能經...

鹿頭梵志的得度因緣

佛陀在羅閱城的時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隨用功學習。有...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

原文: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猶如大海,盡世間所有...

不往生到極樂世界,只有禍害沒有利益

佛陀又叫舍利弗尊者說道,我看到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

【推薦】地獄五條根,財為第一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為什麼把財放在第一位,因為...

五逆十惡也能感應道交

為什麼這些五逆十惡的人,十聲乃至一聲佛號就能往生?...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義

大家在同一個道場,熏修、共修,非常好。為什麼?如果...

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

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身與心相依,念茲復在茲。感...

以祖師正確的知見做後盾

蕅益大師會特別強調往生的條件: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

怨是病之根

一個人如果你在心性裡面若有怨、恨、惱、怒、煩的負面...

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

問: 修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五念法門的內容是...

十大菩薩名號隱含的義理

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表智,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

智者思而後言,愚者先言而後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聽的人。器量狹小的人,就像...

人生七種無形的財富

人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質財...

靜坐的好處

靜坐(冥想、禪思、內觀)提供人類一貼清涼劑,無論閑...

為誰辛苦為誰忙

在汲汲營營、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過人生在世的...

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

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

《金剛經》精華的40句

1.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南懷...

心態的健康與否,關係到人生的苦樂

從通達空、無住入手,煩惱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學...

【佛教詞典】自在黑

梵名 ī?vara-krsna。音譯伊濕伐羅訖哩史拏。四、五世...

【佛教詞典】般若

華譯為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世間凡夫的聰明智慧,而...

【視頻】准提咒(懷靜法師)

准提咒(懷靜法師)

【視頻】慧律法師《業障很重如何消業》

慧律法師《業障很重如何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