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一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德王品之二

起卷德王問。若犯重下第二明違因。於中為三。謂問答領解。冶城為六問。開善為五問。只是三意。初兩問四罪。次兩問一闡提。三一問不定。初問四罪者。若有佛性不應墮地獄。如其退落佛性不持。第二問。若有佛性。云何復言無常樂我淨。若無四德豈有佛性。第三問。闡提斷善應斷佛性。第四問。不斷佛性何名闡提。第五問。四罪與闡提等不定還生善根。涅槃不定還成凡夫。難文小廣。入涅槃已若還出者。聖還成凡。若爾佛無四德。若不爾者闡提亦無成佛之義。前難令涅槃無常。佛答非無常。此中作不定難。一切不定則一切無常。則涅槃亦是一切之限亦應無常。此難難一切人悉令皆轉(云云)。佛答為兩。先嘆問。次答問。初嘆問為四。一嘆現德。二嘆往因。三嘆所問超逾人天。四誡聽許說。如文。善男子一闡提下。正答為三。一答第五不定問。第二答第三斷善問。即兼答第一第二罪人問。第三重答第五不定問。兼答第四問。初答第五中三。先標。次答。三結。從如汝所言下。第二正答第三有三番。一約內外。二約漏無漏。三約常無常。佛性中道。非此二邊故不可斷。人天是善。三塗是惡。凡法為外。聖法為內。世間是漏。出世無漏。有為無常。無為是常。佛性悉非此之兩邊。故不可斷。若是斷者下。兼答第一第二罪人問。彼雖作罪終不斷性。明罪不定。以不定故得三菩提。本取斷已名一闡提。性非已得云何可斷。既非定有豈能遮墮。答第一問。若非定有遣第二問。又斷已得方名闡提。今性非已得亦遣第四問。犯四重下。第三重答第五問為三。初汎明不定。二廣明不定。三結不定。初文又四。一明惡人不定。二明諸法不定。三明善人不定。四明如來不定。此即惡人不定也。色與色相下第二明諸法不定。有法譬初法如文。次譬中凡三譬三合如文。而言亦有定相謂常樂我淨者。為其前難不定雲如來入已亦應出聖成凡即無常樂。今答不爾。無定之中亦有定相。謂如來常樂我淨。故言亦有定相。須陀洹下第三明善人不定。如來今於下第四明如來不定。方便道中如來不定。法身本地定不為凡是名為定。二端不可得燒者。兩解。一雲襯身譬本地。在外譬跡應。此二不滅。二雲襯身譬佛智觀機。在外譬神通應物。物機無窮故神通不盡。是故不燒。襯音者非應言親音。此衣在裡名為襯衣。善男子當知如來下。第二廣明不定。舊解諸句。作一存一亡。非鬼至亡法身。非非鬼至存應身。今謂法應兩分還是定義豈是不定。興皇雲。非鬼法身不定。法身則亡非亡。非非鬼應身不定。應身則存非存。存非存能鬼能非鬼。亡非亡能非鬼能鬼。今謂皆未免定。何者鬼定能非鬼。非鬼定能鬼。雖言不定亦名為定。今明鬼即非鬼。亦即非鬼非非鬼。非鬼即鬼。亦即非鬼非非鬼。非鬼非非鬼亦即鬼非鬼。是一即三是三即一。無一無三一三不定。斯則真不定義。餘句例然。今先唱章門。次解釋。凡二十章門。但解十六不釋四門。於第九短非短門中。雲現三尺身者。河西雲。其家無兒。產一子長三尺而死。父母悲苦失性。佛現兒像。父母見子還得本心。謂兒言。我言汝死汝何處來。答言從死處來。因緣暫會。身屬眾緣。四大假合。遍觀眾緣。何者是身種種說法。惑心即斷。便現三尺佛身光明色相。長者得阿那含。非漏非無漏是第十六章而最在後釋。何故爾。佛欲廣釋此章。故留在後。又私謂諸門之中。若漏無漏凡夫聞之多易解故。又二。初明非有漏。其文極廣。後明非無漏其文甚少。廣略相望亦應可見。初非有漏文為二。先明三漏。後明七漏。問何不取三界煩惱為三漏。而取色無色為有漏。通取無明為無明漏。答佛說無定。或轉三漏以為四流。然作三漏者欲重故獨為。一色無色小輕故合為一。無明是根本通共為一。但數家稱為漏落生死。論家稱為漏失道理。今經意者只是煩惱則名為漏。復次一切凡夫下。第二明七漏。一見。二思惟。三根四惡。五親近。六受。七念。前兩是漏體。後五是漏緣。見是利使。思是鈍使。根是內五根。惡是外惡法。近是惡人。受是受取色慾等法。念是晝夜念念不斷。今文無思漏。又惡漏作離漏名。能離是道。所離是惡。初解見漏中應具十使。但舉疑見者。欲明貪瞋癡慢四使通於見思五見及疑。但在見諦思惟門中。則為慢攝。文又二。先廣明疑心。後別明見使。疑乃非見。但疑見相關故言疑見。生六種心者具列諸見。莊嚴雲。只是五見開邊為斷常故言六。開善雲。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未是六數。但總唱決定。從我見我一下即是六數。一我見我。二我見無我。三無我見我。四我作。五我受。六我知。所言六者。一於假我計有真我。故言我見我。二於假我上計無此我。故言我見無我。三於陰身上計有真我。故言無我見我。我作下三種。即十六知見中三。河西以決定有無為二。我見我者。本計有我。入定之時見妙光明。猶如日月。即以所見證定有我。故言我見我。我見無我者。計現有我過未無我。即斷見外道。無我見我。謂諸有情悉無有我。離五陰外別見有我。如麻麥等。我作我受者。謂始終常有。即是常見。謂我能作因。我能受果。及以能知。從凡夫不能善攝下。三釋根漏又三。一明凡夫因根起漏。二明菩薩不爾。三結如來無漏。凡夫如文。菩薩下二明雖復因根不起諸漏。行苦者二解。一雲。即三苦中之行苦。此若最通二雲。行是無常苦但是報。不得為一。言二十五里者譬二十五有。缽譬色心。油譬於戒。不棄一滴譬不犯一戒。王譬佛。臣譬行人。拔刀在後譬於無常。如來拔出下。第三結如來無漏也。復有離漏下。第四釋惡漏。當體名惡。從治道名離。又二。先明能離之道。後明所離之惡。初又二。先明菩薩修行。後引昔證今。初文有五種法師。而言一經於耳七劫不墮者。前名字功德品雲。若聞常住二字生生不墮者。聞有多種。若深能思惟如說行者即生生不墮。若不能深思惟行者只得少益。八魔者。舊云。無常等四各有其因。是為八魔。又一解。煩惱等四及無常等四為八。善男子我念過去下。第二引昔證今。於中有偈。舊解。上半明果下半辨因。證涅槃是果。至心聽是因。果中有得離二事。證涅槃是得。永斷是離。因亦有二。至心是修行。無量樂是得果。言得樂果者。非常樂果。乃是行因得因中之樂果。有人評之。比太近局全無所以。若只有此事何能賣身。復云何聞此而得成佛。觀師云。偈意無量不可得盡。所該甚廣義味無竭。且出十義。一三寶。二四諦。三三德。四四德。五生不生等四句。六本有今無偈。七雪山偈。八四悉檀意。九中論偈。十四種佛性。所言偈含三寶者。只如來證涅槃。此一句。即是佛法三寶。能證之人是如來。即是佛寶。所證之法是涅槃。即名法寶。永斷一句只是助語。若能至心即是僧寶。能至心聽即是秉行之眾。豈非僧寶。但此一句亦得兩望。至心亦得是法寶。至期何處即是聽法。今且屬僧。得無量樂亦是助句。明三寶者只是兩句。且置兩句。言四諦者。不取締義但取行證。證此法者佛證涅槃。即是證滅。何故知爾。涅槃翻滅豈非滅諦。永斷於生死。即是除集集是煩惱及以結業。今生死亦是煩惱及以結業。若能至心聽。即是道諦。由至心聽故即證道。常得無量樂即是苦諦。何以故。苦果既遣便獲樂報。三三德者。即是摩醯首羅三目。亦是伊字三點。如來證涅槃。即法身德。永斷於生死。即解脫德。至心聽。即般若德。更須一一釋之。四依品中明三德者。一法身。二解脫。三般若。四相品中不爾。一者涅槃。二者解脫。三者般若。即取涅槃代法身。今此中既雲涅槃者豈非法身。永斷生死是解脫者。有生死即有累不脫。今既斷除。即是無累寧非解脫。至心聽即是般若者。由聽法故能生智慧。智慧既生寧非般若。不至心者容可不生。今既至心聽即能生智。復得法樂自娛。非復世間之樂。言四德者。即常樂我淨。如來證涅槃即常德。問為將如來為常。涅槃為常。今明人法皆常。故前文雲。以法常故。人亦是常。永斷即淨德。生死是可惡不淨充盈。既除不淨便得淨法。豈非淨德。至心聽即我德。由我能聽。無我誰聽。常得無量樂自是樂德。亦云復是重明常德。生不生等四句者。前已委悉解竟。今不復釋(云云)應本有今無偈者。如來證涅槃。即本無今有。未證涅槃。即是本無。今既證竟。即是今有。永斷生死。即是本有今無。如來未斷生死之時。由有煩惱。即本有義。既證法身無復煩惱。豈非今無。下之兩句不可分張。只此三世是無有是處。故直合是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何者是三世法耶。只證此法涅槃常果。即是三世無有是處。雪山偈者。文小交加須善分別。上半不應此中文義。但取下半。而復不全應。今四句但應今兩句。生滅滅已。即是永斷於生死。寂滅為樂。即是常得無量樂。此兩偈相望互有所無。此偈望彼。即無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彼偈望此。即無如來證涅槃。若能至心聽。亦應四悉。如來證涅槃。即第一義。有時說涅槃為第一義。永斷於生死即對治。論中雲。以三觀治三漏。今正斷生死豈非對治。若能至心聽。即是世界。世界之中。或言有我或言無我。皆當至心領受此我無我。常得無量樂即各各為人。論中雲。一法分為兩種說之。為計我者即說無我。計無我者即說有我。著苦說樂執樂說苦。今此為除計無常苦者故。明常樂等法。中論偈者。因緣所生法。即如來證涅槃。涅槃只是因緣之法。若非因緣即成性義。我說即是空是永斷生死。既斷生死故得是空。亦名為假名者。即是至心聽。若有假我方能聽受。亦是中道義。即是常得無量樂。中道即是非有非無。亦是非常非無常。結之為常。無苦無樂結為大樂。今此常樂。即是中道之常樂也。四種佛性者。除正因性。但取果果因因四緣佛性。如來證涅槃即是果果性。故下文雲。果果者。謂大涅槃。永斷生死即因因性。下文雲。因因者。十二因緣所生之法。亦斷十二因緣煩惱盡者生觀智解。豈非因因。至心聽者。即了因性。三十七品六度四等。並是了因。常得無量樂是菩提果。以常樂故豈非果性。觀師云。聊爾思惟即便得此十科大義。是故當知。其理無量非可述盡。前梵行中言痛。此中云不痛。舊解雲。只是淺深(云云)。次明所離之惡。謂惡象惡馬諸惡獸等能害人者。能生惡念動身口惡。惡城惡捨無情之物。何能為惡。如在邊城持弓執箭警柝遏道。豈不生人殺害心耶。惡捨亦爾。此是惡緣。惡知識者。甘談詐媚巧言令色。牽人作惡是故須離。次釋第五親近漏如文。復次一切凡夫下。第六釋受漏。文雲。覺覺即受也。聖行品雲。受為覺相。因三受後起三煩惱。故名受漏。其中復釋沙門等名。皆有多義不可定執。此中六難與上純陀有異。上以檀為難。哀嘆品以羅漢果為難。此中以怖心為難。何故三處辨難。而五同一異。純陀品對俗故云最後檀難。哀嘆對道故羅漢難。此中通對著有凡夫故怖心難。

德王品之三

起卷釋第七念漏。又二。先明漏相。次明菩薩無漏。能斷念漏。行心邪念為漏。理應具三受中生念漏。今偏據苦中生念漏起貪瞋等過。菩薩下。第二明菩薩無漏又三。法譬結。初少許法說。正明菩薩思惟能斷念漏。凡夫愚人不能思惟令其漏滅。從譬如有王下。第二譬說。為二。先譬次合。初譬者。說之不同。或七八九。望下合文應是八譬。一四蛇。二五旃陀羅。三詐親。四聚落。五六賊。六大河。七草筏。八到岸。束八為三。初六譬道緣。次一譬修道。後一譬得果。初言王者三解。一雲。佛說眾生身中四大。二雲。無明能構眾生四大之身。三雲。此經詮眾生四大。各相違害譬之如蛇。篋譬一身。養食譬摩洗。准法者。依所作惡品有輕重。戮之都市者。斷善根絕慧命。其事顯然故云都市。切令者。敦惡莫作誡善奉行。逃走者。若得真解彰顯而去。今初伏惑故言逃走。次王時復遣下。五旃陀羅用譬五陰。刀譬無常苦。迴顧者。欣涅槃為逃走。厭生死為迴顧。三是時五人下詐親譬。藏刀者。以虛妄我覆於無我。妄樂覆苦。密遣一人一人譬愛。五陰行心。有此貪愛能惑眾生。故言詐親。四其人不信下聚落譬。譬於五根。五根即是識所棲。託如人居聚落。缸器者。舊云。是重口罌譬五根重。沓字書為洪音。既不見人即人空。求物不得即法空。坐地者安心空境。五聞空中聲下六賊譬。譬於六塵能劫善財。空聲譬於聞佛教中說有六塵。夜來者。無明闇心蔽此六塵。六路值一河下。譬遇惑流。但諸眾生恆在煩惱。那忽雲值。然都未修道則不知惑過。今始研心知其為閡。故名為值。斷常衝擊譬之漂急。乏戒定慧故無船筏。七即取種種下。筏譬修道。運手動足譬道用。筏不可依。慮善微弱不能勝濟。身倚者。心依此善截流而去。草木譬眾善法。兩手譬權實二智。兩足譬戒定二善。八即達彼岸下。譬得涅槃果。在此在流多有所畏。既度到果必無所怖。次合八譬。初合四蛇。即是四大。大有內外。內身四大正合四蛇。四大共造眼根合見毒。共造身根合觸毒。共造鼻根合氣毒。共造舌根合齧毒。次合五旃陀如文。三合詐親。親只是愛。愛能諛讇誘害眾生。但前三心不能生愛。唯行心中能生親愛。然此五陰盡能為惡。但起愛取要在行心。故云一怨。文雲。怨詐親者有始有終。愛心不爾。無始無終。復有二義。一者如十二緣。猶如車輪。無有始終。愛心亦爾。無有始終。然十二緣。復有始終。即無明為始。老死為終。言無始終義者。求愛來處永不可得。即無始義。去處無從復是無終。次合第四空聚落者。即內六入。外世間聚人所住處。無人故空。六根即是我之棲託。求不可得故空。如人望捨。謂內有人比至進覓都不見有。菩薩亦爾。觀於六根皆空無我。但此六入即為六根。並外六塵內外十二。六根亦名六情。亦云六識。根以能生為義。情從生識得名。然六根無情。識即有情。從能受名故云六情。識取和會。根塵和會故能生識。次合第五六賊。即是六塵。賊從外來劫人資財。六塵之賊劫人善法。但此六塵生三種法四事能生細煩惱者名為四微。所生者麁故名四大。言四事者。色香味觸。四大各四。亦不具四。五事生者名為五欲。言五事者。足一聲塵。六事生者即名六塵。塵是滓累之名。次合第六一河。河是煩惱。但此關二河六河。不暇併述。有生死河涅槃河善法河佛性河(云云)。但此經中三河不同。師子中明生死河。迦叶中明涅槃河。此中明煩惱河。既至河上取草為筏下。合第七譬戒定智慧以為三品。到於彼岸下。合第八到彼岸。譬常樂涅槃。云何如來非無漏下。第二釋非無漏。半句文雲。如來常行有漏者。數人云。有漏無漏逐境為判。若緣漏境名為有漏。緣無漏境即名無漏。此中明如來有漏。似數人解。何故爾。文雲。如來常行有漏。有漏即是二十五有。故知是從二十五有境為名。論人從心何時逐境。我體清淨無煩惱時。雖緣漏境心不成漏。此之兩解為鬪爭本。此中具明如來非有漏非無漏。非有漏者。乃明如來無復諸漏。非無漏者。明佛猶有漏。此漏無漏。欲明佛是非有漏非無漏漏無漏雙非。何曾云是有漏無漏。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三結不定。爾時德王下。第三領解(云云)。如佛上說下。第二德王更請答上果問者。前問既遠故重牒之。就上第二雙問因緣中。先雙答因果。次別答因果。別答中如來既廣答因竟。今德王更騰果問。文為二。先騰果問。爾時佛讚下。第二如來答。又二。一嘆問。二正答。初但嘆問。即有二意。一嘆其有憶持不忘。既經長時。猶憶前問。能請佛答故。是得念總持之力。二者此涅槃中多有所含。汝今併欲而總持之。是故復雲得念總持。如世人言下。第二正答又二。一者舉大小相對。是就相待義答。二者就絕待義答其大涅槃問。初明相待即有十對。絕待義者。如下文中。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空。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為大相。就相待中先舉十對。以為十譬。次合合中為兩。先總合。次別舉譬帖合。總合又兩。先列大小兩章門。次云何涅槃下釋兩章先釋小。次釋大。初釋小又二。先舉五事。少分有滅苦之義。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若凡夫人下。第二舉斷伏之滅。名為涅槃。先出凡聖兩章門。次釋中二。先釋次釋成。初從或因世俗下釋上凡夫。或因聖道下釋上聲聞。世俗即是外道。得禪伏惑之人。聖道即是小乘。斷惑之人。何以故下。二釋成上兩。還生煩惱即釋凡夫。有習氣者即釋小乘。次文中具出習氣之義。通論十使皆有習氣。如舍利難陀畢陵伽等(云云)。今偏就我見明習。無我無樂唯有常淨。無我樂者。此是與其常淨。奪則皆無常樂我淨。常樂我淨下。此三句合十二字。釋上大涅槃章門。善男子譬如下。第二舉譬帖合。上有十譬。今但別合七。餘三則兼合。王城地三事共一合。此三事相兼。王即有城。城即有地。義勢相隨。人天又共合。於別合中。先合海。次合河。三合山。摩訶那伽缽建提者。大論雲。大龍大象天中力士。梁武翻為極牡。隨小王下。第四併合三譬。大王大城等也。四種兵下。第五合前第七眾生大眾生譬。若有人能下。六併合前人大人天大天兩譬。普示眾生一實下。七合前有道大道。大名不可思議下。第二釋大涅槃。即絕待釋又二。先總次別。初總釋又二。初明不可說次可說。次別釋中但約三德不言常者二義。一雲。前開宗廣明常竟。故略不言。二雲。名字品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更明大不復言常。就三德中亦各有二。初大我中二者。先不可思議釋大。次多因緣釋大。即可說不可說也。今文中雲。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云。涅槃無我。舊有二解。一雲。無我者絕名冥真故。涅槃無我。俗諦寄名故。涅槃有我。二雲。無我者涅槃中無我者無生死妄我。有我者有常樂之我。觀師難此二解。若絕名冥真名無我者。亦應絕名冥真名為無常。彼解雲。不得無常涅槃是常故。以冥真四絕名為無我。更並冥真四絕故無常(云云)。難次家雲。既言無生死中我。亦應無生死中常。彼即反難。生死中何處有常。即應反問。生死中何得有知。彼若解雲。生死無真我。而有假我者。又並無凝然常有相續常。若爾非但無生死之我。亦無生死之常。並之無窮。八自在者。一一多。二小大。三輕重。四色心。五根。六得。七說。八見。如文。復次譬如寶藏下。第二釋多因緣故名大我。次大樂又二。一明不可說大樂。次世間下。明多因緣大樂。初文釋四樂於中。初樂之中有三。復次明無苦無樂之樂。二大寂靜下。即是明無喧無靜。名大寂靜名之為樂。三一切下。釋非知非無知。乃名大知名之為樂。四釋身不壞者。即是非生死非涅槃之身。是故不壞名為大樂。次世間名字下。第二釋有因緣。還對無緣以之為釋。故分有因無因二文釋之。先明有因緣。次辨無因緣。涅槃即同無有因緣。還是前絕待之意。初有因緣中。雲迦迦者烏聲。究究者雞聲。怛怛者雉聲。次無因緣中。雲曼陀等者。河西雲。曼陀婆者。梵本一音二物。一者高座敞堂。二者藥湯。而出經者言殿堂飲漿。薩婆車多雲。似馬芹一音二名。坻羅婆夷是燕雀亦一音二名。次有法不可稱量下。第三就不可量釋淨。初釋中文多因緣。但是文略。次以純淨故名為大。後釋淨義。凡舉四淨義如文。善男子是名下。大章第三總結也。

德王品之四上

起卷明第二功德。他釋十德各各論體。謂初功德以五事為體。此功德以五通為體。今云不爾。此文雲。以得大涅槃威神力故。當知十功德皆以涅槃為其體。隨事分別種種不同體應根本。義從枝末而言十德。五通者。皆約無分別中而論分別。若十若五。舊云。初功德深第二功德淺。此不應爾。上以四句開拓人謂為深。此中直說人謂為淺。若欲開此為四句者。不得得。得不得。不得不得。得得。餘章亦爾。何淺之有(云云)。舊云。大乘異小。唯佛乃具漏盡。菩薩乃是因人。故但五通不說漏盡。此乃一往以因讓果。若具足論唯佛世尊有真天眼。不以二相見諸佛國。他心宿命究竟在佛。菩薩既其分得五通。何以不雲分得無漏。今此文中雖列五章六通意足。舊用不得而得是總標五通。今云不爾。不得得者得大涅槃。大涅槃者中道佛性非漏非無漏之無漏。故文中非外道即非漏。非二乘即非無漏。而言得大涅槃。即非漏非無漏之無漏釋雲。所謂神通者。不如小乘十八變化之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即是中道。無二邊漏名大涅槃。指此而為無漏通也。私謂驗此十德皆證。初文既有知於略藏。豈有不能分證六通。故知德文皆悉互通為辨。不別而別故十相不同。別而不別同一涅槃。是故對地亦應無失。況復十地義通圓別。別而不別圓義也。不別而別別義也。若依此意。以此十德中之法門。一一皆挾十地。帶圓法門作通別釋。彌益其美。此則與經部會。與五時會。與諸教會。與逗機會。就文為四。初標。次列章門。三解釋。四結。二列六。名既異小乘。當知六通不與彼共。文中解釋一一簡出。列名雖異今指此文亦名六通。不得而得即漏盡通。不聞而聞即天耳通。不見而見即天眼通。不至而至即如意通。不知而知即他心宿命二通。三解釋文即為五。然列章與解釋小不次第。緣宜不同是故耳。就初不得得章為三。一標。二簡顯。三結。標者即標神通。神是大涅槃天然之理。此理融通自在無閡。故稱神通。其名雖同其理永別。故簡除凡小。顯出中道。圓具自在。故知漏盡方名神通。從通有二種去是簡顯。即為二。標釋。釋中二。一簡非。二顯是。初簡非中。即簡出外道二乘如文。顯是為兩。一明一心中神通圓滿具足如文。二顯身心自在具足。就其體圓自在明其用妙。就自在天又二。先簡出不自在。次明自在。第三結文可解。復次所現身相下。二釋不至至章門。即是身通文為三。一明遠到。二簡異二乘。三明自在如文。復次善男子下。三釋不聞而聞。即是天耳通文為二。初釋次論義。釋文為四。一修。二得。三簡。四無著。前二如文。第三文中。雲復轉修習得異耳根者。明其修得皆異小外。轉修即是大涅槃心。無閡自在之修。又雖聞音聲無音聲想。是名轉修。得異耳根者不與小共。第四無著中。雲主相依相者。不同外道陀驃求那。不作果相等者。不以禪定為因神通為果。簡異於小。餘文可見。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有二番問答。初問為兩。一領旨仰非。何以故下作兩難。一難善聲。二難惡聲。皆作定難。佛答為二。初嘆問。次正答。答又二。初總答。次別答。就初總復二。初皆不定。次復明定。還是不定中之定。初有二重。皆先法。次舉譬後結。次如汝言下。別答為兩。初答善聲。次答惡聲。欲明原由恶心不關惡聲。世尊聲若無定下。第二番問答。先問次答如文。善男子下。四釋不見而見。是天眼通文為六。一修。二得。三簡。四不著。五明異知。六結。此有數番。明知非是後知乃借知明見。後結文乃借天眼文助結以不共故。善男子云何下。五釋不知而知。即是他心宿命兩通。文為四。一知他心。二知宿命。三重明他心。四以是義故下結。初他心又二。先知他心。次知佛性(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一

 

上篇:大般涅槃經疏

下篇:涅槃經游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阿彌陀經疏

刻彌陀經義疏序 孤山圓師撰《彌陀經義疏》,後又鈔之...

觀音義疏記

觀音義疏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釋疏二。初釋題目...

三彌勒經疏

三彌勒經疏 興撰 彌勒上生經料簡記 將釋此經。略以五...

請觀音經疏

請觀音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頂法師記 此經從人...

四童子三昧經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

【註音版】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得道梯橙錫杖經

得道梯橙錫杖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註音版】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教詞典】毗囉拏羯車婆

(動物)Viraṇakacchapa,譯曰龜。見名義集二。...

【佛教詞典】通持犯

亦名:持犯境通內外 子題:通持、通犯 資持記釋云:「...

祖師也有業障啊

我們在修學過程中,一聽說哪位是菩薩示現的,馬上本能...

請您做胎兒的觀音菩薩

請原諒我的冒昧,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當我知道在您...

人生的劫數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潤生公,嘗於襄陽見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鳥類眾生好像沒有信願念佛,為何也能往生

問: 得生與否,全在信願有無。弟子在《念佛感應錄》裡...

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會到來

淨土宗的祖師徹悟祖師,也叫夢中禪師,在前半生之中示...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雲念佛成片...

虛雲老和尚晚年的幾個小故事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虛老爬山。岑老居士說他:虛老洗澡不...

海獺的故事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親自口述,他講...

心淨,方知肉味濁

一個吃長素的人,他整個的生命品質心理品質會有一個本...

高談玄妙撥無淨土之失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唯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

人爭一口氣

齊莊公的時候,有個勇士名叫賓卑聚。 一天夜裡,他夢見...

願諸人以淨業而為急務

蓮池大師(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興念佛法門的...

【視頻】普門頌(音樂唱誦版)

普門頌(音樂唱誦版)

【視頻】淨土宗早課

淨土宗早課